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机械课程设计3-传动件设计
- 格式:ppt
- 大小:3.08 MB
- 文档页数:11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传动方案在机械设计课程中,传动方案真是个“头疼”的话题,嘿,谁说机械设计不可以轻松点呢?这可是一门可以“玩”的艺术,动手能力和脑洞都得用上。
想象一下,咱们在车间里,围着一堆机械零件,真像在拼乐高,有点兴奋又有点紧张。
传动方案嘛,简单说就是把动力从一个地方“搬家”到另一个地方,让机器能够“跑起来”。
选对了传动方案,整个机器就像喝了红牛,活力满满。
有了动力,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怎么把这个动力传递出去。
对,传动方式就像挑选衣服,得看场合。
齿轮、链条、皮带,这些就像不同风格的衣服,各有各的特色。
齿轮传动就像稳重的绅士,精准又可靠;链条传动呢,像个自由奔放的青年,灵活又活泼;皮带传动则是随和的朋友,适应性强。
每种传动方式都有自己的“粉丝”,可不能随便选,得考虑实际的使用情况。
再说说效率,传动效率就像是个“隐形的老师”,总是在默默地影响着咱们的成果。
传动效率高,机器工作起来那叫一个顺畅,节省能源又省心。
反之,效率低就像拖了后腿,真是让人“心塞”。
所以,在设计传动方案时,得考虑材料的摩擦力、传动比、负载等多种因素。
这可不是随便玩玩的事儿,要深入研究,才能找到最优的方案。
就像挖掘宝藏,越深入,越能发现惊喜。
设计传动方案还得考虑维护,机器好比是个大哥,得照顾好。
要是设计得不合理,后期维修就像登山,困难重重,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而一个简单易维护的传动方案,才是最终的赢家。
定期检查、润滑、换零件,这些都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想象一下,咱们的机器就像一个耐心的老爷爷,越照顾越年轻,越健康。
现代科技也给传动方案的设计带来了不少“新鲜血液”。
智能化、自动化的趋势已经在这条路上飞奔,越来越多的新材料、新技术应运而生。
比如说,3D打印技术的引入,让零件制造变得简单,省时省力。
智能传感器的使用,能够实时监测机器状态,提前预警,简直是个“天眼”。
这可真是让人兴奋,未来的传动方案一定会更加高效,更加智能。
咱们不能忘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计算阐明书设计题目: 带式输送机旳传动装置设计任务序号 2-3专业班学号设计者指导教师目录一、课程设计任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传动装置总体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传动件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装配草图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轴旳计算与校核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轴承基本额定寿命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键旳挤压强度校核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箱体构造旳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九、设计小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一.........................................................................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课程设计任务设计题目: 带式输送机旳传动装置设计1 。
传动系统示意图方案2: 电机→带传动→两级展开式圆柱齿轮(斜齿或直齿)减速器→工作机1—电动机;2—带传动;3—圆柱齿轮减速器;4—联轴器;5—输送带;6—滚筒2. 原始数据设计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中旳二级圆1 2 3 4 5 6 7 柱齿轮减速器, 原始数据如表所示:皮带旳有效拉力F4000 4500 3000 4000 3000 3200 4200 N输送带工作速度v0.8 0.85 1.20 1.00 1.40 1.30 1.00 m/s输送带滚筒直径d315 355 400 400 355 300 375 mm3. 设计条件1.工作条件: 机械厂装配车间;两班制, 每班工作四小时;空载起动、持续、单向运转, 载荷平稳;2.有效期限及检修间隔:工作期限为8年, 每年工作250日;检修期定为三年;3.生产批量及生产条件:生产数千台, 有铸造设备;4.设备规定: 固定;5.生产厂: 减速机厂。
一、设计题目:四、设计计算和说明:2确定传动装置的总的传动比和分配传动比(齿轮传递效率),4η=0.96(卷筒效率),5η=0.99(凸轮连轴器)aη= 0.96*30.98*0.97*0.99*0.96=0.83所以dP=1000aFVη=2250 1.310000.83⨯⨯=3.5kw确定电动机转速卷筒轴工作转速为:n=601000VD⨯Ω=6010001.3240⨯Ω⨯=103.45 minr取传动比:V带的传动比为'1i=2—4,一级圆柱斜齿传动比为'2i=3—6,所以总的传动比'ai=6—24,故电动机转速的可选范围为:'dn='ai⨯n=(6—24) ⨯103.45=621~2483minr最符合这一条件的电机为Y112M—4该电机的主要参数为:电机选用Y112M—4(主要参数:额定功率:4KW;满载转速:n=1440r/min;启动转矩T=2.0;最大转矩2.0).安装尺寸如下:电动机选好后试计算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并分配各级传动比。
电动机型号Y112M—4,满载转速1440minr2.1 总传动比:有式ai=mmn=1440103.45=4.64分配传动比因为0ai i i=•式中i,i分别为带传动和减速器的传动比。
为使V带传动外廓尺寸不致过大,初步选0i=3,则一级4η=0.965η=0.990.83aη=3.5dP kw=n=103.45minr'dn=621~2483minr电动机选用Y112M—4传动装置的总的传动比和分配传动比所用公式皆引自《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第18~~22页主要参数:3 V带传动装置:2.2.4各轴的输入转矩:dT=9550dmnP=23.21NM1T=d T0i01η=23.21*3*0.96=66.85NM2121266.85*4.64*0.98*0.97294.86N miT Tη=••==•卷筒轴输入3224294.86*0.98*0.99286.07N mT Tηη=••==•2.2.5各轴的输出转矩:'112'222'33266.85*0.9865.513294.86*0.98288.96286.07*0.98280.35N mN mN mT TT TT Tηηη=•==•=•==•=•==•运行和动力参数计算结果整理于下表:已知原动机为Y112M—4型(主要参数:额定功率:4KW;满载转速:n=1440r/min;启动转矩T=2.0;最大转矩2.0)电动机到I轴的传动比为3.0。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指导难点和检查重点一、传动方案拟定及总体设计1.检查重点(1)传动简图有无下列原则错误:a)提升卷扬机采用带传动有无安全制动装置;b)在多级传动中,把带传动或锥齿轮传动或蜗杆传动放在低速级,而链传动放在高速级;c)多级齿轮传动中,高速级采用直齿轮而低逐级采用斜齿轮;d)在连续运转工作,采用蜗杆传动;e)在低速级采用弹性柱销联轴器,而高速级采用刚性联轴器;f)齿轮、蜗杆传动轮齿螺旋线方向的确定对设计不利;g)传动系统无软联接;h)传动布置不紧凑;i)传动件相互干涉和碰轴;(2)电动机选择是否有下原则错误:a)电动机类型选错;b)计算功率,传动效率有错,使选择电机功率过小或过大,c)转速级别选择过高或过低:(3)传动比分配a)传动级数过多或过少;b)各级传动比分配不适于某种传动类型的运用范围;c)各级调动分配不当引起传动外形尺寸大,严重不等强度;润滑条件得不到保证;各传动相互干涉;开式齿轮直径过小,与卷筒难以联接;小锥齿轮直径过大,圆周速度过大,(4)传动件设计计算a)材料和热处理选择是否合理,许用应力是否有错;b)计算准则拟定是否正确;G)强度计算和确定中心距是否有错;D)主要参数选择是否合理,如齿宽过窄或过宽;开式齿轮模数没有考虑磨损因素;齿数选择不当;高速级中心距太小或等于低速级中心距;高数级模数大于低速级模数;高速级螺旋角小于低速级,两级大齿轮直径相差过大;高数级轴和轴承直径大于低速级的;e)在蜗杆传动的刚度和发热计算中,其支点距的假定,散热面积估算、传动效率计算如何;2。
指导难点(1)传动方案拟定考虑的因素和内答复杂,学生生疏;(2)学生不熟悉电动机选择和传动方案拟定总交锗进行的,如何选择电机类型、转速;需综合考虑问题,学生不熟悉;(3)传功效率计算易缺漏,不易掌握;(4传动比分配原则和结果分析学生不易全面掌握;(5)齿(蜗)轮材料及热处理的合理选择;(6)开式齿轮传动比、齿数、模数选择及强度计算特点;(7)蜗杆传动a、m、q的选择,(8)联轴器型号选择,.如何协调轴伸直径,电机(或工作机)轴径和联轴器孔径;二、减速器装配图设计第一阶段1、检查重点(1)草图a)入轴和出轴、齿轮在减速器内布置,是否与传动简图一致;b)锥齿轮减速器内壁是否和小圆锥齿轮轴线对称:o)蜗杆支点位置和轴承座刚度;d)蜗轮轴线箱体宽度与蜗杆轴承盖:e)箱边宽度是否过小或过大(箱体厚度、轴承两旁联接螺栓标准直径。
第一篇:《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要点《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50040 课程类型:必修课设计学时:2周大纲主撰写人:孟俊焕编写日期:2006年6月一、课程设计意义、目的和任务课程名称:机械设计适应专业:交通运输(本科)专业课程设计学分:2学分大纲审核人:王卫东1.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是机械设计课程中实践性较强、综合性突出的重要教学环节,是机械学相关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第一次进行的较长时间、较系统、较全面的工程设计能力训练,在实现学生总体培养目标中占有重要地位。
对于树立学生的创新精神,培育学生的设计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同学对课堂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十分重要的意义。
2.本教学环节的实施目的是:1)通过课程设计实践,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综合运用机械设计课程和其他先修课程的理论与生产实际知识来分析和解决机械设计问题的能力。
2)学习机械设计的一般方法,掌握机械设计的一般规律。
3)进行机械设计基本技能的训练:例如计算、绘图、查阅资料和手册、运用标准和规范。
4)有条件的话,可熟悉计算机和流行CAD 软件的使用操作,进行计算机辅助设计和绘图的训练。
3.任务(学生应提交的设计成果)机器或部件正式装配图1 张,A0 或A1 图纸。
零件工作图2 张,A3 或A4 图纸。
通常为轴、齿轮(或蜗轮)零件工作图。
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说明书应包括:确定传动装置总体方案,选定电动机,传动装置运动学、动力学计算,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轴、轴承、键联接的校核计算,联轴器选择等内容。
二、课程设计教学的基本要求是:1. 能从机器功能要求出发,制订或分析设计方案,合理地选择电动机、传动机构和零件。
2. 能按机器的工作状况分析和计算作用在零件上的载荷,合理选择零件材料,正确计算零件工作能力和确定零件主要参数及尺寸。
3. 能考虑制造工艺、安装与调整、使用与维护、经济性和安全性等问题,对机器和零件进行结构设计。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传动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机械原理课程中关于传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分析常见传动机构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传动的概念、分类和特点;掌握齿轮传动、链传动、皮带传动等常见传动机构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
技能目标:能够运用CAD软件绘制简单传动机构示意图;具备分析实际机械传动系统的能力,并根据需求设计合适的传动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机械工程的兴趣,增强学生对科技创新的认同感,激发学生学习机械原理的热情。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传动的基本概念、常见传动机构的原理和应用。
1.传动的概念和分类:介绍传动的基本概念,分析不同传动方式的优缺点及适用场景。
2.齿轮传动:讲解齿轮传动的原理、齿轮的设计方法和计算公式,并通过实例分析齿轮传动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3.链传动:阐述链传动的原理、链条的选择和安装,以及链传动在摩托车、自行车等交通工具中的应用。
4.皮带传动:介绍皮带传动的原理、皮带的选用和维护,以及皮带传动在工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5.传动机构的设计与分析:教授如何根据实际需求设计传动机构,并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1.讲授法:讲解传动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设计方法,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传动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传动机构的应用和设计要点。
3.实验法:学生进行传动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增强对传动机构工作原理的理解。
4.讨论法: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问、交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节课的教学,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机械原理》相关章节内容,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材料。
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机械设计基础》等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