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利率变动及其决定因素(1)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2.16 MB
- 文档页数:3
第五章_利率期货第五章利率期货【学习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利率期货是金融期货的重要组成部分。
了解利率期货的基本概念及发展历程,掌握不同利率期货合约的具体规定以及中长期国债期货合约特殊的定价方式,以及利率期货在投机、套期保值以及其他利率风险管理领域的运用。
第一节利率期货市场概述一、利率期货市场的产生和发展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国际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利率的波动也更为频繁和剧烈,给企业尤其是金融机构的生产经营带来了极大的风险。
面对日趋严重的利率风险,各类金融商品持有者,尤其是各类金融机构迫切需要一种既简便可行、又切实有效的利率风险管理工具。
利率期货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1975年10月,世界上第一张利率期货合约——政府国民抵押协会抵押凭证(Government National Association Certificate)期货合约在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诞生。
尽管由于交割对象比较单一,流动性不强,发展受到一定限制,但在当时已经是一种重大的创新,开创了利率期货的先河。
在这之后,为了满足投资者回避短期利率风险的需要,1976年1月,芝加哥商业交易所国际货币市场分部(IMM)先后于1976年1月和1981年12月推出了3个月期美国短期国库券期货合约以及3个月期欧洲美元定期存款期货合约,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此外,在利率期货发展历程上另外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事件是,1977年8月22日,美国长期国债期货合约在芝加哥期货交易所上市,满足了对中长期利率风险进行保值的广大交易者的需要,也受到了普遍的欢迎,以至美国财政部发行新的长期国债时,都刻意选择在长期国债期货合约的交易日进行。
美国利率期货的成功开发与运用,也引起了其他国家的极大兴趣。
1982年,伦敦国际金融期货交易所首次引入利率期货,1985年东京证券交易所也开始利率期货的交易,随后,法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也相继开办了不同形式的利率期货合约。
第5章 利率行为一、概念题流动性陷阱(liquidity trap)答:流动性陷阱是凯恩斯的流动偏好理论中的一个概念。
又称凯恩斯陷阱或灵活陷阱,是指当利率水平极低时,人们对货币需求趋于无限大,货币当局即使增加货币供给也不能降低利率,从而不能增加投资引诱的经济状态。
当利率极低时,有价证券的价格会达到很高,人们为了避免因有价证券价格跌落而遭受损失,几乎每个人都宁愿持有现金而不愿持有有价证券,这意味着货币需求会变得有无限弹性,人们对货币的需求量趋于无限大,表现为流动偏好曲线或货币需求曲线的右端会变成水平线。
在此情况下,货币供给的增加不会使利率下降,从而也就不会增加投资引诱和有效需求,当经济出现上述状态时,就称之为流动性陷阱。
但实际上,以经验为根据的论据从未证实过流动性陷阱的存在,而且流动性陷阱也未能被精确地说明是如何形成的。
二、选择题1.下列利率决定理论中,哪一理论强调投资与储蓄对利率的决定作用?( )A.马克思的利率论B.流动偏好论C.可贷资金论D.实际利率论【答案】D【解析】实际利率论强调非货币的实际因素在利率决定中的作用。
它们所注意的实际因素是生产率和节约。
生产率用边际投资倾向表示,节约用边际储蓄倾向表示。
投资流量会因利率的提高而减少,储蓄流量会因利率的提高而增加。
故投资是利率的递减函数,储蓄是利率的递增函数。
而利率的变化则取决于投资流量与储蓄流量的均衡。
A项,马克思的利率论强调平均利润和借贷资本供求;B项,流动偏好论强调货币因素;C项,可贷资金论综合考虑了实际因素和货币因素。
2.相对于千差万别的风险溢价,无风险利率就成为( )。
A.实际利率B.市场利率C.基准利率D.行业利率【答案】C【解析】一般来说,利息包含对机会成本的补偿和对风险的补偿,那么利率则包含机会成本补偿水平和风险溢价水平。
之所以叫风险“溢价”,是由于风险的存在而必须超出机会成本补偿支付更多的金额。
于是形成这样一个表达式:利率=机会成本补偿水平+风险溢价水平利率中用于补偿机会成本的部分往往是由无风险利率表示。
第五章外汇与汇率1.比较外汇与本币的异同。
一国居民持有的外汇在本国境内是否具有货币的各种职能?答:(1)一般地,可以将外汇定义为一切外国货币。
现代经济生活中的外汇,主要是指以外币标示的债权债务证明。
现代的经济是由债权债务网络全面覆盖的经济——任何经济行为主体都是在这个网络下活动的;相应地,任何货币的流通与信用的活动都变成了同一的过程,任何货币都不过体现着债权债务关系,任何货币的支付都不过反映着债权债务的消长、转移。
就一个国家和地区来说是这样,就联系着全球经济体的国际经济关系来说也是如此。
非常明显,外汇的流转,不过是应收应付的债权债务关系产生、转移和结清。
外汇作为货币,与本币都是债权债务证明,这是没有区别的。
如果要加以区分,那就是外汇还包括股票这类所有权证。
而在论及国内货币时,所有权证则不包括在货币之内。
债务凭证和所有权证,统称为金融资产。
所以,更确切地,应将外汇界定为是以外币表示的金融资产,它可用作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并能兑换成其他形式的外币资产和支付手段。
(2)应当注意的是,尽管理论上外汇与本币的职能并无实质性的区别,但事实上居民持有外汇在本国境内能否行使如同本币一般的职能,还要取决于本币是否已经实现了完全可兑换。
而即使是实现了完全可兑换,也只是允许本币及外汇的自由进出境和相互自由兑换,并未赋予任何外汇在境内日常交易中充当价值尺度、交易媒介或支付手段的职能。
这些职能只有本币才能执行,这是国家主权赋予本币的特殊权力。
目前,国际金融体系的发展,美元化、欧元的出现使得外汇取得了在本国境内货币的各种职能,但这只是局部现象。
2.了解我国目前的外汇管理制度。
为什么说,人民币还不是完全可兑换货币?答:(1)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这次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内容是,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按照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选择若干种主要货币,赋予相应的权重,组成一个货币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