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诗五首
- 格式:ppt
- 大小:5.89 MB
- 文档页数:89
八下第30课《古诗五首》原文《饮酒(其五)》陶渊明[东晋]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行路难(其一)》[唐]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唐]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已亥杂诗》[清] 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导语】五⾔绝句是中国诗歌体裁之⼀,属于绝句的⼀种,就是指五⾔四句⽽⼜合乎律诗规范的⼩诗,属于近体诗范畴。
有仄起、平起⼆格。
此体源于汉代乐府⼩诗,深受六朝民歌影响。
下⾯是®⽆忧考⽹整理的五⾔绝句,欢迎阅读。
1、《静夜思》 唐·李⽩ 床前明⽉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低头思故乡。
2、《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浮绿⽔,红掌拨清波。
3、《终南望余雪》 唐·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证明霁⾊,城中增暮寒。
4、《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依⼭尽,黄河⼊海流。
欲穷千⾥⽬,更上⼀层楼。
5、《江雪》 唐·柳宗元 千⼭鸟飞绝,万径⼈踪灭。
孤⾈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6、《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师采药去。
只在此⼭中,云深不知处。
江上往来⼈,但爱鲈鱼美。
君看⼀叶⾈,出没风波⾥。
8、《夏⽇绝句》 宋·李清照 ⽣当作⼈杰,死亦为⿁雄。
⾄今思项⽻,不肯过江东。
9、《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
10、《春夜喜⾬》 唐·杜甫 好⾬知时节,当春乃发⽣。
随风潜⼊夜,润物细⽆声。
11、《⼋阵图》 唐·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阵图。
江流⽯不转,遗恨失吞吴。
12、《绝句》 唐·杜甫 江碧鸟逾⽩,⼭青花欲燃。
今春看⼜过,何⽇是归年? 13、《⿅柴》 唐·王维 空⼭不见⼈,但闻⼈语响。
返影⼊深林,复照青苔上。
荆溪⽩⽯出,天寒红叶稀。
⼭路元⽆⾬,空翠湿⼈⾐。
15、《⽵⾥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弹琴复长啸。
深林⼈不知,明⽉来相照。
16、《鸟鸣涧》 唐·王维 ⼈闲桂花落,夜静春⼭空。
⽉出惊⼭鸟,时鸣春涧中。
17、《送别》 唐·王维 ⼭中相送罢,⽇暮掩柴扉。
八年级下册第30课《诗五首》赏析《饮酒》1、表现这首诗思想内容的一个词是心远,也是全诗的诗眼。
它表明一切自然乐趣都是由于自己的心灵超脱世俗才能感受到的。
2、谈谈你对“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理解此情此境中的田园生活含有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辨别出来,却忘记了该用怎样的语言来表达了。
实际上,作者的真正意思是:这其中含有生活的真义,又何必去辨别、去用语言表达呢?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悠然”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如果把“见”改为“望”好不好?为什么?不好,“见”字写出了陶渊明宁静安详、安逸恬淡的心情。
“采菊东篱下”是一俯,“悠然见南山”是一仰,在“采菊东篱下”这不经意之间抬起头来看南山,山一下就扑进了他的眼帘。
所以这个“见”字用得非常好,苏东坡曾经说:如果把这个“见”南山改成“望”南山,则一片神气都索然矣。
4写诗人悠闲自得生活的一句诗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5、“悠然见南山”的“见”能否换成“望”?不能。
见”字的妙处在写采菊时于无意间偶见南山,使南山静穆超然的风景正好与作者悠然自得的心情相融合,把人和物融为一体,表现了一种天真自然的意趣。
而“望”字确是有意为之。
妙在美景不是有意去“望”,而是无意所“见”,充分表现了诗人悠然恬静的心境。
6.“此中有真意”的“真意”是指诗人从自然与人和谐的景象中所体悟到了自然之趣。
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二句诗刻画了诗人自己的形象,请你说一说这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采菊”这一动作中包含着诗人怎样的志趣?悠闲自得的诗人形象。
写一个“采菊”的动作不是一般人的动作,它包含着诗人超俗尘世,热爱自然的志趣。
8.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说说“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二句景物描写的含义。
表面上是写太阳下山了,倦鸟也知道还家,实质上是劝告人们不要奔波于的官场之中,要返回到这美好宁静的大自然的怀抱。
9.根据提示填空。
(1)诗中以自问自答的形式表明心情闲适,心志高远的诗句是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30.诗五首(第二课时)执笔:刁有峰总编号:01学校:姓名:班级【课前预习学案】●资料链接1.岑参(715—770),南阳(今河南南阳)人。
他是唐代“边塞诗派”的著名诗人。
他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
唐代天宝年间,李唐王朝与西北少数民族边境战事不断,许多文人也纷纷投入军人幕府,寻求个人发展。
天宝十三年(753),岑参任安西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他在轮台幕府中送友人归京所作的一首送别诗。
2.《己亥杂诗》共315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
这一年作者愤然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迎眷属,往返途中将见闻感受写成三百一十五首杂诗,统名曰《己亥杂诗》。
己亥指清道光19年(1839),鸦片战争的前一年。
本文选自《己亥杂诗》的第五篇。
龚自珍,号定庵,清代人,近代思想家、文学家。
由于力主改革弊政,受当局排挤,48岁那年愤然辞官南归。
他诗、文、词各体兼长,并精通经学、文字学和史地学。
文章奥博纵横,自成一家。
行文独具风格,于蕴藉中洋溢着激情,于客观描述中寄托着深意,诗歌瑰丽奇肆。
●基础积累1.字音岑参..()..()瀚.海()掣.()阑.干()琵琶裘.()己亥.()2.重点字词解释①瀚海阑干....百丈冰②将军角弓不得控.③风掣.红旗冻不翻④落红..不是无情物●复习导学1.在横线处填写恰当的诗句。
①《饮酒》中最受世人推崇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饮酒》中点明诗人居闹市而心自静原因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③《行路难》中表现诗人乐观的生活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行路难》中运用典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无奈之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中表现诗人美好理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中实施学案】(一)学习《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自主学习1.读全诗——读准字音,初步感知。
30诗五首
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苏轼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1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难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是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2。
【八年级】八年级语文上册诗五首同步练习题(带答案)30.《诗五首》同步练习01一、语言的积累和应用。
1.选出下面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a、《财宝与羞耻》(XI)金尊(z)宗括(Kè)b.投著(zhù)塘坳(ào)大庇(bǐ)c、在茫茫大海上徘徊?(朱安)d.风掣(chè)狐裘(qiú)岑参(cēn)2.解释下面添加的单词。
正确的答案是()a.问君何能尔(你)欲辨已忘言(辨识)b、在人间界界陆(陆)挂云帆助海(渡)c.多歧路,今安在(哪里)瀚海阑干百丈冰(沧海)d、阴边指的是东方,也就是世界末日(马鞭)。
秋天,它对黄昏无动于衷(即将来临)3.默写或理解性。
(1)气是好的白天和晚上,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吟鞭东指即天涯。
(3)陶渊明爱喝菊花的名言是______;。
(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作者无私奉献精神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
(5)在《季海杂诗》中,后人形容为老一辈革命者献身的诗是________________。
(6)《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
4.以下关于饮酒的错误评论之一是()a.诗中写飞鸟具有象征意义,用飞鸟飞向天路喻指自己出仕。
b、这首诗展现了乡村的宁静和宁静,以及作者悠闲的生活。
c.诗中形象地表现了田园的优美和静穆,与诗人的心境契合。
d、这首诗描述了飞鸟,指的是它们的隐居和实现生命的真正意义。
5.下列对《行路难》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这首诗的前四句中,一位朋友出于深厚的友谊为李白举行了告别宴会。
b.诗的前四句中“停、投、拔、顾”四个动作,形象地显示了作者内心的苦闷,感情的激荡变化,反映作者积极处世。
c、这首诗反映了封建统治者对人才的压迫、作者的沮丧和作者的消极生活。
d.诗人用“冰塞川”、“雪满”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
6.在欣赏《秋风吹破茅屋之歌》时,下列错误之一是()a.第一节五句,句句押韵,“号”、“茅”、“郊”、“梢”、“坳”五个开口呼的平声韵。
30.诗五首【课堂笔记】一、默写《饮酒》,完成下列题目。
1.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赏析“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3.赏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4.“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真意”指的是什么?5.“悠然”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境?能否将“见”改为“望”?6.请找出诗中描绘傍晚时分山中美丽景色的诗句。
7.有人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一句写出了门庭冷落的景象,表现出诗人的孤独与寂寞。
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二、默写《行路难》,完成下列题目。
1.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赏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3.“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作用是什么?(2分)4.本诗题为《行路难》,但纵观全诗,作者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举例说明。
(2分)5.诗中采用“”和“”(限填四字)两个典故表达自己有为于当世的理想。
6.诗中名句“,”表现出诗人的性格。
三、默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完成下列题目。
1.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默写:(1)诗中哪句写出了诗人贫寒凄楚的生活状况?(2)由自己的苦难写到国家的苦难,中间起到过渡作用的诗句是哪句?(3)诗中哪句写出了诗人的美好愿望?【表现作者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的句子是:】(4)诗中哪句表达了诗人博大的胸怀?3.“八月秋高……沉塘坳”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一句在诗里有何作用?5.怎样理解“长夜沾湿何由彻”这句话?6.你认为此诗之所以能震撼读者的心灵,除了诗歌本身的艺术魅力以外,最重要的是什么原因?请结合具体诗句说说你的看法。
7.本诗表现了诗人舍己为人的人道主义思想,请你用现代观念,结合上文评价杜甫的思想。
8.就主题思想而言,读了这首诗歌后,我们会自然联想到哪些人物的感人事迹或经典名言?请任意举出一例:(古今的例子均可)四、默写《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完成下列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