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认识楷书(二)
- 格式:pptx
- 大小:326.09 KB
- 文档页数:7
硬笔楷书教案课时分配第一次课1.硬笔楷书和毛笔楷书的关系。
2.学习硬笔书法的定义和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3.部分笔画的写法教学目的:通过本次课教学使学生了解硬笔书法和毛笔书法的相似与区别,以便从传统的书法艺术中汲取营养;理解学习硬笔书法的重要性,开始系统的学习和掌握硬笔楷书的基本笔画和变化写法,形状,用法及例字。
课程类型:理论知识传授和辅导板书设计:提纲式教学方法:讲解,辅导教学过程:一般了解一、讲解(一)硬笔书法和毛笔书法的关系:就其艺术表现力来说,硬笔远不及毛笔,但其实用性来看,硬笔书法的快捷,使用方便,应用范围大,普及面广是毛笔书法所不能相比的。
从技法上来来说,想要学好硬笔书法,必须从毛笔书法中汲取有用的营养,因为毕竟毛笔书法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已积累了不少的好的经验,像有用笔书法,结构规律,章法布局等,这些都是可供硬笔书法借鉴的。
希望同学在学习过程中,不可偏废。
因为二者并不矛盾,而且还是互有裨益的。
学好毛笔书法能带动硬笔书法的提高,学好硬笔书法能促进毛笔书法的提高。
永(大双钩)永从例字看:用笔(主要指提按),二者都有共同点,但行笔路线,硬笔书法不可照搬毛笔,因为那样既不美观也不快捷。
(二)学习硬笔书法的意义:硬笔书法是以使用为目的。
对我们今后工作,学习,尤其是对我们这些未来的人民教师来说意义极其重要。
书写的好坏不仅仅是个人“脸面”的事,它能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质量;它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甚至影响到学生的学生,所以我们一定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不能把它仅仅看成是自己的“私事”,既然书法对我们来说如此重要,钢笔,粉笔要和我们打一辈子的交道。
我们拿出半年或一年的时间来潜心练字,是非常有必要的。
学习硬笔书法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首先是要有毅力和恒心2.要改变不良的书写习惯3.要多看多比较,提高鉴赏能力,提高学习兴趣4.要科学的选贴5.要保质保量地完成课后练习。
(三)笔画的写法,形状,及例字长横的用笔要强调两头重,中间轻,略弯;左低右高。
第15课:课题养生
一、教材内容:
汉字家族,日积月累
二、教学目标:
1.能够了解汉字“牛〞的字形演变,以及“牛〞结构字的应用。
2.重点学习汉字“牛〞,并举出结构有“牛〞的汉字,能说出其含义。
3.了解《葛洪炼丹》的中关于“长生〞的故事。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能够了解汉字“牛〞的字形演变。
教学难点: 思考“人是否能够长生不老〞。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生齐读古文《养生》。
2.生尝试齐背古文。
〔二〕学习“汉字家族〞
1.师板书“牛〞,生齐读。
2.师述汉字“牛〞的结构,及各局部的含义。
甲骨文字形像只牛头。
本义就是指六畜之一的“牛〞。
3.师板书“牛〞从甲骨文到楷书的演变,并让生用纸笔尝试写画古文字。
4.举出结构有“牛〞的常用汉字。
如“牱牭牯牰牲牳牴〞。
引导学生了解各汉字的意思,并组词。
5.拓展延伸:
生思考:还有偏旁“牛〞或“牛〞的汉字吗?举出两个,并说说它的意思。
〔三〕日积月累
1.生自由读《葛洪炼丹》,并找出故事的主人公。
2.师简要介绍故事的大意。
引导生了解“长生〞在古人心中的无限追求,与“炼丹〞“朱砂〞有关。
3.师范读“追根溯源〞,说明它即是上文的古文言形式。
生自由读,齐读。
4.再次简介古人眼中的“长生〞,思考:人是否能长生不老?
5.小组讨论,生谈自己的感想。
师小结:我们无法做到长生不老,但是我们能够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使寿命能以延长。
6.再次齐读《养生》。
1西泠印社3年级下册《书法练习 学计划及教案.2017— 2018学年 三年级下册《书法练习指导》学科教学计戈IJ2017— 2018学年 三年级下册《书法练习指导》(201 7 ~201 8 三 年级 班学年度下期) ------------学科 书法执教教师指导》教本教材注重从汉字书写常识入手,以基教材的知期识结构、教地位、教材学目的、简要求、重析难点)2017—2018学年三年级下册《书法练习指导》32017—2018学年三年级下册《书法练习指导》42017—2018学年三年级下册《书法练习指导》2017—2018学年三年级下册《书法练习指导》62017—2018学年三年级下册《书法练习指导》72017—2018学年三年级下册《书法练习指导》82017—2018学年三年级下册《书法练习指导》92017—2018学年三年级下册《书法练习指导》102017—2018学年三年级下册《书法练习指导》112017—2018学年三年级下册《书法练习指导》122017—2018学年三年级下册《书法练习指导》132017—2018学年三年级下册《书法练习指导》142017—2018学年三年级下册《书法练习指导》152017—2018学年三年级下册《书法练习指导》162017—2018学年三年级下册《书法练习指导》172017—2018学年三年级下册《书法练习指导》182017—2018学年三年级下册《书法练习指导》192017—2018学年三年级下册《书法练习指导》结总科教学学期)下(201 7 ~201 8 学年度书法学科班年级执教教师202017—2018学年三年级下册《书法练习指导》21。
认识隶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隶书的由来。
2、通过与篆书的比较和隶书名帖欣赏,初步了解隶属的特点。
3、尝试书写隶书的波横。
4、激发学生对不同书体的学习兴趣,全面了解我国书法文化。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赏析隶属的特点。
难点:从不同的碑帖中赏析不同时期隶书的特点三、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
准备五张不同时期汉字的图片,学生分小组讨论将五种字体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并说明理由(从字形演变过程入手)。
(甲骨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甲骨文:图形。
篆书:结体圆长笔画匀称,藏头护尾,圆润优美。
转角处都带弧形,曲折引长而划一,使线条更匀称圆转,字形长圆,体势雄健,已线条化了。
隶书: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
草书: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结构简省、笔画连绵。
楷书:方正、笔画结构严整。
从甲骨文图像性的文字,小篆用线条代替了图形,隶书打破了古文字象形系统,使汉字的象形图画面貌基本消失,奠定了现行文字的基础,使之变成纯符号性质的文字逐渐慢慢转变为笔画规整的汉字。
隶书是中国古代文字发展的分水岭,为行书、楷书、草书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进入正课,认识隶书。
1、隶书的产生。
(时代、与它相关的人物)观看视频,边看边思考与隶书产生相关的时代、人物、原因。
秦始皇书同文——小篆(书写复杂,不够快捷)——隶书雏形——程邈整理产生隶书——汉朝隶书发展成熟(时代:隶书是从小篆脱胎出来的。
始于秦朝,经过两汉231年(前206—25)的演变,到汉代才臻于成熟。
隶书是汉代的主要通行书体。
这样说来,隶书可分秦隶,汉隶两个发展阶段,又称古隶和今隶。
早期的秦隶,实际上是小篆的辅助字体,是秦统一后因为政务繁忙,“奏事繁多,篆书难成”而产生的一种应急字体,是统一于民间不登大雅之堂的俗体。
秦代正式书体还是小篆。
秦隶实际上就是草篆,线条较小篆简直变弧线为直线,变圆转为方折,有一定的粗细变化。
这样书写起来就方便多了。
据说开始用这种字体书写的是处理徒隶之事的文书。
2024年通用毛笔楷书书法教案15课时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毛笔楷书的基本笔画、结构、章法知识,提高书法素养。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模仿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毛笔楷书的基本笔画、结构、章法的掌握。
教学重点:基本笔画、偏旁部首的书写规范;间架结构的安排;楷书作品的创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毛笔、墨汁、宣纸、砚台、教学PPT。
学具:毛笔、墨汁、练习纸、字帖。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第1课时)利用PPT展示不同风格的毛笔楷书作品,引导学生欣赏,激发学习兴趣。
2. 基本笔画学习(第24课时)介绍毛笔楷书的基本笔画,如横、竖、撇、捺、折等,并进行示范书写。
学生跟随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偏旁部首学习(第57课时)讲解常用的偏旁部首,如“三点水”、“心字底”等,并进行示范书写。
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4. 间架结构学习(第810课时)分析楷书间架结构的特点,讲解结构安排方法,示范书写。
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5. 楷书作品创作(第1113课时)指导学生进行楷书作品创作,包括选字、布局、书写等。
学生完成作品,教师点评。
6. 课堂小结(第14课时)7. 课后作业布置(第15课时)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按时完成。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内容:毛笔楷书基本笔画、偏旁部首、间架结构、作品创作要点。
2. 板书布局:左侧书写基本笔画、偏旁部首;右侧书写间架结构、作品创作要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按照教材完成课后练习,包括基本笔画、偏旁部首、间架结构练习。
2. 答案:见教材课后练习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书法比赛、展览,提高书法水平;组织学生参观书法博物馆,了解书法历史文化。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章节分配与详细内容;2. 教学目标的具体制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5. 板书设计的内容布局;6. 作业设计的题目与答案;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施。
《欧体与颜体特点比较》教学设计课标要求:概述汉字、书法的起源,演变过程。
理解汉字、书法的审美与实用的关系。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掌握书法基本技法和造型能力,体会书法的艺术价值。
教材分析:本课主要内容是体会中国书法的艺术魅力,即艺术价值、历史价值、收藏价值。
重点学习颜体楷书的基本笔画的运笔方法及体会颜体楷书作品创作方法与步骤,同时强调养成正确的书写姿势、执笔方法、运笔方法等。
学情分析:由于长久以来,小学阶段开设书法课程得不到很好的推广以及缺乏专业的书法老师,同学们对中国书法的了解和认识不够,需要加强引导,书写水平和书写习惯有待提高。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中国书法的悠久历史和博大精深。
了解颜体楷书的风格特点、笔画特点和结构特点以及颜体楷书八种基本笔画的写法。
2、能力目标:正确掌握颜体楷书基本笔画的运笔方法,并能独立地书写简单的颜体范字。
始终养成正确的书写姿势、执笔方法和运笔方法。
能积极主动地参与书法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善于向教师、同学和前人学习,能独立进行简单颜体楷书作品创作。
3、情感目标:培养良好书写习惯是学习书法的基础。
在了解了颜体楷书有关知识后,进一步体会汉字的优美和书法的独特魅力。
培养对书法艺术的热爱,感受祖国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
养成做事有条理的习惯,懂得做人要踏实的道理。
知道各学科学习都需要持之以恒。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体会中国书法艺术魅力、颜体楷书基本笔画的书写方法难点:颜体楷书基本笔画的运笔方法,包括起笔(逆锋和顺锋)、行笔(中锋和侧锋)、收笔(回锋和提锋)三个运笔过程。
颜体楷书单个范字的书写方法,对颜体楷书创作方法步骤的了解,如:笔法、墨法、章法。
教学用具:课件、文房四宝等书写工具、颜体楷书作品学生用具:颜体例字、文房四宝等。
教学过程:一、课前探究:1、布置学生带全毛笔学习用具,利用网络、书籍等各种资源查阅颜真卿的生平简介及代表作品。
布置学习小组通过网络查阅书法创作的相关知识。
2024湘美版小学书法四年级上册《第15课认识楷书(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楷书的特点和发展历程,增加对楷书的认识和欣赏能力。
2.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不同楷书作品的笔画、结构和气韵,培养学生的审美眼光。
3. 通过学习楷书的基本笔法和结构规律,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和技巧。
4. 激发学生对楷书的热爱,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深入讲解楷书的笔画特点、结构规律和书写技巧。
帮助学生欣赏和理解不同风格楷书作品的艺术魅力。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楷书结构中的平衡、对称、比例等关系,并能运用到实际书写中。
引导学生体会楷书作品中蕴含的书法家的情感和精神内涵。
三、教学准备1. 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楷书作品、书法家介绍等相关资料。
2. 书法工具,如毛笔、宣纸、墨汁等。
3. 楷书字帖、示范作品。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5 分钟)1. 展示几幅精美的楷书作品,让学生观察并谈谈对这些作品的初步感受。
2. 提问学生对楷书的了解程度,引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导入新课。
# (二)楷书知识讲解(10 分钟)1. 介绍楷书的发展历程,从古代的经典楷书作品到现代的楷书创作。
2. 讲解楷书的特点,如笔画规整、结构严谨、章法整齐等。
# (三)笔画特点分析(10 分钟)1. 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书法家的楷书笔画,如颜真卿的雄厚、欧阳询的险峻等。
2. 分析各种笔画的起笔、行笔、收笔特点,以及笔画的粗细、长短变化。
# (四)结构规律探讨(15 分钟)1. 展示不同结构类型的楷书字,如上下结构、左右结构、包围结构等。
2. 引导学生分析每个字的重心、比例、对称关系,总结结构规律。
# (五)书写示范与练习(15 分钟)1. 教师进行楷书的书写示范,重点展示笔画和结构的处理方法。
2. 学生在宣纸上进行临摹练习,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的书写姿势和笔法。
# (六)作品欣赏与评价(15 分钟)1. 展示一些著名书法家的楷书作品,引导学生欣赏作品的气韵和整体美感。
《认识楷书(二)》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课时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能够:1. 进一步认识楷书的基本特点与结构规律;2. 掌握楷书的基本笔画及其书写要领;3. 培养学生对楷书书写兴趣及审美能力。
二、作业内容作业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理论学习:复习楷书的基本概念、特点及重要性,学习楷书与其他书体的区别。
2. 笔画练习:选取楷书中常用的基本笔画,如横、竖、撇、捺等,进行反复练习,体会笔画的力度与节奏。
3. 字形练习:选择数个具有代表性的楷书单字,如“人”、“山”、“水”等,进行字形分析,并模仿书写。
4. 篇章练习:选取一段简短的古诗词或名言警句,如“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要求学生按照楷书的风格进行篇章的书写练习。
三、作业要求为保证作业质量与效果,特提出以下要求:1. 认真对待每一个笔画,注重起笔、行笔、收笔的过程。
2. 严格按照楷书的结构规律进行字形练习,注意字的重心与比例。
3. 篇章练习时,要注重字与字之间的呼应关系,保持整篇的协调性。
4. 保持书写工具的卫生与整洁,避免墨迹污染。
5. 按时完成作业,并在作业本上注明完成时间及个人署名。
四、作业评价作业评价将根据以下标准进行:1. 笔画书写是否规范,力度与节奏是否得当;2. 字形结构是否合理,是否符合楷书的结构规律;3. 篇章练习的整体效果,字与字之间的呼应关系是否自然;4. 作业的整洁度与规范性;5. 是否按时完成作业。
五、作业反馈为确保学生能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特制定以下作业反馈机制:1. 教师将对每位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指出优点与不足;2. 通过课堂讲解或个别辅导的方式,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指导与纠正;3. 定期组织书法展览或书法比赛,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作品的平台;4. 鼓励学生互相评价作业,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及批判性思维。
通过上述的作业设计旨在让学生能够从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进步,达到掌握楷书基本技能、提升书法兴趣与审美能力的目的。
《认识楷书(一)》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认识楷书的基本特点,了解楷书的笔画、结构及其美学价值。
2. 掌握楷书的基本笔画和书写技巧,能够初步尝试独立书写。
3. 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欣赏能力,提升文化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逐步了解楷书的特点,掌握基本笔画和书写技巧。
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冲破笔画组合和结构布局的难点,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楷书风格。
三、教学准备:1. 准备彩色笔、墨水、纸张等书写工具和材料。
2. 制作楷书基本笔画和结构的教学视频或PPT。
3. 设立书法学习小组,组织教室讨论和交流。
4. 预留课后作业和练习时间。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展示名家书法作品,引导学生观察欣赏,感受书法艺术的魅力。
2. 简要介绍楷书的发展历史和特点,激发学生对楷书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课1. 认识楷书的基本笔画和结构(1)教师示范楷书的基本笔画,如横、竖、撇、捺、点、钩、折等。
(2)教师引导学生练习笔画,强调笔画的质量和美感。
(3)教师讲解楷书结构的特点,如对称、平衡、疏密、长短等。
(4)学生练习结构,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姿势和笔画。
2. 欣赏名家楷书作品,引导学生分析其笔画和结构特点,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3. 介绍楷书名帖《九成宫醴泉铭》,引导学生感受古代楷书大师的风采。
(三)教室互动1. 组织学生分组,进行笔画和结构的练习比赛,提高学生的竞争认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2.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分享学习楷书的体会和收获。
3. 针对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四)小结作业1. 教师对本节课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安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继续练习笔画和结构,稳固所学知识。
3. 鼓励学生继续学习楷书,等候学生在今后的书法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楷书的基本特征和书写要领。
《认识楷书(二)》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课时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学生对楷书特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书法书写技能,培养学生独立分析、欣赏楷书的能力,并激发学生对中国书法的兴趣和热爱。
二、作业内容1. 楷书基本笔画练习:要求学生选择楷书中常用的基本笔画,如横、竖、撇、捺等,进行反复练习,力求笔画流畅、力度适中。
2. 楷书字形结构分析:选取几篇典型的楷书字例,让学生观察并分析字形结构,理解其布局与比例关系,培养学生敏锐的书法审美眼光。
3. 临摹优秀楷书作品:选择适宜学生水平的楷书作品进行临摹,要求学生在临摹过程中注意笔画的粗细、结构的特点及字与字之间的呼应关系。
4. 自主创作楷书作品: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自主创作一篇楷书作品,内容可以是古诗、名言等,鼓励学生发挥创意。
三、作业要求1. 练习基本笔画时,应按照正确的笔画顺序和运笔方法进行练习,确保笔画的线条流畅有力。
2. 字形结构分析时,需细致观察每个字的形态特征,理解其结构美和平衡感。
3. 临摹作品时,应仔细观察原作,尽量模仿其笔法和结构特点,注意笔画的粗细变化和整体布局。
4. 自主创作时,学生需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注重整体布局和字与字之间的呼应关系,体现楷书的艺术魅力。
5. 作业需保持整洁,书写规范,不得出现涂改过多或字迹潦草的情况。
四、作业评价1. 教师根据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从笔画、结构、临摹和创作四个方面进行评价。
2. 评价标准包括笔画的流畅性、结构的准确性、临摹的相似度和创作的创新性。
3. 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对于存在问题的地方给予指导和建议。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2. 对于存在的问题,教师需提供具体的改进建议和方法,帮助学生改进书写技巧和提高书法水平。
3. 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学习,分享自己的书写经验和心得,共同进步。
通过以上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多方面的练习和评价,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楷书的基本技巧和艺术魅力,提高他们的书法水平和审美能力。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Part 1】预习填空一、造纸术的发明1.书写材料的变化:龟甲、兽骨→→竹木简→→帛→→纸字体的变化:→→金文/铭文→→大篆→→→→→→行书、楷书、草书2.世界上的纸:西汉时期,人们已懂得了造纸的方法,用麻造纸3.造纸术(蔡侯纸):时间:优点: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
4.造纸术传播的影响:①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步。
②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二、张仲景和华佗医学领域人物—“医圣”时期东汉末年东汉末年成就《伤寒杂病论》“治未病”原理奠定中医治疗学的基础针灸、外科手术发明“”创编“五禽戏”三、历史巨著《史记》1.作者:西汉时期,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
2.内容: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
3.价值:《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4.特点:“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学:司马迁公正记事,爱憎分明,秉笔直书,对中国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学:文笔优美,所记人物形象生动,在文学史上也有崇高的地位。
四、道教和佛教宗教领域教派道教佛教创立时间东汉末年公元前6世纪人物张角张陵等乔达摩·悉达多(释迦摩尼)传入中国中国本土宗教西汉※※:两汉时期科技文化昌盛的原因:①政治上:国家统一,社会稳定。
②经济上:封建经济的大发展;③民族关系上:民族融合,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加强;④对外交往:丝绸之路的开辟。
预习填空答案:一、甲骨文;小篆;隶书;最早;蔡伦改进;东汉;二、张仲景;华佗;“麻沸散”;三、汉武帝;司马迁;纪传体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