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的表面积》
- 格式:ppt
- 大小:388.50 KB
- 文档页数:34
六年级数学《圆柱的表面积》教案WTT整理的六年级数学《圆柱的表面积》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六年级数学《圆柱的表面积》教案1【教学内容】圆柱的表面积(1)(教材第21页例3)。
【教学目标】1、理解圆柱的表面积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重点难点】1、掌握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理解圆柱的底面半径(直径)及圆柱的高和圆柱侧面的长、宽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和圆柱体模型。
【复习导入】1、复习引入。
指名学生说出圆柱的特征。
2、口头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一个圆形花池,直径是5m,周长是多少?(2)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新课讲授】1、教师出示圆柱形实物,师生共同研究圆柱的侧面积。
师: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一个什么图形?生:长方形。
师:那么圆柱的侧面积与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面积是什么关系?待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圆柱的侧面积=长方形的面积。
师:长方形的面积=长×宽,长相当于圆柱的什么?宽呢?由此可以得出什么?教师待学生回答后接着板书“=圆柱的底面周长×高”,由此我们就找到了计算圆柱侧面积的方法。
2、教学例3。
(1)圆柱的表面积的含义。
教师:你们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指什么?圆柱的表面积指的又是什么?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明确:圆柱的表面积是指圆柱的侧面和两个底面的面积之和。
(2)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①师:圆柱的表面展开后是什么样的?组织学生将制作的圆柱模型展开,观察展开的面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并把它们都标出来。
引导学生说出:圆柱的表面是由两个底面和一个侧面组成。
②组织学生自主探究、交流,该如何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指名发言,教师归纳: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两个底面积。
(3)巩固练习:教材第21页“做一做”。
组织学生独立完成,请两名学生板演后集体订正。
答案:628cm2【课堂作业】完成教材第23页练习四的第2~6题。
小学六年级数学《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圆柱体有三个面,两个底面,一个侧面。
两个底面是完全相等的圆形,关键是侧面它是一个曲面,计算侧面的面积就成为计算圆柱表面积的关键所在。
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六年级数学《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六年级数学《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一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了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表面积后,在充分理解了表面积的含义的基础上展开的。
教材中选用了许多来自现实生活中的问题,通过想象和操作活动,使学生知道圆柱的侧面展开后可以是一个长方形,在操作中经历“圆柱侧面积”的探索过程,体会圆柱侧面展开图的长和宽与圆柱的有关量之间的关系,获得求“圆柱侧面积”的方法。
【学生分析】学生的学习水平有差异,在学习中可能会出现有的学生不知道怎么求圆柱侧面积,不会把曲面转化成学过的平面图形;或是有的同学已经知道怎么求圆柱的侧面积,但不能结合实验操作清晰地表述圆柱侧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
学生对动手操作较感兴趣,通过探索操作活动,小组合作与自主探究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观察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目标】1、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概念。
2、探索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中解决问题。
3、理解和掌握圆柱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
4、培养合作意识和主动探求知识的学习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将展开图与圆柱体的各部分建立联系,并推导出圆柱侧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具准备】圆柱体纸盒、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圆柱形纸盒。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圆柱体,谁来说一下你对它有哪些了解?2、不错,今天我们来继续研究圆柱,出示圆柱,观察大屏幕,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圆柱的底面半径是4厘米,高是10厘米)3、现在我们如果来做一个这样的盒子,你会想到什么数学问题?4、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圆柱的表面积”这个问题。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2.2《圆柱的表面积》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2.2《圆柱的表面积》一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圆的周长、圆的面积以及圆柱的体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圆柱的表面积计算方法,并且能够灵活运用这个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于圆柱的认识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圆柱的表面积计算方法,还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活动,进一步深化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圆柱的表面积的含义,掌握圆柱的表面积计算方法,能够运用这个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圆柱的表面积的含义,掌握圆柱的表面积计算方法。
2.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圆柱的表面积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形象的图片和实际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操作教学法: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合作交流法: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准备相关的图片和实际问题,制作PPT,准备圆柱的模型和表面积计算的练习题。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准备好数学书、练习本、圆柱模型等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圆柱形物体,如易拉罐、圆柱形的笔筒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物体的特点,引出圆柱的表面积的概念。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练习教学内容:圆柱表面积和体积计算综合练习教学目标:提高学生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感受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难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和综合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对策:补充一些有关圆柱表面积和体积计算的基本练习及解决问题的练习,指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圆柱表面积和圆柱体积计算,运用这些知识能解决很多实际问题。
这节课,我们将这部分知识进行综合练习。
(板书课题)二、知识梳理,练习巩固。
1、知识整理。
(1)已知圆的半径和高,怎样求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2)已知圆的直径和高,怎样求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3)已知圆的周长和高,怎样求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同桌之间可以互相说说,可以说说运用哪些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2、求下面各圆柱的体积⑴底面积0.6平方米,高0.5米⑵半径4厘米,高12厘米⑶直径5分米,高6分米学生独立计算,然后指名交流,教师及时了解学生计算情况。
3、一个圆柱形水池,直径10米,深1米。
(1)这个水池占地面积是多少?(2)在池底及池壁抹一层水泥,抹水泥部分的面积是多少?(3)挖成这个水池,共需挖土多少立方米?学生读题后,独立思考并解答,交流时指名学生说说每一个问题要求的是什么?三、综合练习1、求下面圆柱的体积和表面积。
底面半径:3米,高:10米2、有两个底面积相等的圆柱,第一个圆柱的高是第二个圆柱的4/7。
第一个圆柱的体积是24立方厘米,第二个圆柱的的体积比第一个圆柱多多少立方厘米?3、压路机的滚筒是个圆柱,它的长是2米,滚筒横截面半径是1米,如果滚筒每分钟滚动5周,那么10分钟可压路多少平方米?4、在直径0.8米的水管中,水流速度是每秒2米,那么1分钟流过的水有多少立方米?四、补充练习:课前思考:通过本课练习,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圆柱的体积公式,感受所学的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2021-2022学年六年级数学下册典型例题系列之第二单元圆柱的表面积问题基础部分(解析版)编者的话:《2021-2022学年六年级数学下册典型例题系列》是基于教材知识点和常年考点考题总结与编辑而成的,该系列主要包含典型例题和专项练习两大部分。
典型例题部分是按照单元顺序进行编辑,主要分为计算和应用两大部分,其优点在于考题典型,考点丰富,变式多样。
专项练习部分是从常考题和期末真题中选取对应练习,其优点在于选题经典,题型多样,题量适中。
本专题是第二单元圆柱的表面积问题基础部分。
本部分内容主要是圆柱的认识以及侧面积、表面积的基本计算和应用,内容相对简单,多偏向于公式的运用,建议作为必须掌握内容进行讲解,一共划分为八个考点,欢迎使用。
【考点一】圆柱的认识。
【方法点拨】圆柱有三个部分组成,即底面、侧面、高:【典型例题1】下图中哪些是圆柱,在()里打√,不是的打×。
( )( )( )( )( )( ) 解析:×√××√×【典型例题2】标出下面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
(1) (2)(3)解析:(1)(2)(3)【典型例题3】圆柱体有上下两个底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两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圆柱的()。
解析:圆;高【对应练习1】下面各图中h表示的是圆柱的高吗?是的在括号里画“√”,不是的画“×”。
( )( )( )( )( )解析:×;√;√;×;×【对应练习2】圆柱是由( )个面围成的。
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 )。
圆柱周围的面(上、下底面除外)叫做( )。
圆柱的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 ),圆柱有( )条高。
解析:3;底面;侧面;高;无数【对应练习3】从一个圆柱的上面和前面进行观察,看到的形状分别如图。
(1)这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________厘米,高是________厘米。
(2)这个圆柱应是下面的图________。
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的表面积》计算公式及例题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X高S侧=Ch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1)侧面积:2X3.14X10X30=1884(平方厘米)(2)底面积:3.14X10²=314(平方厘米)(3)表面积:1884+314X2=2512(平方厘米)一个圆柱的高是15厘米,底面半径是5厘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1)侧面积:2X3.14X5X15=471(平方厘米)(2)底面积:3.14X5²=78.5(平方厘米)(3)表面积:471+78.5X2=628(平方厘米)一个没有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高是24厘米,底面直径是20厘米,做这个水桶要用铁皮多少平方厘米?(得数保留整百平方厘米)明确:水桶没有盖,说明它只有一个底面。
(1)水桶的侧面积:3.14X20X24=1507.2(平方厘米)(2)水桶的底面积:3.14X(20÷2)²=314(平方厘米)(3)需要铁皮:1507.2+314=1821.2≈1900(平方厘米)这道题使用的材料要比计算得到的结果多一些。
因此,这里不能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
而要用进一法取近似值。
一顶厨师帽,高28cm,帽顶直径20cm,做这样一顶帽子至少需要用多少面料?(得数保留整十平方厘米。
)帽子侧面积:3.14X20X28=1758.4(cm²)帽顶的面积:3.14X(20÷2)²=314(cm²)所用面料:1758.4+314=2072.4(cm²)=2080(cm²)答:做这样一顶帽子至少需要用2080平方厘米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