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
叹词,唉
探求
心思 或许、也许
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
因为
朝廷
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
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
在......之前
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乎。噫!微
在......之后
斯人,吾谁与归?
啊 没有
第五段理解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议论
引出迁客骚人并无不同的览物 之情,开启下文
3 ④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
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 描写
感极而悲者矣。
抒情
⑤承接上文,对比下文,体现 了迁客骚人“悲”的一面
[理清思路]:先独立思考,将下表填写完整。再进行 小组讨论,修改填写的内容。最后通过全班交流, 理顺课文的写作思路。
江
南 滕黄岳
三 王鹤阳
大 名
阁
楼
楼
楼
范仲淹
知识卡片
岳阳楼记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是散文的一种
体裁,可叙事,可写景,可状物(记人、记事、 记物),目的往往在于抒发作者的情怀和抱负 (感情和主张),阐述作者的某些观点。
可以记人记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 物建筑,故又称“杂记”。在写法(表达方式)上 “记”大多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抒情和描写。
自幼孤贫 庆历新政 军中一范 几起几落 先忧后乐
勤学苦读 政治革新 西贼破胆 百折不挠 心系天下
背景介绍:
《岳阳楼记》是范仲淹应好友滕子京之邀,与宋仁宗庆历六 年(1046)所作 。滕子京与范仲淹同榜考中进士,两人的友谊 是从这时候开始的。滕子京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遭到保守势 力的反对,庆历四年被贬谪守岳州(今湖南),第二年范仲淹被 贬谪守邓州(今河南)。滕子京心里很有些愤慨,范仲淹非常担 心他惹出祸来,想找机会劝他。恰好赶上他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 楼作记。范仲淹身在河南,望着滕子京送来的《洞庭晚秋图》, 就借题发挥,一方面写出自己理想的为人处世的态度和政治抱负, 另一方面勉励滕子京学习古代有修养的人,不计较个人眼前的得 失,要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