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紫外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其统计预报模型
- 格式:pdf
- 大小:445.53 KB
- 文档页数:7
北京城市紫外辐射变化特征及经验估算方程引言紫外辐射是一种来自太阳的光辐射,能够对地球表面和生态系统产生广泛影响。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大气污染加剧,紫外辐射的变化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特别是在中国的大城市,如北京,城市建设和大气污染对紫外辐射的分布和强度产生了重要影响。
因此,了解北京城市紫外辐射的变化特征,并建立经验估算方程,对于有效评估紫外辐射对人类和环境的潜在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1. 北京城市紫外辐射的变化特征1.1 季节性变化北京城市紫外辐射的季节性变化主要受到地球公转轨道的影响。
在北京的冬季,由于地球离太阳近,紫外辐射强度较弱;而在夏季,地球离太阳远,紫外辐射强度相对较强。
此外,北京的春季和秋季紫外辐射介于冬季和夏季之间。
1.2 日变化北京城市紫外辐射的日变化主要受到太阳的高度角和云量的影响。
在一天中,正午时太阳高度角最大,紫外辐射强度也最大。
当天空有云时,云层会对紫外辐射进行散射和吸收,降低紫外辐射的强度。
1.3 空间分布北京城市紫外辐射的空间分布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
首先,由于北京地处40°N的纬度,紫外辐射的强度在北半球各地相对较强。
其次,城市的建设和环境污染会改变紫外辐射的分布。
高楼大厦和道路会阻挡太阳光的直射,使得阴影区的紫外辐射较弱。
大气污染物(如颗粒物和气溶胶)会吸收和散射紫外辐射,降低其强度。
因此,在北京的市中心和郊区的紫外辐射强度可能存在差异。
2. 经验估算方程的建立为了对北京城市紫外辐射进行经验估算,我们可以建立一个基于气象和地理参数的方程。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经验估算方程示例:紫外辐射强度= C × F(天气状况) × G(太阳高度角) × P(云量)其中,C是校准系数,用于调整方程的精确度。
F(天气状况)是天气状况参数,代表天空的透明度和大气污染程度。
G(太阳高度角)是太阳高度角参数,代表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
P(云量)是云量参数,用于描述天空中云的覆盖程度。
《北京城区不同组分PM2.5散射特性及来源分析》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PM2.5污染已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
PM2.5(细颗粒物)因其粒径小、比表面积大、成分复杂等特点,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北京作为我国的大都市,其PM2.5污染问题尤为突出。
因此,对北京城区不同组分PM2.5的散射特性及来源进行分析,对于理解其形成机制、控制污染、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二、PM2.5散射特性分析1. 散射特性的基本原理PM2.5的散射特性主要与其粒径、形状、化学组成等因素有关。
散射现象主要指光在传播过程中与颗粒物相互作用,导致光向各个方向传播的现象。
2. 北京城区PM2.5的散射特性北京城区PM2.5的散射特性表现为较强的散射能力,尤其在雾霾天气条件下更为明显。
不同组分的PM2.5散射能力存在差异,如含碳颗粒物(如黑碳、有机碳)的散射能力较强。
三、PM2.5组分及来源分析1. PM2.5的组分PM2.5的组分主要包括含碳颗粒物(如黑碳、有机碳)、硫酸盐、硝酸盐、铵盐等。
这些组分受排放源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其中黑碳和有机碳主要来自汽车尾气排放和工业排放等,而硫酸盐和硝酸盐主要来自燃烧过程中的硫酸和硝酸气体的氧化。
2. 排放源的确定与影响分析(1)工业排放:包括电力生产、冶金、制造等行业,产生的含碳颗粒物、硫酸盐等对PM2.5污染影响显著。
(2)汽车尾气:是主要的有机碳来源之一,大量汽车排放使汽车尾气成为北京PM2.5污染的主要源头之一。
(3)生活排放:包括烹饪烟尘、垃圾焚烧等产生的烟尘颗粒物等也是PM2.5的重要来源。
(4)其他来源:如建筑扬尘、道路扬尘等也会对PM2.5浓度产生一定影响。
四、分析与结论通过对北京城区不同组分PM2.5的散射特性及来源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首先,北京城区PM2.5的散射特性与颗粒物的粒径、形状、化学组成等因素密切相关,具有强烈的散射能力,尤其是含碳颗粒物。
北京城市紫外辐射变化特征及经验估算方程一、北京城市紫外辐射变化特征:1.季节变化:北京城市紫外辐射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
夏季时紫外辐射较强烈,冬季较为弱。
2.时间变化:北京城市紫外辐射在一天的时间段中也会有变化,主要集中在太阳高度角较高的时段,即上午9点到下午4点之间。
3.天气变化:天气条件也会对北京城市紫外辐射产生影响。
晴天时紫外辐射较强,有时甚至会超过太阳高度角的预测值;而阴天、多云天气下,紫外辐射则较弱。
4.空间变化:北京城市紫外辐射在不同地点也会有所差异。
一般来说,城市中心区域紫外辐射较大,而郊区和农村地区紫外辐射相对较低。
二、经验估算方程:根据以上的特征和实测数据,可以建立北京城市紫外辐射的经验估算方程。
以下是一种常用的估算方程:F=K*I*T其中,F为估算的紫外辐射强度,K为经验修正系数,I为太阳辐射指数,T为用于修正因素的温度、天气等参数。
1.经验修正系数K:K的取值范围一般在0.8~1.2之间,以考虑到地理位置、地形、大气吸收等因素对紫外辐射的影响。
2.太阳辐射指数I:I是根据太阳高度角来估算的。
太阳高度角与紫外辐射的强度呈正相关关系,高度角越大,紫外辐射越强。
根据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可以将一天分为若干个时间段,然后对应于各个时间段确定I 的取值。
3.修正因素T:T是用来考虑温度、天气等其他因素对紫外辐射的影响。
一般可以通过实测数据或者其他气象数据来确定。
通过以上的经验估算方程,可以对北京城市紫外辐射进行快速估算。
当然,由于紫外辐射的复杂性,这种经验估算仅能作为一个参考,具体的紫外辐射量还需要根据实测数据进行精确测量。
紫外线辐射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研究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对紫外线辐射的影响研究成为了热门话题。
而事实上,紫外线辐射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其对人类健康的负面影响早已为人们所知。
1.紫外线的分类和特点紫外线是太阳光谱中波长处于可见光之外的电磁辐射。
它通常被分为以下三种类型:UVA, UVB和UVC。
其中,UVA波长最长,穿透力最强,被称为“长波紫外线”;UVB的波长较短,因此被过滤掉很多,它能引起肌肤的红、肿、痛等反应,被称为“中波紫外线”;而UVC则是波长最短的紫外线,被大气层过滤掉,不会对人体产生直接的影响。
2.紫外线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研究表明,长期暴露于紫外线下,会对人类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皮肤伤害: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最为显著,但不同类型的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程度不同。
长期暴露于UVA下,会加速皮肤老化、使皮肤变黄暗、产生皱纹等;而暴露于UVB下,则会导致肌肤灼伤、起泡、干燥、脱皮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可能患上皮肤癌。
(2)眼部伤害:紫外线对眼睛也有一定的危害,尤其是长期暴露于UVB下,会导致角膜炎、白内障等眼部疾病,影响视力健康。
(3)免疫功能下降:紫外线辐射还会抑制人体的免疫系统,使人体免疫力下降,易感染各种疾病。
(4)影响维生素的合成:紫外线能够促进人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但过量的紫外线则会破坏已经合成的维生素D,从而影响人体的营养摄入。
总的来说,长期暴露于紫外线下会对我们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增加患上各种疾病的风险。
3.如何保护自己免受紫外线辐射为了保护自己不受紫外线辐射的危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避免暴露于阳光下,尤其是强日光下,在户外活动时,应当尽可能避免长时间的暴露于阳光下。
(2)涂抹防晒霜:涂抹防晒霜是保护皮肤不受紫外线伤害的有效方法,应根据自身的肤质选用适当的防晒霜,并重复使用。
(3)戴太阳镜:戴合适的太阳镜可以保护眼睛不受紫外线伤害。
第23卷 第1期气 象 科 学Vol.23,No.1 2003年3月 SCIEN TIA M ETEOROLO GICA SIN ICA Mar.,2003 北京地面紫外辐射(光谱)的观测与分析①刁丽军 顾松山(南京气象学院,南京210044)王普才 刘春田 陈洪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层大气和全球环境探测开放实验室,北京100029)摘 要 通过对北京大气物理研究所与长春光机所合作研制的地基太阳紫外辐射光谱仪观测资料的分析,和用辐射传输模式UVSS计算的结果,对影响到达地面的UVB辐照度的主要因子太阳高度角(SZA)、臭氧总量和地表反照率进行了分析研究。
最后对紫外光谱仪的观测资料做了总量和谱分析。
关键词 紫外辐射(UVB) 辐射传输模式 影响因子分类号 P16111 文献标识码 A 引 言臭氧减少和地面紫外辐射量增加,特别是南极臭氧洞和中高纬臭氧总量减少的事实,已经引起了科学界和公众的广泛关注。
通常将电磁小的紫外辐射分为紫外A(320~400nm)、B (280~320nm)和C(190~280nm)三部分。
紫外C几乎被平流层臭氧完全吸收,不能到达地面。
紫外B大部分可以被大气臭氧吸收,但此段辐射即使到达地球表面的数量很少,也可以导致明显的环境生态效应并影响人体健康。
紫外A的相当一部分会直接到达地球表面,它对晒黑皮肤,产生维生素D,植物的光合作用,大气污染中的光化学烟雾的生成都会有很大的影响[1]。
太阳辐射又称短波辐射,它包含了紫外辐射。
而短波辐射与地球云量关系密切[2],所以云量的遮挡,散射等作用也可影响到达地面的UVB。
因此,监测及用辐射传输模式研究到达地面的紫外辐射的变化及其效应,是当今环境气象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太阳紫外辐射在大气中要经历复杂的传输过程,到达地面的太阳紫外辐射量会受到包括在阳运动、大气本身的物理、化学状态以及地表特征等在内的一系列因子的影响。
同时,虽然在世办范围内已经建立了许多研究和监测计划,但地基观测目前仍然难以满足研究臭氧和紫外辐射的需要,因为观测站数量仍然不足,而且分布很不均,观测参考标准和质量控制亦难以把握,观测时间也不够长。
北京城市紫外辐射变化特征及经验估算方程北京是中国的首都,也是人口众多,城市化程度较高的城市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境污染的加剧,紫外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本文将分析北京城市紫外辐射的变化特征,并通过经验估算方程来估算这些变化。
从长期趋势来看,北京城市紫外辐射呈现逐渐增强的趋势。
这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第一,北京城市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建筑物和道路的增加导致辐射热岛效应的出现,进而加剧了紫外辐射的强度。
第二,北京的大气污染问题严重,颗粒物和污染物的增加导致紫外辐射无法被有效地吸收和散射,进一步增强了紫外辐射的强度。
第三,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也对紫外辐射的变化产生了影响,使紫外辐射的强度逐渐增加。
此外,季节变化也对北京城市紫外辐射的变化有着明显的影响。
一般来说,北京的夏季紫外辐射较强,冬季紫外辐射较弱。
夏季由于气温升高、天气晴朗,紫外辐射量较大;而冬季由于气温较低、天气阴沉,紫外辐射量较小。
此外,春季和秋季的紫外辐射在夏季和冬季之间,属于过渡期,紫外辐射量逐渐增加或减小。
对于经验估算方程来估算北京城市紫外辐射的变化特征,可以考虑以下几个因素:首先是经度和纬度的影响。
经度和纬度决定了阳光照射的角度,进而影响了紫外辐射的强度。
其次是海拔高度的影响。
海拔高度越高,大气厚度越薄,紫外辐射的强度越大。
第三是气温的影响。
气温越高,大气中的颗粒物浓度越高,紫外辐射的强度越大。
最后是气溶胶和臭氧的影响。
气溶胶和臭氧是大气中的重要光学参数,也是紫外辐射的主要吸收和散射介质,对紫外辐射的强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综上所述,北京城市紫外辐射的变化特征主要受到城市化程度、大气污染程度、气候变暖趋势以及季节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经验估算方程可以通过考虑经度、纬度、海拔高度、气温、气溶胶和臭氧等参数来估算紫外辐射的强度。
这样的估算方程可以为人们更好地了解和预测北京城市紫外辐射的变化趋势,进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保护人们的健康。
《雾霾重污染期间北京居民对高浓度PM2.5持续暴露的健康风险及其损害价值评估》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化水平的提升,环境问题逐渐凸显,特别是大城市的空气质量问题成为关注的焦点。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近年来频发的雾霾天气及其高浓度的PM2.5污染,对居民的健康产生了严重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雾霾重污染期间北京居民对高浓度PM2.5持续暴露的健康风险及其损害价值评估。
二、研究背景与意义北京作为国内的大都市,其空气质量直接关系到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PM2.5作为空气污染的主要成分,其高浓度暴露与多种健康问题密切相关,如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等。
因此,对雾霾重污染期间北京居民的健康风险及其损害价值进行评估,对于制定有效的空气质量改善措施、保护居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综述、现场调查和数据分析等方法,结合北京地区的实际情况,对雾霾重污染期间PM2.5浓度及其对居民健康的影响进行综合评估。
四、高浓度PM2.5对居民健康的损害1. 呼吸道疾病:高浓度PM2.5可引起呼吸道炎症、哮喘等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增加。
2. 心血管疾病:PM2.5可引发或加重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
3. 其他健康问题:长期暴露于高浓度PM2.5环境下,还可能导致肺癌、糖尿病等严重疾病的发病率增加。
五、健康风险评估根据现场调查和数据分析,我们发现雾霾重污染期间,北京居民暴露于高浓度PM2.5环境下的健康风险显著增加。
通过建立暴露-反应关系模型,我们可以更准确地评估不同暴露水平下的健康风险。
此外,我们还考虑了不同人群(如老年人、儿童、慢性病患者等)的敏感性,以及不同暴露时间的累积效应。
六、损害价值评估为了更全面地评估雾霾重污染对北京居民的损害,我们采用了损害价值评估方法。
首先,我们收集了因雾霾导致的医疗费用、生产损失等数据。
然后,结合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计算了不同暴露水平下的损害价值。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高浓度PM2.5对北京居民的健康损害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影响。
紫外线辐射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研究天空晴朗,阳光明媚,让人倍感舒适和愉悦。
但是,太阳光线中除了照明作用外,还有一种名为紫外线的光辐射,在美好的阳光下,我们很难意识到他的威胁,而紫外线辐射对人类的健康影响却不能低估。
一、紫外线的基本知识紫外线是太阳光谱中波长小于380纳米的电磁波,分为三种:UVA、UVB和UVC。
其中,UVC被大气层吸收,不会对人体造成辐射危害。
而UVB能被人体皮肤吸收,轻度辐射可能刺激皮肤产生自然色素,使皮肤变得黑色;但UVA则穿透皮肤甚至眼睛达到更深层次,可能对人体带来较大威胁。
二、紫外线对人类健康的威胁1. 皮肤癌皮肤癌是由过量的紫外线辐射引起的一种恶性肿瘤。
紫外线能直接破坏皮肤内部的DNA,甚至引起DNA突变,增加了细胞增生的风险,为癌症发生提供了条件。
2. 光老化过度的紫外线辐射可促进皮肤细胞变性、皮肤干燥和线粒体损坏,并会使肌肤失去弹性,产生皱纹,皮肤松弛,严重的可导致色斑、色素减退等症状。
这种现象被称为光老化。
3. 免疫力下降过多的紫外线辐射可导致人体皮肤免疫细胞减少,免疫力下降。
它使人体对抵抗细菌、病毒和癌症等疾病的能力减弱,使人更容易生病,同时也不利于治疗,延长病程。
4. 眼睛损伤紫外线出众能直接损伤人眼,容易引起角膜炎、白内障、青光眼等视觉损伤。
同时过量的紫外线辐射也可能导致视网膜损伤。
5. 额外健康问题过量的紫外线辐射还可能导致体温升高、脱水、面部水肿等健康问题。
三、减少紫外线辐射1. 避免阳光直射避免在太阳直射的时间段内(10:00-16:00)出门;如果必须外出,尽量穿上遮阳衣和带宽边帽子的帽子,佩戴太阳镜。
2. 使用防晒霜选择SPF值为30或以上的防晒霜,每天至少涂抹两次,且需提前15-30分钟涂抹使其充分吸收。
3. 室内尽量避免紫外线辐射尽量减少紫外线灯的使用时间,特别是紫外线照射器等,也应该尽量减少使用。
4. 饮食保健加强饮食保健,富含维生素A、C、E的食物有益于皮肤保健,维生素A能阻止皮肤细胞分裂,抑制癌症细胞的生长;E能够松弛皮肤细胞,促进血液循环,保护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