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走向新世纪的对外关系》教案华东师大版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6
华师大版历史八下第16课《走向新世纪的对外关系》教案内容标准:以我国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的活动等史实为例,说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
本课重点:亚太经合组织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合作组织本课难点:恐怖主义的概念自主学习:一、加入亚太经合组织1、背景:20世纪90年代,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结束,国际关系显现出()的发展趋势,要和平、()、促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流2、时间:()年,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3、贡献: 2001年,在的(),成功主办了亚太经合组织年会和第9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4、影响:为亚太经合组织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增强了人们对恢复世界经济增长的信心。
二、合作组织的成立1、时间:()年6月,在。
2、成员国3、性质:是一个以互信求()、以互利求()的新型区域性合作组织。
4、意义:三、维护世界与地区和平1、当今世界局势的特点:2、维护世界和平的主要贡献3、维护世界和平的意义一、选择题1、英文缩写APEC 代表的国际组织是()A、亚太经合组织B、亚洲开发银行C、世界卫生组织D、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取得下列外交成就的先后顺序是()①中美建交②加入世界贸易组织③承办APEC会议④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④①③②D、④①②③3、“合作组织”的成员国有()①②俄罗斯③哈萨克斯坦④吉尔吉斯斯坦⑤塔吉克斯坦⑥乌兹别克斯坦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⑥4、2008年是纪念周恩来诞辰110周年。
小文同学想制作一个主题为“周恩来风云”的网页,下列内容不适合选入该网页的有()A、出席亚非会议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C、与美国总统尼克松会谈D、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5、当今时代的主题是()A、和平与发展B、地区冲突与局部战争C、霸权主义D、强权政治三、查阅相关资料,完成下面表格。
总体和。
初中-历史-打印版第16课走向新世纪的对外关系例1 从1919年巴黎和会上遭受列强宰割到2001年成功举办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我国的国际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
影响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B.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C.抗美援朝取得胜利D.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分析此题考查分析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由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到新中国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以及取得的一系列外交成果的最重要的原因是中国的综合国力的强大。
故答案是D。
例2 下列世界性和地区性的国际组织,结合所学,中国没有加入的是( )A.联合国B.亚太经合组织C.上海合作组织D.北美自由贸易区分析解读此题,可用排除法,教材中明确提到中国加入了联合国、亚大经合组织和上海合作组织,但没有提到北美自由贸易区,因此正确答案为:北美自由贸易区,此题考查对世界知识的熟悉程度和分析能力。
北美自由贸易区由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3国组成,1994年1月1日,北美自由贸易区宣布成立。
对北美各国乃至世界经济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故答案为D。
例3 对当今世界形势,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美国独霸世界B.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C.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此伏彼起D.全球化趋势在不断深入分析苏联解体后,时至今日,国际关系呈现出多极化的发展趋势,主要政治力量之间相互牵制、相互制约,美国独霸世界的图谋很难得逞。
故答案为A。
例4 下列不是发生在2001年的重大事件是( )A.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B.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C.北京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D.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在上海召开分析本题考查识记能力。
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是在1991年。
故答案为A。
第16课走向新世纪的对外关系内容提要一、加入亚太经合组织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的解体,世界上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和组合,国际关系显现出多极化的发展趋势,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流。
亚太经合组织成立于1989年,是亚太地区重要的政府间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1991年,中国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2001年,中国成功举办了亚太经合组织年会。
二、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2001年6月,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元首在上海签署宣言,宣布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这是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性合作组织。
三、维护世界与地区和平世纪交替之际,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
一方面,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另一方面,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此伏彼起,突发性事件接连不断,给国际安全带来了很多不安定的因素。
世界局势呈现出“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的特点。
导学目标基础知识了解掌握中美关系改善、中国外交事业重大发展的过程及其原因和表现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日建交、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能力训练过程方法阅读资料获取信息指导学生利用课本图片和课外网络等资源,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中美关系出现转机的原因探索归纳指导学生用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事件,总结中国外交所取得的重大成就,理解其原因,并与现实比对,以史鉴今情感态度价值观爱国情感上个世纪70年代,出现了许多国家争取与我国建交的热潮,证明美国原先“遏制中国”而进行外交封锁的僵局已被打破,我国外交出现新局面,值得炎黄子孙引以为荣开放观念重视外交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加入WTO等外交成果,直接推动了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统一大业的进展,同时也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教学重点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中美关系改善,两过逐渐走向“双嬴”教学难点中美关系改善和中国外交成就辉煌的原因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形式:新授教师讲解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复习旧课,讨论回答:周恩来在建国初期的外交活动有哪些主要贡献?(A.访问印度、缅甸,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参加万拢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C.出席日内瓦会议,进行积极的外交努力,促成一系列和平协议的签定。
第16课走向新世纪的对外关系自主学习:一、加入亚太经合组织:1.背景:20世纪90年代,苏美争霸的两级格局结束,国际关系显现出的发展趋势,要和平、、促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流。
2.时间:年,中国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3.贡献:2001年10月,在,中国政府成功主办了亚太经合组织年会和第9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4.影响:为亚太经合组织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增强了人们对恢复世界经济增长的信心。
二、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1.时间:年6月,在中国上海。
2.成员国:中国、、、吉尔吉斯坦、乌兹别克斯坦。
3.性质:是一个以互信求、互利求的新型区域性合作组织。
4.意义:对维护本地区的安全和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维护国际社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三、维护世界与地区的和平:1.目前世界局势的特点:、;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
2.中国的外交策略(调整):⑴继续奉行的和平外交政策;⑵积极参与和其他国际事务;⑶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⑷反对和强权政治;⑸反对一切形式的;⑹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课时训练: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新中国20世纪90年代所取得的外交成就()A、中国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B、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C、香港回归D、澳门回归2、本世纪初,由我国发起创立,总部设在中国上海的政府间国际组织是()A、亚太经合组织 B 、东盟 C、欧盟 D、上海合作组织3、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是()A、1954年日内瓦会议B、1955年亚非会议C、1955年万隆会议D、2001年APEC会议4、如果你是21世纪初的一名记者,想要了解APEC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最新情况,你会前往()A、东京B、北京C、纽约D、上海5、下列国家不属于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的是()A、中国B、俄罗斯C、哈萨克斯坦D、日本6、21世纪初,我国外交战线取得的重大成就有()①北京申奥成功②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③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年会④成功加入世贸组织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②③7、新中国的外交战线能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根本原因是()A、外交策略的得当B、西方国家对华态度的改变C、综合国力的提高D、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8、当今时代的主题是()A、发展与改革B、改革与开放C、战争与和平D、和平与发展9、新中国为维护地区与世界和平作出了哪些重要贡献?参考答案第16课:1—5:B A C C B 6—10:B D A C A 11—15:B B D A A16—18:C C D。
华师大版历史八下第16课《走向新世纪的对外关系》教案1一、教学目标1.知识识记亚太经合组织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合作组织2.能力培养(1)通过了解重要国际组织和世纪之交的重大外交活动,增强学生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能力。
(2)通过了解对外开放所取得的多方面成果,增强学生对外交工作与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认识能力3.情感教育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参与国际组织对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对参与世界活动、展开国家合作的重要性的认识。
(2)通过了解世纪之交的外交成就,认识成功的外交活动使的国际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加深对外交政策的理解二、教学要点1.重点:亚太经合组织、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难点:恐怖主义的概念三、教学用具:课件四、学情分析(1)外交的基础,有赖于综合国力;但在本课中这点不是很突出,这一点有必要向学生讲清楚,对古代史中的对外交往,学生比较熟悉,因而设计上从古代史中的对外交往中的经验教训,得出结论,便于学生理解。
(2)一方面,学生对外交方面、特别是国际关系方面的内容了解相对比较少;另一方面,90年代以来的外交方面的网上资料很多,个别学生善于上网查资料,因而在教学设计上,问题的设置以课本为主,让学生上台操作,演示上网查资料的过程。
五、教学设计:关于自古以来以政府为主体的对外交往,你了解多少?张骞出使西域玄奘西行、遣唐使→形成“中华文化圈”郑和下西洋闭关锁国近代百年屈辱史(弱国无外交,近代史中,才出现“外交”这种说法)建国后本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神,政府展开了积极的外交活动→70年代,开创了外交方面的新局面同学们,从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唐朝玄奘西行、遣唐使、明朝郑和下西洋中我们可以发现,这些朝代这些朝代有什么共同点呢?政府比较强大,而且比较积极、主动参与对外交往;从明清的闭关锁国、近代百年屈辱史中我们可以发现,这些时期的政府有什么共同点?政府国力比较衰弱,拒绝对外交往或被动对外交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从此,人民站起来了,政府展开了积极的外交活动,取得很多成就,特别是70年代,开创了外交方面的新局面。
第16课走向新世纪的对外关系基础知识知识与能力了解掌握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
过程与方法以一些活动史实为例,说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开放观念重视外交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加入WTO等外交成果,直接推动了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统一大业的进展,同时也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教学重点亚太经合组织,上海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教学难点世界局势。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形式新授教师讲解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复习旧课,讨论回答:周恩来在建国初期的外交活动有哪些主要贡献?(A.访问印度、缅甸,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参加万拢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C.出席日内瓦会议,进行积极的外交努力,促成一系列和平协议的签定。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周恩来“改变了万隆会议的航程”,又在日内瓦会议上努力缓和了东西方之间的紧张局势,连美国的代表史密斯都被感动了。
周恩来当时就为新中国赢得了很高的国际声誉,后来继续作出很多贡献,不仅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而且有助于联合国处理国际关系中的棘手问题。
1976年1月9日,周恩来的逝世不仅是中国人民的损失,也是世界人民的损失,所以联合国大厦在那一天破天荒地降了半旗。
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盛赞周恩来:“他卓有成效地管理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自己却没有留下一个子女;他为中国巨大的国民经济殚精竭虑,不知经手过多少钱财,却没有在外国银行里给自己存人一分钱……”周恩来在最后的岁月里,带病进行了哪些意义重大的外交活动?他所开创的新中国外交事业后来又有怎么样的发展?请大家阅读课文。
(安排学生先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探索、交流、讨论、练习)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一、加入亚太经合组织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的解体,世界上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和组合,国际关系显现出多极化的发展趋势,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流。
亚太经合组织成立于1989年,是亚太地区重要的政府间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第16课走向新世纪的对外关系一、教学目标1.知识识记亚太经合组织某某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某某合作组织2.能力培养(1)通过了解重要国际组织和世纪之交中国的重大外交活动,增强学生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能力。
(2)通过了解中国对外开放所取得的多方面成果,增强学生对外交工作与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认识能力。
3.情感教育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中国参与国际组织对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对参与世界活动、展开国家合作的重要性的认识。
(2)通过了解世纪之交中国的外交成就,认识成功的外交活动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加深对中国外交政策的理解。
二、教学要点1.重点:亚太经合组织、某某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难点:恐怖主义的概念三、教学用具:课件四、学情分析:(1)外交的基础,有赖于综合国力;但在本课中这点不是很突出,这一点有必要向学生讲清楚,对中国古代史中的对外交往,学生比较熟悉,因而设计上从古代史中的对外交往中的经验教训,得出结论,便于学生理解。
(2)一方面,学生对外交方面、特别是国际关系方面的内容了解相对比较少;另一方面,90年代以来的外交方面的网上资料很多,个别学生善于上网查资料,因而在教学设计上,问题的设置以课本为主,让学生上台操作,演示上网查资料的过程。
五、教学设计:关于中国自古以来以政府为主体的对外交往,你了解多少?X骞出使西域玄奘西行、遣唐使→形成“中华文化圈”X和下西洋闭关锁国近代百年屈辱史(弱国无外交,近代史中,中国才出现“外交”这种说法)建国后本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神,中国政府展开了积极的外交活动→70年代,中国开创了外交方面的新局面同学们,从西汉X骞出使西域、唐朝玄奘西行、遣唐使、明朝X和下西洋中我们可以发现,这些朝代这些朝代有什么共同点呢?中国政府比较强大,而且比较积极、主动参与对外交往;从明清的闭关锁国、近代百年屈辱史中我们可以发现,这些时期的中国政府有什么共同点?中国政府国力比较衰弱,拒绝对外交往或被动对外交往;中华人民某某国成立,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政府展开了积极的外交活动,取得很多成就,特别是70年代,中国开创了外交方面的新局面。
第16课走向新世纪的对外关系学习目标1、知道我国参加亚太经合组织、上海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海合作组织等历史事实。
2.了解重要国际组织和世纪之交中国的重大外交活动,增强自己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能力。
3.认识成功的外交活动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增强自己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加深对中国外交政策的理解。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亚太经合组织、上海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难点:恐怖主义的概念学法指导收集并分析资料、讲述故事、设疑讨论、合作探究自主学习(一)加入亚太经合组织1、背景:20世纪90年代,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结束,国际关系显现出(多极化)的发展趋势,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流。
2、时间:( 1991 )年,中国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3、贡献: 2001年,在中国的(上海),成功主办了亚太经合组织年会和第9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4、影响:为亚太经合组织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增强了人们对恢复世界经济增长的信心。
(二)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1、时间:( 2001 )年6月,在中国上海。
2、成员国: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
3、性质:是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性合作组织。
新课学习一、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上海2001年经合组织年会会议的主题是“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
二、外交大事记二、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1、成立背景?面临共同问题:边境走私、民族分裂分子的分裂活动、边境贸易、边境资源的开发……2、合作的领域?政治、安全、外交、经贸、文化等方面全面互利合作3、联合行动的主要活动?举行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1、原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提高,影响力增强,在国际外交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时间 2001年10月3、地点上海4、成果与19位领导人会晤;发表讲话;讨论全球和地区经济形势、面向新世纪的亚太经合组织框架等问题,通过《上海共识》;宣读《领导人宣言》等5、意义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是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第16课走向新世纪的对外关系一、教学目标1.知识识记亚太经合组织上海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海合作组织2.能力培养(1)通过了解重要国际组织和世纪之交中国的重大外交活动,增强学生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能力。
(2)通过了解中国对外开放所取得的多方面成果,增强学生对外交工作与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认识能力。
3.情感教育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中国参与国际组织对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对参与世界活动、展开国家合作的重要性的认识。
(2)通过了解世纪之交中国的外交成就,认识成功的外交活动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加深对中国外交政策的理解。
二、教学要点1.重点:亚太经合组织、上海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难点:恐怖主义的概念三、教学用具:课件四、学情分析:(1)外交的基础,有赖于综合国力;但在本课中这点不是很突出,这一点有必要向学生讲清楚,对中国古代史中的对外交往,学生比较熟悉,因而设计上从古代史中的对外交往中的经验教训,得出结论,便于学生理解。
(2)一方面,学生对外交方面、特别是国际关系方面的内容了解相对比较少;另一方面,90年代以来的外交方面的网上资料很多,个别学生善于上网查资料,因而在教学设计上,问题的设置以课本为主,让学生上台操作,演示上网查资料的过程。
五、教学设计:关于中国自古以来以政府为主体的对外交往,你了解多少?张骞出使西域玄奘西行、遣唐使→形成“中华文化圈”郑和下西洋闭关锁国近代百年屈辱史(弱国无外交,近代史中,中国才出现“外交”这种说法)建国后本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神,中国政府展开了积极的外交活动→70年代,中国开创了外交方面的新局面同学们,从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唐朝玄奘西行、遣唐使、明朝郑和下西洋中我们可以发现,这些朝代这些朝代有什么共同点呢?中国政府比较强大,而且比较积极、主动参与对外交往;从明清的闭关锁国、近代百年屈辱史中我们可以发现,这些时期的中国政府有什么共同点?中国政府国力比较衰弱,拒绝对外交往或被动对外交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政府展开了积极的外交活动,取得很多成就,特别是70年代,中国开创了外交方面的新局面。
第 16课走向新世纪的对外关系教学目标:•知识识记:亚太经合组织上海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海合作组织•能力培养:•通过了解重要国际组织世纪之交中国的重大外交活动。
增强学生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能力。
•通过了解中国对外开放所取得的多方面成果,增强学生对外交工作与经济发展相互关第的认识能力。
•情感教育与价值观•通过了解中国参加国际组织对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对参与世界活动、展开国际合作的重要性的认识。
•通过了解世纪之交中国的外交成就,认识成功的外交活动使中国的困际志位和作用不断提高,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加深对中国外交政策的理解。
教学重点:1 、重点:亚太经合组织上海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2 、难点:恐怖组织的概念。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提问:中国是什么时候加入联合国的?加入联合国对中国发展有什么重要影响。
•中国与亚太经合组织( 1 )先扼要介绍国际组织的作用,国际组织是发展国与国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交往合作的纽带,是协调国际经济、政治关系,调节国际争端的主要力量,是争取世界和平、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
•什么是区域性国际组织。
区域性国际组织是指位于同一地区的国家为了维护共同的利益,维护本地区的和平与安全,发展本地区的经济和文化,逐步走向联合而建立的国际组织。
•请学生阅读课本第 101 页小字,具体认识亚太经合组织的性质和作用。
通过阐述亚太经合组织对地区经济所起的重要作用,来说明中国加入这一组织的必要性出示下表:历届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各简况表请学生阅读课本小字及图片,回答问题:( 1 )在上海召开的这次会议有什么特殊的背景?( 2 )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有什么惯例?•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可先制作一幅六国位置图或利用《世界地图》,找出六国的具体位置,重点介绍中俄等国边界概况。
•成立的背景:可具体介绍中俄等国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如边境走私、民族分裂分子的分裂活动、边境贸易、边境资源的开发等。
华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历史《走向新世纪的对外关系》导学案教学案华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历史《走向新世纪的对外关系》导学案教学案第15课走向新世纪的对外关系【学前指导】新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以我国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的活动等史实为例,说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
【自主学习】一、加入亚太经合组织:1.背景:20世纪90年代,苏美争霸的两级格局终止,国际关系显现出的进展趋势,要和平、、增进展成为时期的主流。
2.时刻:年,中国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4.阻碍:为亚太经合组织的进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增强了人们对恢复世界经济增加的信心。
二、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1.时刻:年6月,在中国上海。
2性质:是一个以互信求、互利求的新型区域性合作组织。
3.意义:对保护本地域的平安和稳固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保护国际社会提供了宝贵的体会和启发。
三、保护世界与地域的和平:1.目前世界局势的特点:、;整体缓和,局部紧张;整体稳固,局部动荡。
2.中国的外交策略(调整):⑴继续奉行的和平外交政策;⑵踊跃参与和其他国际事务;⑶进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⑷反对和强权政治;⑸反对一切形式的;⑹踊跃推动成立公正合理的;【合作探讨】一、新中国为保护地域与世界和平作出了哪些重要奉献?二、新中国的外交战线能取得举世注视成绩的全然缘故是什么?【达标巩固】一、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新中国20世纪90年代所取得的外交成绩()A、中国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B、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C、香港回归D、澳门回归二、本世纪初,由我国发起创建,总部设在中国上海的政府间国际组织是()A、亚太经合组织B 、东盟C、欧盟D、上海合作组织3、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是()A、1954年日内瓦会议B、1955年亚非会议C、1955年万隆会议D、XX年APEC会议4、若是你是21世纪初的一名记者,想要了解APEC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最新情形,你会前去()A、东京B、北京C、纽约D、上海五、下各国家不属于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的是()A、中国B、俄罗斯C、哈萨克斯坦D、日本六、21世纪初,我国外交战线取得的重大成绩有()①北京申奥成功②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③成功举行亚太经合组织年会④成功加入世贸组织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②③7、新中国的外交战线能取得举世注视成绩的全然缘故是()A、外交策略的适当B、西方国家对华态度的改变C、综合国力的提高D、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华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历史《走向新世纪的对外关系》导学案教学案第15课走向新世纪的对外关系【学前指导】新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以我国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的活动等史实为例,说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
第16课走向新世纪的对外关系
【内容标准】
以我国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的活动等史实为例,说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亚太经合组织上海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海合作组织等知识。
通过了解中国对外开放所取得的多方面成果,增强学生对外交工作与经济发展相互关第的认识能力。
2、过程与方法:以一些活动史实为例,说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世纪之交中国的外交成就,认识成功的外交活动使中国的困际志位和作用不断提高,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教学要点】
重点:亚太经合组织上海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难点:恐怖组织的概念。
【导入新课】
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
提问:中国是什么时候加入联合国的?加入联合国对中国发展有什么重要影响。
【新课探究】
一、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1.背景:20世纪90年代,苏美争霸的两级格局结束,国际关系显现出多极化的发展趋势,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流。
教师扼要介绍国际组织的作用:国际组织是发展国与国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交往合作的纽带,是协调国际经济、政治关系、调节国际争端的主要力量,是争取世界和平、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
解释什么是区域性国际组织:区域性国际组织是指位于同一地区的国家为了维护共同的利益,维护本地区的和平与安全,发展本地区的经济和文化,逐步走向联合而建立的国际组织。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 101 页内容,具体认识亚太经合组织(APEC)的性质和作用。
通过阐述亚太经合组织对地区经济所起的重要作用,来说明中国加入这一组织的必要性
2.时间:1991 年,中国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3.贡献:2001年,在中国的上海,成功主办了亚太经合组织年会和第9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4.影响:为亚太经合组织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增强了人们对恢复世界经济增长的信心。
二、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
1、成立的背景:中俄等国面临共同的问题,如边境违私,民族分裂分子的分裂活动,边境贸易,边境资源开发等。
2、时间:2001年6月,在中国上海。
成立的经过:由“上海五国”组织演变而来,是从军事合作为主,逐步扩大到政治、安全、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全面互利合作。
3、成员国: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
4、性质:是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性合作组织。
5、意义:促进了各成员国之间的睦邻互信和友好合作,对维护本地区的安全和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探索新型国家关系和新型区域合作模式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教学提示:可先制作一幅六国位置图或利用《世界地图》,找出六国的具体位置,重点介绍中俄等国边界概况。
三、维护世界与地区的和平
1.目前世界局势的特点: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
2.中国的外交调整:
⑴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⑵积极参与联合国和其他国际事务。
⑶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
⑷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⑸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⑹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3.意义:①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
②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进一步提高。
③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总结巩固】
外交的成功,有赖于综合国力;外交的取向,取决于外交政策;外交的成功,得益于外交策略。
【真题训练】
1、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关系呈现出的发展趋势是(A )
A、多极化
B、两极化
C、单极化
D、一体化
2、2001年10月,亚太经合组织第9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举办地是(D )
A、东京
B、曼谷
C、莫斯科
D、上海
3、世纪之交,时代的主题是(A )
A、和平与发展
B、稳定与缓和
C、和平与战争
D、信任与团结
4、世纪之交世界局势呈现出的特点是( C )
①总体和平,局部战争②总体缓和,局部紧张③总体稳定,局部动荡④总体发展,局部倒退 A、①②④ B、
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5、下列有关上海合作组织的表述,正确的是( C )
A、是亚太地区重要的政府间政治组织
B、成员国包括中国、俄罗斯等5个国家
C、促进了各成员国之间的睦邻互信和友好交往
D、是一个全球性的经济合作组织
6、21世纪初出现了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性合作组织是( B )
A、亚太经合组织
B、上海合作组织
C、上海五国组织
D、世界卫生组织
7、下列事件,不是发生在2001年的是( A )
A、上海五国组织成立
B、中国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年会
C、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D、亚太经合组织第9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教学实践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