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第22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奖作品名单
- 格式:xls
- 大小:103.00 KB
- 文档页数:3
我市作品在第二十一届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和全国赛获奖情况
第二十一届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于4月6日到9日在惠州市体育馆举行。
为展示我市的青少年科技创新水平,同时也让我市的青少年学生更多地了解全省各地青少年科技创新水平,达到学习、交流、观摩的目的,市科协组队参加了本届创新大赛。
本届大赛我市代表团成员共44人,其中包括18名参赛选手以及他们的辅导老师。
我市选手在比赛中团结拼搏,积极进取,大胆创新,充分展示了我市青少年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精神风貌,并取得优异的成绩,共获得一等奖3项,二等奖15项,三等奖12项,优秀科技教师1项;优秀组织奖2项。
其中科技竞赛项目类一等奖1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3项;优秀科技实践活动类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科幻绘画类二等奖4项,三等奖8项。
本届大赛我市的参赛作品整体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所获得的成绩也是近几年来最好。
在全省21个地市代表队中名列前矛。
市一中刘诗炜同学的作品智能警用直升机获得了大赛评委会的一致好评。
珠海市拱北中学赵立林、张坤兴、徐元元老师指导的科技实践活动《珠海(香港、澳门)地区蝴蝶收集、整理、研究工作》代表广东省参加在澳门举办的第二十一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得全国二等奖。
一、第二十一届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奖情况
优秀组织奖(2项):
珠海市第二中学珠海市香洲区吉莲小学
二、第二十一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奖情况。
第21届佛山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西南街道学校获奖情况公布
第21届佛山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于2006年3月份在佛山举行。
西南街道
中小学校上送参赛的作品中,获得佛山市级奖励的有:
1、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送省参赛),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
2、科学研究:二等奖8项,三等奖19项。
3、科技实践活动:三等奖3项。
4、科幻绘画:一等奖4项(送省参赛),二等奖7项,三等奖18项。
5、西南四中蔡汉星老师被评为“优秀科技教师”二等奖。
6、西南街道科教办被评为第21届佛山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
织奖”(送省参赛)。
(获奖名单见附表)
附表1:第21届佛山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竞赛项目获奖作品
附表2:第21届佛山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幻绘画获奖作品。
第22届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创新成果竞赛项目获奖名单科技创新成果竞赛项目一等奖:
第 1 页共18 页日期:2007年4月14日
第 2 页共18 页日期:2007年4月14日
第 3 页共18 页日期:2007年4月14日
科技创新成果竞赛项目二等奖:
第 4 页共18 页日期:2007年4月14日
第 5 页共18 页日期:2007年4月14日
第 6 页共18 页日期:2007年4月14日
第7 页共18 页日期:2007年4月14日
第8 页共18 页日期:2007年4月14日
第9 页共18 页日期:2007年4月14日
科技创新成果竞赛项目三等奖:
第10 页共18 页日期:2007年4月14日
第11 页共18 页日期:2007年4月14日
第12 页共18 页日期:2007年4月14日
第13 页共18 页日期:2007年4月14日
第14 页共18 页日期:2007年4月14日
第15 页共18 页日期:2007年4月14日
第16 页共18 页日期:2007年4月14日
第17 页共18 页日期:2007年4月14日
第18 页共18 页日期:2007年4月14日。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培养和提高科学素养是让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基本需要,是落实“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的根本保证。
科学学科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成为科学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
本文主要结合我校的教学经验,就农村小学如何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我校是一所具有30个教学班、1700多名师生的规模较大的农村小学。
近年来,随着课改的深入,和对探究性实验教学的重视,如何更好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实验探究能力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由此,我们几位科学任课教师开展了一系列的科学教育教学活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开展科学课题研究农村小学如何应对科学课的教学改革,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一个很有研究价值的课题。
我校紧密结合本校实际,从2003年起用了三年时间,整合各种教育资源,从课堂教学、科普活动、校本教材、考察活动等多个角度开展了国家“十五”规划教育科学重点课题之子课题《农村小学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实践与研究》的研究。
开展课题研究以来,课题组教师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积极参加新课程培训,开展课堂教学及其研讨活动,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自的体验和真正的探究活动。
通过课题研究,进一步促进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
课题经过三年的研究,现已取得良好的效果,具有较高的可操和性和推广价值,受到中央教科所的高度评价。
课题的研究成果,对培养学生科学素养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此课题并于2006年6月获南海区第二届教育科学研究课题成果一等奖。
二、建设科学实践基地为了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让学生有更多参与学习实践的机会,我校投入了9万多元,建成了占地14亩的“狮山一小科技园”。
请狼牙山五壮士之一的老英雄葛振林题词。
科技园划分10个区域,供学生学习与实践。
其中岭南百果区,种有60多个品种的果树;神农百草区,种有150多种中草药;蔬菜种植区,供全校各班同学实践种植;科技探秘区,有太阳能、气象观测;森林区,种有各种花草树木,供同学们观察;绿色走廊,各种瓜果吸引着学生;双荷叠翠区,荷花池中争艳斗妍的荷花,使同学们留连忘返,久久不愿离开;芭蕉区,婆娑芭叶迎风摆动;玫瑰区,鲜艳的玫瑰花使同学们欢欣雀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