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例间质性膀胱炎水扩张术+膀胱内灌注的护理-4页word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13.50 KB
- 文档页数:4
膀胱灌注护理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为常见的肿瘤,以移行上皮癌最为常见,确诊后应及时采取手术治疗,手术一般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或膀胱部分切除术。
膀胱癌术后2年内复发率高,膀胱内灌注化疗药物是目前最常用的预防膀胱癌术后肿瘤复发的措施,目的是发挥抗癌药物的细胞毒性作用,杀灭膀胱内残留的肿瘤细胞、微小的病灶或原位癌,减少膀胱肿瘤的复发。
该方法操作简单,易行,疗效显著。
1.灌注方法:膀胱灌注前嘱病人禁饮4h,灌注时排空膀胱,一般选用12号~14号尿管,以减少尿管刺激及疼痛。
嘱病人取仰卧位,屈膝双下肢自然分开,按导尿程序进行消毒,严格无菌操作,清洁会阴部后将尿管缓缓插入膀胱后,然后将事先抽吸好的药液,经尿管缓慢注入膀胱,注毕再注10m L 无菌生理盐水,并将尿管稍微提高,冲洗尿管以免药液残留在导尿管内,反折尿管轻轻拔出。
灌注后让病人平卧30m i n,以后按左侧卧位、右侧卧位、俯卧位各15m i n轮换1次,使药液达到膀胱各个部位,2h后自行排空膀胱。
术后2周开始灌注,每周1次,连续6次~8次后改为每月1次,疗程为1年~2年。
术后1年内每3个月行膀胱镜检术1次,1年后每半年1次。
2.护理(1)心理护理 膀胱灌注疗程长,术后需要进行多次的膀胱灌注及膀胱镜检术,使病人产生极大的心理压力,顺从性差,不良情绪往往导致病人的生活质量下降,影响治疗效果。
出院后需要进行多次的膀胱灌注,作为责任护士,在门诊病历上安排好灌注的时间,定期随访,电话提醒病人回院治疗,因都是长期灌注的病人,护理人员对病人的基本情况已经熟悉,要称呼得体,不要直呼其名,应根据年龄或职务识别称呼。
应热情接待病人,态度和蔼,说话得体,给病人以温暖如家、情同好友的感觉。
让病人感到一种亲切自然的就医氛围,同时也消除了病人的忧虑、恐惧、羞怯等不良心理,增强了病人继续治疗的勇气。
有研究表明,护理人员指导正确,耐心解答病人提出的问题,使病人对医护人员充分信任,对治疗有安全感,可促进病人遵医行为[3]。
膀胱灌注题目:膀胱灌注作者姓名:***单位:***医院**科二零二〇年九月二十八日膀胱灌注一、膀胱灌注的概念膀胱灌注概念:膀胱灌注化疗属于腔内化疗的一种,是将导尿管顺尿道插入膀胱,然后将化疗药注入膀胱内,并使化疗药物在膀胱内保留1-2小时。
常用化疗药物:丝裂霉素、吡柔比星、表柔比星、顺铂、氮芥、羟基喜树碱、吉西他滨。
免疫反调节剂:卡介苗、沙培林。
二、膀胱灌注的目的膀胱灌注技术是借助导管将药物稀释后直接灌注到膀胱、输尿管、尿道的一种方法,目的是通过起到治疗与预防疾病的作用。
临床上治疗膀胱肿瘤病人的常用方法之一,此方法操作简单,在门诊病人多的情况下,未减轻病人的痛苦和缩短长时间的准备工作而采取捷径。
三、材料准备一次性导尿包 1个、三腔导尿管各型号各1根、注射器20ml、50ml各1具、安尔碘1瓶、换药碗1个或导尿包1个治疗巾1个、无菌手套2双、生理盐水1瓶、石蜡油。
四、常规方法及缺点1、常规方法第一步:操作前嘱咐患者4小时少饮水,排空膀胱,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给予留置导尿,引流残余尿量后夹闭尿管消毒灌注导管接口。
第二步:将装配好灌注液的注射器与冲洗接口相连接,缓慢注入,同时观察病人反应。
第三步:注入完毕拔管观察2小时,并嘱患者采取仰卧、左侧卧位、右侧卧位、俯卧位各30分钟,无不适后方可离开。
2、缺点缺点一:一次性导尿管属于同一型号,对于尿道松弛的老年患者来说,随着药物的注入,膀胱的压力加大。
缺点二:尿管有向外脱出的现象,容易将少量药物顺尿道溢出,因患者使用的化疗药物一般费用较高。
缺点三:对尿道粘膜有损伤,容易造成尿道狭窄,对患者造成痛苦,易引起患者不满。
五、新方法及优点(适应症)1、新方法一:适用对于短期使用此操作的患者。
操作前嘱患者4小时少量饮水,排空膀胱,选择合适患者的三腔导尿管型号,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给予留置导尿,将10ml-15ml生理盐水注入气囊,操作者轻拉导尿管。
确认导管在膀胱内后,引流残余尿量后夹闭尿管(三腔管夹闭冲洗管道),消毒尿管远端(气囊管交叉的下方)。
膀胱癌术后药物灌注的护理膀胱肿瘤是泌尿系统常见肿瘤,经尿道膀胱肿瘤汽化电切术(TUEV-Bt)是治疗膀胱肿瘤的主要手术方法,术后膀胱药物灌注治疗是防止肿瘤复发的重要手段。
2002年1月~2005年10月我院收治膀胱肿瘤185例,其中171例行TUEV -Bt术,术后膀胱药物灌注91例,现就膀胱药物灌注治疗的护理方法、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85例中,男156例,女29例(男∶女5.37∶1)。
年龄18~86岁,平均60.3岁。
171例行TUEV-Bt,术后病理诊断为膀胱移行细胞癌,91例术后使用丝裂霉素,表柔吡星、吡柔吡星、卡介苗、艾迪单独和(或)交替序列膀胱灌注治疗。
1.2 灌注方法:术后7~14天开始行膀胱灌注治疗。
膀胱内药物灌注剂量:丝裂霉素40 mg加生理盐水60 ml,或表柔吡星30 mg加5%葡萄糖液30 ml,吡柔吡星20 mg加5%葡萄糖液20 ml,和(或)卡介苗60 mg加0.9%生理盐水60 ml,术后2周灌注,以后每周1次,连续12次,后改为每月1次,至2年。
中药艾迪50 ml膀胱灌注,每天1次,共5次。
术后6月复查膀胱镜1次,此后每年复查膀胱镜1次,至2年。
1.3 结果:91例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3年,其中6例复发,再次行手术治疗,复发率5%。
2 护理体会2.1 心理护理:膀胱肿瘤患者多有血尿病史,且部分为多发性、复发性膀胱肿瘤,由于对疾病的恐惧和对治疗长期性的顾虑,患者往往有一定的心理压力,护士应耐心细致地作好解释工作,讲明手术治疗重要性和后续膀胱药物灌注的必要性,让患者了解完整的膀胱肿瘤治疗过程。
膀胱内药物灌注不仅有效,而且无痛苦(区别于全身化疗),不住院,治疗费用低,基本上不影响生活、工作,患者定时来院灌注,可一边治疗,一边工作。
应向患者作好宣传,使其对此疾病有一定的认识,以树立良好的康复信心,主动配合好膀胱内药物灌注疗程的进行,使预后有良好的转归。
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的方法和护理【摘要】膀胱肿瘤是泌尿系统中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保留膀胱的手术有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和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定期膀胱镜检和膀胱内灌注是当前早期发现和预防复发的较好手段。
本文主要通过介绍膀胱灌注的具体方式,着重阐述膀胱灌注前后对病人的护理方法,希望可以给广大医务工作者提供参考【关键词】膀胱癌;方法;护理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为常见的肿瘤,以移行上皮癌最为常见,确诊后应及时采取手术治疗,手术一般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或膀胱部分切除术。
膀胱癌术后2年内复发率高,膀胱内灌注化疗药物是目前最常用的预防膀胱癌术后肿瘤复发的措施,目的是发挥抗癌药物的细胞毒性作用,杀灭膀胱内残留的肿瘤细胞、微小的病灶或原位癌,减少膀胱肿瘤的复发。
该方法操作简单,易行,疗效显著。
1膀胱灌注的方法1.1常用药物一、丝裂霉素,主要作用是抑制DNA的合成,为抗生素类抗肿瘤药物。
方法是将40mg药物溶于60ml生理盐水中,每周1次膀胱内灌注,连用8周,然后改为每月1次,有效率约50%。
丝裂霉素的优点是分子量大,用于膀胱灌注时,可在局部形成高浓度药液,杀灭肿瘤细胞,而正常膀胱黏膜对其具有抗药性,是临床常用的膀胱灌注化疗药物之一,极少发生骨髓抑制;二、表柔比星,使用时将本品40mg至50mg,溶于50ml至60ml注射用水中,每周膀胱内给药1次,共给药4次至6次,然后用同样剂量每月给药1次×6次;三、卡介苗,迄今为止,在使用的诸多免疫制剂中,治疗浅表性膀胱癌最为有效的是卡介苗,方法是将120mg的卡介苗悬浮在50ml生理盐水中,经导尿管注入膀胱,每周1次,给药6次,然后改每2周1次,给药6次,有效率为70%。
1.2具体操作方法建议术后2周开始灌注,每周1次,连续6次至8次后改为每月1次,疗程为1年至2年。
术后1年内每3个月行膀胱镜检术1次,1年后每半年1次。
患者取仰卧位,屈膝双下肢自然分开,按导尿的程序进行消毒,插尿管前嘱患者排空膀胱;药物配制:羟基青树碱10mg加生理盐水40ml或丝裂霉素20mg+生理盐水40ml。
龙源期刊网 门诊膀胱灌注病人的护理作者:华笑娥卢彩萍王丽萍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2年第06期【中图分类号】R3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158-01膀胱灌注治疗是膀胱肿瘤术后预防复发的有效治疗手段,所以做好相关的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特别重要,使每次灌注药物尽量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及减少相应的灌注并发症,其灌注前中后护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全面和良好的护理能增加病人治疗的信心。
1. 方法:术后2~3周开始膀胱内灌注,用生理盐水50ml+化疗药溶解后注入膀胱内,保留2h后排出体外,每周1次,连用5~6周后改为每月1次,半年后每3个月1次。
从上述方法可以看出病人出院后必须继续门诊灌注治疗,门诊治疗护理也至关重要2. 根据病人不同的心理变化采取适宜的解释与鼓励工作,教病人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膀胱肿瘤这种疾病,消除恐惧感,向病人讲述门诊继续膀胱灌注治疗的必要性及坚持连续灌注治疗的重要性,如何配合灌注治疗使治疗更加有效及减少相应的并发症,介绍以往病人术后膀胱灌注成功的例子,使病人有良好的心态接受灌注继续治疗。
在平时生活中应保持乐观的心态。
3. 询问病人上次灌注时间及灌注后有无不适,饮食情况4. 嘱病人灌注前4h控制水的摄入,灌注前排空膀胱内尿液,避免膀胱内尿液稀释药物浓度,降低药物治疗效果。
5. 灌注后应安置好患者休息1-2小时期间没15分钟协助交换体位,按顺序采用4种体位:平卧位-左侧卧位-俯卧位-右侧卧位,使膀胱内壁与药物充分接触而发挥药物作用,灌注后2h内控制饮水量,尽量让患者延长排尿时间以增加药物与膀胱壁的作用时间,药物随尿液排出后则鼓励患者多饮水以加速尿液生成,起到生理性膀胱冲洗的作用,目的是保护膀胱粘膜,以免发生化学性膀胱炎,灌注后注意有无尿频、尿急、有无尿色及尿量变化,灌注术后嘱患者多饮水。
加强营养多食高蛋白。
高热量。
膀胱水扩张加透明质酸钠灌注治疗间质性膀胱炎效果观察及护理【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膀胱水扩张加透明质酸钠灌注治疗间质性膀胱炎的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1年11月~2022年3月收治的60例间质性膀胱炎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根据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
对比两两组患者治疗后ICSI、ICPI、QOL评分以及排尿间隔时间、膀胱容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残余尿量。
结果观察组治疗后ICSI评分、ICP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QO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排尿间隔时间、膀胱容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残余尿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膀胱水扩张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膀胱炎时配合个性化护理干预效果理想,能够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膀胱水扩张;透明质酸钠灌注;间质性膀胱炎;护理间质性膀胱炎是一种自身免疫胶原性疾病,以尿频尿急或耻骨上区及会阴部疼痛,膀胱充盈时疼痛加重,排尿后疼痛减轻为主要临床症状,多见于女性患者,尤其是中年女性。
主要特点是膀胱壁纤维化,伴有膀胱容量减少。
因其病因较复杂,机制尚不明确,虽临床治疗方法多样,但治疗效果欠佳,是临床常见的泌尿外科难治性疾病之一。
近年来,膀胱水扩张联合透明质酸钠并配合相应该的护理措施治疗间质性膀胱炎广为应用,该方法能够发挥膀胱水扩张和透明质酸钠以及临床护理不同治疗方案的优势,达到优势互补。
本文旨在探究膀胱水扩张联合灌注透明质酸钠治疗间质性膀胱炎的个性化护理干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2021年11月~2022年3月收治的60例间质性膀胱炎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根据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
间质性膀胱炎水扩张治疗的术后护理谭玉芹【摘要】目的探讨间质性膀胱炎(IC)的术后护理.方法分析本院泌尿外科2009年5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间质性膀胱炎患者10例的临床资料.着重阐述间质性膀胱炎患者的疾病宣教、心理护理、及并发症的护理.结论通过系统有效的护理,使患者消除了焦虑、紧张、恐惧心理,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年(卷),期】2012(006)020【总页数】2页(P107-108)【关键词】间质性膀胱炎;护理;膀胱痉挛【作者】谭玉芹【作者单位】136200,辽源矿业集团公司总医院【正文语种】中文间质性膀胱炎(IC)是指一种发病机制不明确的慢性非细菌性膀胱炎性病变,通过治疗可缓解症状。
其主要临床症状为尿频、尿急、夜尿增多和慢性盆腔疼痛,患者极其痛苦,发病人群中,儿童少见,女性较多见。
但近期研究表明,男性(IC)的发病率被严重低估,误诊率高,相当一部分患者被诊断为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或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等。
[1]所以,IC患者就诊时因对疾病缺乏了解,都存在严重的焦虑、恐惧心理,加之入院后进行的相关检查,如膀胱测压、膀胱镜检查等,都不同程度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因此,在诊疗过程中,周到细致的护理能消除患者焦虑、恐惧心理,患者了解到此病是可以治疗的,增强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乐观的面对生活。
1 临床资料选择本院泌尿外科2009年5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10例间质性膀胱炎患者,女7例,男3例,年龄在42~56之间。
大多数患者临床表现为:2~3年前,出现无明显诱因的尿频、尿急,尿潴留时疼痛加重,询问病史,白天排尿6~8次,夜间排尿4~6次,尿量100~130 ml/次,应用抗生素无效。
入院后行膀胱镜检查,注入生理盐水50~100 ml时,患者膀胱区及尿道疼痛剧烈,膀胱三角区颈部可见粘膜水肿,严重充血,未见结石及肿瘤,临床诊断为间质性膀胱炎[2]。
膀胱水扩张术治疗男性间质性膀胱炎的效果及对ICSI、VAS评分的影响高飞;张鹤【期刊名称】《检验医学与临床》【年(卷),期】2022(19)11【摘要】目的分析膀胱水扩张术治疗男性间质性膀胱炎(IC)的效果以及对患者间质性膀胱炎症状指数(ICSI)以及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的影响。
方法将陕西省榆林市第二医院2017年6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26例I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应用膀胱水扩张术进行治疗。
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膀胱情况、ICSI、VAS评分、生活质量(QOL)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
结果患者治疗后最大膀胱容量、平均尿流速高于治疗前,残余尿量、最大排尿压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后ICSI、VAS评分、QOL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患者治疗后SAS、HAMD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
结论采用膀胱水扩张术治疗IC不仅能显著改善患者排尿情况、生活质量,还能有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总页数】3页(P1539-1541)【作者】高飞;张鹤【作者单位】陕西省榆林市第二医院泌尿外科;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泌尿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94.4【相关文献】1.膀胱水扩张联合膀胱灌注治疗男性间质性膀胱炎35例效果观察2.膀胱水扩张联合灌注透明质酸钠治疗间质性膀胱炎的效果分析3.膀胱水扩张与膀胱内透明质酸钠灌注结合治疗对于膀胱疼痛综合征/间质性膀胱炎的效果4.膀胱水扩张术治疗间质性膀胱炎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5.膀胱水扩张术联合透明质酸钠灌注对间质性膀胱炎患者膀胱容量及尿频/尿急症状评分的影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间质性膀胱炎患者行膀胱水囊扩张联合膀胱灌注的疗效和护理许珊珊;陈绵绵;张丽萍
【期刊名称】《国际护理学杂志》
【年(卷),期】2012(031)002
【摘要】目的探讨间质性膀胱炎患者行膀胱水囊扩张联合膀胱灌注的疗效和护理.方法 21例间质性膀胱炎患者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膀胱水囊扩张,术后联合膀胱灌注肝素15万U+2%利多卡因10 ml +5%碳酸氢钠20 ml+生理盐水20 ml,针对术前术后护理要求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11例间质性膀胱炎患者治疗前后膀胱容量(P<0.01)及OLeary - Sant IC症状评分(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膀胱水囊扩张结合膀胱灌注可提高间质性膀胱炎患者的疗效,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增强患者的信心,促进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总页数】3页(P359-361)
【作者】许珊珊;陈绵绵;张丽萍
【作者单位】362000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泌尿外科;362000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泌尿外科;362000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泌尿外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6
【相关文献】
1.间质性膀胱炎行膀胱水囊扩张联合膀胱灌注25例临床护理
2.膀胱水囊扩张联合A型肉毒毒素注射在治疗间质性膀胱炎中的应用及护理
3.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
痛综合征水扩张联合不同药物灌注疗效评估4.透明质酸钠灌注与膀胱水扩张联合治疗间质性膀胱炎的临床疗效5.膀胱水扩张术联合透明质酸钠灌注对间质性膀胱炎患者膀胱容量及尿频/尿急症状评分的影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膀胱水扩张加透明质酸钠灌注治疗间质性膀胱炎效果观察及护
理
钱卫红;鲍慧;周宇
【期刊名称】《齐鲁护理杂志》
【年(卷),期】2011(017)023
【摘要】目的:探讨膀胱水扩张加透明质酸钠灌注治疗间质性膀胱炎(IC)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采用膀胱水扩张联合透明质酸钠灌注治疗10例间质性膀胱炎患者,并给予密切观察及精心护理.记录患者治疗前后间质性膀胱炎症状评分(ICSI)、最大膀胱容量,比较治疗前后指标变化.结果:10例IC患者膀胱水囊扩张治疗前后ICSI评分、膀胱最大容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膀胱水扩张联合透明质酸钠灌注治疗可有效缓解间质性膀胱炎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总页数】2页(P77-78)
【作者】钱卫红;鲍慧;周宇
【作者单位】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湖北,武汉,430070;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湖北,武汉,430070;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湖北,武汉,43007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6
【相关文献】
1.膀胱水扩张加膀胱灌注治疗间质性膀胱炎33例观察
2.膀胱水扩张联合透明质酸钠灌注治疗间质性膀胱炎的护理
3.膀胱水扩张加托特罗定膀胱内灌注治疗间质性
膀胱炎4.膀胱水扩张加膀胱灌注治疗间质性膀胱炎疗效观察5.膀胱水扩张加膀胱灌注治疗间质性膀胱炎30例临床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膀胱水扩张治疗间质性膀胱炎的临床观察与护理研究发布时间:2021-11-22T05:18:02.60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24期作者:王莉葛君冯丹(通讯作者) [导读] 探究膀胱水扩张治疗间质性膀胱炎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效果。
王莉葛君冯丹(通讯作者)甘肃省妇幼保健院 730050摘要:目的:探究膀胱水扩张治疗间质性膀胱炎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效果。
方法:本次研究时间为2020年1月-2021年1月,共纳入间质性膀胱炎患者100人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膀胱水扩张治疗,并结合针对性护理干预,分别于护理前、护理后12周、护理后6个月为时间节点,针对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效果进行判定。
结果:所有患者均于膀胱水扩张治疗后5-7d内拔管出院,参考膀胱水扩张治疗前后,针对患者排尿日记进行记录,患者治疗后排尿症状明显缓解,24h排尿次数有(18±2.2)次/d,降低至(7.5±2.2)次/d,每次排尿量增加,但是排尿总量基本没有改变,盆腔、会阴、肛周疼痛症状基本消失。
结论:膀胱水扩张治疗间质性膀胱炎的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应用价值显著。
关键词:膀胱水扩张治疗;间质性膀胱炎;临床观察;护理效果间质性膀胱炎(interstitial cystitis)又名“膀胱疼痛综合征”,是一种于膀胱充盈相关的耻骨上疼痛、合并泌尿系统感染、其他病理学疼痛疾病,其临床症状主要包括尿频、尿急、慢性盆腔疼痛等,在排尿后,以上症状将减轻或消失[1]。
间质性膀胱炎主要发生在中年女性中。
其病理机制目前临床尚未有明确的看法,但普遍认为,感染、黏膜上皮通透性变化、肥大细胞浸润等因素与间质性膀胱炎具有相关性。
临床针对间质性膀胱炎患者主要以膀胱水扩张方案治疗,但是由于病灶位置特殊,加上膀胱水扩张治疗的侵入式操作影响,针对患者的护理操作十分重要[2]。
本次研究以针对性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展开分析,纳入膀胱水扩张治疗间质性膀胱炎患者100例,过程如下。
2例间质性膀胱炎水扩张术+膀胱内灌注的护理近年来,国际尿控协会喜欢使用旁观疼痛综合征(PBS)对间质性膀胱炎(IC)进行表达,它是一种慢性疼痛综合征,临床症状表现为盆底疼痛、膀胱疼痛、尿急、尿频等,且对肌层、膀胱黏膜均有严重破坏。
在本次研究中,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间质性膀胱炎患者2例,对患者予以水扩张术+膀胱内灌注护理,观察患者的不良症状,现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本次研究中,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间质性膀胱炎患者2例,对患者予以水扩张术+膀胱内灌注护理,均为男性,1例患者的病程为半年,住院时间为4d,且膀胱内壁完整,注水后复查,在膀胱黏膜内可以看见较多出血点;另外1例患者的病程为5年,住院时间为24d,膀胱内壁完整,且膀胱内含有大量絮状物,注水后复查,膀胱黏膜内出血点比较多,且多出形成溃疡;2例患者的年龄均为48岁,临床症状:下腹刺痛、尿急、尿频、尿痛、肉眼血尿等。
1.2 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间质性膀胱炎患者2例,治疗方法:实施腰部麻醉后,进行膀胱镜检术+膀胱水扩张术,且保留一根导尿管,使用生理盐水冲洗膀胱,术后进行膀胱内灌注,灌注药物为12500u肝素钠+2%,10ml利多卡因,出院后,使用两种药物进行交替灌注,分别为10ml利多卡因、50ml透明质酸钠,2次/周[1]。
2 结果
两例患者分别于术后第二天与第五天拔除导尿管,且术后膀胱刺激征得以缓解,没有发生出血情况,其中1例患者出院1周后出现肉眼血尿,主要是由憋尿引起的,对症处理后,较快缓解;术后1个月随访显示,1例患者继续灌注治疗,每次尿量为300ml,症状完全缓解;另外1例患者坚持三次灌注治疗,现今一直伴有轻微的尿痛、尿急、尿频等症状,患者可以忍受。
3 讨论
患者术后护理方式如下:(1)间质性膀胧炎患者的心理护理特别重要,适当的心理护理可以消除不良的心理刺激,协调机体的各种能力,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2]。
一方面,PB/IC是一种较为少见的难治性疾病,患者在明确诊断后,治疗信心不足;另一方面,患者可能经过较长时间的反复治疗无效的排除性诊断阶段,过程中难免焦虑、紧张、失望、甚至绝望情绪;同时,患者本身长期因尿频、尿急、夜尿、尿痛等,而出现焦虑、紧张、敏感等心理,作为护理人员要引导患者积极面对,同时应经常巡视、关心患者,有针对地实施心理护理,指导缓解疼痛、尿频、尿急的护理方法,明确诊断后应向患者和家属做好相关知识的宣教[3];(2)术后护理:一是动与饮食:去枕平卧6小时后,取舒适卧位,适当床上活动,活动宜缓,防止刺激膀胧戮膜出血;6小时后可进食流质,次日半流或普食,留置尿管期间指导患者多饮水,饮食勿酸性饮料和食品、咖啡、辛辣食物和酒精等;二是保留导尿管和膀胧冲洗的护理:妥善固定保留导尿管,保持引流通畅,根据引出液颜色调节膀胧冲洗速度,避免血块堵塞,而造成膀
眺痉挛加重出血;三是膀胧灌注护理:灌注前告知灌注治疗的重性及注意事项,取得配合,灌注前1-2h嘱病人禁饮水以减少尿液产生,灌注前半小时停止膀胧冲洗,保持保留导尿管引流通畅,以排空膀胧,注人药液后嘱病人20min左右变换一次体位,使药物充分与膀胧薪膜接触,鼓励病人尽可能使药物在膀胧作用时间长些,约持续1-2h,灌注后多巡视,及时了解病人的感受,也可减少焦虑、紧张的情绪;四是底肌肉训练:术后患者无下腹疼痛、尿道疼痛等,即可指导患者进行训练,吸气时收紧肛门保持3-6s后呼气时放松3-6s,连续12-30min,2-3次/d,底肌肉训练可减少拔除尿管后的尿频、尿失禁,也是PBS/CI有效的行为疗法之一[4];(3)出院指导:一是饮食指导:指导患者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摸索自己的饮食规律,直至症状减轻,避免复发,总之,辛辣、酸性等刺激类食物慎用;二是活动指导:避免下腹部撞击、剧烈运动、加重盆腔压力活动,以防增加旁观内压,损伤黏膜血管,导致出血现象,可以进行适当的减压活动,比如散步、游泳、太极拳、瑜伽等;三是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注意清洁会阴部,不可憋尿、吸烟、饮酒、熬夜等;四是调整心情:指导患者保持乐观情绪,学会对焦虑情绪进行有效控制;五是定期灌注[5]。
总之,对于间质性膀胱炎患者,接受水扩张术+膀胱内灌注治疗后,予以适当的护理方式,具有较好的预后效果。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
1、上帝说:你要什么便取什么,但是要付出相当的代价。
2、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量源泉之一,也是成功的利器之一。
没有它,天才会在矛盾无定的迷径中徒劳无功。
3、当你无法从一楼蹦到三楼时,不要忘记走楼梯。
要记住伟大的成功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学会分解你的目标,逐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