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局解
- 格式:pptx
- 大小:9.48 MB
- 文档页数:77
实验日期:____年__月__日实验者姓名:____实验指导教师:____一、实验目的1. 掌握腹部主要器官的解剖位置、形态结构及其相互关系。
2. 了解腹部器官的血液供应、淋巴引流和神经分布。
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提高解剖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二、实验内容1. 观察腹部器官的整体形态,包括肝脏、胆囊、胃、小肠、大肠、脾脏等。
2. 观察腹部器官的内部结构,如胃壁的层次、肠壁的层次、胆囊壁的层次等。
3. 观察腹部器官的毗邻关系,如肝脏与胃、胆囊与肝脏等。
4. 观察腹部器官的血液供应、淋巴引流和神经分布。
三、实验方法1. 使用腹部解剖模型,观察腹部器官的整体形态。
2. 使用解剖刀、剪刀等工具,切开腹部器官,观察其内部结构。
3. 使用解剖图谱,了解腹部器官的毗邻关系。
4. 使用解剖图谱,了解腹部器官的血液供应、淋巴引流和神经分布。
四、实验结果1. 肝脏:位于右上腹部,分为左右两叶,右侧叶较大。
肝脏表面有肝包膜,内部有肝静脉、肝动脉和肝管等结构。
2. 胆囊:位于肝脏下方,呈长形囊袋状,壁由黏膜、肌层和浆膜构成。
胆囊内有胆汁。
3. 胃:位于上腹部,分为贲门、胃底、胃体和幽门四部分。
胃壁由黏膜、肌层和浆膜构成。
4. 小肠:位于腹部中部,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部分。
小肠壁由黏膜、肌层和浆膜构成。
5. 大肠:位于腹部下方,分为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五部分。
大肠壁由黏膜、肌层和浆膜构成。
6. 脾脏:位于左上腹部,呈扁椭圆形,表面有脾包膜。
脾脏内有脾动脉、脾静脉和脾神经等结构。
五、实验分析1.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实质性器官,具有代谢、解毒、储存血液等功能。
肝脏的血液供应丰富,有利于其完成各项生理功能。
2. 胆囊:储存和浓缩胆汁,有助于消化脂肪。
胆囊的壁由黏膜、肌层和浆膜构成,有利于胆囊收缩和胆汁排出。
3. 胃:是消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储存食物、消化食物等功能。
胃壁由黏膜、肌层和浆膜构成,有利于胃的收缩和蠕动。
图注:1 交感干、2 左肺、3 食管、4 胸主动脉、5 心包、6 胃、7 胃短动脉、8 左肾上腺、9 脾动脉、10 脾、11 左肾、12 输尿管、13 降结肠、14 右肺、15 肋间后动脉、16 奇静脉、17 支气管支、18 右主支气管、19 右肺动脉、20 迷走神经、21 膈、22 腹主动脉、23 肝、24 下腔静脉,25 右肾上腺、26 右肾动脉、27 右肾图注:1 交感干、2 左肺、3 食管、4 胸主动脉、5 心包、6 胃、7 左肾上腺、8 胃短动脉、9 脾动脉、10 脾、11 左肾、12 输尿管、13 降结肠、14 右肺、15 肋间后动脉、16 奇静脉、17 支气管支、18 右主支气管、19 迷走神经、20 右肺动脉、21 右肺静脉、22 下腔静脉、23 肝静脉口,24 膈、25 肝、26 腹主动脉、27 右肾上腺、28 右肾、29 右肾动脉图注:1胸锁乳突肌、2 三角肌、3 头静脉、4 胸大肌、5 前锯肌、6 腹外斜肌、7 外侧皮支、8 腹直肌鞘前层、9 胸腹壁静脉、10 旋髂浅静脉、11 腹壁浅静脉,图注:1胸锁乳突肌、2 头静脉、3 胸大肌、4 腋动、静脉、5 胸小肌、6 腹直肌鞘前层、7 腱划、8 腹横肌、9 腹内斜肌、10 半月线、11 髂腹下神经、12 股静脉、13 臂丛、14 前锯肌、15 腹外斜肌、16 腹直肌、17 腹直肌鞘后层、18 腹壁上动、静脉、19 第10肋间神经、20 腹壁下动、静脉,21腹横筋膜、22髂腹肌沟神经、23锥状肌、24 弓状线、25白线图注:1 肝、2 肝圆韧带、3 横结肠、4 盲肠、5 胃、6 大网膜、7 回肠,图注:1 横结肠、2 回肠、3 升结肠、4 盲肠、5 大网膜、6 空肠、7 乙状结肠、8 膀胱,图注:1 大网膜、2 胃网膜右动、静脉、3 胆总管、4 胆囊管、5 肝右叶、6 胆囊、7 方叶、8 肝圆韧带、9 肝总管、10 右支、11 左支、12 肝固有动脉、13 肝左叶、14 尾状叶、15 胃左动、静脉、16 脾、17 胃网膜左动、静脉、18 胃、19 脾动脉、20 胃后动脉、21 胃短动脉、22 胰,23 肠系膜下静脉、24 睾丸动、静脉、25 肠系膜上动脉、26 肠系膜上静脉图注:1十二指肠、2胰十二指肠上前动脉、3胰十二指肠上后动脉、4 胃十二指肠动脉、5胆总管、6胆囊动脉、7肝固有动脉、8肝、9肝总动脉、10 胃左动脉、11 脾动、静脉、12 脾、13 胰尾动脉、14 胰大动脉、15 胰、16 胰支、17空肠动、静脉、18 肠系膜上动脉、19胰十二指肠下动脉前支,20 胰管、21 右肾、22 胆囊、23 肝门静脉、24 肝镰状韧带、25 肾静脉、26 睾丸静脉、27 肠系膜下静脉、28 腹主动脉、29 肠系膜上静脉、30 下腔静脉图注:1十二指肠、2胰十二指肠上前动脉、3胰十二指肠上后动脉、4 胃十二指肠动脉、5胆总管、6胆囊动脉、7肝固有动脉、8肝、9肝总动脉、10 胃左动脉、11 脾动、静脉、12 脾、13 胰尾动脉、14 胰大动脉、15 胰、16 胰支、17空肠动、静脉、18 肠系膜上动脉、19胰十二指肠下动脉前支,20 胰管、21 右肾、22 胆囊、23 肝门静脉、24 肝镰状韧带、25 肾静脉、26 睾丸静脉、27 肠系膜下静脉、28 腹主动脉、29 肠系膜上静脉、30 下腔静脉图注:1 大网膜、2 胃网膜右动、静脉、3 胆总管、4 胆囊管、5 肝右叶、6 胆囊、7 方叶、8 肝圆韧带、9 肝总管、10 右支、11 左支、12 肝固有动脉、13 肝左叶、14 尾状叶、15 胃左动、静脉、16 脾、17 胃网膜左动、静脉、18 胃、19 脾动脉、20 胃后动脉、21 胃短动脉、22 胰,23 肠系膜下静脉、24 睾丸动、静脉、25 肠系膜上动脉、26 肠系膜上静脉图注:1 右后叶上段、2 右后叶下段、3 右前叶、4 左内叶、5 左外叶下段、6 左外叶上段、7 尾状叶左段、8 尾状叶右段,图注:1 右后叶上段、2 右后叶下段、3 右前叶、4 左内叶、5 左外叶下段、6 左外叶上段、7 尾状叶左段、8 尾状叶右段,图注:1右肾、2十二指肠、3肝总动脉、4肝固有动脉、5胆囊动脉、6胆囊淋巴结、7肝、8右支、9左支、10胃右动脉、11胃左动脉、12脾动脉、13脾、14左肾静脉、15左肾、16肠系膜下静脉、17左睾丸静脉、18腹主动脉、19下腔静脉、20肠系膜上动脉、21右后叶下段支、22右后叶支、,23右后叶上段支、24右前叶支、25尾状叶支、26横部、27角部、28左外叶上段支、29矢状部、30左外叶下段支、31囊部、32肝门静脉、33胆囊、34肝右叶、35肝中间静脉、36肝左叶、37肝左叶、38肝左静脉、39镰状韧带、40胰图注:1 胸锁乳突肌、2 锁骨、3 胸大肌、4 胸小肌、5 左肺上叶、6 肋、7 肋间肌、8 乳房、9 左肺下叶、10 膈、11 胃、12 肝圆韧带、13 降结肠、14 空肠、15 乙状结肠、16 髂骨、17 髂肌、18 髂外动脉、19 股骨头、20 耻骨支、21 耻骨联合、22 股动脉、23 右肺上叶、24 右肺中叶,25 右肺下叶、26 肝、27 胆囊、28 十二指肠、29 胰、30 横结肠系膜、31 升结肠、32 盲肠、33 回肠、34 阔筋膜张肌、35 膀胱、36 耻骨肌、37 长收肌、38 短收肌、39 股直肌、40 第9肋、41 第10肋软骨、42 左心室、43 肺动脉干、44 右心室图注:1 肱二头肌长头腱、2 肱骨头、3 食管、4 腋动脉 5 腋静脉、6 左肺上叶、7 左肺上叶、8 左肺下叶、9 肋膈隐窝、10 肝左叶、11 胃、12 腹主动脉、13 脾、14 胰、15 降结肠、16 腹外斜肌、17 腹内斜肌、18 髂骨、19 髂肌、20 臀小肌、21 臀中肌、22 股骨头、23 闭孔内肌、,24闭孔外肌、25股外侧肌、26短收肌、27颈椎椎间盘、28气管、29肺动脉、30右肺上叶、31右肺下叶、32右心房、33下腔静脉、34肝、35第9肋、36肋胸膜、37腰小肌、38十二指肠降部、39第2腰椎体、40升结肠、41腰大肌、42髂外静脉、43髂外动脉、44回肠、45膀胱、46子宫颈、47阴道图注:1 胸骨柄、2 胸大肌、3 胸小肌、4 左肺上叶、5 肋、6 肋间肌、7 乳房、8 左肺下叶、9 肋胸膜、10 胸膜腔、11 膈、12 肋膈隐窝、13 腹横肌、14 腹内斜肌、15 腹外斜肌、16 空肠、17 腹直肌、18 锁骨、19 右肺中叶、20 心包、21 右心室、22 右肺下叶、23 肝右叶、24 胆囊、,25 肝圆韧带、26 胃、27 升结肠、28 大网膜、29 右肺上叶图注:1 脊髓、2 冈上肌、3 前锯肌、4 肩胛骨、5 肩胛下肌、6 左肺上叶、7 背阔肌、8 左肺下叶、9 胸主动脉、10 肋、11 肋间肌、12 胃、13 膈、14 脾、15 左肾、16 降结肠、17 腰大肌、18 髂骨、19 骶骨、20 骶髂关节、21 臀中肌、22 臀大肌、23 卵巢、24 臀小肌、25 闭孔内肌,26 闭孔外肌、27 右肺上叶、28 右肺下叶、29 第9胸椎体、30 肝、31 第2腰椎体、32 右肾、33 直肠、34 回肠、35 子宫、36 膀胱图注:1锁骨下静脉、2胸小肌、3三角肌、4左肺上叶、5肺动脉干、6升主动脉、7左肺下叶、8左心室、9心包、10前锯肌、11膈、12胃、13脾、14胰、15空肠、16降结肠、17腹外斜肌、18腹内斜肌、19髂骨、20腰大肌、21臀小肌、22髂肌、23股骨头、24闭孔内肌、25闭孔外肌、26髂腰肌、27耻骨肌,28短收肌、29股薄肌、30颈内静脉、31锁骨下静脉、32左头臂静脉、33左肺上叶、34右肺中叶、35右心房36右肺下叶37肋38肋间肌39胸膜腔40肋胸膜41胆囊42下腔静脉43结肠右曲44升结肠、45腹主动脉46肠系膜47盲肠48髂外动脉49回肠50膀胱51股外侧肌52股直肌53子宫颈54阴道55肋膈隐窝图注:1 斜方肌、2 肩胛冈、3 肩胛提肌、4 冈下肌、5 颈半棘肌、6 肩胛下肌、7 肋间肌、8 第6肋、9 肩胛骨下角、10 背阔肌、11 前锯肌、12 腹内斜肌、13 腹横肌、14 腹外斜肌、15 冈上肌、16 小圆肌、17 大圆肌、18 肋、19 第6胸椎横突、20 第6胸椎椎弓板、21 壁胸膜、22 膈,23 肝、24 第12胸椎棘突、25 竖脊肌、26 肋间后动、静脉图注:1 肩胛骨、2 冈上肌、3 前锯肌、4 冈下肌、5 肩胛下肌、6 肋胸膜、7 背阔肌、8 第7肋、9 肋间肌、10 左肺下叶、11 膈、12 脾、13 左肾、14 腹内斜肌、15 发腹外斜肌、16 腰方肌、17 腰大肌、18 髂骨、19 骶髂关节、20 臀中肌、21 臀大肌、22 梨状肌、23 上、下孖肌、,24 闭孔内肌、25 坐骨、26 股方肌、27 中、后斜角肌、28 头长肌与颈长肌、29 脊髓、30 第8胸椎体 31 右肺下叶、32 肝、33 肋膈隐窝、34 第1腰椎椎弓根、35 右肾、36 马尾、37 骶骨、38 乙状结肠、39 回肠、40 了宫、41 直肠图注:1头夹肌、2斜方肌、3肩胛提肌、4上后锯肌、5小菱形肌、6大菱形肌、7竖脊肌、8横结肠、9第4肋、10十二指肠、11腹直肌、12左上肺动、静脉、13左肺上叶支气管、14左肺下叶支气管、15左下肺静脉、16左下肺动脉、17左肺下叶、18心包腔、19胸膜腔、20胃、21膈、22胰23脾动、静脉,、24左肾25脂肪囊、26腰方肌27腰小肌、28肾动静脉、29腰大肌、30胸锁乳突肌、31颈内静脉、32中、后斜角肌、33肩胛上静脉、34锁骨下动、静脉、35肺动脉干36锁骨、37前斜角肌38第1肋39胸大肌40左肺上叶41心包42左心耳43空肠44左心室45室间隔46右心室47右冠状动脉后室间支48肝图注:1 第3骶椎、2 第4骶神经、3 第3骶神经、4 第2、3骶椎椎间盘、5 第2骶椎、6 第2骶神经、7 骶髂关节、8 臀大肌、9 左髂内动、静脉、10 臀中肌、11 臀上动、静脉、12 髂骨翼、13 输尿管、14 臀小肌、15 髂肌、16 左髂外动、静脉、17 股神经、18 腹横肌、19 腹内斜肌、20降结肠,21 乙状结肠系膜、22 大网膜、23 乙状结肠、24 腹直肌、25 回肠、26 肠系膜、27 多裂肌与竖脊肌、28 阑尾、29 右髂外动、静脉、30 右髂内动、静脉支图注:1 第8胸椎椎突、2 第9胸椎体、3 第9肋椎关节、4 第9肋、5 髂肋肌、6 背阔肌、7 半奇静脉、8 左肺下叶、9 前锯肌、10 肋间肌、11 胸主动脉、12 食管、13 肝尾状叶、14 左肺上叶、15 胸大肌、16 左心室、17 心包、18 奇静脉、19 右心室、20 膈、21 下腔静脉、22 肝静脉,23 右肺中叶、24 肝右叶、25 腹外斜肌、26 第8肋、27 最长肌、28 硬脊膜、29 脊髓、30 第6肋、31 第7肋、32 剑突、33 斜裂图注:1 第3腰椎棘突、2 马尾、3 硬脊膜、4 棘肌与横突棘肌、5 椎内静脉丛、6 最长肌、7 第3腰神经、8 髂肋肌、9 第3、4腰椎椎间盘、10 腰方肌、11 腰大肌、12 左肾、13 输尿管、14 降结肠、15 空肠、16 腹横肌、17 腹外斜肌、18 腹内斜肌、19 横结肠、20 腹主动脉、21 腹直肌,22 白线、23 回肠、24 下腔静脉、25 十二指肠水平部、26 大网膜、27 升结肠、28 肝右叶、29 右肾、30 第12肋、31 第3腰椎体、32 胸腰筋膜图注:1 脊髓、2 硬脊膜、3 棘肌与横突棘肌、4 最长肌、5 斜方肌、6 大菱形肌、7 髂肋肌、8 第4肋、9 肩胛骨、10 左肺上叶、11 冈下肌、12 第3肋、13 肩胛下肌、14 前锯肌、15 小圆肌、16 副半奇静脉、17 大圆肌、18 肱三头肌、19 三角肌、20 肱骨、21 肱二头肌与喙肱肌,22 第2肋、23 胸导管、24 胸大肌、25 胸小肌、26 食管、27 左锁骨下动脉、28 第2肋软骨、29 左颈总静脉、30 左头臂静脉、31 胸骨柄、32 头臂干、33 气管、34 第4胸椎体、35 胸廓内动、静脉、36 奇静脉、37 腋动、静脉、38 右头臂静脉图注:1 斜方肌、2 颈半棘肌、3 头夹肌、4 头半棘肌、5 最长肌、6 肩胛提肌、7 中斜角肌、8 第5颈神经、9 椎动脉、10 前斜角肌、11 胸锁乳突肌、12 颈总动脉、13 颈长肌、14 甲状软骨、15 甲状舌骨肌、16 肩胛舌骨肌、17 胸骨舌骨肌、18 甲杓肌、19 声襞、20 喉腔、21 杓横肌,22 第5、6颈椎椎间质、23 喉咽、24 甲状腺、25 颈内静脉、26 第5颈椎横突、27 中、后斜角肌、28 颈外静脉、29 夹肌、30 第5颈椎棘突、31 多裂肌图注:1 脊髓、2 硬脊膜、3 横突棘肌、4 最长肌、5 斜方肌、6 髂肋肌、7 第5肋、8 大菱形肌、9 肋间肌、10 冈下肌、11 第4肋、12 前锯肌、13 左肺下叶、14 斜裂、15 大圆肌、16 左肺上叶、17 背阔肌、18 第3肋、19 胸主动脉、20 左肺动脉上叶支、21 左肺静脉、22 肺段支气管、,23 胸小肌、24 左主支气管、25 胸大肌、26 第2肋软骨、27 食管、28 奇静脉、29 胸骨柄、30 胸腺、31 升主动脉、32 右主支气管、33 左心房、34 第3肋、35 右肺中叶、36 壁胸膜、37 肱动脉、38 肩胛下肌、39 右肺斜裂、40 右肺下叶、41 第4胸椎体、42 肩胛骨外侧缘图注:1 第10胸椎棘突、2 棘肌与横突棘肌、3 第12胸神经、4 最长肌、5 左肾上腺、6 左肾、7 髂肋肌、8 下后锯肌、9 背阔肌、10 脾、11 胃短动脉、12 胃、13 胸主动脉、14 第7肋、15 腹外斜肌、16 肝尾状叶、17 肝左叶、18 腹直肌、19 下腔静脉、20 胆囊动、静脉、21 肝门静脉、,22 右肾上腺、23 胆囊、24 脊髓、25 肝右叶、26 第8肋、27 膈、28右肾、29 第12肋、30 第11胸椎体、31 硬脊膜图注:1 脊髓、2 硬脊膜、3 半棘肌、4 多裂肌与回旋肌、5 夹肌、6 斜方肌、7 肩胛提肌、8 最长肌、9 后斜角肌、10 中斜角肌、11 椎动、静脉、12 左颈外静脉、13 前斜角肌、14 颈长肌、15 胸锁乳突肌、16 颈内静脉、17 左颈总动脉、18 甲状腺下静脉、19 第5、6颈椎椎间盘、20 咽,21 咽缩肌、22 前锯肌、23 肩锁关节图注:1 大阴唇、2 臀大肌、3 闭孔动、静脉与神经、4 半腱肌、5 股二头肌长头腱、6 坐骨神经、7 臀大肌腱、8 股骨体、9 股内侧肌、10 肌中间肌、11 股外侧肌、12 髂胫束、13 股深动、静脉、14 股直肌、15 股动、静脉、16 缝匠肌、17 大收肌、18 大隐静脉、19 长收肌、20 短收肌,21 股薄肌、22 小阴唇、23 半膜肌腱图注:1 第4骶椎、2 直肠、3 第4骶神经、4 第3骶神经、5 梨状肌、6 髂内动、静脉支、7 腰骶干、8 臀大肌、9 臀中肌、10 闭孔动、静脉、11 输尿管、12 闭孔内肌、13 臀小肌、14 髂骨体、15 乙状结肠、16 阔筋膜张肌、17 缝匠肌、18 髂腰肌、19 股神经、20 髂外淋巴结、,21 左髂外动、静脉、22 腹横肌、23 腹内斜肌、24 腹直肌、25 锥状肌、26 回肠、27 右髂外动、静脉图注:1 球海绵体肌、2 大收肌、3 半腱肌、4 臀大肌、5 股二头肌长头腱、6 股骨、7 股外侧肌、8 股中间肌、9 阔筋膜张肌、10 股深动、静脉、11 股直肌、12 股动、静脉、13 缝匠肌、14 短收肌、15 耻骨肌、16 长收肌、17 股薄肌、18 睾丸、19 股深动、静脉与股动脉、20 坐骨神经,图注:1 第9胸椎棘突、2 棘肌与横突棘肌、3 脊髓、4 硬脊膜、5 第9胸椎体、6 最长肌、7 第9胸椎横突、8 髂肋肌、9 第9肋、10 第8肋、11 背阔肌、12 肋间后动、静脉、13 第7肋、14 前锯肌、15 半奇静脉、16 左肺下叶、17 胸主动脉、18 斜裂、19 左肺上叶、20 第6肋、21 腹外斜肌,22 左心室、23 室间隔、24 胸大肌、25 右心室、26 冠状窦、27 第6肋软骨、28 第7肋软骨、29 食管、30 右心房、31 奇静脉、32 右肺中叶、33 右肺下叶、34 肋间肌、35 斜方肌、36 椎内前静脉丛图注:1 马尾、2 硬脊膜、3 横突棘肌、4 第3、4腰椎关节突关节、5 最长肌、6 髂肋肌、7 第2、3、4腰神经、8 腰方肌、9 腰大肌、10 腹外斜肌、11 腹内斜肌、12 腹横肌、13 降结肠、14 乙状结肠、15 输尿管、16 横结肠、17 交感干、18 髂总淋巴结、19 髂总动脉、20 腹直肌、,21 下腔静脉、22 肠系膜上动脉、23 脐、24 回肠、25 升结肠、26 第4腰椎体、27 第5腰神经。
局解-腹部1、脐区有哪个器官的投影?——[单选题]A 胃体B 十二指肠的大部分C 胰D 横结肠的全部E 左、右输尿管正确答案:E2、右季肋区有哪个器官的投影?——[单选题]A 右肾上部B 右输尿管的1/3C 十二指肠降部D 胃幽门部E 胰头正确答案:A3、左季肋区有哪个器官的投影?——[单选题]A 腹主动脉B 脾C 空肠一部分D 胃幽门E 回肠一部分正确答案:B4、腹上区有哪个器官的投影?——[单选题]A 胃底B 脾C 胆囊D 胰尾E 结肠左曲正确答案:C5、耻(腹下)区有哪个器官的投影?——[单选题]A 回肠末端B 卵巢C 横结肠D 左、右输尿管E 尿道正确答案:D6、右外侧(腰)区有哪个器官的投影?——[单选题]A 右肾上腺B 升结肠C 右肾上部D 右输尿管E 横结肠右半正确答案:B7、左外侧(腰)区有哪个器官的投影?——[单选题]A 左肾上腺B 左肾上部C 降结肠D 左输尿管E 横结肠右半正确答案:C8、右髂区有哪个器官的投影?——[单选题]A 右输尿管下段B 空肠C 回肠末端D 升结肠E 空肠系膜正确答案:C9、左髂区有哪个器官的投影?——[单选题]A 左输尿管下段B 空肠C 降结肠D 空肠系膜E 回肠袢正确答案:E10、腹壁上界的连线包括下述哪个结构?——[单选题]A 膈穹B 第12肋前端C 第1腰椎棘突D 剑胸结合E 第11肋间正确答案:D11、腹壁下界的连线包括下述哪个结构?——[单选题]A 耻骨联合下缘B 耻骨梳C 弓状线D 第4腰椎棘突E 腹股沟正确答案:E12、关于腹腔与盆腔的分界,下列哪项是正确的?——[单选题]A 解剖学无分界标志线B 腹部体表的下水平线是分界线C 耻骨结节的连线是分界线D 经骨盆上口互相连通E 以骶骨岬与耻骨支连线分界正确答案:D13、关于半月线的位置,下列哪项是正确的?——[单选题]A 是腹直肌鞘后层的下缘B 是腹直肌鞘的外侧缘C 与腹直肌腱划紧密相连D 脐平面以下无半月线E 在体表相当于锁骨中线正确答案:B14、关于脐的体表标志意义,下列哪项是正确的?——[单选题]A 脐一般平第4—5腰椎间B 脐一般平第2—3腰椎间C 脐与右髂前上棘的连线是回盲瓣的体表投影D 脐与左髂前上棘的连线是乙状结肠的体表投影E 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1/3和外1/3交界处是阑尾的体表投影正确答案:E15、关于髂前上棘的体表标志意义,下列哪项是正确的?——[单选题]A 髂前上棘的连线是腹部分区的下水平线B 髂前上棘与耻骨嵴之间是腹股沟C 右髂前上棘与脐的连线上有McBurney点D 髂前上棘是髂骨与耻骨的分界标志E 髂前上棘与髌骨的连线构成股三角的外侧界正确答案:C16、耻骨结节是:——[单选题]A (腹)白线下端的附着点B 腹股沟韧带的附着点C 腹股沟管浅环内侧脚的附着点D 股环的外侧界E 隐静脉裂孔镰缘下角的附着点正确答案:B17、关于肋弓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单选题]A 是肋骨中部的弓形弯曲B 第8—10肋前端借肋软骨连接所形成C 第7—11肋前端借肋软骨连接所形成D 是肋骨内面的下缘所形成的弯曲E 是肋头与肋体之间的弓形弯曲正确答案:B18、关于髂嵴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单选题]A 是髂骨后端的隆起B 是腹部重要的骨性标志C 左、右髂嵴的连线平脐D 髂嵴的前端是髂前下棘E 髂嵴的后端有髂结节正确答案:B19、关于(腹)白线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单选题]A 在体表无法辨认位置B 位于腹前正中线上C 其表面无浅筋膜D 在脐以上(腹)白线很窄E 脐以下(腹)白线宽约1Cm正确答案:B20、关于腹部浅筋膜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单选题]A 在脐平面以上可以分为2层B 在脐平面以下2层融合成1层C 浅筋膜的深层为膜样层D 膜样层向下附着于腹股沟韧带E 膜样层向下附着于耻骨联合上缘正确答案:C21、腹前壁上半部的浅动脉有:——[单选题]A 腹壁上浅动脉B 腹壁浅动脉C 肋间后动脉的分支D 肋间前动脉的分支E 旋髂浅动脉的分支正确答案:C22、腹前壁下半部的浅动脉有:——[单选题]A 腹壁下浅动脉B 腹壁浅动脉C 旋髂深动脉的浅支D 腹壁深动脉的浅支E 阴部外动脉正确答案:B23、关于腹前外侧壁的浅静脉,下列哪项是正确的?——[单选题]A 脐平面上、下浅静脉不连通B 脐以上经胸腹壁静脉汇入奇静脉C 脐以下经腹壁浅静脉注入股静脉D 在脐区浅静脉与附脐静脉相吻合E 不连通上、下腔静脉系统正确答案:D24、关于腹前外侧壁皮肤的感觉神经分布,下列哪项是正确的?——[单选题]A 有明显的节段性B 第6肋间神经分布于剑突平面C 第9肋间神经分布于脐平面D 脐以上是第10肋间神经分布E 耻骨联合上缘是肋下神经分布正确答案:A25、关于腹直肌鞘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单选题]A 左、右腹直肌鞘是相通的B 鞘外侧缘构成弓状线C 鞘的前、后层在正中线融合形成(腹)白线D 鞘的前层是腹外斜肌腱膜E 鞘的后层是腹内斜肌腱膜正确答案:C26、关于弓状线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单选题]A 腹直肌外侧缘构成弓状线B 腹直肌鞘内侧缘构成弓状线C 腹直肌鞘后层缺如形成弓状线D 弓状线位于脐水平线之上E 腹外斜肌腱膜的下缘形成弓状线正确答案:C27、关于腹外斜肌腱膜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单选题]A 位于脐水平线以下B 腔膜在腹部的缺口称腹环C 腹膜附于耻骨结节的部分称反转韧带D 腹膜下缘附在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E 组成腹直肌鞘的前层和后层正确答案:D28、关于腹股沟韧带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单选题]A 腹内外斜肌腱膜融合而成B 两端附于耻骨结节和髂前下棘C 内侧端一小部分纤维形成腔隙韧带D 附着于耻骨联合上缘的纤维称联合腱E 参与构成腹股沟管的后壁正确答案:C29、腹外斜肌腱膜形成:——[单选题]A 腹股沟韧带B 腹股沟镰C 弓状线D 腹直肌鞘后层E 阔筋膜正确答案:A30、腹内斜肌腱膜参与形成:——[单选题]A 陷窝韧带B 腔隙韧带C 反转韧带D 耻骨梳韧带E 腹殷沟镰(联合腱)正确答案:E31、腹横筋膜形成睾丸和精索的哪层筋膜?——[单选题]A 精索鞘膜B 精索内筋膜C 精索外筋膜D 肉膜E 提睾筋膜正确答案:B32、从解剖学上分析股股沟区薄弱的原因是——[单选题]A 腹外斜肌在此处移行为较薄弱的腹膜,还有三角形的裂口B 腹内斜肌在此处全部形成了薄弱的腱膜C 腹横肌在此处全部移行为薄弱的腱膜D 腹横筋膜形成鞘突闭合的时间很晚E 女性在此处的裂隙比男性更大正确答案:A33、关于腹股沟区的边界,下列哪项是正确的?——[单选题]A 内侧界为腹直肌的内侧缘B 上界为髂前上棘到腹直肌外缘的水平线C 下界为腹股沟管D 外侧界为腹壁下血管E 下界为腹股沟正确答案:B34、关于睾丸下降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单选题]A 睾丸在胚胎早期位于左、右肾的前上方B 下降前位于腹后壁的壁腹膜前面C 胚胎30天左右降至髂窝处D 7个月的胎儿睾丸降至皮下环E 一般在出生前降入阴囊内正确答案:E35、腹股沟直疝的突出部位是:——[单选题]A 腹环B 股管C 腹壁下动脉内侧D 腹壁下动脉外侧E 腹股沟韧带的后方正确答案:C36、联合腱的组成是:——[单选题]A 腹外斜肌和腹内斜肌的腱性融合B 腹内斜肌和腹横筋膜C 腹内斜肌和脂外斜肌腱膜融合D 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腱性融合E 腹外斜肌和腹直肌鞘正确答案:D37、关于腹白线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单选题]A 与皮肤紧密相贴难分离B 脐上与脐下的宽度一致C 脐上的宽度比脐下要大D 脐下的宽度比脐上大些E 上下宽度有性别和个体差异正确答案:C38、关于腹壁下动脉的体表投影,下列哪项是正确的?——[单选题]A 在脐与髂前上棘连线中点所作的垂线上B 在腹股沟韧带中、内1/3交界处与脐的连线上C 在腹股沟韧带外、中1/3交界处与腹直肌外侧缘相平行的线上D 在腹股沟韧带中、内1/3交界处与腹直肌外侧缘相平行的线上E 在腹股沟韧带外、中1/3交界处与脐的连线上正确答案:B39、腹股沟三角的边界是:——[单选题]A 腹股沟韧带、缝匠肌内侧缘和长收肌外侧缘B 腹壁下动脉、腹直肌外侧缘和腹股沟韧带内侧半C 腹股沟韧带、腹直肌外侧缘和髂前上棘至脐的连线D 腹股沟韧带、半月线和髂前上棘至脐的连线E 腹股沟韧带、胺壁下动脉和腹直肌的内侧缘正确答案:B40、Hesselbach三角的内侧界是:——[单选题]A 腹外斜肌腱膜B 腹内斜肌腱膜C 腹直肌外侧缘D 腹壁下动脉E 腹股沟镰正确答案:C41、腹股沟三角的外侧界是:A.腹外斜肌腱膜——[单选题]A 腹内斜肌腱膜B 腹壁下动脉C 腹股沟韧带的外侧半D 腹直肌的内侧缘正确答案:B42、腹股沟三角的下界是:——[单选题]A 腹内斜肌腱膜B 腹横肌的下缘C 腹股沟韧带的内侧半D 腹股沟镰E 腹股沟韧带的外侧半正确答案:C43、腹股沟三角的内侧界是:——[单选题]A 腹外斜肌腱膜B (腹)白线的下1/3C 腹直肌外侧缘D 腹壁下血管E 弓状线的下缘正确答案:C44、腹股沟管的下壁是:——[单选题]A 腹直肌B 腹外斜肌C 腹内斜肌D 腹横肌E 腹股沟韧带正确答案:E45、腹股沟直疝三角的边界是:——[单选题]A 腹股沟韧带内侧半、腹直肌内侧缘和腹壁下动脉B 腹股沟韧带外侧半、腹直肌外侧缘和腹壁下动脉C 腹股沟韧带内侧半、腹直肌外侧缘和腹壁下动脉D (腹)白线、腹股沟镰和两侧髂前上棘的连线E 半月线、腹壁下动脉和两侧髂前上棘的连线正确答案:C46、关于腹内斜肌膜膜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单选题]A 位于髂前上棘连线以上B 组成腹直肌鞘的前层和后层C 构成腹股沟管的前壁D 与腹外斜肌筋膜融合构成联合腱E 在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的缺口称深环正确答案:B47、关于腹横肌腱膜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单选题]A 在深环处突出形成精索内筋膜B 髂前上棘连线以上无腱膜C 与腹内斜肌腱膜融合的部分构成腔隙韧带D 参与构成腹直肌鞘后层E 构成腹股沟管前壁正确答案:D48、关于脂横筋膜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单选题]A 参与构成腹直肌鞘后层B 形成精索内筋膜C 构成腹股沟管后壁的全长D 在脐以下与壁腹膜紧密融合E 紧贴腹横肌表面正确答案:B49、关于腹膜下筋膜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单选题]A 位于腹横筋膜与壁腹膜之间B 在腹股沟区此筋膜不明显C 向后与腹膜后间隙不连通D 与膀胱肌层紧贴不可分离E 与股部阔筋膜连成一片正确答案:A50、关于脐正中襞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7——[单选题]A 位于半月线的深面B 是壁腹膜形成的皱襞C 内有脐动脉索D 内有腹壁下血管E 脐以下与(腹)白线相连正确答案:B51、关于脐外侧襞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单选题]A 是壁腹膜形成的皱襞B 下端连于腹股沟韧带C 上端连于脐D 内有脐动脉索E 又称脐动脉襞正确答案:A52、关于腹股沟内、外侧窝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单选题]A 位于脐内侧襞的内、外侧B 位于脐外侧襞的内、外侧C 从腹股沟内侧窝突出内容物形成腹股沟斜疝D 从腹股沟外侧窝突出内容物形成腹股沟直疝E 腹壁下血管位于两窝的外侧,是寻找动脉的标记正确答案:B53、当肝门静脉高压症时,脐周静脉网血流与体循环静脉相交通是通过:——[单选题]A 脐静脉B 附脐静脉C 脐旁静脉D 脐上静脉E 脐下静脉正确答案:B54、腹前外侧壁的浅静脉彼此吻合成网,脐以下血液汇入大隐静脉是通过:——[单选题]A 腹壁浅静脉B 腹壁下静脉C 脐旁静脉D 旋髂浅静脉E 阴部外浅静脉正确答案:A55、腹前外侧壁的浅静脉彼此吻合成网,脐以上血液流入腋静脉是通过:——[单选题]A 胸壁浅静脉B 腹壁上静脉C 胸壁上静脉D 胸壁外侧静脉E 胸腹壁浅静脉正确答案:E56、关于腹股沟管内口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单选题]A 腹横肌的一个卵圆形裂孔B 位于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一横指处C 靠外侧有腹壁下动脉D 位于腹股沟三角的底边E 有髂腹下神经穿过正确答案:B57、关于腹股沟管深环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单选题]A 是壁腹膜的卵圆形裂孔B 位于耻骨梳的内上方C 浅层有腹内斜肌D 深层有腹横肌覆盖E 位于腹壁下血管的内侧正确答案:C58、关于腹股沟管浅环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单选题]A 位于腹股沟三角的底边B 是腹外斜肌腱膜的裂隙C 浅环内侧有腹壁下动脉走行D 深面对向腹股沟外侧窝E 浅环外侧脚附于耻骨联合正确答案:B59、关于腹股沟管外口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单选题]A 是腹内斜肌的裂隙B 位于腹壁下动脉的外侧C 外口的内侧脚附于耻骨结节D 男性有输精管通过E 深面有联合腱加强正确答案:D60、通过腹股沟管的神经是:——[单选题]A 生殖股神经的股支B 髂腹下神经C 髂腹股沟神经D 阴部神经的生殖支E 闭孔神经的生殖支正确答案:C61、关于Scarpa筋膜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单选题]A 在腹前正中线不附着白线B 是腹前外侧壁浅筋膜的浅层C 浅面有腹壁的浅动脉走行D 两侧下部与阔筋膜相续E 下部与会阴浅筋膜的浅层相续正确答案:C62、关于腹股沟管的四壁,下列哪项是正确的?——[单选题]A 前壁的外1/3处有腹内斜肌B 前壁的外1/3处有腹横肌C 后壁为腹横肌腱膜D 后壁靠外侧1/3处有联合腱E 上壁为腹横肌腱膜的弓状缘正确答案:A63、关于腔股沟镰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单选题]A 由腹外斜肌腱膜构成B 由腹内斜肌腱膜构成C 由腹内、外斜肌腱膜融合而成D 由腹横肌腱膜构成E 参与构成腹股沟管后壁正确答案:E64、关于腹股沟韧带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单选题]A 由腹内、外斜肌腱膜反折形成B 由腹内斜肌腱膜反折形成C 外侧端附着于髂前上棘D 内侧端附着于耻骨梳E 形成股血管鞘的前壁正确答案:C65、关于腹股沟区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单选题]A 内侧界为腹直肌的内侧缘B 上界为髂结节至腹直肌的连线C 下界为腹股沟韧带D 深层有腹内斜肌腱膜E 临床上称为Hesselbach三角正确答案:C66、关于腔股沟三角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单选题]A 内侧界是腹直肌内侧缘B 下界是腹股沟韧带内侧半C 外侧界是脐动脉索D 腹股沟斜疝由此三角突出E 生殖股神经经过该三角正确答案:B67、男性腹股沟管内有:——[单选题]A 生殖股神经的生殖支B 髂腹下神经C 输尿管的动脉D 阴部内动脉的分支E 腹壁上动脉的壁支正确答案:A68、关于精索被膜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单选题]A 精索外筋膜来自腹外斜肌的腱膜B 精索外筋膜来自腹内斜肌的腱膜C 菲薄的提睾肌来自腹内斜肌的肌纤维D 精索内筋膜来自腹内斜肌筋膜E 精索内筋膜来自腹膜下筋膜正确答案:A69、关于壁腹膜皱襞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单选题]A 脐正中襞内有脐尿管索B 脐内侧襞内有脐静脉C 脐外侧襞内有脐动脉D 脐外侧襞内有脐静脉E 脐内侧襞内有腹壁下动脉正确答案:A70、关于胃中度充盈时的位置,下列哪项是正确的?——[单选题]A 大部分位于腹上区B 大部分位于左季肋区C 小部分位于左季肋区D 小部分位于右季肋区E 站立时胃小弯可以下降到脐下正确答案:B71、关于胃与腰椎、胸椎的毗邻关系,下列哪项是正确的?——[单选题]A 贲门在第10胸椎左侧B 贲门在第11腰椎左侧C 幽门在第12胸椎右侧D 幽门在第2腰椎右侧E 幽门在第2腰椎前方正确答案:B72、参与形成胃床的器官是:——[单选题]A 乙状结肠及其系膜B 左肾及左肾上腺C 右肾及右肾上腺D 十二指肠升部E 十二指肠降部正确答案:B73、胃后壁隔网膜囊邻接:——[单选题]A 右肾B 右肾上腺C 胰D 右输尿管上段E 肠系膜根正确答案:C74、关于大网膜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单选题]A 又称胃结肠韧带B 上缘附着于胃大弯C 中结肠动脉走行于前、后两叶之间D 胃后动脉的降支走行于前、后叶之间E 与网膜囊不相通正确答案:B75、关于小网膜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单选题]A 连接肝右叶和胃小弯B 连接肝左叶和胃小弯C 连接肝门和胃小弯D 是单层腹膜结构E 包含肝胃韧带正确答案:E76、关于肝十二指肠韧带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单选题]A 是肝胃韧带的一部分B 连接肝左叶和十二指肠C 连接肝右叶和十二指肠D 连接肝门和十二指肠E 是单层腹膜结构正确答案:D77、关于胃的动脉发起,下列哪项是正确的?——[单选题]A 胃后动脉起于胃左动脉B 胃后动脉起于胃网膜左动脉C 胃短动脉起于胃左动脉D 胃短动脉起于胃网膜左动脉E 胃网膜左动脉起于脾动脉正确答案:E78、关于胃的静脉流向,下列哪项是正确的?——[单选题]A 胃冠静脉注入幽门前静脉B 胃右静脉注入脾静脉C 胃左静脉可注入脾静脉D 胃短静脉直接注入肝门静脉E 胃网膜左、右静脉均注入肠系膜上静脉正确答案:C79、收纳胃底部淋巴的淋巴结是:——[单选题]A 脾淋巴结B 贲门淋巴结C 幽门上、下淋巴结D 胃网膜左、右淋巴结E 胃左、右淋巴结正确答案:A80、关于胃路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单选题]A 是与胃大弯平行的纵行粘膜皱续之间的沟槽B 是与胃小弯平行的纵行粘膜皱疑之间的沟槽C 胃路的粘膜皱壁高,与食物接触的时间短D 腐蚀性物质进入胃,胃路的粘膜不易受损害E 胃路的粘膜皱接有减慢胃排空的作用正确答案:B81、胃壁可分为消化部分和排空部分。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腹壁的结构特点。
2. 掌握腹壁各层组织及其相互关系。
3. 熟悉腹壁血管、神经的分布。
二、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新鲜尸体腹壁标本、解剖刀、剪刀、镊子、解剖针、解剖显微镜等。
2. 实验仪器:解剖台、解剖灯、解剖模型等。
三、实验步骤1. 观察腹壁整体结构:观察腹壁的形状、厚度、皮肤、浅筋膜、肌肉等。
2. 分离腹壁各层组织:a. 皮肤:用解剖刀在腹壁上做一纵切口,向下切开至深筋膜。
b. 浅筋膜:用剪刀将皮肤与深筋膜分离,观察浅筋膜的结构。
c. 深筋膜:用解剖刀在深筋膜上做一纵切口,向下切开至腹直肌鞘。
d. 腹直肌鞘:用剪刀将深筋膜与腹直肌鞘分离,观察腹直肌鞘的结构。
e. 腹直肌:用剪刀将腹直肌鞘与腹直肌分离,观察腹直肌的结构。
f. 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用解剖刀和剪刀将腹直肌与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分离,观察各肌的结构。
3. 观察腹壁血管、神经分布:a. 腹壁血管:观察腹壁浅静脉、腹壁深静脉、腹壁动脉等。
b. 腹壁神经:观察腹壁神经丛、腹壁神经等。
4. 实验总结:将观察到的腹壁结构、血管、神经等总结成报告。
四、实验结果1. 腹壁整体结构:腹壁呈四边形,皮肤薄,浅筋膜厚,深筋膜与腹直肌鞘紧密相连。
2. 腹壁各层组织:a. 皮肤:薄,富含毛囊、汗腺和皮脂腺。
b. 浅筋膜:富含脂肪组织,可分为浅、深两层。
c. 深筋膜:与腹直肌鞘紧密相连,分为前、后两层。
d. 腹直肌鞘:由腹直肌腱膜和腹横筋膜构成。
e. 腹直肌:位于腹壁正中线,分为上、下两部分。
f. 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位于腹壁两侧,呈扇形排列。
3. 腹壁血管、神经分布:a. 腹壁血管:腹壁浅静脉、腹壁深静脉、腹壁动脉等。
b. 腹壁神经:腹壁神经丛、腹壁神经等。
五、实验讨论1. 腹壁各层组织在生理功能中的作用。
2. 腹壁血管、神经的分布与功能。
3. 腹壁解剖结构与临床应用的关系。
六、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对腹壁的解剖观察,了解了腹壁的结构特点、各层组织及其相互关系,掌握了腹壁血管、神经的分布。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解剖学实验,加深对腹部组织结构和器官位置的理解,掌握腹壁肌肉的层次和分布,以及腹腔内重要器官如胃、肝脏、胰腺、脾脏、小肠和大肠等的解剖学知识。
二、实验时间2023年10月15日三、实验地点解剖实验室四、实验材料1. 实验用尸体标本2. 解剖工具:解剖剪、解剖刀、镊子、探针等3. 解剖图谱和教学课件五、实验步骤1. 腹壁解剖:- 观察腹壁各层肌肉的层次和分布,包括腹直肌、腹内斜肌和腹横肌。
- 解剖腹直肌,观察其起始点、止点和纤维走向。
- 解剖腹外斜肌和腹内斜肌,观察其与腹直肌的交叉关系。
2. 腹腔脏器解剖:- 找到并解剖胃,观察其形态、大小和位置。
- 解剖肝脏,观察其大小、形态、叶间裂和血管分布。
- 解剖胰腺,观察其位置、形态和与周围器官的关系。
- 解剖脾脏,观察其大小、形态和血管分布。
- 解剖小肠和大肠,观察其形态、长度和位置。
3. 组织间关系分析:- 观察腹壁肌肉与腹腔内脏器之间的解剖关系。
- 分析腹膜在腹腔内的分布和作用。
六、实验结果1. 腹壁解剖:- 腹直肌位于腹壁正中,起始于耻骨联合,止于肋弓。
- 腹内斜肌位于腹外斜肌下方,起始于下位肋骨,止于髂嵴。
- 腹横肌位于腹内斜肌下方,起始于下位肋骨,止于髂嵴。
2. 腹腔脏器解剖:- 胃位于腹上区,分为贲门、胃底、胃体和幽门。
- 肝脏位于右上腹,分为右叶、左叶和尾叶。
- 胰腺位于腹中线左侧,分为头、体、尾三部分。
- 脾脏位于左上腹,呈椭圆形。
- 小肠和大肠位于腹腔中部,呈盘曲状。
3. 组织间关系分析:- 腹壁肌肉与腹腔内脏器之间存在紧密的解剖关系,如腹直肌鞘包裹着胃,腹横肌与腹内斜肌共同形成腹膜鞘。
- 腹膜在腹腔内分布广泛,覆盖着大部分内脏器官,具有保护、支持和固定器官的作用。
七、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腹部组织结构和器官的位置,掌握了腹壁肌肉的层次和分布,以及腹腔内重要器官的解剖学知识。
同时,我们认识到组织间关系分析在诊断疾病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