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阅读及答案
- 格式:pdf
- 大小:29.29 KB
- 文档页数:3
【古诗文阅读】范仲俺《渔家傲》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湖北
省十堰市中考)
阅读下面古诗词,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渔家傲
范仲俺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尔归属于汝。
羌管及悠悠霜满地,人洁身自爱,将军白发征夫泪。
2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异”字统率全部景物特点,用近乎白描的方式刻画出来一幅寥廓荒凉,笛瑟伤感的边塞风光图。
b.“衡阳雁去无留意”是说一到秋天,衡阳的大雁奋翅南飞,毫无留恋之意,生动表现了征人的内心感受。
c.“将军白发征夫泪”皆因“燕然未尔归属于汝”,爱国热情,浓烈春草兼而有之,形成将军、征夫繁杂矛盾的情绪。
d.这首词将写景和抒情完美结合。
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动鲜明。
反映出作者耳闻目睹,新身经历的场景,读来真实感人。
24.品析“浊酒一杯家万里”一句中“一杯”和“万里”的妙处。
【答案】
23.b
24.简单的两个数量词,巧妙的连在一起,鲜活地勾画出边疆将士,想要借一杯浊酒消解乡愁,却因遥远的家乡还不知归途,而乡愁更浓。
《渔家傲秋思》中考阅读选择题(附参考答案及解析)渔家傲· 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下列最能体现塞下秋天季节特点的一项是()A.四面边声B.衡阳雁去C.长烟落日D.孤城紧闭2.下列对词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A.词人思念万里之外的家乡,却没有办法回去,浊酒一杯”怎能排解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B.“燕然未勒”是借用东汉大将窦宪燕然勒石记功而还的典故,这里用来表现将士们建功立业的壮志和决心。
C.“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在悲怆的情调鲜明地表达了词人对朝廷腐朽软弱的控诉和批判。
D.全词意境悲凉壮阔,形象鲜明生动,感情真挚深沉,语言质朴凝练,读来真切感人。
3.下列诗句中与“羌管悠悠霜满地”使用的表现手法相同的一项是()A.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B.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C.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D.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4“衡阳雁去无留意”写出了边塞秋季的什么特点?()A 天气寒冷B 战事吃紧C 偏僻荒凉D 生活凄苦5.下列表现虽思家却不能归家的矛盾心情的句子是()A.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B.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C.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D.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6.下列对句子和词语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风景异”中“异”字写出边塞秋天的景物与江南不同。
B.“千嶂里”指很多像壁障一样并列的山峰。
C.“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虽寒冷,但有羌管鸣奏,生活并不艰苦。
D.“浊酒一杯家万里”形象地写出了戍守边关的将士们的思乡之情。
7.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上片重在写景,主要描写了塞下秋景之“异”;词的下片集中抒情,主要抒发了征人思乡爱国之情。
B.词的下片中“羌管悠悠霜满地”,以如霜的月光为背景,烘托了征人凄婉的愁思。
《渔家傲·秋思》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四川省广安市中考题)12.古诗词鉴赏(4分)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对这首词的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这首词的意境悲凉、壮阔,形象鲜明、生动,语言质朴、凝练,是宋词中的精品。
B.词的上片重在写景,主要描写了塞下风景之“异”,勾勒出西北边境肃杀凄凉的秋景,暗含着军事态势的严重。
C.词的上片中“长烟落日孤城闭”一句,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相似。
D.词的下片中“羌管悠悠霜满地”一句,以如霜的月光为背景,烘托了征人凄婉的愁思。
(2)“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案:12.古诗词鉴赏(4分)(1)D(2分)(2)思念家乡(1分)渴望建功立业(1分)(共2分)出处2020年四川省广安市中考题资料1 四川省广安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2语言积累与运用(2020年四川省广安市中考题)3罗家伦《知识的责任》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四川省广安市中考题)4诗文名句默写填空(2020年四川省广安市中考题)5《渔家傲·秋思》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四川省广安市中考题)6名著阅读(2020年四川省广安市中考题)7 综合性学习(2020年四川省广安市中考题)8 《偷车贼》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四川省广安市中考题)9张田勘《无现金社会现实吗?》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四川省广安市中考题)10《桃花源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四川省广安市中考题)112020年四川省广安市中考作文题目。
古诗文阅读甘肃省兰州市2023年中考语文试卷班级开展范仲淹形象探究活动。
请你根据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注】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宋与西夏交兵,范仲淹被任命为陕西经略副使最知延州,担起西北边疆防卫重任。
这首词即作于这一时期。
【材料二】岳阳楼记【注】(节选)范仲淹①嗟夫!子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③是进亦忧,退亦忧。
④然则何时而乐耶?⑤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⑥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注】庆历三年(1043),范仲淹以参知政事(副宰相)的身份,提出了十项政治改革方案,为守旧派所不容,遂外放,先后任邠州、邓州、杭州、青州等地知州。
《岳阳楼记》作于他任邓州知州时。
【材料三】邠州建学记(节选)范仲淹庆历甲申岁,予参贰国政①,亲奉圣谋,诏天下建郡县之学,俾②岁贡群士,一由此出。
明年春,予得为邵城守。
暑事③之三日,谒夫子庙,通守太常王博士稷告予曰:“奉诏建学,其材出于诸生备矣。
今夫子庙隘甚,群士无所安。
”国议改卜④于府之东南隅。
地为高明,遂以建学,并其庙迁焉。
明年夏,厥功⑤告毕增其庙度,重师礼也;广其学宫,优生员也。
谈经于堂,藏书于库,长廊四回,室从而周,总一百四十橙,广厦高轩,处之显明,士人洋洋,其来如归。
且曰:“吾党居后稷、公刘之区,被二帝三王之风,其吾君之大赐,吾道之盛节欤!敢不拳拳服膺⑥,以树其德业。
”【注】①贰国政:指范种淹任枢密副使和参知政事二职,②俾;使。
③署事;到而门上任。
④改卜:另行选择、⑤厥功:指建学堂工程。
⑥服膺:牢记在心中的5. “长烟落日孤城闭”一句中“孤城”即指词人镇守的延州。
根据这首词的内容,你认为延州傍晚时分的景象是怎样的?请用你自己的话描述。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阅读理解题目】: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幛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幽幽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试题]1.这首词中描写边地荒凉冷落景色的句子是。
2.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词是作者边地生活经历的写照,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表达了戍边将士思念家乡、为国建功的情怀。
B.这首词通过“塞下”“长烟落日”“霜”等词语写出了边塞秋季的景色特点。
C.“衡阳雁去无留意”一句是说,衡阳的大雁飞去,没有丝毫想留下来的意思。
D.“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揭示了词人和征夫们的矛盾心理:思乡而不能回,因为尚未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
3.有人认为,“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是全词的核心部分,你的看法呢?请简要说一说。
(2分)4.请你谈谈对“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感悟。
(2分)5.首句中的“异”字统领了上阕哪些景物?请用原词中的关键词语回答。
(2分)“异”统领的景物有:6.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阅读“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时在脑海中出现的画面。
(3分)7.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参考答案]1.千幛里,长烟落日孤城闭2.C3.这一观点是正确的。
因为它揭示出词人和征人们的矛盾心理:思乡而不能回,因为战事未平、军功未建。
这一矛盾心理正是词作所揭示的主题。
4.此句形象描绘了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地关闭城门的情景,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
同时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5.衡阳雁、边声连角、千嶂、长烟、落日、孤城。
(答出4个景物可得2分)6.(3分)参考示例:西北边塞荒芜萧索,边地的悲凉之声和着营地的号角从四面八方传入耳中,重重叠叠的山嶂里,长烟直上天空,落日斜照,孤城紧闭,举目望去,一片凄凉。
《渔家傲•秋思》简答题及答案
【原诗】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习题】
简答题
1、"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写了什么景物?在词中起到什么作用?
答:此句形象描绘了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地关闭城门的情景,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
同时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2、这首词的上、下阕分别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上阕侧重于描写,下阕侧重于抒情。
全词表达了戍边将士建功力业的英雄气概和浓浓的思乡之情,侧面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
3、词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运用了互文的手法,表达了词人思念家乡、功业难成的哀伤,也含蓄地表达了他对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不平。
4、这首词都写了哪些景物?异在哪?
答:①“衡阳雁去无留意”。
“衡阳雁去”,实为“雁去衡阳”,“无留意”这是突出边塞的异常苦寒——秋一到,雁就无留恋之情,这是与家乡大“异”的。
②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边声连角起”表明战事紧,“孤城闭”暗示敌人强恶,戒备森严。
再加上群山连绵,狼烟落日,构成一幅边塞黄昏的苍凉景色。
——这与内地的繁华的景象迥然有“异”的。
【河南省】三、(二)阅读下边一首词,完成18-19题。
(共4分)渔家傲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8.“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19.从写景的角度赏析“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2分)【答案】18.(2分)表现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和思亲念乡的复杂情怀。
19.(2分)边声伴着军中的号角响起,凄恻悲凉。
在群山的环抱中,太阳西沉,长烟苍茫,城门紧闭,“孤城闭”三字隐隐透露出宋王朝不利的军事形势。
千嶂、孤城、长烟、落日,这是静;边声、号角则是伴以声响的动。
动静结合,展现出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风光图画,形象地描绘了边塞特异的风景。
【湖北省襄阳市】(一)古诗词赏析(4分)渔家傲·秋思10.全词用语精炼传神。
上片一个“”字,点明边塞战事吃紧;下片一个“”字,尽显征人无尽悲怆。
(2分)11.“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一句揭示了征人的矛盾心理,请具体谈谈。
(2 分)【答案】10.(2分)闭泪11.(2分)征人们都思念相距万里的家乡,但却没有办法回去,因为还没有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
【四川省眉山市】6.有关《天净沙·秋思》和《渔家傲·秋思》两首古诗,下列分析与理解有.错.的一项是()(2分)A.这两首古诗词题目都是“秋思”,写的季节都同为秋天,反映的主题都有“思乡”。
B.两首诗词写法上,均运用了典故,都写了“思乡之切”与“归家不得”的矛盾心理。
C.《天净沙·秋思》语言简约,风格悲凄;《渔家傲·秋思》语言凝练,风格更显悲壮。
D.“断肠人”道出游子的思乡之悲,“征夫泪”道出将士的思乡之愁。
【2015·河南卷】【古诗赏析】渔家傲·秋思10.“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两句,揭示了作者和征人们怎样的共同心理?(2 分)答:12.这两句诗掲示了作者和征人们思念家乡却因未建功立业而无法回去的矛盾心理。
渔家傲的阅读答案渔家傲的阅读答案渔家傲的阅读答案1渔家傲范仲淹(宋)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7、“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一句中的“长烟”、“落日”、“孤城”三个冷色调的词语,化用了唐代诗人王维《使至塞上》中诗句“,”以及唐代诗人王之涣《凉州词》中诗句“”,描写出傍晚时分边塞雄浑、壮阔的景象,渲染了一种的气氛。
(3分)18、全词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参考答案】17、(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2)一片孤城万仞山(3)肃杀悲凉18、全词抒发了长期艰苦戍守边防将士的杀敌报国之志和难以排遣的思乡之情。
渔家傲的阅读答案2平岸小桥千嶂抱,柔蓝一水萦花草。
茅屋数间窗窈窕。
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
午枕觉来闻语鸟,欹眠似听朝鸡早。
忽忆故人今总老。
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
②①本词是王安石第二次罢相隐居金陵时所写。
②邯郸道:唐人小说《枕中记》写卢生在邯郸道上说的话:“建功树名,出将入相。
”试题一8、“午枕觉来闻语鸟,欹眠似听朝鸡早。
”一句在词中有什么作用?(5分)9、词的下片运用了怎样的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6分)参考答案:8、①结构上,承上启下。
全词上片写景,下片叙事抒情,情与景之间,由茅屋午梦加以沟通,使上下片写景与抒情之间不觉截然有分界。
②内容上,“午枕”一句表现出词人悠闲的情致与恬淡的心境;“欹眠”句,从睡醒闻鸟声,联想到当年从政早朝时“听朝鸡”,给人恍如隔世之感。
9、①衬托、用典。
“忽忆故人今总老”衬托自己已老。
“茫然忘了邯郸道”运用了典故,表明自己对建功立业已生茫然之情。
②诗人午觉醒来,鸟语鸡鸣,感叹自己年事已高,贪恋梦境,忘了功名。
写出了隐居生活的闲适、惬意,抒发了作者罢相隐居后恬静的生活情趣和心情。
试题二14、王安石,字____,号半山。
(1分)15、对这首词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A、词的上阕既写出生活环境的幽静安宁,又借“茅屋数间”暗指晚年生活的困窘。
《渔家傲》《秋思》全国中考试题(一)渔家傲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 .这首词反映了边地生活的艰辛,表现了将士们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的英雄气概,风格苍凉悲壮。
概叹战攻未立决心守边御敌2 .词的上片着重描写______________ ,下片着重抒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边塞景象思乡忧国的情怀3.“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统领上片,然后从词人的所感,所闻,所见的角度,渲染塞下风景之“异”,用线条将有关的内容连接起来。
①所见a。
衡阳雁去无留意②所闻 b 。
四面边声连角起③所感c。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①-c ②-b③-a4.“长烟落日孤城闭”与王维的诗《使至塞上》中的的意思相似。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5.词的结尾三句即景抒情,抒发了边塞将士 _____________ 的感叹和______________的情怀,感情是十分沉痛的。
壮志难酬思乡忧国6.本词中的主人公不是羁旅游子,而是守边大将,故下片的前两句于家国之思中寄寓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用范仲淹的有关名句填空)6.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7.《渔家傲》中渲染边地凄凉而悲壮气氛的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透出战争前线局势紧张的三个字是“_____________ ”7.四面声连角起孤城闭8.“浊酒一杯家万里”写出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
我国古代诗人抒发思乡情感的著名诗句有:(写出原诗句两句,并写明出处)6.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7.四面声连角起孤城闭8.例: ①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②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思》③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渔家傲•秋思》(北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这首词的主旨是什么?
《渔家傲.秋思》这首词通过对边塞秋季肃杀景物的描写,表现了戍边将士塞外生活的艰苦和忧国思乡、孤独愁苦的心情,也含蓄地表达了词人对宋王朝不修武备、消极御敌的愤懑不平。
“渔家傲”是词牌名,“秋思”是题目。
2.词的上片以白描手法勾勒了一幅塞外边关图。
用“异”字统领全文,从大雁南飞、边声四起、长烟落日三个方面渲染了边塞环境的荒凉,也暗示了将士们思乡之情的浓烈。
词的下片重在抒情。
全词体现出意境开阔、苍凉悲壮的风格。
3.重点词句翻译: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饮一杯浊酒,不由想起万里之外的家乡,未能像窦宪那样战胜敌人,刻石燕然,不能早作归计。
4.请对“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作简要分析。
运用窦宪刻石燕然的典故,揭示了词人和征夫们的心理:思乡而不能回,尚未达到建立军功、刻石燕然的目的,只能用一杯浊酒来排解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抒发了词人渴望建功立业和思亲念乡的复杂情怀。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阅读及答案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阅读及答案
《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
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
发征夫泪。
1、用“|”划分下面诗句的朗读节奏。
长烟落日孤城闭
2、对这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词写出了我国北方秋季的景物特点,从词中的“塞下”、“霜”等
词语可以看出。
B、“衡阳雁去”是说“大雁向衡阳飞去”,而不是“大雁从衡阳飞走了”。
C、这首词既表达将士的爱国之心,又流露出思念亲人和家乡的感情。
D、这首词感情悲观而消极,表达了鲜明的反战、厌战情绪。
3、全词的上片写景,“”一字统领下文景物的描写,渲染了边境环境
的特点。
4、谈谈你对“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的理解。
5、对这首词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词的上阕写的是“落日孤城”的边塞景象。
B、词的下阕表现了将士们在艰苦抗敌的同时怀念家乡的心情。
C、“人不寐”三字突出地反映了当时孤城危急的战况。
D、这首词基调悲凉,意境开阔。
《渔家傲》1、长烟|落日|孤城闭2、D3、异孤寂荒凉4、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的感慨和思乡忧国的情怀,雄浑沉郁,苍凉悲壮。
5、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