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六课第一框导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76.00 KB
- 文档页数:4
百度文库:教学资料国家权力机关序言人民当家作主,不仅需要完善的国家制度予以保证,而且需要通过国家机构行使国家权力来实现.我国根据宪法建立起来的一整套国家机关体系,既是人民意志的执行者,又是人民利益的捍卫者.我国国家机构是为实现国家职能而建立起来的国家机关的统称,具体包括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等,是一个严密的组织体系.为实现国家管理目标,国家机关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那么,这些国家机关的性质是什么?它们的职权有哪些?它们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第1节国家权力机关1.在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什么?它包括哪些机关?2.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是什么?有哪些职权?一、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导学案设计----教学资料.百度文库:教学资料1.国家权力机关的产生决定我国各级国家权力机关是由人民选举的代表组成的,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全国和地方的重大事务2.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我国宪法规定:”.会.全国人大的性质、地位3. 性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全国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1). 地位:在整个国家机关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2).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4它是本行政区域内人民行使国家.性质: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1).权力的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地方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都由本级人2().二、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导学案设计----教学资料.百度文库:教学资料”爸爸说:“明天市政府就.举例:晚餐时,小鹏告诉爸爸:“明天下午学校开家长会”小鹏说:“班主任特意叮嘱,希望您为学.编制预算草案征求人大代表意见,我应邀参加“预算是国家或地方年度集中性财”爸爸遗憾地说:.您不能不参加啊!校发展提出宝贵意见市政府在两会之前征各级预算要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政收支计划.按照预算法,对你们学校发展的意见,求人大代表意见,有助于科学编制预算,关系到我们全市的发展. .”我写成文字稿,让你妈妈带过去.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有何关系?1决定全国和地方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人民代表大会是由人民选举的代表组成,.的重大事务. .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全国人大的区别2.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2)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全国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在整个国家机关(3).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一、判断改错. .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1. .我国国家机构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2. 3.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要对本区地方国家行政机关负责,受它监督二、选择题日为中国月394.全国人大定期开展对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的执法检查,表决通过导学案设计----教学资料.百度文库:教学资料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这体现了全国人大在分别行使( )A.决定权、立法权 B.决定权、监督权 C.监督权、决定权 D.立法权、决定权5.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民法通则,这在我国民事立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这里体现全国人大行使的职权是( )A.表决权 B.审议权 C.决定权 D.立法权6.某校八年级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上提出了下列观点,其中正确的是(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力地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③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7.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是( )A.中共中央委员 B.人民群众 C.人大代表 D.政协委员8.每年全国人大闭幕后,全国人大常委会担当起重大的日常事务工作,这表明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 )A.常设机关 B.领导机关 C.监督机关 D.执行机关9.国家权力机关的任免权指的是对相关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及其他组成人员进行( )①监督②选举③罢免④决定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三、非选择题10.在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什么?它享有哪些职权?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17年3月,全国两会(十二届全国政协五次会议和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先后在北京召开.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最高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以及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审查、批准了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审议、通过了民法总则(草案).来自全国的近3 000名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人民重托参与了会议.(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什么性质的国家机关?其地位如何?(2)结合上述材料,分析说明全国人大行使了哪些职权.导学案设计----教学资料.百度文库:教学资料参考答案第六课我国国家机构第1节国家权力机关【自主学案】1.(1)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 (2)它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2.(1)是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2)职权主要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 【当堂巩固】一、1.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2.错.我国国家机构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和国家司法机关.3.错.地方国家行政机关要对本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负责,受它监督.二、4.C 5.D 6.A 7.C 8.A 9.C三、10.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 立法权、任免权、决定权和监督权.11.(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代表全国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在整个国家机关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 (2)“审议通过了最高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以及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行使了监督权;“审查、批准了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行使了决定权;“审议、通过了民法总则(草案)”行使了立法权.导学案设计----教学资料.。
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导学案第一讲做一个尊重他人的好学生尊重是在人际交往中最基本的礼仪,也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
作为一名好学生,首先要学会尊重他人,包括尊重老师、尊重同学、尊重家长等。
在课堂上,要遵守纪律,不打扰他人,不说脏话,不互相欺负。
在交往中要礼貌待人,不损害他人的利益,不故意伤害他人的感情。
只有懂得尊重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也才能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好学生。
第二讲帮助他人,做一个乐于助人的好学生待人应该互帮互助,尤其是在学习中要帮助他人。
作为一个好学生,应该懂得乐于助人,不仅能积极主动地帮助身边的同学,还要乐于与他人分享知识、经验,帮助他人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涵养,还可以培养出一种善良宽容的品格,使自己成为一个备受欢迎的人。
第三讲守规矩,做一个守纪律的好学生纪律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自律自爱的必要手段。
作为一个好学生,要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按时上课、按时离校、遵守课间休息规定等。
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不随意离开教室,不随地乱扔垃圾,不在校园内吸烟等。
只有遵纪守法,才能建立起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也才能为他人树立一个榜样。
第四讲爱劳动,做一个热爱劳动的好学生劳动是一种美德,也是生活的一部分。
作为一个好学生,应该热爱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勤奋学习,积极参加校园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锻炼自己动手、动脑的能力,并享受劳动的乐趣。
在劳动中,可以培养自己的毅力和耐心,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也可以培养出一种独立自信的品格,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第五讲爱祖国,做一个热爱祖国的好学生祖国是我们共同的家园,爱祖国就是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自己的文化、热爱自己的国家。
作为一个好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勇于担当社会责任,尊崇英烈、敬仰长者,为祖国的繁荣富强添砖加瓦。
只有热爱祖国,才能培养出一种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也才能成为一个有担当的好学生。
第六课授人玫瑰手留余香第一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导学案一、课前导学(一)、[知识与能力]1.理解和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含义和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学习“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的换位思考方式2.养成善解人意的良好品德和习惯。
关心帮助周围的人做起,培养良好的公德意识。
(二)、自主学习,认真准备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含义?2.怎样才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置疑:(预习之后,我还有一些不懂问题,请记录下来,课堂上我们共同探计。
)二、课堂助学:活动一:细雨淅沥,秋风瑟瑟。
车靠站,上来一位中年妇女,她走到一个座位,打量了一番,皱起眉头,面露不悦,嘴里喃喃自语。
一瞧,原来座位上不知哪位乘客不注意,滴了几滴水,弄湿了椅面。
她重选了一个空着的双人座位。
入座时,随手把她那滴着水的雨伞放在了旁边的座位上······1、读了这个事例,你有何体会?2、像上述这样的事情,在你身边发生过吗?试例举。
3、看到这些现象,你感觉如何呢?你也会这样做吗?活动二:在我国,大禹治水的故事家喻户晓。
大禹接受治水任务时,刚刚和涂山氏的一个姑娘结婚。
当他想到有人被水淹死时,心里就像自己家里亲人被淹死一样痛苦不安,于是他告别妻子,率领27万治水群众,夜以继日地进行疏导洪水的劳动。
经过13年奋战,三过家门而不入,疏通了9条大河,使洪水流入了大海,消除了水患。
到了战国时期,有个叫白圭的人,跟孟子谈起大禹治水这件事,他夸口说:“如果让我来治水,一定能比禹做得更好。
只要我把河道疏通,让河水流到邻国去就行了,那不是省事得多了吗?”1、比较大禹治水和白圭谈治水两则故事,说说你的感想?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现今有何现实意义?3、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如何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呢?三、巩固与拓展:(一)自主检测:1、授人玫瑰,手留余香告诉我们的道理是()A.玫瑰送人了,但是香气留下来了B.献出自己的爱心不一定能收回爱心C.给予别人帮助就能得到回报D.真诚地帮助别人之后,同是也帮助了自己2、对“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解错误的是()A.应该事事都要忍让B.自己不喜欢的事就不要强加给别人C.在人际交往中要善解人意D.要有平等、尊重和友善的态度3、要做到“将心比心,推己及人”,需要我们()①用爱自己之心对待别人②站在自己的位置上看待别人③以自己的感受去体会他人的感受④以自己的处境去想象别人的处境A.①②B.①③④C.②④D.②③(二)、能力提升:一个暴风雨的早晨,一位老人在海边看到许多小鱼被抛到沙滩上。
1.教育的含义P58 教育,是以促进人的发展、社会进步为目的,以传授知识、经验为手段,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教育的地位P58 教育是人类文化的一种传承活动和催化活动,是连接过去和未来的中介。
3.教育的作用(意义)P59-60(1)教育对个人的作用:①教育是每个人生活的准备。
它通过向个人传递文化,帮助人超越一己之见去掌握前人的经验,分享人类世代积累的知识财富,获得独立生活的必要前提。
②教育能唤起人的潜能,提高和革新自己,开辟人性发展的道路,奠定走向未来的基础。
③教育对一个人一生的成败至为关键,教育获取知识,知识改变命运。
(2)教育对国家的作用:对于民族、国家来说,教育成就未来。
3.受教育权的含义P60 受教育权是指公民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以及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
4.义务教育的含义P61 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事业。
5. 义务教育的特征P61 ①强制性: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推行和实施。
②公益性:不收学费、杂费。
③统一性: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统一的义务教育,包括制定统一的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标准、教学标准、建设标准、学生公用经费标准等。
6. 受教育权被侵犯的情形有哪些?(补充,不需强记)①非法雇用童工。
②结伙斗殴,寻衅滋事,扰乱学校秩序或破坏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
③不按国家预算核拨教育经费,挪用教育经费④对危险校舍不及时维修而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
⑤学校或教育机构违反国家规定,乱向受教育者收取费用。
⑥随意开除学生。
⑦学校周围环境不利于学生正常学习(噪音、网吧、迷信活动)。
⑧家长中断子女义务教育学业。
⑨上级随便指示学校停课,让学生参加社会活动。
7. .如何维护我们的受教育权?P62-63 当我们的受教育权被他人剥夺或受到侵犯时,我们可以采用非诉讼方式或诉讼方式予以维护。
非诉讼方式:方式一:与父亲协商;方式二:请学校、老师请求帮助调解;方式三:向当地妇联、政府或教育主管部门申诉。
回民中学八年级(下)思想品德讲学稿课题:知识助我成长课型:新授课授课时间:4.16 执笔:小丽审核:初二政治组总课时:18学习目标:1.懂得教育的含义、作用。
2.受教育权的含义。
3.义务教育的地位、含义和特征。
4.接受教育既对个人成长和家庭有利,也对国家和社会有利;既是道德责任也是法律义务。
教学重点::教育的作用教学难点:义务教育的含义、特征导入新课:(创设情境)在西北昏黄的天幕下,有这样一段学者和放羊娃的对话:“你放羊做什么?”“挣钱”“挣钱做什么?”“娶媳妇”“娶媳妇做什么?”“生娃”“生娃做什么?”“放羊”一、预习导学:(通过自学完成有关知识点的练习)1.教育的含义:(P58)教育,以为目的,以社会活动。
2.教育的重要作用、意义:①(P59)对个人来讲,它对于。
一方面,教育是每个人生活的准备。
它通过向个人传递文化帮助人超越一己之见去掌握前人的经验,分享人类世代积累的知识财富,获得独立的必要前提。
另一方面,它又唤起人的潜能,不断提高和革新自己,从而开辟人性发展的道路,奠定走向未来的基础。
总之,教育获取知识、知识改变命运。
②(P60)对国家来说,教育能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能成就我们的未来。
3.(P60)受教育权的含义:所谓受教育权,是指公民有的机会,以及获得的权利。
4.义务教育的含义:(P61)所谓义务教育,是国家的所有、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
5.义务教育的地位:(P61)国家在大力发展的同时,着力。
6.(P61)义务教育的三个特征:①,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推行和实施;②,即不收学费,杂费。
③,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统一的义务教育。
二、合作探究:1.笛福的信思考:假设笛福的孩子(1)最终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他们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过什么样的生活。
(2)最终没有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他们又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过什么样生活2.分析“阿韦龙野人”故事①“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再认识②填表“知识改变命运”3.小余的案例:得出受教育权的含义。
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下册导学案篇一: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导学案全册八年级下思想品德教学工作计划(20XX~20XX学年第二学期)初二(1-4)班咸万林本学期我担任1至4班的八年级思想品德课教学。
新学期开始,为切实有效地搞好教学工作,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特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制定如下: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和掌握有关权利与义务的基本知识和两者的关系,了解和掌握我国法律规定公民在人身、文化和经济方面的权利和义务;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和健康不受侵害,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生命和健康的特殊保护;明确受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同时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正确认识公平问题,公平与社会稳定的关系,公平意识是道德的重要内容。
能力目标:增强对公民在行使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这一道理的理解能力,提高对履行道德义务重要意义的认识能力,提高践行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能力;使学生关注自身、关注他人,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和他人的人格权利;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理解公平对社会稳定、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公平与不公平的种种社会现象的独立判断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崇尚公平和正义,做一个遵纪守法的讲文明讲礼貌的好公民;热爱生命,珍惜自己的生命,关注自己的健康;尊重生命,尊重,关爱他人的生命和健康;尊重权利,增强法律意识,远离暴力;增强保护自身合法权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树立诚信的道德观,提高对自觉履行义务的重要性的认识,自觉做一个文明的消费者;在感悟正义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对正义充满向往和追求。
二、教学内容在学生不断扩展的生活中,与别人打交道,不仅要学会交往、掌握交往的品德和艺术,而且必须正确处理权利义务关系问题。
了解自己的合法权益和应该承担的义务,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是学习交往的继续,是进一步提高道德水平的需要,更是增强法律意识的需要,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
第六课:终身受益的权利第一节知识助我成长导学案一、学习目标导航:通过学习,了解教育的含义,理解教育的作用和受教育的重要性,明确义务教育的含义、地位和特征,认识到接受教育是自己享有的一项基本人权;提高依法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的能力,珍惜受教育的机会,更好地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并把对受教育权的理解和认识落实到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去。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导航:重点:教育为人的幸福生活奠基;难点:我们享有受教育权利。
课标内容:“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三、课堂学习导航;(一)自主学习1、阅读课本第58页故事,思考:(1)这个幽默故事的寓意是什么?(2)根据假设续写故事:假设笛福的孩子最终获得了接受教育的机会,他们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过什么样的生活?假设笛福的孩子最终没有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他们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过什么样的生活?(3)交流续写的故事,讨论两种不同的假设带来的结果有何不同。
2、什么是受教育权?3、教育对于个人和国家社会有什么意义?4、什么是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有什么显著的特征?(二)师生探讨交流1、(师提供两则故事:(1)大眼睛苏明娟的今昔对比。
(2)放羊娃的故事。
)苏明娟的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放羊娃靠放羊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吗?接受教育与否对个人的发展有什么意义?2、出示材料:如何从人口大国变成人力资源强国?(1)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2)我国要赶上发达国家,首先要从哪里入手?3、出示案例:“父亲不让女读书少女与父对公堂”,思考:(1)孩子上不上学只是个人的私事吗?(2)如果是谢友兰自己不想上学,她就可以不上学吗?(3)处罚谢友兰的家长有什么法律依据?小结:四、达标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教育是连接过去和未来的中介 B.教育对于个人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C.接受教育是公民的义务 D.接受教育是公民的权利2.以下关于教育的说法,错误的是()。
蓝旗营中学八年级高效课堂自主学习思想品德导学案八年班组号姓名:学案编号:13 课型预习+展示日期:设计者:高昆玲教研组长签字:课题:第六课一框知识助我成长一、学习目标:1、明确教育、受教育权、义务教育的含义2、教育对个人成长的作用,教育对个人、国家的意义,掌握义务教育的特征3、认识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二、定向导学互动展示导学一:教育为人的幸福生活奠基学习指导:阅读教材58-60页内容,结合材料,先独立思考,对子同学互相交流后小组长组织好群学,选派代表班内展示,时间(10分钟)呈现材料:中央电视台记者在采访中与一个西北放羊娃的对话:“你每天干什么?”“放羊。
”“放羊为了什么?”“挣钱。
”“挣了钱呢?”“娶媳妇。
”“娶了媳妇呢?”“生娃。
”“生了娃,让他干什么?”“放羊。
”……(1)你认为放羊娃的这种生活幸福吗?(2)作为21世纪的青少年,我们应怎样为自己创造一种幸福的生活呢?(3)如果放羊娃挣钱上学接受良好的教育,他今后的人生可能出现哪些变化?(4)什么是教育?教育有什么作用?(5)你怎样理解“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成就未来”?导学二:我们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学习指导:结合教材60-61页内容,通过独学、对学群学完成下列问题后,小组长组织组内展示,将问题进行班内展示,时间15分钟。
(1)你认为放羊娃有上学的权利吗?(2)试分析放羊娃没有上学而去放羊的原因有哪些?(3)要使放羊娃重返校园,你认为国家应该怎么做?(4)孩子不上学只是个人私事吗?(5如果放羊娃自己不愿上学,她可以辍学放羊吗?为什么?记者采访后,国家出资扶持放羊娃上学,可能出现两种情况:(1)放羊娃自己还是拒绝上学……(2)由于客观原因,放羊娃的父母还是放他继续放羊……思考:在这两种情况下,你认为国家是听之任之还是应该怎么样做?【知识梳理】:(试将本节所学内容整理完整,3分钟。
)教与学的反思:【达标测评】(时间10分钟)一、基础演练:(全员必做)1.“世上只有一样东西是珍宝,那就是知识;世上只有一样东西是罪恶,那就是无知”。
第六课第一框——让我们选择坚强思想品德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教材,能联系自己的经历和体验,说出意志坚强的表现。
2、能够认识到坚强意志是人们战胜挫折、实现人生目标的保障。
3、能理解坚强意志的作用,并在实际生活中磨练自己的意志品质,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二、学习重难点1、学习重点:(1)意志坚强的表现(2)坚强意志的作用2、学习难点:坚强意志是实现人生目标的保障。
三、学法指导首先请同学们结合课本围绕学习目标阅读课本,先把教材正文部分的学习重难点划出来,然后把情景材料后面的小问题简答出来(自己解决不了的可以和同学们合作研讨)。
其次,围绕导学案,完成相关任务。
最后,要利用一定时间强化记忆重要知识点。
四、课前自主学习部分:1、阅读教材72页情景材料,回答题后的小问题,把答案写在书上即可。
2、阅读教材73页的正文部分,联系自己的经历和体验,列出意志坚强的表现。
3、阅读教材75-77页,理解并记忆坚强意志对实现人生目标的作用。
(1)(2)(3)(4) 事实证明:五、课堂合作研讨部分: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含义。
2、坚强意志对实现人生目标的作用。
六、课堂展示部分:1、学生合作研讨完成后,把研讨成果分组进行展示,师生共同点评。
2、我们的身边有很多诱惑,如游戏机、网络、不健康书籍等,我们还有很多不好的习惯,如贪玩、学习不努力、遇到挫折就打退堂鼓等,大家交流一下,怎样才能拒绝不良诱惑,改变不好的习惯呐?七、总结归纳拓展提升材料分析材料一:一位运动员在参加万米长跑时肌肉拉伤,他不可能取得名次了,但他并没有退出比赛,仍然向前艰难地跑着。
当所有选手都已到达终点的时候,他仍然咬牙坚持着。
当他到达终点时,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虽然他的成绩与第一名相差21分钟。
赛后,他对记者说:“我们国家派我来是参加比赛的,而不是来听发令枪响的。
”材料二:1995年5月6日上午10时55分,中国科学考察队7名队员,冒着严寒走冰卧雪,跨过危险的“剪切带”和无数冰裂缝,经历了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经过13天的徒步跋涉第一次将五星红旗插在了北极点。
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六课导学案课题:第六课(一)《知识助我成长》课型:新授课(18)【课前使用说明】1、课前预习、自主学习:结合学习目标和学案,自学课本P58-----61页内容,用铅笔在课本上标记重点。
并独立完成《自主学习》内容。
2、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组长组织组员对学案进行讨论,帮助有展示、点评任务的同学高效完成任务。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知道教育的含义和重要作用。
识记义务教育的含义和特征。
能力目标:提了解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受教育是一项基本的人权。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懂得教育既赋予人类智慧与美德,又赋予社会进步的力量,无论是个人的成长还是国家的繁荣昌盛,都离不开教育。
【重难点预设】教育的作用【知识链接】教材第59页“学生交流,结合自己的认识谈谈对‘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的理解” 教育能为人们未来的幸福生活奠基。
要让短暂的生命发光、有尊严有意义地度过一生,必须接受教育。
当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类知识迅速增加,社会变化日新月异,社会竞争空前激烈。
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通过接受教育,唤醒潜力、发展才智,才能摆脱愚昧,增长才干,丰富人生,享受现代文明,在职业活动和其他活动中获得成功。
教育对于个人一生的成败至为关键,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获取知识,知识改变命运。
对于民族、国家来说,教育成就未来。
P61孩子上不上学只是个人私事吗?谈谈你的看法。
①孩子上不上学并不只是个人私事,而是关系到国家、民族未来的大事。
②根据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项权利,任何人都无权剥夺,包括自己的家长。
同时,接受义务教育不仅是公民的一项权利,也是公民的一项法定义务,必须履行。
家长不让孩子上学的行为是违反义务教育法的行为,如果自己不想上学就不去上学同样是违反义务教育法的行为。
都要受到法律的处罚。
【学习流程】预习填空1.教育的含义:教育,是以促进________、__________为目的,以传授_______、_____为手段,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政治全册教案【新教材】
目标
本教案旨在帮助八年级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政治教材的内容。
基本信息
-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 年级:八年级
- 学科:政治
- 教材版本:材
教案内容
1. 第一章:政治与生活
- 知识点:政治的定义和作用、政治与生活的关系
-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政治的概念,认识政治在日常生活中
的重要性
2. 第二章:“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
- 知识点:“一国两制”的内涵和基本内容、香港回归的历史过程
-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一国两制”政策的基本原则和实践案例
3. 第三章: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 知识点: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4. 第四章:法治与我国现代化建设
- 知识点:法治的概念和特点、法治与现代化建设的关系
-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法治的基本概念,认识法治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5. 第五章:中华民族的共同与中国精神
- 知识点:中华民族的共同和核心价值观、中国精神的内涵和重要性
-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共同和核心价值观,认识中国精神对国家和社会的影响
6. 第六章:人权与公民权利
- 知识点:人权的概念和种类、公民权利的保障和限制
-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人权的基本概念和种类,认识公民权利的保障和限制
总结
本教案涵盖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政治教材的全部内容,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政治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以及政治与其他领域的关系。
通过教学,学生将更好地理解国家和社会的运行机制,以及自己作为公民的权利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