《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一课、1、 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教学说课)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4
第一课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第一框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一、教学目标认知:了解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明确个人礼仪的重要性,理解个人礼仪的作用和蕴含的道德意义。
情感态度观念:珍惜人格,尊重自己,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以遵守个人礼仪为荣。
运用:养成遵守个人礼仪的习惯,自觉遵守并践行个人礼仪规范,保持良好的自我形象。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
难点:个人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
三、教学时数:1课时四、教学方法:案例探究法、小组合作法、情景教学法等。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一单元导语,设问导入本课要学的知识。
2.教师活动(1)探究活动一:小童成为国航的实习生。
提出问题:小童凭什么成为国航贵宾休息室一名实习生?导入本节课内容:怎样才能塑造良好的形象?从哪些方面塑造?(2)用PPT出示单元和第一课知识结构图。
(二)研习新课第一目:个人礼仪是我的一张名片。
1.教学内容(1)个人礼仪的内涵、地位和作用。
(2)讲究个人礼仪的意义。
2.教师活动(1)探究活动二:三种形象、三种结果。
用PPT逐一出示问题:三个镜头展示三种什么形象?显示三种什么结果?直接原因是什么?给我们什么启示?(2)讨论和归纳相结合,导出个人礼仪的内涵,点明个人礼仪展示的是个人的形象和魅力,因而它是我们的一张名片(PPT出示:个人礼仪是我的一张名片),强调我们要讲究个人礼第二目:展示一丝不苟的仪容仪表。
1.教学内容(1)仪容仪表的内涵。
(2)个人仪容仪表修饰的要求。
(3)讲究仪容仪表的意义。
2.教师活动(1)探究活动三:谢娜被实习单位优先录用。
用PPT逐一出示问题:谢娜凭什么被实习单位优先录用?给我们什么启示?归纳:成功是从一丝不苟的仪容仪表开始(PPT出示:展示一丝不苟的仪容仪表),根据自身容貌等进行外表修饰时要做到自然美、修饰美和内在美的统一。
(2)探究活动四:观察与讨论。
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认真记录、热烈探讨。
围绕仪容、仪表具体要求(PPT出示),点评学生列出的优点和不足,归纳仪容仪表的基本要求。
第一课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教学目标:理解自尊自信的重要性,尊重自己和他人,平等待人、真诚礼貌,珍惜自己的人格尊严,把学到的塑造健康人格的方法运用到实践中去,从点滴做起,塑造健康人格。
教学重点: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和如何养成遵守交往礼仪规范的习惯教学难点:个人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和遵守交往礼仪的意义教学方法:讲授法、举例法、层层分析法、讨论法、提问法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设计【导入】由书中的三幅图引出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性:1、阿波罗神殿。
驰名古希腊的戴尔波伊神托所,是一组石造建筑物,它的起源可以回溯到三千多年前。
在这个神托所的入口,刻着“认识你自己”的箴言。
可见,早在古希腊,就用神圣的方式向世人阐述认识自己的重要性。
2、孙武。
孙武是我国历史上春秋末期齐国人,是一位著名的军事家。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就出于孙武所著的《孙子兵法》,是全书的精华所在。
3、老子。
老子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人,是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出自老子的《道德经》,意思是能了解他人的人是智慧的,能了解自己的人是高明的。
【教学过程】一、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一)正确认识自己互动:猜猜我是谁在白纸上准确描述自己的个性特征,如:1、我喜欢什么?2、我擅长什么?3、我是一个------的人?老师随机抽取一张,读出上面描述的内容,让大家猜猜这是谁,猜中的人要说明理由。
正确认识自己的方法:1、比较法2、自评法3、他评法4、心理测验法正确认识自己的作用:做自己人生的主人;更好地适应社会。
(二)做自尊自信的人自尊:分析书中第8页的场景学生活动:学生积极思考、讨论问题,并发表意见。
教师点拨:第一个故事,小丽的表现是自尊心过强的表现,这种心态是不好的,往往会给自己的生活造成困扰,甚至影响自己学习、工作的发展。
第二个故事,“耻辱戒指”告诉我们要知耻而后勇,树立正确的自尊心会成为我们学习和工作上的动力。
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
所以中职生要做到正确全面地看待自己,正式自己的缺点并且努力改正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