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讲解模板:鼻内窥镜下鼻甲成形术
- 格式:ppt
- 大小:234.00 KB
- 文档页数:80
鼻内镜下功能性下鼻甲成型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效果【摘要】慢性肥厚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鼻部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鼻内镜下功能性下鼻甲成型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手术前后症状改善情况显著,多数患者在手术后即可感受到较大的改善。
手术效果持久性分析显示,大部分患者手术后症状能够明显减轻并持续较长时间。
手术并发症情况较少且轻微,相对安全。
针对不同的病例,该手术都表现出较好的适用性。
与其他治疗方法相比,鼻内镜下功能性下鼻甲成型术具有更明显的优势和效果。
该手术对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该手术在治疗该疾病中将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鼻内镜下功能性下鼻甲成型术,慢性肥厚性鼻炎,效果,手术前后症状改善,持久性分析,并发症,适用病例,治疗方法对比,生活质量,发展方向。
1. 引言1.1 慢性肥厚性鼻炎疾病背景慢性肥厚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上呼吸道疾病,其主要特征为鼻黏膜长期的炎症和增生。
患者常表现为鼻塞、流清涕、嗅觉下降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慢性肥厚性鼻炎的病因复杂,可能与遗传因素、鼻腔解剖结构异常、鼻腔过敏反应等多种因素有关。
研究表明,慢性肥厚性鼻炎的发病率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如空气污染、饮食习惯等。
1.2 鼻内镜下功能性下鼻甲成型术介绍鼻内镜下功能性下鼻甲成型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手术方法。
该术式利用先进的鼻内镜技术,通过激光或电刀等工具对鼻腔内的下鼻甲进行部分或完全切除或调整,以达到改善鼻通气功能,减轻鼻部炎症反应的目的。
鼻内镜下功能性下鼻甲成型术的优势在于可以精准地切除或调整鼻腔内的组织,保留正常的鼻黏膜,减少手术创伤和恢复时间。
由于手术视野清晰,医生可以更准确地操作,减少并发症的风险。
通过鼻内镜下功能性下鼻甲成型术,患者可以在短时间内感受到明显的改善,包括鼻塞、流涕、头痛等症状的减轻。
手术后,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定期复诊,以确保手术效果的持久性。
经鼻内镜双瓣法下鼻甲成形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慢性肥厚性鼻炎是以黏膜、黏膜下层甚至骨质局限性或弥漫性增生肥厚为主要特点的鼻腔慢性炎症[1]。
鼻塞为主要症状。
检查可见下鼻甲黏膜增生肥厚,表面不平,呈结节状或桑葚状。
目前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病例治疗方法均以手术为主,我科采用经鼻内镜双瓣法下鼻甲成形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经保守治疗无效在我院住院的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79例,其中男47例62侧,女32例43侧,年龄15—63岁,病程0.5—20年。
所有患者均行CT检查,明确有无下鼻甲骨增生。
术前检查明确无手术禁忌。
1.2手术方法采用Wolf鼻内镜Sony电视显像系统。
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
对有其它疾病患者在心电监护下或给予静脉复合麻醉,一般采用局部麻醉:以浸1%丁卡因+1‰肾上腺素棉片于鼻黏膜表面麻醉三次,每次3—5分钟,充分收缩鼻黏膜,经鼻内镜检查鼻甲情况,确定切除范围。
再以1%利多卡因+少许肾上腺素于下鼻甲黏膜浸润麻醉。
满意后用圆刀沿下鼻甲游离缘由后向前切开黏膜达下鼻甲骨,剥离黏骨膜,形成内外侧黏膜瓣,下鼻甲剪剪除适当大小外侧瓣,如下鼻甲骨增生可剪除部分骨质,内侧瓣外翻覆盖缺损部分,成形下鼻甲,鼻道内填塞明胶海棉及凡士林油沙条。
伴有鼻窦炎及鼻中隔偏曲患者同时行鼻窦开放术及鼻中隔矫正术。
1.3术后处理术后局部冷敷2小时,应用止血药物2天,抗炎药物5天,48小时内抽取鼻腔填塞物,并给予鼻腔减冲血剂5天,每2天清理鼻腔内分泌物一次,持续一周出院。
定期复查。
1.4疗效评定标准[2]治愈:鼻腔通气良好,下鼻甲黏膜色泽恢复正常,下鼻甲与鼻中隔、鼻底间距>3mm左右,中鼻甲可见;显效:通气较前明显好转,偶有表面不甚光滑,色泽暗红;无效:通气无改善,下鼻甲体积无明显缩小。
2结果79例患者治愈68例,显效11例。
未出现鼻甲黏膜萎缩及空鼻综合征等并发症。
手术记录: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术前及术后诊断:术前诊断:下鼻甲肥大术后诊断:成功实施下鼻甲部分切除术,肥大的下鼻甲得到有效缩小手术方式:本次手术采用鼻内镜下下鼻甲部分切除术。
手术过程中,医生通过鼻内镜观察鼻腔内部结构,精确切除肥大的下鼻甲组织,同时尽可能保留正常的粘膜和骨结构。
麻醉方式:本手术采用局部麻醉结合全身麻醉的方式。
局部麻醉主要在下鼻甲周围进行,旨在减轻手术过程中的疼痛和不适感。
全身麻醉能够让病人在手术过程中保持安静,且不会感到任何痛苦。
手术经过:手术开始前,医生对病人进行了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确认其符合手术适应症。
接着,医生在病人的鼻腔内涂抹麻醉药物,并注射一定量的全身麻醉药物。
在确认病人失去意识后,开始进行手术。
医生通过鼻内镜观察鼻腔内部结构,利用电动切削器精确地切除下鼻甲肥大部分。
切除完成后,医生对创面进行了适当的止血处理,并使用可吸收性止血绫等材料进行创面贴敷。
最后,将切下的组织送往病理检查以确定性质。
术后注意事项:1.术后给予抗生素类药物以预防感染,同时使用一些减轻鼻腔充血的药物以促进恢复。
2.术后第二天进行鼻腔填塞物的抽取,并进行术后的清理和换药。
3.术后应避免用力擤鼻涕、挖鼻孔等动作,以免造成鼻腔创面的损伤和出血。
4.术后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充足的休息、合理的饮食、避免烟酒等刺激性物质的接触等。
5.术后按医嘱定期进行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以上就是本次下鼻甲部分切除术的完整记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的了解,请随时与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