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适应学校新生活 导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38.00 KB
- 文档页数:2
苏教版适应学校新生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适应新环境的重要性,认识到适应学校新生活对个人成长的意义。
2. 培养学生积极主动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独立生活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他们面对挑战、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二、教学内容1. 适应新环境的重要性2. 适应学校新生活的方法与技巧3. 独立生活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4. 正确价值观的树立5. 面对挑战、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适应新环境的方法与技巧,提高独立生活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面对挑战、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四、教学方法1.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在适应新环境过程中的经验与感悟。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了解适应新环境的重要性及方法。
3. 情景模拟法:设置模拟情景,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适应新环境。
4. 讲座法:邀请专家或具有丰富经验的人士进行讲座,为学生提供指导。
五、教学过程1. 导学:教师简要介绍适应新环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环节一:讨论适应新环境的方法与技巧,让学生分享彼此的经验与感悟。
3. 教学环节二: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了解适应新环境的重要性。
4. 教学环节三:设置模拟情景,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适应新环境。
5. 教学环节四:邀请专家或具有丰富经验的人士进行讲座,为学生提供指导。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明确适应新环境的重要性,认识到适应学校新生活对个人成长的意义。
2. 学生掌握了一定的适应新环境的方法与技巧,提高了独立生活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3. 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培养了面对挑战、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类活动,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2.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调整心态,更好地适应新环境。
3. 邀请优秀校友分享他们在适应新环境、实现人生目标的经验和感悟。
七年级上册《适应学校新生活》教案苏教版名称:适应学校新生活教学目标堂学习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对新班级、新学校的热爱之情。
督促自己尽快适应新的学校生活。
激发成长为一名阳光少年的愿望。
知能识力目标初步了解中学在学习环境、学习任务、规章制度等方面的新主动与同学沟通,相互帮助,友好相处,提高自己的人际沟前预习交流知我知道预习先知:、对于初中生来说,做好自我调试应特别注意一下三点:(1)(2)(3)2做个阳光少年实质上是我困惑简明扼要描述自学中发现的问题:行我践行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新得一、打开心扉说变化(板书)活动1:谈感受在新的环境、新的挑战面前,我们怎样才能做一个阳光少年呢?教师总结:进入中学后,生活环境、学习环境、学习任务发生了变化,在新的环境面前,我们面临新的挑战。
二、做个阳光少年(板书)活动2:谈经验(教材P8)初中新生不能适应新的环境表现:问题:你身上有没有上述现象?你准备如何去克服?教师总结:适应新的环境,不仅需要迎接挑战的勇气,还要求每个人在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上做好角色转换,做好心理上的调整,主动调整生活节奏。
组织学生围绕教材P6“中学与小学的差异”(寄宿生班还可以再具体一些),写下感受并展开讨论。
1)在过去的日子里,你遇到过哪些难,你是用什么方法克服的,这些方法对你有什么启示?(2)照镜子:人总是在不断克服困难中成长起来的。
旧的困难被克服,又会有新的困难,下面的困难你遇见过吗?学生讨论堂教学效果检测基础磨砺一、选择题、进入中学后,我们都希望你能做一名真正的阳光少年。
你必须尽快适应新的生活,因此,你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①做好角色转换②做好心理上的调整③主动调整生活节奏④在学习和生活中保持一种积极地心态A③④B①①②③D①②③④2、进入新的环境,有时你会感到生疏、寂寞或者失落,而医治寂寞或者失落的良方就是交往、乐观与自信。
为此,我们应该……()①把自己融入新集体之中,建立各种朋友关系②培养乐观开朗的性格③不断增强自尊和自信④搞好自己的学习成绩。
苏教版适应学校新生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适应学校新生活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我管理的能力,以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积极面对学校生活中的挑战。
二、教学内容1. 课堂讲解:介绍适应学校新生活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如时间管理、人际关系处理等。
2. 案例分析:分析成功适应学校生活的案例,让学生从中学习经验。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应对学校生活中的困难,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问题或情景,引起学生对适应学校新生活的关注。
2. 课堂讲解:讲解适应学校新生活的基本知识和技巧,结合案例进行分析。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应对学校生活中的困难,并分享讨论成果。
4.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反思自己在适应学校生活方面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适应学校新生活的兴趣和态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思考问题、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检查学生对适应学校新生活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苏教版适应学校新生活教材。
2.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案例和辅助教学。
3. 纸张和笔:用于学生做笔记和写作业。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他们对适应学校新生活的兴趣。
2. 情境模拟:创设模拟学校生活的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适应和解决问题。
3. 心理辅导:邀请专业心理教师进行辅导,帮助学生调整心态,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
七、教学活动1. 情境模拟:组织学生进行模拟学校生活的活动,如模拟课堂、模拟宿舍等。
2.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学校生活中的人际交往,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
3. 心理健康讲座:定期邀请专业心理教师为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讲座,帮助学生调整心态。
第1课第2框:适应学校新生活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进入七年级后学习任务、校园环境、自己的心理等发生的新变化。
2.初步了解中学在学习环境、学习任务、规章制度等方面的新特点、新要求,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新的挑战,提高自己适应环境的能力。
技能目标:学会实事求是地填写调查表,学会分析调查表情感目标:自觉为班级建设做贡献。
学习重点:做阳光少年学习难点:做阳光少年的实质学习与交流一、预习与检查:(一)填空:2、对于中学生来说,做好自我调整,应该特别注意哪几个方面?3、做阳光少年的实质是什么?如何理解?(三)我的疑问(至少一个):二、合作与展示:第一组合问题——我的校园我喜欢1、创设情境:教师播放主要生源小学和本校的校园的VCR,或者朗读学校简介。
2、每个学生根据小学和初中校园概况填写基本内容小学初中校园占地面积谁大谁小环境谁更干净、美丽老师本班任教老师多少特点(和蔼可亲、严肃认真等)学生身高特征心理成熟程度科目多少难易程度总之,我更喜欢_____________的校园和生活。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组合问题——我的心扉我打开问题内容我的心扉整个七年级我最大的期望是什么?整个七年级我最希望解决的是什么?在班级里,我与哪位同学是学习上竞争对手?初中三年,我期待着哪一方面的特长得到发展?我期待着谁与我一起制定本人生活规划?上初中,我希望家长怎样管理、教育我?2、在合作小组内,公开自己愿意公开的心扉。
第三组合问题——我的未来我把握请你判断他们的行为是否确当,如果不确当请为他们支招。
(先独立思考,后组内讨论)四、练习与评价:(一)选择题:1、从小学进入初中,要适应初中学习生活必须()①学会安排学习的时间②学会主动安排学习的内容③加大课余活动的强度④有自己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各科学习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来到新学校时心里非常高兴,但随着对数学老师的讲解方法不太适应,再加上班长的选举落选、父母对他的高期望产生的压力,使他感到烦恼,刘刚的做法是()A.只顾埋头苦学 B.做好自我调节,迎接挑战C.自暴自弃 D. 向学校建议调换数学老师3、从刘刚身上你得到的启示是()A.初中生活困难太多 B.创造良好班风非常重要C.保持积极心态,争做阳光少年 D.初中三年是人生的关键期4、材料一:见教材的第10页的孙中山的中学足迹。
苏教版适应学校新生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适应学校新生活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 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与同学、老师相处。
4. 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教学内容1. 适应新环境的必要性2. 独立思考与自主学习3. 学习习惯的培养4. 人际交往技巧5. 心理健康与价值观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了解适应新环境的重要性。
2. 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心得。
3. 角色扮演法:模拟真实场景,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4. 启发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讲解适应新环境的必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适应新环境的重要性。
2.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了解适应新环境的方法和技巧。
3.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享彼此的经验和心得,互相学习和借鉴。
4. 角色扮演:模拟真实场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与人交往。
5. 总结与反思:总结适应新环境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
6. 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类活动,如社团招新、文化节等,让学生更好地融入校园生活。
2. 邀请心理咨询师或成功校友来校进行讲座,分享适应新环境的经验和心得。
3. 开展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合作与沟通,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等方面的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角色扮演表演:评价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考察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4. 心理素质测试:通过心理测试,了解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
苏教版适应学校新生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适应学校新生活的方法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独立生活、自我管理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学校生活的热爱,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二、教学内容2. 自我管理能力:如何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制定学习计划,提高学习效率。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适应新环境的方法,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人际交往技巧的运用。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实践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适应新环境的方法,自我管理能力和人际交往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所学知识和技巧。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4. 实践演练法:设计情景,让学生模拟实践,提高实际运用能力。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适应新环境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如何快速适应新的学校生活环境。
2. 第二课时:讲解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性,教授如何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制定学习计划。
4. 第四课时: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适应新环境、自我管理和人际交往的要点。
5. 第五课时: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6. 第六课时:实践演练,让学生模拟实践,提高实际运用能力。
8. 第八课时:作业布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技巧。
9. 第九课时:跟踪辅导,解答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考核学生适应学校新生活的能力和效果。
2. 评价内容:a. 学生对新环境适应的速度和质量;b. 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c. 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的沟通技巧和合作精神。
3. 评价方法:a. 观察学生在日常学校生活中的表现;b. 收集学生制定的学习计划和时间管理记录;c. 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评估学生在实际情景中的应对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适应学校新生活》手册。
2. 辅助材料:相关案例分析、讨论问题、实践演练指导。
初一年级政治学科导学提纲
课题:适应学校新生活编者:陈中刚
班级姓名等第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小学与中学的区别,能说出中学学习,生活与小学的不同点。
2、懂得如何尽快适应中学学习生活,学会做一个阳光少年。
二、课堂预习
(一)基础知识梳理
1、说说小学与中学有哪些差别
2、如何才能尽快地适应中学新的环境
3、怎样才能成为一个阳光少年
(二)预习检测
1、面对一个新的环境,我们应该自觉调整,积极利用,促进。
2、对于刚刚跨进中学校门的初中生来说,做好自我调适,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A , b c
3、在新的环境中,医治孤独和失落的良药是。
4、做个阳光少年,实质上就是要。
三、课堂教学
(一)构建知识体系
中学与小学的差别
适应学校新生活适应新环境,做好自我调适的三个注意点
学会做个阳光少年
(二)课堂练习
【判断题】
1、小学与中学没什么差别,中学的知识也很简单。
()
2、尽快适应新环境,不仅需要勇气,还要求我们在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上做出相应的调整。
3、在新的环境中,有时感到孤独和失落,这是不正常的。
()
4、中学的学习生活更需要学会主动,而不是被动。
()
5、做个阳光少年,实质上就是要在学习和生活中保持一个积极的心态。
()
【选择题】
1、医治孤独和失落的良药是()
交往(2)乐观(3)自信(4)忧郁
A、(1)(3) (4)
B、(1) (2) (3)
C、(1) (2) (3) (4)
D、(1)(2)
2 进入新的学习环境,我们多多少少都会感到这样或那样的不适应,这是正常的,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加以调节()
(1)主动与老师沟通,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2)积极参加各项集体活动
(3)以开发的心态与同学交流(4)写日记(5)读名人故事(6)欣赏音乐(7)上网玩电子游戏
A、(1)(2)(3)(7)
B、(1)(2)(3)(4)(5)(7)
C、(4)(5)(6)(7)
D、(1)(2)(3)(4)(5)(6)
3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学时期是个人自我定位,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重要时期
B、老师是我们学会学习的指导者,也是我们学会做人的引路人
C、制定校规,校纪是为了维护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是为了保证我们能在和谐,有序的环境里正常地学习和生活
D、中学的学习和教学方法,不太符合我们身心发展的规律和接受能力
【简答题】
1、进入中学后,面对新的学习环境和繁重的学习任务,小伟一时很难适应,导致学习跟不上。
为此,他感到压力很大,不知所措。
请谈谈初中学习生活与小学生活有哪些不同。
(2)请为小伟如何尽快适应中学生活提几条好的建议。
四、课后拓展训练
1、进入初中后,一切都是那么新鲜,为了加强同学之间的了解增进友谊,共创优秀班级体。
七年级(1)班准备开一次主题班会。
假如你是该班同学,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为这次班会拟定一个主题(要求精炼概括)
(2)为开好这次主题班会,需要做好哪些工作准备?(至少写出两项)
(3)班级同学中是否存在与创建优秀班级活动不相符的现象?请举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