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测评网八年级语文(下)第五单元复习检测卷
- 格式:doc
- 大小:36.00 KB
- 文档页数:3
八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精选5篇)第一篇:八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提供了八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答案,分享了八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一起来看看吧!一、基础知识平台(40分)1.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4分)A、翡翠(fēi)臆度(duó)胸襟(jīng)坦荡如砥(dǐ)B、玛瑙(lǎo)匀称(chèn)连亘(gèn)势不可当(dāng)C、迥异(jiǒng)掠起(lüè)解剖(pōu)旁逸(yì)斜出D、迸溅(bèng)充沛(pèi)胆怯(qù)无边无垠(yín)2、选择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4分)A.至舍(学舍,书馆)容臭(气味,臭味)B.铁未销(销蚀)把酒(端起) C.期在必醉(期望)甚箭(胜过)D.戾天(至,到)何许人(处所)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4分)A、截至3月31日,浙江共查处酒后驾驶事件1100起,较去年同期下降了一倍多。
B、中国在未来10年中能否继续快速发展,关键在于加速培养大批各行各业的拔尖人才。
C、最近,西方国家以防止不让叙利亚发生人道主义灾难为幌子,开始谋划制裁叙利亚。
D、端午节的赛龙舟、吃粽子、佩香囊、插艾蒲、采百草等习俗在温州民间广为流传。
4、下列语句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4分)①任何受过教育的人,都能发表自己的喜怒哀乐,表达自己的酸甜苦辣,展示自己的“名言警句”。
②正因如此,这一传播手段迅速被社会各界广泛运用。
③微博没有任何门槛,无需任何包装,只要想说,就可以通过微博说出来。
④微博之所以如此受公众关注和追逐,是因为“沉默的大多数”在微博上找到了展示自己的舞台。
A、③①②④B、①④③②C、④③①②D、②①③④5.下面各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4分)A、散文诗,经过文学家们的不断创造和开拓,终于水到渠成,成为常见的一种文学形式。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检测卷Revised by Petrel at 2021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检测卷(时间:90分钟满分:150分)姓名班级一、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并改正在题下的横线上(4分)A.水皆缥.(piǎo)碧不慕.(mù)荣利世有伯乐.(1è)幼即嗜.(shì)学B.急湍.(tuān)甚箭造饮辄.(zhé)尽骈.(pián)死槽枥硕.(shuò)师名人C.互相轩.(miáo)邈环堵萧.(sù)然才美外见.(jiàn)遇其叱咄.(duō)D.经纶.(1ún)世务短褐.(hè)穿结执策.(cè)临之以衾.(qīn)拥覆错误:改正:二、先判断有无错误字,如果有,请找出来并改正在下表中对应的序号下(4分)泠泠作响②鸢飞戾天③箪瓢屡空④衍觞赋诗⑤不敢俞约⑥挨其欣悦⑦沉舟则畔⑧拆戟沉沙三、下列句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随着江流飘荡,是个很随便的东西。
)B.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C.策之不以其道。
(用马鞭打它,不让它走自己的路。
)D.望西都,意踌躇(遥望西都长安城,心里感到非常高兴。
)四、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1.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2.先生不知何许.人也3.一食.或尽粟一石 4.食.之不能尽其材5.暂凭杯酒长.精神 6.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7.虽有千里之能. 8.安求其能.千里也五、下面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一首诗,小明抄录后不小心洒上了几滴水,把诗中的几个字弄模糊了。
请你根据古诗的基本特点,在给出的有可能是诗中用字的备选字中确定一个填到诗中(3分)客至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
(来、归、至、到)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_。
(敞、启、开、修)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_。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综合测试卷[限时:120分钟满分:120分]一、语言积累与运用(40分)1.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3分,每空0. 5分)到壶口观瀑布,可见一川大水硬是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
从沟底升起一道彩虹,横跨龙槽,穿过雾ǎi_______,消失在远山青色的背景中。
到了瀑布边缘,看见浑黄的黄河水从上游奔泻而下,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_________,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shà_______时碎成堆堆白雪。
到长江源头各拉丹冬,可见融雪处裸露出大山黧黑的骨骼,有如刀削一般,棱._________角与层次毕现,富有雕塑感。
登勃朗峰,拾._________级而上,威严的qióng______顶也随之愈升愈高。
2. [2024·原创]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由于我非常喜欢那本课外书,所以我经常在书店里漫不经心....地浏览它。
B. 一路上鞭炮声震耳欲聋....,舞龙处更是火花四射,烟雾隔街不见人,龙身翻腾时隐时现……C. 每年这个时候,火红的樱桃就挂上了枝头,各地客商也纷至沓来....。
D. 灯光与水母的结合会呈现出令人目眩神迷....的绝美画面。
3. 下列对句子的病因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我国经济能否转型升级,是实现经济高质量、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
病因:“关键”后面缺少谓语。
B. 大会以后,很多企业领导围绕提高产品质量,塑造企业形象为中心,加大了整顿力度。
病因:“塑造”和“形象”搭配不当。
C. 以“奋斗的人民,奋进的中国”为主题的中国正能量故事征集评选活动正在持续。
病因:“以……为主题”句式杂糅。
D. 黄山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总占地面积约1200平方千米左右。
病因:“约”与“左右”语义重复。
4. 下列各项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①我真正喜欢的,是心爱的汉字摇曳在纸上的美感。
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初中分校八(下)语文第五单元过关测评(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杨青霞校正:徐财平姓名:______班级:_______得分:_____一、基础知识累积及运用( 19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完整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皲裂(jūn).B.吝情(lìn).C.沃灌(wò)D..E.媵人(téng)横柯(kē).绮绣(qǐ).衔觞(shāng).缥(piǎo)碧.骈死(bìng).黔娄(qián).戾(hù)天.零落(liáo).2.指出下面句子朗诵节奏区分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B.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C.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D.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模仿例句续写一个句子。
(2分)例:生命就是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献身精神;生命就是文天祥“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
4.《水浒传》中,有一位侠肝义胆的英豪,为历代读者所喜欢。
为了“翻开危险途”,“杀尽不平人”他能够全然不管什么朝廷法度,佛门清规,更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
他就是,外号。
不足为奇,《三国演义》中也有一位这样的人物,长坂坡桥头一声大吼,百万大军六神无主,他就是。
(3分)5.名句累积(10分)1)__________________,兵戈零落周围星。
《过零丁洋》2)千里马常有,__________________。
《马说》3)《赤壁》中诗人接起兴来对前朝人物和事迹感叹的诗句:,。
(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此刻用来比喻新事物势必取代往事物的客观规律的句子是:,。
5)《山坡羊·潼关心古》中的要旨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水调歌头》中表现作者感悟人生真理的词句是:,。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复习试卷知识点一重点字词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推推搡搡.()shà()时驰chéng()旋wō()寒噤.()潺潺.()告jiè()怒不可遏.()挟.而不服()翌.日()焦炙.()怜悯.()俯瞰.()穹.顶()巍峨.()shè()阶而上xiàn()指轻歌曼.()舞shùn()息万变妩媚.()màn()延沟hè()纷至沓.来()驿.道()矗.立()徘徊.()苍jìn()擦shì()演绎.()骤.然()磅.礴()接踵而至()冻疮.()大煞.风景()呼啸.()静mù()熠.熠烁烁()衰.竭()浸溢.()蜷.卧()2用“”画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在括号里。
前呼后涌()按营扎寨()风云变幼()厉厉在目()慢不经心()名幅其实()纷至踏来()穿流不息()3.解释词语或根据意思写词语。
(1):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
(2)深不可测:(3)前呼后拥:(4):指被要挟而不屈服。
(5)怒不可遏:(6):像风云那样变化不定。
比喻时局变化迅速,动向难以预料。
(7)气势磅礴:(8)接踵而至:(9):指远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或过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
(10):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
(11):音乐轻快,舞姿优美。
(12)瞬息万变:(13):脸色和蔼喜悦,形容和善可亲。
4.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1)我们曾仰面遥望附近的一座峰巅,但见,彩霞满天,白云缭绕,,那朵朵白云精美柔细,宛如游丝蛛网一般。
五光十色中的粉红嫩绿,尤为,所有色彩轻淡柔和,交相辉映,。
A.妖媚迷人B.妩媚动人C.色彩斑斓D.轻歌曼舞(2)黄河博大宽厚,;挟而不服,;不平则呼,;死地必生。
A.压而不弯B.柔中有刚C.勇往直前D.遇强则抗知识点二句子运用5.判断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1)黄河被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通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也就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
八年级语文〔下〕第五单元复习检测卷一、根底知识与运用1 .给以下加点的字注音.①轩邈.〔〕②烨.〔〕然③叱咄..( )④负箧〔〕曳.〔〕屣.〔〕⑤箪.〔〕瓢屡空⑥皲.〔〕裂⑦以衾.拥覆〔〕⑥食.马者〔〕2 .你知迅以下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吗?请试着解释出来.①走.送之,不敢稍逾约..〔〕〔〕②性嗜.酒〔〕③或.置酒而招之〔〕④无冻馁..之患〔〕⑤言和而色夷.〔〕⑥每假借..于藏书之家〔〕⑦援.疑质.理〔〕⑨衔觞.赋诗〔〕⑩非天质..之卑.〔〕〔〕3 .诸译以下句子.①闲静少言.不慕荣利.②'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③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④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那么心不假设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⑤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⑥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⑦急湍甚箭,猛浪假设奔.⑧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4.古诗文填空.①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②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求而不得者也.③,不必假设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④夹岸高山, , , , ,千百成峰.⑤故虽有名马, , ,不以千里称也.⑥沉舟侧畔千帆过, .⑦ ,铜雀春深锁二乔.⑧人生自古谁无死, ..⑨, ,此事古难全., .⑩伤心秦汉经行处, .5 .你能答复出以下作家、作品吗?试试看.①陶渊明写过一篇别具一格的传记文章«»,以“〞自况,表达自己的性格志趣和精神气质,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②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作者是宋代文学家 .“水调歌头〞是 .二、课内阅读阅读以下文字,答复文后问题.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那么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策曳反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复,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假设神人;余那么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假设人也.盖余之勤且艰假设此.6 .简答.①找出文中两个含通假字的句子并解释其中的通假字.②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中央.7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往返忆自己刻苦求学的经历的?8 .文中画线句子有怎样的表达效果?9 .文中多处运用比照手法,试举一例并说说其作用.10 .与作者当年的学习条件相比,今天的你有哪些优越的地方?11 .读了课文,你受到了那些启发?结合本文.说说现代中学生读书应有怎样的苦乐观.三、课外阅读师旷劝学〔选自? 说苑?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慕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注释:①晋平公:晋国国君.②师旷:晋国乐师,目盲.③炳烛:点燃灯烛.④昧:昏暗,黑暗,12 .你能说出以下加点词的意思吗?试试看.①晋平公问于.师旷曰〔〕②恐已暮.矣〔〕③欲.学〔〕④何不..炳烛乎13.请你写出以下句子的大意.①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②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14.这篇短文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15.文章虽短.但说理清楚,这得益于写作技巧.本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试举例说明.16.本文让你想起了学过的哪篇文章?你从中受到哪些启发?四、作文同学们在上学期已学习过改写文章,请你根据改写要领.把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改写成一篇现代文.第五单元复习检测题参考答案一、根底知识与运用1 .① miǎo ② yè③ chì duō④ qiè yè xǐ⑤dān ⑥jūn⑦qīn ⑧sì 2 、①跑、超过约定的期限②喜欢③有时④严寒饥饿⑤平和⑥提⑦借出、询问⑧辈、同类⑨酒杯⑩天资、低下3 .①安安静静,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②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山谷.就流连忘返.③自己说年少时用心读书,非常勤奋.④那些学业不精进、道德不具备的人,并非天资卑下,而是心思不如我专一罢了.难道是他人的过失吗?⑤常写文章来消遣时光,文中也稍微透露出自己的志趣.⑥喂马的人不懂得它有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它.⑦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惊涛骇浪像飞奔的马.⑧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不了解千里马啊.4 .①奇山异水,天下独绝②未有问而不告③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④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⑤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⑥病树前头万木春⑦东风不与周郎便⑧留取丹心照汗青⑨人有悲欢离,月有阴晴圆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⑩宫阙万间都做了土5 .① ? 五柳先生传?、五柳先生、文学传记②苏轼、词牌名二、课内阅读6.①“四支似劲不能动"中的"支〞通"肢"、"同舍生皆被绮绣"中的"被"通"披".②本文作者通过自己幼年读书时的艰苦,劝晚辈利用便利的条件,虚心求教,认真读书,言辞真挚诚恳,态度循循善诱.7 、借书、抄书,遍观群书;请教先达,恭敬专心;为师求学,不畏严寒;不羡富贵,以苦为乐.8 .表现了作者请教先达的恭敬和专心.9 .如:" 同舍生皆被绮绣,截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矣,烨然假设神人".而"余那么缊袍敝衣处其间",表现了""我"不慕虚荣.以勤奋读书为乐的思想境界.10 .例如:吃穿无忧,国家、学校、老师、家长全力支持,设备先进,资源广泛等等.11 、言之有理即可〔例如:我们应学习作者那种珍惜时间、虚心善学的精神〕三、课外阅读12 .①向②晚③思,要④为什么不13 、哪有做下臣的来戏弄自己的国君的?②点燃灯烛与黑暗中摸索相比,哪一个更好呢?14例如:人应该活到老.学到老.学习,什么时候都不晚.15 .①运用人物对话,塑造人物,推动情节开展.②运用反问、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生动而贴切.如:"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重要性.16 . ?孙权劝学?.例如:学习应该是我们一生的追求,我们应该珍惜时光刻苦学习.在知识不断更新的今天,不学习就意味着落后,就有可能被时代所淘汰.四、作文〔略〕。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一、单选题(共5题;共15分)1.下面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穹顶(qióng)霓裳(ní)缭绕(liáo)白雪皑皑(kái)B.急湍(chuǎn)骤然(zhòu)纤指(qiàn)纷至沓来(tà)C.妩媚(méi)辚辚(lín)灼灼(zhuó)瞬息万变(shùn)D.醺醺(xūn)巉峻(chán)俯瞰(kàn)色彩斑斓(lán)2.下面词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A.隧道可悯诺言轻歌漫舞B.蔓延陡峭打嗝络绎不绝C.绚丽闪烁歇息和颜阅色D.宛如敞篷巍峨名付其实3.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们深信,爱读书,会读书,进而养成读书的好习惯,能使人享用一辈子。
B.连日来,武汉“犟妈”易勒倾家助残的事迹,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C.随着直饮水设备和知识的普及,更加方便、环保、健康的直饮水会逐渐被广大市民接受。
D.历代不少石碑为名家撰写,因此石碑上的刻文成了书法大家真迹的集中场所。
4.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面对各种污蔑和诽谤,他进行了坚决地还击,并振振有词地说:“身正不怕影子歪。
”B.每到隆冬,各地游人络绎不绝,兴致勃勃地云集于“巨伞”之下。
C.朱总理的话高屋建瓴,对中美谈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D.市场上各种营养品良莠不齐,一些含有激素的产品,会引起人体不适,危害健康。
5.下列句子使用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在高山上,我们沉默了那么久,终于可以敞开喉咙大声喧哗。
B.在这里,尽情欢歌处,夜凉如水,他们的心像一滴水一样晶莹。
C.因此,所有的水,都在稍作徘徊时,被急匆匆的后来者推着前行。
D.太阳出来了,我怕被迅速蒸发,借一阵微风跳下花朵,正好跳回浇花壶中。
二、填空题(共14分)6.展开联想仿写一句话,使之与前文构成排比句。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及参考答案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2分)A.俨.然(yǎn)垂髫.(tiáo)清涟.(lián)矜.寡(guān)B.濯.洗(zhuó) 幽咽.(yàn) 陋.室(lòu) 壬戌.(xū)C.鸿儒.(rú) 怡.然(yí) 糁.之(cǎn) 篆.章(zhuàn)D.阡.陌(qiān) 决眦.(cì) 轩.敞(xuān) 邑.人(yì)2.下列句中的“之”与例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B )(2分)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A.何陋之.有B.无丝竹之.乱耳C.忘路之.远近D.渔人甚异之.3.下面各句中无通假字的一项是( C )(2分)A.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B.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D.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4.根据提示默写。
(5分)(1)《石壕吏》中极其概括、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差吏与老妪尖锐矛盾的两句诗是: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2)李白在《送友人》中以浮云孤飞,喻游子之心;以落日将下,依依不舍,喻故人之情的诗句是: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3)《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老人小孩生活快乐的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4)(2014,呼和浩特)杜甫《望岳》诗,全诗无一个“望”字,却句句写向岳而望。
其中“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写诗人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细望两句“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又表达了诗人激荡的心境和开阔的眼界。
5.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2分)A.铭,古代文体名,用于述功纪行或警戒劝勉,文辞精练,不用韵。
《陋室铭》表述了作者的抱负和情操,字里行间也流露出讽刺现实的意味。
B.《核舟记》一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模式,按照一定的空间顺序来说明,条理清楚。
2019 年春学期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复习检测试题卷及答案分析2019 年春学期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复习检测试题卷( 时间 :90 分钟满分:100分)一、累积与运用 (28 分 )1.给下边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
(5 分 )先人说 , 读万卷 () 书 , 行万里路。
.到壶口观瀑布 , 可见一川大水硬是被跌得粉碎(), 碎成点 , 碎成雾。
从沟底升起一道彩虹, 横 ()..跨龙槽 , 穿过雾霭 (), 消逝在远山青色的背景中。
.到长江源泉各拉丹冬, 可见融雪处裸 () 露出大山黧 () 黑的骨骼 , 犹如刀削一般 , 棱() 角与...层次毕现 , 富裕雕塑感。
登勃朗峰 , 拾级而上 , 庄严的穹 () 顶也随之愈升愈高, 耸() 入蓝天 , 最后忧如独踞 () 苍穹。
...2. 以下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2 分)A. 劝告俯瞰砾石勃然大怒B. 蠕动忠诚瞭望纷至沓来C. 懒惰耸立寒噤眼花神迷D. 驿道敦实烦躁风云变换3. 以下句子中 , 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2 分 )A. 职业介绍所刚开业, 应聘的人员便接二连三。
....B. 湖南龙舟赛拉开了战幕, 一只只奔驰的龙舟宛如蛟龙, 在湘江水面上披荆斩棘, 纷至沓来。
....C. 这是一块令人惊异不已的未知领域, 它能够指引你进入货真价实的巧妙乐园。
....D. 路上行人、车辆车水马龙, 一派忙碌的情形。
.....4. 以下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3 分)A. 在历史上 , 贺兰山向来是游牧与农耕两大文明交融、沟通之地, 也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支点, 有侧重要的战略和文化价值。
B. 城市绿化对于改良空气十分重要, 它能够汲取二氧化碳和氮氧化合物, 产生氧气 , 给酷热的夏天带来清冷。
C. 充满民族特点的“包头创梦号”全彩绘飞机翱翔国内外400 多条航线 , 将包头之美、草原之美显现给了世界。
D. 经过对古典诗文的朗读和对艺术作品的赏析, 让学生感觉到了祖国语言文字的韵律美和艺术作品的经典美。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每小题5分)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湍.急(tuān)纸鸢.(yuān)B. 暴戾.(lì)嘤.嘤(yīng)C. 泠.泠作响(líng)歧.途(qì)D. 无碍.(ài )幼崽.(zǎi)答案:CC,正确的应该是:歧.途(qí)。
本题选C。
2、下列词语字形无误的一组是A、冷俊真挚淳厚磅礴睿智B、害臊点缀轶事局促憨厚C、报歉尴尬裸露嘟哝俊逸D、安祥耽搁曙光眺望旷野答案:BA错在“冷俊”,应为“冷峻”;C错在“报歉”,应为“抱歉”;D错在“安祥”,应为“安详”。
所以本题选B。
3、下面加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一百许.里(左右)B.蝉则千转不穷.(贫苦)C.横柯.上蔽(树木的枝干)D.经纶..世务者(筹划)答案:B“穷”在这里的意思是:停止,本题选B。
4、下列选项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千丈见底B.窥谷忘反C.泠泠作响答案:B“窥谷忘反”中的通假字为“反”,通“返”。
所以本题选B。
5、下面内容摘自《与朱元思书》,默写有误的一项是A.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B.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C. 泉水激石,嘤嘤成韵;好鸟相鸣,泠泠作响。
D.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答案: CC默写有误,正确的应该是: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所以本题选C。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使用并研制了禽流感灭活油乳剂疫苗,在实验室检测中,免疫有效率可达100%。
B.经过阿富汗和伊拉克两次战争,美国得出无须依靠大型军事基地也可以打赢一场战争。
C.今年以来,随着国产儿童动画图书《哪吒传奇》的全套上市,《哈利·波特》这部风靡全球的少儿读物在中国少儿图书界得霸主地位被打败。
D.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日前发出通知,大幅度减低24种常用药最高零售价,平均降价幅度为30%,降价金额约35亿元左右。
八年级(下)第五单元复习检测卷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
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轩邈.()②烨.()然③叱咄
..( )
④负箧()曳.()屣.()⑤箪.()瓢屡空⑥皲.()裂
⑦以衾.拥覆()⑥食.马者〔)
2 .你知迅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吗?请试着解释出来。
①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②性嗜.酒()③或.置酒而招之()④
无冻馁
..之患()⑤言和而色夷.()⑥每假借
..于藏书之家()⑦援.疑质.
理()⑨衔觞.赋诗〔)⑩非天质
..之卑.()()
3 .诸翻译下列句子。
①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②'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③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
④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⑤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⑥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⑦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⑧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4.古诗文填空。
①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②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求而不得者也。
③,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④夹岸高山,,,,,千百成峰。
⑤故虽有名马,,,不以千里称也。
⑥沉舟侧畔千帆过,。
⑦,铜雀春深锁二乔。
⑧人生自古谁无死,。
.
⑨,,此事古难全。
,。
⑩伤心秦汉经行处,。
5 .你能回答出下列作家、作品吗?试试看。
①陶渊明写过一篇别具一格的传记文章«»,以“”自况,表达自己的性格志趣和精神气质,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②《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作者是宋代文学家。
“水调歌头”
是。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策曳反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
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复,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6 .简答。
①找出文中两个含通假字的句子并解释其中的通假字。
②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中心.
7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回忆自己刻苦求学的经历的?
8 .文中画线句子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9 .文中多处运用对比手法,试举一例并说说其作用。
10 .与作者当年的学习条件相比,今天的你有哪些优越的地方?
11 .读了课文,你受到了那些启发?结合本文.说说现代中学生读书应有怎样的苦乐观。
三、课外阅读
师旷劝学(选自《说苑》)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慕矣。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
注释:①晋平公:晋国国君。
②师旷:晋国乐师,目盲。
③炳烛:点燃灯烛。
④昧:昏暗,黑暗,
12 .你能说出下列加点词的意思吗?试试看。
①晋平公问于.师旷曰()②恐已暮.矣()③欲.学()④何不
..炳烛乎
13.请你写出下列句子的大意。
①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②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14.这篇短文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
15.文章虽短.但说理清楚,这得益于写作技巧。
本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试举例说明。
16.本文让你想起了学过的哪篇文章?你从中受到哪些启发?
四、作文
同学们在上学期已学习过改写文章,请你根据改写要领.把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改写成一篇现代文.
第五单元复习检测题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
1 .① miǎo ② yè③ chì duō④ qiè yè xǐ⑤dān ⑥jūn
⑦qīn ⑧sì 2 、①跑、超过约定的期限②喜欢③有时④寒冷饥饿⑤平和⑥提⑦借出、询问⑧辈、同类⑨酒杯⑩天资、低下3 .①安安静静,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
②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山谷.就流连忘返。
③自己说年少时用心读书,非常勤奋。
④那些学业不精进、道德不具备的人,并非天资卑下,而是心思不如我专一罢了。
难道是他人的过失吗?⑤常写文章来消遣时光,文中也稍微透露出自己的志趣。
⑥喂马的人不懂得它有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它。
⑦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惊涛骇浪像飞奔的马。
⑧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不了解千里马啊。
4 .①奇山异水,天下独绝②未有问而不告③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④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⑤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⑥病树前头万木春⑦东风不与周郎便⑧留取丹心照汗青⑨人有悲欢离,月有阴晴圆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⑩宫阙万间都做了土5 .①《五柳先生传》、五柳先生、文学传记②苏轼、词牌名
二、课内阅读
6.①“四支似劲不能动"中的"支”通"肢"、"同舍生皆被绮绣"中的"被"通"披"。
②本文作者通过自己幼年读书时的艰苦,劝晚辈利用便利的条件,虚心求教,认真读书,言辞真挚诚恳,态度循循善诱。
7 、借书、抄书,遍观群书;请教先达,恭敬专心;为师求学,不畏寒冷;不羡富贵,以苦为乐。
8 .表现了作者请教先达的恭敬和专心。
9 .如:" 同舍生皆被绮绣,截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矣,烨然若神人".而"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表现了""我"不慕虚荣.以勤奋读书为乐的思想境界。
10 .示例:吃穿无忧,国家、学校、老师、家长全力支持,设备先进,资源广泛等等。
11 、言之有理即可(示例:我们应学习作者那种珍惜时间、虚心善学的精神)
三、课外阅读12 .①向②晚③思,要④为什么不13 、哪有做下臣的来戏弄自己的国君的?②点燃灯烛与黑暗中摸索相比,哪一个更好呢?14示例:人应该活到老.学到老。
学习,什么时候都不晚。
15 .①运用人物对话,塑造人物,推动情节发展。
②运用反问、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生动而贴切。
如:"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重要性。
16 . 《孙权劝学》。
示例:学习应该是我们一生的追求,我们应该珍惜时光刻苦学习。
在知识不断更新的今天,不学习就意味着落后,就有可能被时代所淘汰。
四、作文(略)
本卷由《100测评网》整理上传,专注于中小学生学业检测、练习与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