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东北三省四市(长春、哈尔滨、沈阳、大连)高三理综第二次联考(长春市三模)
- 格式:doc
- 大小:324.50 KB
- 文档页数:5
2009届东北三校高三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部分(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 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乳酸菌和酵母菌的叙述合理的是()A •二者均有发达的生物膜系统B.二者同化作用类型均为异养型C.二者均能进行出芽生殖D.二者遗传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2 •下列哪项最能说明细胞膜的功能特性()A .人细胞和小鼠细胞经过处理发生融合B.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C.胰岛B细胞通过外排的方式向外分泌胰岛素D.肾小管细胞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重新吸收葡萄糖3.下列免设失调疾病,依次属于()(1)某病毒侵入人体红细胞,导致体内产生抗红细胞抗体,此抗体对正常红细胞也发生作用,引起红细胞裂解(2)HIV入侵T细胞,使T细胞大量死亡,各种传染病乘虚而入(3)有些有吸入花粉或粉尘后,会发生鼻炎或哮喘①过敏反应②自身免疫病③免疫缺陷病A .②③①B.①③② C .①②③ D .③②①4.“白菜一甘蓝”(白菜、甘蓝均为二倍体)是科学用细胞工程的方法培育出来的蔬菜新品种,它具有生长周期短,耐热性强和易储存等优点。
下图是“白菜—甘蓝” 培育过程示意图,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杂种細他逾伤纽织白菜一H區料擁A •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比较白菜细胞的形态,可以检验其细胞壁是否已被除去B.d和e分别表示脱分化和再分化,都要通过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完成C.原生质体融合过程和动物细胞融合原理基本相同D.“白菜一甘蓝”为四倍体,可育能结籽5.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叙述,合理的是()A .鉴定蛋白质时,应将双缩脲试剂A和双缩脲试剂B在实验前混合,即现用现配B.为观察细胞质的流动,可用细胞质中叶绿体作为标志C.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选择洋葱根尖分生区的某一细胞观察分裂期全过程D.在叶绿体中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中,研磨叶片时加入少许的CaC03是为了研磨充分非选择题30. (24分)回答下列I、II小题:I. (14分)当今社会体重超标的人越来越多,人们可通过控制饮食,加强锻炼来减轻体重。
参考答案1.C2.C3.D4.A5.C6.B7.D8.D9.C 10.D 11.C 12.B 13.D 14.D 15.A 16.D 17.C 18.B 19.B 20.A 21.B 22.D23.(1)C,(实现光能~电能的转化)(2分)(2)A,(微波属电磁波)(2分)(3)B,(微波的波长短反射特别显著,也成为直线波) (2分)(4)D,(微波的强电涡流)(3分)(5)C,(由v=(GM/r)1/2,知v正比于(1/r)1/2求得v=7.2 (km/s)(2分)(6)SiO2+2CSi(粗硅)+2CO↑(2分)Si(粗硅)+2Cl2SiCl4↑(2分)SiCl4+2H24HCl↑+Si(高纯硅)(2分)24.(1)本题每空1分,计7分①[8]核糖体,[3]高尔基体,[7]内质网②306,49 ③减弱④口服胰岛素会被消化分解,失去作用(2)本题计8分①随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光合作用强度增加(1分);阳光(1分);温度(1分);水(1分);矿质元素(1分)②光合作用达到一定强度时,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1分);酶的数量限制了光合作用的强度(2分)25.本题计14分方案一(1)杂交育种(1分)(2)步骤①纯种高杆抗锈病与矮杆易染锈病两亲本杂交产生F1 (1分)②F1高杆抗锈病个体自交,产生F2(1分)③在F2中将矮杆抗锈病类型选出并进行连续自交,直到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即获得ddTT类型)(2分)方案二(1)单倍体育种(1分)(2)步骤①纯种高杆抗锈病与矮杆易染锈病两亲本杂交得到F1高杆抗锈病(DdTt)(1分)②种植F1高杆抗锈病品种,然后进行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幼苗(2分)③将单倍体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得到纯合二倍体,其中ddTT即为所选理想类型(2分)单倍体育种(1分);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明显缩短育种年限(2分)26.(1)铝(1分),4Al-12e=4Al3+(2分);石墨或惰性电极(1分),3O2+6H2O+12e=12OH- (2分)(2)①KMnO4(1分);浓HCl(1分);②饱和食盐水(1分);除HCl(1分);浓H2SO4(1分);除水蒸气(1分)③2Cl2+2HgO====HgO·HgCl2+Cl2O (2分)④液态空气(2分)⑤(A)(B)(C)装置无需冷凝,(D)(E)需冷凝(1分);(A)(B)(C)装置用橡皮管连接,(D)(E)则不能(1分)⑥普通凡士林为高级烃,遇Cl2O可爆炸(1分)27.(1)2+n;(2分)(2)①A:FeCl2(2分);E:Fe(OH)3(2分);F:H2S(2分);H:S(2分)②H2S+2Fe3+====2Fe2++S↓+2H+(2分);③FeS+2H+====Fe2++H2S↑(2分)28.经分析得,向混合溶液Al2(SO4)3、MgSO4中加入的NaOH是过量的SO42-Mg2+Mg(OH)22HCl1 mol 1 mol 2 mol0.04 mol 0.04 mol 0.02×4 molBaSO4SO42-233 g 1 mol23.3 g 0.1 mol即混合液中共有SO42-0.1 mol与Mg2+结合的SO42-为0.04 mol,即与Al3+结合的SO42-为0.06 mol因为2Al3+3SO42-2mol 3 mol0.04 mol 0.06 mol(1)CSO42-=1 mol·L-1 (4分)(2)CMgSO4=0.4 mol·L-1(3分)CAl2(SO4)3=0.2 mol·L-1(3分)(3)∵OH-+H+====H2OAlO2-+H++H2O====Al(OH)3↓Al(OH)3+3H+====Al3++3H2O1mol 3 mol0.04 mol 0.12 mol所以共加入盐酸VHCl=20mL+20mL+(0.12 mol)/(4 mol·L-1)=70mL(4分)29.(16分)解:(1)画出感应电流方向由a指b(2分)(2)∵ε=ΔΦ/Δt又∵ΔΦ=BS-0=BL2∴ε=BL2/t(4分)(3)依能量守恒定律有:mgh=mv2/2+Q(2分)∴v=(2gh-2Q/m)1/2(2分)又∵ε=BLv(1分)I=ε/4R(1分)F=BIL(2分)∴F=B2L2(2gh-2Q/m)1/2/4R(2分)30.(17分)解:(此题所求过程,就是缓慢地将桶由池底提高到浮力等于重力的位置所经历的过程)设:在浮力等于重力的位置时桶内空气高为L ,则有mg =ρ(L′S+V0)g(2分)设桶口距池底高为h ,如图所示:由玻意尔—马略特定律可知 [p 0+H0-h-(L0-L′)]L′S=[p 0+H0-(L0-L)]LS(4分) 又设桶和水的机械能的改变量为ΔE,此ΔE 包括三部分能量:即ΔE1——桶由池底上升至h 高度时所增加的势能;ΔE2——h 高度时桶本身所排开的水下降至池底原桶本身所占的空间而引起的势能的变化量;ΔE3——h 高度时桶内空气所排开的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下降至池底(即位置Ⅰ)原空气所在空间,一部分上升到水池表面(因空气体积增大所致),由此引起的势能变化即ΔE=ΔE1+ΔE2+ΔE3(2分)而ΔE1=mgh(以Ⅱ位置桶口处为零势能参考面,下同)ΔE==-ρV0gh(2分)ΔE3=ρLSg(L0-L/2)+ρSgH0(L′-L)-ρL′Sg(h+L0-L′/2)(2分)(注:水的质量看作集中于其重心)解得:L′=0.350 m h≈12.24 m ΔE =1.37×104 J(3分)31.(20分)(1)解:由于在磁场中只受洛仑兹力的作用,所以电子运动轨迹是圆形的,且T 、M 在圆周上直线TC 为切线,由以上条件可以确定电子的轨道及其半径,如图所示r =d /(2sin θ)(2分)由动能定理,电子通过电场加速后的速度v 满足:eU =21mv 2 即v =(2eU /m )1/2(2分)作用在电子上的洛仑兹力为f =eBv由牛顿第二定律得eBv =mv 2/r(2分)故所需的磁感强度为B =mv /er用以上所得的半径和速度代入得B =2sin θ(2mU /e )1/2/d(2分)(2)将电子的速度分解为沿磁场B 方向的分量v cos θ和垂直磁场的分量v sin θ,因为v cos θ平行于磁场的方向,因而磁场对它没有作用,如图所示,电子经过d /(v cos θ)时间后到达目标M 。
2009年东北三省四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调研测试数学试卷(文)(长春、哈尔滨、沈阳、大连)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n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卷满分150分,做题时间为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必须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不准使用涂改液、刮纸刀.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
共6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正确选项填涂在答题卡上)1. 已知集合A - \ x,y y = x 1,B - \ x, y y = 2x-1,则AD B= ()A. 一B. 2,3C. f 2,3 1D. R2. 在ABC中,a、b分别是角A、B所对的边,条件“ a二b ”是使“ sin A二sin B ”成立的()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3 .已知数列'a* ,满足a1 - 1,a n - 2a n,则= ()10 10 11 11A. 2 -1B. 2C. 2 -1D. 24 .已知a、b为两条直线,〉、1为两个平面,下列四个命题① a // b , a // a = b // a ;② a _ b, a : = b // :;③ a / :■ ,[//「=• a // -;④ a _ 二 - a / ■,22222片可组成不同的四位数的个数为的横坐标的最小值为I -2p8pA . 1个B . 2个C . 3个D . 4个5.在二ABC 中,cosA4 ,cosB 5,则sinC()5 1316 335663 A .B .C . —D . —656565656.过点P (2, 3)向圆上 x 2 y 2 =1作两条切线 PA、 PB ,则弦AB 所在直线方程为()其中不正确的有 ( )A . 2x - 3 y -1=0B . 2x 3y = 0C . 3x 2y = 0D . 3x - 2 y -1=07 •将函数y 二sinx 的图象经过下列哪种变换可以得到函数y = sin i 2x 的图象(I 2丿—个单位,然后再沿 2 —个单位,然后再沿 2 —个单位,然后再沿 4 二个单位,然后再沿 4fi x +y <1&已知实数x 、y 满足,则z 卜-y|E1A •先向左平移B .先向左平移C .先向左平移D .先向左平移 A . -9B . -89.四张卡片上分别标有数字“2”、“ 0”、 x 轴将横坐标压缩到原来的x 轴将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 x 轴将横坐标压缩到原来的 x 轴将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3x • 4y -5的最大值为C . -2D . -1(纵坐标不变) (纵坐标不变) (纵坐标不变) (纵坐标不变)“0”、“9”,其中“ 9”可当“ 6”用, 则由这四张卡B . 1218D . 2410.若 0 ::: a 1 ::: a 2,0 ": d ::: b 2 ,且 a 1 ' a^ — db 2 = 1,则下列各数中最大的是A . a-|b 2 a 2b |B . 印0 a 2b 2C . a 1a 2 加211.定长为丨(1 • 2p )的线段 A B 的两端点都在抛物线 y=2px( p 0)上,则 AB中占Il 212. 已知y = f(x)是R上的可导函数,对于任意的正实数t,都有函数g(x)二f (x • t) - f (x)在其定义域内为减函数,贝U函数y= f (x)的图象可能为下图中的( )第n卷(非选择题,共9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
吉林省长春市2009—2010学年度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调研测试理科综合试题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II卷33~40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答题。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必须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 • 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不准使用涂改液、刮纸刀。
选择题(选择题,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 分)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N: 14 O: 16 Fe:56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酶比无机催化剂更能显著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B. 淀粉酶被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C. 光合作用所需的酶仅存在于叶绿体基质中D. 胰岛B细胞的细胞质中有作用于DNA的解旋酶2 •右图表示一些概念间的相互关系。
下列与a、b、c、d、e依次相对应的一组概念是()A・生态系统、群落、无机环境、种群、个体B. 细胞代谢、细胞呼吸、光合作用、有氧呼吸、丙酮酸彻底氧化分解C. 免疫、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D. 细胞核、染色体、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染色单体3 •下列有关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中的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B. 动物群落的演替与光照条件无关C. 水稻田内不规则分布的杂草,体现了群落结构水平方向上的差异D.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和能量流动都是单向的4. 下面为人体的细胞凋亡及清除示意图。
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A. ①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信息传递功能卡決除凋因」执甘[丙匸|暮嘆*葩主细魁B. 细胞凋亡过程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程序性死亡的过程C. ②过程中有新的蛋白质合成D. 若凋亡相关基因发生突变,必将导致细胞发生癌变5. 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 剧烈运动时,由于胰岛素分泌量减少,将导致血糖含量下降B. 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进入血液后,将导致血浆pH明显降低C. 机体大量产热后,只能通过皮肤内的毛细血管散热D. 吃的食物过咸时,机体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6•生物兴趣小组利用某二倍体农作物①和②两个品种进行了如下实验,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电」®植株hr®曲处理A. 由⑤X⑥培育出的⑧植株为新物种B. 由③到④的育种过程依据的原理是基因突变C. 若③的基因型为AaBbdd,则获得的⑦植株中纯合子约占1/4D. 由⑤到⑦过程中可能发生基因突变7 .世界气候大会于2009年12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
2009届东北三校高三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部分(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选择题1 •咸阳附近地形区形成的原因是()A •流水堆积B •风力堆积C •断层中的地堑D •褶皱中的背斜成谷2 •据考证,昭君出塞时走的就是这条道。
她们在沿途看到的景象可能正确的是()A •地势高低起伏不平、峰林丛立B •人们在农田里收割谷子C. 一个个平顶的房子散落于沟谷附近D•成片的荒漠,风沙肆虐读“我国粮食产量、消费量变化情况示意图(图1),”和“我国进口粮食总量变化示意图(图2),”回答3~4题。
图1 图23.下列有关我国2000-2005年粮食产量、消费量、进口粮食总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 .我国粮食产量增加的年份,进口的粮食总量减少B・我国粮食消费量呈平稳上升趋势,进口粮食总量也持续上升、选择题秦直道是与长城、兵马俑相媲美的世界奇迹, 它始建于公元前212年,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条“高速公路”。
读图,据此回答1〜2题。
C. 我国粮食消费量呈平稳上升趋势,产量也相对稳定D. 我国粮食产量、消费量差距最大的年份,进口的粮食总量并不是最多4•下列关于2003年中国粮食产量下降原因的叙述,最不可能..的是A .经济作物的播种面积增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减少B. 政府实施退耕还林政策,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减少C. 洪涝、干旱等气象灾害频发,导致粮食产量下降D. 粮食的生产效率急剧下降读下图,据此回答5〜6题。
5.台北经台中到高雄的铁路长度大约为()A. 170千米 B . 300千米 C . 350千米 D . 550千米6 .中国大陆和台湾海运直航、空运直航、直接通邮于2008年12月15日全面启动。
其意义可以表现在()①大陆与台湾能进行直接的经济贸易交往,双方都可以节约大量的成本②对中国西部的经济发展将产生直接影响③可以增强台湾的投资、市场、旅游的竞争力④能降低台湾近几年居高不下的失业率⑤能很快的促进大陆与台湾政治上的统一A .①③④B .①②③C.①③⑤ D .②④⑤,回答7〜8题。
2009年东北三省四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调研测试数学试卷(理)(长春、哈尔滨、沈阳、大连)本试卷分为第I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卷满分150分,做题时间为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必须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选择题必须用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不准使用涂改液、刮纸刀.第I 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
共6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正确选项填涂在答题卡上) 1.复数iiz ++=243,则=z( )A .1B .2C .5D .52.已知集合{})1(log 2-==x y x A ,{}A x y yB x∈+==,12,则=B A ( )A .φB .(1,3)C .(1,∞+)D .(3,∞+)3.已知a 、b 为两条直线,α、β为两个平面,下列四个命题 ①α∥b ,α∥a b ⇒∥a ; ②,a b a b α⊥⊥⇒∥α;③a ∥α,β∥αa ⇒∥β;④,a a αβα⊥⊥⇒∥β, 其中不正确的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4.在ABC ∆中,a 、b 分别是角A 、B 所对的边,条件“a <b ”是使“A cos >B cos ” 成立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5.已知数列{}n a 满足nn n a a a 2,111+==+,则=10a( )A .1024B .1023C .2048D .20476.过点P (2,3)向圆上122=+y x 作两条切线PA 、PB ,则弦AB 所在直线方程为( )A .0132=--y xB .0132=-+y xC .0123=-+y xD .0123=--y x7.将函数x y sin =的图象经过下列哪种变换可以得到函数x y 2cos =的图象 ( )A .先向左平移2π个单位,然后再沿x 轴将横坐标压缩到原来的21倍(纵坐标不变)B .先向左平移2π个单位,然后再沿x 轴将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C .先向左平移4π个单位,然后再沿x 轴将横坐标压缩到原来的21倍(纵坐标不变)D .先向左平移4π个单位,然后再沿x 轴将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8.已知实数x 、y 满足⎩⎨⎧≤-≤+11y x y x ,则543-+=y x z 的最大值为( )A .1B .2C .8D .99.四张卡片上分别标有数字“2”、“0”、“0”、“9”,其中“9”可当“6”用,则由这四张卡片可组成不同的四位数的个数为( )A .6B .12C .18D .2410.函数2(1)()24(1)11a x f x x x x ≤⎧⎪=⎨->⎪--⎩在1=x 处连续,则a = ( )A .0B .1C .一1D .211.已知)(x f y =是R 上的可导函数,对于任意的正实数t ,都有函数)()()(x f t x f x g -+=在其定义域内为减函数,则函数)(x f y =的图象可能为下图中的( )12.定长为)2(2a b l l >的线段AB 的两端点都在双曲线)0,0(12222>>=-b a by a x 的右支上,则AB 中点M 的横坐标的最小值为( )A .222ba l a ++ B .222ba al + C .222)2(ba a l a ++ D .222)2(ba a l a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
2009届辽宁省大连市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试卷物理部分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n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n卷第30〜38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于质量:H1 C12 N14 01 6 A1 27 Cu 64 Fe 56第I卷(选择题共1126分)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如图4所示,质量为m的AB杆靠在平台的拐角上处于静止状态,拐角处光滑,则地面对杆A端施加的作用力为()A .受支持力和摩擦力作用B .仅受支持力作用C.仅受摩擦力作用 D .无法确定受几个力作用15.为纪念伽利略将望远镜用于天文观测400周年,2009年被定为国际天文年。
我国发射的“嫦娥一号”绕月卫星在完成了既定任务后,于2009年3月1日16时13分成功撞月。
如图5为“嫦蛾一号”卫星撞月的模拟图。
卫星在控制点①开始进入撞月轨道。
假设卫星绕月球作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周期为T,月球的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
根据题中信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可以求出月球的平均密度B. 可以求出月球对“嫦娥一号”卫星的引力C. “嫦娥一号”在地面发射时的速度大于 11.2 km /sD. “嫦娥一号”卫星在控制点①处应减速16•如图6所示,在双人花样滑冰运动中, 有时会看到被男运动员拉着的女运动员离开地面在空中做圆锥摆运动的精彩场面,体重为G 的女运动员做圆锥摆运动时和水平冰面的 夹角目测约为30 °,重力加速度为 g ,估算该女运动员17.甲、乙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作用从同一高度向上运动,它们的运动图象如图7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0〜廿时间内甲的加速度越来越大B. 在t=t 1时刻两物体的高度相同C. 在t=t 1时刻甲所受拉力的瞬时功率大于乙所受拉力的瞬时功率D. 在t=t 2时刻甲所受的拉力大于乙所受的拉力18. 如图8所示,三条平行等距的虚线表示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30V ,实线是一带电粒子(不计重力)在该区域内的运动轨迹, 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受到的拉力为\ 3GB .受到的拉力为2GC .向心加速度为3gD .向心加速度为 2g电势值分别为10 V 、20 V 、a 、b 、c 是轨迹E 的三A .粒子在三点所受的电场力都相等B .粒子必先过 a ,再到b ,然后到cC .粒子在三点所具有的动能大小关系为E kb >E ka >E kc个正方形abcd 的三个顶点“ a b 、c 处,如图9所示,已知每根通电长直导线在其周围 产生的磁感应强度与距该导线的距离成反比, 通电导线b 在d 处产生的磁场其磁感应强 度大小为B ,则三根通电导线产生的磁场在d 处的总磁感应强度大小为I ——A . 2B D . 3.8B够长,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 B .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电场方向竖直向上,如图 一质量为m 、带电量为q 的小球静止放在斜面上, 小球对斜面的压力正好为零, 场方向迅速改为沿斜面向下,场强太小不变,则D .粒子在三点的电势能大小关系为E pc <E pa <E pb19.三根完全相同的长直导线互相平行,通以大小和方向都相同的电流。
东北三省三校2009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卷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1题,共300分,共10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选择题(选择题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有关乳酸菌和酵母菌的叙述合理的是A.二者均有发达的生物膜系统B.二者同化作用类型均为异养型C.二者均能进行出芽生殖D.二者遗传均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2.下列哪项最能说明细胞膜的功能特性A.人细胞和小鼠细胞经过处理发生融合B.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C.胰岛B细胞通过外排的方式向外分泌胰岛素D.肾小管细胞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重新吸收葡萄糖3.下列免疫失调疾病,依此属于(1)某病毒侵入人体红细胞,导致体内产生抗红细胞抗体,此抗体对正常红细胞也发生作(2)HIV入侵T细胞,使T细胞大量死亡,各种传染病乘虚而入(3)有些人吸入花粉或尘土后,会发生鼻炎或哮喘①过敏反应②自身免疫病③免疫缺陷病A.②③①B.①③②C.①②③D.③②①4.“白菜一甘蓝”(白菜、甘蓝均为二倍体)是科学家用细胞工程的方法培育出来的蔬菜新品种,它具有生长周期短,耐热性强和易储存等优点。
下图是“白菜一甘蓝”培育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比较白菜细胞的形态,可以检验其细胞壁是否已被除去B.d和e分别表示脱分化和再分化,都要通过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完成C.原生质体融合过程和动物细胞融合的原理基本相同D .“白菜一甘蓝”为四倍体,可育能结籽 5.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叙述,合理的是A .鉴定蛋白质时,应将双缩脲试剂A 和双缩脲试剂B 在实验前混合,即现用现配 B .为观察细胞质的流动,可用细胞质中叶绿体作为标志C .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选择洋葱根尖分生区的某一细胞观察分裂期全过程D .在叶绿体中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中,研磨叶片时加入少许的CaCO 3,是为了研磨充分 6.用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100mL1mol /L .FeCI 3溶液中含Fle 3+离子的数目为0.1N AB .标准状况下,2.24l 乙醛完全燃烧得到的CO 2分子数为0.2N AC .11g 2H 218O 所含的中子数为6 N A 。
2009届东北三校高三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部分(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乳酸菌和酵母菌的叙述合理的是()A.二者均有发达的生物膜系统B.二者同化作用类型均为异养型C.二者均能进行出芽生殖D.二者遗传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2.下列哪项最能说明细胞膜的功能特性()A.人细胞和小鼠细胞经过处理发生融合B.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C.胰岛B细胞通过外排的方式向外分泌胰岛素D.肾小管细胞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重新吸收葡萄糖3.下列免设失调疾病,依次属于()(1)某病毒侵入人体红细胞,导致体内产生抗红细胞抗体,此抗体对正常红细胞也发生作用,引起红细胞裂解(2)HIV入侵T细胞,使T细胞大量死亡,各种传染病乘虚而入(3)有些有吸入花粉或粉尘后,会发生鼻炎或哮喘①过敏反应②自身免疫病③免疫缺陷病A.②③①B.①③②C.①②③D.③②①4.“白菜一甘蓝”(白菜、甘蓝均为二倍体)是科学用细胞工程的方法培育出来的蔬菜新品种,它具有生长周期短,耐热性强和易储存等优点。
下图是“白菜—甘蓝”培育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比较白菜细胞的形态,可以检验其细胞壁是否已被除去B.d和e分别表示脱分化和再分化,都要通过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完成C.原生质体融合过程和动物细胞融合原理基本相同D.“白菜—甘蓝”为四倍体,可育能结籽5.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叙述,合理的是()A.鉴定蛋白质时,应将双缩脲试剂A和双缩脲试剂B在实验前混合,即现用现配B.为观察细胞质的流动,可用细胞质中叶绿体作为标志C.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选择洋葱根尖分生区的某一细胞观察分裂期全过程D.在叶绿体中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中,研磨叶片时加入少许的CaCO3是为了研磨充分非选择题30.(24分)回答下列I、II小题:I.(14分)当今社会体重超标的人越来越多,人们可通过控制饮食,加强锻炼来减轻体重。
东北三省四市长春、哈尔滨、沈阳、大连第二次联合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
一、选择题(收集整理,不注册,不收费)(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6分,共48分)
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离子化合物中不一定含有离子键B.分子晶体中不一定含有共价键
C.有机物中不一定都含有氢元素D.酸酐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2.关于胶体和溶液的区别,下列正确的是
A.溶液呈电中性,胶体带有电荷
B.溶液中溶质微粒一定不带电,胶体中分散质微粒带有电荷
C.溶液中分散质微粒能透过滤纸,胶体中分散质微粒不能透过滤纸
D.溶液中通过一束光线没有特殊现象,胶体中通过一束光线出现明亮的通路
3.在含有大量Na+和NO3-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H+、K+、ClO-、Cl-B.H+、NH4+、Fe2+、Br-
C.Ag+、K+、CO32-、SO42-D.K+、A1O2-、Cl-、OH-
4.分子式为C4H10O并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有机化合物有
A.3种B.4种C.5种D.6种
5.T︒C时,将体积为V A L、浓度为a mol/L的一元酸HA与体积为V B L、浓度为b mol/L 的一元碱BOH混合,混合液恰好呈中性,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混合液的pH=7 B.a=b
C.混合液中Kw=[c(H+)]2D.a=b,V A=V B
6.以Pt为电极,电解含有0.10 mol Cu2+和0.10 mol M3+的溶液,阴极析出固体物质的质量m(g)与溶液中通过电子的物质的量n(mo1)的关系如图所示。
则离子的氧化能力由
强到弱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M3+>Cu2+>H+ B.Cu2+>H+>M3+
C.M3+>H+>Cu2+ D.条件不足,难以确定
7.A、B、C、D、E为原子序数相邻且依次递增的同一短周期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m、n均为正整数)
A.若B为金属,则C一定为金属元素
B.若H n EO m为强酸,则D是位于V A族以后的非金属元素
C.若A、B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均为碱,则碱性A(OH)n强于B(OH)n+l
D.若C的最低化合价为-3,则E的气态氢化物的分子式为H2E
8.向甲乙两个容积均为1L的恒容容器中,分
别充入2 mol A、2 mol B和1 mol A、l molB。
相同
条件下,发生下列反应:A(g)+B(g)xC(g);∆H<0。
测得两容器中c(A)随
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
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
A。
Z可能等于2也可能等于3
B.向平衡后的乙容器中充入氦气可使c(A)增大
C.将乙容器升温可使乙容器内各物质的体积分数与甲容器内的相同
D.若向甲容器中再充入2 mol A、2 mol B,则平衡时甲容器中0.78 mol/L<c(A)
<1.56 mol/L
二、非选择题(收集整理,不注册,不收费)
9.(15分)六种短周期元素A、B、C、X、Y、Z原子序数依次减小,其中X、Y、Z原于核外电子层数之和是5。
X元素原子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是Y和Z两元素原子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的总和;Y元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是它的电子层数的2倍,X和Z可以形成XZ3的化合物;C与X处于同周期,B+与C2 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A与B处于同周期,且可形成BA型化合物。
请回答:
(1)Y元素的名称是;
(2)A、B、C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用离子符号表示);
(3)判断化合物XZ4A的溶液的酸碱性(填“酸性”、“中性”或“碱性’,),其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Z的单质与C的单质在强酸性条件下构成燃料电池,其正极反应式为。
(5)由Y和Z两种元素形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的化合物的燃烧热为2220 kJ/mol,请写出其热化学方程式:。
10.(13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一个课题是“NO2能否支持木条的燃烧?’’由于实验室中没有现成的NO2气体,该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两个方案(忽略N2O4的存在,图中铁架台等夹持仪器均已略去)进行实验探究:
方案一的实验装置如下图1所示,方案二的实验装置如下图2所示。
(1)仪器a的名称为:。
(2)在两个实验方案中,小烧杯中溶液的作用是
(3)已知方案二中硝酸铜固体加热分解的产物有氧化铜、二氧化氮和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实验开始后,方案一中木条上的火星逐渐熄灭,甲组同学得出结论:NO2不能支持燃烧;实验方案二中,木条上的火星复燃了,乙组同学得出结论:NO2能支持燃烧。
你认为哪一个结论是正确的:(填“甲”或“乙”),其原因是。
11.(16分)现有A、B、C、D、E分别为Al2(SO4)3、AgNO3、Ba(OH)2、K2CO3、HCl 五种强电解质中的一种。
已知:
①A、B两溶液呈碱性;C、D、E溶液呈酸性。
②A溶液与E溶液反应既有气体又有沉淀产生;A溶液与C溶液反应只有气体产生(沉淀包括微溶物,下同)。
③D溶液与另外四种溶液反应都能产生沉淀;C只能与D反应产生沉淀。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D的化学式。
(2)检验A中阳离子所用的方法是现象是
(3)将C溶液逐滴加入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A溶液中,反应后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4)写出E溶液与过量的B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在100 mL 0.1 mol/L E溶液中,逐滴加入35 mL 2 mo1/L NaOH溶液,最终得到沉淀物质的量为。
12.(16分)化合物A、B、C、D均为只含C、H、O三种元素的饱和一元含氧衍生物,下图中涉及的7个转化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有机反应,请回答:
(1)B的分子中一定含有的官能团是(填名称);
C的分子中一定含有的官能团是(填结构简式)。
(2)指出反应类型:A→B ;C→D .
(3)A的一种同系物A1不能实现上述转化,且A1是不能实现上述转化的该类物质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
则A1的结构简式为。
(4)已知A1有如下转化关系:
其中H为高分子化合物,则H的结构简式为,写出F→G的化学方程式
东北三省四市长春、哈尔滨、沈阳、大连第二次联合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化学部分)
一、选择题(收集整理,不注册,不收费)
1.A 2.D 3.D 4.B 5.C 6.B 7.C 8.D
二、非选择题(收集整理,不注册,不收费)
9.(15分)
(1)碳(2分)
(2)Cl->O2->Na+(2分)
(3)酸性(2分) NH4++H2O NH3⋅H2O+H+(3分)
(4)O2+4H++4e-=== 2H2O(3分)
(5)C3H8(g)+5O2(g)=== 3CO2(g)+4H2O(1);∆H= -2220 KJ/mol(3分)
10.(13分)
(1)圆底烧瓶(2分)
(2)吸收尾气,防止污染空气(3分)
(3)2Cu(NO3)2∆2CuO+4NO2↑+O2↑(3分)
(4)乙(2分) 硝酸铜分解产生的混合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基本相同,若NO2不支持燃烧,则木条不会复燃.(3分)
11.(16分)
(1)AgNO3(3分)
(2)焰色反应(2分),透过蓝色钴玻璃焰色呈紫色(2分)
(3)c(K+)>c(Cl-)>C(HCO3-)>c(OH-)>c(H+)>(CO32-)
或c(K+)>c(Cl-)>c(HCO3-)>C(OH-)>c(H+)(3分)
(4)2Al3++3SO42-+3Ba2++8OH-==2AlO2-+3BaSO4↓+4H2O(3分)
(5)0.01 mol(3分,无单位只给2分) .
12.(16分)
(1)醛基(2分) -COOH(2分)
(2)氧化反应(2分) 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2分)
(3) (2分)
(4) (2分)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