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启蒙运动》资料讲解
- 格式:ppt
- 大小:1.07 MB
- 文档页数:29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7课启蒙运动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的第7课,是第二单元第3课的内容,主要包括理性时代的到来、法国的启蒙思想家和启蒙运动的扩展三个子目,重点讲述了启蒙运动的背景、主要内容,启蒙思想家的观点和启蒙运动的影响等知识点。
本节课是本单元及本书的重要课节。
从人教版高中历史三本必修的角度看,启蒙运动这个章节与必修一欧美政治制度及必修二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有紧密的联系,学习本课,能更好融会贯通三本书中相关章节的内容;从本书结构上讲,在整体编排上,本课位于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之后,中西思想对比明显,逻辑结构清晰,有助于我们学习和理解中西方文化及价值观的异同;从单元内部结构上讲,本课是本单元的第3课,学生学习本课,能在中西对比中,对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内涵有更深的了解,有助于之后的学习;从本课内容上讲,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有直接的关系,都有利于传播、发展人文主义思想,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为启蒙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启蒙运动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高涨时期,是欧洲历史上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对我们了解和学习欧洲历史,理解当今西方世界及其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本课的主体是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和康德等人的思想观点,牵涉历史概念较多,且思想内容较为深邃,学生不易学习和理解。
第7课启蒙运动(17-18世纪)一、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1、经济原因: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根因)(17-18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发展程度已较高,为启蒙运动的到来提供了经济基础)2、政治原因:新兴资级力量壮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3、科学:自然科学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自信(自然科学的成就使教会的很多说教不攻自破,为启蒙思想提供了锐利武器)4、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的推动三、启蒙运动为什么发源于英国?为什么高潮又出现在18世纪的法国?答:兴起于英国原因:①17世纪,英国资本主义经济最发达;②17世纪中期,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的启蒙思想由此产生了。
高潮于法国原因:①18世纪的法国是欧洲典型的封建专制国家,盛行着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第三等级与特权等级之间的矛盾特别尖锐,而封建制度的危机又空前严重,这就为启蒙运动的出现提供了社会基础;②法国是欧洲大陆资本主义经济最发达的国家,新兴资产阶级力量的日益加强,形成了一批既有经济实力,又有文化教养的新兴阶级的代表,为启蒙运动的兴起提供了物质基础;③教权势力的顽固和疯狂,迫使新兴阶级的思想家抛开宗教外衣,投向公开的理性宣传,而近代科学的兴起和英国革命的成功,则为启蒙运动的兴起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理论实践经验,从而使法国的启蒙运动成为欧洲之中心。
六、法国启蒙思想家的主要贡献。
1、解放思想:他们高举理性的旗帜,批判宗教迷信、专制制度和等级制度,把人们从长时期的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
2、强调人权:他们强调人的尊严,宣布人权神圣不可侵犯。
他们主张一切人,无论其出身如何,都有独立的人格,都有追求生存和幸福的权利。
3、破除宗教迷信:他们大力传播科学知识,向宗教神学宣战。
4、构建政治蓝图:为资本主义国家政体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七、启蒙运动影响:积极性:①思想解放:进一步解放了人们思想,冲击着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人的权利得到进一步尊重,自由和平等思想日益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