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高二歌唱模块教案
- 格式:pdf
- 大小:216.53 KB
- 文档页数:5
人音版高二歌唱模块教案一、教学目标本教案旨在通过高二学生的歌唱模块课程,帮助学生达到如下目标:•学会正确的唱歌姿势和呼吸方法;•熟练掌握和唱好流行、民歌等不同类型的歌曲;•培养对音乐的感知和领悟能力;•提高自己的音乐综合素质,加强音乐修养。
二、教学内容1. 唱歌姿势和呼吸方法1.1 双脚站立,平稳呼吸,挺起身子,放松肩膀,让身体尽可能自然;1.2 挺直脊椎,不要弯曲,尤其不要扭曲脖子;1.3 呼吸要深而自然。
口唇轻启,嘴巴略微张开,喉咙、肚子轻轻下沉。
深吸气后,快速呼出,彻底吐完空气。
2. 不同类型歌曲的唱法2.1 流行歌曲高中生最喜欢的歌曲就是流行歌曲。
歌曲演唱要注意音调、语调、感情及气息处理。
要求学生通过不时的分类唱歌来提升唱功。
2.2 民歌民歌是中华民族特有的音乐文化。
学习民歌能够更好地锻炼喉咙、发音,增强气息及人声深度把握的能力,要求学生通过练习提高自己的民歌唱功。
3. 音乐感知与领悟3.1 音标要求学生通过对发音的准确度、流畅度、音域以及语音的准确度提高自己的歌唱水平。
3.2 节奏要对不同的节奏有充分的认识。
建议在听音乐时要有节奏感,通过多练习来提升自己的节奏感。
4. 音乐综合素质及音乐修养4.1 整体思考学会将唱法、音乐感知及角度运用到歌曲归纳。
同时,学生还应该在合唱时更好的融合在集体当中。
4.2 音乐修养要求学生在从心态上认知音乐中所需要的表达性能力。
三、教学方法本教案主要采取如下教学方法:1.师生探究式教学,教师通过多项实例,引导学生从不同维度来认识歌唱技巧。
2.听辨弄清式教学,通过不同场景的音效品鉴,来提升听力理解思维。
3.启发思考式教学,在实践唱法后帮助学生思考在不通领域出现的固有规则和原因性加入唱法。
四、教学时序及安排局部中途给学生时间休息,让学生得到合理的调整。
时间内容1 学时唱歌姿势和呼吸方法2 学时流行歌曲唱法3 学时民歌唱法4 学时音标5 学时节奏6 学时整体思考7 学时音乐修养五、评估方式鼓励学生在平时课程目标中定一个较高的要求,并根据教学进程我院学生实际情况,定期设计考试测评,及时发现较好学生的问题,也更好的推动学生的进步。
4.情绪与情感
三、学唱歌曲A段
1.发声练习
“缓吸缓呼”、“急吸缓呼”及“软起音”的练习,用“lu”音熟悉A乐段旋律,纠正#5音准。
2. 视唱A段乐谱
3.分析乐句结构,判断旋律创作手法。
4. 演唱歌词,注意咬字。
四、学唱歌曲B段
1. B段高声部旋律视唱
(1)教师演唱B段一声部,分析乐句结构。
(2)六度音程视唱练习(移调练习)
(3)视唱B段音程跨度最大的一段旋律乐谱,解决难点。
(4)完整视唱一声部乐谱。
(5)演唱一声部歌词。
2.B段低声部学唱
(1)挥拍视唱B段低声部骨干音练习
①视唱乐谱,完成#4到3和fa到do四度下行音程的准确歌唱。
②用lu视唱。
人音版高二歌唱模块教案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独特的嗓音,提高歌唱能力;2.提高学生音乐理论知识和艺术修养;3.加深学生对音乐文化的认识和了解。
教学内容1.对声音进行科学的解析,深入了解嗓音形成原理;2.对声乐技巧进行系统的训练,提高歌唱水平;3.学习歌曲的演唱、歌曲的表演等相关歌唱知识。
教学重点1.声音科学知识的掌握和实际运用;2.歌唱技巧的学习和训练;3.对歌曲的理解和演唱。
教学难点1.声音控制技巧的交流和练习;2.歌曲的表现和演绎。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声音科学基础1.介绍声音的基本元素;2.讲解声音的形成、传播原理;3.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声音的本质。
第二课时:声乐技巧训练1.教授呼吸与发声技巧;2.教授喉部和身体放松技巧;3.通过练习歌唱技巧,查找并解决学生的声音难点。
第三课时:歌曲训练1.教授基本的歌唱技巧;2.选择一首相对简单的歌曲进行练习;3.提高学生听力,让学生发现歌曲中的节奏、旋律等特点。
第四课时:表演技巧1.讲授歌曲的情感表达和表演技巧;2.练习歌曲的舞蹈动作;3.教授音乐舞台礼仪,训练学生在舞台上的表现。
第五课时:演唱会现场训练1.制定演唱会表演计划;2.实地考察演唱会场地和设备;3.在场地进行现场排练。
教学评价1.教师听课评价;2.学生自我评估;3.学生间互相评价。
教学工具1.PowerPoint演示软件;2.各种声乐训练用具;3.现场排练、练习用背景音乐和乐器。
教学资源1.人音版高二教材;2.相关音乐录像资料;3.专业声乐老师指导。
总结本教案一共分为五个课时,通过系统的教学及实际操作,能够深入了解声音原理、学习声乐技巧、掌握歌曲演唱技巧,训练和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和音乐素养。
同时,通过演唱会的训练能够增加学生的舞台表现能力,提高学生对音乐文化的认识和了解,从而整体提高学生的综合表现能力。
歌唱的发声教案-人音版新版高中音乐必修歌唱第一章:歌唱的基本概念1.1 了解歌唱的定义与特点1.2 掌握歌唱的基本要素:音高、音长、音色、节奏、旋律1.3 理解歌唱的基本技巧:呼吸、共鸣、发声、咬字第二章:呼吸与发声2.1 学习正确的呼吸方法:腹式呼吸、胸式呼吸2.2 掌握呼吸的控制与运用:呼吸的支持、呼吸的节奏2.3 了解发声的原理:声带振动、共鸣腔的作用2.4 练习发声的基本技巧:声带的放松、声音的集中、音高的准确第三章:音准与节奏3.1 学习音准的概念与重要性3.2 掌握音准的调整方法:听觉训练、音阶练习3.3 理解节奏的概念与特点3.4 练习节奏的掌握与表达:拍子的感觉、节奏的变换第四章:咬字与共鸣4.1 学习咬字的重要性与方法:清晰、准确、自然4.2 掌握共鸣的原理与技巧:胸共鸣、口共鸣、头共鸣4.3 练习咬字与共鸣的结合:声音的丰满、音色的变化第五章:歌唱的表现力5.1 理解歌唱表现力的概念与作用5.2 学习歌唱表现力的培养:情感的投入、角色的塑造5.3 掌握歌唱表现力的表达:声音的弹性、音色的变化、情感的传达5.4 练习歌唱表现力的运用:歌曲的选择、演唱的处理第六章:歌曲解读与演唱准备6.1 学习如何分析歌曲:结构、风格、情感6.2 掌握歌曲的演唱准备:了解歌曲背景、练习歌曲旋律、歌词记忆6.3 练习歌曲的解读与演唱准备:歌曲表达的理解、情感的把握第七章:合唱与协作7.1 理解合唱的概念与特点7.2 学习合唱的协作技巧:声音的和谐、节奏的统一、动态的配合7.3 掌握合唱的指挥与编排:指挥的手势、声部的分配、音响的平衡7.4 练习合唱的协作:合唱歌曲的排练、团队协作的培养第八章:歌唱的保健与修养8.1 了解歌唱的生理保健:正确的姿势、合理的发声、避免过度用声8.2 掌握歌唱的心理修养:自信的建立、舞台恐惧的克服、表演信念的培养8.3 学习歌唱的营养与锻炼:饮食的调整、身体的锻炼、发声的练习8.4 练习歌唱的保健与修养:日常习惯的养成、身体状态的调整第九章:歌唱艺术欣赏与评价9.1 学习歌唱艺术的欣赏:音乐的感知、情感的体验、风格的领悟9.2 掌握歌唱艺术的评价标准:技巧的正确、情感的真挚、表演的自然9.3 了解不同歌唱艺术流派:民族唱法、美声唱法、流行唱法9.4 练习歌唱艺术的欣赏与评价:歌曲的选择、演唱的评价第十章:歌唱实践与展示10.1 学习歌唱的实践意义:技能的提升、个性的表达、交流的桥梁10.2 掌握歌唱的展示技巧:舞台的适应、观众的互动、表演的氛围10.3 了解歌唱比赛的准备:歌曲的选择、服饰的搭配、状态的调整10.4 练习歌唱的实践与展示:班级音乐会、校园比赛、社会实践演出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呼吸与发声补充说明:呼吸的支持是歌唱中的关键,需要学生通过练习掌握腹式呼吸和胸式呼吸的结合,以便在歌唱时能够维持稳定的气流。
人音版高二歌唱模块教案
高二欣赏课教案
教学内容:
1.选自高中二年级音乐教材,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
2.本节课内容包括两个个部分:《情谊地久天长》、《欢乐颂》、《回忆》三个作品的分析;介绍交响合唱和歌唱基本要素(发声器官的健康与卫生)的相关知识。
由于本单元涉及的内容面广、量大,本教材又是《歌唱》模板,所以在教学时,重点是声乐,其他的例如音乐剧的形式、交响曲和结构及奏鸣曲式等内容点到为止,不祥讲。
教学目标:
1.在欣赏《情谊地久天长》、《欢乐颂》及演唱《回忆》等合唱声乐作品中,感悟情谊、团结的人文精神,并了解相关的交响合唱的知识。
2.学会演唱《回忆》及自选歌曲,实践歌唱技能,懂得歌唱不仅要掌握技能技巧,还要知道歌唱发声器官的健康和卫生常识。
3.归纳前几章学到的歌唱知识(包括名人名言),进行歌唱表演的交流与研究,进一步提高演唱水平。
教学重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