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的临床表现。
- 格式:docx
- 大小:12.70 KB
- 文档页数:1
慢性胃炎有哪些症状?*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慢性胃炎症状,尤其是慢性胃炎的早期症状,慢性胃炎有什么表现?得了慢性胃炎会怎样?以及慢性胃炎有哪些并发病症,慢性胃炎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方面内容。
……*慢性胃炎常见症状:胃酸过多、食欲较差、腹胀嗳腐、心胃胀满、胃气上逆、慢性胃痛*一、症状:慢性胃炎最常见的症状是上腹疼痛和饱胀。
与溃疡病相反空腹时比较舒适,饭后不适,可能因容受舒张功能障碍,进食虽不多但觉过饱。
病人常诉"胃弱"或"胃软"。
常因冷食、硬食、辛辣或其他刺激性食物引起症状或使症状加重。
这些症状用抗酸药及解痉药不易缓解。
多数病人诉食欲不振。
此外,出血也是慢性胃炎的症状之一,尤其是合并糜烂。
可以是反复小量出血,亦可为大出血。
急诊胃镜检查提示,在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中,急慢性胃炎占20%~40%。
出血以黑便为多见,一般持续3~4天后自动止血,数月或数年后可再发。
胃炎的病理变化与症状并不一致。
Zaveronik发现有消化不良症状的病人活组织检查证实有胃炎者为42%;相反护校健康女生无胃病症状活组织检查证实有慢性胃炎者为29%。
本院资料有类似现象,548例有胃病症状的病人作盲目吸取活组织检查。
结果有58.6%有炎症改变,41.1%未见异常。
症状与活组织检查不一致的原因有两个可能性:①盲目活组织检查未能取到病变部位,目前纤维胃镜直视下作活组织检查,阳性率已达80%~90%;②症状并非来源于胃,可能由于肝胆系统疾病引起。
另外无症状的"健康人"活组织检查阳性的问题,仍应诊断胃炎。
因为很多疾病都可以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如溃疡病、肝硬化、肝癌及肺癌等,经过健康检查才被发现。
因此部分胃炎病人无症状并不足为奇。
根据临床研究,Hp感染与否和临床症状的轻重无明显关系。
*二、体征:多数病人有黄、白色厚腻舌苔。
单纯溃疡病人无舌苔或有薄白苔,是两种胃病的不同点。
上腹部可有压痛。
慢性胃炎会进展成胃癌吗杨丽发布时间:2023-06-07T08:02:56.923Z 来源:《医师在线》2023年5期作者:杨丽[导读] 俗话说“十人九胃病”,慢性胃炎作为消化内科常见疾病之一,其主要指的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一类慢性胃黏膜发生炎性病变的疾病,其无特异性的临床症状,患病者常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反酸、餐后饱胀、食欲减退、上腹隐痛等临床表现,致使病患的生活质量下降。
部分患者当确诊为慢性胃炎后,便十分担心会进展成胃癌,以至于伴有不良情绪,甚至放弃治疗。
要想弄清慢性胃炎是否会进展成胃癌,首先需要弄清慢性胃炎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
绵竹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618200俗话说“十人九胃病”,慢性胃炎作为消化内科常见疾病之一,其主要指的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一类慢性胃黏膜发生炎性病变的疾病,其无特异性的临床症状,患病者常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反酸、餐后饱胀、食欲减退、上腹隐痛等临床表现,致使病患的生活质量下降。
部分患者当确诊为慢性胃炎后,便十分担心会进展成胃癌,以至于伴有不良情绪,甚至放弃治疗。
要想弄清慢性胃炎是否会进展成胃癌,首先需要弄清慢性胃炎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
慢性胃炎有哪些常见类型呢?临床上通常将慢性胃炎分成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以及特殊类型慢性胃炎。
其中以前两种比较常见,慢性浅表性胃炎主要指的是胃黏膜组织学上通常伴有组织水肿与炎症细胞浸润等表现,炎症以浅表炎症为主,患者黏膜的固有膜宽度增加,但是这类患者的胃腺体大多为正常,不伴有破坏与数量减少的现象。
慢性萎缩性胃炎则主要表现为胃肠黏膜伴有萎缩、变薄、肠上皮化生等,这类患者的胃腺体数量明显减少,腺管间隙增加,黏膜全层炎性细胞浸润,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变薄。
但是现实中,部分患者可能同时伴有慢性浅表性胃炎与萎缩性胃炎的病理改变。
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在青年群体中具备较高的发生率,而慢性萎缩性胃炎则是在老年群体中发病率较高。
当患者确诊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后,由于每日摄入的食物均会对胃黏膜产生刺激,致使浅表性胃炎难以恢复,时间一长,部分慢性浅表性胃炎便可能进展成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胃炎的病症慢性胃炎有哪些病症慢性胃炎的病症慢性胃炎最常见的病症是上腹疼痛和饱胀。
与溃疡病相反空腹时比拟舒适,饭后不适,可能因容受舒张功能障碍,进食虽不多但觉过饱。
病人常诉"胃弱"或"胃软"。
常因冷食、硬食、辛辣或其他刺激性食物引起病症或使病症加重。
这些病症用抗酸药及解痉药不易缓解。
多数病人诉食欲不振。
此外,出血也是慢性胃炎的病症之一,尤其是合并糜烂。
可以是反复小量出血,亦可为大出血。
急诊胃镜检查提示,在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中,急慢性胃炎占20%~40%。
出血以黑便为多见,一般持续3~4天后自动止血,数月或数年后可再发。
胃炎的病理变化与病症并不一致。
Zaveronik发现有消化不良病症的病人活组织检查证实有胃炎者为42%;相反护校健康女生无胃病病症活组织检查证实有慢性胃炎者为29%。
本院资料有类似现象,548例有胃病病症的病人作盲目吸取活组织检查。
结果有58.6%有炎症改变,41.1%未见异常。
病症与活组织检查不一致的原因有两个可能性:①盲目活组织检查未能取到病变部位,目前纤维胃镜直视下作活组织检查,阳性率已达80%~90%;②病症并非来源于胃,可能由于肝胆系统疾病引起。
另外无病症的"健康人"活组织检查阳性的问题,仍应诊断胃炎。
因为很多疾病都可以无病症或病症轻微如溃疡病、肝硬化、肝癌及肺癌等,经过健康检查才被发现。
因此局部胃炎病人无病症并缺乏为奇。
根据临床研究,Hp感染与否和临床病症的轻重无明显关系。
慢性胃炎的体征及并发症多数病人有黄、白色厚腻舌苔。
单纯溃疡病人无舌苔或有薄白苔,是两种胃病的不同点。
上腹部可有压痛。
少数病人消瘦、贫血。
此外无特殊体征。
一、胃出血慢性胃炎出血并不少见:1、粘膜萎缩变薄、血管显露、粗糟食物磨搓、粘膜糜烂出血,以黑便为主要表现,假设出血量大时可突然吐血,重者头晕,心慌、眠黑、大汗、甚至休克等。
二、贫血慢性胃炎大量失血后伴有两种贫血:1、巨幼红细胞贫血,即恶性贫血,患者具有贫血表现,头晕、乏力、心悸、面色苍白。
慢性胃炎怎么鉴别诊断判断慢性胃炎的方法慢性胃炎的鉴别诊断方法1.胃癌。
慢性胃炎之病症如食欲不振、上腹不适、贫血等,少数胃窦胃炎的某线征象与胃癌颇相似,需特别注意鉴别。
绝大多数患者胃镜检查及活检有助于鉴别。
2.消化性溃疡。
两者均有慢性上腹痛,但消化性溃疡以上腹部规律性、周期性疼痛为主,而慢性胃炎疼痛很少有规律性并以消化不良为主。
鉴别依靠胃镜检查。
3.慢性胆道疾病。
如慢性胆囊炎、胆石症常有慢性右上腹痛、腹胀、嗳气等消化不良的病症,易误诊为慢性胃炎。
但该病胃肠检查无异常发现,胆囊造影及B超异常可最后确诊。
4.其他。
如肝炎、肝癌及胰腺疾病亦可因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病症而延误诊治,全面查体及有关检查可防止误诊。
两种慢性胃炎的区别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同属于慢性胃炎,二者临床表现极为相似,故区分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要结合相关辅助检查,尤以胃镜和胃粘膜活检为重要。
二者主要区别如下:(1)胃粘膜活检: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根本病变是上皮细胞变性,小凹上皮增生及固有膜内炎性细胞的浸润,亦偶可见到外表上皮及小凹上皮肠化生。
本病的炎性病变主要累及胃粘膜浅层,有时也可累及深层。
国内病理专业组讨论规定,按炎症细胞浸润深浅度,浅表性胃炎可分为轻、中、重三级。
胃粘膜自外表至深局部成三等分,细胞浸润仅累及表浅1/3者为轻度,累及2/3以内者为中度,超过2/3者为重度。
无论炎性病变轻重如何,浅表性胃炎的胃腺体(贲门腺、胃底腺、幽门腺)始终正常,没有破坏或数目减少。
浅表性胃炎进一步开展,其固有腺因炎症破坏而减少,可转化成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以胃粘膜固有腺萎缩(数量减少、功能减低)为其突出病变,常伴有肠上皮化生及炎性反响。
按影响固有腺的程度,将慢性萎缩性胃炎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三级。
胃的固有腺(在胃窦部为幽门腺、胃底部为胃底腺、在贲门为贲门腺)减少1/3者为轻度,减少1/3~2/3者为中度,减少2/3以上者为重度。
慢性肠胃炎的症状有哪些?在现代的社会当中,很多朋友经常出现肠胃炎的症状,尤其是一些慢性症状,对于身心都非常不利,那么这种疾病都有哪些症状,如何治疗呢?下面就为大家分享一下,一起来看吧!★慢性肠胃炎的症状胃肠炎本病是胃肠粘膜的炎症,临床表现主要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等。
本病常见于春夏秋季,其发生多由于饮食不当,暴饮暴食;或食入生冷腐馊、秽浊不洁的食品。
中医根据病因和体质的差别,将胃肠炎分为湿热、寒湿和积滞等不同类型。
诊断要点——胃肠炎引起的恶心、呕吐通常发病较急,开始多腹部不适,继而恶心、呕吐。
腹部阵发性绞痛并有腹泻,每日数至数十次水样便,黄色或黄绿色,含少量粘液。
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恶寒、头痛等。
少数病例可因频繁吐泻,导致脱水及电解质紊乱、酸中毒。
发病的主要原因是:一细菌和毒素的感染;二物理化学因素。
一般情况下,病症较轻我们可以在家进行自我对症治疗可口服肠胃速康方调理一下体质。
★肠胃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患上肠胃病虽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但是确确实实会对患者造成不可弥补的伤害,胃炎疾病我们会经常的听到,为了对其能够进行很好的治疗,必须要掌握好的治疗方法,否则很难将疾病根除,那胃炎的治疗方法都包括有哪些呢?经过多年的研究以及科学的不断发展,胃炎的治疗方法已经出现了很多,对治疗该肠胃病都会起到一定的效果,当进行一般治疗时,首先是去除胃炎外因,也就是禁止对胃有刺激的任何食物。
在短期内,可以酌情禁食或者只吃流质食物。
如果是急性腐蚀性胃炎,还要禁洗胃、禁催吐,还要马上食用蛋清、牛奶等;然后去除内因,也就是积极治疗诱发病。
另外,对于胃炎患者出现了严重感染的病人,胃炎的治疗方法就必须要进行抗菌治疗,否则很难将细菌控制住,病毒最容易诱发肠胃病了,特别是伴随有腹泻的情况的话,可以用抗菌治疗;急性感染性胃炎可以根据感染的情况来选择敏感的抗菌素进行控制;急性腐蚀性胃炎可以选用抗菌素来控制感染的情况。
胃炎导致的消化道出血属于危重病症,要迅速采取方法止血,对于大量出血的患者,还要适当进行输血。
慢性浅表性胃炎陈明锴(主任医师)湖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百科名片慢性浅表性胃炎(即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胃粘膜慢性炎症。
与萎缩性胃炎不同,浅表性胃炎并不伴有胃黏膜的萎缩性改变,粘膜层以浆细胞及淋巴细胞等慢性炎症细胞为主。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主要靠胃镜及镜下病理活检。
疾病简介慢性浅表性胃炎是慢性胃炎中的一种,属于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
根据我国2006年所达成的“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将慢性胃炎分为非萎缩性胃炎(即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及特殊类型胃炎。
“浅表性胃炎”这一诊断已逐渐被淘汰,临床上已开始以“非萎缩性胃炎”代替“浅表性胃炎”的诊断。
目前认为,幽门螺杆菌(H. pylori)感染是慢性胃炎尤其是慢性活动性胃炎中最主要的病因,如无明显临床症状,慢性浅表性胃炎可以不做任何处理。
[1]发病原因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主要发病因素如下:1.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为革兰氏阴性微需氧杆菌,其感染是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主要发病原因之一。
大多数细菌在胃内的强酸性环境下是无法生存的,而幽门螺杆菌可以释放一种称为尿素酶的酶类,通过产生碱性的NH3进而保持细菌周围的中性环境,在胃黏膜定植。
同时幽门螺杆菌还可以分泌空各种毒素与相关蛋白,进而引起炎症。
幽门螺杆菌的细胞壁更是可以作为一种抗原诱发机体的免疫反应。
因此长期的幽门螺杆菌可以导致胃粘膜出现慢性的炎症反应,进而导致胃炎的发生。
2.物理性损伤:酒精,浓茶,咖啡以及进食硬质粗糙的食物或过冷过热的食物可导致胃粘膜反复性的物理损伤。
3.化学性损伤:非甾体类消炎药(NSIAD,如阿司匹林)的服用可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引发粘膜屏障的损害,保护因素减弱进而导致粘膜损伤。
香烟中的尼古丁可引发胃粘膜血液循环不足。
此外,各种原因的胆汁反流也可导致粘膜的损伤。
[2]病理生理胃壁可分为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和外膜4层,其中粘膜层则包括上皮、固有层和粘膜肌层3层,慢性浅表性胃炎是一种主要发生在固有层的炎症,根据炎症程度的不同则,可分为轻度炎症,中度炎症,重度炎症等不同程度。
慢性肠胃炎的症状以及治疗措施发表时间:2019-07-31T12:37:25.620Z 来源:《航空军医》2019年第06期作者:付冬群[导读] 加强慢性胃肠炎的预防是慢性胃肠炎防治的重点,要从日常生活和饮食着手,减少慢性胃肠炎的发生。
镇金镇中心卫生院,四川省简阳市641400慢性胃肠炎是十分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主要表现为胃黏膜和肠粘膜发炎,会导致人的食欲下降,上腹部隐隐作用,还可能出现嗳气、泛酸、恶心、呕吐等症状。
慢性肠胃炎是很多人所面临的一种常见疾病,病程较长,而且对人体的危害比较严重,久治不愈可能对人体造成极其严重的危害。
另外,一些急性肠胃炎如果治疗不当,也可能演变为慢性胃肠炎。
加强慢性胃肠炎的预防是慢性胃肠炎防治的重点,要从日常生活和饮食着手,减少慢性胃肠炎的发生。
一、慢性胃肠炎的临床症状慢性胃肠炎属于消化道疾病,其临床表现也多与消化道有关第一,便秘。
便秘是慢性胃肠炎患者中最常见的现象,显著表现是粪便少,排便困难,严重的患者十多天才排便一次,身体毒素累积较多。
第二,腹泻。
腹泻也是慢性胃肠炎最常见的现象之一,腹泻指的是人的排便次数超过了正常的排便频率,而且粪便呈稀水样,有的患者腹泻时间比较集中。
第三,腹痛。
腹痛一般还会伴随着大便习惯的改变,腹痛的位置一般在左下腹或右上腹部,疼痛的性质也不相同,比如有的人感觉腹部绞痛,有的人觉得是胀痛,有的人感觉到剧痛。
由于慢性胃肠炎引起的腹痛可能持续几个小时,也可能只持续几分钟,通常在排便或者灌肠之后可以得到缓解。
但有一部分比较严重的慢性胃肠炎患者,其疼痛可能会延伸到其他的组织。
二、慢性胃肠炎的防治措施(一)及时用药慢性胃肠炎最常见的现象是腹痛,尤其是在饭后临床症状更加明显,饥饿状态时腹痛的表现反而不严重。
一些人对慢性胃肠炎的认知不够,觉得这种疾病并不会影响自己的生活,所以常常忽视了慢性胃肠炎的治疗,导致该病越来越严重。
目前对于慢性胃肠炎,可以使用中西药结合治疗的方法,中药调理是最常用的方法,其效果也比较好,秉承中医脾胃同治的理论,可以有效调理慢性胃肠炎,达到治愈的效果。
奔豚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慢性胃炎是指由不同病因所致的胃粘膜慢性炎症,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两类。
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食欲减退、上腹部不适和隐痛、嗳气、泛酸、恶心、呕吐等。
病程缓慢,反复发作而难愈。
我们临床以奔豚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将总结的经验介绍如下。
1 典型病例刘某,男,45岁,胃脘部胀痛不适反复发作10余年,曾在多家医院就诊,行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曾应用多种中西药物治疗,疗效欠佳,病情时轻时重,反复发作。
近1月来,自觉上腹部胀痛,心中嘈杂,胸骨后灼热感,嗳气、口干、纳差,二便尚调。
察其脉沉弦细,舌质红,苔白腻。
治拟疏肝和胃,降逆化痰。
处方半夏15g、黄芩10g、川芎10g、当归10g、白芍20g、炙甘草10g、葛根30g、桑白皮30g、厚朴30g、生姜10g、白术10g、柴胡10g、泽泻10g,7剂。
服毕,患者自述灼热嘈杂感消失,胃胀嗳气显著减轻。
效不更方,守方继服15剂,自述各症状均消失。
嘱其注意调摄饮食起居,半年后随访,病情未再复发。
本例患者以胃脘胀痛、嘈杂为主症,伴口干、纳差,舌质红,脉弦细。
证属肝胃阴虚。
肝阴虚则疏泄失职,横犯脾胃,胃失和降,故腹胀、嗳气,胃阴虚则津血不足,虚火内生,故胃脘部灼热、嘈杂不适,口干纳差。
奔豚汤中白芍、当归养血柔肝,葛根生津益胃,黄芩清虚火,重用桑白皮配伍厚朴、半夏以降逆下气,白术、泽泻健脾祛湿,柴胡升脾胃轻清之气,使清气升而浊气降。
全方共奏柔肝和胃,降逆消胀之功。
陈某,女,48岁,1月前因家庭矛盾情志不畅,出现上腹撑胀,嗳气泛酸,食欲不振,进食后腹胀加重。
曾口服多潘立酮、奥美拉唑、木香顺气丸等药物,疗效不佳。
察其脉弦细,舌质红,苔白腻。
治拟疏肝和胃,健脾消食。
处方半夏15g、黄芩10g、川芎10g、当归10g、白芍20g、炙甘草10g、葛根30g、桑白皮30g、厚朴30g、生姜10g、白术10g、柴胡10g、香附10g、生炒麦芽各20g、六神曲10g,7剂。
胃炎如何鉴别诊断?通过研究发现,患有胃炎疾病的人数在逐渐增多,如果不能及时地诊断出胃炎,那么在病情严重的情况下,就会导致胃癌出现,所以需要采用科学方法,诊断出胃炎,让人们能够及时发现病症情况,避免发生危险。
胃炎分类胃炎在总体上可以分为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发生急性胃炎现象比较少,主要是由于胃粘膜受到细菌感染引起的胃病,主要呈现出的症状是胃粘膜出现充血或者水肿现象,黏膜表面附有粘液,还可能出现黏膜腐烂情形。
慢性胃炎主要包含三类,一种是非萎缩性胃炎,还有一种为浅表性胃炎,最后为萎缩性胃炎。
浅表性胃炎是指固有炎性细胞被浸润,炎症细胞包含淋巴细胞,以及浆细胞,少部分炎症细胞包含嗜酸细胞。
固有膜常见症状为出现水肿,或者充血等现象,严重状况会出现腐烂,导致固有膜被损坏。
浅表性胃炎包含轻度患者,中度患者,还有重度患者。
胃粘膜中如果有三分之一为炎性细胞,属于轻度患者,如果侵入胃粘膜三分之一以上,三分之二以下,称为中度患者;炎症细胞占据胃粘膜一半,属于重度患者。
慢性萎缩性胃炎,在胃粘膜中经常见到肠腺化生和幽门腺化生。
胃的底层和体部腺体中含有主细胞,还有壁细胞。
如果这些细胞没有,腺体将会和幽门腺体一致,成为粘液腺。
出现慢性胃炎,经常出现肠腺化生,慢性胃炎出现萎缩,肠腺化生将会取代胃粘膜腺体。
一旦萎缩性胃炎出现病变,胃粘膜表层将会有颗粒状病变出现。
造成胃炎的影响因素发生急性胃炎现象较少,急性胃炎可以是刺激性食物导致的胃病,同时也是由于化学药物引起刺激性导致疾病,还可能由于服用和水杨酸相关药物导致。
出现慢性胃炎主要包含以下几种因素。
第一,精神原因,由于受到精神刺激,导致忧虑和痛苦情绪出现,就会对大脑皮层产生一定影响,导致大脑皮层一些功能失调,患者胃壁血管出现痉挛性,胃部就会出现炎症和溃疡。
第二,由于细菌引起因素,人类口鼻或者咽喉等部位,容易出现大量细菌,这些细菌被人类吞入,就会使胃内部出现细菌,在不断繁殖之后,会引起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的临床分析与治疗摘要】慢性胃炎是指不同病因引起的胃粘膜的慢性炎症,临床上十分常见,占接受胃镜检查者的80%~90%,男性多于女性。
慢性胃炎以往分为浅表性、蒌缩性,由于肥厚性胃炎一直未得到证实,故很少采用。
1990年世界胃肠病大会上推出了胃炎新分类法,是参照内镜所见和胃粘膜活检作出的分类,因而更客观、实用。
一、病因引起慢性胃炎的原因很多,比较明显的病因有:1.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现已明确慢性胃炎约90%是由HP感染引起的,有人将其称为HP相关性胃炎。
HP为革壮阴性微需氧菌,其致病机制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HP产生多种酶,如尿素酶及其代谢产物氨、过氧化氢酶、蛋白溶解酶、磷脂酶A等,对粘膜有破坏作用。
②HP分泌的细胞毒素,如含有细胞毒素相关基因和空泡毒素基因的菌株,可导致胃粘膜细胞的空泡样变性及坏死。
③HP抗体可造成自身免疫损伤。
2.物理因素长期服用对胃粘膜有刺激的烈酒、浓茶、咖啡、过烫、过凉、过于粗糙的饮食,均可导致胃粘膜损伤。
3.化学因素长期大量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破坏粘膜屏障;烟草中的尼古丁不仅可影响胃粘膜的血液循环,还可导致幽门括约肌功能紊乱,造成胆汁反流;各种原因的胆汁反流均可破坏粘膜屏障。
4.免疫因素在某些萎缩性胃炎病例的血清中,可测得壁细胞抗体和内因子抗体,尤其是伴有恶性贫血的胃萎缩者,检出率相当高。
5.其他随着年龄的增长,胃局部的血管和粘膜本身发生退行性变,使粘膜分泌功能及屏障功能低下,这也是老年人发生萎缩性胃炎的重要因素。
营养不良、长期缺乏蛋白质和维生素B,也可引起胃粘膜炎症。
心力衰竭、肝硬化合并门脉高压均可引起慢性胃炎。
糖尿病、甲状腺病、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伴有萎缩性胃炎者亦较多见。
二、诊断1.临床表现(1)症状:慢性胃炎的症状无特异性,有上腹不适、饱胀、钝痛、烧灼痛,无明显节律性,一般进食后较重。
其次是食欲不振、嗳气、恶心、泛酸。
胆汁反流性胃炎常有明显而持久的上腹部不适或疼痛,尤以进餐后为甚,可伴恶心和呕吐。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胃黏膜呈慢性浅表性炎症的疾病,为消化系统常见病,属慢性胃炎中的一种。
可因嗜酒、喝浓咖啡、胆汁反流,或因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引起。
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症状,如进食后上腹部不适、隐痛,伴嗳气、恶心、泛酸,偶有呕吐。
临床表现
1.上腹痛
最常见症状是上腹疼痛,大多数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有此症状。
上腹部疼痛多数无规律,与饮食无关。
疼痛一般为弥漫性上腹部灼痛、隐痛、胀痛等。
常常因为吃了冷食、硬食、辛辣或其他刺激性食物而症状加重,少数与气候变化有关。
2.腹胀
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多有腹胀。
常常因为胃内潴留食物、排空延迟、消化不良所致。
3.嗳气
患者有嗳气。
表明胃内气体增多,经食管排出,使上腹饱胀暂时缓解。
4.反复出血
为常见症状。
出血原因为在慢性浅表性胃炎基础上并发的一种胃黏膜急性炎症改变。
5.其他
食欲不振、反酸、恶心、呕吐、乏力、便秘或腹泻等。
6.体征
检查时有上腹压痛,少数患者可有消瘦及贫血。
慢性胃炎的临床表现
多数慢性胃炎患者无任何临床症状,有临床症状者主要为消化不良,上腹胀闷、疼痛、嗳气、反酸、灼热、胃纳减退等等,无特异性。
消化不良临床症状的有无和严重程度与慢性胃炎的内镜所见及胃黏膜的病理炎症、萎缩的轻重无明显相关性。
一些慢性胃炎,依功能性胃肠病罗马III标准诊断就是功能性消化不良,尤其是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其治疗与一般的慢性胃炎有所区别。
慢性胃炎的治疗
慢性胃炎的治疗目的是缓解临床症状和改善胃黏膜炎性反应;治疗应尽可能针对病因,遵循个体化原则。
1. 无临床症状、Hp阴性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无须特殊治疗;
2. 慢性萎缩性胃炎,特别是中、重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或伴有异型增生者应注意预防其恶变。
3. Hp相关性胃炎是否均需根除Hp尚缺乏统一意见。
国内Hp感染处理共识推荐对有胃黏膜萎缩、糜烂或有消化不良临床症状者根除Hp。
主张有Hp感染者都应根除Hp,什么食物能够最快、最方便的抑制这种细菌?中医一般都推荐食疗方法养胃口服樉渭丸
樉渭丸原料中含有亚麻酸、亚麻油、天然双歧杆菌成分,能够有效抑制、消灭幽门螺旋杆菌;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等脂质,可以覆盖在胃溃疡表面防止食物对溃疡的伤害,具有修复胃溃疡的作用;还能够促进消化、润肠通便。
三重养胃作用。
根除Hp可使胃黏膜组织学得到改善,对预防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等有重要意义。
4. 有胃黏膜糜烂和(或)以反酸、上腹痛等为主要表现者,可根据病情或临床症状严重程度选用抗酸剂、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
5.上腹饱胀、恶心或呕吐等为主要表现者,可应用促动力药。
6. 伴胆汁反流者则可应用促动力药和(或)有结合胆酸作用的胃黏膜保护剂,如铝碳酸镁制剂。
7. 具有明显与进食相关的腹胀、食欲减退等消化不良表现者,可应用消化酶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