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利率决定与利率结构
第一节 利率概述
一、利率的定义
利率——是借款人(债务人)由于在一段时期内使用了贷 款人(债权人)的资金而向贷款人支付的价格的一种度量。
借款人最初从贷款人处借到的资金总额为本金,为获得本 金的暂时使用权而支付的价格就是利率,利率通常用单位 时间内(通常为年)本金的百分比来表示。
第二节 名义利率的决定
本节重点分析无风险名义利率的决定,该名义利 率可以被看做是能代表金融市场上各种利率整体 水平的“平均利率”。
由于利率是资金的价格,与其它商品的价格决定 类似,利率也是由两种相互作用的因素决定的: 可贷资金的需求和供给。
可贷资金需求方包括:国内企业、消费者、本国 政府以及在国内市场上借钱的外国投资者;
(四)进入国内市场的外国资金 外资的流入数量主要取决于国内利率和国际利率的差异。
(五)可贷资金的总供给 =国内储蓄+外资流入+银行系统创造的货币+超额货币供 给(减去超额需求)
利率
图6-2 可贷资金的供给
可贷资金供给
三、可贷资金理论中的均衡利率
利率 D S
i
Q
图6-3 可贷资金供需均衡
利率
D
Yn = n 年期债券的适当收益率
Rf,n = n年期政府债券的收益率(到期收益率) DP = 信用风险报酬 LP = 流动性风险报酬 TA = 税收调整的利差 CALLP = 可提前偿还而产生的溢价(正利差) PUTP=可提前兑付而产生的折价(负利差) COND = 可转换性而导致的折价
二、利率的衡量
i1 i2
S S’
Q1 Q2
图6-4 可贷资金供给增加导致利率下降
专栏6-1 我国1996-2002年利率水平为 什么大幅度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