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19《大象的耳朵-1》教学PPT
- 格式:pptx
- 大小:4.93 MB
- 文档页数:16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19课大象的耳朵教学目标1.随文识字认识“耷、咦”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似、扇”,积累“耷拉、不安”等词语,理解词意;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读好问句;3.知道大象的想法是怎样改变的,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义,懂得其中的道理。
教学重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2.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义,懂得其中的道理。
教学难点通过自主阅读、研讨交流,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词语,理解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
课时划分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前游戏一、揭课题,导新课揭示课题,相机板书课题。
二、读课文,理脉络1.了解预习情况。
2.再读课文,提自读新要求:读完之后找一找课文一共写了几种动物?评价自读情况,并交流汇报。
(1)看看你们画了哪几种动物呀?相机板贴并介绍。
(2)同桌看一看是不是都画对了?(3)检查好了吗?咱们一起坐端正。
表扬第()组,咱们班同学动作可真快!3.这篇课文就是写了大象和()之间发生的故事。
(1)找出大象说的话。
(2)引读三句话,让孩子对大象想法的改变有个初步的印象。
三、练对话,看变化(一)学习第一节,大象说的三次话,都是由它的()引起,那大象的耳朵是什么样子的呢?出示:“大象有一对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
”1.指名读,读懂了什么?(1)相机学习“似”和“扇”的两种读音。
(2)同学们都见过扇子吗?扇子是什么样的?动画演示,理解“像扇子似的”。
拓展:还可以说什么像什么似的?(3)仔细看这个“耷”,你有什么发现吗?相机理解“耷拉”。
(4)指导朗读。
我们的故事开始啦!引读:这一天……1.理解散步,随文识字“慢”。
2.走着走着就遇到了,随文识字“遇”,理解“遇到”。
小结:“遇”和“慢”都是形声字,慢和()有关,遇和()有关。
3.指导朗读。
(三)学习三到五节它们之间说了什么呢?引读对话,整体感知。
1.大家读的可真流利啊!小兔子看到大象是这样问的,指名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