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版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关注1.2 唐宋变革——从隋唐到宋元时期古代中国的繁荣昌盛
- 格式:ppt
- 大小:269.00 KB
- 文档页数:32
唐宋变革练习题1.唐朝前期,世人嫁娶注重门第,特别是大士族之间出现了“恃其族望,耻与他姓为婚” 的现象,之后门第的观念逐渐减轻。
五代时,世人“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封建等级观念淡出社会生活B.民族融合改变了世人婚姻观C.世家大族的社会地位已没落D.政治制度调整影响社会生活【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唐朝世家大族推崇重门第的婚姻观念,而五代以来,选官不问门第,婚姻也不特别强调门当户对;故可知是政治制度调整,尤其是科举制的发展影响社会生活,D项正确。
A项封建等级观念淡出社会生活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没有提到民族融合的相关信息,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婚姻观念的变化,而不是反映世家大族的社会地位已没落,排除C项。
2.(2019•江西上饶中学月考)学者李碧妍在《危机与重构:唐帝国及其地方诸侯》中说:“我并不认为由此引发的藩镇涌现的局面,仅仅是帝国君主盲目草创的一种产物……相反,我更愿意将它视为一种帝国为化解安史危机而采取的相当理性的举措。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安史之乱导致了唐帝国严重的统治危机B.唐朝大肆分封诸侯严重违背了历史潮流C.藩镇裂土称雄最终瓦解了唐帝国的统治D.藩镇的涌现是唐朝应对危机的理性选择【答案】D【解析】材料“一种帝国为化解安史危机而采取的相当理性的举措”说明藩镇割据是唐朝处理地方制度和应对危机的选择,故D项正确。
材料没有说明导致唐朝帝国危机的因素,故A 项错误;唐朝的藩镇割据并不是分封诸侯,故B项错误;材料是肯定藩镇割据的积极作用,故C项错误。
3.(2019•陕西汉中月考)唐代参加科举考试的人,要经过“考核资叙郡县乡里名籍,父祖官名,内外族姻”,“刑家之子,工贾殊类”以及部曲、杂户、奴牌等,均无权参加。
材料表明唐代科举()A.具有严格的参与标准B.有利于官吏素质提高C.社会基础得到了扩大D.重视门阀土族的利益【答案】A【解析】从材料“‘刑家之子,工贾殊类’以及……均无权参加”来看,唐朝时期的科举制度对于考生资格有着明确规定,故答案为A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