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七年级下册地理 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
- 格式:doc
- 大小:996.00 KB
- 文档页数:4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认识大洲第一节亚洲和欧洲1、亚洲的地理位置(图6-1):①纬度位置:跨寒、温、热三带,主要位于北温带;②半球位置:主要在北半球和东半球;③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2、欧洲的地理位置(图6-1):①纬度位置:主要位于北温带,小部分在寒带,无热带。
②半球位置:全部在北半球,大部分在东半球;③海陆位置: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东与亚洲相连,南隔直布罗陀海峡和地中海与非洲相望。
3、亚洲的地形(图6-3):①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仅次于南极洲);②地势中部高、四周低;高原、山地多分布在中部,平原多分布在大陆边缘;③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陆地最低点——死海湖面。
④特色地形:大陆东侧和东南侧有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典型的呈弧形排列的群岛,这里地壳不稳定(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4、欧洲的地形:①地形以平原为主,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大洲;②地面起伏小;③山脉多呈东西走向分布在南、北两侧,平原分布在中部,所以地势南北高、中间低;④特色地形:冰川地貌——挪威幽深曲折的峡湾、芬兰的湖泊、东欧平原上的起伏的低丘、阿尔卑斯山脉挺拔的峰峦,都是冰川作用的产物。
5、亚洲的气候(图6-9,熟练掌握每种气候的分布地区,按序号):①复杂多样(原因:跨寒、温、热三带,纬度广,地形又复杂多样),无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
②大陆性特征显著;(亚洲面积大,各地距海洋远近不同)③亚洲各地气温差别显著(北半球的寒极——奥伊米亚康)④季风气候显著(原因:海陆差异显著);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南部。
6、欧洲的气候(图6-9):①欧洲气候以温带气候为主,无热带;②气候的海洋性特征显著;③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分布最典型。
注:课本P9活动题5,了解,清楚!7、亚洲的水系特点(图6-3):①水系结构呈辐射状(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向东注入太平洋——长江、黄河、湄公河等;向南注入印度洋——恒河、印度河,雅鲁藏布江等;向北注入北冰洋——鄂毕河(中国境内被称为额尔齐斯河)、叶尼塞河、勒拿河等;②内流流域面积广大,内流流域主要分布在中亚、西亚地形闭塞的山间高原、盆地和低地,以及荒漠和半荒漠地区。
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认识大洲《第一节亚洲及欧洲》巩固提升课前预习一、复杂多样的亚洲气候1.亚洲地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带,除______________气候外,其他主要气候类型都有分布。
总体上看,亚洲气候的____________特征显著。
2.在世界各大洲中,亚洲________部和________部的季风最强盛,最典型,影响范围也最广。
二、大河众多的亚洲3.________的长度和流量都居亚洲首位、世界第三。
湄公河在我国境内称________,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一条国际河流。
4.亚洲水系主要有两大特点:一是水系结构呈_______状,形成从_______高原山地流向周围海洋的外流水系;二是______流域面积广大。
三、亚洲的人口与国家5.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________的大洲。
欧洲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________的大洲,一些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接近于________,有的甚至出现________增长,人口________现象较为严重。
精巧点拨1.亚洲的季风气候表6-1-22.欧洲的气候特征:以温带气候类型为主;海洋性特征显著;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分布典型。
同步训练知识点①复杂多样的亚洲气候1. 下列气候类型中,亚洲没有分布的是()热带沙漠气候B. 苔原气候C. 温带海洋性气候D. 热带雨林气候2. 在亚洲的同一天里,有的地方的人因炎热而纳凉,有的地方的人因寒冷而烤火,有的地方的人因雨水过多而发愁,有的地方的人因长期干旱而忙碌……这反映了亚洲气候的哪一种特点?()A. 气候复杂多样B. 气候的大陆性特征显著C. 季风气候显著D. 气候的海洋性特征显著3.图6-1-7为亚欧大陆气候分布示意图,读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6-1-7A. ②③④所示气候都具有全年高温,干湿分明的特点B. 按照④→⑧→⑦的顺序,气候的大陆性特征逐渐增强C. ⑧气候区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D. ③⑥两气候区高温期不一致,多雨期一致(核心素养·区域认知)读亚洲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图6-1-8),完成4~5题。
七年级下地理知识点湖南教育出版社1.1 亚洲及欧洲“亚细亚”和“欧罗巴”:亚细亚-东方日出之地欧罗巴-西方日落之地。
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连为一体,合成亚欧大陆。
亚洲东、南、北三面濒临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亚洲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一大洲。
欧洲北、西、南三面濒临北冰洋、大西洋、地中海,东与亚洲相连,南与非洲相望。
高原山地为主的亚洲地形---三大特征:1. 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2.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
3.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地形差异:亚洲欧洲平均海拔高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大洲相对高对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小主要地形高原、山地平原地形分布中部高,四周平原山地主要分布在南、北两侧复杂多样的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大陆性特征显著;季风最强盛,最典型,影响范围也最广。
大河众多的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内流区面积广大亚洲的人口与国家: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2000年总人口达36.72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60%。
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大多数在亚洲1.2 非洲国家最多的大洲:“阿非利加”是“阳光灼热”。
非洲位于东半球的西部,地跨赤道南北。
它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及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与亚洲之间隔着狭长的红海,并以苏伊士运河为陆上分界。
非洲有54个独立国家,是世界上国家最多的国家。
非洲大陆高原面积广大,被称为“高原大陆”。
位于非洲北部的撒哈拉大沙漠,是世界最大的沙漠,约占全洲面积的。
炎热的气候:非洲是世界上干旱区面积最大的一个洲。
非洲热带草原的面积在各大洲中最大。
气候特点:气温高;干旱地区广;气候类型成南北对称分布。
丰饶的资源:非洲地域辽阔,物产丰富多样,被誉为“富饶大陆”。
金刚石、黄金、铬铁矿、磷酸盐等的储量和产量都居世界前列。
亟待发展的经济:1.3 美洲:“新大陆”:美洲是“亚美利加洲”的简称。
我们通过对亚洲的学习,直到认识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应该从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方面来说明。
三、合作探究。
品味、提高。
承接通过我们对亚洲的学习,请同学们都欧洲的地理位置,来描述一下。
学生通过读地图1-1,对欧洲的地理位置进行描述。
活动分小组讨论,发表各自意见,然后进行总结。
欧洲:纬度范围:北纬36度~北纬71度之间经度范围:西经9度~东经66度之间总结归纳了解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学生回答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两方面。
点拨利用你所掌握的描述亚洲地理位置的方法和步骤来分析掌握欧洲的地理位置。
学生小组探究完成“实战训练”2四、反馈矫正。
交流、提高。
(学生小组探究完成)(1)读图1-1:欧洲大陆经度范围:9°W~66°E;纬度范围:36°N~71°N。
(2)全部位于北半球,绝大部分位于东半球。
(3)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西南隔直布罗陀海峡与非洲相邻,西北隔丹麦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面与亚洲相邻。
轮廓破碎,海岸线曲折。
板书 4.时区交流、点评、补充。
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1五、小结。
本节课我们重点掌握了如何利用地图去分析某一大洲的地理位置,即从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方面来分析。
了解了亚洲和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
3六、作业七、板书第一节亚洲及欧洲一、“亚细亚”和“欧罗巴”1.大洲名称的由来2.亚欧大陆3.亚洲的地理位置教学反思。
初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重点内容七年级下册核心背记赢战中考第六章认识大洲第一节亚洲及欧洲亚洲1.亚洲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2.亚洲以东:太平洋;亚洲以北:北冰洋;亚洲以南: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相连;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3. 亚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地势中部高,四周低4. 亚洲水系特点:a.大河多呈辐射状向四周流。
原因:受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影响b.内流域面积广大。
原因: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广大5.亚洲最长河流长江;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湄公河,中国境内称澜沧江6. 亚洲气候特点a.气候复杂多样:亚洲跨纬度最广的大洲,跨寒、温、热三带(缺温带海洋性气候)b.大陆性特征显著(温带大陆性气候是世界范围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c.季风气候显著原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7.亚洲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人口集中地区:亚洲东部、东南部、南部人口稀少地区:亚洲西部、北部、高寒地区)欧洲1.欧洲全部位于北半球,绝大部分位于东半球,绝大部分处于北温带2.欧洲东临亚洲;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西南隔直布罗陀海峡与非洲相望3.欧洲最大平原:东欧平原,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南北高中间低4.欧洲挪威峡湾风光、芬兰湖泊、东欧平原上波状起伏的低丘、阿尔卑斯山,大都是冰川作用的产物5.欧洲以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地中海气候为主。
欧洲西部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南部地中海气候为主6.世界最长内流河也是欧洲最长河流伏尔加河,欧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多瑙河7.欧洲河流特征:河网密布,水量充沛,水流平稳,径流量季节变化小原因:地势低平,以平原为主;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气候温和,降水充沛,季节分配均匀。
8.欧洲: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出现负增长。
(老龄化严重、缺乏劳动力)第二节非洲1.纬度位置:赤道穿过非洲中部,北回归线穿过非洲北部,南回归线穿过非洲南部,大部分位于热带;2.非洲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与欧洲相邻;东北隔着红海与亚洲为邻,并以苏伊士运河为亚非陆上分界线;以直布罗陀海峡为欧非陆上分界线3.非洲是世界上国家和地区最多的大洲4.非洲之最:世界最大沙漠:撒哈拉沙漠非洲屋脊:埃塞俄比亚高原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世界最大盆地:刚果盆地世界第一裂谷带:东非大裂谷非洲最大海湾:几内亚湾非洲最大岛屿:马达加斯加岛非洲最大半岛:索马里半岛5.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东南高西北低,称为高原大陆6.非洲气候特征:a.气候特征1:气候普遍炎热,称为“热带大陆”b.气候特征2:自然环境特征:干旱(非洲是世界上最干旱的大洲)c.气候特征3:非洲气候分布规律:以赤道为轴,呈对称分布d.气候特征4:埃塞俄比亚高原形成高山高原气候(地形地势)7.世界最长河流是尼罗河,流向自南向北流,注入地中海8.非洲矿产资源丰富,又被称为富饶大陆a.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
2020年精编地理学习资料
亚洲及欧洲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会分析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及表现,让学生结合已学的气候知识,分析并解答出有关欧洲气候的思考题通过地形图引导学生分析亚洲河流特征,并找出亚洲境内著名的湖泊。
让学生从欧洲气候和地形入手解释欧洲河流特征,了解欧洲著名的河流。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以及从课外书籍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读图、综合归纳、对比分析等能力。
,培养学生的读图、综合归纳、对比分析等能力。
读“亚欧人口分布图”说明亚洲人口分布,分析人口分布不均的原因,学会阅读亚欧政区图。
3、教育目标:
通过对国家和人口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二、重点:掌握亚洲气候的特点
三、难点:学会分析各大洲的气候特点
四、教法:读图分析法、自学指导法、讨论归纳法
五、教学用具:亚欧人口分布图
六、课时安排:一课时
七、课程设计:
1、导入:复习回忆世界气候的分布特点。
(出示“世界气候类型”图)
2、自学提纲:
一、看“亚欧气候类型图”分析亚洲的气候有什么特点?是怎样形成的?
活动:复习回忆:
(1)地球上的五带是怎样划分的?
(2)亚洲的纬度范围如何?
(3)亚洲地跨哪几个温度带?
(4)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5)亚洲的海陆位置如何?对气温、降水有什么影响?
(6)亚洲的地形特征如何?对气温、降水有什么影响?
归纳总结:
亚洲的气候特点:
1、复杂多样性
2、大陆性特征显著
3、季风气候显著
3、析疑点拨:
请证明亚洲气候的复杂多样性并分析原因。
出示“世界气候类型图”找出亚洲缺少什么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性气候)原因: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地形复杂,海陆兼备的地理位置。
为什么亚洲大陆性气候显著?
跨经度广,东西跨度大,面积广阔,大陆内部距海远,海洋影响不显著。
为什么亚洲东部季风气候显著?(重点)
(1)成因。
出示Flash动画,解说。
(2)为什么显著?
读图1-7讨论分析欧洲气候特点。
(1)欧洲有热带气候吗?为什么?
(2)哪种气候面积最广?
(3)欧洲气候为什么有显著的海洋性?
(4)完成课本活动4
4、归纳总结:
欧洲气候特点:
(1)以温带气候类型为主
(2)海洋性特征显著
(3)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分布典型
5、析疑点拨:
6、拓展训练:
讨论:欧洲内部和亚洲内陆均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但两者在同纬度的亚洲和欧洲的内陆气候是否一样?(见课本P9图1-10“亚欧大陆同纬度气温和降水量比较”)
7、自学提纲:
亚洲河网分布有什么特点?
亚洲河流特点与地形、气候有什么关系?
在地图上找出长江和湄公河,看它们发源于什么地方,注入哪个海洋。
归纳:亚洲的河流受地形、气候、海陆位置和轮廓等因素的影响具有两大特点:(1)呈放射状向四周注入海洋(2)内流区面积大。
讨论:欧洲的河流受地形、气候、海陆轮廓等特征的影响形成什么特征?
8、析疑点拨:
亚洲河流特征成因。
(1)呈放射状向四周注入大洋。
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所以河流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2)内流区面积大。
亚洲地域辽阔,内陆距海远,降水稀少,河流水量小,蒸发量大,河水很难长途跋涉注入海洋,因此,亚洲内陆河流大多为内流河。
例如:锡尔河、阿姆河
欧洲河流的特征:
(1)河网密布,水流平缓
(2)河流短小,水量丰富(季节变化小,多为外流河)
(3)航运价值高
9、指导学生读图1-14,亚欧人口密度图,回答人口分布的特点。
人口最多的大洲
学生看书回答问题。
列举。
(占世界百分之60,超过1亿人口的国家占十分之六)
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
人口分布不均匀
亚洲的人种和民族
学生自学阅读14页亚洲的民族小材料。
亚洲的国家
在13页地图1-15上找到与我国在陆地上相邻的国家。
中国的临国有: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克什米尔、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共15个。
学生阅读12页材料,欧洲的人口与国家。
10、教师总结。
欧洲
1、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洲。
2、城市文化水平高
3、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
4、人口老龄化现象较严重。
搜集亚洲和欧洲的世界之最。
放录像。
学生看录像,回答看到的是哪里。
小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怎样分析某一大洲的气候特征,掌握了分析方法和步骤,即:气候以哪个温度带为主,哪种气候分布最广,哪类气候在世界上分布典型等方面来分析。
八、板书设计:
亚洲气候的特点
1、复杂多样性
2、大陆性特征显著
3、季风气候显著
九、作业布置:
完成填充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