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肌酸钠药学研究浅析_郭超
- 格式:pdf
- 大小:139.95 KB
- 文档页数:3
观察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心肌损伤的临床疗效目的:观察分析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心肌损伤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3年9月本院儿科收治的新生儿心肌损伤患儿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静脉滴注磷酸肌酸钠,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心肌酶谱和ECG变化。
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的心肌酶谱各项指标水平比治疗前有明显下降,治疗后观察组患儿下降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经t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X2值=4.163,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磷酸肌酸钠可以改善心肌收缩功能,修复损伤心肌,对新生儿心肌损伤具有良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标签:磷酸肌酸钠;新生儿心肌损伤;疗效【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12-0217-02新生儿心肌损伤是新生儿和早产儿比较常见的一种严重急症,主要是由于患儿在子宫内或是在分娩过程中窒息缺氧而造成心脏缺血,心肌能量代谢出现障碍,ATP生成不足,无法供给心肌能量从而导致心肌受损[1]。
该病不仅会导致患儿其他多种脏器功能受到损伤,病情严重者还可能出现心力衰竭而死亡或伤残,因此要及时进行治疗以恢复患儿的心脏功能。
磷酸肌酸钠可以改善心肌能量代谢,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心肌保护剂。
本次研究选取本院收治的新生儿心肌损伤患儿74例,观察磷酸肌酸钠治疗心肌损伤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1月至2013年9月本院儿科收治的新生儿心肌损伤患儿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男21例,女16例,平均胎龄(37.7±1.4)周,平均出生体重(2987± 310)g,观察组男18例,女19例,平均胎龄(37.9±2.3)周,平均出生体重为(2992±404)g。
磷酸肌酸钠在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中的应用效果评价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给予传统抗心衰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磷酸肌酸钠治疗,观察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及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LVEDD、LVESD、CI、LVEF等心功能指标及BNP和6-MWT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磷酸肌酸钠能够显著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并降低患者BNP,临床效果较好。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valuation of the improvement of cardiac function by sodium phosphocreatine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Methods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and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randomly.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conventional anti-heart failure therapy,and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sodium phosphocreatine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Cardiac function and treatment effect of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Results After treatment,the LVEDD,LVESD,CI,LVEF,BNP and 6-MWT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treatment efficiency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磷酸肌酸钠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疗效分析磷酸肌酸钠作为一种新的能量供应剂,不仅能够给心肌细胞提供外源性能量,维持细胞高能磷酸水平,同时它还能通过稳定心肌细胞的纤维膜,抑制膜磷脂的降解,从而保护心肌。
自从磷酸肌酸钠发现以来,其安全性,疗效确切及质量的可控性等实验结果使临床应用的适应症不断扩大。
标签:磷酸肌酸钠;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磷酸肌酸(phosphocreatine,CP)是人体内参与细胞能量代谢的重要物质之一,于1927年首次被发现。
作为一种内源性物质,CP为三磷酸腺苷(ATP)补充能量的直接供应源,它是高耗能细胞内ATP浓度恒定的“缓冲剂”。
磷酸肌酸钠(Creatine Phosphate Sodium,PCr)对心肌细胞膜有保护作用,在缺血缺氧对心肌细胞造成的各个方面的损伤中,膜的损伤是先导性的,因此,对心肌梗塞患者来说,保护心肌细胞膜免受不可逆性缺血损伤,或者降低损伤过程的速度与恢复血流同样重要。
PCr对心肌微循环也有促进作用。
PCr能改善血管上皮细胞的生理状况,另外,PCr能与血小板凝聚的腺苷二磷酸(ADP)共同作用血液中肌酸激酶的底物参与酶反应,使血小板从凝聚状态变成松散状态,使心肌的微循环得到改善。
PCr是一种新的能量供应剂,能够给心肌细胞提供外源性能量,维持细胞高能磷酸水平,增加腺嘌呤核苷酸的合成。
同时还能通过稳定心肌细胞的纤维膜,抑制膜磷脂的降解,从而保护心肌。
因此,PCr被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
1 PCr在心肌梗死中的应用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一种严重临床表现,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激活血小板和凝血过程,形成血栓完全阻塞冠状动脉所致。
在积极开展冠状脉介入(PCI)术后,如何进一步保护心肌,减轻心肌再灌注损伤及术后心功能的恢复,仍然是我们需要面临的问题。
而PCr作为一种新的能量供应剂,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覃利方[1]等通过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200例均于行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后收入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
141例住院患者使用注射用磷酸肌酸钠的回顾性分析摘要】目的:了解该院注射用磷酸肌酸钠的使用情况,评价其合理性,促进合理用药。
方法:回顾性调查该院2015年6月至2017年2月住院患者使用注射用磷酸肌酸钠的病例,共计141例,对其适应症、溶媒、用法用量等方面进行合理性评价和统计分析。
结果:注射用磷酸肌酸钠在重症医学科和心血管科应用比较广泛,在临床的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在超说明书用药、用药指征不明确、溶媒选择不当、使用疗程过长等。
结论:注射用磷酸肌酸钠不规范使用的情况须引起重视。
用药调查分析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关键词】注射用磷酸肌酸钠;合理用药;用药调查分析【中图分类号】R96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0-0130-02引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心血管疾病给人类生活质量带来了较大的危害。
心血管疾病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机体心肌缺血时心肌能量不足,心肌细胞功能障碍等因素所造成。
磷酸肌酸在临床广泛用于心脏缺血情况下的代谢异常或减轻患者心脏手术造成的心肌损伤,以及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和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的治疗[1]。
为了解该药在临床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本文对该院2015年6月至2017年2月的141例出院患者使用注射用磷酸肌酸钠的合理性进行了回顾性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通过医院HIS系统采集2015年6月至2017年2月使用注射用磷酸肌酸钠(海口奇力制药有限公司,规格:1g/瓶,国药准字H20050193)的出院患者病历。
1.2 方法收集患者的病历号、临床用药原因、注射用磷酸肌酸钠的使用疗程、溶媒及用法用量等。
根据注射用磷酸肌酸钠的说明书和《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中国医师药师临床用药指南》(第2版)等资料,利用Excel 2007软件进行数据排序、分类和统计。
2.结果2.1 临床应用和适应症注射用磷酸肌酸钠作为心肌治疗的辅助用药,由于适应症多,副作用少,在141个病例中共有6个科室使用注射用磷酸肌酸钠,其中使用量较大的分别为重症医学科(51.77%)和心血管内科(19.86%);使用量较少的分别为神经内科(4.25%)和肾病科(1.42%)。
磷酸肌酸钠临床应用引人注目市场逐年增长来源:医药经济报作者:蔡德山在全国样本医院的临床数据中发现,由于作用良好、副作用低,磷酸肌酸钠呈现快速增长之势,备受行业关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的高发率,导致了心血管用药市场份额的快速增长,同时也刺激了制药厂家研发新药的积极性。
在多种合力的作用下,我国的心血管药物临床使用水平和市场容量也大幅提升。
据SFDA南方医经济研究所数据表明:2007年,我国16城市样本医院心血管系列药物占全部用药的%,购药总金额已超过了46亿元。
2008年上半年所占的比例同比增长了%,已占全部用药的%,心肌保护剂药物也有了大幅的增长。
其中:磷酸肌酸钠的快速增长已备受关注,其在心脏病的辅助治疗药物中受到青睐,将逐渐成为二磷酸果糖注射剂的换代产品。
竞争力强大磷酸肌酸钠为新型能量保护剂和细胞保护s肌保护剂首先应用于心脏外科手术中。
1992年,意大利欧辉制药厂的磷酸肌酸钠获批上市,1995年我国开始进口该品,商品名为“护心通”。
2000年,SFDA批准了意大利阿尔法韦士曼制药公司的Neoton(里尔统)在中国上市。
由于磷酸肌酸钠是一种高附加值的粉针注射剂,因此,吸引了国内多家科研机构进行了研制开发。
迄今为止,SFDA已批准了4家药厂生产原料药,同时批准了长春英联生物技术、海口奇力制药、哈尔滨博莱制药、北京利祥制药和河北天成药业生产粉针。
磷酸肌酸是人体内自有的活性物质,专为补充能量,而是任何细胞代谢过程中最主要的能量源。
外源性磷酸肌酸是具有心肌保护作用的药物,在心脏手术全程中,可作为减少缺血性心肌损害、室性心律失常和改善改善衰竭的重要辅助药物。
尤其是在心肌梗塞溶栓疗法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冠脉内支架)及冠脉搭桥等治疗方法的广泛应用后,更带动了磷酸肌酸市场的快速增长。
临床应用引人注目自2005~2007年,国内16城市样本医院磷酸肌酸钠用药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增长,3年平均增长率约为150%。
磷酸肌酸钠在心肌炎中的临床应用研究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治疗心肌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62例心肌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常规给予吸氧、抗病毒、改善心肌代谢及其他对症支持治疗。
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钠治疗,两组均治疗10 d,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症状体征改善、心肌酶谱及心电图的变化。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0%(28/32),对照组为73.33%(22/30),兩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14.83,P<0.01);治疗组的症状体征、心肌酶、肌钙蛋白及心电图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心肌炎疗效确切,未发现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心肌炎是指多种原因(感染、结缔组织疾病、肉芽肿性、中毒性或特发性过程)引起的心肌炎症、坏死或肌细胞溶解,可伴或不伴全身表现,累及心内膜或心包,冠状动脉无病变。
病毒感染是最常见的原因。
笔者采用磷酸肌酸钠治疗心肌炎32例,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7月-2011年7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治疗的心肌炎患儿62例,诊断标准根据2000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心血管学组所制定的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1]。
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男15例,女17例,年龄为10个月~10岁,窦性心动过速12例,ST-T改变10例,心肌酶谱改变30例,肌钙蛋白改变20例;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1~9岁,窦性心动过速8例,ST-T改变12例,心肌酶谱改变25例,肌钙蛋白改变15例。
两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两组常规治疗包括给氧、抗病毒、改善心肌代谢(1,6-二磷酸果糖)及其他对症支持治疗。
治疗组加用磷酸肌酸钠,用量为90%或消失;有效:心电图异常改变较前减少50%以上;无效:心电图异常改变减少50%以下[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