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体格检查(加口诀)
- 格式:docx
- 大小:32.80 KB
- 文档页数:37
诊断学记忆口诀以下是为您生成的十个适用于小学生的诊断学记忆口诀:1. 《诊断症状要细心》一观面色与神情,二听呼吸和声音。
三摸额头试体温,四问饮食与便寝。
五看动作灵不灵,六察皮肤有无疹。
七探喉咙是否疼,八量血压高或稳。
九查心跳齐不准,十辨舌苔厚或匀。
好比侦探找线索,仔细诊断病不侵。
2. 《身体检查分步走》一瞧眼睛亮不亮,二看耳朵听力强。
三查鼻子呼吸畅,四观口腔牙齿良。
五摸脖子淋巴常,六探胸脯心肺康。
七量腰围肥不胖,八审手脚动作忙。
九验脊柱直且壮,十观皮肤白又光。
就像过关做游戏,健康检查心不慌。
3. 《诊断生病有方法》一测体温知寒热,二看脸色识病邪。
三闻口气辨消化,四听咳嗽分重轻。
五摸肚子软还硬,六查关节灵不灵。
七观舌头颜色正,八问睡眠安与惊。
九把脉搏跳得匀,十瞧尿液清不清。
好像拼图找真相,诊断生病准又精。
4. 《判断病情有诀窍》一瞧精神好不好,二观脸色像晴表。
三问头痛有无扰,四查鼻涕流多少。
五看咽喉红不红,六摸肚子胀不胀。
七听咳嗽声怎样,八探心跳强不强。
九量身高长不长,十察脚丫走路晃。
如同寻宝找线索,病情判断不会错。
5. 《健康诊断小秘诀》一查眼睛明不明,二观头发密不密。
三看牙齿齐不齐,四听嗓音清不清。
五摸肩膀平不平,六审手指灵不灵。
七探膝盖弯不弯,八量脚丫大不大。
九瞧指甲脆不脆,十问力气足不足。
好比识宝有标准,健康诊断不含糊。
6. 《诊断身体要留意》一看脸蛋笑或哭,二听哭声高与低。
三摸小手冷或热,四观脚丫湿或干。
五查耳朵灵或聋,六探鼻子通不通。
七量身高快或慢,八审体重轻或重。
九瞧动作笨或巧,十问心情乐或忧。
好像观察小花朵,诊断身体细又周。
7. 《生病诊断这样来》一瞧走路稳不稳,二看坐姿端不端。
三听说话清不清,四查读书专不专。
五摸额头烫不烫,六观玩耍欢不欢。
七探睡眠甜不甜,八量饭量多不多。
九看穿衣整不整,十问心情爽不爽。
犹如解谜找答案,生病诊断有方向。
8. 《诊断健康有妙招》一观面色红或白,二听笑声大或小。
全身体格检查标准作者:飞浪出自:桃李园浏览/评论:720/2 日期:2006年9月28日 12:49一、一般检查1.器具齐备。
站在病人右侧, 向病人问侯,告之查体注意事项。
2.测量体温。
把体温表放在腋窝深处紧贴皮肤。
3.检查脉搏,至少计数30秒。
4.观察病人呼吸频率,计数30秒。
5.测量右上臂血压。
观察水银柱液面,袖带下缘距肘弯横纹上2~3cm; 听诊器膜式体件与腋中线同一水平;两眼平视水银柱平面。
同样的方法测定两次,间歇1分钟左右。
测量完后倾斜血压计,关闭开关。
6.取出体温表,观察刻度后甩下水银。
7.观察被检者发育、营养、体型、面容表情和体位。
二、头部8.观察头发、头颅外形。
9.触诊头颅。
10.观察眼睑,翻转上眼睑,观察上下睑结膜、穹窿结膜、球结膜及巩膜,先左后右。
11.观察眼球的外形、双侧瞳孔。
12.取手电筒,检查左右瞳孔的直接和间接对光反射。
13.检查左右眼球运动。
示指按水平向外Õ外上Õ外下Õ水平向内Õ内上Õ内下,共6 个方向进行,检查每个方向时均从中位开始。
14.检查调节反射。
15.检查辐辏反射。
清醒病人不查角膜反射。
16.检查耳廓,观察外耳道,检查乳突,先左后右。
17.观察鼻外形、鼻前庭和鼻腔,检查两侧鼻通气。
18.触压双侧额窦、筛窦和上颌窦。
19.观察口唇;用消毒压舌板观察口腔粘膜、牙齿、牙龈、扁桃体、咽后壁等;观察舌体、舌苔、伸舌运动、鼓腮、示齿动作。
三、颈部20.观察颈部皮肤、血管, 先左后右,观察甲状腺。
21.按顺序触诊颈部淋巴结:耳前、耳后、乳突区、枕后、颈后三角(双手指尖沿斜方肌前缘和胸锁乳突肌后缘触诊)、颈前三角(翻掌,双手指沿胸锁乳突肌前缘触诊,被检者头稍低向左侧,检查者右手指尖分别触摸颌下和颏下淋巴结,同法触摸右侧颌下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被检者头部稍前屈,用双手指尖在锁骨上窝内由浅部逐渐触摸至锁骨后深部)。
22.触诊甲状腺峡部和左右叶。
全身体格检查1、洗手;2、自我介绍(说明职务、姓名,并进行简短交谈以融洽医患关系);3、确定病人身份,简短交谈以融洽医患关系,了解病人年龄。
一般状况检查:1、体温(观瞧刻度,甩至35度以下,面巾纸擦干腋窝,测腋温,10min)2、血压(第一次,袖带下缘距肘弯横纹上方2-3cm,胶管避开肱动脉,触右上肢肱动脉搏动,边充气边听诊,待肱动脉搏动声消失,再升高20-30mmHg,放气时缓慢,双眼平视汞柱表面,2-3mm/s),关闭时血压计向右倾斜45度角)。
3、脉搏(三指触诊,至少30s,再双手触诊、节律、频率、再同时触诊双侧桡动脉,检查其对称性)。
4、呼吸(胸或腹、至少30s,节律、频率)。
头颅1、视诊:大小、形态、头发(疏密、色泽、分布、损伤)。
2、触诊:询问头部压痛、包块。
3、头部器官(1)眼:视(眉毛有无脱落、睫毛有无倒睫、眼睑有无水肿及下垂、眼球有无突出、凹陷)、视力(遮未检查眼,判断检查者手指数进行初测,嘱夹好体温计)、睑结膜、球结膜、巩膜(有无充血、水肿、苍白、出血、滤泡、黄染等);角膜(有无混浊、疤痕)、瞳孔(大小、形态、就是否对称)、眼球运动(左手固定被检查者头部,右手食指距被检者左眼前30-40cm处,眼球随目标方向移动,一般按左→左上→左下,右→右上→右下6个方向顺序进行。
反射(直接对光反射,用手电筒直接照射瞳孔并观察其动态反应。
正常人,当眼受到光线刺激后瞳孔立即缩小,移开光源后瞳孔迅速复原。
间接对光反射就是指光线照射一眼时,另一眼瞳孔立即缩小,移开光线,瞳孔扩大。
检查间接对光反射时,应以一手挡住光线以免对检查眼受照射而形成直接对光反射。
检查集合反射:嘱病人注视1m以外得目标(通常就是检查者得示指尖),然后将目标逐渐移近眼球(距眼球约5~10cm),正常人此时可见双眼内聚,瞳孔缩小,称为集合反射convetgence rellex)。
(2)耳:双侧耳廓有无畸形,外耳道分泌物(手电筒)、乳突区压痛、听力(分别检查双耳听力:在静室内嘱被检查者闭目坐于椅子上,并用手指堵塞一侧耳道,医师持手表或以拇指与示指互相摩擦,自1m以外逐渐移近被检查者耳部,直到被检查者听到声音为止,测量距离,同样方法检查另一耳。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歌诀一九九九年四月十二日为给九七社医授课而作韩祯国格式一一般检查老哥仨全身皮膜和淋巴全身状态有五子体温脉息和血压五儿谓之一般态生有六孙逐个查发育体型与营养容表体姿和步伐意识状态合作否二哥皮肤黏膜啦白红紫黄属色泽色素沉着与白化再查弹性及水肿皮疹出消问时差发展顺序部位态大小颜色手按压平坦抑或有隆起有无脱屑手搔抓皮肤出血与紫癜蜘蛛肝掌与痦子皮下结节瘢皮纹毛发指甲接淋巴浅表淋巴结三弟要按顺序来检查耳前耳后乳突区枕骨下区摸淋巴颈前颈后两三角锁骨上窝腋窝滑最后鼠蹊腘窝处淋巴才算查完了查到淋巴记部位大小数目硬度压是否活动及粘连局部皮肤肿瘘疤一般检查涵盖广大小零碎不能落格式二一般检查老哥仨,全身、皮膜和淋巴。
全身状态有五子:体温、脉、息和血压,五儿谓之“一般态”,生有六孙逐个查:发育、体型与营养,容表、体姿和步伐,意识状态、合作否。
二哥皮肤黏膜啦:白、红、紫、黄属色泽,色素沉着与白化;再查弹性及水肿;皮疹出消问时差,发展顺序、部位、态,大小、颜色、手按压,平坦抑或有隆起,有无脱屑手搔抓;皮肤出血与紫癜;蜘蛛肝掌与痦子(zā);皮下结节、瘢、皮纹;毛发、指(趾)甲接淋巴。
浅表淋巴结三弟,要按顺序来检查:耳前、耳后、乳突区,枕骨下区摸淋巴,颈前、颈后两三角,锁骨上窝、腋窝滑,最后鼠蹊、腘窝处,淋巴才算查完了(lā)。
查到淋巴记部位,大小、数目、硬度、压,是否活动及粘连,局部皮肤、肿、瘘、疤。
一般检查涵盖广,大小零碎不能落(là)。
体格检查检查一般状况1.发育良好,营养中等,意识清楚,面容平静,查体合作,自动体位。
2.测量体温,腋下温10分钟。
触诊桡动脉,计数脉搏(至少三十秒),脉搏为72次/min。
双手同时触诊双侧桡动脉,检查对称性。
计数呼吸频率(至少三十秒)呼吸频率为16次/min。
测量右上肢血压,110/70mmHg查看体温计,体温为36.5度。
皮肤黏膜无潮红、苍白、紫绀、黄染、无色素沉着、皮肤弹性良好无水肿,干湿度正常.无出血,皮疹,皮下结节,蜘蛛痣和瘢痕。
头颈部1.头颅外形无畸形,压痛,肿块。
头发量适中,均匀有光泽。
2.眉毛无脱落,睫毛无倒睫,眼睑无水肿下垂,巩膜无黄染,角膜透明。
“闭眼、皱额”,(检查面神经运动功能)眼球运动正常(六个方向),瞳孔直接间接对光反射存在,集合反射正常。
3.耳:耳廓无畸形,外耳道无疖肿,分泌物,乳突无压痛。
受检者张口、闭口,颞颌关节运动正常,粗测听力正常。
4.鼻:外鼻无畸形,(手电筒照射)鼻粘膜无充血水肿,鼻中隔无偏曲。
额窦,筛窦,上颌窦均无压痛。
5.口:口唇无紫绀,(借助压舌板)无缺齿龋齿义齿,牙龈无肿胀出血,舌苔白薄,口腔黏膜无出血溃疡,咽部无充血出血,(压舌板,手电筒发阿音)扁桃体无肿大,悬雍垂居中,腮腺管开口无红肿分泌物。
伸舌居中,驽齿、鼓腮、吹口哨,面神经运动功能正常,双侧三叉神经感觉支上、中、下三支均正常。
6.颈部:颈部对称,无颈静脉怒张,颈动脉无异常搏动,去枕,颈椎活动正常。
无颈抵抗,气管居中,颈部血管无杂音,甲状腺无杂音。
7.耳前,耳后,枕后,颌下,颏下,颈后,颈前,锁骨上,腹股沟淋巴结横组纵组,8.配合吞咽动作触诊甲状腺,甲状腺无肿大胸部肺视:胸廓无畸形,两侧对称,呼吸频率为16次/min,节律规整,双侧呼吸运动对称,肋间隙无增宽或变窄。
触诊乳房,乳房无压痛无肿块,双侧乳头无溢液触诊腋窝淋巴结:五组,左手触诊右侧。
触诊:胸壁无压痛,胸骨无压痛,呼吸动度双侧对称,触觉语颤无增强或减弱(双侧上、中、下),重复发长1音,间接叩诊法(双侧前胸、侧胸先左后右、自上而下、由外向内,双侧对比)。
医师临床技能-全身体格检查篇一:执业医生全套体格检查详解(打印版)全身体格检查一、全身体格检查的顺序总的原则是:先整体后局部,从上到下,由前向后,自外向内,先左后右的顺序进行。
检查手法一般是按视触叩听的顺序,腹部按视听叩触进行。
具体检查部位顺序如下:卧位受检者:1一般情况和生命体征→2头颈部→3前、侧胸部(心、肺)→(取坐位)→4后背部(肺、脊柱、肾区、骶部)→(取卧位)→5腹部→6、7上下肢→8肛门直肠→9外生殖器→10神经系统(最后站立位)坐位受检者:1一般情况和生命体征→2上肢→3头颈部→4后背部(肺、脊柱、肾区、骶部)→(取卧位)→5前、侧胸部(心、肺)→6腹部→7下肢→8肛门直肠→9外生殖器→10神经系统(最后站立位)二、全身体格检查的基本项目(以卧位受检者为例)1一般检查及生命体征(1)自我介绍(姓名、职务,并进行间断交谈以融洽医患关系):(2)检查前洗手:必须当受检者的面洗手。
(3)准备和清点器械: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压舌板、电筒、叩诊锤、近视力表、别针、棉签、卷尺、直尺(两把)、记号笔。
(4)观察发育、营养、面容、表情和意识等一般状态:汇报:异常情况:(5)测量体温(腋温,10分钟)汇报:手法:手不能触及水银部位,将温度标记甩至35度以下,看手表开始计时。
检查者用双手将受检者上臂平放在身体两侧,肘关节放在床上,双手放在剑突部位,等10分钟到时(检查颈部时取出体温计,汇报度数。
)完后将体温计甩至35度以下,将体温计水银头放入长套管内。
(6)触诊桡动脉至少30秒(右手测受检者右手并计数)汇报【(7)用双手同时触诊双侧桡动脉,检查其对称性(左手测右桡动脉、右手测左桡动脉)(8)计数呼吸频率至少30秒(触诊双侧桡动脉时计数)汇报:手法:检查者己经在测量体温时将受检者双手放到剑突部位。
检查者用右手翻起自己的左袖口,看检查者自己的手表,计最少30秒。
计数呼吸应在触摸比较双侧桡动脉时,趁受检者不注意时计数。
全身体格检查总结及评分标准一、一般检查[7.0]1.器具齐备。
站在病人右侧, 向病人问侯,自我介绍,告之查体注意事项,洗手或消毒。
(男医生为女病人做体检要求有第三方在场)[2.0]2.测量体温。
把体温表放在腋窝深处紧贴皮肤。
[0.5]3.检查脉搏,至少计数30秒。
[0.5]4.观察病人呼吸频率,计数30秒。
[0.5]5.测量右上臂血压。
观察水银柱液面,袖带下缘距肘弯横纹上2~3cm; 听诊器膜式体件与腋中线同一水平;两眼平视水银柱平面。
同样的方法测定两次,间歇1分钟左右。
测量完后倾斜血压计,关闭开关。
[3.0]6.取出体温表,观察刻度后甩下水银。
7.观察被检者发育、营养、体型、面容表情和体位。
[0.5]二、头部[5.0]8.观察头发、头颅外形。
9.触诊头颅。
10.观察眼睑,翻转上眼睑,观察上下睑结膜、穹窿结膜、球结膜及巩膜,先左后右。
[0.5]11.观察眼球的外形、双侧瞳孔。
12.取手电筒,检查左右瞳孔的直接和间接对光反射。
[0.5]13.检查左右眼球运动。
示指按水平向外 -> 外上->外下->水平向内->内上->内下,共6 个方向进行,检查每个方向时均从中位开始。
[0.5]14.检查调节反射。
[0.5]15.检查辐辏反射。
清醒者不查角膜反射。
[0.5]16.检查耳廓,观察外耳道,检查乳突,先左后右。
[0.5]17.观察鼻外形、鼻前庭和鼻腔,检查两侧鼻通气。
[0.5]18.触压双侧额窦、筛窦和上颌窦。
[0.5]19.观察口唇;用消毒压舌板观察口腔粘膜、牙齿、牙龈、扁桃体、咽后壁等;观察舌体、舌苔、伸舌运动、鼓腮、示齿动作。
[1.0]三、颈部[8.0]20.观察颈部皮肤、血管, 先左后右,观察甲状腺。
[0.5]21.按顺序触诊颈部淋巴结:耳前、耳后、乳突区、枕后、颈后三角、颈前三角、锁骨上淋巴结。
[2.5]颈后三角: 双手指尖沿斜方肌前缘和胸锁乳突肌后缘触诊颈前三角:翻掌,双手指沿胸锁乳突肌前缘触诊,被检者头稍低向左侧,检查者右手指尖分别触摸颌下和颏下淋巴结,同法触摸右侧颌下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被检者头部稍前屈,用双手指尖在锁骨上窝内由浅部逐渐触摸至锁骨后深部。
全身体格检查1、洗手;2、自我介绍(说明职务、姓名,并进行简短交谈以融洽医患关系);3、确定病人身份,简短交谈以融洽医患关系,了解病人年龄。
一般状况检查:1、体温(观瞧刻度,甩至35度以下,面巾纸擦干腋窝,测腋温,10min)2、血压(第一次,袖带下缘距肘弯横纹上方2-3cm,胶管避开肱动脉,触右上肢肱动脉搏动,边充气边听诊,待肱动脉搏动声消失,再升高20-30mmHg,放气时缓慢,双眼平视汞柱表面,2-3mm/s),关闭时血压计向右倾斜45度角)。
3、脉搏(三指触诊,至少30s,再双手触诊、节律、频率、再同时触诊双侧桡动脉,检查其对称性)。
4、呼吸(胸或腹、至少30s,节律、频率)。
头颅1、视诊:大小、形态、头发(疏密、色泽、分布、损伤)。
2、触诊:询问头部压痛、包块。
3、头部器官(1)眼:视(眉毛有无脱落、睫毛有无倒睫、眼睑有无水肿及下垂、眼球有无突出、凹陷)、视力(遮未检查眼,判断检查者手指数进行初测,嘱夹好体温计)、睑结膜、球结膜、巩膜(有无充血、水肿、苍白、出血、滤泡、黄染等);角膜(有无混浊、疤痕)、瞳孔(大小、形态、就是否对称)、眼球运动(左手固定被检查者头部,右手食指距被检者左眼前30-40cm处,眼球随目标方向移动,一般按左→左上→左下,右→右上→右下6个方向顺序进行。
反射(直接对光反射,用手电筒直接照射瞳孔并观察其动态反应。
正常人,当眼受到光线刺激后瞳孔立即缩小,移开光源后瞳孔迅速复原。
间接对光反射就是指光线照射一眼时,另一眼瞳孔立即缩小,移开光线,瞳孔扩大。
检查间接对光反射时,应以一手挡住光线以免对检查眼受照射而形成直接对光反射。
检查集合反射:嘱病人注视1m以外得目标(通常就是检查者得示指尖),然后将目标逐渐移近眼球(距眼球约5~10cm),正常人此时可见双眼内聚,瞳孔缩小,称为集合反射convetgence rellex)。
(2)耳:双侧耳廓有无畸形,外耳道分泌物(手电筒)、乳突区压痛、听力(分别检查双耳听力:在静室内嘱被检查者闭目坐于椅子上,并用手指堵塞一侧耳道,医师持手表或以拇指与示指互相摩擦,自1m以外逐渐移近被检查者耳部,直到被检查者听到声音为止,测量距离,同样方法检查另一耳。
全身(quán shēn)体格检查总结及评分标准全身(quán shēn)体格检查总结及评分标准全身(quán shēn)体格检查总结及评分标准一、一般(yībān)检查[7.0]1.器具(qìjù)齐备。
站在病人右侧,向病人问侯,自我介绍,告之查体考前须知,洗手或消毒。
〔男医生为女病人做体检要求有第三方在场〕[2.0]2.测量体温。
把体温表放在腋窝深处紧贴皮肤。
[0.5]3.检查脉搏,至少计数30秒。
[0.5]4.观察病人呼吸频率,计数30秒。
[0.5]5.测量右上臂血压。
观察水银柱液面,袖带下缘距肘弯横纹上2~3cm;听诊器膜式体件与腋中线同一水平;两眼平视水银柱平面。
同样的方法测定两次,间歇1分钟左右。
测量完后倾斜血压计,关闭开关。
[3.0]6.取出体温表,观察刻度后甩下水银。
7.观察被检者发育、营养、体型、面容表情和体位。
[0.5]二、头部[5.0]8.观察头发、头颅外形。
9.触诊头颅。
10.观察眼睑,翻转上眼睑,观察上下睑结膜、穹窿结膜、球结膜及巩膜,先左后右。
[0.5]11.观察眼球的外形、双侧瞳孔。
12.取手电筒,检查左右瞳孔的直接和间接对光反射。
[0.5]13.检查左右眼球运动。
示指按水平向外->外上->外下->水平向内->内上->内下,共6个方向进行,检查每个方向时均从中位开始。
[0.5]14.检查调节反射。
[0.5]15.检查辐辏反射。
清醒者不查角膜反射。
[0.5]16.检查耳廓,观察外耳道,检查乳突,先左后右。
[0.5]17.观察鼻外形、鼻前庭和鼻腔,检查两侧鼻通气。
[0.5]18.触压双侧额窦、筛窦和上颌窦。
[0.5]19.观察口唇;用消毒压舌板观察口腔粘膜、牙齿、牙龈、扁桃体、咽后壁等;观察舌体、舌苔、伸舌运动、鼓腮、示齿动作。
[1.0]三、颈部[8.0]20.观察颈部皮肤、血管,先左后右,观察甲状腺。
-.全身体格检查一、全身体格检查的根本要求:1.内容务求全面系统。
2.顺序应是从头到脚分段进展。
3.内容、顺序要熟练、规X、顺畅。
个别顺序可作适当调整,如甲状腺触诊,可在检查背部时从受检者背后予以检查。
腹部检查科采取视、听、叩、触的顺序进展,但仍按视、触、叩、听的顺序记录。
4.体格检查应注意原那么的灵活性。
如急诊、重症病人,可能需要简单体检后即着手抢救或治疗,遗留的内容等待病情稳定后补充。
5.全身体格检查的顺序总的原那么是:先整体后局部,从上到下,由前向后,自外向内,先左后右的顺序进展。
检查手法一般是按视触叩听的顺序,腹部按视听叩触进展。
具体检查部位顺序如下:◎卧位受检者:一般情况和生命体征→头颈面部→前、侧胸部〔心、肺〕→〔受检者取坐位〕后背部〔包括肺、脊柱、肾区、骶部〕→〔卧位〕腹部→上肢、下肢→肛门直肠→外生殖器→神经系统〔最后为站立位〕◎坐位受检者:一般情况和生命体征→上肢→头面颈部→后背部〔包括肺、脊柱、肾区、骶部〕→〔受检者取卧位〕前胸部、侧胸部〔心、肺〕→腹部→下肢→肛门直肠→外生殖器→神经系统〔最后为站立位〕保证分段而集中的体格检查顺利完成。
受检者仅有二、三次体位变动。
6.掌握检查的进度和时间。
一般应尽量在30~40min内完成。
二、全身体格检查的根本工程〔以卧位受检者为例〕1.一般检查及生命体征〔1〕自我介绍〔、职务,并进展连续交谈以融洽医患关系〕:您好!我是您的主管医师,我姓X,为了对您的病情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需要对您进展一次全身的体格检查。
请您配合一下,好吗?〔2〕检查前洗手:必须当受检者的面洗手。
〔3〕准备和清点器械: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压舌板、电筒、叩诊锤、近视力表、别针、棉签、卷尺、直尺〔两把〕、记号笔。
〔4〕观察发育、营养、面容、表情和意识等一般状态:汇报:患者发育正常、营养良好、表情自然、神志清醒、自动体位。
异常情况:发育不良、超常。
营养:中等、不良、肥胖、恶液质。
全身体格检查一、全身体格检查的基本要求1、内容务求全面系统2、顺序应是从头到脚分段进行3、内容、顺序要熟练、规范、顺畅个别顺序可做适当调整,如甲状腺触诊,可在检查背部时从受检者背后予以补充检查。
腹部检查可采取视、听、叩、触的顺序进行,但仍按视、触、叩、听的顺序记录。
4、体格检查应注意原则的灵活性,如急诊、重症病人,可能需要简单体检后即着手抢救或治疗,遗留的内容待病情稳定后补充。
5、全身体格检查应注意的顺序总的原则是:先整体后局部、从上到下、自前向后、自外向内、先左后右的顺序进行,检查手法一般是按视触叩听的顺序,腹部按视听叩触进行,具体检查部位顺序如下:①、卧位受检者:一般情况和生命征→头面颈部→前、侧胸部(心、肺)→(受检者取坐位)后背部(包括肺、脊柱、肾区、骶部)→(卧位)腹部→上肢、下肢→肛门直肠→外生殖器→神经系统(最后为站立位)②、坐位受检者:一般情况和生命征→上肢→头面颈部→后背部(包括肺、脊柱、肾区、骶部)→(受检者取卧位)前、侧胸部(心、肺)→腹部→下肢→肛门直肠→外生殖器→神经系统(最后为站立位)。
保证分段而集中的体格检查顺利完成。
受检者仅有二、三次体位变动。
6、掌握检查的进度和时间。
一般应尽量在30~40min内完成。
二、1、尽量不要使用结论性语言如无肿大、正常、无异常等,也不要记录检查手法或过程,如瞳孔见光立即缩小、叩击肌腱肌肉立即收缩等,只描述检查结果。
2、检查结果视诊内容可以用“无”“未见”,阳性体征要描述体征类型或名称(如丘疹、瘢痕等)、部位、大小、数量、形态、颜色等;触诊结果描述为:未触及,阳性体征记录部位、大小、形态、压痛、表面及边缘、搏动、局部皮肤温度变化等;叩诊有无叩击痛、某种叩诊音(如双肺叩诊音)、脏器界限的具体位置;听诊记录为未闻及……音,或某部位可闻及……音,描述其频率、节律、强度、性质等等。
3、关节活动功能描述为有无受限;各生理反射记录为存在、增强、减弱或消失,双侧对比;阵挛病理反射、Kernig 征、Brudzinski征及某些综合征可叙述为或记录为阴性或阳性等;肌张力描述为正常、增强、或减弱;感觉功能检查结果正常、减退、消失、过度等。
全身体格检查的顺序:(1)卧位:一般情况和生命体征——头颈部——前、侧胸部(心肺)——患者取坐位——后背部(包括肺、脊柱、肾区、骶部)——回到卧位——腹部——四肢——肛门直肠——外生殖器——神经系统(最后站立位)(2)坐位:一般情况和生命体征——头颈部——后背部(包括肺、脊柱、肾区、骶部)患者取卧位——前、侧胸部(心、肺)——腹部——下肢——肛门直肠——外生殖器——神经系统(最后站立位)全身体格检查准备和清点器械:常用的器具具有体温表、血压计、听诊器、叩诊锤、软尺、直尺手电筒、消毒棉签、压舌板、标记笔等。
病房内查体,病人多取卧位。
医师站在病人右侧。
自我介绍(说明职务、姓名、并进行简短的交谈以融洽医患关系),通过简短的交流,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增强信任感,并了解病人的应答和言语情况,观察发育、营养、面容、表情和意识等一般状态。
测量体温:先检查体温表内水银柱是否已甩至35.C以下,然后把体温表放在腋窝深处紧贴皮肤,如有汗液则须擦干后测体温,并嘱病人用上臂将体温表夹紧,测试10分钟。
检查脉搏时手指并拢,以示指和环指指腹平放在病人右手桡动脉近手腕处,至少计数3 0秒脉搏搏动次数。
用双手同时触诊双侧桡动脉,检查其对称性。
观察病人呼吸,计算胸廓起伏频率,计数30秒。
测量右上肢血压两次。
先打开血压计开关,检查水银柱液面是否与0点对齐。
使病人右上肢裸露。
伸直并外展约45度,气袖中部对准肱动脉,袖带紧贴皮肤缚于上臂,下缘距肘弯横纹上2—3厘米。
袖带不宜过紧或过松,一般以能伸进一指为宜。
在肘窝肱二头肌内侧触及肱动脉,将听诊器膜式体件置于肱动脉上,不宜将体件塞在袖带下,并使测量点与腋中线同一水平。
以适当速度向气袖内注气,待动脉搏动消失,再升高20-30毫米汞柱。
然后缓慢放气,使水银柱缓慢下降,以每秒2毫米速度为宜。
两眼平视水银柱平面,听到的第一个搏动声为收缩压,水银柱继续下降至声音突然变低沉,直至消失,此时所示压力值为舒张压,同样方法测定两次,间歇一分钟左右,取较低值为血压值。
患者发育正常、营养良好、表情自然、神志清醒、自动体位。
脉搏70次/分,双侧桡动脉脉搏一致有力,节律整齐,血管弹性正常。
呼吸每分钟18(12-20)次。
血压125/80毫米汞柱头面及颈部头眼耳鼻口舌面三叉神经头颅未见畸形。
毛发沿发迹均匀分布、色泽黑,发质亮,未见局部脱发及斑秃。
头部未见异常运动。
头皮无压痛、未触及异常隆起及凹陷双眼裂等大。
双侧眼睑未见下垂、水肿。
双侧眉毛对称、分布均匀,未见脱落。
左眼裸眼视力(或矫正视力)1.0,右眼裸眼视力(或矫正视力)1.0。
睑结膜未见苍白,充血,滤泡,球结膜未见水肿、充血。
巩膜未见黄染。
双侧泪囊未见红肿及分泌物双侧眼球运动自如,眼颤阴性。
双侧瞳孔对称,等大等圆,直径约3mm。
(正常3-4mm)。
双侧瞳孔直接对光反射和间接对光反射存在。
双眼集合反射存在双侧耳廓对称、无畸形。
外耳道通畅,未见分泌物。
乳突区无压痛。
颞颌关节无压痛,关节活动不受限双耳听力粗测正常鼻部:外痛前左窦鼻外形正常, 鼻部无压痛, 鼻前庭未见分泌物、鼻中隔居中。
左右鼻道通畅。
各副鼻窦区无压痛。
口唇红润,口腔粘膜完整,未见出血点,溃疡. 牙龈无红肿,牙齿排列整齐,未见残齿,缺齿,义齿。
舌质红、舌苔薄白。
咽部未见充血,双侧扁桃体不大。
伸舌居中、舌体无震颤,舌肌无萎缩。
双侧面神经运动功能正常. 三叉神经运动功能正常。
双侧三叉神经感觉功能正常。
颈部 : 称活副淋甲颈部两侧对称,皮肤未见蜘蛛痣、皮疹、黄染,未见颈静脉怒张及颈动脉异常搏动。
颈椎活动不受限。
副神经运动功能正常。
头颈部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甲状软骨无压痛.甲状腺未触及肿大。
颈动脉搏动可触及,两侧对称。
气管位置居中。
颈部未闻及血管杂音。
前、侧胸部胸廓对称无畸形,胸部皮肤未见黄染、蜘蛛痣、皮疹。
双侧乳房对称,发育正常,未见乳头溢液。
胸式呼吸运动正常。
胸部触诊:乳壁呼摩颤乳房无压痛、未触及包块、乳头无溢液。
双侧腋窝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胸壁弹性正常、无压痛。
(标准分100分)
考号专业姓名得分
考核用时:分钟
考官签名:
考核日期:
(标准分100分)
考官签名:
考核日期: 年月日
第二站胸部体格检查评分标准
(标准分100分)
考号专业姓名得分
考核用时:分钟
考官签名:
考核日期:年月日
第二站心脏体格检查评分标准
(标准分100分)
考号专业姓名得分
考核用时: 考官签名: 考核日期: 分钟
第二站腹部体格检查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考核用时: 考官签名: 考核日期: 分钟
第二站神经系统体格检查评分标准
(标准分100分)
考号专业姓名得分
考核用时:
分钟考官签名:
考核日期:。
全身体格检查1.骨骼标志胸骨上切迹:位于胸骨柄的上方。
正常情况下气管位于切迹正中。
胸骨柄:为胸骨上端略呈六角形的骨块。
其上部两侧与左右锁骨的胸骨端相连接,下方则与胸骨体连接。
胸骨角:又称Louis角。
为胸骨柄与胸骨体的连接处。
其两侧分别与左右第2 肋软骨相连接,胸骨角还标志气管分叉、心房上缘和上下纵隔交界及相当于第4 胸椎下缘水平。
剑突:位于胸骨体下端,呈三角形,其底部与脚骨体相连,正常人剑突的长短差异很大。
肋骨:共12 对。
肋骨除被锁骨和肩胛骨掩盖部分外,大多能在胸壁触及。
在背部与相应的胸椎相连,由后上方向前下方倾斜。
其倾斜度上方略小,下方稍大。
第1 ~ 7 肋骨在前胸部通过各自的肋软骨与胸骨相连。
而第8 、9 、10 肋软骨通过上一肋软骨与胸骨相连。
第11 和12 肋骨不与胸骨相连,称为浮肋。
肋间隙:为两个肋骨之间的空隙,第一肋骨下面的间隙为第一肋间隙、第二肋骨下面的间隙为第二肋间隙,其余以此类推。
肩胛骨:位于后胸壁第2 ~8 肋骨之间。
肩胛冈及其肩峰端均易触及。
肩胛骨呈三角形,其下部尖端称肩胛下角。
被检查者取坐位或直立位两上肢自然下垂时,肩胛下角平第7 肋骨水平或第7 肋间隙,或相当于第8 胸椎的水平。
脊柱棘突:是后正中线的标志。
位于颈根部的第7 颈椎棘突最为突出,其下为第1 胸椎,常以此作为计数胸推的标志。
壁的垂直定位大都以肋骨和肋间隙为标志。
前肋一般根据胸骨角定位第二肋软骨,然后依次类推。
后肋可以根据第7 颈椎棘突或第12 肋计数。
肋脊角:为第12肋骨与脊柱构成的夹角,其前为肾脏和输尿管上端所在的区域。
2.垂直线标志前正中线:即胸骨中线。
为通过胸骨的正中线。
即上端位于胸骨柄上缘的中点,向下通过剑突中央的垂直线。
胸骨线:(左、右)为沿胸骨边缘与前正中线平行的垂直线。
胸锁骨中线:(左、右)为通过锁骨的肩峰端与胸骨端两者中点所作与前正中线平行的垂直线。
即通过锁骨中点向下的垂直线。
腋前线:(左、右)上肢向外侧方平举,与躯体成90°以上角时,通过腋窝前皱襞沿前侧胸壁向下的垂直线。
自我介绍,观察发育、营养、体形、面容和意识等一般状态。
检查清点器械,当检查者之面清洗双手。
测量体温,腋温5分钟,触诊桡动脉,至少30秒,触诊双测桡动脉,检查呼吸频率,测右上肢血压时,气袖中部对准肱动脉,傅于上臂。
以适当速度向气袖内注气,待肱动脉搏动消失,再将汞注升高2.6-4.0千帕。
然后慢慢放气,汞注缓慢下降,听到的第一个搏动声音所示的压力值是收缩压。
继续放气,声音突然变弱,低沉,消失,取消失时的压力值为舒张压。
同样方法再测定一次,取其较低值。
头颅检查应注意大小、外形、用双手分开头发,观察头皮,触诊有无压痛、包块等。
视诊颜面和双眼,用近视力表放在眼前33厘米处,分别检查左右眼近视力。
请受检者向上看,检查下睑结膜,球结膜和巩膜。
检查泪囊。
请受检者向下看,检查上睑结膜、球结膜和巩膜。
请受检者皱额和闭眼,检查面神经运动功能,检查眼球运动功能,置右食指于受检者鼻前25至30厘米,请受检者头部固定,双眼注视指尖,随手指运动。
来观察双眼球平行运动的情况。
检查瞳孔直接对光反射,检查瞳孔间接对光反射。
检查调节反射时,食指迅速移至近点,检查辐辏反射时,食指应缓慢移近眼球,视触双测外耳及耳后区,用手将耳廓向后向上牵拉,观察外耳道。
触诊颞颌关节,请受检者张口及闭口,检查颞颌关节运动。
请受检者掩耳闭目,分别检查双耳听力。
视触外鼻,观察鼻前庭时,用拇指将鼻尖轻轻上推,用电筒照射观察鼻前庭。
分别检查左右鼻道通气状态。
检查额窦、筛窦、上颌窦有无压痛。
用压舌板检查口唇,颊粘膜、牙齿,牙龈,舌质和舌苔,观察口底,检查口咽部,请受检者口张大并发“啊”音,检查舌下神经,伸舌,检查面神经运动功能,露齿、鼓腮,吹哨,检查三叉神经运动支时,检查双测咬肌收缩力,检查三叉神经感觉支,上、中、下三支。
暴露观察颈部,除去枕头,检查颈椎活动。
检查副神经运动功能时,请受检者耸肩、转头,触诊耳前淋巴结、耳后淋巴结,枕后淋巴结,颌下淋巴结,颏下淋巴结,颈前淋巴结前组,颈后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
体格检查(一)体温℃,脉搏次/分,呼吸次/分,血压/ mmHg 一般情况:发育 (正常、异常),营养(良好、中等、不良、恶病质),体型(匀称、肥胖、消瘦),体位(自动、被动、强迫),病容(急性病容、慢性病容、无特殊),表情(自如、痛苦、焦虑、无欲、欣快),步态(正常、慌张、醉汉、跛行),语言(清晰流利、呻吟样、失语),神志(意识清楚、嗜睡、谵妄、浅昏迷、深昏迷),对答(切题、不切题),配合检查(合作、不合作)。
皮肤粘膜:色泽(正常、潮红、苍白、发绀),黄染(有、无:轻度、中度、重度)色素沉着(有、无),皮下瘀斑、瘀点(有、无),皮损(有、无:丘疹、斑丘疹、疱疹、白斑、瘢痕、溃疡、脱屑),皮肤温度与湿度(正常、冷、暖、干、湿),皮肤弹性(正常、减退),皮肤水肿(有、无),部位及程度:。
皮下结节(有、无),皮下包块(有、无),部位:。
淋巴结:全身浅表淋巴结(有、无)肿大,部位(颈部、颌下、耳后、锁骨上窝、腋窝、肘部、腹股沟、其他:),特点:数量,大小,质地,(有、无)压痛,(有、无)粘连,活动度。
头部:头颅:(正常、畸形),(有、无)(尖颅、方颅、变形颅),(有、无)(疥、癣、瘢痕),(有、无)压痛,(有、无)包块,部位及特点:。
眼:眉毛(有、无)稀疏,(有、无)脱落,(有、无)倒睫,眼睑(正常、水肿、内翻、外翻、下垂、挛缩:左、右),眼球(正常、凸出、凹陷、震颤、斜视、运动体格检查(二)姓名:住院号:障碍:左、右),结膜(正常、充血、水肿、苍白、出血、滤泡、翼状胬肉:左、右),巩膜(有、无黄染:轻度、中度、重度),角膜(正常、浑浊、白斑、云翳:左、右),角膜反射(正常、迟钝、消失),瞳孔(等圆等大、不等:左 mm 右mm),对光反射(正常、迟钝、消失),调节反射(正常、异常)。
视野缺损(有、无:左、右),鼻泪管通畅(是、否:左、右)。
耳:耳廓(正常、畸形),外耳道异常分泌物(有、无:左、右),性质:。
全身体格检查规范以及评分标准一、一般检查[5.0]1.器具齐备。
站在病人右侧, 自我介绍,向病人问侯,告之查体注意事项。
2.测量体温。
把体温表放在腋窝深处紧贴皮肤。
[0.5]3.检查脉搏,至少计数30秒。
比较双侧。
[0.5]4.观察病人呼吸频率,计数30秒。
[0.5]5.测量右上臂血压。
观察水银柱液面,袖带下缘距肘弯横纹上2~3cm; 听诊器膜式体件与腋中线同一水平;两眼平视水银柱平面。
同样的方法测定两次,间歇1分钟左右。
测量完后倾斜血压计,关闭开关。
[3.0]6.取出体温表,观察刻度后甩下水银。
7.观察被检者发育、营养、体型、面容表情和体位。
[0.5]二、头部[5.0]8.观察头发、头颅外形。
9.触诊头颅。
10.观察眼睑,翻转上眼睑,观察上下睑结膜、穹窿结膜、球结膜及巩膜,先左后右。
[0.5]11.观察眼球的外形、双侧瞳孔。
12.取手电筒,检查左右瞳孔的直接和间接对光反射。
[0.5]13.检查左右眼球运动。
示指按水平向外-> 外上->外下->水平向内->内上->内下,共6 个方向进行,检查每个方向时均从中位开始。
[0.5]14.检查调节反射。
[0.5]15.检查辐辏反射。
清醒者不查角膜反射。
[0.5]16.检查耳廓,观察外耳道,检查乳突,先左后右。
[0.5]17.观察鼻外形、鼻前庭和鼻腔,检查两侧鼻通气。
[0.5]18.触压双侧额窦、筛窦和上颌窦。
[0.5]19.观察口唇;用消毒压舌板观察口腔粘膜、牙齿、牙龈、扁桃体、咽后壁等;观察舌体、舌苔、伸舌运动、鼓腮、示齿动作。
[1.0]三、颈部[8.0]20.观察颈部皮肤、血管, 先左后右,观察甲状腺。
[0.5]21.按顺序触诊颈部淋巴结:耳前、耳后、乳突区、枕后、颈后三角、颈前三角、锁骨上淋巴结。
[2.5]颈后三角: 双手指尖沿斜方肌前缘和胸锁乳突肌后缘触诊颈前三角:翻掌,双手指沿胸锁乳突肌前缘触诊,被检者头稍低向左侧,检查者右手指尖分别触摸颌下和颏下淋巴结,同法触摸右侧颌下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被检者头部稍前屈,用双手指尖在锁骨上窝内由浅部逐渐触摸至锁骨后深部。
全身xx一、全身xx的基本要求:1.内容务求全面系统。
2.顺序应是从头到脚分段进行。
3.内容、顺序要熟练、规范、顺畅。
个别顺序可作适当调整,如甲状腺触诊,可在检查背部时从受检者背后予以检查。
腹部检查科采取视、听、叩、触的顺序进行,但仍按视、触、叩、听的顺序记录。
4.xx应注意原则的灵活性。
如急诊、重症病人,可能需要简单体检后即着手抢救或治疗,遗留的内容等待病情稳定后补充。
5.全身xx的顺序总的原则是:先整体后局部,从上到下,由前向后,自外向内,先左后右的顺序进行。
检查手法一般是按视触叩听的顺序,腹部按视听叩触进行。
具体检查部位顺序如下:◎卧位受检者:一般情况和生命体征头颈面部前、侧胸部(心、肺)(受检者取坐位)后背部(包括肺、脊柱、肾区、骶部)(卧位)腹部上肢、下肢肛门直肠外生殖器神经系统(最后为站立位)◎坐位受检者:一般情况和生命体征上肢头面颈部后背部(包括肺、脊柱、肾区、骶部)(受检者取卧位)前胸部、侧胸部(心、肺)腹部下肢肛门直肠外生殖器神经系统(最后为站立位)保证分段而集中的体格检查顺利完成。
受检者仅有二、三次体位变动。
6.掌握检查的进度和时间。
一般应尽量在30~40min内完成。
二、全身体格检查的基本项目(以卧位受检者为例)1.一般检查及生命体征(1)自我介绍(姓名、职务,并进行间断交谈以融洽医患关系):您好!我是您的主管医师,我姓张,为了对您的病情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需要对您进行一次全身的体格检查。
请您配合一下,好吗?(2)检查前洗手:必须当受检者的面洗手。
(3)准备和清点器械: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压舌板、电筒、叩诊锤、近视力表、别针、棉签、卷尺、直尺(两把)、记号笔。
(4)观察发育、营养、面容、表情和意识等一般状态:汇报:患者发育正常、营养良好、表情自然、神志清醒、自动体位。
异常情况:发育不良、超常。
营养:中等、不良、肥胖、恶液质。
(5)测量体温(腋温,10分钟)汇报:体温摄氏36度6。
手法:手不能触及水银部位,将温度标记甩至35度以下,看手表开始计时。
检查者用双手将受检者上臂平放在身体两侧,肘关节放在床上,双手放在剑突部位,等10分钟到时(检查颈部时取出体温计,汇报度数。
)完后将体温计甩至35度以下,将体温计水银头放入长套管内。
(6)触诊桡动脉至少30秒。
(右手测受检者右手并计数)汇报:脉搏70次/分,脉搏有力,节律整齐,血管弹性正常。
手法:用双手同时触诊双侧桡动脉,检查其对称性(左手测右桡动脉、右手测左桡动脉)(7)计数呼吸频率至少30秒(触诊双侧桡动脉时计数)汇报:双侧桡动脉脉搏一致有力,呼吸每分钟18(12-20)次。
手法:检查者己经在测量体温时将受检者双手放到剑突部位。
检查者用右手翻起自己的左袖口,看检查者自己的手表,计最少30秒。
计数呼吸应在触摸比较双侧桡动脉时,趁受检者不注意时计数。
(8)测右上肢血压。
汇报:血压毫米汞柱。
注意:测2次,取2次最低值。
放气以2mmHg/s的速度进行。
测第二次时,水银一定要至0后方可进行第二次测血压,舒张压取声音消失时的值,声音持续不消失时取声音变调值。
手法:暴露受检者右上肢(注意范围需要足够),上肢伸直并轻度外展45度平放在床上。
将血压计,肘部放在于心脏同一水平(腋中线),同时触摸肱动脉波动位置。
打开水银计,开xx开关。
将袖带平整缠与受检查者右上臂,袖带下缘在肘窝上2~3cm,袖带的两根气管正好位于肱动脉之上。
球囊置于床边身体旁。
戴听诊器,再触摸到肱动脉。
左手将听诊器体件放在肱动脉搏动之处,体件不能塞进袖带内。
右手握球囊缓慢充气。
收缩压消失后,再充气20~30mmHg。
缓慢放气,2mmHg/s,将袖带气体完全放完为止,水银柱归0后,再测第二次血压。
将血压计收好。
听诊器放入白大衣右侧口袋中。
取2次测得低值汇报。
2.头面及颈部头眼耳鼻口舌面三叉神经(1)观察头部外形,毛发分布、异常运动等。
(2)触诊头颅。
汇报:头颅未见畸形。
毛发沿发迹均匀分布、色泽黑,发质亮,未见局部脱发及斑秃。
头部未见异常运动。
头皮无压痛、未触及异常隆起及凹陷。
眼部:一裂二视三膜四动五瞳(3)视诊双眼及眉毛。
汇报:双眼裂等大。
双侧眼睑未见下垂、水肿。
双侧眉毛对称、分布均匀,未见脱落。
(4)分别检查左右眼的近视力(用近视力表)33cm。
汇报:左眼裸眼视力(或矫正视力)1.0,右眼裸眼视力(或矫正视力)1.0。
(5)检查双侧下结结膜,球结膜和巩膜。
(6)检查双侧泪囊。
(7)分别翻转左右上睑、检查上睑结膜、球结膜和巩膜。
汇报:睑结膜未见苍白,充血,滤泡,球结膜未见水肿、充血。
巩膜未见黄染。
双侧泪囊未见红肿及分泌物。
(8)检查眼球运动。
检查6个方位,距离25cm。
汇报:双侧眼球运动自如,眼颤阴性。
(9)检查瞳孔(不用手电筒)。
汇报:双侧瞳孔对称,等大等圆,直径约3mm。
(正常3-4mm)。
(10)检查瞳孔直接对光反射和间接对光反射(用手电筒);汇报:脉搏每分~次。
汇报:双侧瞳孔直接对光反射和间接对光反射存在。
手法:先左后右,先直接后间接。
(11)检查集合反射。
汇报:双眼集合反射存在。
手法:医生手指由受检者眼睛前方逐渐缓慢移向眼睛5-10cm,观察双眼有无向内斜视。
(12)观察双侧外耳及耳后区。
(13)触诊双侧外耳及耳后区。
汇报:双侧耳廓对称、无畸形。
外耳道通畅,未见分泌物。
乳突区无压痛。
(14)触诊颞颌关节及其运动。
汇报:颞颌关节无压痛,关节活动不受限。
手法:将双手食指、中指先放再耳前,然后再将中指放在外耳道,令受检查者张口。
(15)分别检查双耳听力(检查者磨槎手指,受检查者掩耳闭目)。
汇报:xx听力粗测正常。
手法:受检者捂住右耳,医生右手1米外搓逐渐移向耳朵。
鼻部:外痛前左xx(16)观察外鼻。
汇报:鼻外形正常。
(17)触诊外鼻。
汇报:鼻部无压痛。
(18)观察鼻前庭,鼻中隔。
汇报:鼻前庭未见分泌物、鼻中隔居中。
手法:左手拇指向上推鼻尖,暴露鼻前庭,用手电筒照射。
(19)分别检查左右鼻道通气状态。
汇报:左右鼻道通畅。
手法:左右拇指,食指分别按压鼻翼,令受检查者呼气。
(20)检查上颌窦,额窦,筛窦,有无肿胀,压痛等。
汇报:各副鼻窦区无压痛。
手法:双手拇指按压眶上神经孔的上方,内皉,眶下神经孔的下方。
(21)观察口唇,牙齿,上颚,舌质和舌苔。
用手电筒+压舌板(22)借助压舌板检查口腔粘膜,牙齿,牙龈。
同上(23)借助压舌板检查口咽部及扁桃体(嘱受检查者发“啊”音)。
同上汇报:口唇红润,口腔粘膜完整,未见出血点,溃疡。
牙龈无红肿,牙齿排列整齐,未见残齿,缺齿,义齿。
舌质红、舌苔薄白。
咽部未见充血,双侧扁桃体不大。
(24)检查舌下神经(伸舌)。
汇报:伸舌居中、舌体无震颤,舌肌无萎缩。
(25)检查面神经运动功能(邹额,闭目,露齿,鼓腮或吹口哨,双侧对比)。
汇报:双侧面神经运动功能正常。
手法:首先令受检者xx,观察额部xx。
再令受检者闭眼,左手拇指与食指放在上睑,右手拇指与食指放在下睑。
令受检者皉牙,令受检者鼓腮或吹口哨。
(26)检查三叉神经运动支(触双侧嚼肌;或以手对抗张口动作)。
汇报:三叉神经运动功能正常。
手法:双手手掌挨在受检者面部,食指、中指放在嚼肌处,令受检者咬牙,感觉肌力,然后令其张口,手掌感觉xx肌力。
(27)检查三叉神经感觉支(上、中、下三支,双侧对比,令受检者闭目)。
汇报:双侧三叉神经感觉功能正常。
手法:受检者闭目,用曲别针刺左右额部、面部、下颌部皮肤感觉,受检者同时手示曲别针刺的是哪一侧。
(28)暴露颈部。
(取出体温计)称活副淋甲(29)观察颈部外形和皮肤、颈静脉充盈和颈动脉搏动情况。
汇报:颈部两侧对称,皮肤未见蜘蛛痣、皮疹、黄染,未见颈静脉怒张及颈动脉异常搏动。
(30)检查颈椎屈曲及左右活动情况:汇报:颈椎活动不受限。
手法:取枕,左手托起枕部,右手放在胸前,左手脱头前屈后仰、左右旋转。
(31)检查副神经(对抗头部旋转及耸肩,双侧对比)汇报:副神经运动功能正常。
手法:双手按住肩膀,令受检者耸肩,双手感觉力量,然后左手扶肩、右手放至另一侧耳部,令受检者头转向左侧,感觉头旋转力量,在测右侧。
(32)触诊耳前淋巴结、耳后淋巴结、枕后淋巴结、颌下淋巴结、颏下淋巴结、颈前淋巴结浅组、颈后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
汇报:头颈部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双手触及耳前淋巴结、耳后淋巴结,单手分别触摸左右枕后淋巴结,左侧颌下(头转向检查侧)、右侧、颏下、左颈前(头转向检查左侧)、右颈前(头转向检查右侧)、触摸颈前三角区。
(33)触诊甲状软骨(以便确定甲状腺的检查位置)。
汇报:甲状软骨无压痛。
手法:右手触摸甲状软骨,确定甲状软骨的位置,为寻找甲状腺准备。
(34)触诊甲状腺峡部(配合吞咽)。
(35)触诊甲状腺侧叶(配合吞咽),触诊可疑者,需增加坐位背面检查发复查;汇报:甲状腺未触及肿大。
手法:右手拇指放在环状软骨之下的气管表面、令受检者吞咽。
右手拇指放在环状软骨之下的气管左侧旁边,其余四指放在胸锁乳突肌后向前推,将胸锁乳突肌向前推,左手拇指将气管向右推。
右手拇指放在气管旁边触摸甲状腺,同时,令受检者吞咽。
(36)分别触诊左右颈动脉。
汇报:颈动脉搏动可触及,两侧对称。
甲状软骨旁、颈前三角区内,不能同时触摸双侧动脉。
(37)触诊气管位置。
汇报:气管位置居中。
手法:右手示指、中指、无名指三指法,放在左右胸锁关节与甲状腺之上。
先将中指放在气管之上,然(38)听诊颈部(甲状腺、血管)杂音。
汇报:颈部未闻及血管杂音。
手法:听诊器钟型体件听诊左右颈内动脉处、甲状腺左右叶部位。
3.前、侧胸部(1)暴露胸部。
(2)观察胸部外形、皮肤、乳房和呼吸运动等。
汇报:胸廓对称无畸形,胸部皮肤未见黄染、蜘蛛痣、皮疹。
双侧乳房对称,发育正常,未见乳头溢液。
胸式呼吸运动正常。
胸部触诊:乳壁呼摩颤(3)右手触诊左侧乳房(四个象限及乳头)。
(4)用右手触诊左侧腋窝淋巴结;(5群)左手提起受检者左侧腕部。
(5)左手触诊右侧乳房(四个象限及乳头)(6)用左手触诊右侧腋窝淋巴结;(5群)右手提起受检者右侧腕部。
汇报:乳房无压痛、未触及包块、乳头无溢液。
双侧腋窝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手法:用四个手指的指腹、右手顺时针旋转触摸受检者左侧乳房,用双手手指挤压乳头。
左手逆时针旋转触摸受检者右侧乳房,用双手手指挤压乳头。
胸大肌外侧缘(胸肌淋巴结群)、腋中线(中央淋巴群)、腋后皱襞(肩胛下淋巴结群)、腋窝外侧壁(外侧淋巴结群)、腋窝顶端(腋尖淋巴结群)。
(7)触诊胸壁弹性、有无压痛。
汇报:胸壁弹性正常、无压痛。
手法:双手按压胸前、外侧、下部。
(8)检查双侧呼吸动度。
汇报:双侧呼吸动度对称。
双手放在胸廓下方,拇指放在肋缘指向剑突。
将皮肤用力向中间推的隆起,令受检者用力吸气。
(9)检查有无胸膜摩擦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