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完全平方公式
- 格式:pdf
- 大小:430.75 KB
- 文档页数:9
八年级数学完全平方公式
15.3.2 完全平方公式
知识要点
1.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即:两数的和(或差)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它们的积的两倍,这两个公式叫做完
全平方公式.
2.添括号法则:添括号时,如果括号前面是正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不
变符合;如果括号前面是负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改变符号.
典型例题
例.计算:①(2a+3b)2(2a-3b)2 ;②2(x+y)(x-y)-(x+y)2- (x-y)2 ;
③(a-b+c)(a+•b-c)
分析:直接用多项式的乘法比较复杂,可抓住式子的特征确定简单的方法.•第①题先逆用积的乘方,再利用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计算;第
②题可将x+y 看着a,•把x-y 看着b,再逆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第③题可以先利用添括号法则将式子变为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结构形式,再运用完
全平方公式计算
解:①(2a+3b)2(2a-3b)2=[(2a+3b)(2a-3b)]2
=(4a2-9b2)2=16a4-72a2b2+81b4
②2(x+y)(x-y)-(x+y)2-(x-y)2
=-[(x+y)2-2(x+y)(x-y)+(x-y)2]
=-[(x+y)-(x-y)]2
=-(2y)2=-4y2。
八上完全平方公式完全平方公式是在数学中非常有用的公式之一,主要用于求解几个数的平方和。
下面将详细介绍完全平方公式的概念、应用和示例。
一、完全平方公式的基本概念完全平方公式是指:如果有一个数x,那么(a ± b)² = a²± 2ab + b²其中,a和b是两个数,表示它们之间的差或和。
这个公式可以用来求解a、b的平方和。
二、完全平方公式的应用完全平方公式在数学中有很多应用,比如求多项式的平方和、解方程组等等。
其中最常见的是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例如,对于方程x² + 2x + 3 = 0,可以通过求二次项系数a²和常数项b²的和的平方减去4倍的二次项系数a²来求解这个方程。
三、完全平方公式的示例以下是一些完全平方公式的示例:1. 求两个数的平方和:(3 + 4)² = 3² + 4² + 2 × 3 ×4 = 53 2. 求三个数的平方和:(1 - 2)² + (2 - 3)² + (4 -5)² = 2 - 2 × (2 × 2 +3 × 4 + 5 × 5) = -14以上这些示例说明完全平方公式不仅在求解两个数的平方和非常有用,而且也可以解决三个数的平方和的问题。
当然,当数字超过三个时,可以考虑其他数学方法。
四、总结通过上述介绍,我们了解了完全平方公式的基本概念、应用以及一些示例。
完全平方公式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工具,它能够解决许多数学问题,特别是求几个数的平方和的问题。
通过灵活运用完全平方公式,可以提高解题效率和准确性。
《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笔记
一、平方差公式
1.公式描述:两数和乘两数差,等于两数平方差。
2.公式结构:(a+b)(a−b)=a2−b2
3.公式说明:此公式是整式乘法中的重要公式之一,它适用于任何具有此结
构的式子,可以简化计算。
4.公式应用: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此公式可以用于计算两数之和与两数之差
的积,也可以用于分解因式和求值。
二、完全平方公式
1.公式描述:首平方又末平方,二倍首末在中央;和的平方加再加,先减后
加差平方。
2.公式结构:(a+b)2=a2+2ab+b2,(a−b)2=a2−2ab+b2
3.公式说明:此公式是整式乘法中的另一个重要公式,它适用于任何具有此
结构的式子,可以简化计算。
4.公式应用: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此公式可以用于计算一个数的平方加上或
减去两倍的此数与另一数的积再加上或减去两倍的此数的平方,也可以用于分解因式和求值。
三、注意事项
1.在使用公式时要注意公式的结构以及字母的含义,避免出现错误。
2.在进行计算时要注意运算顺序和符号,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3.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注意公式的应用范围和限制条件,避免出现错误的应
用。
八年级下册数学常考公式。
一、引言八年级下册数学是初中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涉及到的各种公式是同学们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这些公式不仅在考试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用到。
本文将介绍八年级下册数学中常见的公式,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二、常考公式总结1. 完全平方公式:(1)a²±2ab+b²=(a±b)²(2)(a+b)²±(a-b)²=(a±b)²2. 二项式定理:a²bc+ab²c+a³b=03. 一次函数:y=kx+b(k≠0,k为一次项系数,b为常数)4. 反比例函数:y=kx(k为常数,k≠0)5. 二次函数:y=ax²+bx+c(a≠0,a、b、c为常数)6. 三角形面积公式:S△ABC=1/2absinC、S△ABC=1/2bcsinA、S△ABC=1/2acsinB7. 四边形面积公式:S四边形=S△ABF+S△BCE+S△ACE+S△ACD8. 平行四边形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9. 平行四边形对边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且平行10. 菱形性质: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11. 梯形性质: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
三、公式的应用举例1. 在解一元二次方程时,常常需要用到二次项系数和一次项系数以及常数项的关系,这时就可以使用二次函数的知识。
2. 在求三角形面积时,常常需要用到三角形的边长和角度之间的关系,这时就可以使用三角形面积公式。
3. 在求四边形面积时,常常需要用到四边形的边长和角度之间的关系,这时就可以使用平行四边形和菱形的性质以及梯形的中位线性质。
4.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常常需要用到三角形、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和菱形的面积公式,如计算草坪、花坛、停车场等面积。
四、注意事项1. 对于每个公式,同学们要理解其含义并能够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