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讲 《传播学研究方法》抽样(一)
- 格式:ppt
- 大小:440.00 KB
- 文档页数:30
传播学研究方法传播学研究方法是指对传播现象进行观察、实证、分析和解释的一系列系统的研究方法。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传播学研究方法。
首先是调查研究方法。
调查研究方法是通过采用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方式收集大量数据,然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中发现和解释问题。
这种方法适用于探索人们观点和态度、了解传播行为和影响因素等问题。
其次是实验研究方法。
实验研究方法是通过构建实验情境,对不同的变量进行控制和操作,观察其对传播现象的影响。
实验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其他因素的干扰,从而揭示出因果关系。
这种方法适用于研究广告效果、传播媒介对观众行为的影响等问题。
第三是内容分析方法。
内容分析是通过收集和编码传播内容,然后对其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
这种方法适用于研究媒体报道的偏向、主题的变化、对某一事件的关注度等问题。
第四是观察研究方法。
观察研究方法是通过直接观察和记录传播现象,然后进行描述和解释。
观察方法可以提供直接的观察结果,对于一些难以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得的信息非常有用。
第五是案例研究方法。
案例研究方法是通过深入、详细地研究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个案,从中发现和理解问题现象。
案例研究方法适用于探索个别现象的特点和特殊情况下的传播现象。
最后是网络分析方法。
网络分析方法是通过构建和分析传播的网络结构,了解和揭示信息传播的路径和影响力。
网络分析方法适用于研究社交媒体上的信息传播、用户之间的关系等问题。
综上所述,传播学研究方法有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内容分析、观察研究、案例研究和网络分析等多种方法,研究者可以根据具体的研究问题和目的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进行研究。
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是指在新闻传播学领域开展研究工作时所采用的理论框架、研究设计、数据收集和分析等方法。
这些研究方法旨在解答与新闻传播相关的问题,从而推动该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以下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通过对相关文献、书籍、研究论文等的系统收集、整理和评价,以了解和分析特定主题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和理论观点等。
通过文献分析法,可以对其中一特定问题或领域的理论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
2.实证研究方法:通过实证研究方法,研究者可以收集并分析一定数量或代表性的实证数据,从而进行新闻传播现象的实证研究。
实证研究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实验研究、内容分析等,通过定量化的方法进行数据分析,从而得出客观的科学结论,并验证相关假设。
3.案例研究法:案例研究法是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以解释和理解新闻传播现象。
案例研究方法可以借助采访、观察、文件分析等多种数据收集方法,通过对案例的详细描述和分析,抽取出一般性的规律和原则。
4.质性研究方法:质性研究方法强调对新闻传播现象进行深入的描述和解释。
与实证研究方法不同,质性研究方法注重于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通过开放性的访谈、焦点小组、观察等方法,获取参与者的真实感受和态度。
质性研究方法适用于探索性的研究和对新闻传播现象进行细致地分析和解释。
5.网络分析法: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分析法日益被应用于新闻传播学研究中。
网络分析法旨在通过分析网络结构和网络关系,揭示新闻传播的传播路径、流程和影响力等。
通过使用网络分析软件和方法,研究者可以分析社交媒体、主题网站等网络平台上的数据,从而了解信息传播的模式和规律。
综上所述,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包括文献分析法、实证研究方法、案例研究法、质性研究方法和网络分析法等。
这些研究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相互结合,根据研究目的和问题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方法来开展研究工作。
第三节二.抽样调查抽样调查是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抽取某些单位或个人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并以样本的状况来推论总体的状况。
样本→总体抽样技术、统计技术、问卷技术、计算机技术使抽样调查成为可能。
(上世纪30年代)三.典型调查和重点调查(一)典型调查典型调查是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选取一种或几个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
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典型调查的特点:·调查对象是有意识的主观选取的它们要具备代表性·节省时间、人力、经费·它的缺点是所选择的调查对象是否具有代表性很难判断·很难发现社会现象之间的因果规律(因为样本量太小,只能在一定范围内推论)(二)重点调查重点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
它是在调查对象中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所占比重大,不一定有代表性)作为样本来进行调查。
重点调查主要适用于那些反映主要情况或基本趋势的调查。
选取重点调查的调查单位,应遵循的两个原则:·一是要根据调查任务的要求和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而确定选取的重点单位及数量。
·二是要注意选取那些管理比较健全、统计工作基础较好的单位作为重点单位。
重点调查的主要特点:·调查的主要目的是要掌握和了解调查总体的数量和状况·调查对象在总体中占有重要地位·投入少、速度快、所反映的主要情况或基本趋势比较准确·使用范围较小,调查项目较小而且缺乏深度。
四.个案调查个案调查也是从总体中选取一个或几个调查对象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的方法。
个案调查的主要作用不是由个体推论总体,而是要深入、细致地描述一个具体单位(无法推论总体)。
个案调查特点:·主观随意性较大·耗费的人力、财力相对较少·可全面深入细致,方法多样,得到的资料十分丰富、生动【(客观真实的)传记——个案调查报告】第四节探索性、描述性和解释性调查研究一.探索性研究探索性研究使研究者对一项新的研究主题有初步的了解,以决定是否进行正式研究,及进行正式研究时应采用的方法。
传播研究方法一、名词解释:1、抽样调查法抽样调查法是指从研究对象的全部单位中抽取一部分进行考察和分析,并用这部分的数量特征去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的一种调查方法。
2、深度访谈深度访谈是一种直接的、一对一的访问形式,通过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有目的的对话,以了解研究对象以自己的话对自己的生活、经验或情境所表达的观点.3、案例研究法案例研究法是指采用观察、面谈、收集文件证据、描述统计、测验、问卷、图片、影片或录像资料等方法,对一个或几个个体、群体或组织在较长时间里连续进行调查并写出个案报告,从而研究其行为发展变化的全过程。
4、焦点访谈法作为定性调研中最常用的方法,焦点访谈法是由一个训练有素的主持人通过倾听一组从目标市场中选来的被调查者,从中获取对一些有关问题的深度信息。
这种方法的价值在于常常可以从自由进行的小组讨论中得到一些新概念、新创意而且快速,能节省大量时间.二、简答题:1、请论述传播学课题研究的操作基本程序⑴课题分析⑵进行文献查阅,并撰写文献综述⑶进行深度访谈、个案研究探测性调研。
⑷在探测性调研基础上提出假设。
⑸设计研究方法,开展实证研究.⑹通过调研数据得出研究结论。
⑹撰写研究论文,提出结论、建议和后续研究等。
2、请简述焦点访谈法的操作要点⑴焦点访谈法对象邀请人数一般是8-12人,但为了让参与者尽量深入发表意见,经常有4-5人的焦点访谈。
⑵采取有吸引力的措施吸引参与者参加座谈:报酬越高越能吸引人参与;越枯燥的调研项目报酬越要高;座谈会要尽量安排在周末举行;向目标人选描述座谈会如何有趣、有意义;强调目标人选的参与对研究十分重要.⑶发挥好焦点访谈中主持人的工作职责:与参与者建立友好的关系;说明座谈会的沟通规则;告知调研的目的并根据讨论的发展灵活变通;探寻参与者的意见,激励他们围绕主题热烈讨论;总结参与者的意见,评判对各种参数的认同程度和分歧。
⑷通过话语提示控制好焦点访谈中的会场气氛,包括:不存在不正确的意见,你怎么认为就怎么说,只要你说出真心话;你的意见代表着其他很多像你一样的受众的意见,所以很重要;应该认真听取别人意见,不允许嘲笑贬低;不要互相议论,应该依次大声说出;不要关心主持人的观点,主持人对这个调研课题跟大家一样,主持人不是专家;如果你对某个话题不了解,或没有见解,不必担心,也不必勉强地临时编撰;为了能在预定时间内完成所有问题,请原谅主持人可能会打断你的发言。
传播学研究方法传播学研究方法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一、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是传播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通过设计问卷并将其发放给被调查者,研究者可以收集到各种信息和数据。
问卷调查可以用于调查人们的传播行为、媒体使用习惯、信息获取来源等等,以便于了解和分析传播现象。
二、深度访谈深度访谈是一种质性研究方法,通过与被访谈者进行面对面的深入交流,研究者可以获取到被访谈者的观点、想法、经验等。
在传播学研究中,深度访谈可以用于探索人们的传播动机、态度、价值观等,从而深入理解传播现象的内在机制。
三、内容分析内容分析是一种定量研究方法,通过对媒体内容进行系统的观察和分析,研究者可以获取到一系列相关的数据。
在传播学研究中,内容分析可以用于研究媒体报道的内容、形式、偏见等方面,以便于揭示和理解媒体传播的特点和模式。
四、实验研究实验研究是一种控制变量的科学研究方法,通过对研究对象进行预设的处理,并观察和测量其反应和效果,以得出结论。
在传播学研究中,实验研究可以用于探究传播对受众的影响、媒体效果等问题,以便于验证和推断传播理论的有效性。
五、观察研究观察研究是一种直接观察和记录的研究方法,通过对现实中的传播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研究者可以获取到具体的行为和事件。
在传播学研究中,观察研究可以用于观察人们的传播行为、媒体使用情况、信息传播过程等,以便于了解和解读实际的传播现象。
六、案例研究案例研究是一种详细研究特定个体或事件的方法,通过深入研究个案,研究者可以获取到详细和全面的信息。
在传播学研究中,案例研究可以用于研究媒体事件、传播组织等特定情境下的传播行为和效果,以便于为理论提供具体的案例支持。
以上提及的是传播学研究常用的几种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研究者可以根据具体问题和目的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研究。
传播学研究方法期末考点整理一、 名词解释1. 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 归纳推理:归纳(induction )推理是从经验观察出发,通过对大量客观现象的描述,概括出现象的共同特征或一般属性,由此建立理论来说明观察到的各种具体现象或事物之间的必然的、本质的联系。
归纳:个别——一般 感性认识——理性认识 具体——抽象 特殊——普遍 演绎推理:演绎(deduction )推理是从一般理论或普遍法则出发,依据这一理论推导出一些具体的结论,然后将它们用于具体的现象和事物,并在应用过程中对理论进行检验。
归纳法和演绎法的区别和联系1. 区别① 运行方向② 理论与研究的关系③ 前提与结论的关系(结论﹥前提)2. 归纳与演绎的联系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科学轮2. 探索性调查探索性研究使研究者对一项新的研究主题有初步的了解,以决定是否进行正式研究,及进行正式研究时应采用的方法。
(短期的研究、走马观花)先导性研究通常包含三个部分:实地考察、请教专家、查阅资料3. 描述性调查描述性调查研究的目的是要发现事实或社会真实,回答传播现象是什么样的问题,它能对现象的状况、特点和发展过程做出客观、准确的描述。
应该注意描述的准确性和概括性。
对现象的组成部分和各个类别的特征进行描述从观察入手,方案设计比较简单,只需列出计划。
理论 观察经验概括 假设4.解释性调查解释性研究的任务是理解有关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以回答某个现象为什么是这样的问题。
解释性研究的主要逻辑为假说-演绎。
提出假设:1、指出现象的原因和后果;2、提出主要原因(或后果)和次要原因(或后果)的假设;建立因果模型。
5.社会人为事实是分析单位中的一种,除此以外还有个体、组织、群体。
社会人为事实是人类行为或人类行为的产物,比如书本、诗集、绘画等等。
社会互动形成了社会科学研究的另一类社会事实。
6.简单随机抽样从总体N个单位中任意抽取n个单位作为样本,使每个可能的样本被抽中的概率相等的一种抽样方法。
传播研究方法第一节抽样在许多情况下,传播研究需要对某一个大众媒体的所有受众、某一类型的媒体内容,或某个传播现象的整体进行分析,对这个总体里的每个个体都进行研究,是最理想的状态,但是由于个体数量巨大,全面研究又是不可行的,这时,我们就需要运用抽样手段得到能够代表总体的样本。
一、抽样的基本概念1、为什么需要抽样抽样(sampling)就是从一个总体中抽取部分个体(或元素)组成样本的过程。
当研究对象的总体数目巨大时,研究者为了节省研究经费和时间,就需要进行抽样,用关于样本的研究结果来推断总体。
2、抽样的基本概念(1)总体(population)和元素(element) (2)样本(sample)(3)概率抽样(probability sampling)和非概率抽样(nonprobability sampling) (4)随机性(randomness)二、非概率抽样当研究目的是想了解受众对媒体内容的看法和深入阐释、而非根据对部分受众的研究结论来推断某市或全国受众的看法时,研究者事先对总体的了解无须很多,也无须明确规定样本规模,可以采用非概率抽样和定性研究方法,根据自己的主观经验来选择样本。
1、偶遇抽样偶遇抽样(accidental or haphazard sampling),也称为方便抽样(convenience sampling),指研究者抽取自己手头偶然遇到的个体为样本,直至样本规模符合需要。
2、立意抽样立意抽样(purposive sampling,或目的抽样),也称为判断抽样(judgmental sampling),指研究者根据特定目的和主观判断而确定研究样本。
3、配额抽样进行配额抽样(quota sampling)时,研究者首先按某些控制变量对总体进行分类,然后确定每个类别在总体里所占比例,然后再通过偶遇抽样或立意抽样手段,在每个类别里挑选一定数量的个体,使得每一类别的样本个体在样本里所占的比例尽量接近于该类别在总体里所占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