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本板块 又出现了体现儒家思想精髓的两个要 素“义”“礼”。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仁” 从本质上讲,是人的一种内在素养和 精神境界。“礼”即礼仪规范,是人 们立身行事的道德法则。“义”即道 义,是对人们客观行为的评判准则。 可见,“仁”是内在的精神境界, “礼”“义”是外在的行为表现和评 判标准。以“仁”为精神的出发点, 行为也就合乎“礼”,也才能称为 “义行”“义举”。
宾语前置
于斯三者何先
先做某事。
奚自?
从哪里来。
君孰与不足?
和谁。
自经于沟渎而莫之 知也
自己吊死在沟渎里 而谁也不知道他们 呢?
论语中的名言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季氏》 道不同,不相为谋. 《卫灵公》 既来之,则安之.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卫灵公》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卫灵公》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子路》 言必信,行必果.《子路》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雍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雍也》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卫灵公》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
一、课题导入
《论语》选 读
仁 者 爱 人
二、逐章诵读
三、本课主要从各个角 度阐释孔子的“仁 爱”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