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逻辑学》练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219.00 KB
- 文档页数:36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法律逻辑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A. 法律制度B. 法律关系C. 法律思维D. 法律行为答案:C2. 下列哪个原则是法律逻辑学中的“非矛盾原则”?A. 同一事物既是白的又是黑的B. 同一事物不能同时是白的又是黑的C. 同一事物可以是白的,也可以是黑的,取决于观察角度D. 同一事物在不同时间可以是白的和黑的答案:B3. 在法律逻辑中,什么是“假言命题”?A. 一个命题包含两个或更多部分B. 一个命题表明两个或更多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C. 一个命题表明一个条件和在该条件下的结果D. 一个命题表明一个事物的存在或属性答案:C4. “如果A,则B”这种命题形式在法律逻辑中属于什么?A. 条件命题B. 因果命题C. 选择命题D. 假设命题答案:A5. 在法律逻辑中,“归谬法”是一种什么类型的推理?A. 演绎推理B. 归纳推理C. 逆向推理D. 无效推理答案:A6. 下列哪个选项是法律逻辑中的“排中律”?A. 一个命题可以既是真的又是假的B. 一个命题要么是真的,要么是假的C. 一个命题的真假取决于上下文D. 一个命题没有真假之分答案:B7. 在法律逻辑中,“充足理由律”要求什么?A. 每个命题都需要有一个原因B. 每个命题都需要有一个结果C. 每个有效的论证都需要有充足的理由或证据支持D. 每个无效的论证都不需要理由或证据支持答案:C8. “如果A,则B”且“非B”,根据法律逻辑,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A. A是真的B. A是假的C. 无法确定A的真假D. A和B的真假无关答案:B9. 在法律逻辑中,什么是“归纳推理”?A. 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B. 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C. 从特殊到特殊的推理D. 从一般到一般的推理答案:B10. 下列哪个选项是法律逻辑中的“类比推理”?A. 从已知事实推断未知事实B. 从一般规则推断特殊情况C. 从一种情况推断另一种相似情况D. 从一种逻辑结构推断另一种逻辑结构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法律逻辑学的主要功能包括哪些?A. 法律解释B. 法律推理C. 法律制定D. 法律执行答案:A, B, C2. 下列哪些原则属于法律逻辑学的基本原则?A. 非矛盾原则B. 排中律C. 充足理由律D. 因果律答案:A, B, C3. 在法律逻辑中,哪些命题形式属于复合命题?A. 条件命题B. 联言命题C. 选言命题D. 假言命题答案:A, B, C, D4. 法律逻辑中的演绎推理方法包括哪些?A. 直接演绎B. 间接演绎C. 归谬法D. 类比推理答案:A, B, C5. 在法律逻辑中,归纳推理的方式有哪些?A. 完全归纳B. 不完全归纳C. 统计归纳D. 类比归纳答案:A, B, C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法律逻辑学是研究法律规范和法律关系如何通过逻辑方法得到合理解释和应用的学科。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答案:一、填空题1.在“有的犯罪不是故意的”这一性质判断中的逻辑常项是“有的”,“不是”,逻辑变项是“犯罪”,“故意”。
2.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当前件真而后件假时,它才是假的;在其他情况下,它都是真的。
3.普通逻辑基本规律有同一律、不矛盾律和排中律。
4.在“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这一定义中,被定义项是“刑法”,种差是“规定犯罪和刑罚”,邻近属概念是“法律”。
二、单项选择题1.概念外延间的交叉关系属于非对称但传递的关系。
2.在性质判断中,决定判断形式的是量项和联项。
3.“正当防卫不是犯罪行为”这个判断的主、谓周延情况是主、谓项都周延。
4.运用换质法和换位法推理,由SEP可以推出IS。
5.与“并非有些贪污罪不是故意犯罪”等值的判断是有些贪污罪是故意犯罪。
6.“并非某甲或某乙有罪”等值的判断是某甲和某乙都无罪。
7.若“某甲必然不是凶手”为真,则某甲可能不是凶手为真。
8.类比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的相同点是或然性推理。
9.“调查中发现,凡是普法教育搞得好的地区,刑事案件发案率都较低,凡是普法教育搞得不好的地区,刑事案件发案率都较高,由此可见,搞好普法教育是刑事案件发案率较低的原因。
”这是求因果联系的求同求异并用法。
10.在论证过程中,如果违反“论据的真实性不应依赖论题的真实性来论证”的规则,就会犯循环论证的逻辑错误。
三、分析题1.可以推出“所有盗窃罪都是犯罪”,因为“故意犯罪”是“犯罪”的一种,而“所有盗窃罪都是故意犯罪”,则“所有盗窃罪都是犯罪”。
一、填空题1.在“有的犯罪不是故意的”这一性质判断中的逻辑常项是“有的”,不是“所有”;逻辑变项是“犯罪”,“故意”。
2.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当前件真而后件假时,它才是假的;在其它情况下,它都是真的。
3.普通逻辑基本规律有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
4.在“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这一定义中,被定义项是“刑法”,种差是“规定犯罪和刑罚”,邻近属概念是“法律”。
法律逻辑学练习题法律逻辑学练习题1.在“并非他或者是法官或者是律师”这一命题中,逻辑常项是()A. 或者B. 法官C. 律师D. 并非E. 他2.“如果你的笔记本电脑是1999年以后制造的,那么它就带有调制解调器。
”上述断定是从下面哪个命题中推论出来的()A. 只有1999年以后制造的笔记本电脑才带有调制解调器。
B. 所有1999年以后制造的笔记本电脑都带有调制解调器。
C. 有些1999年以前制造的笔记本电脑带有调制解调器。
D. 所有1999年以前制造的笔记本电脑都不带有调制解调器。
E. 笔记本电脑的调制解调器技术是在1999年以后才发展起来的。
3.下列表达不相容析取命题的是()A. 甲、乙二人至少有一人是罪犯。
B. 甲或者乙是罪犯。
C. 甲、乙二人至少有一人是罪犯,但至多也有一人是罪犯。
D. 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E.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4.某产品售出后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用户提出“要么换货,要么退款”,卖方回应“我们不同意这样处理。
”如果卖方仍坚持自己的回答,那么下面哪项是他们在逻辑上必须同意的()A. 用户到消费委员会投诉;B. 为用户换货而不是退款;C. 为用户退款而不是换货;D. 如果对用户既不换货又不退款不能实现话,那么,就要对用户既换货又退款。
E. 用户必须能证明产品出现问题不是用户操作不当所致。
5.老师:“不完成作业就不能出去做游戏”学生:“我完成作业了,我可以到外边做游戏了”老师:“不对,我只是说,你们如果不完成作业就不能出去做游戏”。
除了以下哪项,其余各项都能从上面的对话中推出()A. 学生完成作业后,老师就一定准许他们出去做游戏。
B. 老师的意思是没有完成作业的肯定不能出去做游戏。
C. 学生的意思是只要完成了作业,就可以出去做游戏。
D. 老师的意思是只有完成了作业才可能出去做游戏。
E. 老师的意思是即使完成了作业,也不一定准许出去做游戏。
6.在某餐馆中,所有的菜或属于川菜系或属于粤菜系,张先生的菜中有川菜,因此,张先生的菜中没有粤菜。
《法律逻辑学》练习题及答案第一篇:《法律逻辑学》练习题及答案1、“没有哪一个大国的衰落是由一种原因造成的”,该语句表达性质命题中的(全称否定)命题;从逻辑结构方面看,其逻辑常项是(所有……不是……);从词项周延情况看,其主项和谓项是(都周延的)。
2、“甲班至少一半的同学是共青团员”,这个命题的主项是(同学),量项是(有的),它属于性质命题中的(特称肯定)命题。
3、x与y有M关系,若y与x一定没有M关系,则M是(反对称)关系。
4、根据对当关系,若命题“所有否定命题的谓项是不周延的”为真,则与之具有相同逻辑变项的命题(有的否定命题的谓项不是不周延的)必假。
5、“这块金属是能导电的”与“这块金属是不能导电的”之间具有(矛盾)关系。
“李某是小学生”与“李某是中学生”之间具有(反对)关系。
6、若“任何一项监管制度都不是完美的”为真,则“监管制度”与“完美的”之间具有(全异)关系。
7、“有的杀人犯不是成年人”换质后可推出其隐含的命题为(有的杀人犯是未成年人)。
8、“所有犯罪都是非法行为”换位后可推出的命题为(有些非法行为是犯罪)。
二、单项选择题1、在性质命题中,逻辑形式相同是指(④)相同。
①主项和谓项②主项和量项③谓项和联项④量项和联项2、性质命题主项与谓项的周延情况,取决于它的(①)。
①逻辑常项②逻辑变项③语言形式④客观实际3、若“所有P是S”和“有的S不是P”均真,则S与P之间具有(③)关系。
①全同②交叉③S真包含P④S真包含于P4、若“这本书是小说书”假,则(③)。
①“这本书是日文词典”真②“这本书是英文词典”真③“这本书不是小说书”真④“这本书是地理书”假5、当SEP假而SOP真时,则S与P之间的外延关系可能是(③)。
①全同关系或交叉关系②真包含关系或真包含于关系_③真包含关系或交叉关系④真包含于关系或交叉关系6、根据性质命题的相关知识,从SAP出发能推出(④)。
①SAP②SEP③SIP④SOP7、下列命题中,主项和谓项不都周延的有(①)。
精品文档法律逻辑学试题一及答案一、填空(每空 2 分,共 20分)1,在 " 有的犯罪不是故意的" 一性判断中的常是有的⋯⋯不是⋯⋯,是犯罪 , 故意 .2, 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只有当前件真而后件假 _ , 它才是假的 ; 在其它情况下 , 它都是真的 .3, 普通基本律有同一律 ,不矛盾律和排中排 .4, 在 " 刑法就是定犯罪和刑的法律" 一定中 , 被定是刑法 ,种差是定犯罪和刑 , 近属概念是法律 .二、(每小 2 分,共20 分)1. 概念外延的交叉关系属于( C )关系。
A. 即称又B.称但非C. 非称但D.即非称又非2.在性判断中,决定判断形式的是( D )。
A. 主和B.主和量C.和D. 量和3.“正当防不是犯罪行” 个判断的主、周延情况是( A )。
A.主、都周延B.主、都不周延C.主周延,不周延D. 主不周延,周延4.运用法和位法推理,由SEP可以推出( D)。
A. ASB. EC. ED. IS5.与“并非有些罪不是故意犯罪”等的判断是( A )。
A. 所有罪都是故意犯罪B.所有罪都不是故意犯罪C.有些罪是故意犯罪D.有些罪不是故意犯罪6.“并非某甲或某乙有罪”等的判断是( D )。
A.某甲和某乙都有罪B.某甲和某乙都无罪C.某甲或某乙有罪D. 某甲或某乙无罪7.若“某甲必然不是凶手” 真,( C )真。
A.某甲必然是凶手B.某甲可能是凶手C.某甲可能不是凶手D. 某甲不必然不是凶手8.比推理和不完全推理的相同点是( D )。
A.从个到一般的推理B.从个到个的推理C.从一般到一般的推理D. 或然性推理9.“ 中,凡是普法教育搞得好的地区,刑事案件案率都低,凡是普法教育搞得不好的地区,刑事案件案率都高,由此可,搞好普法教育是刑事案件案率低的原因。
” 是求因果系的( C )。
A. 求同法B. 求异法C.求同求异并用法D. 共法10.在程中,如果反“ 据的真性不依的真性来”的,就会犯( C )的。
法律逻辑学课程习题集《法律逻辑》习题集法本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法律专业应开设逻辑课,其学生应学点逻辑。
其中的“逻辑”是()。
A、指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B、特指一门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和方法和科学。
C、泛指思维的规律。
D、贬义上指某种特殊的理论、观点和看问题的方法。
2、思维的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取决于()A.思维的内容B.逻辑常项C.变项D.语言表达形式3、"所有S是P"与"有的S不是P"()A. 逻辑常项相同但变项不同B. 逻辑常项不同但变项相同C. 逻辑常项与变项均相同D.逻辑常项与变项均不同二、请用公式表示下列命题或推理,并指出哪些具有共同的逻辑形式?1.只有坚持改革开放,中国才有出路。
2.白求恩同志是一个高尚的人。
3.所有科学理论都具有客观性,形式逻辑是科学理论,所以,形式逻辑具有客观性。
4.除非你去请他,他才来。
5.某案犯逃跑要么从水路。
要么从陆路,据查不是从水路,所以,某案犯是从陆路逃跑。
6.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7.凡优秀的电影都具有感人的力量,《刘三姐》是优秀的电影,所以,《刘三姐》具有感人的力量。
8.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或者半途而废,或者坚持下去,不能半途而废,所以,只能坚持下去。
三、各举一例说明下列逻辑形式:1.有的S不是P2.当且仅当p,才q3.p并且q,所以,p4.所有P是M,所有S不是M,所以,所有S不是P第二章基本规律一、单项选择题1.在下列判断中,违反逻辑基本规律的有()。
A.SIP真且SOP真B.SEP真且PES真C. SEP真且SEP真D.SOP真且SIP 真2.下列断定中,违反逻辑基本规律的有()。
A.必然P真且可能P真B. 必然P真且可能假C.可能P假且可能P真D. 可能P假且可能假3."我不认为所有学生都是勤奋的,我也不认为所有学生都是勤奋的。
"以上议论()的逻辑要求。
A.违反同一律B. 违反矛盾律C. 违反排中律D.不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4."我既肯定有人不是好的,又肯定所有人是好的"犯了()的逻辑错误。
法律逻辑学期末练习题(共5套)《法律逻辑学》五套期末练习题第一套一、填空(每空1分,共15分)1、“教师”和“先进工作者”这两个概念之间是关系。
2、“有些青年人是党员”这一判断的逻辑形式是,其中,常项是,变项是。
3、作为定义“网是用任何东西造成的空隙”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4、张老师在数学课上说:“什么是奇数?偶数加一就是奇数;什么是偶数?奇数加一就是偶数。
这就是奇数和偶数的定义。
这段话的逻辑错误是。
5、“凡是有石油的地方都是有天然气的”,换质后,应是。
6、根据换位法规则,E判断换位,A 判断换位,O判断换位。
7、把sAp进行换位推理,其结论应是。
8、在性质判断中,主项和谓项都周延的是判断,主项和谓项都不周延的是判断。
9、“铁是金属,所以,铁不是非金属。
”这是推理。
10、在类比推理中,要注意避免的错误。
二、不定项选择(每题2分,共30分)1、在“中国人是勤劳勇敢的”这一判断中,“中国人”是()概念。
A、集合 b、非集合 c、正 d、负2、如果把“虎”概括为“猫科动物”,限制为“东北虎”,则()。
A、概括正确,限制错误 b、概括、限制都错误C、概括错误、限制正确 d、概括、限制都正确3、在下列判断中,主项和谓项都不周延的是()。
A、sIpB、sApC、pIsD、sOpE、sEp4、以“只有掌握线索,才能顺利破案”为大前提进行有效的必要条件假言三段论推理,其另一前提可以是()。
A、掌握线索B、不掌握线索C、顺利破案D、没有顺利破案5、“农产品”和“玉米”在外延上是()关系。
A、交叉B、真包含C、真包含于D、全同E、全异6、“吴某不会讲上海话,因为她不是上海人”。
这是()。
A、错误的换质法推理B、错误的省略三段论C、正确的换位法推理D、正确的省略三段论7、在“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这一判断中,“中华民族”是()。
A、集合概念B、非集合概念C、正概念D、负概念8、小品演员是文艺工作者,黄宏是文艺工作者,所以黄宏是小品演员。
法律逻辑学练习一一、填空1.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___思维形式_____________。
6.划分是揭示概念__外延__________的逻辑方法。
7.定义是揭示概念____内涵________的逻辑方法。
12.性质判断有___质________和____量________两个方面。
20. “SAP”判断换位后得__PIS_____判断。
二、单项选择3.如果C概念是A与B两个的属概念,并且所有A不是B,A 与B的外延之和等于C的外延,则A与B 之间的关系是()。
A. 交叉关系B.反对关系B. C.矛盾关系 D.真包含于关系6.把“企业管理就是对企业进行管理”这句话作为“企业管理”的定义,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A.定义过宽B.定义过窄C.循环定义D.同语反复10.“所有的商品都是有使用价值的”为前提进行换位法直接推理,推出的结论是()。
A.有使用价值的是商品B.没有使用价值的是商品C.有的有使用价值的是商品D.有的有使用价值的不是商品三.双项选择1.“贪污罪是侵犯财产罪”这句话中“侵犯财产罪”这个概念属于()()。
A.集合概念B.非集合概念C.单独概念D.普遍概念2.违反“划分必须是相应对称”这一规则,所犯的错误是()()。
A.多出子项B.划分不全C.子项相容D.混淆根据4.“国家就是资产阶级统治无产阶级的工具,国家可分为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这段话所包含的逻辑错误是()()。
A.定义过宽B.定义过窄C. 多出子项D.划分不全5.“杀人罪就是非法地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这个定义是()()。
A.正确的B.错误的C.犯了“定义过宽”的错误D.犯了“定义过窄”的错误四1.“反革命罪”、“杀人罪”、“渎职罪”、“犯罪”这一组概念中,包括有()。
A.全同关系B.真包含关系C.真包含于关系D.交叉关系E.反对关系2.“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一判断的主、谓项是()。
A.单独概念B.普遍概念C.集合概念D.非集合概念E.肯定概念3.下列各组概念中A真包含于B的有()。
法律逻辑学练习题一、选择题1. 在法律逻辑学中,以下哪项不是演绎推理的典型形式?A. 假言推理B. 选言推理C. 条件推理D. 归纳推理2. 法律逻辑学中,以下哪个选项是有效推理形式?A. 如果A,则B;A,所以B。
B. 如果A,则B;B,所以A。
C. A且B;A,所以B。
D. A或B;A,所以非B。
3. 法律逻辑学中,以下哪个选项是无效的推理?A. 所有A都是B;这个A是B。
B. 没有A是B;这个A不是B。
C. 所有A都是B;这个A不是B。
D. 一些A是B;这个A是B。
4. 法律逻辑学中,以下哪个选项是演绎推理的结论?A. 所有A都是B。
B. 这个A是B。
C. 这个A不是B。
D. 所有B都是A。
5. 在法律逻辑学中,以下哪个选项是归纳推理的典型形式?A. 从一般到特殊。
B. 从特殊到一般。
C. 从特殊到特殊。
D. 从一般到一般。
二、判断题6. 演绎推理的结论在逻辑上总是必然的。
()7. 归纳推理的结论在逻辑上总是必然的。
()8. 法律逻辑学中的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是相互排斥的。
()9. 法律逻辑学中的逻辑谬误是不可避免的。
()10. 法律逻辑学中的逻辑推理可以完全代替实证研究。
()三、简答题11. 简述法律逻辑学中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的区别。
12. 描述法律逻辑学中常见的逻辑谬误有哪些,并给出一个例子。
四、案例分析题13. 假设一个案例:张三被指控盗窃,证据表明张三在案发当晚出现在案发现场,但张三声称自己有不在场证明。
请根据法律逻辑学原理,分析这个案例中可能存在的逻辑问题。
五、论述题14. 论述法律逻辑学在法律实践中的重要性,并给出至少两个实际应用的例子。
六、综合应用题15. 假设你是一名律师,你的当事人被控告犯有诈骗罪。
请根据法律逻辑学原理,设计一个辩护策略,包括但不限于证据分析、逻辑推理和可能的反驳点。
七、开放性问题16. 在法律逻辑学中,如何识别和避免潜在的逻辑陷阱?请给出你的见解。
八、批判性思维题17. 讨论在法律逻辑学中,批判性思维对于法律专业人士的重要性,并举例说明。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试题1一、填空题1,在"有的犯罪不是故意的"这一性质判断中的逻辑常项是( ),逻辑变项是( ) .2,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当前件( )而后件( )时,它才是假的;在其它情况下,它都是真的.3,普通逻辑基本规律有( ),( )和( ).4,在"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这一定义中,被定义项是( ),种差是( ) ,邻近属概念是( ).二,单项选择题1,"犯罪不是合法的行为"这一定义的逻辑错误是( )(1)定义过宽(2)定义过窄(3)定义用否定联项 (4)以比喻代定义2,下列判断形式中,主,谓项都周延的是( )(1)所有的S是P (2)所有S不是P(3)有S是P (4)有S不是P3,"p→q"负判断是( )(1) p∧g (2) p∨q(3) p∨g (4) _p真且q假_4,与"不必然P"等值的判断是( )(1)可能非P (2)可能P(3)必然非P (4)不可能非P5,"现在不是强调法治吗就是说,强调让法院的人来治理社会治安."这段议论() (1)违反同一律的要求 (2)违反不矛盾律的要求(3)违反排中律的要求 (4)不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6,"所有的公民都享有选举权"与"有的公民没有选举权"这两个性质判断具有( ) (1)反对关系 (2)矛盾关系(3)差等关系 (4)下反对关系7,"凡贪污罪都是故意犯;这个行为是故意犯罪,所以,这个行为是贪污罪."这个三段论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1)大项不当周延 (2)不项不当周延(3)中项不周延 (4)两否定推结论8,"p∨g"的等值判断( )(1) p→g (2) p∨g(3) p∧g (4) p→g9,当:"所有S是P"与"有的S是P"均是假时,则S与P在外延上的关系是( ) (1)反对关系 (2)差等关系(3)矛盾关系 (4)下反对关系10,当p假q假时,下列判断形式为真的是( )(1)p∧q (2) p∨q(3) p→q (4) p∧q三,问答题1,同一律内容和要求是什么?2,推理与论证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3,如何提高类比推理结论的可靠性程度?四、下列语句作为定义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请指出其违反什么规则,犯什么逻辑错误1,共同犯罪就是几个人共同犯罪。
法律逻辑学练习题一、填空题1.任何一个三段论都包括并且只包括三个不同的项,即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
2.论证由_________ 、________ 和 __________三个部分组成。
3.将“有的律师不是共产党员”换质,其结论是_____________;再将所得结论换位后为__________。
4.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当前件 ________ 而后件_________时,它才是假的,在其他情况下,它都是真的。
5、词项的两个特征是________和_________。
6、 所谓直言命题主谓项的周延性,是指____________被_________的情况。
7、类比推理的结论是________,即使前提是真的,结论仍有两种可能______,_________。
8、侦察推测的逻辑方法,一般至少包含以下三种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地球磁场发生磁暴的周期性经常与太阳黑子的周期性一致。
随着太阳上黑子数目的增加,磁暴的强烈程度也增高。
当太阳黑子数目减少时,磁暴的强烈程度也随之降低。
所以,太阳黑子的出现可能是磁暴的原因。
”这是运用了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中的 。
10、证明是根据已知为 的命题,来确定某一命题 的思维形式。
11、思维的形式结构由 和 构成。
12、表示对象不具有某种本质属性的概念,称为 。
13、由“q p ⌝→”为假,可知p 为 ,q 为 。
14、对一真值形式的判定,就是确定它属于 、 还是 。
15、直言命题的 和 通称为词项。
16、一个直言命题的谓项周延,其质是 。
17、如果把“新闻系毕业的学生不都当记者”整理成I 命题,则其谓项 。
18、如果SOP 为假,则S 与P 的外延间具有 关系和 关系。
19.“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是运用归纳推理中的 得出的结论。
20.归谬法主要运用的推理形式是 的否定后件式。
21.在“要学好逻辑,就要多做逻辑练习题”这句话中,“逻辑”的含义是 。
22.根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数量”来考虑概念所属的种类,“兰州是城市”中的“城市”属于 概念。
23.简单命题就是 的命题。
24.从真假条件考虑,当q 时,p 无论是真是假,p →q 总是真的。
25.根据 律,若“王强是党员”为假,则“王强不是党员”为真。
26.“人非生而知之,孔子也不例外”。
这是一个有效的省略三段论。
它所省略的命题是 。
27.联言推理分为两种形式,一是分解式,一是。
28.在形成假说的初始阶段里,推理和归纳推理起着突出的作用。
29、"并非只有由外国人当经理,才能把企业搞好。
"与该负判断等值的判断是________。
30、违反同一律要求所犯的基本逻辑错误是________。
31、一各性质判断的谓项不周延,则这个判断的质是________;一个性质判断的主项周延,则这个判断的量是________。
32、对SAP判断换质,其结论是________;对SAP判断换位,其结论是________。
33、根据性质判断对当关系,如果SEP假,则SAP________、SIP________、SOP________。
34、违反三段论"中项在前提中必须至少周延一次"的规则,会犯________的逻辑错误。
35.从定义的结构看,在定义“判断是对思维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中,“对思维对象有所断定”是()。
36.从真假条件考虑,当q()时,p无论是真是假,()总是真的。
37.在探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中,求异法的特点是()。
38.根据变通逻辑基本规律中()律,当“只有小王上场,甲队才能获胜”为真,联言判断()为假。
39.如取值为假,则()取值为()。
40.在“氧化铁不是有机物,因氧化铁不含碳,而凡有机物都是含碳的”这个三段论的大前提中表示中项的语词是()。
41.在“p”中,逻辑常项是()。
42.在的空括号内,填入变项符号(),可构成有效的推理式。
43.根据“概念反映的对象数量”来考虑所属的种类,语句“贵阳是城市”中的“城市”属于()概念。
44.在关系概念“全同、真包含于、交叉、矛盾”中,属于反传递关系的是()。
二、选择题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这一判断的主谓项的周延情况是()。
A、主谓项都周延B、主谓项都不周延C、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D、主项不周延、谓项周延2、与"并非有些贪污罪不是故意犯罪"等值的判断是()。
A. 所有贪污罪都是故意犯罪B. 所有贪污罪都不是故意犯罪C. 有些贪污罪是故意犯罪D. 有些贪污罪不是故意犯罪3、与“并非某甲和某乙都有罪”相等值的判断是()。
A、某甲和某乙都有罪B、某甲和某乙都无罪C、某甲或某乙有罪D、某甲或某乙无罪4、以下三段论有效的是()。
A、P AMSEM————SEPB、P AMSIM————SIPC、M APSEM————SEPD、M APSOM————SOP5、与"只有非P,才非q"等值的判断是()。
A、如果非P,则非qB、如果非q,则非PC、如果P,则qD、q并且非P6、"他今年已满50岁,不算年轻了,但在部级领导干部中他是最年轻的"这段话()。
A、违反了同一律的要求B、违反了不矛盾律的要求C、违反了排中律的要求D、不违反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7、类比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的相同点是()。
A、从个别到个别B、结论是或然的C、从个别到一般D、前提蕴涵结论8、若"某甲必然不是凶手"为真,则()为真。
A、某甲必然是凶手B、某甲可能是凶手C、某甲可能不是凶手D、某甲不必然不是凶手9、调查中发现,凡是普法教育搞得好的地区,刑事案件发案率都较低,凡是普法教育搞得不好的地区,刑事案件发案率都较高,由此可见,搞好普法教育是刑事案件发案率较低的原因。
"这是求因果联系的()。
A.求同法B.求异法C. 求同求异并用法D.共变法10、在论证过程中,如果违反"论据的真实性不应依赖论题的真实性来论证"的规则,就会犯()的逻辑错误。
A.虚假论据B.预期理由C.循环论证D.推不出11、"树分为树枝、树叶、树根、树茎"这一划分是()。
A.错误的划分B.正确的划分C.分类D. 犯了"子项不全"的逻辑错误12、"犯罪的不都是青少年" 这一判断可以理解为()。
A. 有的犯罪的不是青少年B.所有犯罪的是青少年C. 所有犯罪的不是青少年D. 所有的青少年是犯罪的13、在论证中,违反"论据必须真实"的规则,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A、论据虚假B、预期理由C、同语反复D、循环论证14、以下三段论有效的是()。
A.PAMSIM————SIPB.MAPSEM————SEPC.MAPSOM————SOPD.PAMSEM————SEP15、以"如果贪污腐化,就会构成犯罪"为前提,进行正确的充分条件假言三段论推理,其小前提可以是()。
A、贪污腐化B、构成犯罪C、没有贪污腐化D、未构成犯罪16、"他今年已满50岁,不算年轻了,但在部级领导干部中他是最年轻的"这段话()。
A、违反了同一律的要求B、违反了不矛盾律的要求C、违反了排中律的要求D、不违反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17、类比推理和简单枚举推理的相同点是()。
A.从个别到一般B.结论都是或然的C. 从个别到特殊D.前提蕴涵结论18、若"某甲必然不是凶手"为真,则( )为真。
A 、某甲必然是凶手B 、某甲可能是凶手C 、某甲可能不是凶手D 、某甲不必然不是凶手19、“在若干要求离婚的案件中,情况各不相同,但双方感情破裂是相同的,可见,双方感情破裂是要求离婚的原因。
”这是运用( )来判明因果关系的。
A 、求同法B 、求异法C 、共变法D 、剩余法20、在论证过程中,如果违反"论据的真实性不应依赖论题的真实性来论证"的规则,就会犯( )的逻辑错误。
A.虚假论据B.预期理由C.循环论证D.推不出21、“q p ∧”与“s r ∨”这两个命题形式含有 ( )A 、相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B 、不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C 、不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D 、相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22、在下列语句中,在集合意义下使用语词“人”的是 ( )A 、人是有思维能力的B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C 、人贵有自知之明D 、人是世间万物中第一个可宝贵的23、下列语句作为划分,正确的是 ( )A 、战争分为常规战争和世界大战B 、一年可以分为春、夏、秋、冬四季C 、这个班的学生,除了七名女学生外,其余都是男生D 、概念分为普遍概念、单独概念和正概念24、正确表示 “中国”、“亚洲国家”、“发展中国家”三个概念外延间关系的图形是 ( )A. B C D25、当p 真、q ⌝也真时,下列为真的公式是 ( )A 、q p ∧B 、q p ∨C 、q p →D 、q p ↔26、和“并非:这个商店的商品价廉物美”相等值的命题是 ( )A 、这个商店的商品价不廉,物也不美B 、这个商店的商品价廉但物不美C 、这个商店的商品价不廉,或物不美D 、这个商店的商品物美但价不廉27、“出席会议的人有大学毕业的”与“出席会议的人有不是大学毕业的”( )A 、可同真,可同假B 、不可同真,不可同假C、不可同真,可同假D、可同真,不可同假28、以MAP为大前提,SIM为小前提的有效三段论推理,其结论是()A、SAPB、SEPC、SIPD、SOP29、同时肯定“所有的人都会犯错误”与“有的人不会犯错误”这两个命题会违反()A、同一律B、矛盾律C、排中律D、充足理由律30、如果一个证明的论据还要依靠论题来证明,那么该证明所犯的逻辑错误是()A、论据虚假B、预期理由C、循环论证D、推不出31.p∨q与r∨s这两个逻辑形式()A.变项和逻辑常项都相同B.变项不同但逻辑常项相同C.逻辑常项不同但变项相同D.变项和逻辑常项都不同32.在集合意义下使用语词“人”的是()A.人是由猿变来的B.人是有思维能力的C.人贵有自知之明D.人非圣贤,孰能无过33.主项和谓项都周延的性质命题是()A. A命题B. E命题C. I命题D.O命题34.由前提“¬(SIP)”推出结论“¬(S A P)”,根据的是对当关系中的()A. 矛盾关系B.反对关系C.下反对关系D.从属关系35.归纳推理是一种()A.必然性推理B.或然性推理C.从一般到个别的推理D.结论没有超出前提范围的推理36.当“¬p→q”为假时,()A. p真q真B. p真q假C. p假q真D. p假q假37.由“只有想得清楚,才能做得清楚”,可必然推出()A.只有想得不清楚,才会做得不清楚B.只有做得清楚,才是想得清楚C.如果想得清楚,就能做得清楚D.如果想得不清楚,就不能做得清楚38.如果一个有效的三段论的结论是SAP,小前提也是A命题,则大前提只能是()A. P AMB. MAPC. MASD. SAM39.如果“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成立,那么一定成立的是()A.鱼可得但熊掌不可得B.鱼不可得但熊掌可得C.鱼和熊掌都不可得D.或鱼不可得,或熊掌不可得40.如果一个论证用假说作论据,那么该论证所犯的逻辑错误是()A.论据虚假B.预期理由C.循环论证D.推不出41、概念与语词的关系是( )(1)所有的语词都是表达概念(2)所有的语词都不表达概念(3)所有的概念都要通过语词来表达(4)有的概念不通过语词来表达42、在"知识分子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和"大学教师是知识分子"这两个判断中,"知识分子"这个概念( )(1)都是集合概念(2)都是非集合概念(3)前者是集合概念,后者是非集合概念(4)前者是非集合概念,后者是集合概念43、"圆是平面上的点对一个中心保持相等距离运动所形成的封闭的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