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的故事
- 格式:doc
- 大小:20.00 KB
- 文档页数:1
标点符号的故事标点符号?不就是那些不起眼的小标点吗?有什么希奇的呀!哎哎哎,你可千万别小瞧了这些标点符号,有时把它悄悄移动一下,这个句子的意思就全反啦!下面就让我为你们介绍标点符号的故事吧!1、王勇智斗财主王勇聪明而且勇敢。
他专爱和有钱有势的人作对。
一个财主为了报复他,故意雇他做长工。
一天,财主和老婆下棋,把王勇叫到跟前说:“咱们赌个输赢。
你猜这盘棋谁赢?猜对了,赏你一个元宝;猜错了,打你20皮鞭。
”王勇随即写了“你赢她输”四个字。
财主故意输给了老婆,得意洋洋地要打王勇20皮鞭。
王勇念道:“你赢她?输!”财主无话可说。
第二盘,财主赢了老婆。
王勇又把这4个字读了一遍:“你赢,她输。
”财主也没有办法,既没有打成王勇,又赔了元宝。
2、妙用标点保性命清朝末年,掌握朝政大权的慈禧太后让一位书法家题扇。
那书法家写了唐朝著名诗人王之涣的诗:“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可是,由于书法家一时疏忽,题诗时漏掉了一个“间”字。
慈禧看后大怒,认为是故意欺她没有学识,要把那个书法家问成死罪,那个书法家急中生智,连忙解释说:这是用王之涣的诗意填的词。
随后当场重新断句并吟诵道:“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慈禧听后,无言以对,只好赐给书法家银子。
危急时刻,这位书法家妙用标点,保住了自身性命。
3、趣闻一个人总是挨官司。
过年时,他对家人说:“今年谁都不能打官司。
”并且贴了一幅对联,上面写着“今年好,晦气少,不得打官司。
”只是没加标点。
结果小儿子来探亲时读出了这幅对联,让全家十分惊讶。
他读的是:“今年好晦气,少不得打官司。
”一年春节前夕,清代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去郊外办事,路过一家门前,看见门上贴着一副对联:上联是:二三四五下联是:六七八九郑板桥读后,掉头就往自己家里跑。
不一会儿,他扛来一袋粮食,还拿着几件衣服和一块肉,急匆匆地走进那户人家。
只见屋里的人缺吃少穿,愁眉苦脸,送来的粮食、衣物正好救了他们的急,一家老小十分感激郑板桥。
标点符号的故事
家四口
彭琬迪
我家有四个标点符号。
爸爸是句号,妈妈是感叹号,姐姐是逗号,而我则是问号。
爸爸之所以是句号,是因为家里什么事都由他做主。
在平时,他什么都不管,但一到最后,事情总有他来结束,所以,爸爸是句号,没有了爸爸,家里什么事都结束不了。
有一次,妈妈和姐姐吵了起来。
吵着吵着,妈妈又急又气,呜呜的哭了起来。
这时,爸爸看这场战争快结束了,便站了出来,彻底结束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妈妈是感叹号,无论何时何地她都在表达着自己的感情。
所以,妈妈是感叹号。
有一次,妈妈跟着她的朋友去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游玩。
一路上,她不停地感叹着,总的意思是“多么美的地方,人间怎么会有这么美的地方啊!”在她眼里,似乎无法再用优美的语言,也无法形容这一切的美丽。
姐姐是逗号,假如没有句号,她做的事将永远都停不下。
跟她在一起,最痛苦的就是逛街,她会永无止境的逛下去,知道爸爸给她打电话催她回去为止。
我是问号,因为我总是在不停的问问题。
只要没有人回答,我便会无休止的问下去,知道有了满意的答案为止。
有一次,我问正在涂指甲油的姐姐:“姐姐,你为什么涂指甲油呢?”“为了变得更漂亮!”姐姐头也不回的答道。
“为什么你会为了变得漂亮而涂指甲油呢?”
“因为……”姐姐无法回答了。
“因为姐姐臭美!”句号爸爸出现了。
“嗯,这个答案不错!”我笑着跑开了。
我家有四口人,我们都是标点符号,我们组成了一家人!。
标点符号的趣事1、一个人总是挨官司。
过年时,他对家人说:“今年谁都不能打官司。
”并且贴了一幅对联,上面写着“今年好,晦气少,不得打官司。
”只是没加标点。
结果小儿子来探亲时读出了这幅对联,让全家十分惊讶。
他读的是:“今年好晦气,少不得打官司。
”2、据说,古时候有一位穷秀才到朋友家混口饭吃,时间一长,主人就不高兴了。
有一天,天上飘着雨,穷秀才又来了,主人只好写了一张纸条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穷秀才看了纸条,知道主人在下逐客令了,于是灵机一动,只提笔在纸条上加了标点,逐客令就变成了留客词。
你知道主人和客人分别是怎样断句的吗?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3、有一个富翁生性吝啬,聘请教书先生时,讲明膳食供给很微薄。
当时,这位教书先生一口应允了。
先生恐怕口说无凭,写了一张没有加标点符号的合约:“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
”富翁根据自己主观愿望。
理解为“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
”欣然签字。
哪知吃第一顿饭时,教书先生就大喊大叫:“怎么尽是素菜,没有荤菜?我们不是约定了‘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的么?”弄得这个富翁哭笑不得。
4、从前有一个财主,靠养猪致富,可家里的老鼠成灾,他求道士为他家写一个神符,希望将猪养得如大象一样又肥又大,让老鼠都干净。
道士边写边念道:“喂猪喂成象,老鼠都死净。
”财主高兴极了,将神符贴在门上。
因为当时写文章都不用标点符号,所以神符写成“喂猪喂成象老鼠都死净。
”这天,一位穷秀才来访,财主就在他面前炫耀神符。
秀才听罢,说:“不好,不吉利!”财主问为什么,秀才念道:“喂猪喂成象(像)老鼠,都死净。
”5、逐客令明末著名画徐渭(文长)早年时家穷,没米下锅的时候,就跑到亲戚朋友家去,赖着不走,依人生活。
有一次,适逢春雨绵绵,他所寄食的那户人家十分厌烦。
有一天,主人看到徐渭上厕所去了,就在壁上题了一行字,委婉下了逐客令: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人)不留徐文长出来一看,就笑嘻嘻地说:既然你这样盛情留我,我就再住下啦。
标点符号的故事
问号和感叹号是好朋友,有一天,他俩一起去
钓鱼,在路上,它们遇到了一头狮子,问号用力
一跳,跳到了树上,来了个倒挂金钩,而叹号把
自己涂成了咖啡色,贴在了树干上。
等狮子走了,叹号从树干那走来,而问号从树枝上跳下来。
过了一会儿,它们到了小河边了,问号把自己
的头顶上放了个鱼饵,伸进了水中,叹号没有办法,只能看着问号钓鱼。
不一会儿,问号就钓上
了好多鱼。
叹号很嫉妒问号,趁机拿了问号的一半,问号已经累了,不想再钓了,就说:叹号,
我们回家吧,我有点累了。
叹号说:好的这时,
问号看见自己的鱼少了一半,而叹号的却多了,
有点奇怪,就问:叹号,我的鱼哪去了?叹号说:问号,这些鱼是我钓的,我没偷你的。
问号说:
可你没有像我一样的钩子,怎样钓呢?叹号一听
这话,脸红了,说:对不起,问号,我不该偷你
的鱼。
问号说:没关系,要不我们回家吃烤鱼吧?叹号说:好呀好呀!
就这样,它们高高兴兴的回家吃烤鱼了。
最新巧用标点符号的故事(4篇)巧用标点符号的故事篇一分号说:“我是特意来感谢你的。
”在这喧哗声中,我生气地说:“不要吵了,错的和甩掉的把原因说来我听,我再向你们抱歉,行吗?”逗号说:“你可真是的,在你昨天的作文本上,本来那句话已经说完了,你却把我放在了那里。
”我听了这些话,火冒三丈地说:“有什么大不了的,就是用错了,不给你抱歉,你也拿我没方法。
”逗号更加生气了,气得脸红得像太阳。
尽管如此,他还是笑着说:“我只想告诉你,我应该用在一句话中间停顿的地方。
”旁边的句号插嘴了,并指手画脚的对逗号说:“我不会和你逗号作对,虽然昨天在他作文里的那句话你占了我的位置,我也不和你急,不和你吵。
我是来告诉你我应该放在一句完好的话的末尾。
”分号挤了过来快乐地对我说:“你对我分号是那么的熟悉,每次都用的很对,我感谢你没有把我用错。
”众多的标点符号向我诉说他们的苦与乐。
真让我哭笑不得。
此时,着重号走过来,语气沉重地对我说:“我们标点符号,很重要!”梦醒后,我回味着……我暗下决心,今后一定要用好标点符号。
巧用标点符号的故事篇二夜里,人们都进入了梦乡。
可是,还是从这静静的夜里传来了一阵阵的吵闹声,仔细一听原来是标点符号们在争吵。
句号出来生气地说:“哼,没有我,人类读书就像探究宇宙,永无止境。
”接着,感慨号站了出来愤怒地说:“没有我,人们想表达兴奋与激情就表达不出来,人们的生活将会变得无色无味!”在一旁睡大觉的省略号被吵醒了,于是也参加到争吵的行列之中,它骄傲地说:“假设没有我,人们人们那些数不清的例子怎么办?”听了它们说的话,问号终于抑制不住了,它竖着“大耳朵”,跳出来自以为是地说:“没有我,人类就没有疑问,人们的知识就永远不会有长进。
”逗号毫不谦虚地说:“没有我,人们读句子时,气儿就喘不过来,人们就会憋死了!”这时,书爷爷醒了,它们就过去找德高望重的书爷爷评理,谁是人们最喜欢的标点符号。
书爷爷听了它们各自的自述后,摸了摸自己的长胡子,笑着说:“呵呵,孩子们,你们各有长处,各有短处。
名人的标点符号的故事1、纪晓岚巧断《凉州词》相传,乾隆皇帝过生日时,纪晓岚在他的宝扇上题写了唐人王之涣的名诗《凉州词》。
由于一时疏忽,竟把首句“黄河远上白云间”的“间”字漏写了。
乾隆佯装大怒,说他有“欺君之罪”,要把他处死。
纪晓岚急中生智,赶紧解释说:“万岁息怒,臣是用王之涣的原诗改填的一阕新词。
”于是念道: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乾隆见他机灵,虽属狡辩,却也辩得有理,就免了他的“死罪”。
2、含蓄蕴藉的标点书信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完成了《悲惨世界》的手稿后,将其寄给了出版社,好久不闻讯息。
于是,他给出版社写了一封信,内容只有一个标点符号“?”。
出版社很快回了信,内容也只有一个标点符号“!”。
不久,《悲惨世界》出版,轰动了整个欧洲文坛,而这“标点书信”的故事也就流传至今,脍炙人口了。
雨果和出版社之间的“标点书信”妙就妙在别出心裁,巧用问号和感叹号的修辞功能来传递信息,“尽在不言中”,极其含蓄,耐人寻味。
3、鲁迅的标点符号文章中的标点符号虽然不是字,却在文章中起着重要的断句作用。
鲁迅时期的出版界对于标点符号不重视,标点符号不算字记入文章。
有一次鲁迅先生为一家出版社撰稿,事先得知该出版社不支付标点符号的稿费。
于是鲁迅先生所写的文章中没有一个标点符号。
这让出版社为难了,出版方说道:“文章没有标点符号,无法断句。
”出版社要求鲁迅先生加上标点符号。
鲁迅先生回应道:“既要作者加标点符号分出段落、章节,可见标点还是必不可少的。
既然如此,标点也得算字数。
”出版社实在无法反驳,从此,标点符号也算字数而产生稿费了。
1.某一条巷子里的一户人家,在靠路边的一面墙角下,常常有人在那里小便,于是主人在墙上写了一句话:「行人等不得在此小便。
」没想到,过了几天,逗号小精灵跑到这句话里,变成了「行人等不得,在此小便。
」主人一看,气得脸色都变白了。
2.相传徐文长到朋友家里去,适逢下雨,主人写了一个条子跟他开玩笑,上面写的是「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他读成:「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这样就和主人的意思相反了。
其实这一句可以有七种写法:「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3.传说有一个才子,为农人家写新年吉语:「今年好霉气全无财帛进门养猪个个大老鼠个个瘟做酒缸缸好做醋滴滴酸」没有加上标点,有人读为:「今年好霉气,全无财帛进门;养猪个个大老鼠,个个瘟;做酒缸缸好做醋,滴滴酸。
」农人听了,气得要死,质问这位才子,他用笔加上标点,成为:「今年好,霉气全无,财帛进门;养猪个个大,老鼠个个瘟,做酒缸缸好,做醋滴滴酸。
」意思就完全不同了,农人的怒气不但消了,而且哈哈大笑。
4.有一个小朋友带了两个便当来上学,同学们看了觉得很奇怪,就问他原因,他说:「大便当,饭;小便当,菜。
」同学们才恍然大悟,后来有一个同学故意把标点弄错,就变成了:「大便,当饭;小便,当菜。
」惹得他说不出话来。
试论标点符号的活用(一)•语言文字•标点符号的使用同语句的结构和意思有密切的关系。
有时由于句子结构的繁简不同,或者由于说话人当时的语气不同,标点符号的运用当然也要随着结构和语意的变化而有所变化。
这就是标点符号的活用。
标点符号的活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祈使句句末常用叹号,但如果语气舒缓,不读急降调,应用句号。
例如:1.请您再说一遍。
2.请您稍等一下。
标点符号小故事1 迎春条幅从前,有一家过年请人写了一个条幅,“今年好,倒霉少,不得打官司.”写字的人不重视标点符号,语句之间既没有标点,也没有隔开。
初一,拜年的人一见条幅忙问道:“你家遇到什么倒霉事啦?”主人怏怏不乐地说:“干吗进门就说不吉利的话!"来人指着门上的条幅说:“你这儿不是写着吗,‘今年好倒霉,少不得打官司’”。
2 祝枝山写春联有一次,一个横行乡里、鱼肉百姓的地主请祝枝山为他写一幅对联,为人正直的祝枝山很想为老百姓出这口气,便提笔写来: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此地安能居住其人好不悲伤地主看后暴跳如雷,跑到县里告状,说祝枝山辱骂他。
祝枝山胸有成竹地对县官说: “我写的是吉利话,何曾骂人呢?"随后,他把两副对联高声地念了一遍,地主听了无言对答,只好给祝枝山赔礼。
原来,地主是这样念的:明日逢春,好不晦气。
终年倒运,少有余财. 此地安能居住?其人好不悲伤!可是,祝枝山是这样念的: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
此地安,能居住. 其人好,不悲伤。
3 标点挽救了一条性命清朝末年,掌握朝廷大权的慈禧太后让一位书法家题扇.那位书法家写了唐朝著名诗人王之涣的诗: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可是,由于书法家一时疏忽,题诗时漏掉了一个“间”字。
慈禧看了以后勃然大怒,认为是故意欺她没有学识,要把那个书法家问成死罪.那个书法家急中生智,连忙解释说: “我这是用的王之涣诗意填的词."并当场重又断句吟诵道: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慈禧听后,无言答对,只好赐给书法家银子来压惊.标点虽小,却挽救了一条性命。
4 留不留明朝有个才子叫徐文长,有一次外出访友,正是黄梅季节,淫雨连绵,他只好住在朋友家里。
几天过去了,朋友看徐文长毫无回家之意,想逐客又难开口,于是就在客厅写了一张字条: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朋友心里想:你这个徐文长看了字条还好意思赖着不走吗?不一会儿,徐文长信步来到客厅,抬头看见了字条,心中默念道:“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标点符号的故事1、同样的话,同样的字,同样的字数,标点符号变了,意思就变了。
不妨举例说明:透发全,无麻子,脾气不大,和顺。
头发全无,麻子,脾气不大和顺。
2、还有一个故事说明标点符号的重要性。
在抗战时,日本侵略者在我东北沦陷区写了这样的标语:“粮食不卖给八路军。
”而老百姓在“卖”字的后边加了一个逗号,就成了“粮食不卖,给八路军。
”3、一天,小明正在写一篇对话很多的作文。
他把逗号姐姐、句号哥哥、感叹号妹妹、引号弟弟等标点家族的成员们全都用上了。
大家见小明用上了自己,都很高兴,纷纷夸耀自己本领大,用处多。
不一会儿,大家就吵得不可开交。
骄傲的引号弟弟首先站出来,吼道:"哼,你们瞧,谁说话不用到我引号小弟啊!哈哈,我可是最伟大的标点符号!" 逗号姐姐皱起眉头,瞪大眼睛,反驳道:"大家看,文章里用得最多的是谁?还不是我,如果没有我,人们一口气读下来,怎么受得了?我才是最最重要的!"句号哥哥听了不服气地说:"哼!文章里谁也没有我重要。
因为我总要留在后面作总结报告。
" 感叹号妹妹听了连忙站起来,尖声尖气地说:"文章里也少不了我,什么地方感情最强烈,就要我上场了!"大家就这样你一句,我一言地争吵着,把正在一旁睡大觉的问号叔叔吵醒了。
他揉揉朦胧的睡眼,不慌不忙地说:"要是没有我,怎么能引起人们的思考?"这时候,学问很深的省略号大爷发话了:"你们呀,整……整天这样吵吵闹闹的,成……成何体统呀!大家都……都是标点家族的成员,缺……缺了谁也不……不行啊!大伙儿应该团……团结友爱,互相……互相帮助嘛!"从此,标点家族立下了一条新规定:大家都要团结友爱,互相协作,全心全意为主人服务。
不可为了个人的荣誉而吵架。
4、周恩来巧对“对牛弹琴”,对,牛弹琴。
5、舅父开糟坊,酿酒又酿醋,生意红火。
年初一,外甥去给舅父拜年。
第二单元符号的故事
在学习数学的时候,我们常常和“+”、“-”、“=”等数学符号打交道,日子长了,就和它们成了天天见面的好朋友。
可是,你了解这些朋友的来历么?说起年龄来,加号“+”和减号“-”要算是大哥哥。
500年以前,有一位德国的数学家,叫魏德曼,他在横线上加了一竖,用来表示增加的意思;在加号上去掉一竖,用来表示减少的意思。
于是加号“+”和减号“-”两兄弟就诞生了。
但是,正式为大家公认,作为加、减运算符号,一直到1514年荷兰数学家荷伊克开始。
等号“=”比它们俩的年龄小些。
400多年前的英国学者科德,觉得用两条平行且相等的直线来表示两数相等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读了这个故事你从中学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