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植物器官叶
- 格式:pptx
- 大小:17.32 MB
- 文档页数:95
植物器官名词解释
植物器官是指植物体内由不同的细胞和组织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结构。
这些器官协同工作,共同完成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
1.根:根是植物的营养器官,主要负责固定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以及合成部分有机物质。
根的结构从顶端到底部分分别为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
2.茎:茎是植物的另一个营养器官,主要负责运输水分、无机盐和有机营养物质到植物体的各部分,同时起到支持枝叶、花和果实的作用。
茎的结构包括表皮、薄壁组织、维管束和髓等部分。
3.叶:叶是植物的光合器官,主要负责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叶片的结构包括表皮、叶肉组织和维管束等。
4.花:花是植物的生殖器官,负责繁殖后代。
花的主要结构包括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
根据花的结构,可分为完全花和不完全花。
5.果实:果实是由花后发育而来的,主要负责保护和传播种子。
果实的结构包括果皮和种子。
根据果皮是否肉质化,果实可分为肉果和干果两大类。
6.种子:种子是植物的生殖单元,包含有植物的遗传信息。
种子的结构主要包括种皮和胚。
这些器官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相互协调,共同完成植物的生命活动。
同时,植物器官培养技术的发展,也为植物繁殖和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手段。
叶(植物的六大器官之一)详细资料大全叶,是维管植物营养器官之一。
其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并有蒸腾作用,提供根系从外界吸收水和矿质营养的动力。
有叶片、叶柄和托叶三部分的称“完全叶”,如缺叶柄或托叶的称“不完全叶”;又分单叶和复叶。
叶片是叶的主体,多呈片状,有较大的表面积适应接受光照和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及水分蒸散。
富含叶绿体的叶肉组织为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表皮起保护作用,并通过气孔从外界取得二氧化碳而向外界放出氧气和水蒸气;叶内分布的维管束称叶脉,保证叶内的物质输导。
叶的形状和结构因环境和功能的差异而有不同。
基本介绍•中文名:叶•外文名:Leaf•功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作用:提供根系从外界吸收养分的动力形态特征,叶片,叶柄,托叶,颜色,形状,缺裂现象,单叶与复叶,质地,变态,叶序,外表组成,生长环境,主要价值,对植物本身,对外界及人类,组织构造,形态特征叶片叶片的表皮由一层排列紧密、无色透明的细胞组成。
表皮细胞外壁有角质层或蜡层,起保护作用。
表皮上有许多成对的半月形保卫细胞。
位于上下表皮之间的绿色薄壁组织总称为叶肉,是叶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其细胞内含有大量的叶绿体。
大多数植物的叶片在枝上取横向的位置着生,叶片有上、下面之分。
上面(近轴面、腹面)为受光的一面,呈深绿色。
下面(远轴面、背面)为背光的一面,为淡绿色。
因叶两面受光情况不同,两面内部的叶肉组织常有组织的分化,这种叶称为异面叶。
许多单子叶植物和部分双子叶植物的叶,取近乎直立的位置着生,叶两面受光均匀,因而内部的叶肉组织比较均一,无明显的组织分化,这样的叶称等面叶,如玉米、小麦、胡杨。
在异面叶中,近上表皮的叶肉组织细胞呈长柱形,排列紧密整齐,其长轴常与叶表面垂直,呈栅栏状,故称栅栏组织,栅栏组织细胞的层数,因植物种类而异,通常为1~3层。
靠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含叶绿体较少,形状不规划,排列疏松,细胞间隙大而多,呈海绵状,故称海绵组织。
教材内容第三节叶概述、叶的生理功能和经济利用一、叶的组成二、叶的形态三、叶片的分裂、单叶和复叶四、叶序五、异型叶和叶的变态六、叶的组织构造叶(leaf):是种子植物制造有机养料的重要器官,也是光合作用进行的主要场所。
概述:叶的生理功能和经济利用(一)叶的生理功能(二)叶的经济利用(一)叶的生理功能叶的主要功能是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有些植物的叶还有吸收、营养繁殖的功能。
光合作用:绿色组织通过叶绿体色素和有关酶类活动,利用太阳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而贮存起来,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
? 蒸腾作用 :植物体以水蒸汽状态向外界大气蒸散水分的过程。
? 繁殖作用:像秋海堂这样,在适宜的条件下,向地面形成不定根,背地面形成不定芽,并由此发育成一棵完整的植株。
(二)、叶的经济利用食用:青菜、卷心菜、菠菜、芹菜、韭药用:毛地黄、颠茄、番泻叶、大青叶、艾叶、桑叶、枇杷叶工业用:提取香精、饮料、养蚕、制绳、制扇观赏用:观叶植物一、叶的组成叶由叶柄、叶片和托叶三部分组成,叶片扁平、绿色,是叶行使其功能的主要部分。
具有叶片、叶柄和托叶三部分的叶称为完全叶,缺少其中任一部分或两部分的称为不完全叶。
(一)叶片叶片是叶主要部分,一般为绿色薄的扁平体,有腹面和背面之分。
叶片的全形称叶形,类型极多,就一个叶片而言,上端称为叶端或叶尖(leaf apex),基部称为叶基(leaf base),周边称为叶缘(leaf margin);贯穿于叶片内部的维管束则为叶脉(vein),这些部分亦有很多变化。
(二)叶柄为着生于茎上,以支持叶片的柄状物。
叶柄除有长、短、有、无的不同外,主要有:1 基着:即叶柄上端着生于叶片基部边缘,马兰等。
2 盾着:即叶柄上端着生于叶片中央或略偏下方,如莲等。
另外有一些特殊结构如水浮莲、菱等水生植物的叶柄具膨胀的气囊(air sac),以支持叶片浮于水面;有的植物叶柄基部有膨大的关节,称叶枕(pad,pedestal),能调节叶片的位置和休眠运动,如含羞草等。
种子植物的营养器官(三):叶 11叶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植物的叶通常由叶片、叶柄和托叶三部分组成,同时具有这三部分的叶称为完全叶,缺少其中任一部分者都称为不完全叶。
实验目的:1. 了解种子植物叶的基本形态和结构。
2. 了解种子植物叶形态发生和发育的基本过程。
3. 了解不同类群植物叶的形态结构特点以及一些常见的变态叶。
实验内容:1. 观察有关标本或图片,了解不同类型叶的外部形态特征和一些常用的描述术语。
2. 观察蚕豆叶横切片,了解双子叶植物叶的基本结构。
3. 观察小麦叶片横切,了解单子叶禾本科植物叶的基本结构。
4. 观察松(Pinus)针叶的横切片,了解松柏科植物叶的基本结构。
5. 观察有关标本或图片,了解变态叶的常见类型。
实验步骤:1.叶的外部形态和叶序不同植物叶的外部形态不尽相同,在茎上的着生方式也不一样,对照有关标本、图片和下列附图,了解叶的基本形态特点和一些常用的形态术语。
2.双子叶植物叶的结构▲ 观察蚕豆叶表皮装片,识别表皮细胞、气孔和气孔保卫细胞。
▲ 观察蚕豆叶片的横切,区分近轴面(腹面)和远轴面(背面),辨认上、下表皮以及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比较各部分细胞的形态结构和排列方式,同时注意观察中脉和其它侧脉在叶片中的分布,并比较两者在结构上的差异。
观察思考:1. 蚕豆叶上、下表皮细胞的外侧是否都覆盖有角质层?▁▁▁▁▁▁▁▁▁▁▁▁▁▁▁▁▁▁▁▁▁▁▁▁▁▁▁▁▁▁▁▁▁▁▁。
2. 蚕豆叶上、下表皮分布的气孔数目是否相同?▁▁▁▁▁▁▁▁▁▁▁▁▁▁▁▁▁▁▁▁▁▁▁▁▁▁▁▁▁▁▁▁▁▁▁。
3. 叶脉维管束中木质部是在近轴面,还是远轴面?▁▁▁▁▁▁▁▁▁▁▁▁▁▁▁▁▁▁▁▁▁▁▁▁▁▁▁▁▁▁▁▁▁▁▁。
4. 叶脉维管束鞘的作用是什么?▁▁▁▁▁▁▁▁▁▁▁▁▁▁▁▁▁▁▁▁▁▁▁▁▁▁▁▁▁▁▁▁▁▁▁。
2.禾本科植物叶的结构▲ 观察小麦叶的表皮装片,区分表皮细胞、气孔保卫细胞、副卫细胞、栓质细胞和硅质细胞,比较各类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
第四讲——器官(叶)第三节叶(leaf)叶:着生在茎节上,常为绿色扁平体,含有大量叶绿体,具有向光性,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养料的重要器官。
叶的生理功能:叶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光合作用:绿色植物的叶片内具有叶绿体,叶绿体在光能的作用下可以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释放氧气。
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主要是碳水化合物,植物吸收的太阳光能主要存在于碳水化合物中。
我们所吃的蔬菜粮食、烧的炭柴都是由光合作用而来,因此光合作用产物不仅能够供植物自身生命活动的需要,也可以直接或间接的提供其他动物和人类生命活动所必须的食物,也是某些工业生产的原料。
所以,光合作用是生物界几乎所有生物赖以生存的关键。
释放能呼吸作用:是指植物细胞吸收氧气,分解有机物,排出CO2,量供植物生理活动的需要,由呼吸作用的定义可以看出,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是相反的。
但是呼吸作用是植物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环节,当然如果呼吸过度对农业生产的产量是有影响的。
蒸腾作用: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表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称为蒸腾作用。
蒸腾作用通过叶表面的气孔将气体散失。
蒸腾作用的意义——根系吸水的动力、矿质元素转运的动力、降低叶表面温度。
叶的其它功能:吐水作用:又称溢泌作用,它是植物在夜间或清晨空气湿度高,而蒸腾作用微弱时,水分以液体状态从叶片边缘或叶先端的水孔排出的现象。
水分的一种代谢方式。
如滴水观音、番茄的叶片等。
吸收作用:叶表面吸收农药、肥料。
贮藏作用:变态叶具有贮藏作用。
洋葱、百合的肉质鳞叶。
繁殖作用:少数植物叶可以生不定根,具有繁殖能力。
落地生根叶缘的小植株和不定根;秋海棠的叶子,插入土中都能长成新植株。
重要的叶类中药材:1、大青叶——清热药,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的作用。
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干燥叶片。
2、青黛——清热药,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清肝泻火的作用。
菘蓝的叶片也是制作中药青黛的原料之一。
青黛的来源为爵床科植物马兰、蓼科植物蓼蓝或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叶或茎叶的加工品。
植物器官——叶(一)双子叶植物叶片的构造普通双子叶植物叶片的构造可分为表皮、叶肉和叶脉3部分(图4-38)。
1. 表皮叶片上面的(腹面)称上表皮,在叶片下面的(背面)称下表皮。
表皮通常由一列罗列紧密的生活细胞构成,但也有少数植物由多层细胞构成,称复表皮,如夹竹桃、海桐叶片的表皮由2~3层细胞组成。
叶片的表皮细胞顶面观普通呈不规章状,侧壁(垂周壁)往往呈波浪状,彼此相互嵌合,除气孔外没有间隙。
横切面观呈方形或长方形,外壁较厚常角质化,多数植物叶的角质层外,往往还有一层不同厚度的蜡质层。
有的表皮细胞中含乳体,如穿心莲;有的上、下表皮细胞外壁呈乳头状突起,如荷叶。
在叶的表面常还有各式各样的毛茸,可作为叶类药材的鉴别依据。
2. 叶肉叶肉是上下表皮之间的绿色组织的总称,由含有叶绿体的薄壁细胞组成,是举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分,在有背腹面之分的两面叶中,叶肉组织显然地分化为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两部分。
栅栏组织位于上表皮之下,细胞呈圆柱形,其长径与上表皮垂直,罗列整齐,呈栅栏状,细胞内含有大量叶绿素,栅栏组织普通为1~2列,也有具多列的,因植物种类而异。
海绵组织位于栅栏组织和下表皮之间,细胞呈不规章状,罗列疏松,间隙较大,呈海绵状。
图4-38 薄荷横切面详图1.腺毛 2.上表皮 3.橙皮苷结晶 4.栅栏组织 5.海绵组织 6.下表皮 7.毛孔 8.木质部 9.韧皮部 10.厚角组织少数植物的叶在茎上多少呈竖立状分布, 两面能受光,叶肉无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明显分化,或上下两面都具有栅栏组织,这种叶称等面叶,如梭叶、番泻叶、颠茄叶栅栏组织下有结晶细胞层,桑叶有乳汁管分布,茶叶叶肉细胞中有大型石细胞等。
3. 叶脉叶脉分布于叶肉组织中,主脉和较大的侧脉由机械组织和维管束组成。
维管束的构造与茎大致相同。
(二) 单子叶植物叶片的构造单子叶植物的叶片形状上多种多样,在内部结构上也有无数变幻,但仍和双子叶植物的叶片一样,具有表皮、叶肉和叶脉3种基本结构,但与双子叶植物的叶片结构显著不同,现以禾本科植物叶片为例加以解释 (图 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