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原理与维修》课程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98.00 KB
- 文档页数:7
电视机原理与维修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电视机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组成部分;2.学会分析和修理常见的电视故障;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1.电视机的基本原理2.电视机的主要组成部分3.常见的电视故障及修理方法三、教学过程:1.引入(10分钟)教师通过介绍电视的发明和发展历史,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电视机是如何工作的吗?”2.基本概念讲解(15分钟)讲解电视机的基本原理:电视信号的生成、传输和接收,视频信号的合成和解调等,让学生对电视机的工作原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主要组成部分(20分钟)讲解电视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电视机的外壳、电视管、视频放大电路等,介绍各个部分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4.常见故障分析(3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电视机常见故障的图片和故障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可能出现的故障原因,并分析修理方法。
如图像不清晰可能是电视管老化、弹簧线松动等。
5.实践操作(40分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进行电视机的维修操作。
学生可以自行拆卸电视机的外壳,检查电视机的各个部分,找出故障并予以修理。
6.总结(10分钟)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学习了电视机的基本原理和组成部分,你们有什么收获?在维修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如何解决的?四、课堂作业:1.根据课堂所学,撰写一份关于电视机原理与维修的总结,包括电视机的基本原理、主要组成部分和常见故障及修理方法。
2.对自己进行一次维修能力的自我评估。
五、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维修过程中的操作技能,评价学生对电视机原理与维修的掌握情况。
六、教后反思: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和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鼓励学生多实践、多动手,加深对电视机原理与维修的理解和技能掌握。
《电视原理与维修》课程标准教学标准目录一、课程名称二、适用专业三、必备基础知识四、课程的地位和作用五、要紧教学内容描述六、重点和难点七、内容及要求模块一:彩色电视基础知识1、教学内容2、教学要求3、教学手段及方法4、实训项目及要求模块二:模拟彩色电视机的组成原理与检修1、教学内容2、教学要求3、教学手段及方法4、实训项目及要求模块三:彩色电视新技术与数字电视1、教学内容2、教学要求3、教学手段及方法4、实训项目及要求八、讲明1、建议使用教材和参考资料2、模块学时分配3、考核方法及手段4、注意事项一、课程名称:电视技术二、适用专业:应用电子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电子声像技术等三、必备基础知识:电子元器件、模拟电子线路、数字电子技术四、课程的地位和作用1、课程的地位:电子类专业的专业课程。
2、课程的作用: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把握彩色电视接收机的差不多原理和组成结构,了解现代彩色电视接收机新技术和新工艺;把握电视接收机爱护、修理、调试的差不多知识和技能,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咨询题的能力。
五、要紧教学内容描述1、彩色电视基础知识2、模拟彩色电视机的组成原理与检修知识3、彩色电视新技术与数字电视基础六、重点和难点1、重点:彩色电视机的差不多组成及工作原理,彩色电视机常见故障判不与检修方法。
2、难点:彩色电视机电原理图分析,彩色电视机集成电路功能及特性,彩色电视机的电压、波形测试方法及常用调整方法,彩色电视机故障检修手段,彩色电视新技术、新电路。
七、内容及要求模块一:彩色电视基础知识1、教学内容(1)图像光电转换的差不多过程,电视扫描原理,彩色全电视信号的组成。
(2)彩色的三要素、三基色原理、彩色电视制式、彩色显像管的组成和显像原理。
(3)彩色图像的分解与重现。
(4)重现电视图像的差不多参数和电视信号的发送方式。
2、教学要求(1)把握:图像光电转换的差不多过程,电视扫描原理,彩色全电视信号的组成,彩色的三要素、三基色原理,彩色电视制式,彩色显像管的组成和显像原理。
电视机原理与维修教学基本要求(194学时) 修订责任人(谢挺袁兴忠)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
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电视机维修的基础知识和检修方法,具备基本维修技能,并为学习其他视频设备打下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 知识教学目标1. 了解电视信号的产生,掌握全电视信号FBAS的组成,理解NTSC和PAL编码制;2. 了解广播电视信号的传播方式和特点;3. 掌握黑白、彩色电视机的整机方框结构及信号流程;4. 掌握电视机各主要单元电路的组成,理解其基本的工作原理;5. 了解电视机中各专用元器件的基本结构及基本工作原理;6. 熟悉近期国产典型机的主要集成电路及其功能;了解这些典型机内部应用的新器件、新工艺、新技术;7. 了解电视技术的新成果、新动向;8. 了解数字电视信号的广播链路及数字电视接收机的特点。
(二) 能力培养目标1. 掌握电视机的基本电路方框结构及近期国产机型的机芯分类方法,能说出近期国产典型机的集成电路型号,正确识读其电原理图和印制板图;2. 掌握典型机各单元电路的基本结构,了解集成电路内部方框及外围元件的功能。
熟悉各部分电路的关键检测点及典型检测数据,学会正确使用电视机维修中的常用检测仪器,了解规范化的操作要求,能对测试的波形、曲线、数据等进行正确分析,做出正确与否的判断;3. 能应用所学的基础知识识读黑白、彩色典型机的电原理图,说明常见故障现象与单元电路的大体关系;4. 熟悉电视机常见故障的现象、特点,掌握正确的检测程序和基本的检修方法,并能对修复的电视机进行必要的调试。
(三) 思想教育目标1. 培养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于群众的良好职业道德;2. 强化安全意识、质量意识、养成规范化操作的职业习惯。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基础模块(一) 色度学的基本知识1. 了解光和色的基本知识;2. 理解三基色原理和空间混色。
(二) 电视信号和电视制式1. 了解图像信号的产生、传输和重显的基本过程;2. 掌握视频信号的组成和特点;3. 理解射频电视信号的调制方式和频谱;4. 了解电视频道的划分和多种传播方式;5. 了解什么是“兼容性”与“逆兼容性”,以及为了实现“兼容性”彩色电视机必需满足的基本要求;6. 掌握彩色电视三大制式的特点;7. 理解NTSC制和PAL制彩色电视信号编码的过程。
电视原理与维修》课程教学标准目录一、课程名称二、适用专业三、必备基础知识四、课程的地位和作用五、主要教学内容描述六、重点和难点七、内容及要求模块一:彩色电视基础知识1、教学内容2、教学要求3、教学手段及方法4、实训项目及要求模块二:模拟彩色电视机的组成原理与检修1、教学内容2、教学要求3、教学手段及方法4、实训项目及要求模块三:彩色电视新技术与数字电视1、教学内容2、教学要求3、教学手段及方法4、实训项目及要求八、说明1、建议使用教材和参考资料2、模块学时分配3 、考核方法及手段4、注意事项一、课程名称:电视技术二、适用专业:应用电子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电子声像技术等三、必备基础知识:电子元器件、模拟电子线路、数字电子技术四、课程的地位和作用1、课程的地位:电子类专业的专业课程。
2、课程的作用: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彩色电视接收机的基本原理和组成结构,了解现代彩色电视接收机新技术和新工艺;掌握电视接收机维护、维修、调试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主要教学内容描述1、彩色电视基础知识2、模拟彩色电视机的组成原理与检修知识3、彩色电视新技术与数字电视基础六、重点和难点1、重点:彩色电视机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彩色电视机常见故障判别与检修方法。
2、难点:彩色电视机电原理图分析,彩色电视机集成电路功能及特性,彩色电视机的电压、波形测试方法及常用调整方法,彩色电视机故障检修手段,彩色电视新技术、新电路七、内容及要求模块一:彩色电视基础知识1、教学内容(1)图像光电转换的基本过程,电视扫描原理,彩色全电视信号的组成。
(2)彩色的三要素、三基色原理、彩色电视制式、彩色显像管的组成和显像原理。
(3)彩色图像的分解与重现。
(4)重现电视图像的基本参数和电视信号的发送方式。
2、教学要求(1)掌握:图像光电转换的基本过程,电视扫描原理,彩色全电视信号的组成,彩色的三要素、三基色原理,彩色电视制式,彩色显像管的组成和显像原理。
课程标准题目:电视原理与技术》课程标准课程名称:《电视原理与技术》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1、前言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应了解广播电视技术基础、理解彩色掌握电视机原理与电路分析方法、掌握故障分析与维修方法,能排除电视机一般常见故障;加深对模拟电子技术、高频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电子测量技术等课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1.1课程的性质《电视原理与技术》课程是电子信息类专业专科生的必修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本课程通过对电视机电路的分析和研究,使学生获得电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特别是加强实习训练,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1.2设计思路根据课程的性质与基本理念确定课程的目标根据课程的目标确定课程内容标准根据课程内容标准确定必修内容根据各专业学生的整体接受能力及需求确定选修内容在教学方面要完成的任务,实现的目的,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启发式、互动式、交互式教学方式并存,从实践到理论,又由理论到实践,进而在理论指导下进行实践,提高了实践的知识含量。
计划课时:共102课时其中,理论教学50课时,实训教学52课时2、课程目标2.1、总目标学习并掌握关于《电视原理与技术》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应用实例,启迪思维模式,联系实际应用,建立科学的、辨证的思维方法,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分析方法。
2.2、分目标2.2.1 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在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方面应达到以下要求:1).基本理论方面了解电视基础原理2).基本电路分析方法学会对电视机电路的分析,看电路图,了解工作原理。
初步掌握阅读和分析电路的一般规律3).基本技能方面(1)了解电视机的电路结构,熟悉器件,电路图与实物的对照联系。
(2)初步掌握电路的检测和维修方法。
2.2.2 过程与方法1) 认识基础知识学习的一般过程,进而不断加深对电路的理解过程;初步掌握解决问题的分析方法;2) 养成独立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提问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理解和分析。
【课题】第一章 光和色的基本知识第一节 光的基本性质 第二节 色度学的基本知识新授课【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光的特性,明确可见光的概念,了解五种主要标准光源;理解彩色三要素和三基色原理,掌握亮度方程。
2.能力目标:能运用所学知识解答与彩电相关的光学问题,为以后学习彩电原理打下理论基础。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三基色原理、亮度方程。
【教学难点】对三基色原理的理解。
【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分析法、演示法、练习法。
【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
【教学过程】〖导入〗(1分钟)在彩电技术中涉及到许多光学知识,如可见光的颜色、配色实验、三基色原理以及亮度方程等,当我们学好这些光学知识后,就为以后学习彩电原理与维修技术打下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新课〗第一节光的特性与光源一、光的特性光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兼有波动性和粒子性,并以电磁波的形式传播。
电磁波谱如图所示。
其中只有人们眼睛可看到的那一小部分叫做光、准确的叫可见光。
二、可见光谱与白光源不同波长的光波所呈现的颜色各不相同,随着波长的缩短和频率的升高,依次为:红、橙、黄、绿、青、蓝、紫。
只含有单一波长成分的光称为单色光或谱色光。
读书指导法、分析法、演示。
包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波长的光称为复合光。
1.白光的分解白光可以被分解为单色光,称为白光的分解。
在实验室中也可以进行白光的分解(作三棱镜分光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分解出的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不同波长的彩色光,如图所示。
)。
在这中间还有许多中间色。
2.标准光源按国际规定选用如下五种主要标准光源(即标准白光),它们的光谱分布如图所示。
(1)A光源它相当于钨丝灯在2 800 K时发出的光。
其波谱能量分布如图中曲线A所示,它的灯光常带橙红色,不如太阳光白,A光源的相关色温为2 854 K。
(2)B光源它接近于中午直射的阳光,相关色温为4 800 K,可以用特制的滤色镜从A光源获得。
《电视原理与维修》课程标准
教学标准
目录
一、课程名称
二、适用专业
三、必备基础知识
四、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五、要紧教学内容描述
六、重点和难点
七、内容及要求
模块一:彩色电视基础知识
1、教学内容
2、教学要求
3、教学手段及方法
4、实训项目及要求
模块二:模拟彩色电视机的组成原理与检修
1、教学内容
2、教学要求
3、教学手段及方法
4、实训项目及要求
模块三:彩色电视新技术与数字电视
1、教学内容
2、教学要求
3、教学手段及方法
4、实训项目及要求
八、说明
1、建议使用教材和参考资料
2、模块学时分配
3、考核方法及手段
4、注意事项
一、课程名称:电视技术
二、适用专业:应用电子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电子声像技术等
三、必备基础知识:电子元器件、模拟电子线路、数字电子技术
四、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1、课程的地位:电子类专业的专业课程。
2、课程的作用: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把握彩色电视接收机的差不多原理和组成
结构,了解现代彩色电视接收机新技术和新工艺;把握电视接收机爱护、修理、调试的差不多知识和技能,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要紧教学内容描述
1、彩色电视基础知识
2、模拟彩色电视机的组成原理与检修知识
3、彩色电视新技术与数字电视基础
六、重点和难点
1、重点:彩色电视机的差不多组成及工作原理,彩色电视机常见故障判别与检修方法。
2、难点:彩色电视机电原理图分析,彩色电视机集成电路功能及特性,彩色电视机的电
压、波形测试方法及常用调整方法,彩色电视机故障检修手段,彩色电视新技术、新
电路。
七、内容及要求
模块一:彩色电视基础知识
1、教学内容
(1)图像光电转换的差不多过程,电视扫描原理,彩色全电视信号的组成。
(2)彩色的三要素、三基色原理、彩色电视制式、彩色显像管的组成和显像原理。
(3)彩色图像的分解与重现。
(4)重现电视图像的差不多参数和电视信号的发送方式。
2、教学要求
(1)把握:图像光电转换的差不多过程,电视扫描原理,彩色全电视信号的组成,彩色的三要素、三基色原理,彩色电视制式,彩色显像管的组成和显像原理。
(2)明白得:彩色图像的分解与重现。
(3)了解:重现电视图像的差不多参数和电视信号的发送方式。
3、教学手段及方法
采纳从感性到理性,从实际需求到功能再到单元电路,再从单元电路到系统的教学方法。
采纳“问题引导、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提出问题或设计出合理的实训项目,学生主动参与,整个教学过程以“导”为主而不是以“灌”为主。
4、实训项目及要求
(1)项目1:彩色电视信号的测量
内容:学习用示波器对标准彩色电视信号进行测量,正确安全使用示波器和彩色电视信号发生器,把握彩色电视信号的测量方法。
要求:严格按照要求一步一步地进行测量,不得私自打开彩色电视机的后盖。
目的:通过实验把握用示波器测量彩色电视信号的方法,学会示波器和电视信号发生器的正常使用。
(2)项目2:彩色电视机的质量评判
内容:主观检查彩色电视机的质量。
要求:严格按照要求一步一步地进行测量,不得私自打开彩色电视机的后盖,不得随便电视机的其它参数。
目的:通过实验了解电视机总线操纵调剂方法,把握调试状态的含义,会对彩色电视机进行主观质量评判。
模块二:模拟彩色电视机的组成原理与检修
1、教学内容
(1)彩色电视机的差不多组成、电视机的信号流程和信号分离。
(2)调谐器的差不多组成和常见故障检修、中频通道的差不多组成和常见故障检修、伴音通道的差不多组成和常见故障检修。
(3)解码电路、行场扫描电路、显像管电路、电源电路、遥控系统的差不多组成和常见故障检修。
(4)电视机检修技术,解电视机常用的元器件识别和判定。
(5)电视机关键点电压的测量、检修步骤与检修方法。
2、教学要求
(1)把握:调谐器、中频通道、伴音通道、解码电路、行场扫描电路、显像管电路、电源电路、遥控系统的差不多组成和常见故障检修。
(2)了解:电视机检修的方法,电视机常用的元器件识别和判定。
(3)明白得:彩色电视机的差不多组成、电视机的信号流程和信号分离。
3、教学手段及方法
采纳“黑箱式”教学方法:关于高频头等典型的电路模块,仅关注电路模块的输入/输出端口和外特性,较少涉及内部组成。
在综合故障分析时期,采纳“学生讲、教师评”的另类互动模式,每堂课课前给学生布置任务,让他们事先做好预备,上课时让学生轮番上台分析、讲解问题,教师作评判和补充。
4、实训项目及要求
(1)项目1:高频调谐器电路的测试
内容:学习使用万用表对彩色电视机高频头电路的测量,以此来判定高频头电路是否正常工作。
要求:严格按照实验要求来做,测量时万用表的档位一定要正确,养成先看档位后测量的好适应,测量时不要短路,手不要触及带电的部位,保证安全。
目的:通过实验正确把握彩色电视机高频头电路的测量,把握高频头电路的故障判定和检修。
(2)项目2:色解码电路的测试
内容:学习使用万用表和示波器对彩色电视机色解码电路的测量,以此来判定色解码电路是否正常工作。
要求:严格按照实验要求来做,测量时万用表的档位一定要正确,养成先看档位后测量的好适应,测量时不要短路,示波器要使用正确,手不要触及带电的部
位,保证安全。
目的:通过实验正确把握彩色电视机色解码电路的测量,把握色解码电路的故障判定和检修
(3)项目3:行、场扫描电路的测试
内容:学习使用万用表和示波器对彩色电视机行、场扫描电路的测量,以此来判定行、场扫描电路是否正常工作。
要求:严格按照实验要求来做,测量时万用表的档位一定要正确,养成先看档位后测量的好适应,测量时不要短路,示波器要使用正确,手不要触及带电的部
位,以保证安全。
目的:通过实验正确把握彩色电视机行、场扫描电路的测量,把握行、场扫描电路的故障判定和检修。
模块三:彩色电视新技术与数字电视基础
1、教学内容
(1)大屏幕彩色电视采纳的新技术和新电路。
(2)液晶显示差不多原理、等离子显示差不多原理、投影显示差不多原理。
(3)数字电视的差不多组成和差不多原理。
2、教学要求
(1)把握:液晶显示差不多原理、等离子显示差不多原理、投影显示差不多原理。
(2)了解:大屏幕彩色电视采纳的新技术和新电路。
(3)明白得:数字电视的差不多组成和差不多原理。
3、教学手段及方法
教学中除理论教学外,能够多使用实验室、多媒体、演示、讨论、室外教学等。
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明白得及把握。
4、实训项目及要求
(1)项目1:数字电视的差不多使用
内容:学习数字电视的差不多使用方法和调整方法。
要求:严格按照实验要求来做,不要进行误操作。
目的:通过实验正确把握数字电视的差不多使用方法和调整方法。
(2)项目2:数字电视的整机结构
内容:数字电视的整机组成,数字电视的模块结构,数字电视的常用元器件判定与识别。
要求:严格按照实验要求来做,不要随便取下连接线,不要搬坏电路板上的元器件。
目的:通过实验把握数字电视的差不多组成,数字电视的模块结构,数字电视的常用元器件的判别。
八、说明
1、建议使用教材和参考资料
《电视技术》教材,《彩色电视机修理》、《彩色电视机原理与修理》、《彩色电视技术及修理实训》等参考书。
2、模块学时分配
3、考核方法及手段
通过学期中各时期理论+实践的测试,检查学生把握知识的情形
4、注意事项
(1)教案编写
本课程标准对教案的定义是指在本课程完成整体教学设计,确定课程学习项目及各项目组成木块明确的基础上,对每一模块的教学内容按每一教学单元(原则上是2学时为宜教学单元)进行的教学方案设计,包括对本模块学习目标、工作任务、能力要求及学习内容分解到本教学单元中的具体授课内容、课堂活动教学的组织方式与教学要求、课时建议等。
专门是要通过设计清晰阐述针对本模块的工作任务如何将典型实践性环节所需实践知识融入理论知识学习中,并依照能力要求,如何将技能实践融入学习过程中。
(2)教学资源作的配合
本课程教学资源条件能够依据本课程性质要求开发的各种教学材料以及该课程能够利用的各种教学资源,工具和场所,要紧包括各种案例材料和信息,但是多媒体光盘,运算机软件及网络,图书馆,以及相应实验设备,电视广播,工业企业参观等。
各种教学资源作为配合课程教学使用的助教,助学资源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1)内容符合课程标准要求,教学目标明确,取材合适
(2)符合任职规律,逻辑性强,利用学生知识与能力的构建;(3)媒体资源使用恰当,和传统教学方法相得益彰,互动性好。
(4)文字,符号,公式,计量单位符合国家标注或惯例
(5)教师教学中不能过分依靠课件,专门是文字表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