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案集体备课活动记录(模板)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案集体备课活动记录(模板)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案集体备课活动记录(模板)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案集体备课活动记录(模板)

熊家岩初中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学科:数学 时间: 地点:办公室 课题

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第一课时) 主备教师 冯仁桥 参加人员 黄昌华

教学设计意

图综述 本课时同样结合实际问题讨论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注重算理,创设未知向已知转化的条件以及解法中化归思想的渗透,为使学生能观察分析出方程中的某一项在移项前后的变化,画框图、标箭头,辅助学生分析;为使学生对本节中“表示同一量的两个不同式子相等”这个基本的相等关系巩固理解,补

充课堂练习及课外选做题,给他们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相互合作,自主探究,增强实践能力。通过这两节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解“ax+b=cx+d ”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理解解方程的目标,体会解法中蕴涵

程序化的思想,而一元一次方程是最基本的代数方程,对它的理解和掌握对后续学习(其他的方程及不等式、函数等)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因此教学中应注意基础内容的分析归纳,并通过设置必要有练习来落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学生头脑中留下较深刻的印象是很有必要的。

活动

目标及重难

点 知识与技能:1、利用路程、时间、速度之间关系,借助画示意图列一元一次方程解以现实为背景的应

用题;2、运用画图直观分析、探究发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过程与方法:结合实际,创造活跃有趣的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树立学习的信心。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树立学习的信心。教学重点:通过分析题意,寻找等量关系,列方程。教学难点:从不同的角度来找等量关系,列方程。

教具准备 教学案、课件等

一、情境引入 问题1:“甲、乙两人,同时出发,相对而行,距离是,甲每小时走,乙每小时走,问他俩几小时可以碰到?” 你能回答出上述问题吗? 二、学习新知 ① 组织四人小组活动,观察分析,理解题意,弄清路程、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 ② 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全班相互交流。 教师针对学生讨论的情况,进行点评,引导分析,渗透数学建模的思想。

画出示意图:

引导分析:甲乙相遇时,他们共行的路程为 。

本题有哪些相等关系呢?

从路程角度分析:甲行走的路程+乙行走的路程= 。

从时间角度分析:甲行走的时间=乙行走的时间。

如果设:甲、乙相遇他们的时间为x ,此时相等关系:

甲行走的路程+乙行走的路程= 。

即甲行走的速度×甲行走的 +乙行走的 ×乙行走的时间= 。

则可得方程:5032x x =+

解:设甲乙相遇时行走了x 小时,根据题意得:

3250x x +=,550x =,10x =。

答:他们10小时能相遇。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案集体备课活动记录(模板)

熊家岩初中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学科:数学 时间: 地点:办公室 课题 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第一课时) 主备教师 冯仁桥 参加人员 黄昌华 教学设计意 图综述 本课时同样结合实际问题讨论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注重算理,创设未知向已知转化的条件以及解法中化归思想的渗透,为使学生能观察分析出方程中的某一项在移项前后的变化,画框图、标箭头,辅助学生分析;为使学生对本节中“表示同一量的两个不同式子相等”这个基本的相等关系巩固理解,补 充课堂练习及课外选做题,给他们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相互合作,自主探究,增强实践能力。通过这两节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解“ax+b=cx+d ”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理解解方程的目标,体会解法中蕴涵 程序化的思想,而一元一次方程是最基本的代数方程,对它的理解和掌握对后续学习(其他的方程及不等式、函数等)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因此教学中应注意基础内容的分析归纳,并通过设置必要有练习来落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学生头脑中留下较深刻的印象是很有必要的。 活动 目标及重难 点 知识与技能:1、利用路程、时间、速度之间关系,借助画示意图列一元一次方程解以现实为背景的应 用题;2、运用画图直观分析、探究发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过程与方法:结合实际,创造活跃有趣的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树立学习的信心。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树立学习的信心。教学重点:通过分析题意,寻找等量关系,列方程。教学难点:从不同的角度来找等量关系,列方程。 教具准备 教学案、课件等 一、情境引入 问题1:“甲、乙两人,同时出发,相对而行,距离是,甲每小时走,乙每小时走,问他俩几小时可以碰到?” 你能回答出上述问题吗? 二、学习新知 ① 组织四人小组活动,观察分析,理解题意,弄清路程、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 ② 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全班相互交流。 教师针对学生讨论的情况,进行点评,引导分析,渗透数学建模的思想。 画出示意图: 引导分析:甲乙相遇时,他们共行的路程为 。 本题有哪些相等关系呢? 从路程角度分析:甲行走的路程+乙行走的路程= 。 从时间角度分析:甲行走的时间=乙行走的时间。 如果设:甲、乙相遇他们的时间为x ,此时相等关系: 甲行走的路程+乙行走的路程= 。 即甲行走的速度×甲行走的 +乙行走的 ×乙行走的时间= 。 则可得方程:5032x x =+ 解:设甲乙相遇时行走了x 小时,根据题意得: 3250x x +=,550x =,10x =。 答:他们10小时能相遇。

最新高二-数学集体备课教案

备课时间:8月15日 上课时间:8月24日 §3.1.1倾斜角与斜率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直线倾斜角和斜率的概,掌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及其应用.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应用能力及转化能力;使学生初步了解数形结合分类讨论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学习中体会到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优点,能够从不同角度去分析问题,体会代数与几何结合的数学魅力。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 (2)教学难点:斜率概念的学习,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 三:课时计划:1课时 四、教学过程: 学习目标: 1、 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2、 掌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计算公式及其简单的应用。 (一)课题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问题1:一点能够确定一条直线? 问题2:了加多一个点外,在已知一个点的基础上能不能加上另外一个条件使到它能确定一条直线? 【老师板书】画坐标平面以及一条直线,点出直线上一点,过此点画多条直线。 问题3:这些直线有什么共同点(过同一点,倾斜程度不一样) 如何刻画直线的倾斜程度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二)讲授新课 1、 直线倾斜角的定义:当直线l 与x 轴相交时,我们取x 轴作为基准,x 轴正向与直线l 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叫 做直线l 的倾斜角。 例题:最后在黑板上用尺子依照定义说法比画出倾斜角将直线倾斜角的可能情况显示出来(共四种情况:平行于x 轴,经过一、三象限,垂直于x 轴,经过二、四象限) 注意:(1)直线的向上方向;(2)x 轴的正方向;(3)倾斜角范围是)180,0[??。 练习:下列三个图中所指的角是不是直线的倾斜角? 命制:王露 校对:高一数学组 审核:刘金琼 第三章 第1节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第1课时)

最新整理初一数学教案七年级数学集体备课.docx

最新整理初一数学教案七年级数学集体备课集体备课记录表 时间 20xx-11-28 地点 七年级办公室 学科 数学 年级 七年级 中心发言人 XXX 备课内容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应出席人员 XXX,XXX,XXX,XXX 缺席人员 无 集 体 发 言 记

录 XXX:一元一次方程是初中数学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它不仅是学习其它方程的基础,而且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程思想,利用方程思想可以使许多实际问题变得直接易懂,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更深刻地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这里面涉及到数学建模思想,它是在对问题深入地思考、分析、抽象的基础上,用数学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本章中的列方程解应用题就是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思想。还有数形结合思想,这主要体现在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尤其是对行程问题的分析解决中。 集 体 发 言 记 录 XXX:注重几种基本题型的应用题:商品利润问题,储蓄问题,行程问题,行船问题,工程问题,调配问题,比例分配问题,个人所得税问题,数字问题,等积变形问题。这是一些经典题型。同时注意一些图表型应用题,阅读理解型等新颖的应用题。 XXX:教材为了更好地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讲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时,都是先通过一道生活实际问题引入的,然后探讨方程的解法,我的建议是,对于引例的讲解,可以先用算术法,大部分学生习惯这种解法,再引导学生用方程的方法,从而使学生逐步认识到代数方法的优越性。在列出方程后,引导学生探讨

完方程的每一步骤后,熟练了应用这一步骤解方程后,在开始下一步骤的学习。 XXX:教师可以把重点放在教学情境的设计上,通过学生自己探索,获取知识,学生通过特殊问题归纳出一般性的结论,既训练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和口头表达的能力,又能使学生对法则记得牢、领会得深刻。 记录人:XXX

集体备课教案模板

库尔勒市第五中学集体备课(初备)教案 学科数学年级三年级初备时 间 2016年6月1日 单元第七单元课题小数的初步认识复 习课主备人曾玉琳 备课意图(分析本课在单元中的地位,设计备课的主要目的) 小数的初步认识在本单元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只有将抽象的小数有一定的熟悉了解之后才能够在此基础上升入的学习和计算。 教学目标(确立合适的教学目标,要求明确、具体、细致)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写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 3、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准确地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渗透知识间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重点:回顾落实有关小数的含义,读写方法,大小比较,及加减法的计算等基 教学难点 难点:培养学生利用小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教、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初备教学设计 《小数的初步认识》复习课 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写小数部分 不超过两位的小数。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 3、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准确地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渗透知识间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回顾落实有关小数的含义,读写方法,大小比较,及加减法的计算等基础 知识。 难点:培养学生利用小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直接说得数 23+77= += += += 42+24= 12×4= 2000+400= 11×50= 15×2= 78-69= 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一)自主整理,实施创建 师:请同学们借助课本自己梳理一下这一单元我们主要学了什么知识,在小组内 交流一下。 教师巡视,指导 小组展示汇报整理成果,教师随机引导,板书: ↗小数的含义和读写 小数的初步认识→小数的意义和大小比较 ↘小数的加减计算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2020年秋集体备课: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1

人教版2020年秋集体备课 第1课时 3.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 学习目标:1.通过运用算术和列方程两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到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快捷; 2.掌握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能熟练求解一元一次方程,并判别解的 和理性。 学习重点:1.弄清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思想方法. 2.用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 学习难点:去括号时应如何处理括号前是“-”号的问题及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括号前是“-”号,去括号时,括号内的各项要改变符号) 学习要求 1.限时20分钟完成本导学案(独立或合作完成); 2.课前在小组内交流展示. 3.组长根据组员完成情况作出等级评价。(A、B、C、D) 一、自主学习: 1.解方程:10y+5=12y-7-3y 你会吗?请试一试. 2.去括号法则是什么? 做一做:去括号,(1)x+(y+z) =______________ . (2) a-(b-c) =________________ -3(2a-b-3c) =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问题. (1) 完成书上的填空; (2) 请写出题中的一个相等关系,并列出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怎样所列方程向x=a的形式转化呢?(见书上) 4.本题还有其他列方程的方法吗?用其他方法列出的方程应怎样解? 提示:方法 1 设下半年每月平均用电量x度,则列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解出来. 方法 2 设这个厂去年上半年每月平均用电x度,则每两个月的平均用电量是____________,或者表示为_____________,于是列出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会解吗?做一做. 【结论:方程中有带括号的式子时,根据乘法分配律和去括号法则化简。】(括号前面是“+”,把加号和括号去掉,括号内各项都不变号;括号前面是“-”号,把“-”号和括号去掉,括号内各项都改变符号。) 二、合作探究:

数学集体备课教案正式

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 主备人:刘小艳 其他备课人:范可刘欢曾金霞尹娟娟 教学内容:认识人民币(一) 教学目标: 1、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2、知道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制关系,懂得1元=10角、1 角=10分,学会兑换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功用。 3、培养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推理能力及合作精神。 4、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用钱教育。 。 教学重点: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 教学难点: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CAI课件一套常用的面额的人民币(不同版本的)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认识人民币主备人:刘小艳

其他备课人:范可刘欢曾金霞尹娟娟 教学内容:认识人民币(二) 教学目标: 1、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掌握l元=10角,1角=10分,初步学会简单的化聚。 2、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不乱花钱的教育。 3、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有序性。 教具准备 1、小朋友到超市购物的课件及人民币有关挂图。 2.1角的硬币10个,用胶布粘连在一起;1分的硬币l个,用胶布粘在一起。 3.学生每人一份配套的学具。 教学重、难点:掌握l元=10角,1角=10分,初步学会简单的化聚。。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认识人民币主备人:刘小艳

其他备课人:范可刘欢曾金霞尹娟娟 教学内容:认识人民币(三)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角=10分 2、认识单位是元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 3、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 教学重点:1元=10角 1角=10分 教学难点:认识单位是元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七年级数学集体备课稿

七年级数学集体备课稿 第一章《有理数》 主备人:孙群保 一、本章的主要内容: 对正、负数的认识;有理数的概念及分类;相反数与绝对值的概念及求法;数轴的概念、画法及其与相反数与绝对值的关系;比较两个有理数大小的方法;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运算法则及相关运算律;科学计数法、近似数、有效数字的概念及求法。 重点: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运算 难点: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对结果符号的确定及对科学计数法、有效数字的理解。 二、本章的地位及作用: 本章的知识是本册教材乃至整个初中数学知识体系的基础,它一方面是算术到代数的过渡,另一方面是学好初中数学及与之相关学科的关键,尤其有理数的运算在整个数学及相关学科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可以说这一章内容是构建“数学大厦”的地基。 三、本章涉及到的主要数学思想及方法: 1、分类讨论的思想:主要体现在有理数的分类及绝对值一节课的教学中。 2、数形结合的思想:主要体现在数轴一节课的学习上,用数字表示数轴(图形)的形态,反过来用数轴(图形)反映数字的具体意义,达到数字与图形微观与宏观的统一,具体与抽象的结合,即用数说明图形的形象,用图形说明数字的具体,尤其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理解相反数与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更是形象直观。 3、化归转化的思想:主要体现在有理数的减法转化为有理数的加法,有理数的乘法转化为有理数的除法。 4、类比法:对于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运算可类比小学学过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等内容学习,总的来说计算方法不变,只是把数字的范围扩大了,增加了负数。在学习过程中要时时考虑符号问题。用类比的方法去学习会对新知识有“似曾相识”之感,不会觉得陌生,学起来自然会轻松的多。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集体备课教案3

二、展示七巧板,探索学习。 1.拿出自己做的七巧板,拼成原来的正方形,请大家照书上标上序号。 2.说出七巧板中都有哪些图形?有什么规律?(比一比,想一想) 3.全班交流。 4.小结:人们把七巧板简称为:三大、一中、两小、一方、一斜。 5.分组探究每个小图形与原正方形的关系,出示68页“想一想”的(1)~(3)题。6.全班汇报。 (1)观察7个板块,发现共同点。 (2)同桌合作:找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十六分之一。 7.拼一拼,估一估,算一算。 (1)小组合作拼出长方形、正方形。 a估一估,周长、面积各是多少? b.量一量、算一算,周长、面积各是多少? (2)全班展示拼成的图形,交流各组讨论的结果。 五。、全课总结 同学们若有兴趣,课后还可以拼成更多的图形。西面哪位同学谈谈自己的感受?1.增加趣味,探索知识。 2.在教师的引导下说、想、拼、思考。 3.欣赏之后,动手拼一拼。 1.学生动手拼七巧板,边拼边思考。 2.学生可能回答:有5个三角形,1个正方形,1个平行四边形。 3.学生分小组合作,交流自己的想法。 6、汇报。 2个大三角形一样大,2个小三角形一样大。 同桌:合作:找出1、2板块各占图的1/4。4、6块是1/16,3、5、7、块是1/8。(直观看图找答案比较困难。可通过折纸或画延长线的办法得出) 6.小组合作拼出图形,并估算周长和面积。 7.测量你拼成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长,计算精确的面积。 学生展示。 在欣赏中感悟图形美,激发热爱图形的情感。 课题求平均数(一)课时六 1 (38) 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体会平均数的必要性。 2. 能读懂简单的统计图表,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了解平均数问题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与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体会平均数的必要性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集体备课教学设计模板

§19.2.3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方正小标宋简体) 课标要求:体会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能用一次函数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理解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能够在一次函数图象中找到一元一次方程的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2.经历用一次函数图象求方程的解、不等式的解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过程,体会“以形表数、以数释形”数形结合的思想,会用函数的观点解释方程的解、不等式的解集的意义. 重点:利用函数图象求出方程(方程组)的解、不等式的解集. 难点:读懂图象,从图象中读出方程(组)的解、不等式的解集. 教学过程: 环节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一次函数及基性质,你能回忆出哪些知识点? 学生:一次函数的表达式、图象是一条直线、根据k 、b 的值确定直线经过哪些象限 环节二、探索新知 问题1.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 我们来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1)解方程063=-x (2)当x 取何值时,函数63-=x y 的值为0? 分析: ①从结果来看,两个问题有什么联系? ②从形式上看,两个问题有什么区别? ③你能把(2)的解在图象上找出来吗? ④请找出方程063=-x 与一次函数63-=x y 之间存在关系. ⑤你能在函数图象上找出以下方程的解吗? 363=-x 363-=-x 663-=-x 结论:一元一次方程c b kx =+的解可以转化为对应一次函数b kx y +=的函数值为b 时求自变量x 的值;尤其当0=c 时,一元一次方程0=+b kx 的解是一次函数b kx y +=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 (学生说不完整时教师补充) 问题2.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 认真分析直线63-=x y 的图象,完成以下各题: (1)当0>y 时,可以得到不等式________,此时不等式的解集为_________ 则0>y 时63-=x y 对应横坐标x 的取值范围是 _____ (2)当0

小学一年级数学备课组计划表范文

小学一年级数学备课组计划表范文 【篇一】小学一年级数学备课组计划表范文 一、指导思想 围绕学校文化滋养、以雅育雅、自主发展、享受成长的办学理念,以现代课堂教学研究为中心,以常规落实,质量为首,主题研究,专 业提升为工作主题,展开本期二年级数学教研组工作,结合二年级数 学组自身实际,重实效、重发展、重创造性地展开工作。 二、工作策略 用心研究、科学实践、确保质量、促动发展 三、工作要点 (一)注重各项常规工作的顺利展开。 1、备课:按不同教龄段的要求实行分层备课。在备完全册教案的 基础上,坚持课前修改和课后反思,教研组长坚持每周检查,并签注 意见和建议。教导处每月抽查。 2、听课、评课:认真展开互相听课、互相评课活动。特别是听课 后的评议活动要落到实处,做好资料收集和记载。 3、作业与辅导: 布置作业的目的明确,符合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即时收作业,即时批改和发还作业, 让学生即时了解自己的学习 情况。对不认真完成作业或不按规定交作业的学生,应即时了解 情况,实行协助教育。增强对学生问题的研究,有针对性地增强对学 生的训练。

4、研究落实的提优、辅差工作计划,对本班本年级的学习困难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早发现,早预防,早落实,即时解答疑难、补习指导。能够建议:建立错题记录本(随时记载)、学生成长记录本(随时记载,重点是学困生)、知识要点整理本(每单元集体备课整理,教学过程中完善,到期末整理成有序的知识要点)、建立后进生辅导记载。 5、教研组坚持按计划参加和展开教研活动,定时间,定地点,定中心发言人,认真记载,认真总结。在每周三下午,教研活动时间专时专用,与平时随机的听课、评课、研究等活动相结合,既有较强的目的性和全局性,又高质、高效的完成工作任务。 (二)探索现代课堂教学模式,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1、用心研究 (1)每位教师认真学习相关现代课堂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并在教学实践中充分使用。 要求:每位教师制定详细的现代课堂教学实践计划,本学期应有至少10%的课堂教学内容使用现代教育技术。 (2)教研组制定详细的现代课堂教学教研计划,并订出典型课例实行研究,本学期至少应安排5次相关的教研活动。 2、科学实践 (1)结合学科和年段特点,积极探索和实践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构现代数学课堂教学的模式。 (2)每位教师在组内展示一节相关研究课。 (3)教研组提供一节相关课例在大组内展示。 (4)本年段结合拟定的现代课堂教学模式,从典型课例入手总结提炼出相关模式。

集体备课教案(模板)

集体备课教案 时间月日执教人左美萍补充建议主备人左美萍课件制作多媒体课件 辅备人六年级全体语文老师 教学内容13 只有一个地球 1.认识本课的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要表达 的思想感情,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重点把握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 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保护地球生态环境 难点 的情感。 1.自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关于地球的哪几 个方面的内容。 (地球的渺小、自然资源有限、目前人类无 法移居) 教学过程 2.记得遨游太空的宇航员发出感叹:“我们武俊霞:感情朗读,感受精心保护地球是每个地球人责任。说明文一般不如记叙文生动,所 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以往往过分注 听到这些,你有什么疑问?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出写地球可重课文的分析。本篇课文例举了三项保护地球的事例,可以让学生深深地

感悟到“地球的爱和容易破碎的句子读读。 资源是有限的, 地球的活动范8 同桌交流、讨论,引导学生明白课文内容。围很小,地球被 破坏没有其它重点练习,品读感悟 星球可去” 。因 此,是一篇对学1.让学生感悟到地球美丽壮观,和蔼可亲。生进行环保教 育的好文章。(1)首先让学生找到能表现出地球可爱的句 李东平:那么怎 样让学生感悟子,自己读一读,然后教师引导──在茫茫 地球急需人类 保护呢?我引的宇宙中,出现了一个裹着水蓝色的“沙衣” 导学生抓住重 点词,通过有感的晶莹透亮的地球,让学生感受到地球是那 情的朗读来体 会,激发学生对么美丽,那么亲切,让学生把地球的美读出 爱护地球之情。 从而懂得:我们来。接着让学生再深入理解“地球”这位人 要精心地保护 地球,保护地球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的比喻意义。文 的生态环境。中把地球比作母亲,说明地球给人类生命, 把地球比作摇篮,说明地球哺育我们成长。 这样,学生再读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么美丽壮观,和蔼可亲时,就能对地球母亲的喜爱之情融入自己的朗读中。(边读边想象地球的样子)(2)让学生感悟地球是渺小的。 (3)教师先演示──地球在太阳系中运行的情况,让学生只觉地球的渺小,接着让学生找出地球渺小的数据和有关的比喻,理解人张丽霞:合作学习能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参与学习以及表现自我的机会。就我们班级现状 : 有五十 多人 , 在开展学 习过程 中,老师提出一个问题 , 举手者 中只要有一人发表高见 , 其他人 则无露脸的机会。开展合作

七年级数学下集体备课1

市一中七年级数学备课组集体备课教案课题名: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课时:第4 课时主备人:周勇 时间:2018 年3 月15 日 小组成员:马红喻祝 胡国良周勇 汪炜王小军

初稿 课题: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学习目标】 1. 理解三线八角中没有公共顶点的角的位置关系,知道什么是同位角、内错角、 同旁内角? 2. 通过比较、观察、掌握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特征,能正确识别图形 中的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 【学习重点】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识别。 【学习难点】较复杂图形中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识别。 【导学】 1. 指出右图中所有的邻补角和对顶角 2. 图中的/ 1与/ 5,Z 3与/ 5,7 3与/ 6是邻补角或对顶角吗 若都不是,请自学课本P5内容后回答它们各是什么关系的角 【研学】 1?如图(1),将木条a , b与木条c钉在一起,若把它们看成三条直线则该图 可说成“直线—和直线—与直线—相交”也可以说成“两条直线—,—被第三条 直线—所截” ?构成了小于平角的角共有个,通常将这种图形称作为“三线 八角”。其 中直线 , 称为两被截线,直线称为截线。 2. 如图(3)是“直线,—被直线—所截”形成的图形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1与7 5这 对角在两被截线AB,CD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截线EF 的______ ,形如“—”字型?具有这种关系的一对角叫同位角。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3与7 5这 对角在两被截线AB,CD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截线EF 的______ ,形如“—”字型?具有这种关系的一对角叫内错角。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3与7 6这 对角在两被截线AB,CD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截线EF 的,形如“―”字型?具有这种关系的一对角叫同旁内角。 3. 找出图(3)中所有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4. 讨论与交流: (1)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与“邻补角、对顶角”在识别方法上有什么区别

数学备课组工作总结模板汇编5篇

数学备课组工作总结模板汇编5篇 数学备课组工作总结篇 1 我们八年级备课组共有六名教师,我们互相团结、互相信任、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探讨、互相研究、互相提高。一学期以来,我们备课组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全组教师坚持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积极参加各教研活动,完善和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而努力工作着。 一学期来,我们备课组常规工作有:制定计划、统一教学进度把握教学重点、解答教学难点和习题难点、讨论复习要点、开展教学三步曲活动、组织竞赛辅导和测试、分析日常教学存在问题等等。 本学期主要围绕小组合作学习低效现象问题这一中心开展活动,因为新浙教版教材内容密度大,难度高。要学生真正吃透教材,其中要把握好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效率。我们也就紧紧围绕小组合作学习低效现象分析及解决策略这一目标进行教学。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全组人员齐心协力在课堂内外下工夫,每节课都认真地准备,争取达到最佳的效果。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我们所做的工作: 第一、认真备课,发挥集体优势。

作为一个称职的教师,应要求对教材有高度的理解和把握能力。而且作为一个备课组集体,应该是集体智慧的体现,所以在每次集体备课前,针对重点内容先要求每位教师自己认真备课,就像我们要求学生课前预习一样,先熟悉教材,掌握重点,发现问题。在集体备课时,由每位教师讲自己对教材的理解与欣赏,讲自己的困惑与疑问,然后针对问题,大家讨论,最后得出一个科学的结论。这样备课,体现了群策群力,所以我们的每一节课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除了备每一节课之外,我们备课组内的教师经常在一起探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有学科知识方面比如那一章是初中的重点等,也有教学方法上的,还有学生思想、课堂纪律方面等等。我们都是取别人的优点补自己的不足,不断地服务于我们的教学。 第二、多开课,多听课,多评课,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率。 古人云:“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凭借自身的努力,教师能够有较大的进步,但是在相互的交流与学习中,我们更能得到宝贵的经验,取得更大进步。为此,我们备课组的全体成员非常珍惜每一次教研活动。本学期,我们积极参加了校和片教研活动。只要有开课活动,我们总是积极参与,认真听课,踊跃评课。 第三、加强学生竞赛辅导,促进教学

七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材料

七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材料(2.1--2.4) 教学内容:华师大版第二章《有理数》 知识点: 本章的教学时间大约需要23课时,建议分配如下: §2.1 正数和负数-----------------------------2课时 §2.2 数轴---------------------------------------2课时 §2.3 相反数------------------------------------1课时 §2.4 绝对值------------------------------------1课时 复习----------------------------------------------2课时 课标要求: 1.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2.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值与绝对值(绝对值符号不含字母) 中考考点: 考点一、数轴(3分) 1、主要数轴的三要素,数轴上点的表示、利用数轴比较有理 数的大小及表示有理数的点在数轴上的移动问题、不等式的解集表示,多以选择题和填空题出现,有时和16题的计算结合。 解题时要真正掌握数形结合的思想,并能灵活运用。 例如:2015(5)5. 不等式组?? ?>-≥+13,05x x 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 ) -5 2 0 -5 2 0 -5 2 0 -5 2 0 B A

C【解析】本题考查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在数轴上表示.由不等式x+5≥0,解得:x≥-5 ; 由不等式3-x>1,解得:x<2,则该不等式组的解集为-5≤x<2,故C选项符合. 考点二、实数大小比较比较: 例如:2014(1) 1.下列各数中,最小的数是() (A). 0 (B).1 3(C).-1 3 (D).-3 例如:2015(1)1. 下列各数中最大的数是() A. 5 B.3 C. π D. -8 A【解析】本题考查实数的比较大小.∵732 .1 3≈,π≈3.14,∴5>π8-,∴最大的数为5. 例如:2017(1).下列各数中比1大的数是() A. 2 B. 0 C. -1 D.-3 考点三、实数的倒数、相反数和绝对值(3分) 1、相反数 实数与它的相反数时一对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从数轴上看,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所对应

集体备课格式要求及范例

集体备课格式要求 、教案必备板块 每课教案必备板块: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课时安排、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每单元应有单元设计思路、单元教学后记。可根据教学实际增加栏目,如教学准备、教材分析、作业设计、教学方法等。 二、字体、字号等要求 1.课题:宋体、四号字、加粗、居中。如: 识字3 2.各板块标题:宋体、小四号字、加粗、左对齐。如: 教学目标 1.认识11 个生字。会写8 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祖国的伟大。 3.有热爱祖国的感情,对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感兴趣。 教学重难点 3.各板块的内容:宋体、五号字、首行缩进两字符、 1.5 倍行距。 4.页眉页脚: 页眉:大安小学集体备课教案,人教版x 年级(上)语文,执笔:xxx ;使用者:XXX 页脚:页码五号字、居中 5.教学反思后一般留空五行,便于写反思。 6、双面打印。 附:集体备课范例

单元设计思路 (第三单元) 设计理念: 1、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位。学生读、写的欲望都很强烈,要让学生把学习当作一种享受。充分运用各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创设有益于学习活动进行的情感氛围,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让师生之间形成这样一种特定的关系:教师提出一系列问题,并由此诱导学生作出研究的反应。学生通过研究性思考,回答教师提出的一系列具有诱导倾向的问题,达到获取知识的目的。 3、使阅读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 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认识生字,读懂故事。 内容简介: 本单元教学内容为四篇课文,一个识字,一个语文园地。教材围绕“爱祖国”这个专题编写。有传统文化与现代意识相结合的三字经,有展现隆重、热烈的国庆场面的《欢庆》有反映我国在新世纪之初的重大国际竞争中显示实力的《我们成功了》也有盼望祖国统一的《看雪》 教学措施:要充分运用各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创设有益于学习活动进行的情感氛围,多让学生朗读 课文。指导朗读采用自由读、个别读、同桌对读等多种方式,如:一问一答、三问三答、拍手读、做动 作读等。让学生熟读课文,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又让学生边表演,边朗读,神情兼备,形式多样。采用 分散识字和集中识字相结合教学法。 识字3 教学目标 1. 认识11 个生字。会写8 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祖国的伟大。 3. 有热爱祖国的感情,对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感兴趣。 教学重难点 学习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三字经的语言形式,感悟丰富的文化内涵。 有热爱祖国的感情,对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感兴趣。 课时安排 2 课时

中学集体备课教案模板

中学学科集体备课教案 学科: 年级: 时间: 第 单元 主备人 学科成员 课 题 最苦与最乐 梁启超 学 习 目 标 教学目的: 1、领会作者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2、学习课文在论述过程中展现中心论点的写法 3、树立对家庭、社会、国家、自己的责任感 教 学 重难点 对人生观的思考,对责任的思考 教 学 方 法 苦乐观的深刻内涵课时安排 教学过程(通 案) 集体修改建议 个人再探索 一、导入新课 饮冰室主人——梁启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文章——《最苦与最乐》,听听他认为什么是“最苦”,什么是“最乐”。 二,作者简介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近代改良主义思想家、教育家。著有《饮冰室全集》。三、整体感知1、学生朗读课文2、注音契约(qì) 揽(l ǎn) 悲天悯人(mǐn)3、解释词语莫若:不如达观: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4、理清文章结构第一步:先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填写以下空格:____是人生最大的痛苦。___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人生当_____,而不能_______第二步:根据答案再次讨论,理清课文结构,文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2自然段)论述 “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第二部分(3 自然段)论述“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 乐”第三部分(4、5 自然段)论述“人生当勇于负责任,而不能逃避责任”。三、 合作探究1、 作者认为人生最大的痛苦是什么?2、 作者认为人生最大的快乐是什么?3、 作者是如何提出人生最苦的事是责任未了的?4、 到底什么叫责任?它的范围有多大?作者是怎样层层深入阐述的?5、 作者是怎样论述苦乐与责任之间的关系的?结论是什么?学生讨论后明确(第 1题:最大的痛苦是应尽的 责任未尽。(第 2 题:最大的快乐是完成了责任。(第 3 题:作者通过与 贫穷、失意、意志、死亡进行对比,说明这些痛苦都有办法排除,而独有责任未了的苦是像千斤重担压在肩头,无处可逃,从而说明人生最大的痛苦是责任未了。(第 4 题:显而易见,欠钱没还,受恩没报,得罪人没赔礼,这都是我没责任的表现由此推之,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乃至对自己,都是有责任的。接下去,作者用了三个“凡属”,概括了所有的责任.

(复备)集体备课教案模板

白沙县第一小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复稿)年级:六年级学科:语文时间: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第15周

新授

(1) 令我难忘的何止是雪地捕鸟、看瓜刺猹,还有海边拾贝、潮 汛看鱼呢,那我们还等什么? 先去海边捡贝壳去吧!"我们日里去海边捡贝壳去”——(生接读 捡贝壳部分) 我们再在潮汛来的时候,去看跳鱼儿: “我们沙地里”一一(生接 读看鱼部分) (2) 从这两件事中,我们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闰土?(板书:见 多识广) 6、 同学们,作者就是通过这样的四件事,向我们展现出一个聪明 能干、勇敢机智、见多识广的闰土形象。那么,这几件事作者详写了 哪些事?(指生答,相机板书:详写 略写) 7、 小结、过渡: 课文通过典型事例来体现人物特点,叙事时做到有详有略,抓住 人物语言、动作进行细致的刻画,这是咱们在习作中值得学习、借鉴 的好方法。叙事时,若能加入自己的感受,文章会更生动。那么,在 听闰土向我讲述这些稀奇事时, “我”又有什么感受呢? 突破难点,提炼主旨 1、 自由读读课文14和16自然段,你能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感受? (作者对闰土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事的羡慕和佩服;有着自 叹不如的惆怅。) 2、 作者运用了怎样的方法来表达内心的感受的?(对比) 3、 是呀,闰土的心里有着无穷无尽的稀奇事, 而我一一(生接读) “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 许多新鲜事……先前单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卖 罢了。”(相机理解“素不知道”、“如许”) 闰土的心里有如“雪地捕鸟”、“看瓜刺猹”、“海边拾贝”、“潮汛看 鱼”等许多稀奇事,这些都是我往常的朋友一一(生接读) “所不知道 的” 4、 教师引读,学生接读: ① 闰土在(海边拾贝)时,他们和我一样, (生)“只看见院 子里高 墙上四角的天空。”师:不知道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 ② 闰土在(看瓜刺猹)时,他们和我一样, (生)“只看见院子里高 墙上四角的天空。”师:不知道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 ③ 闰土在(雪地捕鸟、潮汛看鱼)时,他们和我一样, (生)“只看 见院子里高墙上四角的天空。”师:不知道大雪天可以这样捕鸟、海边 有如此多的跳鱼儿。 5、 你是怎样理解“高墙上四角的天空”的?(指名交流) 6、 闰土是那样知识丰富、见多识广,相比之下,我和我的朋友是 那样的一一(生)见识狭窄、孤陋寡闻如井底之蛙。 7、 正因如此,闰土这位与众不同的朋友和他讲的那些稀奇事一直 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几十年还挥之不去呀! (音乐起)师领读’“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 生跟上一起读。 巩固 拓展

初中:七年级数学集体备课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 数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数学教案 / 初中数学 / 七年级数学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七年级数学集体备课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直觉判断等能力,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七年级数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集体备课记录表 时间 20xx-11-28 地点 七年级办公室 学科 数学 年级 七年级 中心发言人 xxx 备课内容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应出席人员 xxx,xxx,xxx,xxx 缺席人员 无 集 体 发 言 记 录 xxx:一元一次方程是初中数学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它不仅是学习其它方程的基础,而且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程思想,利用方程思想可以使许多实际问题变得直接易懂,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更深刻地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这里面涉及到数学建模思想,它是在对问题深入地思考、分析、抽象的基础上,用数学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本章中的列方程解应用

题就是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思想。还有数形结合思想,这主要体现在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尤其是对行程问题的分析解决中。 集 体 发 言 记 录 xxx:注重几种基本题型的应用题:商品利润问题,储蓄问题,行程问题,行船问题,工程问题,调配问题,比例分配问题,个人所得税问题,数字问题,等积变形问题。这是一些经典题型。同时注意一些图表型应用题,阅读理解型等新颖的应用题。 xxx:教材为了更好地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讲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时,都是先通过一道生活实际问题引入的,然后探讨方程的解法,我的建议是,对于引例的讲解,可以先用算术法,大部分学生习惯这种解法,再引导学生用方程的方法,从而使学生逐步认识到代数方法的优越性。在列出方程后,引导学生探讨完方程的每一步骤后,熟练了应用这一步骤解方程后,在开始下一步骤的学习。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2020年秋集体备课:3-2-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与移项(1)

人教版2020年秋集体备课 第五课时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 ———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班级姓名__小组__评价__ 教学目标 1.通过运用算术和列方程两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到列方程解应 用题的优越性. 2.掌握合并同类项解“ax+bx=c”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能熟练求解一元一次 方程,并判别解得合理性. 3.通过学生间的相互交流、沟通,培养他们的协作意识。 重点:1建立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方法。 2.学会合并同类项,会解“ax+bx=c”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 难点:1.分析实际问题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找出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2.使学生逐步建立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方法 一、导学: (1)如何列方程?分哪些步骤? 设未知数:设前年购买计算机x台.则去年购买计算机_____台,今年购买计算机______台. 找相等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列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怎样解这个方程? x+2x+4x=140 合并同类项,得 _____x=140 系数化为1,得 x=_____ (3)本题还有不同的未知数的设法吗?试试看 一、合作探究

1、 解方程 7x-2.5x+3x-1.5x=-15×4-6×3 2、 练习:解下列方程: (1)23x-5x=9 (2)-3x+0.5x=10 (3)0.28y-0.13y=3 (4)72 32=+x x 3、小雨、小思的年龄和是25,小雨年龄的2倍比小思的年龄大8岁,小雨、小思的年龄各是多少岁? 二、 总结反思 小组讨论:本节课你学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配套K12】六年级数学下册单元集体备课教案(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单元集体备课教案(人教 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单元负数 教学目标 .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的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能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教材说明 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自然数、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初步认识负数。《标准》第二学段这部分内容的具体目标是:“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以往负数的教学安排在中学阶段,现在安排在本单元主要是考虑到负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了一些负数,有了初步认识负数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初步认识负数,能进一步丰富学生对数概念的认识,有利于中小学数学的衔接,为第三学段进一步理解有理数的意义和

运算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实际生活中存在很多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比如,气温的零上和零下,存折上现金的存入和支取,水位高度的上升和下降,海拔高度的高于海平面和低于海平面,等等。为了表示这样两种相反意义的量,还用学生原有的数概念知识就不够了,这样就自然引入了负数的认识。教材首先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如气温、存折中蕴含的具有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来体会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初步理解负数的含义,接下来通过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加深对负数意义的理解。在此基础上,例3让学生在直线上表示出正数和负数,初步建立数轴的模型,形式数的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例4借助数轴对气温进行排序让学生初步辨别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关系。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加深对负数意义的理解。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负数的意义,体会正数和负数可以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教材注意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选取学生感兴趣的素材,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他们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负数。例如,例1通过冬天教室里和教室外的气温对比,室内、室外的气温分别是零上16℃和零下16℃,来引入负数。因为气温是学生每天都能接触到的信息,从气温引入能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出现负数的必要性。再如,例2通过明细中存入和支取的对比,进一步体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