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水头线与测压管水头线绘制微课(精)
- 格式:ppt
- 大小:1.33 MB
- 文档页数:6
§5-2-4 总水头线和测压管水头线的绘制§5-2-4-1绘制总水头线和测压管水头线的具体步骤测压管水头线与能头线的绘制的具体步骤(观看动画)绘制管道的测压管水头线,是为了了解管中动水压强沿程变化的情况。
,计算相应的流速υi、沿程水头损失h fi和1、根据和顺利完成的流量Qi局部水头损失h ji。
2、自管道进口到出口,算出第一管段两端的总水头值,并绘出总水头线.3、在绘制测压管水头线之前,常先绘制总水头线,这是因为任一断面的测压管水头等于该断面的总水头与流速水头之差。
在绘制总水头线时,局部水头损失可作为集中损失绘在边界突然变化的断面上,沿程水头损失则沿程逐渐增加的,因此总水头线在有局部水头损失的地方是突然下降的,而在有沿程水头损失的管段中则是逐渐下降的。
从总水头线向下减去相应断面的流速水头值,便可绘出测压管水头线。
也可算出各断面的测压管水头值,即可绘出管道的测压管水头线。
管道出口断面压强受到边界条件的控制。
由总水头线,测压管水头线和基准线三者的相互关系可以明确地表示出管道任一断面各种单位机械能量的大小。
§5-2-4-2 绘制总水头线和测压管水头线应注意的问题沿管长均匀分布。
1、在绘制总水头线和测压管水头线时,等直径管段的hf2、在等直径管段中,测压管水头线与总水头线平行。
3、在绘制水头线时,应该注意管道出口的边界条件条件,如图5-6所示。
图5-6图5-7当上游行近流速水头时,总水头线的起点在上游液面,如图5-6(a),当时,总水头线在起点较上游液面高出,如图5-6(b)。
4、此外,还应注意管道出口的边界条件,如图5-7所示。
图5-7(a)为自由出流,测压管水头线的终点应画在出口断面的形心上;图5-7(b)为淹没出流,且下游流速水头,测压管水头线的终点应与下游液面平齐;图5-7(c)亦为淹没出流,且下游流速水头,表示管流出口的动能没有全部损失掉,一部分转化为动能,为尚有一部分转化为下游势能,使下游液面抬高,高于管道出口断面的测压管水头,故测压管水头线的终点应低于下游液面。
1、定性绘出图示管道(短管)的总水头线和测压管水头线。
2、绘出图中的受压曲面AB 上水平分力的压强分布图和垂直分力的压力体图。
3、图示圆弧形闸门AB(1/4圆), A 点以上的水深H =1.2m ,闸门宽B =4m ,圆弧形闸门半径R =1m ,水面均为大气压强。
确定圆弧形闸门AB 上作用的静水总压力及作用方向。
解:水平分力 P x =p c ×A x =74.48kN铅垂分力 P y =γ×V=85.65kN,静水总压力 P 2= P x 2+ P y 2,P=113.50kN,tan α= P y /P x =1.15 ∴ α=49°合力作用线通过圆弧形闸门的圆心4、图示一跨河倒虹吸管,正方形断面面积为 A=0.64 m2,长 l =50 m ,两个 30。
折角、进口和出口的局部水头损失系数分别为ζ1=0.2,ζ2=0.5,ζ3=1.0,沿程水力摩擦系数λ=0.024,上下游水位差 H=3m 。
求通过的流量 Q ?解: 按短管计算,取下游水面为基准面,对上下游渠道内的计算断面建立能量方程 g v R l h H w 2)4(2∑+==ξλ计算圆管道断面的水力半径和局部水头损失系数 9.10.15.022.0 , m 2.04/=++⨯====∑ξχd AR将参数代入上式计算,可以求解得到/s m 091.2 , m /s 16.4 3===∴vA Q v即倒虹吸管内通过的流量为2.091m 3/s 。
5、如图从水箱接一橡胶管道及喷嘴,橡胶管直径D=7.5cm ,喷嘴出口直径d=2.0cm ,水头H=5.5m ,由水箱至喷嘴出口的水头损失h w =0.5m 。
用压力表测得橡胶管与喷嘴接头处的压强p=4.9N/cm 2。
行近流速v 0≈0,取动能、动量修正系数均为1。
(1)计算通过管道的流量Q ;(2)如用手握住喷嘴,需要多大的水平力?方向如何?解:(1)通过流量以喷嘴出口中心所在水平面为基准面0—0,选取水箱内接近管道入口满足渐变流条件的1—1断面、喷嘴出口处的2—2断面及橡胶管与喷嘴接头处的3—3断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