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寄生虫用药
- 格式:doc
- 大小:38.50 KB
- 文档页数:6
奥硝唑 (Metronidazole) 抗寄生虫药物奥硝唑(Metronidazole)是一种抗寄生虫药物,广泛用于临床医学领域。
本文将介绍奥硝唑的药理作用、适应症、用药方法以及可能的副作用。
一、药理作用奥硝唑属于合成的5-硝基咪唑类药物,其通过影响寄生虫体内的DNA和核酸合成来发挥抗寄生虫作用。
该药物可抑制寄生虫生长和繁殖,达到清除或减轻寄生虫感染的效果。
二、适应症奥硝唑主要用于治疗肠道、泌尿生殖道和皮肤黏膜等部位的寄生虫感染疾病。
常见的适应症包括阴道滴虫病、三唑虫病、肠道阿米巴病等。
三、用药方法奥硝唑通常以口服或静脉注射的形式使用。
具体的用药剂量和疗程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常见的口服剂型有片剂和混悬液,而静脉注射剂型则要求严格控制用药速度和浓度。
四、副作用尽管奥硝唑是一种常用的抗寄生虫药物,但也可能会出现一些副作用。
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胃痛等消化系统反应。
此外,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皮疹和头晕等不适症状。
严重的副作用较为罕见,但仍需密切关注患者的用药反应。
总结:奥硝唑是一种常用的抗寄生虫药物,通过抑制寄生虫的DNA合成来发挥疗效。
它主要用于治疗肠道、泌尿生殖道和皮肤黏膜等部位的寄生虫感染疾病。
用药时应注意遵循医生的指导,避免自行调整剂量和疗程。
虽然奥硝唑在一般情况下是相对安全的,但副作用仍可能发生,患者在用药期间需密切关注自身反应,并及时向医生报告任何异常症状。
值得一提的是,本文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医生的诊断和建议。
在使用奥硝唑或其他药物前,请务必咨询医生以确保安全有效的治疗。
抗寄生虫药品抗寄生虫药品是一类用于治疗或预防寄生虫感染的药物。
寄生虫感染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可以引起严重的疾病和不适。
抗寄生虫药品通过杀死或抑制寄生虫的生长和繁殖来治疗感染,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一、常见的1. 打虫药打虫药是用于治疗肠道寄生虫感染的常见药物。
这些药物可以杀死肠道寄生虫,包括蛔虫、钩虫和鞭虫等。
常见的打虫药品包括阿苯达唑、甲硝唑和吡硫脒等。
2. 抗疟药抗疟药是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
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传染病,常见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抗疟药可以杀死疟原虫,阻止其在人体内的生长和繁殖。
常见的抗疟药品包括氯喹、蒿甲醚和氯噻酮等。
3. 抗菌药一些寄生虫感染常常伴随着细菌感染,因此需要使用抗菌药物来治疗。
抗菌药可以杀死或抑制细菌的生长,同时也能对抗与寄生虫感染相关的细菌感染。
常见的抗菌药品包括青霉素、头孢菌素和氟喹诺酮等。
二、抗寄生虫药品的使用注意事项1. 严格按照医嘱使用使用抗寄生虫药品时,应该严格按照医嘱使用。
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频率,以免影响疗效或出现不良反应。
如果出现任何不适症状或副作用,应及时向医生咨询。
2. 注意药物的适应症不同的抗寄生虫药品针对不同类型的寄生虫感染,因此在选择药物时应注意其适应症。
不同寄生虫感染可能需要不同种类的抗寄生虫药品来治疗。
3. 避免过度使用过度使用抗寄生虫药品可能导致药物耐药性的发展。
因此,在使用抗寄生虫药品时,应遵守医生的建议,避免过度使用或滥用。
只有在确诊或高度怀疑寄生虫感染时才使用这类药物。
4. 谨防药物不良反应抗寄生虫药品可能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和皮疹等。
如果在使用药物期间出现这些不适症状,应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5. 注意儿童、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的用药问题儿童、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在使用抗寄生虫药品时需要特别注意。
一些药物可能对他们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使用前应咨询医生并根据具体情况酌情使用。
三、寄生虫感染的预防除了使用抗寄生虫药品来治疗感染,预防寄生虫感染也非常重要。
利用抗寄生虫药物治疗寄生虫感染抗寄生虫药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利用抗寄生虫药物治疗寄生虫感染:抗寄生虫药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概述:寄生虫感染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它可以引起多种疾病,并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抗寄生虫药物是治疗寄生虫感染的有效工具,正确使用抗寄生虫药物可以帮助我们摆脱感染,并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
然而,不正确使用抗寄生虫药物可能导致药物抵抗性的出现,甚至引发其他健康问题。
因此,本文将介绍抗寄生虫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帮助读者有效治疗寄生虫感染并避免潜在风险。
一、选择合适的抗寄生虫药物在使用抗寄生虫药物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自己的寄生虫感染情况,以便选择合适的药物。
不同的寄生虫可能需要不同的药物来治疗,因此请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判断和选择。
二、按照指导剂量使用药物抗寄生虫药物的剂量是按照患者的体重和年龄来计算的,因此一定要准确地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用药。
使用不正确的剂量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或者引发不必要的副作用。
三、遵守用药时间和周期抗寄生虫药物通常需要持续使用一段时间才能有效清除寄生虫感染。
因此,请按照医生的建议坚持完成整个疗程,不要在治疗过程中随意中断或减少用药。
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适,请及时咨询医生。
四、注意用药时间和食物限制某些抗寄生虫药物需要在特定时间点使用,或者需要空腹服用。
请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并咨询医生或药师以确保正确的用药时间和食物限制。
同时,注意不要与其他药物混用,以免发生相互作用。
五、关注潜在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抗寄生虫药物在治疗寄生虫感染的同时可能会引起一些副作用或不良反应。
常见的包括恶心、腹泻、头痛等。
如果出现严重的副作用,如呼吸困难、严重过敏反应等,请立即就医。
六、避免滥用抗寄生虫药物滥用抗寄生虫药物可能导致药物抵抗性的出现,使药物对寄生虫感染失去疗效。
因此,除非在医生的指导下,不要随意使用抗寄生虫药物。
如果感染出现复发,请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抗寄生虫药物合理使用原则1. 引言寄生虫感染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健康问题,抗寄生虫药物的合理使用对于控制和治疗寄生虫感染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提供抗寄生虫药物合理使用的原则,以提高抗寄生虫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2. 选择合适的抗寄生虫药物在使用抗寄生虫药物之前,应该根据具体的寄生虫感染类型和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药物。
不同的寄生虫感染可能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案,因此,准确诊断寄生虫感染是十分重要的。
3. 遵循药物使用指南合理使用抗寄生虫药物需要遵循相关的药物使用指南。
根据药物使用指南的建议,选择适当的药物剂量、用药方式和疗程。
同时,也需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禁忌症,在用药期间进行必要的监测和评估。
4. 严格控制使用频率抗寄生虫药物的滥用可能导致药物耐药性的发展,在治疗中产生抗药性寄生虫菌株。
因此,应严格控制抗寄生虫药物的使用频率,避免不必要的使用和过度使用。
5. 提倡联合治疗一些寄生虫感染可能需要联合使用多种抗寄生虫药物来增加疗效。
联合治疗可以减少单药物使用的剂量和疗程,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减少药物耐药性的风险。
6. 注意用药安全性在使用抗寄生虫药物时,应注意用药的安全性。
了解药物的适应症和禁忌症,避免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对于特定人群(如儿童、孕妇、老年人等),应根据其特殊情况调整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方式。
7. 预防寄生虫感染除了合理使用抗寄生虫药物治疗感染,预防寄生虫感染也是重要的。
保持个人卫生、食品卫生和环境卫生,避免与寄生虫的接触,可以有效减少寄生虫感染的发生。
8. 结论合理使用抗寄生虫药物对于寄生虫感染的控制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选择合适的药物、遵循药物使用指南、控制使用频率、提倡联合治疗并注意用药安全性都是抗寄生虫药物合理使用的原则。
除此之外,预防寄生虫感染也是不可忽视的。
通过合理使用抗寄生虫药物和预防措施的结合,我们可以更有效地管理寄生虫感染问题。
(字数:231)。
常用的抗寄生虫药用法用量西药在家禽养殖中,预防寄生虫病是养殖中必不可少的缓解,使用抗寄生虫药物时也要严格遵守药物的作用机理以及使用剂量。
1、左旋咪唑:可驱除鸡等的蛔虫病、异刺线虫、毛线虫等,是种高效、广谱、低毒的驱虫药。
驱除鸡蛔虫时,每千克体重内服24毫克;驱除线虫时,每千克体重内服36毫克。
2、丙硫咪唑:高效、广谱驱虫药,可用于驱除鸡等的蛔虫、异刺线虫、卷刺口吸虫和某些绦虫等。
鸡每千克体重内服20-30毫克。
3、噻苯咪唑:高效、广谱、低毒驱虫药,可驱除鸡等毛细线虫和蛔虫等的成虫和卵。
驱除鸡气管线虫可按0.1%混饲,连用7天;驱除蛔虫和毛细线虫时,每千克体重口服100毫克。
4、甲咪唑:高效、广谱、低毒驱虫药,可驱除线虫、绦虫等。
鸡内服每千克体重300微克;拌料每千克饲料125毫克,连用5-6天。
5、哌吡嗪:高效、低毒驱虫药,可驱除鸡等蛔虫、蛲虫、绦虫等。
鸡按每千克体重0.2-0.3克的用药量拌料饲喂,也可按每千克体重0.4-0.8克的用药量混水饮用,每天1次,连用2-3天。
6、沙利霉素:高效、低毒驱虫药,可驱除锥形、巨型、脆弱艾美耳球虫等,还有一定的抗细菌、真菌和促生长的作用。
鸡每千克饲料拌入70-100毫克,连用3-4天。
7、莫能菌素:低毒、安全驱虫药,可驱除鸡等艾美耳球虫等多种球虫。
鸡每千克饲料拌入125毫克,连用2-3天。
鸡宰前3天应停药。
产蛋鸡好不用此药。
中药1、槟榔:主要驱除绦虫。
鸡每千克体重用药1克,鸭0.5-0.7克、鹅0.2-0.3克,加水适量,煎30分钟,大群鸡用饮水给药,小量鸡用橡胶(软管插入嗉囊内投药。
2、鹤草芽浸膏:可驱除鸡等绦虫。
每千克体重用鹤草芽浸膏150毫升拌料饲喂,连用1-2天。
3、烟草粉:将市售的干烟叶碾成粉末(越细越好),按2%拌入饲料饲喂,上、下午各1次,可驱除蛔虫等。
4、百部:按药、水比1:1或0.5:1煎液,外洗鸡等家禽体,可杀灭羽虱等。
5、四黄散:黄连、黄柏、黄芩、大黄各10克,紫草15克,适量水煎液去渣,拌入饲料中,供30日龄20只鸡服用,每天1剂,连用2天,可驱除球虫等。
2019年第05期兽医更倾向于使用抗虫谱更广的抗寄生虫药剂。
本文介绍基于美国FDA 批准使用的5类广谱复方抗寄生虫复合药剂。
1美贝霉素肟和氯芬奴隆复合制剂在美国,美贝霉素肟与氯芬奴隆的二元复方制剂获准可用于犬,复方药中各组分的最小剂量参照为美贝霉素肟0.5mg/kg,氯芬奴隆10mg/kg,每30d 用药一次,能有效预防恶丝虫。
该产品也可以杀灭犬钩虫;有效地驱除和控制蛔虫(犬弓首蛔虫、狮弓首蛔虫)和毛尾线虫(狐毛尾线虫),并能防治跳蚤的侵扰。
该药不能用于4周龄以下或体重在1kg 以下的幼犬。
该复方药也获准与烯啶虫胺同时使用,以快速击倒跳蚤。
2莫西菌素和吡虫啉复合制剂由吡虫啉和莫西菌素组成的一种新型复方药,其中用吡虫啉来防治外寄生虫,用莫西菌素防治内寄生虫。
该药已获准用于犬和猫。
该新型复方药是一种局部外用药,设计的用药量为参照吡虫啉10mg/kg,莫西菌素2.5(犬用)或1mg/kg (猫用)。
该产品在犬获准用于预防犬恶丝虫,治疗和预防犬钩虫、狭头钩虫的成虫和幼虫,犬弓首蛔虫和狮弓首蛔虫的成虫和幼虫,以及毛尾线虫中狐毛首线虫。
专供猫的复方制剂也获准用来预防猫的犬恶丝虫感染,治疗和预防猫的管形钩口线虫、猫弓首蛔虫的成虫和幼虫感染。
该产品还能有效地杀灭跳蚤成虫,防治猫栉首蚤的侵扰,驱除和控制犬耳痒螨感染。
犬用产品不能应用于猫,犬用产品还没有7周龄以下或体重低于1.36kg 犬的测试资料,也没有对繁殖期、妊娠期、泌乳期的犬进行测试。
犬在给药前要检查是否有恶丝虫感染。
犬用产品不能有效驱杀犬恶丝虫的成虫,也不能彻底清除微丝蚴。
犬能很好地耐受使用量的5倍剂量。
要确保犬不要舔食用药部位的药物,犬食入该药后可能会出现精神沉郁、流涎、瞳孔散大、共济失调、气喘和全身性震颤等严重反应。
猫用产品不能用在小于9周龄或体重低于1kg 的猫,9周龄的猫能很好地耐受常规剂量5倍的药量,猫一次给予10倍剂量会出现轻微而短暂的唾液分泌过多。
1.1 掌握氯喹、伯氨喹、乙胺嘧啶抗疟作用特点、临床用途和不良反应;甲硝唑药理作用、应用和不良反应。
1.2 熟悉抗疟药作用环节及分类、青蒿素的作用特点;熟悉替硝唑、二氯尼特、氯喹的抗阿米巴作用特点和适应证。
1.3 了解其他药物的作用及应用。
2 重点难点 [TOP]
2.1 重点
氯喹、伯氨喹、乙胺嘧啶抗疟作用特点;甲硝唑药理作用与应用。
2.2 难点
氯喹的作用机制;伯氨喹的特异质反应。
3 讲授学时 [TOP]
建议2学时
4 内容提要 [TOP] 第一节第二节
4.1第一节抗疟药[TOP]
4.1.1 概述
疟疾是由按蚊叮咬传播的疟原虫所引起的寄生虫性传染病。
临床以间歇性寒战、高热,继之大汗后缓解为特点。
间日疟、卵形疟常出现复发,恶性疟可引起凶险发作。
抗疟药(antimalarial drugs)是防治疟疾的重要手段。
4.1.2 疟原虫的生活史及疟疾的发病机制
疟原虫的生活史,可分为人体内的发育阶段和按蚊体内的发育阶段(图46-1)。
抗疟药可作用于疟原虫生活史不同环节,用以治疗或预防疟疾。
1.人体内的发育分为肝细胞内发育和红细胞内发育两个阶段(1)红细胞外期:受感染的雌性按蚊刺吸人血时,子孢子随血流侵入肝细胞发育。
此期不发生症状,为疟疾的潜伏期,一般为10~14天。
间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有一部分子孢子侵入肝脏后,可进入数月或年余的休眠期称为休眠子,可再被激活,成为疟疾远期复发的根源。
(2)红细胞内期:红细胞外期的裂殖子胀破肝细胞释出, 进入血流侵入红细胞,经滋养体发育成裂殖体,并破坏红细胞,释放裂殖子,疟色素及其他代谢产物,刺激机体,引起寒战、高热等症状,即疟疾发作。
释放出的裂殖子可再侵入其他正常红细胞,如此反复循环,可引起临床症状反复发作。
2.按蚊体内的发育按蚊在刺吸疟原虫感染者血液时,红细胞内发育的各期疟原虫随血液入蚊胃,仅雌、雄配子体能继续发育,两者结合成合子,进一步发育产生子孢子,移行至唾液腺内,成为感染人的直接传染源。
4.1.3抗疟药的分类
1.主要用于控制症状的药物代表药为氯喹、奎宁、甲氟喹、青蒿素等。
2.主要用于控制远期复发和传播的药物代表药为伯氨喹。
3.主要用于病因预防的药物代表药为乙胺嘧啶。
4.1.4 常见的抗疟药
1.主要用于控制症状的抗疟药
氯喹
【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1)抗疟作用:氯喹对各种疟原虫的红细胞内期裂殖体均有较强的杀灭作用,能迅速有效地控制疟疾的临床发作,具有起效快、疗效高、作用持久的特点。
氯喹也能预防性抑制疟疾症状发作,在进入疫区前1周和离开疫区后4周期间,每周服药一次即可。
氯喹的抗疟作用机制复杂尚未完全阐明。
氯喹在中性pH时不带电荷,能自由进入疟原虫的溶酶体;而进入溶酶体后,其酸性pH环境使氯喹发生质子化,不能再穿透出胞膜,因而浓集于疟原虫内。
氯喹的抗疟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疟原虫对血红蛋白的消化,作用于血红素的处置,减少了疟原虫生存必需氨基酸的供应。
氯喹也能抑制血红素聚合酶活性,使有毒的血红素转化为疟色素受阻,从而减少对人体伤害。
(2)抗肠道外阿米巴病作用。
(3)免疫抑制作用。
【不良反应】大剂量应用氯喹时可导致视网膜病,应定期进行眼科检查。
大剂量或快速静脉给药时,可致低血压,给药剂量过大可发生致死性节律失常。
奎宁
【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奎宁对各种疟原虫的红细胞内期裂殖体均有杀灭作用,能有效控制临床症状。
其抗疟机制和氯喹相似,但在疟原虫中浓集不及氯喹。
由于氯喹耐药性的出现和蔓延,奎宁成为治疗恶性疟的主要化学药物。
【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金鸡纳反应。
用药过量或静脉滴注速度过快时,可致低血压、心律失常和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紊乱如谵妄和昏迷。
因而,奎宁静脉滴注时应慢速,并密切观察病人心脏和血压变化。
青蒿素
青蒿素(artemisinin)是从黄花蒿及其变种大头黄花蒿中提取的一种倍半萜内酯类过氧化物。
【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青蒿素对各种疟原虫红细胞内期裂殖体有快速的杀灭作用。
主要用于治疗对耐氯喹或多药耐药的恶性疟,包括脑性疟的抢救。
咯萘啶
咯萘啶(malaridine)为我国研制的一种抗疟药。
可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疟疾,包括脑型疟。
2.主要用于控制复发和传播的抗疟药
伯氨喹
【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伯氨喹对间日疟和卵形疟肝脏中的休眠子有较强的杀灭作用,是防治疟疾远期复发的主要药物。
与红细胞内期抗疟药合用,能根治良性疟,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能杀灭各种疟原虫的配子体,阻止疟疾传播。
【不良反应】治疗剂量的伯氨喹不良反应较少,特异质反应可发生急性溶血性贫血和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3.主要用于病因性预防的药物
乙胺嘧啶
【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乙胺嘧啶为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药,常用于病因性预防。
乙胺嘧啶一般不单独使用,常与磺胺类或砜类药物合用。
【不良反应】长期大剂量服用可能干扰人体叶酸代谢。
4.2第二节抗阿米巴病药及抗滴虫病药[TOP]
4.2.1抗阿米巴病药
甲硝唑
【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1.抗阿米巴作用甲硝唑对肠内、肠外阿米巴滋养体有强大杀灭作用,治疗急性阿米巴痢疾和肠道外阿米巴感染效果显著。
2.抗滴虫作用甲硝唑是治疗阴道毛滴虫感染的首选药物。
3.抗厌氧菌作用甲硝唑对革兰阳性或革兰阴性厌氧杆菌和球菌都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对脆弱类杆菌感染尤为敏感。
常用于厌氧菌引起的产后盆腔炎、败血症和骨髓炎等的治疗。
4.抗贾第鞭毛虫作用甲硝唑是治疗贾第鞭毛虫病的有效药物。
【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治疗量的甲硝唑不良反应很少,可干扰乙醛代谢,导致急性乙醛中毒,服药期间和停药后不久,应严格禁止
饮酒。
孕妇禁用。
二氯尼特
二氯尼特为目前最有效的杀包囊药,单用对无症状的包囊携带者有良好效果。
用甲硝唑控制症状后,再用本品可肃清肠腔内包囊,有效防止复发。
4.2.2抗滴虫药
目前治疗的主要药物为甲硝唑,但抗甲硝唑虫株正在增多。
替硝唑也是高效低毒的抗滴虫药。
乙酰砷胺(acetarsol)可局部给药。
4.3 抗血吸虫病药和抗丝虫病药
4.3.1抗血吸虫病药
吡喹酮
【药理作用与机制】吡喹酮对血吸虫成虫有迅速而强效的杀灭作用,对幼虫也有作用,但较弱。
对其他吸虫如华支睾吸虫、姜片吸虫、肺吸虫有显著杀灭作用,对各种绦虫感染和其幼虫引起的囊虫病、包虫病也有不同程度的疗效。
吡喹酮达到有效浓度时,可提高肌肉活动,引起虫体痉挛性麻痹,失去吸附能力,导致虫体脱离宿主组织,如血吸虫从肠系膜静脉迅速移至肝脏。
在较高治疗浓度时,可引起虫体表膜损伤,暴露隐藏的抗原,在宿主防御机制参与下,导致虫体破坏、死亡。
【临床应用】治疗各型血吸虫病,适用于慢性、急性、晚期及有合并症的血吸虫病患者。
也可用于肝脏华支睾吸虫病、肠吸虫病(如姜片虫病、异形吸虫病、横川后殖吸虫病等)、肺吸虫病及绦虫病等。
【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少且短暂。
少数出现心电图异常。
4.3.2抗丝虫病药
乙胺嗪
【药理作用与机制】乙胺嗪对班氏丝虫和马来丝虫均有杀灭作用,且对马来丝虫的作用优于班氏丝虫,对微丝蚴的作用胜于成虫。
在体外,乙胺嗪对两种丝虫的微丝蚴和成虫并无直接杀灭作用,表明其杀虫作用依赖于宿主防御机制的参与。
乙胺嗪分子中的哌嗪部分可使微丝蚴的肌组织超极化产生弛缓性麻痹而从寄生部位脱离,迅速“肝移”,并易被网状内皮系统拘捕。
乙胺嗪也可破坏微丝蚴表膜的完整性,暴露抗原,使其易遭宿主防御机制的破坏。
【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药物本身引起的不良反应轻微,但因成虫和微丝蚴死亡释出大量异体蛋白引起的过敏反应则较明显,用地塞米松可缓解症状。
4.4 抗肠蠕虫药
常用抗肠蠕虫药
药物主要抗虫谱作用机制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
甲苯咪唑线虫(钩鞭蛲
蛔)
抑制葡萄糖摄取
→ATP↓
少蛔虫骚动游走
阿苯达唑线虫绦虫吸虫
抑制葡萄糖摄取→
ATP↓
少脑囊虫治疗注意颅
高压
哌嗪线虫 (蛔蛲)对抗Ach → 松弛
性麻痹
少
噻嘧啶线虫 (蛔钩蛲)
去极化→ 痉挛性
麻痹
少不能与哌嗪合用
氯硝柳胺各类绦虫(牛肉猪
肉等)
抑制氧化磷酸化→
ATP↓
少三步曲防止虫卵逆
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