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利率及其决定
- 格式:ppt
- 大小:3.91 MB
- 文档页数:37
复习思考题:利率变动及其决定因素1、中央银行通过在公开市场上出售债券减少货币供给。
运用可贷资金理论分析这一行为对利率的影响。
你得出的答案与流动性偏好理论的结论是否一致?央行出售债券使得债券供给量增加,可贷资金的需求增加,从而利率上升。
而根据流动性偏好理论,货币供给量减少导致利率上升,二者是一致的。
2、同时使用可贷资金理论和流动性偏好理论分析利率变动与经济周期之间的关系,二者的结论是否一致?可贷资金理论:经济周期扩展阶段财富量增长,债券预期回报率增加,风险性降低,流动性增强,因而在任一给定的债券价格水平上,债券的需求增加,可贷资金的供给量增加。
同时,由于经济扩张时期机会增多,投资的盈利性增强,预期收益扩大,借款动因增强,因而债券供给上升,可贷资金的需求上升。
因此利率的变化取决于可贷资金的供给与需求变化的幅度大小。
流动性偏好理论经济扩张时期国民收入增加,根据收入效应,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上升。
所以二者结论不一致。
3、如果名义货币供给量保持不变,物价水平上升对利率有什么影响?名义货币供给量保持不变,物价上升使得实际货币余额下降,货币需求量上升,利率上升。
4、如果人们预期房地产价格将会提高,他们的行为对利率有什么影响?人们预期房地产价格提高,因此实物资本的预期收益率提高,债券需求下降,可贷资金供给下降,根据可贷资金理论,利率上升,同时房地产价格提高将会导致实际货币余额减少,货币需求增加,根据流动性偏好理论,利率增加。
5、如果本年度政府出现了巨额的财政赤字,这对利率有什么影响?财政赤字,为了弥补赤字政府将发行债券,债券的供给量增加,供给曲线右移,价格下降,利率上升。
6、同时使用可贷资金理论和流动性偏好理论分析债券风险上升对利率有什么影响,二者的结论是否一致?根据可贷资金利率,债券的风险上升使得人们对债券的需求减少,债券价格下降,利率上升。
根据流动性偏好利率,债券作为货币的替代资产风险上升,使得货币的需求量增加,利率上升。
第四章 利率及其决定一、利息1. 利息利息是货币所有者因贷出货币或者货币资本而从借款人那里获得的报酬。
若从债务人的角度,利息是借入货币或者货币资本所付出的成本或代价。
从本源上看,利息是剩余价值或者利润的一部分2.人类对利息的认识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观点就是把利息理解为投资人让渡资本使用权而索要的补偿。
补偿由两部分组成:对机会成本的补偿和对风险的补偿。
机会成本是指投资人由于将钱借给张三而失去借给李四的机会以致损失的最起码的收入;风险是指在让渡资本使用权的情况下所产生的将来收益不落实的可能性3.现代利息的实质马克思针对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利息指出:贷出者和借入者双方都是把统一货币额作为资本支出。
但他只有在后者手中才执行资本的职能。
同一货币额作为资本对两个人来说取得了双重的存在,这并不会使利润增加一倍。
他所以对双方都作为资本执行职能,只是由于利润的分割,其中归贷出者的部分叫做利息以剩余价值论的观点来概括,在典型的资本主义社会中,利息体现了贷放货币资本的资本家与从事产业经营的资本家共同占有剩余价值以及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5.收益的资本化利率是指借贷期满所形成的利息额与所贷出本金额的比率。
西方经济学也称为到期的回报率、报酬率。
本金与利息收益和利率的关系如下式:r P C ⨯= C 为收益 P 为本金 r 为利率 rC P =二、利率及其种类6. 基准利率是指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即这种利率发生变动,其他利率也会相应变动 利率=机会成本补偿水平+风险溢价水平补偿机会成本往往是由无风险利率表示,基准利率7.基准利率必须是市场化的利率一方面,只有市场机制才能形成整个社会的无风险利率;另一方面,也只有市场机制中市场化的无风险利率,其变化才可以使全社会的其他利率按照同样的方向和幅度发生变化8.实际利率、名义利率实际利率是指物价水平不变,从而货币购买力不变条件下的利率名义利率实质实质包括补偿通货膨胀(包括通货紧缩)风险的利率p i r += r 名义利率 i 实际利率 p 借贷期内物价水平变动率精确公式()()111-++=p i r 111-++=pr i 9.年率1厘=1%;月率1厘=0.1%;日拆利率1厘=0.01%三、利率的决定10.利息是利润的一部分,因此利息的多少取决于利润总额,利率取决于平均利润率11.古典学派利率的决定在凯恩斯主义出现以前,传统经济学的利率理论称为实际利率理论,生产率有边际投资倾向表示,节约用边际储蓄倾向表示。
利率及其决定第一节利息与利率第二节利率的计量第三节各种证券的收益率第四节利率的风险结构与期限结构第五节利率的决定理论第六节我国的利率管理体制返回我国对公民存款储蓄的原则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有息为储户保密一、利息•在商业银行的信用活动中,资金盈余方暂时放弃资金的使用权将其多余资金存入银行,由银行通过信用中介将聚集的资金贷给资金需求方。
在这一过程中,资金最终使用者(贷款人)偿还给银行超过其本金的一定补偿,这种补偿就是贷款利息。
•银行支付给资金最终所有者(存款人)超过其存款本金的一定补偿,这就是存款利息。
二、利息的本质(一)西方古典经济学派的利息理论•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威廉·配第认为,利息是由于地租存在而产生的,是因为暂时放弃货币的使用权而获得的报酬,这就是所谓的“利息报酬论”。
•亚当·斯密对利息实质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提出了“利息剩余价值学说”,他认为利息代表剩余价值,始终是从利润中派生出来的。
(二)近现代西方学者的利息理论•以英国经济学家西尼尔为代表的“节欲论”认为,产生利息来源的原始因素不是资本,而是节欲,是资本家为积累资本而牺牲现在享受的报酬。
•以庞巴唯克为代表的“时差利息论”则认为,利息来源于商品在不同时期内由于人们评价不同而产生的价值差异。
•以费雪和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学派在时差利息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均衡利息论”。
认为,利息率作为使用资本的报酬或资本的价格是由资本的供求决定的。
•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提出了“流动性偏好论”,认为利息是人们在特定时期内放弃货币周转流动性的报酬,利息率并不决定于储蓄和投资,而是决定于货币存量的供求和人们对流动性偏好的强弱。
(三)马克思的利息理论➢利息的性质决定于利息的来源。
➢利息是财富的分配形式。
➢在一定意义上利息可以称为是借贷资本这种特殊商品的价格,任何时候都由供求决定。
•综观马克思利息性质理论,利息来源于剩余价值的一部分是利息来源的质的规定,由利润分割出利息是利息分配的质的规定,作为借贷资本价格体现了利息率作为交易要素质的规定。
第六章利率及其决定一、单项选择题1、商业银行作为中介机构承担()A.道德风险 B.信用风险 C.会计风险 D.金融风险2、“利息报酬论”的主张者是()A.威廉·配第 B.亚当·斯密 C.庞巴唯克 D.西尼尔3、马歇尔提出了“均衡利息论”,该理论认为()A.利息来源于商品在不同时期内由于人们评价不同而产生的价值差异B.利息是人们在特定时期内放弃货币周转流动性的报酬C.利息率是由资本的供求决定的D.利息是资本家为积累资本而牺牲现在享受的报酬4、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其决定作用的利率是()A.基准利率 B.短期利率 C.市场利率 D.公定利率5、固定汇率通常适用于()A.长期贷款 B.中期贷款 C.短期贷款 D.金融市场6、由于债券发行者或借款者的收入状况改变等使其不能按期偿还本息的不确定性称为()A.流动性分享 B.道德风险 C.违约风险 D.税收风险7、决定市场利率水平的直接因素是()A.平均利润率 B.物价水平 C.汇率水平 D.资金供求状况8、决定利率总水平的基础性因素是()A.物价水平 B.平均利润水平 C.资金供求状况 D.资金供求状况10、我国的利率管理体制属于()A.集中管理体制 B.分散管理体制 C.综合性管理体制 D.不属于以上的任何类型二、多项选择题2、下列选项中哪些属于马克思关于利息理论的论述()A.利息来源于剩余价值的一部分是利息来源的质的规定B.利息是信用活动的标志,有信用就有利息C.由利润分割出利息是利息分配的质的规定D.利息率的决定有很大的偶然性3、根据在借贷期内是否调整,利率可分为()A.市场利率 B.固定利率 C.官定利率 D.浮动利率4、利率作为一个经济变量,既影响货币的流通量,又影响货币的存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对于投资者来说,存款利率提高,会刺激他们供给货币的动机,使部分流通性货币转化为储蓄性货币B.对于投资者来说,存款利率降低,会刺激他们供给货币的动机,使部分流通性货币转化为储蓄性货币C.对筹资者来说,贷款利率增加,会抑制他们货币需求动机,促使现实购买力缩减D.对筹资者来说,贷款利率降低,会抑制他们货币需求动机,促使现实购买力缩减5、利率作为一个经济变量,对经济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下列选项中哪些属于利率的功能()A .利率对国际收支的影响B .利率对物价的影响C .利率对投资的影响D .利率对消费和储蓄的影响9、从现代经济学的角度考察,决定利率水平的因素主要有 ( )A .资金供求状况B .平均利润率C .通货膨胀预期D .国际利率水平三、名词解释1、利息与利率 3、市场利率官定利率4、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5、固定利率与浮动汇率6、利率市场化四、简答题1、简述利率的经济功能?2、简述利率在经济中的作用3、简述利率充分发挥作用的条件及限制其发挥作用的因素4、什么是单利,什么是复利?利息的基本形式是单利还是复利?5、利率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哪些?五、计算题1、 某国2002年的名义利率为15%,通货膨胀率为5%,请分别以粗略的方法和精确的方法求实际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