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启蒙运动(17-18世纪)
- 格式:doc
- 大小:109.50 KB
- 文档页数:5
第7课启蒙运动(公开课)课件教学内容:一、教材章节:人教版小学社会《历史与社会》第7课《启蒙运动》。
二、详细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述了启蒙运动的背景、代表人物、主要思想以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具体内容包括:1. 启蒙运动的背景: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欧洲社会经历了科技、经济、政治、文化的巨大变革,人们开始对传统的宗教、政治、社会观念产生怀疑和反思。
2. 代表人物:伏尔泰、卢梭、洛克、孟德斯鸠等。
3. 主要思想:理性主义、自由主义、平等主义、民主主义等。
4. 启蒙运动对后世的影响: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理论准备,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启蒙运动的背景、代表人物和主要思想。
2. 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认识启蒙运动对后世的影响,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重点:启蒙运动对后世的影响。
教具与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材、作业纸。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启蒙运动代表人物伏尔泰、卢梭等人的肖像,引导学生关注启蒙运动。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启蒙运动的了解。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根据教材,自主学习启蒙运动的背景、代表人物、主要思想。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三、课堂讲解(10分钟)1. 教师详细讲解启蒙运动的背景、代表人物、主要思想。
2. 学生跟随教师思路,理解启蒙运动的历史意义。
四、课堂讨论(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启蒙运动对后世的影响。
五、巩固练习(5分钟)1. 学生完成作业纸上的练习题。
2. 教师选取部分作业进行点评,解答学生疑问。
板书设计:启蒙运动背景: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欧洲社会变革代表人物:伏尔泰、卢梭、洛克、孟德斯鸠等主要思想:理性主义、自由主义、平等主义、民主主义影响: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做思想理论准备,推动世界历史进程作业设计:1. 请列举出你知道的启蒙运动代表人物,并简要介绍其主要思想。
第7课启蒙运动一.课标要求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二.学习目标1.从经济、政治、科学方面,了解启蒙运动的条件2.理解启蒙运动主要思想家的主张及其特点3.认识启蒙运动和文艺复兴的区别和联系。
三.概念解释1.启蒙运动(法文:Siècle des Lumières,英文:The Enlightenment,德文:die Aufklärung),指发生在17-18世纪的一场资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
是继文艺复兴后的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其核心思想是“理性崇拜”。
这次运动有力批判了封建专制主义,宗教愚昧及特权主义,宣传了自由,民主和平等的思想。
为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
这个时期的启蒙运动,覆盖了各个知识领域,如自然科学、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文学、教育学等等。
启蒙运动同时为美国独立战争与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框架,并且导致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兴起,与艺术史上的新古典主义时期是同一时期。
2.理性主义、欧洲理性主义(Rationalism)是建立在承认人的理性可以作为知识来源的理论基础上的一种哲学方法,高于并独立于感官感知。
一般认为随着笛卡儿的理论而产生,17-18世纪间主要在欧洲大陆上得以传播。
同时代相对的另一种哲学方法被称为不列颠经验主义(经验主义中的一派),它认为人类的想法来源于经验,所以知识可能除了数学以外主要来源于经验。
这里主要关注的是人类的知识来源以及证实我们所知的一种手段。
3.天赋人权、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的概念请阅读考试说明书181页4.百科全书派: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在编纂《百科全书》(全称为《百科全书,或科学、艺术和手工艺分类字典》)的过程中形成的派别。
《百科全书》主编是D.狄德罗。
百科全书派的核心是以狄德罗为首的唯物论者,他们反对封建特权制度和天主教会,向往合理的社会,认为迷信、成见、愚昧无知是人类的大敌。
第7课启蒙运动【自主学习】一、理性时代(启蒙运动)的到来1.时间:17~18世纪。
2.兴起原因:(1)经济基础: 的发展。
(2)阶级基础:新兴资产阶级队伍壮大,强烈要求摆脱封建专制和教会压迫。
(3)政治基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4)科学基础:取得重大进展。
(5)思想基础:和宗教改革的推动。
3.实质(性质):一场资产阶级反对统治和教会思想束缚的运动。
4. 进程:17世纪时,英国出现了早期启蒙思想;18世纪中叶,启蒙运动在进入高潮。
5.核心:。
6.主要内容:(1)呼唤用理性的阳光去驱散现实的黑暗,努力构建一个的美好时代。
(2)猛烈抨击天教会的权威和迷信,反对,提倡科学、和平等。
二、法国的启蒙思想家1.伏尔泰:(1)地位: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
(2)思想主张:抨击天主教会;反对君主专制,倡导;提倡“”(人生来就是平等和自由的);法律应以从人性出发,在面前人人平等。
(3)代表作:《》《路易十四时代》。
2.孟德斯鸠:(1)思想主张:反对君主专制;提出“”学说,即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分立(其核心是权力彼此制衡);法律应当是理性的体现。
(2)意义: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的合理性,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的理论基础。
(3)代表作:《》《波斯人信札》。
3.卢梭:(1)思想主张:“天赋人权”、“”(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和“”(统治者的权力来自他同人民签订的契约,如果他违反了民意,人民就有权推翻他)思想;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
(2)代表作:《社会契约论》。
三、启蒙运动的扩展1. 扩展:从法国传播到其它国家,启蒙运动得到进一步发展。
2.代表人物:。
(1)地位: 德意志著名的哲学家,对启蒙运动作了经典的。
(2)思想主张:启蒙运动的核心就是人应该自己独立思考,理性判断;强调的重要性,人就是人,而不是达到任何目的的工具;主权属于人民;人要自律;自由和平等只能在范围之内。
(3)代表作:《》。
3.启蒙运动的影响:(1)一次空前的思想解运动,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冲击着欧洲封建专制统治。
第7课启蒙运动(17-18世纪)一、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1、经济原因: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根因)(17-18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发展程度已较高,为启蒙运动的到来提供了经济基础)2、政治原因:新兴资级力量壮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3、科学:自然科学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自信(自然科学的成就使教会的很多说教不攻自破,为启蒙思想提供了锐利武器)4、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的推动三、启蒙运动为什么发源于英国?为什么高潮又出现在18世纪的法国?答:兴起于英国原因:①17世纪,英国资本主义经济最发达;②17世纪中期,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的启蒙思想由此产生了。
高潮于法国原因:①18世纪的法国是欧洲典型的封建专制国家,盛行着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第三等级与特权等级之间的矛盾特别尖锐,而封建制度的危机又空前严重,这就为启蒙运动的出现提供了社会基础;②法国是欧洲大陆资本主义经济最发达的国家,新兴资产阶级力量的日益加强,形成了一批既有经济实力,又有文化教养的新兴阶级的代表,为启蒙运动的兴起提供了物质基础;③教权势力的顽固和疯狂,迫使新兴阶级的思想家抛开宗教外衣,投向公开的理性宣传,而近代科学的兴起和英国革命的成功,则为启蒙运动的兴起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理论实践经验,从而使法国的启蒙运动成为欧洲之中心。
六、法国启蒙思想家的主要贡献。
1、解放思想:他们高举理性的旗帜,批判宗教迷信、专制制度和等级制度,把人们从长时期的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
2、强调人权:他们强调人的尊严,宣布人权神圣不可侵犯。
他们主张一切人,无论其出身如何,都有独立的人格,都有追求生存和幸福的权利。
3、破除宗教迷信:他们大力传播科学知识,向宗教神学宣战。
4、构建政治蓝图:为资本主义国家政体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七、启蒙运动影响:积极性:①思想解放:进一步解放了人们思想,冲击着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人的权利得到进一步尊重,自由和平等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第7课启蒙运动(17~18世纪)一、历史背景:(1)17~18世纪,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2)封建专制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资产阶级提出反对专制制度的要求;(3)自然科学的新发展为人们认识人类社会提供了新的依据。
二、主要内容:(1)核心思想:“理性主义”(强调凡事要以人的思维即科学方法去判断,而不是依赖天意或神的旨意)(2)具体内容:宣传自由、平等、民主、博爱、法治等思想,反对专制王权和等级制度,反对教权主义。
三、代表人物及其主张:四、性质和意义:(1)性质:资产阶级的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欧洲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意义:①启蒙运动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具有鲜明的政治革命性质;②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建立资本主义制度作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③启蒙运动首先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④对欧、美的资产阶级革命起了影响和推动作用;⑤成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思想武器。
五、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异同同:时代背景相同;都反对封建主义的束缚;异:涉及领域:前者属于文艺领域,后者属于宗教领域;社会层面:前者限于规则或社会的上层;后者包括贵族、平民。
六、启蒙思想与文艺复兴异同同:都注重了人的价值,都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为资产阶级取得政治、经济上的统治地位作了思想准备;他们追求的所谓人类利益都是资产阶级的利益。
异:背景:文艺复兴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物,主要是反对教会对人的束缚;启蒙运动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对世俗的君主专制制度提出了批评。
内容:文艺复兴提倡“人性”,旨在摆脱天主教神学的束缚,强调追求现世的幸福;启蒙运动则前进一步,高举“理性”的旗帜,旨在反对专制主义、教权主义和封建特权,追求政治平等和经济自由。
影响:文艺复兴推动科学事业的发展;启导了欧洲范围内的宗教改革浪潮;启蒙思想是在科学事业发展的前提下出现的,它打击了专制主义的世俗统治,启导了欧洲乃至世界范围内资产阶级革命的浪潮。
启蒙运动考点解读考点提示启蒙运动知识经纬知识清单理性时代的到来1.背景(1)经济基础:17、18世纪西欧资本主义有了较大发展,新兴资产阶级掌握了雄厚的经济实力。
(2)阶级基础:新兴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迫切要求推翻旧制度,为此需要制造舆论。
(3)思想武器:____①____的突飞猛进,新的自然科学理论为人们提供了思想武器。
2.性质: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后的又一次_____②______,是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封建斗争。
3.主要内容(1)核心:____③____。
是指人自己思考,运用自己的智力去认识、判断和理解事物的能力。
(2)主张:猛烈抨击天主教会的权威和迷信,反对专制和愚昧,提倡科学、自由和平等,努力构建一个民主和科学的美好时代。
国人物代表作品主要观点备注家法伏尔泰《哲学通信》抨击天主教会;反对君主专制,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1.启蒙运动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它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冲击着欧洲的_____①______统治。
2.直接推动了_____②______的爆发,推翻了专制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传播了自由和平等思想。
3.其影响远远超出了欧洲范围,极大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4.启蒙思想成为人们追求解放的精神武器,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参考答案:理性时代的到来①自然科学②思想解放运动③理性主义启蒙思想家及贡献①君主立宪制②三权分立③社会契约④纯粹理性批判启蒙运动的影响①封建专制②法国大革命要点精析要点一:启蒙思想家主张的异同点及理论逻辑【高清课堂:启蒙运动】00:11:53~00:56:031.启蒙思想家主张的异同点相同点不同点崇尚理性,反对专制主义、教权主义和封建特权伏尔泰倡导君主立宪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追求政治民主、权力平等和个人自由;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孟德斯鸠提出了三权分立的学说主张法治卢梭阐述了人民主权和社会契约论学说努力构建一个民主科学自由平等的新时代康德对启蒙运动做了经典的总结2.理论逻辑:人性论→人的自然权利→人民主权、社会契约理论→分权学说→立法。
第7课启蒙运动(17-18世纪)一、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1、经济原因: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根因)(17-18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发展程度已较高,为启蒙运动的到来提供了经济基础)2、政治原因:新兴资级力量壮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3、科学:自然科学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自信(自然科学的成就使教会的很多说教不攻自破,为启蒙思想提供了锐利武器)4、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的推动二、概况:三、启蒙运动为什么发源于英国?为什么高潮又出现在18世纪的法国?答:兴起于英国原因:①17世纪,英国资本主义经济最发达;②17世纪中期,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的启蒙思想由此产生了。
高潮于法国原因:①18世纪的法国是欧洲典型的封建专制国家,盛行着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第三等级与特权等级之间的矛盾特别尖锐,而封建制度的危机又空前严重,这就为启蒙运动的出现提供了社会基础;②法国是欧洲大陆资本主义经济最发达的国家,新兴资产阶级力量的日益加强,形成了一批既有经济实力,又有文化教养的新兴阶级的代表,为启蒙运动的兴起提供了物质基础;③教权势力的顽固和疯狂,迫使新兴阶级的思想家抛开宗教外衣,投向公开的理性宣传,而近代科学的兴起和英国革命的成功,则为启蒙运动的兴起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理论实践经验,从而使法国的启蒙运动成为欧洲之中心。
四启蒙运动主要代表及主张五、启蒙思想家思想主张有哪些异同点?六、法国启蒙思想家的主要贡献。
1、解放思想:他们高举理性的旗帜,批判宗教迷信、专制制度和等级制度,把人们从长时期的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
2、强调人权:他们强调人的尊严,宣布人权神圣不可侵犯。
他们主张一切人,无论其出身如何,都有独立的人格,都有追求生存和幸福的权利。
3、破除宗教迷信:他们大力传播科学知识,向宗教神学宣战。
4、构建政治蓝图:为资本主义国家政体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七、启蒙运动影响:积极性:①思想解放:进一步解放了人们思想,冲击着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人的权利得到进一步尊重,自由和平等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②对法国: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③对欧美:对欧、美的资产阶级革命起了影响和推动作用④对殖民地、半殖发地:成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思想武器(美国、拉丁美洲、中国、日本)⑤对人类:启蒙思想成为人们追求自由、平等的精神武器,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局限性:具有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民主、自由、平等主要是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平等,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
八、启蒙运动对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①在批判对象上,文艺复兴主要反对宗教神学对人的束缚;启蒙运动批判天主教会和封建专制制度。
②从批判形式上看,文艺复兴借助了古希腊、罗马的文化披着宗教的外衣;启蒙运动完全抛开宗教的外衣,直接公开批判教会与封建专制。
③从涉及的领域看,文艺复兴集中于文学艺术领域启蒙运动还集中在政治思想领域中进行。
④从思想特点上看,文艺复兴提倡人性;启蒙运动崇尚理性而且启蒙运动还描绘了未来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蓝图,从而使启蒙运动比文艺复兴更为彻底,更具鲜明的政治革命性质。
九、、结合有关史实分析欧洲启蒙思想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①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
(如严复翻译了许多西方名著,学习西方的“民权”思想,对维新运动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②推动了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促进了辛亥革命的发生。
(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大力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翻译了卢梭、孟德斯鸠的作品)③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产生。
(新文化运动前期,陈独秀等以民权、平等为指导思想)十、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历程。
(见导与练156页)(不同时期人文精神的含义很重要,但容易混淆,希望同学们认真比较,得出自己的认识。
)十一、理性与启蒙的含义辨析。
理性是指人自己思考,运用自己的智力去认识、判断和理解事物的能力。
本课中的理性涉及了一个思考什么(人的权利)、怎样思考(科学的方法)的问题。
说到底,是资产阶级要求民主、自由、平等。
理性学说是对人文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是启蒙运动的理论基础。
启蒙在法文中即为光明智慧之意。
启蒙思想家用人的思考和判断去封建制度身上神圣的外衣,去批判教权主义、专制主义,以此达到资产阶级所号召的消灭专制王权、贵族特权和等级制度,实现所追求的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
十二、启蒙思想是如何继承和发展人文精神的?答:启蒙思想家继承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中倡导的人文精神,尊重人及人的需要,同时他们又进一步提出人还要按照自己的意愿建立理想社会。
他们以理性的尺度去判断是非,以人性反对神性、以民主反对专制、以自由反对禁锢,弘扬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反对教条的束缚。
因此,他们发展了人文精神。
十三、高考考向预测:从思想解放的角度考察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
这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对欧洲乃至全世界历史产生了重大而深远影响。
如:启蒙思想家所倡导的民主法制思想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启示。
又如:明清之际中国启蒙思想与欧洲启蒙思想的比较。
完成练习1、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相同点:A.崇尚理性和科学的结合;B.批判罗马天主教的愚昧统治;C.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D.设计了未来理想的社会制度。
2、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为近代欧洲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对二者的共同点表述正确的是;A.反对宗教神学,强调三权分立;B.反对封建制度,倡导人民主权;C.反对蒙昧迷信,推崇人的理性;D.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
3、下列冠以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说法正确的是:A.发源地都是意大利;B.都是在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充分发展的条件下产生的;C.都强调人的解放;D.都将斗争的主要矛头直接对准封建专制制度。
4、启蒙思想家们用人权反对王权,用人道对抗神道,用人类理性否定宗教愚昧,用自由平等代替封建等级专制,这主要是为了:A.打破教会的思想控制;B.宣扬资本主义生产方式;C.清楚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思想障碍;D.启迪人们的反封建意识。
5、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主张是A肯定人,注重人性B.把人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C.理性主义D.批判专制和特权,追求民主、平等和自由6、对下列两位中西思想家的的共同点表述正确的是黄宗羲伏尔泰A.都突破了封建思想的束缚B.都主张否定君主专制C.变革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D.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7、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对社会历史发展的主要贡献是A..为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初步解除了精神枷锁B..否定了基督教神学思想的统治C.没收了天主教会的财产,打击了封建势力D.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构架8、对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的西方思想家有(1)伏尔泰(2)孟德斯鸠(3)卢梭(4)赫胥黎A、(1) (2)B、(1)(2)(3)(4)C、(2)(3)(4)D、(2)(3)9、康德说:“有两种东西,我们越是经常、持续地对它们反复思考,它们就总是以时时翻新、有增无已的赞叹和敬畏充满我们的心灵:这就是在我之上的星空,在我之中的道德法则”这表明康德A.反对暴力革命 B.主张自由和理性C.反对财产平等 D.主张实行法治10、“人文精神”主要是指关注人,尊重人的价值,重视人的意志和利益。
“人文精神”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内涵。
下列能反映启蒙时代人文精神内涵的是A.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B.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C.“每个人都是自已的牧师D.“人是万物的尺度”11、(2010·江苏高考)(10分)材料一这种氛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十八世纪占支配地位的观念:科学方法是研究社会活动和自然现象的惟一可行的方法。
由于具有自然属性的世界正在被人认识,因此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
——[美]罗伯特〃E〃勒纳《西方文明史》材料二正像卢梭说的,他是“凭假设和条件的推理”来构成他的学说的。
其实,所有启蒙思想家无不如此。
但在争取人的权利和尊严的问题上,对广大人民来说,首先是在争取生存的问题上,这种学说和原则却具有一种完全新颖的、扣人心弦的含义,起到了使人们为之奋斗的作用。
18世纪还不可能出现经济和社会关系的动态的观点。
对社会、政治问题的思考,还只能停留在社会关系的静态的幻象上面。
——王养冲《18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请回答:(1)据材料一,分析启蒙运动的起因。
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时期“理性”思想的变化。
(3分)(2)据材料二,指出“静态的幻象”的启蒙学说有哪些局限性?说明19世纪初西方文学对启蒙思想家“理性王国”的反应。
(3分)(3)指出材料二关于启蒙运动作用的看法。
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思想两方面加以说明。
从研究性学习中史料与结论的关系看,研究历史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4分)选择题答案:1-5 BCCDD 6-10 DADBA11题答案要点:(10分)(1)起因:科学与知识进步促成启蒙运动。
变化:从肯定人性、尊重人的价值发展到提倡科学与自由平等。
(从崇拜人性发展到崇拜理性)(2)局限性:仅凭假设与推理来构想学说;看不到经济与社会的辩证联系。
反应:文学家转而关注个人的感情,产生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反对崇拜理性,对社会现状不满,强调个人感情)(3)看法:开启民智。
推动法、美等国资产阶级革命;丰富资产阶级思想学说和人文主义内涵。
原则:论从史出。
课外知识:卢梭的故事卢梭1712年6月28日出生于瑞士日内瓦一个钟表匠的家庭。
卢梭的祖父原是法国新教徒,因躲避宗教迫害于16世纪中期来到瑞士。
父亲是钟表匠伊萨克·卢梭,技术精湛;母亲是牧师的女儿苏萨娜·贝纳尔,颇为聪明,端庄贤淑。
母亲因生他难产去世。
他一出生就失去了母爱,他是由父亲和姑妈抚养大的。
比他大7岁的哥哥离家出走,一去不返,始终没有音讯。
这样,家里只剩下他一个孩子。
卢梭懂事时,知道自己是用母亲的生命换来的,他幼小的心灵十分悲伤,更加感到父亲的疼爱。
他的父亲嗜好读书,这种嗜好无疑也遗传给了他。
卢梭的母亲遗留下不少小说,父亲常常和他在晚饭后互相朗读。
每读一卷,不一气读完是不肯罢休的,有时通宵达旦地读,父亲听到早晨的燕雀叫了,才很难为情地说:“我们去睡吧,我简直比你还孩子气呢。
”在这种情况下,卢梭日复一日地读书,无形之中养成了读书的习惯,渐渐充实并滋养了他年幼的心灵。
在父亲的鼓励下读了许多古希腊、古罗马文学中的名人传记。
7岁的卢梭就将家里的书籍遍览无余。
读完了自己家里的藏书,他还外出借书阅读,从外祖父那里卢梭获得了许多使他终生受益的经典著作,如勒苏厄尔著的《教会与帝国历史》、包许埃的《世界通史讲话》、普鲁塔的《名人传》、那尼的《威尼斯历史》、莫里的几部剧本等等,他的广泛阅读培养了其对古希腊、罗马英雄的崇拜及其对民主自由精神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