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PPT
- 格式:ppt
- 大小:2.58 MB
- 文档页数:35
论如何提升小学生的计算水平摘要:要培养学生的计算水平,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小学数学的计算水平是小学数学水平的核心,是小学数学的基本水平,同时也是数学的一项综合水平的体现。
学数学要从计算水平抓起,从孩子们的低年级阶段抓起。
小学数学水平的提升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教师的教学导向、学生的兴趣、意志、习惯、方法、技巧,更重要的则是强制性的训练。
关键词:计算水平、兴趣、口算水平学生明白做好计算是学好数学的基础,学好计算对于我们的生活有很重要的作用。
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使学生乐于计算要培养学生的计算水平,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小学数学的计算水平是小学数学水平的核心,是小学数学的基本水平,同时也是数学的一项综合水平的体现。
学数学要从计算水平抓起,从孩子们的低年级阶段抓起。
小学数学水平的提升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教师的教学导向、学生的兴趣、意志、习惯、方法、技巧,更重要的则是强制性的训练。
本文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就如何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计算水平谈几点粗浅看法。
一、习惯不好,粗心大意。
1、题目抄错。
如将“十”看成“ + ” ;将“0.93 ”写成“0.98 ”;将“645” 误写成“ 654”等。
2、答案抄错。
如把验算的结果抄写成计算的结果,或者算对了结果却写错了等。
还有的学生书写不规范,导致数字变形,就把变形了的数字看成其他数字,以致出错。
3、口算不强,基础较弱。
如20以内加减口算不熟练,造成在完成进位加和退位减时出错较多。
有些学生的乘法口诀还不能熟练背诵,导致试商出错。
4、算理模糊,张冠李戴。
如:857-298= 857-300- 2= 557-2 = 555,已经从857中多减2 了,应该加上2;再如,在教学小数加减法时,我们常强调小数点要对齐,但学生在学习小数乘法时,常常就把末位对齐变成小数点对齐了。
二、态度不端正,求快出错。
部分学生因为懒惰,只求完成任务,不仔细审题,从而造成错误,如单位未统一、用错公式或未挖掘题意中的隐含条件等。
新教育 综合65小学三年级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阶段,学好数学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但长期以来,由于数学学习枯燥乏味,学生对数学计算兴趣不大,这直接导致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大大降低。
我们认为,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如何在三年级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是教师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在小学三年级数学计算中,教师不能以命令的方式要求学生计算相关内容,而应注意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
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情境引导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采用生动有趣的方式介绍一些场景,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课本知识,让课堂气氛变得更加活跃。
比如小学三年级的“长方形与正方形”一课的教学,教师可以采取游戏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问学生以下几个问题:让我们试着用相同或不同长度的木棍组成一个正方形或长方形。
学生拼成图形后,让学生用直尺测量长度和宽度,求出正方形或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
由于学生在拼图形的过程中使用的棍子数量不同,最终的解决方案也不尽相同。
根据不同的答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帮助学生掌握相应的计算方法。
二、加强口算训练,巩固学生的计算能力口头计算是计算的基础。
如果学生能掌握口头计算的技巧,那么计算的基础就会牢固地建立起来。
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经常引导学生进行口头计算训练。
例如上课伊始,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几个简单的心算,有效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住,使他们把注意力都集中在课堂上。
同时,教师应注意加强对学生口头算术训练习惯的培养,积极引导学生探索规律,提高学生对数据特征的观察能力。
还要加强观察算式变形能力和数学推理能力的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口头计算速度。
一是基于20以内的加减法、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夯实口算基础。
二是采用游戏、竞赛、抢答等形式的训练,激发口算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