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区间闭塞解析
- 格式:ppt
- 大小:4.17 MB
- 文档页数:47
闭塞区间1.行车闭塞法的概念两站之间的线路称为区间。
列车在区间运行,必须区间空闲,而且必须杜绝其对向和同向同时有列车运行的可能,即必须从列车的头部和尾部进行防护。
因此,为了平安、准确、迅速、协调地完成运输生产任务,轨道交通部门在行车管理上设置了一套行车设备和相应的行车组织制度,用来控制列车的运行,这种为确保列车在区间运行平安而采取一定措施的方法称为行车闭塞法,简称闭塞。
2.行车闭塞法的作用通过时间间隔和空间间隔的方式,确保列车之间保持一定平安距离,以保证列车平安运行,防止出现列车碰撞事故。
3.区间行车组织的根本方法为了保证列车的平安运行,普遍采用的方法是隔离法。
隔离法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空间间隔法;另一种是时间间隔法。
在正常情况下,一般采用空间间隔法。
〔1〕空间间隔法:在轨道交通正线上,每隔相当距离设立一个车站、自动闭塞通过信号机,这样将正线划分为假设干个区间,在同一时间里、同一空间内只准许一辆列车运行的方法。
〔2〕时间间隔法:实际上是一种不确切的空间间隔法。
即在一个区间内,用规定的时间将同方向运行的轨道车辆彼此间隔开运行,以到达轨道车辆之间的空间间隔。
由于时间间隔法没有设备上的控制,容易发生人为的行车事故,平安性较差。
所以,时间间隔法不能确保行车平安,原那么上不采用该方法,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如临时性的缓解列车堵塞、事故起复后的车流疏散、一切中断时的行车等〕才采用。
4.闭塞区间的划分区间与站内的划分,是行车组织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划定责任范围的依据。
列车进入不同地段时必须取得相应的凭证或准许,在我国,列车占用区间的凭证通常为车站出站信号机的准许显示或目标点和速度码。
在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上,采用的闭塞方式不同,闭塞区间的划分也不相同。
闭塞区间的划分如图1-24∽图采用站间闭塞时,在单线上以两个车站的进站信号机机柱的中心线为车站与区间的分界线;在双线或多线上,分别以各线路的进站信号机机柱或站界标的中心线为车站与区间的分界线。
区间闭塞名词解释
区间闭塞是指在一个数轴上,当给定一个区间时,该区间中每个数值都有其前驱和后继存在,而且这些前驱和后继都位于该区间内部。
在数学中,区间闭塞性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区间闭塞性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作用。
在数值计算中,我们常常需要在给定的区间内寻找函数的根。
通过判断区间是否闭塞,我们可以确定在该区间内是否存在函数的根。
这在优化问题、方程求解和数值逼近等领域中具有重要价值。
从数学定义来看,区间闭塞性要求给定区间中的每个数值都有其前驱和后继。
也就是说,对于区间[a, b]中的任意数值x,存在一个x1<x和一个x2>x,都属于[a, b]。
这种闭塞性质保证了在这个区间内不能有任何的“间隙”,每个数值之间都是连续的。
区间闭塞性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在交通规划中,我们需要确定在某个时间段内道路上是否有车辆通过某个位置。
如果一个区间是闭塞的,就意味着在这个时间段内该位置上的车辆密度始终保持较高水平。
这对于交通管理和道路规划非常重要。
除了交通规划,区间闭塞性还在金融市场、生产运营和风险管理等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
例如,在金融市场中,我们需要判断某个股票或商品价格在一段时间内是否存在震荡。
如果一个价格区间是闭塞的,就意味着价格在这段时间内不存在大幅度波动,投资者可以更加稳健地进行决策。
总之,区间闭塞作为一个重要的数学概念,在实际问题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有助于我们判断和解决各类问题,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第三章区间闭塞第一节闭塞的基本概念一、相关概念1、区间的概念:为保证行车安全和铁路线路必要的通过能力,将铁路线路分成若干个长度不等的段落,每一段线路叫做一个区间。
(在同一个区间,同一时间只准许一列列车运行!)2、分界点的概念:相邻两个区间的分界称为分界点。
分界点是车站、线路所及自动闭塞区间的通过信号机的通称。
3、区间的分类:根据分界点的不同分为站间区间、所间区间、闭塞分区。
(1)站间区间:两端的分界点均为车站(2)所间区间:两端的分界点均为线路所或者线路所与车站间的区间。
(3)闭塞分区:通过信号机是自动闭塞区段上的分界点,或者一个通过信号机一个进站信号机/站界标。
4、区间与分界点的界限(1)区间与车站的界限单线:以进站信号机机柱中心线为界双线:进站信号机机柱或站界标的中心为界。
(2)区间与线路所或者通过信号机的界限以该区间通过信号机机柱的中心线为界。
5、闭塞的概念:用信号或者凭证,保证列车按照空间间隔法运行的技术方法。
6、列车由车站驶向区间运行的条件:(1)验证区间空闲(人工、轨道电路、计轴设备)(2)要有进入区间的凭证(出站信号机、通过信号机)(3)实行区间闭塞二、实行区间闭塞的基本方法:时间间隔法、空间间隔法1、时间防护(时间间隔法)指列车按照事先规定好的时间自车站发车,使两列列车之间间隔一定的运行时间。
(时间间隔法不可以保证列车运行安全)2、空间防护(空间间隔法)把铁路线路划分为若干线段,在每个线段内,只准许一个列车运行,使前行列车和追踪列车之间保持一定距离的行车方法,也就是把列车在空间上间隔开。
我国采用此种方法。
三、实现区间闭塞的制式/闭塞分类:(一)站间闭塞1、人工闭塞定义:采用电气路签或路牌、路票作为列车占用凭证,由接车站值班员检查区间是否空闲。
分类:电话闭塞、电报闭塞、路牌闭塞、路签闭塞电话闭塞(备用方法):两站通过电话联系,列车凭路票行车。
电报闭塞:两站通过电报联系,设有专门的电报闭塞机,列车凭路票行车。
区间闭塞基本概念第⼀章区间闭塞基本概念1.1概述区间信号⾃动控制:是铁路区间信号、闭塞及区段⾃动控制、远程控制技术的总称。
⽤信号或凭证,保证列车按照空间间隔制运⾏的技术⽅法称为⾏车闭塞法,简称闭塞。
⽤以完成闭塞作⽤的设备称为闭塞设备。
闭塞制度有:时间间隔法、空间间隔法。
⾏车闭塞制式⼤致经历了:电报或电话闭塞—路签或路牌闭塞—半⾃动闭塞—⾃动闭塞的发展过程。
1.2闭塞的种类现在实现闭塞的⽅法⼀般有以下四种:1.⼈⼯闭塞:它采⽤电⽓路签(牌)闭塞作为占⽤区间的凭证,相邻两站都设有电⽓路签(牌)机,⾮经两站同意,并办理⼀定⼿续,不能从中取出路签(牌);在取出⼀个路签(牌)后,不能取出⼆个。
这就保证了同时只有⼀列列车在区间内运⾏。
因为这种⽅法在交接凭证和检查区间状态都有要依靠⼈来完成,所以叫做⼈⼯闭塞,这种闭塞⽅法在我国已经很少采⽤。
2. 半⾃动闭塞:是以出站信号机或线路所的通过信号机显⽰的进⾏信号作为列车占⽤区的凭证,发车站的出站信号机或线路所的通过信号机必须经两站同意,办理闭塞⼿续后才能放开放,列车进⼊区间后⾃动关闭,在没有检测区间中否留有车辆的设备时,还须由接车站值班员确认列车的完全到达,办理解除闭塞⼿续;⽽且在列车未到达接车站以前,向该区间发车⽤的所有信号都不得开放,这就保证了两站间的区间内同时只有⼀列列车运⾏。
这种⽅法既要⼈的操纵,⼜需依列车⾃动动作,所以叫半⾃动闭塞。
3.⾃动闭塞:是在列车运⾏中⾃动完成闭塞作⽤的,它将整个区间划分为若⼲个闭塞分区,每个闭塞分区的起点装设通过信号机,列车运⾏借助车轮与轨道电路接触发⽣作⽤,⾃动控制通过信号机的显⽰。
这种⽅式不需要办理闭塞⼿续,⼜可开⾏追踪列车,既保证了⾏车安全⼜提⾼了运输效率。
⾃动闭塞⽐其他各种闭塞⽅式都要优越,是⼀种先进的闭塞⽅式。
这种⽅法因为不需要⼈的操纵,所以叫做⾃动闭塞。
4. 列车运⾏间隔⾃动控制(移动闭塞):这种制式不需要将区间划分成固定的若⼲闭塞分区,⽽是在两个列车之间⾃动地调整运⾏间隔,使之经常保持⼀定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