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有机化学(201909)
- 格式:ppt
- 大小:447.50 KB
- 文档页数:20
2019年高考化学试题有机化学部分1.[2019全国卷Ⅰ] 化合物G是一种药物合成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A中的官能团名称是。
(2)碳原子上连有4个不同的原子或基团时,该碳称为手性碳。
写出B的结构简式,用星号(*)标出B 中的手性碳。
(3)写出具有六元环结构、并能发生银镜反应的B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不考虑立体异构,只需写出3个)(4)反应④所需的试剂和条件是。
(5)⑤的反应类型是。
(6)写出F到G的反应方程式。
(7)设计由甲苯和乙酰乙酸乙酯(CH3COCH2COOC2H5)制备的合成路线(无机试剂任选)。
【答案】(1)羟基(2)(3)(4)C2H5OH/浓H2SO4、加热(5)取代反应(6)(7)【解析】【分析】有机物A被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使羟基转化为羰基,B与甲醛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C中的羟基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为羧基,则D的结构简式为。
D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E,E中与酯基相连的碳原子上的氢原子被正丙基取代生成F,则F的结构简式为,F首先发生水解反应,然后酸化得到G,据此解答。
【详解】(1)根据A的结构简式可知A中的官能团名称是羟基。
(2)碳原子上连有4个不同的原子或基团时,该碳称为手性碳,则根据B的结构简式可知B中的手性碳原子可表示为。
(3)具有六元环结构、并能发生银镜反应的B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中含有醛基,则可能的结构为。
(4)反应④是酯化反应,所需的试剂和条件是乙醇/浓硫酸、加热。
(5)根据以上分析可知⑤的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
(6)F到G的反应分两步完成,方程式依次为:、。
(7)由甲苯和乙酰乙酸乙酯(CH3COCH2COOC2H5)制备,可以先由甲苯合成,再根据题中反应⑤的信息由乙酰乙酸乙酯合成,最后根据题中反应⑥的信息由合成产品。
具体的合成路线图为:,。
2.[2019全国卷Ⅱ] 环氧树脂因其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绝缘性能以及与各种材料的粘结性能,已广泛应用于涂料和胶黏剂等领域。
浙江省2019 年高考化学选考——有机化学【考点解读】2015 年4 月至2018 年11 月7 次选考有机部分分值基本固定22 分,部分选择题会涉及几个有关有机化学素养的选项,总体平稳。
26、32 均是以合成框图的形式出现,26四小问6 分,32 五小问10 分。
题目的设置从易到难,简单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官能团的名称、反应类型的判断,反应方程式的书写,重要官能团性质的考查,有限制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合成路线的设计,考查的知识点较广且综合性强。
虽然题目已知的信息是陌生的,给出的流程图可能也较为复杂,但是问题设置的梯度很明显,一般前面都会设置一些简单的基础题,而在后面设置中等难度的题目,往往需要根据题目所给已知信息才能解答,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应用能力。
不难看出,有机化学的出题特点始终是:依据大纲,抓住课本,立足基础。
复习中要强化基础、培养思维、注重规范。
无论它怎么考,只要我们把握有机化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掌握复习的技巧,就能事半功倍,达到复习的最佳效果。
【解题策略】览全题,看已知,获信息,找突破。
题目所给信息一般分为四类:条件、结构简式、分子式、特征现象。
常见的突破口有:反应条件[浓硫酸(酯化、硝化、纤维素水解等)、稀硫酸(酯、蔗糖、淀粉水解等)、O2/Cu(Ag)/△(醇氧化)、X2/FeX3(苯环上溴代)、X2/ 光照(烷基上取代等)、H2/催化剂(加成反应)];实验现象[能与Na 反应(含羟基或羧基)、能与NaOH 反应(含羧基或酚羟基)、能与NaHCO3 反应(含羧基)、能发生银镜反应(含醛基、)能与新制Cu(OH)2 共热产生砖红色沉淀(含醛基)、使酸性KMnO4 溶液褪色(含不饱和键、含醛基)]。
依据分子式及其组成的变化、官能团的衍变、原子个数的变化、特殊的转化关系、题目所给新信息等进行串联。
联系所学整合题给信息和已知,正推、逆推相结合,攻克关键中间产物,正推法的思维程序是原料→中间产物→产品,始终关注已知信息的痕迹,逆推法的思维程序是产品→中间产物→原料,在高考中往往需要正推逆推加已知相结合即从两边往中间推,在关键的中间产物上形成交集,最后全面突破,理顺合成路线。
高三化学《有机化学》课堂实录课堂实录:高三化学《有机化学》今天的课堂非常精彩,老师为我们带来了有机化学的知识。
下面是课堂实录:一、介绍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有机化学是研究碳及其化合物的科学,它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碳是有机化合物的基础,几乎所有的生物体和石油化学品都是由碳构成的。
有机化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广泛的应用意义。
二、有机化学中的基本术语1. 有机物:它是由碳和氢元素为主要构成的化合物,可以是天然产物或合成物。
2. 有机合成:有机化学的重要领域之一,是人工合成有机分子的方法和过程的研究。
3. 结构式:用化学式表示化合物的组成和结构,如分子式、结构式等。
4. 功能团:化合物中的特定结构单位,决定了它的化学性质。
三、有机物的命名规则在有机化学中,为了便于交流和理解,给化合物命名是非常重要的。
常用的命名规则有:1. 碳链命名法:由直链碳原子构成的有机物,可根据碳原子的数目和排列方式进行命名。
2. 功能团命名法:通过识别有机化合物中的功能团,用特定的前缀或后缀来标记其名称。
3. 系统命名法:根据碳原子的数目和排列方式,以及它们所附着的官能团进行命名。
四、有机反应的分类有机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之间或有机化合物与其他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
根据反应类型的不同,有机反应可分为加成反应、消除反应、取代反应和重排反应等多种类型。
五、重点学习的有机化合物及其性质1. 烷烃:是由碳和氢元素构成的饱和烃化合物,具有单重键的结构。
2. 烯烃:是含有碳碳双键的不饱和烃化合物。
3. 炔烃:是含有碳碳三键的不饱和烃化合物。
4. 醇:是含有羟基(-OH)官能团的有机化合物,具有一系列重要的化学性质。
5. 醛和酮:是含有羰基(C=O)官能团的有机化合物,具有特殊的氧化还原性质。
六、实验展示:醋酸制备实验老师为我们展示了醋酸的制备实验。
醋酸是一种常用的有机酸,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和化学工业等领域。
实验过程如下:1. 将氧化铜和醋酸溶液按一定比例加入反应瓶中。
2019年重庆高考化学有机反应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有机化合物A的分子式为C3H8O2,经酸催化后生成B,B的分子式为C2H6O。
下列A可能是()A. 甲醇B. 乙醇C. 甲醛D. 乙酸2. 以下不属于脂肪酸的是()A. 丙酸B. 油酸C. 正丙酸D. 齐墩果酸3. 以下化合物属于氨基酸的是()A. 乙醇B. 丙烯醛C. 苯甲醛D. 甘氨酸4. 已知反应式:C6H14 + 9O2 → 6CO2 + 7H2O,该反应中C6H14是()A. 有机物B. 无机物C. 极性物质D. 非极性物质5. 下列化合物中,能与醛发生缩合反应的有()A. 乙酰胺B. 甲醇C. 甲酸铵D. 乙醇二、解答题6. 已知有机化合物A的分子式为C6H6O,在碱性条件下进行碘仿试验时,A变成了黄色固体沉淀,试推测A的结构式,并写出反应方程式。
答:根据碘仿试验结果为黄色固体沉淀,推测有机化合物A是苯酚(C6H6O),反应方程式为:C6H6O + I2 → C6H5OI + HI。
7. 甲醛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它在氧化剂的作用下可生成甲酸,写出甲醛氧化生成甲酸的反应方程式,并给出反应类型和物质的氧化还原态变化。
答:甲醛氧化生成甲酸的反应方程式为:CH2O + O2 → HCOOH。
该反应为氧化反应,甲醛从还原态转变为氧化态,氧化剂从氧气(O2)还原为水(H2O)。
8. 已知有机化合物A的分子式为C5H12O2,它与碱反应生成有机盐B,并放出气体C。
写出A与碱反应生成B的反应方程式,并给出物质的离子状态。
答:A与碱反应生成B的反应方程式为:C5H12O2 + 2NaOH →C5H11ONa + H2O。
其中,A为酯,碱为NaOH,B为有机盐。
物质的离子状态:酯A和水(H2O)为分子状态,碱NaOH和有机盐B为离子状态。
9. 乙醇是人们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醇之一,写出乙醇脱水反应的反应方程式,并给出反应类型和生成物的化学性质。
答:乙醇脱水反应的反应方程式为:C2H5OH → C2H4 + H2O。
高三化学有机化学知识框架有机化学是高三化学学习中的重点内容之一,涉及到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命名、结构以及化学反应等方面。
掌握有机化学知识框架对于提高化学成绩和解决化学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高三化学有机化学知识框架。
一、基础概念在学习有机化学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基础概念,包括有机物、有机化合物、有机分子等的定义与特点。
同时,有机化学还与无机化学相对比,了解二者的异同点。
此外,还要掌握一些重要的实验室仪器与操作技巧,这对于实际操作和学习有机化学非常重要。
二、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是有机化学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掌握命名规则有助于理解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按照系统命名法,主要根据碳骨架和官能团进行命名。
例如,通过观察分子结构中的官能团(如醛、酮、酸、醇等)以及它们在碳骨架上的位置、取代基等,来确定化合物的名称。
三、有机化学反应了解有机化学反应是高三化学学习的核心内容之一。
有机化学反应可分为加成反应、替代反应、消除反应、重排反应等多种类型。
对于每种反应,要掌握其反应机理、反应条件和反应产物等方面的知识。
此外,还要了解不同反应类型之间的关系和转化方法。
四、功能团与官能团功能团是指有机分子中具有特定化学性质的结构团,如羟基、醛基、酮基、羧基等。
官能团是指有机分子中具有特定化学性质和化学反应的基团,如羧酸、酯、醇等。
掌握功能团与官能团的特点以及它们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可以对有机化学问题进行准确的分析和解答。
五、碳骨架的判断与推导在有机化学中,通过观察化合物的分子式和结构式,可以判断出其碳骨架的类型和特点。
在给定化合物结构后,也可以根据碳骨架的特点推导出其他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掌握碳骨架的判断与推导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有机化学问题。
六、有机化学实际应用有机化学在现实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如有机合成、制药工业、化妆品工业等。
了解有机化学的实际应用,有助于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对有机化学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高三化学有机化学知识点梳理有机化学是高中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高三学生来说,系统地梳理有机化学知识点对于备考至关重要。
以下是对高三化学有机化学知识点的详细梳理。
一、有机化合物的分类1、按照碳骨架分类链状化合物:如乙烷、乙烯等。
环状化合物:又分为脂环化合物(如环己烷)和芳香族化合物(如苯)。
2、按照官能团分类烃:只含碳和氢两种元素,包括烷烃、烯烃、炔烃和芳香烃。
烃的衍生物: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而生成的一系列化合物,如卤代烃、醇、酚、醛、酮、羧酸、酯等。
二、烃1、烷烃通式:CₙH₂ₙ₊₂(n≥1)。
物理性质: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烷烃的熔沸点逐渐升高,密度逐渐增大。
常温下,C₁₋₄的烷烃为气态,C₅₋₁₆的烷烃为液态,C₁₇及以上的烷烃为固态。
化学性质:稳定性较高,通常不与强酸、强碱、强氧化剂反应。
能发生取代反应,如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
2、烯烃通式:CₙH₂ₙ(n≥2)。
物理性质:与烷烃类似,但其熔沸点和密度一般比相同碳原子数的烷烃稍高。
化学性质:易发生加成反应,如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使其褪色;还能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
3、炔烃通式:CₙH₂ₙ₋₂(n≥2)。
化学性质:与烯烃类似,能发生加成、氧化和加聚反应。
4、芳香烃苯:平面正六边形结构,分子中 6 个碳原子和 6 个氢原子共平面。
具有特殊的稳定性,不易发生加成反应,易发生取代反应,如苯与液溴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取代反应。
三、烃的衍生物1、卤代烃物理性质:通常不溶于水,可溶于有机溶剂,多数为液体或固体。
化学性质:在强碱水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醇,在强碱的醇溶液中加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烃。
2、醇通式:R—OH(R 为烃基)。
物理性质:低级醇(如甲醇、乙醇)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醇在水中的溶解度逐渐减小。
化学性质: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烃(如乙醇在浓硫酸、170℃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如乙醇在铜或银作催化剂、加热条件下被氧化为乙醛);能与羧酸发生酯化反应。
第11章(有机化学基础)李仕才第四节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考点一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1.油脂(1)组成和结构。
一分子甘油与三分子高级脂肪酸脱水形成的酯。
结构通式:(2)分类。
(3)物理性质。
(4)化学性质.①水解反应:油脂属于酯类化合物,可发生水解反应,其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又称皂化反应.②油脂的氢化(油脂的硬化)。
不饱和高级脂肪酸形成的油脂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称为油脂的氢化,同时该反应还属于还原反应.请以油酸甘油酯为例,写出油脂在酸性、碱性(NaOH)条件下的水解反应,以及与氢气的加成反应。
2.糖类(1)糖的组成、结构和分类①组成和结构a.组成:一般符合通式C n(H2O)m。
b.结构: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及它们的脱水缩合物。
②分类(2)葡萄糖与果糖①组成和分子结构②葡萄糖的化学性质a.还原性:能发生银镜反应,能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反应。
b.加成反应:与H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己六醇。
c.酯化反应:葡萄糖含有醇羟基,能与羧酸发生酯化反应。
d.发酵成醇:由葡萄糖发酵制乙醇的化学方程式为C6H12O6(葡萄糖)错误!2C2H5OH+2CO2。
(3)蔗糖与麦芽糖(4)淀粉与纤维素①相似点:a.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属于多糖,分子式都可表示为(C6H10O5)n;b.都能发生水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都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②不同点:a.通式中n值不同;b.淀粉遇碘呈现蓝色。
3.氨基酸、蛋白质(1)组成、结构与性质①组成和结构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多种氨基酸分子间脱水以肽键相互结合,可形成蛋白质。
(2)蛋白质的组成、结构与性质①组成与结构a.蛋白质含有C、H、O、N、S等元素。
b.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通过缩聚反应产生,蛋白质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②性质a.水解:在酸、碱或酶的作用下最终水解生成氨基酸。
b.两性:具有氨基酸的性质。
c.盐析: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某些浓的无机盐[如(NH4)2SO4、Na2SO4等]溶液后,可以使蛋白质的溶解度降低而从溶液中析出,为可逆过程,可用于分离和提纯蛋白质。
2019高考化学第11章(有机化学基础)第1节认识有机化合物考点(1)有机化合物的分类讲与练(含解析)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高考化学第11章(有机化学基础)第1节认识有机化合物考点(1)有机化合物的分类讲与练(含解析))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高考化学第11章(有机化学基础)第1节认识有机化合物考点(1)有机化合物的分类讲与练(含解析)的全部内容。
第十一章有机化学基础李仕才错误!错误!错误!考点一有机化合物的分类1.按碳的骨架分类2.按官能团分类(1)官能团:决定化合物特殊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
(2)有机物的主要类别、官能团和典型代表物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官能团相同的物质一定是同一类物质。
(×)2.只有烃的衍生物才含有官能团,烃中没有官能团。
(×)3.含有苯环的有机物属于芳香烃。
( ×)4.CH3CH2CH3既属于链状烃又属于脂肪烃。
(√)5.含有羟基的物质只有醇或酚。
(×)6.含有醛基的有机物一定属于醛类.( ×)1.链状有机物可以含有支链,且支链可多可少,但支链不能是环状。
5.含有醛基的有机物不一定属于醛类,如甲酸、甲酸盐、甲酸某酯等,虽然有醛基,但不与烃基相连,不属于醛类。
一、官能团的识别1.北京奥运会期间对大量盆栽鲜花施用了S诱抗素制剂,以保持鲜花盛开。
S。
诱抗素的分子结构如图,下列关于该分子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碳碳双键、羟基、羰基、羧基B.含有苯环、羟基、羰基、羧基C.含有羟基、羰基、羧基、酯基D.含有碳碳双键、苯环、羟基、羰基解析: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羟基、羰基、羧基,不含有苯环和酯基,故B、C、D错误,A正确。
浙江省2019 年高考化学选考——有机化学【考点解读】2015 年4 月至2018 年11 月7 次选考有机部分分值基本固定22 分,部分选择题会涉及几个有关有机化学素养的选项,总体平稳。
26、32 均是以合成框图的形式出现,26四小问6 分,32 五小问10 分。
题目的设置从易到难,简单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官能团的名称、反应类型的判断,反应方程式的书写,重要官能团性质的考查,有限制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合成路线的设计,考查的知识点较广且综合性强。
虽然题目已知的信息是陌生的,给出的流程图可能也较为复杂,但是问题设置的梯度很明显,一般前面都会设置一些简单的基础题,而在后面设置中等难度的题目,往往需要根据题目所给已知信息才能解答,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应用能力。
不难看出,有机化学的出题特点始终是:依据大纲,抓住课本,立足基础。
复习中要强化基础、培养思维、注重规范。
无论它怎么考,只要我们把握有机化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掌握复习的技巧,就能事半功倍,达到复习的最佳效果。
【解题策略】览全题,看已知,获信息,找突破。
题目所给信息一般分为四类:条件、结构简式、分子式、特征现象。
常见的突破口有:反应条件[浓硫酸(酯化、硝化、纤维素水解等)、稀硫酸(酯、蔗糖、淀粉水解等)、O2/Cu(Ag)/△(醇氧化)、X2/FeX3(苯环上溴代)、X2/ 光照(烷基上取代等)、H2/催化剂(加成反应)];实验现象[能与Na 反应(含羟基或羧基)、能与NaOH 反应(含羧基或酚羟基)、能与NaHCO3 反应(含羧基)、能发生银镜反应(含醛基、)能与新制Cu(OH)2 共热产生砖红色沉淀(含醛基)、使酸性KMnO4 溶液褪色(含不饱和键、含醛基)]。
依据分子式及其组成的变化、官能团的衍变、原子个数的变化、特殊的转化关系、题目所给新信息等进行串联。
联系所学整合题给信息和已知,正推、逆推相结合,攻克关键中间产物,正推法的思维程序是原料→中间产物→产品,始终关注已知信息的痕迹,逆推法的思维程序是产品→中间产物→原料,在高考中往往需要正推逆推加已知相结合即从两边往中间推,在关键的中间产物上形成交集,最后全面突破,理顺合成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