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营运资本管理
- 格式:doc
- 大小:128.50 KB
- 文档页数:12
第九章公司营运资本管理营运资本管理在公司财务管理学及公司理财的实践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包括短期资产的管理和短期负债的管理,但重点是对短期资产的管理。
短期资产管理按资产具体项目又分为现金管理、应收账款管理管理、存货管理及短期证券管理等。
本讲重点介绍现金、应收账款与存货管理。
第一节营运资本管理策略一、营运资本的构成(一)营运资本的含义广义的营运资本(总营运资本、毛营运资本):一个企业流动资产的总额。
狭义的营运资本(净营运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二)公司持有营运资本的原因及注意点1.公司持有营运资本的原因(1)一定量的营运资本是公司从事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
(2)企业营运资本的多少可以衡量经营风险的大小。
(3)公司现金流入量与流出量具有非同步性和不确定性。
保持一定数量的营运资金,以备付到期债务和当期费用。
2.公司持有营运资本的注意点(1)流动资产占公司总资产的比例必须适度。
(2)重视流动负债融资的便利和低成本。
(3)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匹配。
净营运资本的绝对金额和流动比率是衡量企业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企业整个资产负债管理好坏的两个重要指标。
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比较适用于不同企业之间偿债能力的比较分析,而净营运资本指标更适用于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的偿债能力的比较。
(三) 营运资本的管理内容从管理对象上看,营运资本管理的内容包括对流动资产管理、对流动负债管理及其协同管理(整体管理)。
从管理工作环节上看,营运资本管理的内容包括营运资本的预测、营运资本决策、营运资本计划、营运资本控制、营运资本考核与分析。
二、公司资产组合策略公司资产组合:(一)影响公司资产组合的因素分析1.风险与报酬。
2.经营规模对资产组合的影响。
3.企业所处的行业。
4.利息率变化(二)企业资产组合策略1.激进的资产组合策略2.稳健的资产组合策略3.中庸的资产组合策略(三)不同的资产组合对企业报酬和风险的影响三、公司资本组合策略公司资本组合:资本结构:(一)财务层面上对流动资产及企业筹资需要的划分恒久性流动资产:波动性流动资产:流动资产的融资来源最优的筹资组合问题(二)公司资本的组合策略1.配合型资本组合策略2.稳健型资本组合策略3.激进型资本组合策略第二节流动资产管理一、现金管理这里所指现金包括企业的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
财务管理公司理财08营运资本管理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营运资本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它就像是企业运营的血液,确保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能够顺畅进行。
营运资本管理涉及到对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合理规划和控制,以实现企业的财务目标,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并降低财务风险。
一、营运资本的概念营运资本,简单来说,就是企业在流动资产上的投资。
它等于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
流动资产包括现金、应收账款、存货等,这些资产在一年内或者一个经营周期内能够变现或被耗用。
流动负债则包括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付职工薪酬等,通常需要在一年内偿还。
一个健康的营运资本状况应该是流动资产能够覆盖流动负债,并有一定的盈余,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经营风险。
但营运资本也不是越多越好,过多的营运资本会导致资金闲置,降低资金的使用效率;而过少的营运资本则可能使企业面临资金短缺、无法及时偿还债务等风险。
二、营运资本管理的目标营运资本管理的主要目标有两个:一是保证企业有足够的资金来满足日常经营的需要,二是在保证资金流动性的前提下,尽量降低营运资本的持有成本。
为了实现这两个目标,企业需要在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这就需要对流动资产的各个项目进行合理的规划和控制,比如确定最佳的现金持有量、合理控制应收账款的规模和账期、优化存货的管理等;同时,也要对流动负债进行有效的管理,如选择合适的短期融资方式、控制应付账款的支付时间等。
三、流动资产的管理1、现金管理现金是企业流动性最强的资产,但持有过多的现金会导致机会成本增加,而持有过少的现金又可能使企业面临无法及时支付的风险。
因此,企业需要确定一个最佳的现金持有量。
影响现金持有量的因素有很多,比如企业的销售水平、资金的周转速度、偿债能力、融资能力、市场利率等。
常见的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的方法有成本分析模型、存货模型和随机模型等。
成本分析模型主要考虑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和短缺成本,当这三种成本之和最小时的现金持有量即为最佳现金持有量。
营运资本管理与现金周转周期分析在企业的日常经营中,营运资本的管理和现金周转周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
本文将对营运资本管理的概念进行介绍,并重点分析现金周转周期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一、营运资本管理的概念营运资本是指企业在正常经营过程中所需的资金总量,包括库存、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等。
营运资本管理是指企业合理配置和管理这些资金,以确保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发展。
1. 库存管理库存管理是营运资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合理的库存管理,企业可以避免库存过高或过低的问题,控制存货成本,并确保及时供应,满足客户需求。
2. 应收账款管理应收账款管理是指企业对客户的信用销售进行管理和控制。
这包括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及时收取款项,并通过催款等手段减少坏账风险。
3. 应付账款管理应付账款管理是指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账务管理。
通过合理的应付账款管理,企业可以延长应付账款的支付期限,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减少现金流压力。
二、现金周转周期的分析现金周转周期是企业从采购原材料到收回销售款项所需的时间。
现金周转周期的长短直接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速度和利润能力。
1. 采购周期采购周期是指从企业采购原材料到将其转化为生产成品所需的时间。
通过优化采购流程和供应链管理,企业可以缩短采购周期,减少资金占用和库存成本。
2. 生产周期生产周期是指从采购原材料到生产完成所需的时间。
通过提高生产效率、优化生产线布局和工艺流程,企业可以缩短生产周期,提高资金周转速度。
3. 销售周期销售周期是指从生产完成到客户付款所需的时间。
通过强化销售管理、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企业可以缩短销售周期,加速现金回收。
三、现金周转周期对企业的影响现金周转周期的长短直接影响企业的现金流和盈利能力。
较长的现金周转周期会导致资金占用时间过长、现金流不畅,增加财务风险。
1. 资金占用现金周转周期的延长会导致资金长期占用于库存、应收账款等,减少可用资金,影响其他重要投资和运营活动。
运营资本管理运营资本管理是指企业为保持良好的现金流和运营能力,有效管理和优化其资本结构和资金利用的过程。
它涉及到企业财务、供应链管理和市场营销等多个方面,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和盈利能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资本结构、库存管理、应收账款管理和应付账款管理等几个方面探讨运营资本管理的重要性以及有效的管理策略。
一、资本结构管理合理的资本结构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资本结构包括负债比例和股权比例两个方面,它们直接影响企业的债务水平和财务风险。
对于运营资本管理来说,合理的资本结构可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从而减少财务负担,提高现金流。
企业可以通过适当的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来优化资本结构,以满足企业经营的需要。
二、库存管理库存是企业运营中占用资金最多的一个环节,合理的库存管理可以减少资金占用,提高资金的周转效率。
企业应根据市场需求和销售预测来制定库存管理策略,包括准确的库存预测、合理的补货策略和科学的库存控制措施等。
同时,企业还可以通过与供应商的合作来实现库存的优化管理,例如建立供应链管理系统,及时沟通和协调供应商的供货计划。
三、应收账款管理应收账款是企业出售商品或提供服务后待收回的货款,有效的应收账款管理可以提高企业的现金流和资金利用效率。
企业应根据客户信用状况和支付能力,制定合适的信用销售政策,并进行严格的信用风险评估和客户催收措施。
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与金融机构合作,提供保理服务等方式来加速应收账款的回收,减少资金的占用。
四、应付账款管理应付账款是企业向供应商采购商品或服务后要支付的款项,有效的应付账款管理可以优化企业的资金利用和现金流。
企业应根据供应商信用状况和交易额度,制定合适的采购政策和付款条件,并与供应商建立合理的支付安排。
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与供应商的合作来获得优惠条件和期限延长等方式来降低应付账款占用的资金。
综上所述,运营资本管理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和盈利能力至关重要。
合理的资本结构、有效的库存管理、规范的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管理等措施可以帮助企业降低财务风险、提高现金流和资金利用效率。
第六章营运资本管理第六章营运资本管理营运资本管理是指企业运营期间有效管理和运用自有资本,以确保企业正常运转并达到盈利目标的过程。
良好的营运资本管理可以帮助企业优化现金流,增强财务稳定性,并提高整体业务效率。
本章将介绍营运资本管理的重要性以及一些常用的管理方法。
一、营运资本管理的重要性营运资本是企业日常运营所需的流动资金,包括货币、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存货等。
合理管理营运资本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1. 优化现金流:营运资本管理可以帮助企业优化现金流,确保企业有足够的现金来支付供应商、员工和其他营运费用。
2. 提高盈利能力:通过合理管理应收账款和存货,企业可以减少资金固定在这些资产上的时间,从而提高资金周转率和盈利能力。
3. 减少财务风险:有效管理营运资本可以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减少资金的浪费和资产负债表中的长期负债。
4. 改善供应链管理:通过优化供应商和客户之间的资本循环,营运资本管理可以改善供应链的效率和响应速度。
二、营运资本管理的方法1. 应收账款管理合理的应收账款管理可以确保企业及时收回销售所产生的应收款项。
(1)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根据客户的信用状况和信用评估,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确保客户能够按时支付欠款。
(2)建立有效的应收账款跟踪系统:建立跟踪系统以监控应收账款的回收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催收欠款。
(3)提供优惠政策:对于及时付款的客户,可以提供一定的优惠政策,鼓励客户提前支付欠款。
2. 存货管理通过合理的存货管理,企业可以降低存货成本,减少资金固定在存货中的时间。
(1)优化采购计划:合理规划采购计划,避免过多的存货积压,减少存货成本。
(2)建立有效的库存管理系统:建立库存管理系统,及时掌握存货的数量和状态,避免存货过期或报废。
(3)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争取更有利的采购条件,减少采购成本。
3. 应付账款管理合理的应付账款管理可以延长支付周期,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营运资本管理第一节营运资本一、定义毛营运资本:公司流动资产总额。
净营运资本:公司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的净额。
二、构成通常,现金与存货、应收款、应付款有如下关系:现金净流量= 净利润+折旧+应付帐款增加值-应收帐款增加值-存货增加值因此,存货、应收款、应付款与现金的关系是很密切的。
存货的增加扩大了现金的支出,而应收帐款的增加,减少现金的流入。
存货反向影响现金应收款应付款四、举例某公司在2001年2月28日的营运资本情况如下:公司的现金与银行存款200万元,短期投资50万元,应收款为60万元,存货为500万元;短期借款为400万元,应付款为100万元,应付税金为20万元。
该公司的毛营运资本等于该公司的流动资产总额,为810万〔200+50+60+500〕,净营运资本为公司流动资产减去公司的流动负债的净额,为290万元〔810—520〕。
第二节存货管理一、存货的根本概念1、存货的类型:存货依据其形态和在生产经营中的地位不同,分为在途存货和库房中的存货。
在途存货,指在供给商处已经订购,供给商尚未交付或尚未到达的货物。
库房中的存货包括原材料、在制品、产成品、备品等不同类别。
2、中间需求与最终需求中间需求是指产品经销商对供货商的订货需求。
最终需求是指产品的实际用户对该产品的需求。
3、存货的作用:用于周转当生产量或订货量是每次一批而不是每次一件时,在每次生产和订货之间需要一定的存货用于生产和经营的需要。
这种存货就是用于周转的存货。
按批量进展生产和订货的主要原因是为了获得生产的规模经济性〔降低生产的设置本钱或设备调整本钱〕或订货的规模经济性〔减少订货本钱和得到数量折扣〕例:某销售企业每天销售A产品20件,每次订货数量为400件。
显然,在A产品的两批订货到达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存货,这些存货就属于周转性存货。
确保平安运营平安存货又称缓冲存货,指生产者或销售者为应付需求和供给的波动,防止缺货造成的损失而设置的一定数量的存货。
营运资本管理什么是营运资本管理?营运资本管理是一种关键的财务管理策略,旨在有效管理和优化企业的流动资金。
它涉及到管理企业的资产和负债,以确保企业持续运营,并实现盈利。
营运资本管理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流动资金的需求,同时确保企业有足够的流动资金来满足日常经营所需。
营运资本的组成企业的营运资本由短期资产和短期负债组成。
短期资产包括现金、应收账款、存货和其他流动资产。
短期负债包括应付账款、短期借款和其他流动负债。
•现金:当前可用于支付企业费用和债务的流动资金。
•应收账款:企业向客户销售商品或服务后,尚未收到支付的金额。
•存货:企业持有的商品和原材料,用于生产和销售。
•其他流动资产:包括预付款项、短期投资等。
•应付账款:企业未支付给供应商或其他债权人的金额。
•短期借款:企业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获得的短期贷款。
•其他流动负债:包括预收款项、应交税费等。
营运资本管理的重要性良好的营运资本管理对于企业的运营和盈利能力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营运资本管理的重要性:1.现金流管理:通过有效管理短期资产和短期负债,企业可以保持良好的现金流,确保能够及时支付费用和债务。
2.降低财务风险:合理管理营运资本可以帮助企业减少财务风险,降低企业无法偿还债务的风险。
3.提高经营效率:通过优化存货管理、加强应收账款的收回和延长应付账款的支付期限等措施,可以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
4.提高投资回报率:通过减少不必要的营运资本,并将资金用于更具收益性的投资项目,可以提高企业的投资回报率。
5.支持业务增长:良好的营运资本管理可以为企业提供足够的流动资金支持业务增长,打下良好的发展基础。
营运资本管理的方法为了有效管理和优化营运资本,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预测和规划:企业应根据销售和生产计划预测资金需求,并制定相应的资金规划,以确保有足够的流动资金来支持业务运营。
2.存货管理:优化存货管理可以降低资金占用,例如通过减少过剩库存、提高库存周转率等措施来实现。
营运资本管理的讲解营运资本管理是指企业对其日常经营活动所需的资金进行有效管理的过程。
它涉及到企业的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之间的平衡,以确保企业能够满足日常经营所需的资金,并最大限度地减少资金成本。
营运资本包括企业的现金、库存、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等流动资产,以及与营运活动相关的流动负债如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和短期借款等。
营运资本管理的目标是在确保流动性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和盈利能力。
首先,企业应正确评估自身的资金需求。
这包括分析企业的经营周期,即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到收回应收账款的时间。
通过精确评估经营周期,企业可以合理安排资金,避免资金短缺或闲置。
其次,企业应努力减少流动资产的占用资金。
这可以通过优化库存管理、加强应收账款的催收和减少应付账款的支付时间等方式实现。
企业可以采取合理的库存控制措施,如定期盘点和优化采购过程,以减少库存成本。
此外,企业还应加强与客户的沟通,加快应收账款的回收速度,并与供应商协商延长应付账款的付款期限。
再次,企业应谨慎管理流动负债。
这包括合理安排应付账款的付款时间,以避免资金短缺,同时尽量延长预付账款和短期借款的支付时间,以降低资金成本。
此外,企业还可以考虑利用融资工具来管理营运资本。
这包括短期借款、信用贷款和保理等方式。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适合的融资工具,以满足资金需求,并降低融资成本。
最后,企业应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来监督和管理营运资本。
这包括日常的财务监控、资金流动的跟踪以及不断优化内部流程等。
企业应设立专门的财务部门来负责资金管理,并制定相应的监测指标和警示线,以及及时调整资金策略。
总结起来,营运资本管理是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正确评估资金需求、减少流动资产的占用、谨慎管理流动负债、利用融资工具和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企业可以实现营运资本的有效管理,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和盈利能力。
这对企业的稳定发展和竞争优势至关重要。
继续完善上述内容,进一步探讨营运资本管理的相关内容,以及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挑战和问题。
营运资本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技巧有关企业管理的话题,营运资本管理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领域。
在商业运作中,有效管理营运资本,对企业的短期和长期发展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营运资本管理的基本理论与实用技巧,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在实际经营中。
什么是营运资本?让我们明确营运资本的定义。
营运资本是企业日常运营中所需的流动资金,包括应收账款、存货、应付账款等。
正确管理这些资金,可以确保企业能够正常运作,保持良好的现金流。
营运资本管理的重要性为什么营运资本管理如此重要呢?简单来说,有效的营运资本管理可以帮助企业提高资金利用率,降低财务风险,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
通过科学合理地管理营运资本,企业可以更好地把握经营状况,应对市场变化。
营运资本管理的理论基础理论基础是实践的指导,营运资本管理也不例外。
一些基本的理论框架,如运营周期理论、资金匹配理论等,为我们提供了在日常经营中制定策略和决策的思维依据。
在实际操作中,结合这些理论,能够更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营运资本管理的技巧除了理论支撑外,实际操作中的技巧也至关重要。
要做好资金预测,根据企业的经营特点和市场环境,科学合理地预测未来的资金需求,从而安排好资金的使用计划。
要优化资金结构,合理调配资金各项比例,提高运营效率。
积极管理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及时回收欠款,优化资金周转。
营运资本管理是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理论知识与实践技巧的结合,能够帮助企业有效地管理好资金,保持良性经营。
只有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才能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管理水平,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营运资本管理是企业成功经营的基础之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掌握好管理技巧,将为企业的发展带来积极影响。
不断学习、不断总结,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九章公司营运资本管理营运资本管理在公司财务管理学及公司理财的实践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包括短期资产的管理和短期负债的管理,但重点是对短期资产的管理。
短期资产管理按资产具体项目又分为现金管理、应收账款管理管理、存货管理及短期证券管理等。
本讲重点介绍现金、应收账款与存货管理。
一、现金管理这里所指现金包括企业的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
㈠公司持有现金的动机公司持有一定数量的现金,主要基于下列动机:1.支付的动机。
即交易的动机,是指公司为了满足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种支付需要,而保持的现金。
这是企业持有现金的主要动机。
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购买材料、支付工资、缴纳税金、到期债务、派发现金股利等都必须用现金支付。
由于企业每天的现金收入与支出在时间和数量上,通常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因此,企业持有一定数量的现金余额以应付频繁支出是十分必要的。
2.预防的动机。
是指企业为应付意外事件而必须保持一定数量的现金的需要。
如企业承揽一项工程项目需预付一定数额的保证金。
3.投机的动机。
是指企业持有一定量现金以备满足某种投机行为的现金需要。
⑴投机的动机,实际上可分为三类。
如证券市场上购买股票就是典型的投机行为。
还有市场上可能出现的良好的投资机会,如遇有廉价原材料或其他资产供应的机会,便可用手头持有的现金大量购入。
4.其他动机。
企业除了以上三项原因持有现金外,也会基于满足将来某一特定要求或者为在银行维持补偿性余额等其他原因而持有现金。
总之,公司在确定企业现金余额时,一般应综合考虑以上各方面的持有动机。
㈡现金管理的目的在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所需要现金的同时,节约使用资金,并从暂时闲置的现金中获得最多的利息收入。
因此,现金管理应力求做到既能保证公司正常三现金需要,又不使企业过多的闲置现金。
㈢最佳现金持有量的确定基于公司持有现金动机的需要,必须保持一定数量的现金余额。
对如何确定公司最佳现金持有量,经济学家们提出了许多模式,常见模式主要有成本分析模式、存货模式、现金周转期模式、因素分析模式和随机模式。
限于篇幅,我们在这里只介绍现金周转期模式、成本分析模式和因素分析模式。
1.现金周转期模式现金周转期模式是从现金周转的角度出发,根据现金的周转速度来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
⑴存货周转期现金周转期是指从现金投入生产经营开始,到最终转化为现金的过程。
这个过程经历三个周转期:①存货周转期。
将原材料转化成产成品并出售所需要的时间;②应收账款周转期。
指将应收账款转换为现金所需要的时间,即从产品销售到收回现金的期间;③应付账款周转期。
从收到尚未付款的材料开始到现金支出之间所用的时间。
现金周转期的计算公式:现金周转期=存货周转期+应收账款周转期-应付账款周转期最佳现金持有量=(公司年现金需求总额/360)×现金周转期例:凯旋股份有限公司预计计划年度存货周转期为120天,应收账款周转期为80天,应付账款周转期为70天,预计全年需要现金1400万元,求最佳现金持有量是多少?现金周转期=120+80-70=130(天)最佳现金持有量=(1400/360)×130≈505.56(万元)但是该方法能够成立,是基于以下几点假设:①假设现金流出的时间发生在应付款支付的时间。
事实上,原材料的购买发生在生产与销售过程中,因此,这上假设的结果是过高估计最低现金持有量。
②假设现金流入等于现金流出,即不存在着利润。
③假设公司的购买-生产-销售过程在一年中持续稳定地进行。
④假设公司的现金需求不存在着不确定因素,这种不确定因素将影响公司现金的最低持有量。
如果上述假设条件不存在,则求得的最佳现金余额将发生偏差。
2.成本分析模式。
成本分析模式是根据现金的有关成本,分析预测其总成本最低时现金持有量的一种方法。
⑴公司持有现金的成本公司持有现金的成本一般包括三种成本,即:持有成本、转换成本和短缺成本。
①现金的持有成本。
是指公司因保留一定现金余额而增加的管理费用及丧失的再投资收益。
实际上,现金持有成本包括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和管理成本两部分。
机会成本是公司把一定的资金投放在现金资产上所付的代价,这个代价实际上就是放弃有更高报酬率的投资机会成本。
现金管理成本是对企业置存的现金资产进行管理而支付的代价,包括建立、执行、监督、考核现金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的成本、编制执行现金预算的成本以及相应的安全装置购买、维护成本等。
②现金的转换成本。
是指企业用现金购入有价证券以及转让有价证券换取现金时付出的交易费用,即现金同有价证券之间相互转换的成本。
如委托买卖佣金、委托手续费、证券过户费、实物交割手续费等。
③短缺成本。
是指企业由于缺乏必要的现金资产,而无法应付各种必要的开支或抓住宝贵的投资机会而造成的损失。
现金的短缺成本随现金持有量的增加而下降,随现金持有量的减少而上升,即与现金持有量负相关。
⑵运用成本分析模式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应考虑的成本运用成本分析模式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只考虑因持有一定量的现金而产生的持有成本及短缺成本,而不予考虑转换成本。
⑶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的图示从上图可以看出,由于各项成本同现金持有量的变动关系不同,使得总成本线呈抛线型,抛物线的最低点,即为成本最低点,该点所对应的现金持有量便是最佳现金持有量,此时总成本最低。
⑷运用成本分析模式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的步骤。
第一步,根据不同现金持有量测算并确定有关成本数值;第二步,按照不同现金持有量及有关成本资料编制最佳现金持有量测算表;第三步,在测算表中找出总成本最低的现金持有量,即最佳现金持有量。
例:某公司有四种现金持有方案,各方案有关成本资料如下表所示:要求:计算该公司的最佳现金持有量。
根据上表编制公司最佳现金持有量测算表,见下表。
通过上表分析比较各方案的总成本可知,D方案的总成本最低,因此,企业持有45000万元的现金时,各方面的总代价最低,45000万元为现金佳持有量。
3.因素分析模式因素分析模式是根据上年现金占用额和有关因素的变动情况,来确定最佳现金余额的一种方法。
其计算公式如下:最佳现金余额=(上年的现金平均占用额-不合理占用额)×(1±预计销售收入变化的%)例:M公司2001年度平均占用现金为3000万元,经分析,其中有80万元的不合理占用额,2002销售收入预计较2001年增长15%。
则2002年最佳现金持有量为多少?M公司2002年最佳现金持有量为:(3000-80)×(1 +15%)=3358(万元)因素分析模式考虑了影响现金持有量高低的基本因素,计算比较简单。
但是这种模式假设现金需求量与营业量呈同比例增长,在现实中有时情况并非完全如此。
因此财务人员在采用此模式时应多加注意。
(四)现金收支的日常管理公司提高现金收支日常管理效率的方法主要有三:1.加速现金回收。
在分析公司收款、发票寄送、支票邮寄、业务处理、款项到账等流程的前提下,采用银行存款箱制度和集中银行制等现金回收方法,尽可能缩短收款浮账时间。
所谓收账浮账时间是指收账被支票邮寄流程、业务处理流程和款项到账流程所占用的收账时间的总称。
2.严格控制现金的支出。
在不影响公司商业信誉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推迟应付款项的支付期,充分利用供货方所提供的信用优惠,积极采用集中应付账款、利用现金浮游账量等手段。
所谓现金浮游账量是指企业从银行存款账户上开出的支票总额超过其银行存款账户的余额。
3.力争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同步。
公司要在合理安排供货和其他现金支出,有效地组织销售和其他现金流入,使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的波动基本一致。
二、应收账款管理㈠应收账款存在的原因应收账款存在的原因主要是赊销,即公司给客户提供了商业信用。
这样公司的一部分资金就被顾客占用,由此发生一定的应收账款成本。
不过赊销可以给公司带来两大好处:⑴增加公司的销售量。
通过赊销能为顾客提供方便,从而扩大公司的销售规模,提高公司产品的市场占有率;⑵减少公司的存货。
公司应收账款增加意味着存货的减少,而存货减少可以降低跟存货相关的成本费用,如存货储存成本、保险费用和存货管理成本等。
公司管理人员应当在增加赊销的报酬与成本之间作出正确的权衡。
㈡应收账款的成本1.机会成本。
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是指因应收账款占用资金而失去将资金投资于其他方面所取得的收益。
应收账款机会成本一般按有价证券的利息率计算,也可用公司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来计算。
所以,公司应收账款机会成本绝对额应等于应收账款平均占用资金额乘以公司加权资本成本或有价证券利息率。
例,一公司7月份资产负债表应收账款月初为800万元,月末为1000万元,该公司加权资本成本率为10%,那么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为:(800+1000)/2×10%=90(万元)2.管理成本。
应收账款的管理成本是指对应收账款管理的各项费用。
主要包括:对客户资信调查费用、应收账款账簿记录费用、收账费用以及其他费用等。
3.坏账成本。
应收账款的坏账成本是指应收账款因故不能收回而发生的损失。
此项成本一般与应收账款发生的数额成正比。
㈢信用政策信用政策,即应收账款的管理政策,包括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和收账政策。
1.信用标准信用标准是公司用来衡量客户是否有资格享有商业信用的基本条件,也是客户要求赊销所应具备的最低条件。
西方企业通常用预期的坏账损失率作为标准。
如果公司制定的信用标准过低,就会有利于企业扩大销售,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但坏账损失风险和收账费用将因此而大大增加;如果公司信用标准过分苛刻,许多因信用品质达不到设定标准的客户被拒之于公司门外。
这样虽然能降低违约风险及收账费用,但这会严重影响公司产品销售,延误公司市场拓展的机会。
通常制定公司信用标准,应从三个基本方面入手:⑴充分了解同行业竞争对手的情况。
同业竞争对手采用什么信用标准是公司制定信用标准的必要参照系。
可能从竞争对手的具体做法上了解对手正在或将采取何种竞争策略,从而有利于公司制定出不至于使自己丧失市场竞争优势的,且切合实际的具有竞争性的信用标准。
如果不考虑同业对手的做法有可能使公司信用标准不适当而陷入困难。
信用标准过高会失去市场竞争优势,信用标准过低又会使企业背负沉重的财务负担。
⑵考虑公司所能承受违约风险的能力。
如果公司具有较强的违约风险承担能力,就应设定较低的信用标准来提高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多争取客户,广开销售渠道;反之,公司承担违约风险的能力较为脆弱,就只能选择较为严格的信用标准,以尽可能地降低违约风险程度。
⑶认真分析和掌握客户的资信程度。
制定公司信用标准,通常是在调查、了解和分析客户资信情况后,确定客户的坏账损失率的高低,给客户信用做出评估,再在此基础上决定是否给客户提供赊销,提供多少赊销。
对客户进行信用评估时,一般从五个方面进行,称作5C 评估法。
①品德。
指客户的信誉,是指客户履行按期偿还货款的诚意、态度及赖账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