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给水管网设计说明
- 格式:doc
- 大小:333.63 KB
- 文档页数:14
市政规划中给排水管网设计的原则与方法在城市市政规划中,给排水管网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合理的给排水管网设计能够提高城市给排水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能够避免发生水灾、污水泄漏等灾害事故。
下面介绍一些给排水管网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1)整体性原则。
给排水管网设计应当遵循整体性原则,综合考虑城市规划、土地利用、用水量、水质要求等因素,确定管网的布局、管径、流速等参数,形成合理的管网系统。
(2)多层次原则。
给排水管网设计应当遵循多层次原则,根据城市用水量、排水量、水质要求等因素,将管网分为主干管网、支干管网和小区管网三个级别,分别设计相应的管径和流量。
(3)灵活性原则。
给排水管网设计应当遵循灵活性原则,考虑到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的变化,管网应当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可拓展性,能够适应城市的发展和变化。
(4)可靠性原则。
给排水管网设计应当遵循可靠性原则,结合流量、管径、管材、管道施工等因素,保证管道的稳定运行和安全性。
(5)经济性原则。
给排水管网设计应当遵循经济性原则,通过综合考虑管道投资、运营成本、维护费用、环保效益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管道材料和布管方案,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6)科学性原则。
给排水管网设计应当遵循科学性原则,应用先进的计算方法和水力学原理,制定科学合理的给排水管网设计方案,确保管网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总之,在给排水管网设计中,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遵循整体性、多层次、灵活性、可靠性、经济性和科学性原则,确保设计方案符合城市的实际需要和发展要求,提高城市给排水系统的运行效率和水平,保障城市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设计说明书一.原始资料设计任务为陕西中部A县给水系统。
1.设计年限和规模:设计年限为2020年,主要服务对象为该城区人口生活和工业生产用水,包括:居民综合生活用水,工业企业生产、生活用水,市政及消防用水,不考虑农业用水。
2.水文情况:本县地势较平缓,附近有地表水源,考虑城区发展及供水安全可靠,采用环状网的布置形式,管线遍布整个供水区,保证用户有足够的水量和水压。
3.气象情况:该地区一年中各种风向出现的频率见远期规划图中的风向玫瑰图,冬季冰冻深度米。
4.用水情况:城区2011年现状人口万人;人口机械增长率为5‰,设计水平年为2020年。
城区最高建筑物为六层(要求管网干管上最不利点最小服务水头为28.00米)。
消防时最低水压不小于10.00米。
要求供水符合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无论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
无特殊要求。
采用统一给水系统。
用水普及率为100 % 。
综合生活用水逐时变化表二.设计内容1.给水量定额确定(1)参照附表1(a)选用的居民综合生活用水定额为240L/(2)工企业内工作人员生活用水量根据车间性质决定,一般车间采用每人每班25L,高温车间采用每人每班35L。
(3)浇洒街道用水量定额选用。
浇洒绿地用水量定额为2 L/。
(4)参照附表3该城市同一时间内可能发生火灾2次,一次用水量为45L/S。
2.设计用水量计算(1)最高日用水量计算城市最高日用水量包括综合用水、工业用水、浇洒道路和绿化用水、未预见用水和管网漏失水量。
(一)城市综合用水量计算:设计年限内人口为万人,综合生活用水定额采用240L/最高日综合生活用水量Q1 :Q1=qNfQ1―—城市最高日综合生活用水,m 3/d;q――城市最高日综合用水量定额,L/();N――城市设计年限内计划用水人口数;f――城市自来水普及率,采用f=100%所以最高日综合生活用水为:Q1=qNf=*141200*100%=33888m3/d=s(二)工业用水量计算工业生产用水2000+1000+600=3600m3/d=s。
城市给排水管网布局设计城市的给排水系统是城市基础设施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负责收集和排放污水、雨水以及供应干净的饮用水。
一个合理且高效的给排水管网布局设计是城市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将探讨城市给排水管网布局设计的重要性、考虑因素以及实施策略。
给排水管网布局设计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首先,一个科学且合理的布局可以有效地收集和排放污水和雨水,降低城市内涝和排水不畅的风险。
合理的排水系统能够避免水体污染和水质恶化,从而保护环境和居民的健康。
其次,合理的供水系统可以确保居民有足够的饮用水供应,满足城市人口快速增长的需求。
第三,合理的布局设计还可以降低运营成本并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减少维修和更换管道的频率,延长设施的使用寿命。
在进行给排水管网布局设计时,需考虑以下几个重要因素。
首先是城市地理和地形条件,包括土壤类型、地质条件、坡度以及地下水位等。
这些因素会直接影响到管道的铺设方式和深度,需要合理规划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其次是城市发展规划,包括土地利用规划、人口预测、工业布局等。
这些因素会对供水和排水需求产生影响,需要在管网布局设计中加以考虑。
第三是现有的基础设施和管网网络,需要与新管道进行衔接和改造,以提高整体系统的效率和可操作性。
最后,经济可行性和环境可持续性是布局设计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设计必须考虑到成本和资源的限制,同时保护环境和生态系统。
实施城市给排水管网布局设计需要遵循一些策略和步骤。
首先,通过收集和分析现有数据,包括地理信息、人口统计数据和现有基础设施数据,以了解城市的实际情况和当前的问题。
然后,使用模拟和仿真技术进行管网布局的可行性研究,通过模拟场景和测试方案,选择出最优的布局方案。
接下来,制定详细的设计方案,包括管道的类型、直径和材料等,确保设计符合国家标准和环境要求。
最后,在实施过程中,要进行严格的施工和质量控制,确保管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总之,城市给排水管网布局设计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目录目录 ............................................................................................................................................... - 0 - 第1章总论 .. (1)1.1城镇概况原始资料 .......................................................................................................... - 1 -1.2设计原则 .......................................................................................................................... - 2 -1.3 设计任务 ......................................................................................................................... - 2 - 第2章方案选择和确定 ............................................................................................................... - 3 -2.1 排水体制的确定 ............................................................................................................. - 3 -2.2 工业废水与城镇排水系统的关系选择.......................................................................... - 4 -2.3 污水处理方式的选择 ..................................................................................................... - 5 - 第3章污水管网工程设计 ........................................................................................................... - 5 -3.1 污水管网定线 ................................................................................................................. - 5 -3.1.1污水管道定线的基本原则................................................................................... - 5 -3.1.2污水管道定线考虑的因素................................................................................... - 6 -3.1.3 排水流域的划分.................................................................................................. - 6 -3.1.4 污水主干管定线.................................................................................................. - 7 -3.1.5 污水干管定线 ..................................................................................................... - 7 -3.1.6 出水口的形式 ..................................................................................................... - 7 -3.2污水设计流量 .................................................................................................................. - 8 -3.2.1划分设计管段 ...................................................................................................... - 8 -3.2.2污水管道设计流量计算....................................................................................... - 9 -3.3污水管道的水力计算 ................................................................................................... - 13 -3.3.1水力计算公式 .................................................................................................... - 13 -3.3.2 设计参数 ........................................................................................................... - 13 -3.3.3污水管道水力计算............................................................................................. - 19 -3.4污水管网平面布置图 .................................................................................................... - 21 -3.6污水管网主干管剖面图 ............................................................................................... - 21 - 第4章雨水管网工程设计 ......................................................................................................... - 22 -4.1雨水管网定线 ............................................................................................................... - 22 -4.1.1 雨水管道定线的基本原则................................................................................ - 22 -4.1.2 划分排水流域和雨水管道定线考虑因素........................................................ - 22 -4.1.3 雨水管道定线 ................................................................................................... - 22 -4.1.4 出水口的形式 ................................................................................................... - 22 -4.2雨水设计流量 ............................................................................................................... - 23 -4.2.1 雨水计算公式 ................................................................................................... - 23 -4.3雨水管道的水力计算 ................................................................................................... - 26 -4.3.1 水力计算公式 ................................................................................................... - 26 -4.3.2 设计参数 ........................................................................................................... - 26 -4.3.3雨水管网节点和管段编号................................................................................. - 28 -4.3.4 雨水管道水力计算............................................................................................ - 28 -4.4污水管网平面布置图 .................................................................................................... - 30 -4.5污水管网主干管剖面图 ................................................................................................ - 30 - 参考资料 ....................................................................................................................................... - 31 -- 1 -第1章 总 论1.1城镇概况原始资料1.城镇总平面图一张,比例1:1。
给水排水管网设计(给水部分)一、给水系统的布置(1)给水系统的给水布置给水系统有统一给水系统,分系统给水系统(包括分质给水系统、分区给水系统及分压给水系统),多水源给水系统和分地区给水系统。
本设计城市规模较小,地形较为平坦,其工业用水在总供水量所占比例较小,且城市内工厂位置分散,用水量少,故可采用同一系统供应生活、生产和消防等各种用水,即使其供水有统一的水质和水压。
鉴于城市规模小,且管道铺设所需距离较长,本设计选择单水源给水系统。
从设计施工费用等方面考虑,单水源统一给水系统的投资也相对较小,较为经济。
综上所诉,本设计采用单水源统一给水系统。
(2)给水管网布置形式城市给水官网的基本布置形式主要有环状与树枝状两种。
树状网的供水安全性较差,当管中某一段管线损坏时,在该管段以后的所有管线就会断水。
而且,由于枝状网的末端,因用水量已经很小,管中的水流缓慢,因此水质容易变坏,环状网是管线连接成环状,某一管段损坏时,可以关闭附近的阀门是和其余管线隔开,以进行检修,其余管线仍能够正常工作,断水的地区可以缩小,从而保证供水的安全可靠性。
另外,还可以大大减小因水锤作用产生的危害,在树状网中,则往往一次而是管线损坏。
但是其造价明显比树状网为高。
一般大中城市采用环状管网,而供水安全性要求较低的小城镇则可以猜用树状管网。
但是,为了提高城镇供水的安全可靠性以及保证远期经济的发展,本实例仍然采用环状网,并且是有水塔的环状网给水管网。
(3)二级泵房供水方式综合考虑居民用水情况以及具体地形情况,拟在管网末端设置对置水塔,由于水塔可调节水泵供水和用水之间的流量差,二泵站的供水量可以与用水量不相等,即水泵可以采用分级供水的办法,分级供水的原则是:(1)泵站各级供水线尽量接近用水线,以减小水塔的调节容积,分级输一般不多于三级:(2)分级供水时,应注意每级能否选到合适的水泵,以及水泵机组的合理搭配,尽可能满足今后和一段时间内用水量增长的需要。
目录第一篇给水管网设计1. 概述 (2)给水现状 (2)规划用水单位 (2)水源选择 (2)水压要求 (2)2. 设计用水量计算…………………………………………………………..33. 管网设计 (4)管网定线 (4)比流量,沿线流量和节点流量以及流量出分配 (4)管网平差计算 (8)4 泵站流量扬程计算 (9)5. 管网设计校核 (9)消防工况校核 (9)事故工矿校核 (11)第二篇污水管网设计1. 概述 (12)2. 管道定线及设计管段、面积划分 (12)3. 设计流量、比流量计算 (13)4. 污水管段设计流量计算表 (14)5. 污水干管水力和埋设深度计算 (14)第三篇雨水管网设计1. 概述 (16)2. 雨水量计算 (16)暴雨强度公式 (16)综合径流系数 (16)3. 雨水管网定线 (16)4. 划分设计管段 (17)5. 汇水面积划分 (17)6. 管段设计流量及管道水力计算 (18)7. 各设计管段上、下端的管内底标高和埋设深度计算 (19)第一篇给水管网设计1. 概述给水现状目前镇区没有统一给水,居民用水多采用自发组织引山泉水及地下水,其水量不能满足镇区用水量的要求,此外,镇区内给水管网不成系统,管径和管材都不能满足要求。
规划用水单位镇区内规划以居住生活用地为主,用水量主要包括:居民生活用水量、工业用水量、公建用水量及市政用水量。
规划可根据远期镇区的发展状况、人民生活水平、工业的性质及水资源的情况,同时参考国家有关规范及相似城镇的用水标水源选择根据水利部门提供资料,本镇区上游的溪水库(在规划范围之外,位于本镇的东北方向,溪上游)流域集雨面积为约为10km2,水量充足,水质符合《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二级标准,溪在水质及水量方面均能满足远期镇区供水的要求,故规划拟定以溪水库作为镇区供水水源。
供水方式采用统一,均由位于镇区东北角的自来水厂统一供给。
水压要求镇区内多数建筑为3层,最小自由水压应能保证3层居住建筑能直接供水,最小自由水压应保证≮16m。
城市给排水管网布局城市给排水管网布局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
合理的给排水管网布局对于城市的正常运行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首先介绍城市给排水管网的定义和功能,然后分析布局设计的准则和原则,最后探讨一些实际案例。
城市给排水管网是指为城市居民和企事业单位提供供水和排水服务的一系列管道网络系统。
它主要包括供水管道、污水管道、雨水管道和排污管道等。
城市给排水管网的功能是将清洁的饮用水输送到居民和商业区域,同时将污水和雨水排放到处理设施或自然水体中。
因此,城市给排水管网布局的合理性直接影响着城市的生活质量和环境保护。
在城市给排水管网布局设计中,需要考虑以下准则和原则。
首先,布局应结合城市的地形和地势,因为地理条件会影响给排水管道的铺设和水流的方向。
其次,人口密度和用水需求也需要考虑在内。
人口密集的地区需铺设较大直径的管道,以满足日常用水的需求。
然后,管道的铺设深度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一般情况下,给水管道需要埋设较深,以保护水质的安全,而排水管道则相对较浅。
此外,管道的维修和更换也需要考虑在内,因此需要合理安排管道的布局,以方便维修工作的进行。
在实际案例中,可以看到城市给排水管网布局的重要性。
以某大型城市为例,由于历史原因,城市的给排水管网布局非常混乱,导致了供水和排水的不平衡。
在旱季,居民常常遭遇供水紧张的问题;而在雨季,城市的部分地区则面临积水和排水不畅的困扰。
为了解决问题,该城市对现有的给排水管网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和改造。
通过重新规划和优化布局,使得供水管道和排水管道能够更好地满足城市的需求。
综上所述,城市给排水管网布局对于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
合理的布局设计能够确保城市居民和企事业单位正常的供水和排水服务。
在实践中,根据城市的地理、人口和需求等因素进行布局规划,可以提高城市给排水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只有在科学的规划和合理的设计下,城市的给排水管网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好的条件和环境。
城市市政供水管网布置设计分析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城市市政供水管网布置设计的意义,之后分析了城市市政供水管网布置设计存在的问题,包括供水管网的设备老化和布局不科学等。
其次阐述了当前城市市政供水管网布置设计的优化方式,包括进行城市市政供水管网的设备的更新,进行管网的科学布置和管网的定线。
通过对于城市市政供水管网布置设计的分析,希望对于提高城市市政供水管网布置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城市供水;市政供水;管网布置;布置设计随着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对于城市市政供水管网布置的设计也越来越严格。
城市市政供水管网的设计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所以应当引起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的重视,正确认识城市市政供水管网布置设计的现状,针对相关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有效进行有针对性优化分析。
促进城市建设不断完善。
一、城市市政供水管网布置设计的意义随着城市建设不断发展,城市供水管网布置已经成为现阶段城市建设比较关心的一项重要的问题。
为了保障人民的正常的生活,为了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就要不断优化城市市政供水管网布置设计。
城市的供水一般都是由取水、净水、输配等三个系统结合完成整个城市的供水。
通过优化城市市政供水管网布置的设计,可以有效保障城市供水的问题和发展,保证人民的正常的生活。
城市市政供水管网的优化可以有效促进供水的质量。
二、城市市政供水管网布置设计存在的问题(一)设备老化在大多数城市发展建设很多年的老城市之中,其供水系统有些老旧,尤其是老城区的供水系统更新非常缓慢,其缓慢的供水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一定的影响。
根据国家城市建设统计的数据显示,我国的大部分的城市的老城区关于供水管网建设的情况都相对比较落后,大部分的管网使用的时间比较长,在城市运行过程中并没有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网的维护与维修,在日常的生活之中经常出现一些管道爆裂或者是管道堵塞的情况,这种情况的产生给城市的经济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损失,影响了城市市政供水系统的正常使用,浪费了水资源。
华侨大学化工学院课程论文某城市给水管网的设计课程名称给水排水姓名学号专业2007级环境工程成绩指导教师华侨大学化工学院印制2010 年 06 月 25 日目录第一章设计用水量 (3)1.1用水量的计算 (3)1.2管网布置图 (4)1.3 节点流量计算 (4)第二章管网水力计算 (5)1.1 初始流量分配 (6)1.3事故流量校正 (9)1.2消防流量校正 (12)第三章水泵的选取 (15)第四章设计总结 (15)4.1 设计补充 (16)4.2 设计总结 (16)第一章设计用水量一、用水量的计算:1、最高日居民生活用水量Q1城区规划人口近期为9.7万,按居民生活用水定额属于中小城二区来计算,最高日用水量定额在100~160L/cap.d,选用Q=130L/cap.d,自来水普及率为1。
故一天的用水量为Q1=qNf=130×9.7×104×1=12610m3/d 。
:2、企业用水量Q2企业人员生活用水量和淋浴用水量可按:生活用水,冷车间采用每人每班25L,热车间采用每人每班35L;淋浴用水,冷车间采用每人每班40L,热车间采用每人每班60L。
企业甲:冷车间生活用水量为:3000×25=75000L=75m3/d冷车间淋浴用水量为:700×40×3=84000L=84m3/d热车间生活用水量为:2700×35=94500L=94.5m3/d热车间生活用水量为:900×60×3=162000L=162m3/d则企业甲用水量为75+84+94.5+162=415.5m3/d企业乙:冷车间生活用水量为:1800×25=45000L=45m3/d冷车间淋浴用水量为:800×40×2=64000L=64m3/d热车间生活用水量为:1400×35=49000L=49m3/d热车间生活用水量为:700×60×2=84000L=84m3/d则乙车间用水量为:45+64+49+84=242m3/d则企业用水量Q=415.5+242=657.5m3/d2:3、道路浇洒和绿化用水量Q3⑴、道路浇洒用水量:道路面积为678050m2道路浇洒用水量定额为1~1.5L/(m2·次),取1.2L/(m2·次)。
给排水管网综合设计说明书参考目录第一篇给排水管网综合设计说明书第1章设计原始资料与设计任务第2章给排水管道设计2.1 设计方案比较2.1.1 给水系统的体制及选择2.1.2净水厂的位置选择2.1.3二级泵站供水方案设计2.2给水管道设计2.2.1管道定线2.2.2给水管道的水力计算2.2.3给水管道的管材、接口及附件第3章排水管道设计3.1 设计方案比选3.1.1 排水系统的体制及选择3.1.2 工业废水的处理与排放3.1.3 污水处理厂个数和厂址的选择3.1.4跌水井的设置原则3.1.5检查井的设置原则3.2 污水管道设计3.2.1 管道定线3.2.2 污水管道的水力计算3.2.3污水干管的敷设方式、管材、接口及管道衔接3.2.4 污水主干管主要工程量表3.3雨水管渠设计3.3.1 管渠定线3.3.2管渠水力计算3.3.3雨水管渠的敷设方式、管材及接口3.3.4 雨水管网主要工程量表第4章给水管道综合设计4.1 管网综合设计的原则4.2设计范围及内容4.3各管线现状4.4各管网布置方案、管道材料记主要设计参数4.5管线综合平面布置4.6管线综合断面布置第二篇管网设计计算书第1章给水管网计算1.1水量计算1.1.1规划人口计算1.1.2水量计算1.2二泵站供水及及清水池,调节水池容积计算1.2.1二级泵供水方案设计1.2.2.清水池,调节水池容量计算1.3管网水力计算1.3.1.确定管网计算情况1.3.2.根据每种计算情况确定水塔、小泵的供水量及每一管段的计算流量1.3.3. 管网水力计算1.3.4各工况下的管网校核1.3.4.1用水最高时的管网平差1.3.4.2校核消防时的流量和水压要求1.3.4.3校核事故时的流量和水压要求1.4确定二泵站扬程、调节水池最低水位标高及管网各节点的水压第2章排水管网计算2.1污水管网设计2.1.1生活污水设计流量计算2.1.2工厂生活污水及生产废水设计污水量计算2.1.3划分设计管段及计算设计流量2.1.4污水管道水力计算2.1.5其他,如污水管过江方法的选择和计算2.2雨水管网设计2.2.1 划分排水流域、管道定线、划分设计管段2.2.2计算各设计管段的汇水面积2.2.3雨水管道径流系数ψ2.2.4单位面积径流量2.2.5 雨水管道的水力计算结束语参考文献附录第一篇给排水管网综合设计说明书第一章设计原始资料与设计任务第二章给排水管道设计2.1 设计方案比较2.1.1 给水系统的体制及选择给水系统分为统一给水系统和分系统给水系统(包括分质给水系统、分区给水系统及多水源给水系统)。
市政工程给排水管网改造设计分析摘要:市政工程建设下给排水管网施工占据重要位置,随着城市快速发展,给排水管网体系也亟待创新。
文章对市政给排水管网开展改造设计及强化管理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探讨市政工程给排水管网改造设计策略。
关键词:市政工程;给排水;管网改造;改造设计引言随着现代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市政排水工程也随之迎来了新的建设高峰。
城市市政给排水工程不仅对防止城市废水污染,保证地下水质量起到关键作用,而且提高了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
但在给排水管网施工过程中还存在诸多工程质量问题,例如老旧城区管道系统配置老化、排水管道堵塞渗漏、给排水管网规划错乱、雨季城市内涝等问题。
因此,在给排水工程建设时要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结合管线布置的特点及周边施工场地情况,科学地规划给排水管网路线尤为重要。
1市政给排水管网开展改造设计及强化管理的重要性市政给排水管网属于市政管网中的重要构成,该管网主要由各类地下管道、水塔、调节阀以及泵站等结构组成,主要功能在于确保水资源的有效输送,同时也负责城市生活污水及雨水的排出。
在实施给排水管网工程时,涉及的问题比较多,例如,系统设备问题、工程材料问题以及施工方案问题等,若其中任何环节出现问题,均会造成市政给排水管网受到影响。
因此,对市政给排水管网开展改造设计以及强化管理具有突出的重要性。
第一,对市政给排水管网进行改造设计和强化管理,能够减少施工投入以及运维成本。
改造设计后,给排水管网可以有效避免与其他管网之间发生碰撞,避免重复施工,并且还能避免施工进度受到影响,运维管理能够对管网进行有效维护,避免因运维不当,导致运维成本增加。
第二,对给排水管网进行改造设计,可提升管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从而为城市居民提供稳定的供水,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保障,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第三,对市政给排水管网进行改造设计,有利于提升城市排水效果,避免城市出现内涝,并且有效避免污水无法排走而影响城市环境。
基于以上三点可以判定,市政给排水管网开展改造设计以及强化管理具有突出的重要性,应该对该两项工作予以高度重视。
专业学生姓名班级设计题目某县市政给排水管网设计设计资料1.设计为某县市政给排水管网设计。
2.城市总体规划图一张,比例为1:2000,该市地形较为平坦,东部较高,西部较低。
城市西侧有一条自北向南的河流经过。
市区没有较明显的分界线,有三家较大的工厂。
3.城区的人口密度为450人/ hm2,综合用水量标准根据城市所在区域特点查阅规范确定。
4.工厂的用排水情况见下表工厂用水量表工厂名称最大供水量(m3/h)平均供水量(m3/h)最大排水量(m3/h)平均排水量(m3/h)备注甲850 750 650 600 排水无害乙720 600 500 450 排水无害丙640 480 360 300 排水无害5.甲、乙、丙三个工厂人数分别为:350人,300人,280人。
6.学校由小学、中学、职业教育学院等组成,学校总在校生20000人。
7.政府机关日常工作人员800人。
8.医院的床位数为360床,医院工作人员有200人。
9. 商业日人流量为10000人/日。
10. 气象资料:该地区年平均气温20º,夏季最高气温36º,冬季最低气温-12º,冻土深度0.7米。
夏季主导风向为西南风,冬季主导风向为东北风。
11.水文资料:该地区年降雨量636毫米,最大月降水量159毫米,其中1964年年最大降水达到1185毫米。
河流的常年平均水位为13.26米,最高水位14.23米。
最大暴雨强度公式根据城市所在区域查手册确定。
12. 电力资料:该城市用电由城市电网统一供给,能够满足用电需要13. 设计主要参考资料:《给水管网系统理论与分析》;《给水排水数据手册》;《室外给水设计规范》;《室外排水设计规范》;《给水排水管网系统教材》;《建筑制图标准等技术资料》。
14.其他资料:城市的地质条件为:上层0.5米的耕地土质,下面是3.3米的亚粘土和5.7米的细沙,再下是石灰岩。
城市建筑物要求的最小服务水头为28米。
1、水厂的位置及管网布置1.1 水厂选址原则厂址选择应在整个给水系统设计方案中全面规划,综合考虑,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在选择厂址时,一般应考虑一下几个问题:①厂址应选择在工程地质好的地方,一般选在地下水位低,承载力较大,湿陷性等级不高,岩石较少的地方,以降低工程造价和便于施工。
②水厂应尽可能设置在交通方便,靠近电源的地方,以利于施工管理和降低输电线路的造价。
并考虑沉淀池排泥及滤池冲洗水排除方便。
③当取水地点距离用水区较近时,水厂一般设置在取水构筑物的附近,通常与取水构筑物建在一起,当取水地点距离用水区较远时,厂址选择有两个方案,一是将水厂设置在取水构筑物附近,另一是将水厂设置在离水区较近的地方。
前一种方案的主要优点是:水厂和取水构筑物可集中管理,节省水厂自用水的输水费用并便于沉淀池排泥和滤池冲洗水排除,特别对浊度较高的水而言。
但从水厂至主要用水区的输水管道口径要增大,管道承压较高,从而增加了输水管道的造价,特别是当城市用水量逐时变化系数较大及输水管道较长时;或者需要在主要主要用水区增设水厂(消毒、调节和加压),净化后的水由水厂送至配水厂,再由配水厂送至管网,这样也增加了给水系统的设施和管理工作。
后一种方案于前者正好相反。
对于高浊度水源,也可将预沉构筑物与取水构筑物建在一起,水厂其余部分主要设置在用水区附近。
以上不同方案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结合其它具体情况,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决定。
1.2 水厂位置的选择该区在南部河流上游,水厂地面标高90.1m,水厂处不受洪水威胁。
土壤为粘土,承载力较好,便于施工。
水厂所处位置不占农田。
水厂距离供水区较近,交通便利,靠近电源,市政管网完善。
1.3 管网布置形式给水管网的布置的布置应满足一下要求:①按照城市规划平面图布置管网,布置时应考虑给水系统与分期建设的可能,并留有充分的发展余地;②管网布置必须保证供水安全可靠,当局部管网发生事故时,断水范围应减到最小;③管网遍布在整个给水区,保证用户有足够的水量和水压;④力求以最短距离敷设管线,以降低管网造价和供水费用。
目录 (1)第一章设计说明 (2)1.1前言 (2)1.2设计概况 (2)第二章给水管网设计计算 (4)2.1用水量计算 (4)2.2清水池容积计算 (6)2.3沿线流量和节点流量计算 (8)第三章管网平差 (10)3.1管网平差计算 (10)3.2水泵扬程及泵机组选定 (10)3.3等水压线图 (11)3.4管网造价概算 (11)附表一 (12)附表二 (12)附表三 (13)附表四 (13)附表五 (14)附表六 (14)附图一 (15)一、设计说明1.前言设计项目性质:本给水管网设计为M市给水管网初步设计,设计水平年为2012年。
主要服务对象为该县城镇人口生活用水和工业生产用水及职工生活用水,兼负消防功能,不考虑农业用水。
该县城最高日用水量为29000m3,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为1982m3,流量550.46L/s,最大用水加消防流量为620.46L/s。
2.设计概况(1)城市概况:该二区城市人口数为8.6万人,人口密度:239人/公顷,供水普及率100%。
城区内建筑物按六层考虑。
土壤冰冻深度在地面下1.2m。
城市用水由水厂提供。
综合生用水定额为160L/cap·d,主导风向是西北风。
表1.工业企业生产、生活用水资料:企业名生产用水职工生活用水日用水量m3/d逐时变化班制冷车间人数热车间人数每班淋浴人数污染程度企业甲3200 均匀三班(8点起始) 1000 800 1600 一般企业乙3200 均匀二班(8点起始) 800 700 1500 一般表2.城市用水量变化曲线及时变化系数时间占最高日用水量(%)时间占最高日用水量(%)时间占最高日用水量(%)0~1 1.04 8~9 6.21 16~17 4.521~2 0.95 9~10 6.12 17~18 4.932~3 1.2 10~11 5.58 18~19 5.143~4 1.65 11~12 5.48 19~20 5.664~5 3.41 12~13 4.97 20~21 5.85~6 6.84 13~14 4.81 21~22 4.916~7 6.84 14~15 4.11 22~23 3.057~8 6.84 15~16 4.18 23~24 1.65(3)给水系统选择由于工业企业用水对水质无特殊要求,故采用统一给水系统,由于水塔调节容积过大,故不设水塔,若考虑到设计区的现状及保证供水的安全可靠,采用环状网。
(4)用水情况供水水质要求符合生活饮用水要求。
居住区综合生活用水定额取160L/cap*d,最高日用水m,其中综合生活用水量137603m/d,工业用水量70363m/d,浇洒道路和绿地用水量290003为2600m3(5)工程内容①清水池为调节水厂供水量与城市用水量之间的差额,故设置清水池,调节容积m,考虑到供水安全,为便于清洗和检修时不间断供水,设两个清水池,57003尺寸(m):30m×30m×4.8m,数量两个,截面为方形。
有效深度4.5m,安全超高0.3m。
②泵站内设置水泵③主要设备及器材,管材及接口:观望中所有管网采用球墨铸铁管,接口采用法兰接口,三通、四通、大小头、90°弯管均为铸铁,每个节点处设置检修阀门,采用D371H对夹式蝶阀,消火栓每100m设置一个,采用型号SA100-1.6。
(6)参考资料1.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三册《城镇给水》2.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一册《常用资料》。
3.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十一册《常用设备》4.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十册《器材与装置》5.《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7.《水源工程与管道系统设计计算》8.《给水工程》(第四版)教材9.《给水排水计算机应用》教材二、设计计算2.1用水量计算(1).最高日综合生活用水根据该地区及人口规模和经济状况,该县为中小城市,城市分为二区。
查《给水工程》522页附表1(6),最高日用水定额为160L/cap.d,则最高日综合生活用水量:Q1=qN=8.6×104×160×10-3=13760m3/d城市工业企业甲,生产用水量3200m3/d;企业乙,生产用水量3200m3/d 。
企业甲3班倒,冷车间3000人/d,热车间2400人/d ,淋浴1600人/班。
企业乙2班倒,冷车间1600人/d,热车间1400人/d ,淋浴1500人/班。
生活用水,冷车间采用每人每班25L ,热车间采用每人每班35L ;淋浴用水,冷车间采用没人没办40L,热车间采用每人每班60L.)/(35991000/40800360800335240025300032003d m Q =⨯⨯+⨯⨯+⨯+⨯+=)(甲)/(34371000/60700240800235140025160032003d m Q =⨯⨯+⨯⨯+⨯+⨯+=)(乙7036343735992=+=+=乙甲Q Q Q m3/d城区道路总面积:0.4km2绿化面积取20%,即3.46×0.2=0.69km2。
取浇洒道路每次用水量为1.5L/(m2•次),每天浇洒两次,绿化用水量为2L/(m2•d)。
)(d m Q /2600101024.0101025.169.033-6363=⨯⨯⨯+⨯⨯⨯⨯=-城市未预见水量和管网漏失水量取最高日用水量的24%合并计算。
d Q Q Q Q d 3321m 29000260070341376024.1)(24.1=++⨯=++=)(M 市时变化系数为1.64)s (48.55036002464.12900010003600241000h L Q Q k dh =⨯⨯⨯=⨯=(2)消防时用水量M 市人口数量为8.6万人,查室外消防用水量表可得,同一时间内的火灾次数为2次,一次灭火用水量为35L/s 。
)/(70352q 2x s L Q X =⨯==(3)绘制城市最高日用水量变化曲线2.3 清水池容积计算清水池与水塔调节容积计算小时一级泵站供水量(%) 二级泵站供水量(%) 清水池调节容积计算(%) 水塔调节容积计算(%) 设置水塔 不设水塔 不设置水塔 设置水塔 0-1 4.17 2.9 1.04 -3.13 -1.27 -1.86 1–2 4.17 2.9 0.95 -3.22 -1.27 -1.95 2–3 4.16 2.9 1.2 -3.21 -1.26 -1.95 3–4 4.17 2.9 1.65 -2.97 -1.27 -1.7 4–5 4.17 2.9 3.41 -2.52 -1.27 -1.25 5–6 4.17 2.9 6.84 -0.76 -1.27 0.51 6–7 4.17 4.8 6.84 2.67 0.63 2.04 7–8 4.16 4.8 6.84 2.68 0.64 2.04 8–9 4.17 4.8 6.21 2.04 0.63 1.41 9–10 4.17 4.8 6.12 1.95 0.63 1.32 10-11 4.17 4.8 5.58 1.41 0.63 0.78 11-12 4.17 4.8 5.48 1.31 0.63 0.78 12-13 4.16 4.8 4.97 0.7 0.64 0.17 13-14 4.16 4.8 4.81 0.63 0.64 0.01 14-15 4.17 4.8 4.11 -0.06 0.63 -0.69 15-16 4.16 4.8 4.18 0.02 0.64 -0.62 16-17 4.17 4.8 4.52 0.35 0.63 -0.28 17-18 4.17 4.8 4.93 0.76 0.63 0.13 18-19 4.17 4.8 5.14 0.97 0.63 0.34 19-20 4.16 4.8 5.66 1.50 0.64 0.86 20-21 4.17 4.8 5.8 1.63 0.63 1.63 21-22 4.17 4.8 4.91 0.74 0.63 0.74 22-23 4.16 2.9 3.05 -1.11 -1.26 -0.15 23-24 4.16 2.9 1.65 -2.51 -1.26 -1.25 累计10010010019.4910.1310.93最大使用水量计算:根据表2.综合生活用水逐时变化表中各时段占全天用水量百分比,,二泵站采用分级供水方案,一泵站均匀供水。
一泵站全天运转,流量为最高日的241×100%=4.17% 3.清水池和水塔调节容积的计算一、二级泵站每小时供水量不相等,为了调节量泵站的差额,必须在一二级泵站之间建造清水池。
清水池的调节容积由一二级泵站供水量曲线确定。
水塔容积由二级泵站供水线和用水量曲线确定。
清水池有效容积等于调节容积、消防贮水量、水厂自用水量和安全贮水量之和。
清水池应设置为容积相等的两只。
当管网中设有水塔时清水池每小时的调节水量为二泵站供水量与一泵站供水量之差。
计算过程如表:清水池和水塔调节容积计算表。
此种情况下清水池调节容积占全天总用水量的10.13%。
水塔调节容积为小时用水量与二泵站小时供水量之差。
此种情况下,累积水塔调节容积占全天总用水量的10.93%。
当管网中无水塔时清水池调节容积水量为用户小时用水量与一泵站供水量之差。
此种情况下,累积清水池调节容积占全天总用水量的19.49%。
(清水池和水塔调节容积计算表见附表) Ⅰ.水塔容积和尺寸的计算 (1)调节容积的计算1W =29000*10.93%=31703m消防贮水量(10min 室内消防用水) 2W =5*2*2*60*10*10-3=123m (两处同 时发生火灾,每处两个消火栓同时工作10min ,流量取5L/s ) 总容积及水塔尺寸计算水塔水柜设为圆柱形,高取3.0m ,其中0.2m 超高 水柜横截面积S=(3170+12)/2.8=1136.433m 水柜横截面直径m sD 3814.343.113644=⨯==π水塔总容积为W=1136.43*3=3409.292m由于水塔容积过大,造价高,故而不设水塔。
II.清水池容积及尺寸的确定。
由于本设计不设置水塔,故而清水池调节容积为最大日用水量的19.98% (1) 调节容积计算:W1=29000×19.49%=5700m3 (2)消防容积的计算:消防贮水量用于室外消防用水,室外消防用水(查《给水工程》附录3)。
根 据人数规模确定同一时间内的火灾次数为2次,一次灭火用水量45L/s ,历 时2小时,则消防水量:W2=2×3600×35×2×10-3=504m3 水厂自用水量的确定:取最高日用水量的5%—10% W3=29000×5%=1450m3(4)安全贮量的确定:清水池的安全贮量取最高水位以上0.3m 的超高 确定清水池的个数和每个池子的尺寸:设置两个清水池,其横截面为方形,水深取4.5m每个池子的横截面积S=(504+5700+1450)/(4.5*2)=850.44m ² 故每个池子的边长L=29.16m 取30m综述:每个池子的尺寸:边长30m 的方形截面,池深4.8m ,个数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