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分析模板
- 格式:doc
- 大小:51.50 KB
- 文档页数:4
试卷分析模板
一.基本信息(以乡镇为单位)。
乡镇、学科、年级、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等。
二.试卷特点与建议。
多角度分析试卷命制特点,指出试卷的不足之处,提出合理化改进建议。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对学生答题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梳理,分析问题出现背后深层次的原因。
答题情况需要进行数据分析,并举出具体例证。
四.教学措施。
通过本次试卷分析,针对学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拟采取怎样的措施有效地加以解决。
五.其他。
注:以上试卷分析内容,需要在认真研究、调阅大量试卷和统计分析数据的基础上形成,暑期将分乡镇就所撰写的试卷分析进行调研座谈。
1。
关于小学语文试卷分析(精选17篇)小学语文试卷分析篇1一、看拼音写词语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书写能力,在田字格中学生如何正确书写,怎样才能按部首正确均匀地书写。
总体来看本题的得分率不高,约85%左右。
失分原因主要在于学生不能正确书写,出现错字现象,失分最多的是“hongri”这个词语上。
个人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应加大学生书写力度,认真教给学生如何一笔一划地把字写端正、写正确。
二、写出带有下面偏旁的字,并组词本题既考查了学生对字的偏旁部首的认识,又考查了学生对字的组词的能力。
总体来看,学生对这部分的基础知识掌握的不错,得分率在95%以上,失分最多的是“页”这个部首,可能是因为这个部首汉字中用的较少或不太好组词的原因。
三、比一比,并组词本题的得分率较高,大致在97%左右。
二年级的学生对相似的字的辨别能力还是非常强的,也可能是因为题目所列出的两个相似字是平常经常见到的,所以本题的得分率较高。
主要失分在于“己、已”“晴、睛”这两组字上。
“晴、睛”这两个字的区别在于“晴”和太阳有关,所以它的部首是“日”,“睛”和“眼睛”有关,所以它的部首是“目”而不是“日”。
四、填上合适的词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怎样用合适的词来表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
学生对部分量词的用法还是比较清楚的,只是出题者在出题时没有认真核对,以至于出现了“六把刀”错误,让学生无从填写,再有答案也没有认真核对,本来是“四朵花”,答案给出了“四夺花”的错误。
五、填上反义词本题学生的得分率相当高,达到98%。
主要失分在于“过去”一词,个人认为,它的反义词应该是“将来”或“未来”,而答案给出了“现在”,个人认为不妥。
学生对“过去”的反义词也不知晓,几乎全部失分。
六、把句子补充完整并加标点本题考查学生的组句的能力,学生根据题目所列出的词语填上有一定逻辑关系的句子,形成一句话。
学生第1小题做的不错,能够补充完整,也能够填写正确的标点符号。
第2、3小题学生作答的不好,尤其是第3小题,学生的失分率很高,有的是没有说出一句完整的话,有的是没有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试卷分析教案的模板作为一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获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由作者给大家带来的试卷分析教案的模板5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试卷分析教案的模板篇1一、试卷结构试卷由(一)填空题(占22分)、(二)挑选题(占8分)、(三)运算(占33分)、(四)画一画(占10分)(五)解决问题(占27分)组成,总分100分。
二、试题整体分析纵观整体,此次数学试题很成功。
题量、难易程度适中,考察的知识点遍及整本书,且散布平均、紧凑,能很好的考察出学生此阶段的学习情形。
试题重视基础,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重视了趣味性、实践性和创新性。
突出了学科特点,以能力立意命题,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精神。
有利于考察数学基础和基本技能的掌控程度,有利于教学方法和学法的引导和培养。
(1) 强化知识体系,突出主干内容。
考核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控程度,是检验教师教与学生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水平的高低,关系到今后各方面能力水平的发展。
试题以基础知识为主,既注意全面更注意突出重点,对主干知识的考核保证了较高的比例,并保持了必要的深度。
本册重点内容——圆的认识及百分数的运用,和比的认识和运用在试卷中通过笔算、解决问题等情势得到了广泛的考察。
(2) 贴近生活实际,体现运用价值。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是新课标的一个基本理念。
本次试题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索取题材,把枯燥的知识生活化、情形化,通过填空、挑选、解决问题等情势让学生从中体验、感受学习数学知识的必要性、实用性和运用价值。
(3) 重视各种能力的考核。
作为当今信息社会的成员,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本次试题通过不同的数学知识载体,全面考核了学生的运算能力,操作能力、视察能力以及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三.具体分析1题填空,每空1分,共22分。
有分数,百分数,圆,比的内容,做到了修养重点,又很基础。
试卷分析模板试卷分析模板〔一〕本学期小六语文期末考试已经结束,现将本次考试情况做出分析,以便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良教学方法,到达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对试题的认识今年的语文试题能严格执行课标要求,渗透新课改理念。
从语文学科的根本特点出发,从小学语文的实际出发,稳中有变,深化了语文考试改革。
试题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表达改革精神。
试题设计开放、新颖、灵活,注重“强化思维、感悟、理解、积累、运用、拓展、语文学习和生活紧密结合〞,尊重学生的自我意识和独特见解,增大学生的思维容量,注重思维过和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刻意追求技巧,回避死记硬背类的试题。
充分表达了能力考查和以学生开展为本的精神。
如:语汇积累中“同音不同义〞题,出得就很不错,既考查了对知识的理解,又不脱离于生活。
“作文实践〞的1、2小题也为老师们提供了教学的努力方向。
事实说明,试题在较好地发挥了评价教学作用的同时,在促进教师教学观念、方式及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等方面,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突出根底性和实践性。
此次命题我们觉得从四方面表达了其根底性,即根底知识、根本技能、根本能力、根本态度。
相当比重的试题由书本中的问题或习题加工而来,加工的方法或采取变式的方式或结合生活常识与实践,要求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足以说明根底知识与根本技能的重要性。
语文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这张试卷中表达的更为充分,尤其“语汇积累〞和“作文实践〞两局部内容,这些试题不仅充满了人文教育性,还富有生活气息,引导学生跳出了课本的“围城〞,表达了在生活中学语文的大语文观思想。
统观试题,注重感性和理性的完美统一,更趋向实践性,表达的是人性美。
学生在答题的过程中无疑受到一次能力的考查、思想的教育和情感的陶冶。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我市小六参加考试学生XX人,优秀XX人,合格XX人,总分值XX人,平均分XX分,优秀率XX%,合格率XX%。
三、对试题及答题情况的具体分析〔一〕“根底知识〞局部本大题主要考查学生根底知识的掌握情况,试题灵活,综合性较强。
考试分析报告范文6篇————————————————————————————————作者:————————————————————————————————日期:试卷分析报告范文6篇试卷分析是教学环节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可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情况。
试卷一直以来被用来检验教学成果,试卷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在每个阶段、每门课程的学习情况。
如果能够对试卷质量进行量化分析,记录每位学生每一道题的答题情况,教师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对不同学科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合理规划,使教学和指导复习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试卷分析报告范文,仅供参考。
试卷分析报告范文篇一:试卷分析报告参考模板一、原始成绩分布情况分析文学院2005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1班应考人数73人,实际参考人数72人,平均分为75、95、从成绩分布情况来看,最高分89、5分,最低分50分;80-90段30人,70―80段24人,这两段学生最多;60-70段14人,90分以上的没有,60分以下的4人。
从总体看来,该班成绩分布合理,能够反映出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优点、典型性错误的分析(一)试题内容分析1、试题题型多样,题量合适试题题型分为: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分析题等,按照认知能力,分为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进行命题,既重视理论知识的考查,又重视应用能力的考查。
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概念、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论述题重在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个分析题从不同角度考查学生语言分析和应用能力。
2、试题难度适中本次考试依照考试大纲出题,既有对学生进行基本知识记忆考查的题目,又有考查学生分析能力的题目。
试题的难度适中,各个等级所占的分数比例大体是:容易的占20%,较易的占30%,难度适中的占20%,较难的占30%。
试题充分注意到语言学基本知识和语言应用分析能力的考查,同时也注意到适宜学生水平的发挥。
试卷分析表(模板)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 课程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 考试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一、基本信息1. 考试总分:________分2. 实际得分:________分3. 试卷难度:________(15级,1级最简单,5级最困难)4. 考试时长:________分钟5. 考试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试卷结构分析1. 选择题:________道,每题________分,共________分2. 填空题:________道,每题________分,共________分3. 简答题:________道,每题________分,共________分4. 计算题:________道,每题________分,共________分5. 论述题:________道,每题________分,共________分三、得分情况分析1. 选择题得分:________分2. 填空题得分:________分3. 简答题得分:________分4. 计算题得分:________分5. 论述题得分:________分四、错误分析1. 选择题错误原因分析:知识点掌握不牢固:________道审题不清:________道答题技巧不足:________道其他原因:________道2. 填空题错误原因分析:知识点掌握不牢固:________道计算错误:________道词语搭配错误:________道其他原因:________道3. 简答题错误原因分析:知识点掌握不牢固:________道答题思路不清晰:________道表达不准确:________道其他原因:________道4. 计算题错误原因分析:公式记忆不准确:________道计算错误:________道解题步骤不完整:________道其他原因:________道5. 论述题错误原因分析:知识点掌握不牢固:________道论述逻辑不严密:________道论证不充分:________道其他原因:________道五、改进措施1. 加强知识点复习:针对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基础知识部分,重点复习相关知识点,确保熟练掌握。
试卷分析报告范文6篇精选试卷分析是教学环节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可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情况,好的试卷可以准确的反映出学生得学习情况。
本文是为大家整理的试卷分析报告范文,仅供参考。
试卷分析报告参考模板一、原始成绩分布情况分析文学院2005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1班应考人数73人,实际参考人数72人,平均分为75、95、从成绩分布情况来看,最高分89、5分,最低分50分;80-90段30人,70―80段24人,这两段学生最多;60-70段14人,90分以上的没有,60分以下的4人。
从总体看来,该班成绩分布合理,能够反映出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优点、典型性错误的分析(一)试题内容分析1、试题题型多样,题量合适试题题型分为: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分析题等,按照认知能力,分为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进行命题,既重视理论知识的考查,又重视应用能力的考查。
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概念、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论述题重在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个分析题从不同角度考查学生语言分析和应用能力。
2、试题难度适中本次考试依照考试大纲出题,既有对学生进行基本知识记忆考查的题目,又有考查学生分析能力的题目。
试题的难度适中,各个等级所占的分数比例大体是:容易的占20%,较易的占30%,难度适中的占20%,较难的占30%。
试题充分注意到语言学基本知识和语言应用分析能力的考查,同时也注意到适宜学生水平的发挥。
例如义素分析、歧义结构分析等题目,可以考出各种程度学生的真实水平,能够拉开成绩档次。
3、试题题目设计较科学合理各层次题目所占分数比例大体上是:识记占30%,理解占30%,应用占40%。
命题覆盖各章,既全面考核,又突出重点。
各章题量所占比例是:导言、语言的社会功能、语言是符号系统占20%,语音占15%,汉字占5%,词汇占15%,语法占25%,语言的发展、语言的接触占20%。
试卷分析分析日期分析人试卷满分马老师:拿到试卷后,先来看一下自己的整体得分情况吧~整体分析:我的总分是,可提升空间最大的是模块,最容易提升的是模块,接下来我的重点突破模块是。
五大模块情况分析一、语言基础我有个(字音字形/词语/成语/文化常识)不确定,有处(病句/标点等)对其中考察的知识点比较模糊,有分是在方面丢失的,下次考试目标提升分,我将通过的方式来实现。
二、古诗文题目中有个字词解释我不确定,有话我完全没有看懂,我(能/不能)看懂文章大意,我(知道/不知道)问答题考察的题目类型。
我最薄弱的点是(字词/句子翻译/文章分析),接下来我将通过方式去提升,下一次考试我希望提升分,三、名著阅读我(有没有)读完了考题当中出现的这本书,(可以/不可以)顺利写出典型人物及其典型事例,丢失的分是因为四、写作这篇作文的题目是,我的中心思想是我(是/否)列过写作的提纲。
我打算从方面进行修改。
五、现代文阅读题目中我有 道题无法判断出题型.失分类型(填序号)文学类文本〇概括题(内容概括/行文思路1一般概括) 〇作用题(关键词/关键句/标题/关键语段) 〇赏析题(字词赏析/修辞赏析/表现手法)〇含义题(字词含义/句子含义/段落含义) 〇情感主旨题 〇人物形象题〇感悟延伸题 〇其它实用类文本 〇说明文(说明顺序/说明语言/说明方法)〇议论文(论点/论据/论证方法/论证思路) 〇非连续性文本接下来,我将通过 来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马老师提醒:不知道提升方向的话,可以试着问问老师考试策略方面①考试时间分配 阅读(古诗文、名著)现代文)写作在这次考试过程中我在 模块耗费的时间比平时多,下次需要注意。
②本次考试中,我 (有/没有)按照“踩点得分”的原则进行题目的作答,且 (有/没有)分点进行作答。
③本次考试中我的书写,卷面的工整度相比上一次 (是/否)有提升。
为下一次考试来立个小目标吧: 分失分类型:①不能梳理和概括文章基本意思②不能准确把握文章的情感主旨③没有理解题目的要求,辨别其对应的题型④对相关题型的答题思路和解题步骤不清晰⑤不能准确运用相关的语言组织答案⑥没有原文意识,使用原文的语言作答⑦其它 ⑧其它考后心得:。
试卷分析模板(一)本学期小六语文期末考试已经结束,现将本次考试情况做出分析,以便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教学方法,达到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对试题的认识今年的语文试题能严格执行课标要求,渗透新课改理念。
从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出发,从小学语文的实际出发,稳中有变,深化了语文考试改革。
试题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体现改革精神。
试题设计开放、新颖、灵活,注重“强化思维、感悟、理解、积累、运用、拓展、语文学习和生活紧密结合”,尊重学生的自我意识和独特见解,增大学生的思维容量,注重思维过和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刻意追求技巧,回避死记硬背类的试题。
充分体现了能力考查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精神。
如:语汇积累中“同音不同义”题,出得就很不错,既考查了对知识的理解,又不脱离于生活。
“作文实践”的1、2小题也为老师们提供了教学的努力方向。
事实表明,试题在较好地发挥了评价教学作用的同时,在促进教师教学观念、方式及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等方面,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突出基础性和实践性。
此次命题我们觉得从四方面体现了其基础性,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基本态度。
相当比重的试题由书本中的问题或习题加工而来,加工的方法或采取变式的方式或结合生活常识与实践,要求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足以说明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重要性。
语文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这张试卷中体现的更为充分,尤其“语汇积累”和“作文实践”两部分内容,这些试题不仅充满了人文教育性,还富有生活气息,引导学生跳出了课本的“围城”,体现了在生活中学语文的大语文观思想。
统观试题,注重感性和理性的完美统一,更趋向实践性,体现的是人性美。
学生在答题的过程中无疑受到一次能力的考查、思想的教育和情感的陶冶。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我市小六参加考试学生XX人,优秀XX人,合格XX人,满分XX 人,平均分XX分,优秀率XX%,合格率XX%。
三、对试题及答题情况的具体分析(一)“基础知识”部分本大题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试题灵活,综合性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