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启蒙运动的兴起
- 格式:doc
- 大小:43.50 KB
- 文档页数:4
第7课启蒙运动一.课标要求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二.学习目标1.从经济、政治、科学方面,了解启蒙运动的条件2.理解启蒙运动主要思想家的主张及其特点3.认识启蒙运动和文艺复兴的区别和联系。
三.概念解释1.启蒙运动(法文:Siècle des Lumières,英文:The Enlightenment,德文:die Aufklärung),指发生在17-18世纪的一场资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
是继文艺复兴后的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其核心思想是“理性崇拜”。
这次运动有力批判了封建专制主义,宗教愚昧及特权主义,宣传了自由,民主和平等的思想。
为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
这个时期的启蒙运动,覆盖了各个知识领域,如自然科学、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文学、教育学等等。
启蒙运动同时为美国独立战争与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框架,并且导致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兴起,与艺术史上的新古典主义时期是同一时期。
2.理性主义、欧洲理性主义(Rationalism)是建立在承认人的理性可以作为知识来源的理论基础上的一种哲学方法,高于并独立于感官感知。
一般认为随着笛卡儿的理论而产生,17-18世纪间主要在欧洲大陆上得以传播。
同时代相对的另一种哲学方法被称为不列颠经验主义(经验主义中的一派),它认为人类的想法来源于经验,所以知识可能除了数学以外主要来源于经验。
这里主要关注的是人类的知识来源以及证实我们所知的一种手段。
3.天赋人权、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的概念请阅读考试说明书181页4.百科全书派: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在编纂《百科全书》(全称为《百科全书,或科学、艺术和手工艺分类字典》)的过程中形成的派别。
《百科全书》主编是D.狄德罗。
百科全书派的核心是以狄德罗为首的唯物论者,他们反对封建特权制度和天主教会,向往合理的社会,认为迷信、成见、愚昧无知是人类的大敌。
第7课启蒙运动【课程标准】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一、理性时代的到来1、背景:①科学:自然科学的发展,使教会的很多说教不攻自破,为启蒙思想提供了锐利武器。
②经济: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根本原因)③政治:A英国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起了启示和榜样作用;B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的愿望日益强烈。
④思想: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推动⑤法国社会现状: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2、对象:反对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思想束缚。
3、过程:(1)兴起: 17世纪时,英国出现了早期启蒙思想;(2)高潮:18世纪中叶,法国的一大批启蒙思想家推动启蒙运动进入高潮;(3)发展:启蒙运动从法国传播到其他国家,得到进一步发展;(德国:康德)4、核心思想——理性主义:否定封建权威,提倡独立思考和理性判断,主张“天赋人权”、主权在民和法治观念,敬畏事实,提倡科学。
5、性质:是17、18世纪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思想束缚的思想解放运动。
二、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的主要观点:三、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由提倡人性到崇尚理性;集中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并主张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按照资产阶级利益建构政治制度,从而使启蒙运动比文艺复兴更为彻底,更具鲜明的政治革命性质。
四、启蒙运动的社会影响:1、对欧洲的影响:①破除了人们对天主教会和封建统治的迷信,解放了思想。
②人的权利得到进一步尊重,自由和平等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③在启蒙运动的冲击下法国爆发大革命,推翻封建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2、对世界的影响:①在英属北美殖民地和西属、葡属拉丁美洲殖民地爆发独立战争,赢得独立。
②在亚洲鼓舞中国和日本的仁人志士为改造旧社会而斗争。
③启蒙思想成为人们追求自由、平等的精神武器,在人类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对社会转型和各国政体的影响(1)对近代世界的影响:“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论证了革命的合理性;君主立宪制和三权分立学说不仅提供了依法治国的理论,还为资产阶级的政权组织形式设计了不同的方案。
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 义思想的发展。
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的主要观点;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 的发展;启蒙运动的社会影响。
进一步发展(根本原因);新兴阶级力量壮大科学的发展,教会的不少说教不攻自破;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影响。
:英国(兴起) →(高潮) →世界(进一步发展)(含义: )和天主教会主要思想①猛烈抨击②反对君主专制,倡导 制; ③提倡“ ”,认为人生来就是平等和自由的;④法律应以 为出发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①反对君主专制,主张 制 ②提出 学说,权力彼此制衡; ③法律不能违背人的 ,法律是理性的体现。
①“天赋人权” 、“②认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①启蒙运动的核心是人的 和理性判断; ②强调人的重要性,人不是达到任何目的的工具; ③主权在民,自由平等④自由也要自律, 自由平等只能在 之内。
代表作《哲学通信》《路易十四时代》》》《纯粹理性批评》影响是法国启蒙运 动的领袖,其 思想对 18 世纪 的欧洲产生巨 大影响。
奠定了资产阶 级有关国家和 法的理论基础是最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是近代西方著名的哲学家, 其理性批评哲 学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
人物伏尔泰 法国孟德斯鸠 法国卢梭 法国康德 德国”和社会契约思想;;(不反私有) 《《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①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冲击着欧洲的;②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传播了思想;①极大了鼓励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争取的斗争; (如美国独立战争、拉美独立运动,中国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②启蒙思想成为人们的精神武器,在人类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发展:①核心:由提倡人性到崇尚理性;②斗争矛头:集中批评封建专制制度;③提出了对未来社会的政治构想,主张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按照资产阶级利益建构政治制度明末清初的思想批评政治封建专制统治空前强化,封建统治仍十分稳条件固,还未形成资产阶级力量经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缓慢,受到封建制度束条件缚。
历史第7课启蒙运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历史第7课《启蒙运动》的相关内容。
主要围绕教材第二章第三节“启蒙运动”展开,详细内容包括启蒙运动的背景、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启蒙运动的影响等方面。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启蒙运动的背景,理解启蒙运动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
2. 掌握启蒙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能够分析各思想家的观点。
3. 体会启蒙运动对现代社会的积极影响,培养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及其影响。
教学重点:启蒙运动的背景、主要代表人物、启蒙运动的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教材、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历史图片,引发学生对启蒙运动的思考,进而引入新课。
2. 讲解:详细讲解启蒙运动的背景、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启蒙运动中的思想家如何影响了现代社会。
4. 例题讲解:解答学生关于启蒙运动的相关疑问。
5. 随堂练习:设计选择题和简答题,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启蒙运动的背景。
(2)列举三位启蒙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并介绍他们的主要思想。
(3)谈谈你对启蒙运动对现代社会的影响的认识。
2. 答案:(1)背景:1718世纪,欧洲社会逐渐从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过渡,自然科学的发展使人们开始对宗教信仰产生怀疑,追求自由、平等、民主的思想逐渐兴起。
(2)代表人物及思想:①伏尔泰:提倡天赋人权,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反对封建专制和教会权威。
②卢梭:主张社会契约论,强调人民主权的至上性,提倡民主制度。
③康德:强调理性,认为人应该依据理性来判断事物,提倡道德自律。
(3)影响:启蒙运动为现代社会的民主、自由、平等等价值观念奠定了基础,对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等环节,使学生了解了启蒙运动的背景、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第7课启蒙运动【自主学习】一、理性时代(启蒙运动)的到来1.时间:17~18世纪。
2.兴起原因:(1)经济基础: 的发展。
(2)阶级基础:新兴资产阶级队伍壮大,强烈要求摆脱封建专制和教会压迫。
(3)政治基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4)科学基础:取得重大进展。
(5)思想基础:和宗教改革的推动。
3.实质(性质):一场资产阶级反对统治和教会思想束缚的运动。
4. 进程:17世纪时,英国出现了早期启蒙思想;18世纪中叶,启蒙运动在进入高潮。
5.核心:。
6.主要内容:(1)呼唤用理性的阳光去驱散现实的黑暗,努力构建一个的美好时代。
(2)猛烈抨击天教会的权威和迷信,反对,提倡科学、和平等。
二、法国的启蒙思想家1.伏尔泰:(1)地位: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
(2)思想主张:抨击天主教会;反对君主专制,倡导;提倡“”(人生来就是平等和自由的);法律应以从人性出发,在面前人人平等。
(3)代表作:《》《路易十四时代》。
2.孟德斯鸠:(1)思想主张:反对君主专制;提出“”学说,即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分立(其核心是权力彼此制衡);法律应当是理性的体现。
(2)意义: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的合理性,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的理论基础。
(3)代表作:《》《波斯人信札》。
3.卢梭:(1)思想主张:“天赋人权”、“”(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和“”(统治者的权力来自他同人民签订的契约,如果他违反了民意,人民就有权推翻他)思想;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
(2)代表作:《社会契约论》。
三、启蒙运动的扩展1. 扩展:从法国传播到其它国家,启蒙运动得到进一步发展。
2.代表人物:。
(1)地位: 德意志著名的哲学家,对启蒙运动作了经典的。
(2)思想主张:启蒙运动的核心就是人应该自己独立思考,理性判断;强调的重要性,人就是人,而不是达到任何目的的工具;主权属于人民;人要自律;自由和平等只能在范围之内。
(3)代表作:《》。
3.启蒙运动的影响:(1)一次空前的思想解运动,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冲击着欧洲封建专制统治。
第7课启蒙运动的兴起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2、识记启蒙运动相关的基础知识
3、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及启蒙思想的巨大影响
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用表格法掌握启蒙运动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2、运用比较法加深对启蒙思想家观点共性和个性的认识
3、运用比较法对比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异同,说明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重点和难点
1、启蒙思想家的主张及启蒙运动的影响。
2、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方法:材料分析法、对比法等
教学过程
导入:
本课的引言是由文字和图画两部分组成的。
文字内容着重指出了在18世纪的法国,人们开始摆脱政府和教会的禁令,对现实社会一切现象表示质疑,人们通过各种方式表达着自己的见解,开始学会用自己的头脑思考分析问题。
图画则形象地补充了文字内容。
引导学生浏览图画,配合阅读文字内容,解决两个问题:1.从图画中可以提取哪些信息?2.说明什么问题?由此进入新课的学习。
一、“理性时代的到来”——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
从政治、经济、自然科学的发展、法国社会的现状四个方面分析了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
1.理性时代的到来不是偶然的。
从17世纪的欧洲发生的政治、经济、科学等方面的变化来分析理性时代到来的条件。
首先,它是资产阶级反封建反专制制度的时代要求。
17、18世纪西欧的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握有雄厚的经济力量,英国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国王的权力开始受到限制。
这一变化引起了欧洲国家的广泛注意。
为了推翻封建“旧制度”,资产阶级必须制造舆论。
启蒙运动便是在这个要求下产生的。
其次,启蒙运动之发生,也与自然科学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17、18世纪,自然科学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为启蒙思想提供了锐利武器,因为启蒙思想家在许多方面是从新兴的自然科学中寻找理论根据和思想方法的。
如笛卡尔认为认识世界和取得知识的唯一方法是数学推理,培根则提出了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归纳法。
这二人的观点打破了束缚人们头脑的中世纪经院哲学枷锁,提倡科学实验,提倡研究自然界客观事物之风随之盛行起来;牛顿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则是在这一风气影响下最
伟大的发现,它一下子揭开了宇宙的面纱,把它的秘密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
牛顿发现了一个基本的、宇宙的法则,这个法则既支配了整个宇宙,也支配了最微小的物体。
这样一来,自然界就成为一架按照自然法则运行的庞大的机械装置,这一架机械装置可以靠观察、实验、测量及计算被人们所认识。
由此类推,支配人类社会的法则依靠人的理性也可以为人们所发现。
在牛顿的启发下,启蒙思想家们力图发现支配人事和社会的永恒法则。
到18世纪上半期,自然科学研究在物理学、植物学、地理学等领域内取得了更加显著的成就,使得很多人相信人类是可以征服自然,人类社会是不断前进的。
正是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才出现了启蒙运动。
这场运动是在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所宣扬的人文主义的基础上,又向前深入发展的一次思想文化运动。
它的内容和影响都大大超过了文艺复兴运动,是欧洲发生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2.启蒙运动的核心、主要内容、性质。
核心:理性主义。
阐释理性主义的含义:所谓理性即人的思考和判断。
它强调凡事要以人的思维去判断,而不依赖天意或神的旨意,其目的都是为了保障人的自然权利。
这里涉及了一个思考什么(人的权利)、怎样思考(科学的方法)的问题。
说到底是资产阶级要求民主、自由、平等。
他们把理性主义变成了一面反封建的旗帜,主张把理性作为衡量一切现存事物的唯一标准。
凡是违背理性的,都应予以打倒。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概括启蒙运动的内容。
“启蒙”在法文中即为光明、智慧之意。
启蒙思想家认为:过去的时代在天主教会和世俗封建主的统治下是迷信和无知的黑暗时代,而启蒙运动就是要从黑暗进入到智慧和光明的时代。
他们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可见,这种思想完全是针对“中世纪只知道的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31页)而提出的,而“要触犯当时的社会制度,就必须从制度身上剥去那一层神圣外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第401页)所以启蒙思想家用人的思考和判断去剥封建制度身上的“神圣”外衣,去批判教权主义、专制主义,以此达到资产阶级所号召的消灭专制王权、贵族特权和等级制度,实现所追求的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
3.性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
4.启蒙运动的概况。
补充说明:启蒙运动于17世纪兴起于英国,18世纪在法国达到高潮。
二、“伟大的启蒙思想家”。
法国卓越的启蒙思想家有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人,另外还有百科全书派。
他们的思想主张对法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本目以学生阅读为主。
教师提出问题:法国启蒙思想的代表人物包括哪些人?他们各自的主张是什么?有何异同点?
教学建议:教师可以采编一些有关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的影响、文字资料作为教材内容的补充,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思想家主张的进步性所在。
学习他们为追求真理而不畏艰难的精神。
列表归纳:
关于“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引导学生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完成该表格内容:
启蒙运动从法国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
启蒙运动的发展在人类历史进程中产生了重大影响。
建议教师用师生讨论、学生主讲的方法,完成本目的教学。
1.启蒙思想的扩展:在法国的影响下,欧洲许多国家都兴起了启蒙运动。
康德是德意志著名的哲学家。
他继承和弘扬了法国的启蒙思想,主张主权在民,相信自由、平等的天赋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他反对贵族世袭制度,对法国革命表示同情,但又认为法王路易十六被处死刑是“永世莫赎之罪”。
2.启蒙运动的影响。
教材主要写了四个方面:第一,从对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影响来看,启蒙运动所批判和主张的内容,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作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
第二,启蒙运动的实际指导意义:首先,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其次,启蒙运动对欧洲其他国家和美洲的影响,启蒙运动所宣传的天赋人权、三权分立、自由、平等、民主和法制的思想,推动了资产阶级的革命和改革,成为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立国之本;同时,启蒙思想在英属北美殖民地和拉丁美洲鼓舞人民拿起武器,争取独立。
第三,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影响,启蒙思想成为人们追求自由、平等的精神武器,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知识联系:采用教材插图以及中国近代史上册教材插图《严复和他的主要译著》一图制成幻灯片,指出译著中的《法意》就是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以此加深学生对启蒙思想影响的认识。
小结:
比较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异同。
习题反馈:
见课件和评价手册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