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30 诗四首《游山西村》练习 鲁教版五四制
- 格式:doc
- 大小:99.50 KB
- 文档页数:24
《诗四首》同步练习一、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字词注音。
草盛( ) 荒秽( ) 草木长( ) 燕( )然候骑( ) 鸡豚( ) 叩( )门萧( )关箫( )鼓2.解释下列加粗字的含义。
①晨兴理荒秽( ) ②带月荷锄归( )③道狭草木长( ) ④但使愿无违( ),( )⑤使至塞上( ) ⑥单车欲问边( )⑦江入大荒流( ) ⑧仍怜故乡水( )3.填空。
①《归园田居》选自,共有首,本诗是第首。
作者,我们曾经学过他写的诗前序。
成语“”就出自他的这篇文章。
②《使至塞上》是作者出使边塞时所作,他是唐代著名的诗人,苏轼曾评论他的诗“,。
”③《游山西村》选自,作者,字,号, (朝)著名诗人。
4.填写诗句。
①,带月荷锄归。
②衣沾不足惜,。
③,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
④山随平野尽,。
,云生结海楼。
⑤,柳暗花明又一村。
,衣冠简朴古风存。
二、阅读阅读下列各首古诗,回答诗后问题。
(一)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5.全诗表达了作者陶渊明什么思想?6.“但使愿无违”一句中,“愿”具体指什么?7.说一说“带月荷锄归”一句写出了什么意境?这一句包含了作者什么感情?8.体会一下全诗在语言运用上有何特点。
(二)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9.本诗从体裁上看,是一首诗。
10.本诗首联交代了和。
11.说一说本诗中写得最精彩的是哪两句?写出了什么意境?你能用画笔描绘出来吗?12.找出本诗中的对偶句,并用自己的话解释一下。
(三)渡荆门送别。
《诗四首》基础练习归园田居(其三)一、做个“小神童”请放声背诵《归园田居》(其三),并把这首诗写在下面。
归园田居(其三),。
,。
,。
,。
二、看你能否准确回答下列问题。
(加油干哪!)1.此诗选自《》,作者,名,字,(朝)人。
《归园田居》共五首,作于陶渊明辞官归隐后的第二年。
2.本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使至塞上一、做个“小神童”请有感情地背诵《使至塞上》,并把它写在下面。
使至塞上,。
,。
,。
,。
二、看你能否准确回答下列问题。
(加油干哪!)1.此诗选自《》,作者,(朝)诗人。
此诗是开元二十五年,王维以监察御史身份出使边塞时所作。
2.“,。
”描写边塞奇特壮丽的风光。
3.此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渡荆门送别一、做个“小神童”请有感情地背诵《渡荆门送别》,并把这首诗写在下面。
渡荆门送别,。
,。
,。
,。
二、看你能否准确回答下列问题。
(加油干哪!)1.此诗选自《》,作者,字,朝人。
2.“,”描写江上美景。
3.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游山西村一、做个“小神童”请有感情地背诵《游山西村》,并把这首诗写在下面。
游山西村,。
,。
,。
,。
二、看你能否准确回答下列问题。
(加油干哪!)1.此诗选自《》,作者,字,号。
(朝)著名诗人。
现存诗作近万首,是我国诗歌历史上最“多产”的作家。
有《》《》等传世。
2.“,”蕴含深刻哲理。
3.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内容精选学知识要点,背诵课文,基础知识很重要!人教版初中语文和你一起共同进步学业有成!《游山西村》同步练习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腊酒浑()鸡豚()叩门()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丰年留客足鸡豚。
()(2)从今若许闲乘月。
()3、填空:《游山西村》选自,作者,字,号,(朝)著名诗人。
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4、全诗紧扣一个“ ”字,按推移展开叙述。
5、首联写出了什么内容?6、“古风存”一句用来赞美农民的什么品格?7、本诗中哪两句流传最广?含有什么哲理?你是怎样理解这两句诗的?请结合自己的体会谈一谈。
8、“柳暗花明”写出了自然美景,请问:①为什么用“暗”来形容“柳”、用“明”来形容“花”?②“柳暗花明”流传下来成为一个成语,它现在意思通常指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 hún tún kòu2、(1)小猪(2)闲游3、《剑南诗稿》陆游务观放翁南宋4、游时间5、写出了丰收的年景和农民热情好客的淳厚性格。
6、用农民服饰的简朴盛赞他们性格的淳厚质朴。
7、“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用来比喻人在遇到困境时会生出许多希望。
8、①柳色深绿,所以用“暗”;花光艳丽,所以用“明”。
②比喻困境后重新出现转机,看到希望。
相信自己,就能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教师不光要传授知识,还要告诉学生学会生活。
数学思维可以让他们更理性地看待人生。
部编版七下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精品习题及答案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20.古代诗歌五首一、登幽州台歌/陈子昂二、望岳/杜甫三、登飞来峰/王安石四、游山西村/陆游五、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一、《登幽州台歌》陈子昂【习题及解析】一、理解性默写:1、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表达陈子昂怀才不遇的诗句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2、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抒发诗人独立于悠悠天地间,孤独寂寞之情的诗句是: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二、选择题:1、赏析《登幽州台歌》,有误的一项是( D )A.首联中的“古人”指古代的明君贤士,这句表现了诗人对历史上君臣遇合,风云聚会成就一番事业的无限向往之情。
B.颔联中的“来者”指后世的明君贤士,这句表现了诗人苦于人生有限而不及见“来者”的无限伤感之意。
C.颈联“念天地之悠悠”中的“悠悠”意思为“长远得无穷无尽的样子。
”D.尾联“独怆然而涕下”中的“涕”解释为“鼻涕”。
【解析】D、“涕”解释为“眼泪”。
2、对《登幽州台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C )A.诗中“古人”、“来者”指的是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
B. “念天地之悠悠”是以空间宽阔衬托孤寂之感。
C.“怆然而涕下”是因为时间的消逝,空间的寂寥。
D.“幽州台”即“蓟北楼”,是当时燕昭王礼贤下士的处所,诗人因此有感而发。
【解析】C、“怆然而涕下”是因为天地如此之大,抱负却无从施展,强烈的希望与强烈的失望,形成了无法排解的巨大忧愤、郁闷。
3、下列对《登幽州台歌》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通过抒发诗人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表现了诗人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孤独寂寞之情。
B.“前木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古人”在这里指古代的贤君,“来者”则指当今的英主。
C.诗的第三句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将空间的宽阔与诗人的孤独进行对比,写出了诗人报国无门的孤独。
D.诗的第四句描绘了诗人孤单、寂寞、悲哀、苦闷的情绪,面对辽阔的山河,诗人的这种情绪尤为浓烈,分外动人。
七年级下册初中语文同步练习册鲁教版五四制答案1、9.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亘古(gèng)襁褓(qiǎng)粗犷(guǎng)美不胜收(shèng)B.炽热(chì)抖擞(sǒu)字帖(tiè)面面相觑(qù)(正确答案)C.晌午(shǎng)蓦然(mù)苍劲(jìng)弄巧成拙(zhuō)D.哽咽(yè)尴尬(gān)辐射(fú)气冲斗牛(dòu)2、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单选题] *泻(正确答案)照浮流3、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或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单选题] *A、跫(qióng)音春帷(帷幕)窗扉(门)B、炫(xuàn)耀慰藉(jiè)归(回家)人C、威仪(外貌仪表)相融(róng)向(对着)晚(正确答案)D、红硕(大)霹雳(lì)虹霓(ní)4、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单选题] *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B.虽有槁暴不复挺者C.君子生非异也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正确答案)5、1与李白并称“李杜”的是杜牧。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6、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脉脉mò忏悔chàn(正确答案)B、狙击zǔ鸟瞰kànC、抨击pēng 发酵xiàoD、干涸hé百舸争流kě7、补全句子:意兴()然[单选题] *卬昂盎(正确答案)醠8、1介绍工艺流程一般按照工序的先后顺序逐一介绍,突出每个步骤的操作要领。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9、1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匠和百代文宗之名。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10、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脉脉mò颤动zhàn 乘凉chéng独处chǔB、酣睡hān 参差cī袅娜nuó蓊蓊郁郁wěng(正确答案)C、点缀zhuì倩影qiàn 幽僻bì梵婀玲fánD、惦着diàn羞涩sè宛然wǎn 踱着步dù11、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荔枝(lì)吹嘘(xū)B、奶酪(lào)珊瑚(shān)C、贮藏(chǔ)嘲讽(zhāo)(正确答案)D、渣滓(zǐ)雌雄(cí)12、1希望别人原谅自己,可以说“请原谅”,也可以说“请包涵”。
《游山西村》教学目的:知识与能力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古诗,背诵并默写。
2、品读重点词语,感受乡亲们的淳朴热情以及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
3、理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思,尝试加以运用。
过程与方法找诗眼,读读,议议,探究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哲理思想,陶冶美的情操。
教学重点: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诗境。
2、背诵此诗。
教学难点:体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哲理思想教学过程:一、解诗题,知作者1.今天,我们学习第二首古诗《游山西村》。
作者是陆游,你们都读过陆游的那些诗呢?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
他出生于北宋末年,一生处于国家动乱、人民苦难的严重关头。
他能文能武,主张抗金,收复失地,写下许多忧国忧民的诗篇,是一位受人敬仰的爱国诗人。
2.“山西村”在什么地方?“游山西村”是什么意思?二、背景简介:爱国诗人陆游在政治斗争中,屡受统治集团投降派的排挤打击,但他坚持抗金主张,始终不渝。
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陆游由于支持张俊北伐失败被罢官还乡。
居山阴(今绍兴)镜湖之三山村。
这道诗作于次年春。
诗中生动地描写了农村淳朴的习俗和美丽的自然风光,表现出作者对农村生活的真挚的情感。
三、抓字眼,明诗意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诗的方法。
2.学生结合注释,自由阅读,自主思考。
教师巡视指导。
3.指名读诗,正音。
4.集体交流:能读懂哪些?还有哪些不懂?教师相机进行指导。
(1)乡亲们是怎样招待这位从远方来的客人呢?出示古诗的一二两句。
(不要笑农家的腊酒浑浊,丰年待客的鸡肉猪肉够充足)请同学们再去反复地读这两句诗,告诉老师你读到了什么?能抓住重点词进行品读吗?也就是说你从那些关键词中体会到了山民的热情。
预设:“足”是什么意思?指什么足,想像一下,山民招待客人时会让客人怎样喝酒,要求客人怎样吃肉,对,这就是农家人,他们会尽其所有、想尽办法的去招待客人,唯恐自己不够客气。
《游山西村》赏析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下】内容:【原诗】【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赏析】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原诗】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译文】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屿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繁。
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
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
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
【作者】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
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
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
孝宗时赐进士出身。
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
晚年退居家乡。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
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背景】此作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初春,当时陆游正罢官闲居在家。
在此之前,陆游曾任隆兴府(今江西南昌市)通判,因在隆兴二年(1164)积极支持抗金将帅张浚北伐,符离战败后,遭到朝廷中主和投降派的排挤打击,以“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从隆兴府通判任上罢官归里。
陆游回到家乡的心情是相当复杂的,苦闷和激愤的感情交织在一起,然而他并不心灰意冷。
“慷慨心犹壮”(《闻雨》)的爱国情绪,使他在农村生活中感受到希望和光明,并将这种感受倾泻到自己的诗歌创作里。
此诗即在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市)所作。
【主题思想】这首诗写作者到山西村做客,生动地描画出一幅色彩明丽的农村风光,表达了诗人对农村纯朴民风的陶醉,及对秀丽清新的山村景色和淳朴农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赏析】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
“足鸡豚”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
《诗四首》同步练习作业导航1.学习以景传情,情景交融的写法2.领会诗句的思想内容3.了解作者、作品一、基础部分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秽( ) 荷锄( ) 候骑( ) 燕然( )2.解释下列词句中加粗的字。
晨兴理荒秽_______ 带月荷锄归_______但使愿无违_______ 长河落日圆_______仍怜故乡水_______ 拄杖无时夜叩门_______3.(1)王维,字_______,_______代诗人,属_______诗派。
他的边塞诗也有独特动人之处。
(2)李白,字_______,号_______。
他是_______代诗人,有_______美称。
(3)陆游,字_______,自号_______,_______(朝代)诗人。
著作有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列四首诗,完成4~17题。
(一)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4.“盛”和“稀”是两个形容词,在诗中表达了什么含义?5.三、四句中表明时间的词是什么?诗人为何要点出时间?6.“愿”指的是什么?(二)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__________,__________。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7.韵脚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押的韵是_______。
8.“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一词用了什么修辞格?有什么效果?9.在横线上填上原诗句,并体会这两句的思想感情。
(三)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0.本诗流传千古的名句是什么?解释其含义,并说说其在内容和艺术上的好处?11.“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描绘了长江的_______景和_______景。
用了_______修辞方法。
12.哪两句反映了作者的思乡之情?有何特色?。
<游山西村>同步练习1、给以下加点的字注音.腊酒浑.〔〕鸡豚.〔〕叩.门〔〕2、解释以下句中加点的词 .〔1〕丰年留客足鸡豚. .〔〕〔2〕从今假设许闲.乘月 .〔〕3、填空:<游山西村>选自 ,作者 ,字 ,号 , 〔朝〕著名诗人 .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假设许闲乘月 ,拄杖无时夜叩门 .4、全诗紧扣一个 " 〞字 ,按推移展开表达 .5、首|联写出了什么内容 ?6、 "古风存〞一句用来赞美农民的什么品格 ?7、本诗中哪两句流传最|广 ?含有什么哲理 ?你是怎样理解这两句诗的 ?请结合自己的体会谈一谈 .8、 "柳暗花明〞写出了自然美景 ,请问:①为什么用 "暗〞来形容 "柳〞、用 "明〞来形容 "花〞 ?② "柳暗花明〞流传下来成为一个成语 ,它现在意思通常指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 hún tún kòu2、〔1〕小猪〔2〕闲游3、<剑南诗稿> 陆游务观放翁南宋4、游时间5、写出了丰收的年景和农民热情好客的淳厚性格 .6、用农民服饰的简朴盛赞他们性格的淳厚质朴 .7、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用来比喻人在遇到困境时会生出许多希望 .8、①柳色深绿 ,所以用 "暗〞;花光艳丽 ,所以用 "明〞 . ②比喻困境后重新出现转机 ,看到希望 .4孙权劝学01积累运用1.请给下面的字注音 .卿()涉()孰() 遂() 岂()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卿今当涂..掌事()(2)蒙辞.以军中多务()(3)但当涉猎..()(4)见往事..耳()(5)自以为..大有所益()(7)及.鲁肃过寻阳()(6)蒙乃.始就学()(8)即更.刮目相待()(9)大兄何见事..之晚净()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蒙辞以军中多务 .译文:(2)卿言多务,孰假设孤?译文:(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译文:4.以下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蒙辞/以军中多务B.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C.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5.古代文言文中的许多语句是成语的重要来源,请根据下面两句话的意思,在本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 .(1)比喻人学识尚浅 .()(2)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6.对加点词的用法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卿.今当涂掌事 .(朋友之间表示亲切的第二人称)B.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古时|王侯的自称)C.非复吴下阿蒙.. .(阿蒙指吕蒙,在名字前面加 "阿〞,有亲昵的意味)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长兄 .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7.班里举行了<孙权劝学>课本剧表演活动,以下是课本剧的一个片段,请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填空 .金碧辉煌的大殿里 .孙权坐在龙椅上 , .(填写人物神态)孙权:(自言自语) .(设计独白)吕蒙:(从门外大步进入大殿 ,跪下)大|王 ,不知您找微臣有何事?孙权:爱卿 ,今天孤找你是想劝你读书!吕蒙:主公您有所不知 ,我哪有空啊?孙权:你事务有我多吗?我常常看书 ,觉得挺有收获 .吕蒙:(不住地点头)(设计人物语言)8.学完<孙权劝学>一文后,某校七年级|(6)班决定开展以 "好读书·读好书〞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请你围绕本次活动的主题,拟写一那么宣传标语 .(2)下面是某同学在学校贴吧上发的帖子,请你跟帖 .(要求: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至|少用一个例子加以阐述,60字左右)某同学的帖子:读书可以养气 . "腹有诗书气自华〞 ,宋濂遍观群书 ,那么有儒雅之气;苏轼饱读诗书 ,那么有豪放之气 .故多读那么气足 ,气足那么文华 .你的帖子:(3)假设你的妈妈平时反对你阅读课外书籍,请你写几句话劝说妈妈 .(要求:用上一句读书名言,不超过100字)02课内精读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以下题目 .9.以下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治经为.博士邪(为:成,当)B.蒙辞以军中多务.(务:事务)C.见.往事耳(见:了解)D.但.当涉猎(但:然而,却)10.请翻译下面的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译文:(2)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 .译文:(3)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译文:11.用原文答复 .(1)孙权为什么要劝吕蒙学习?(2)说明吕蒙自己治学的毅力和自信心的语句是哪句?12.作者是运用什么写作手法来表现吕蒙学习的成效的?请予以说明 .03拓展阅读【甲】初 ,权谓吕蒙曰: "卿今当涂掌事 ,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 ,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 ,孰假设孤 ?孤常读书 ,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 ,与蒙论议 ,大惊曰: "卿今者才略 ,非复吴下阿蒙 !〞蒙曰: "士别三日 ,即更刮目相待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肃遂拜蒙母 ,结友而别 .(选自<资治通鉴>) 【乙】盖汝好学 ,在家足可读书作文 ,讲明义理①,不待远离膝下②,千里从师 .汝既不能如此 ,即是自不好学 ,已无可望之理 .然今遣汝者 ,恐汝在家汩③于俗务 ,不得专意 .又父子之间 ,不欲昼夜督责 .及无朋友闻见 ,故令汝一行 .汝假设到彼 ,能奋然勇为 ,力改故习 ,一味勤谨 ,那么吾犹可望 .不然 ,那么徒劳费 .只与在家一般 ,他日归来 ,又只是手段④人物 ,不知汝将何面目 .归见父母亲戚乡党⑤故旧耶 ?念之 !念之 ! "夙兴夜寐 ,无忝⑥尔所生 !〞在此一行 ,千万努力 .(选自朱熹<与长子受之>) 【注释】①义理:指讲求经义、探究名理的学问 .②膝下:这里指父母 .③汩:搅乱,扰乱 .④手段:原指不正当的手段,这里是不务正业的意思 .⑤乡党:家乡的人 .⑥无忝:不要辱没 .忝,辱 .13.解释以下句中加点的词 .(1)蒙辞以.军中多务()(2)及鲁肃过.寻阳()(3)然今遣.汝者()(4)力改故.习()14.用现代汉语翻译以下句子 .(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译文:(2)盖汝好学,在家足可读书作文,讲明义理 .译文:15.【甲】文中孙权劝导吕蒙要学习的理由是什么?【乙】文中朱熹让儿子离家求学的原因是什么?16.从写作目的看,【甲】【乙】两文有着怎样的共同点?从写法看,又有何不同?。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游山西村》中考试题及答案试题1: 《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中的“莫笑”表现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足”字写出了农家待客的盛情。
B.颈联将击鼓吹箫祭神的热闹与农民的“衣冠简朴”作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春社的不满。
C.因山水迷人,风俗古朴,农民淳厚,所以诗人说“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D.本诗主线突出,全诗八句无一“游”字,然而处处切“游”字,游性十足,游意不尽。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中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待客尽其所有的盛情;“莫笑”二字,道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B.颈联写出了山西村的乡俗民事,“简朴”二字写出了这里的人们生活艰难,只能用古老的方式祈求神灵的保佑。
C.热情的主人,变幻的美景,淳朴的民风,都使诗人流连忘返。
尾联写出了作者对山西村的恋恋不舍之情。
D.全诗写景、叙事、抒情有机结合,结构严谨,主线突出,全诗八句无一“游”字,却处处切中“游”字。
答案:1.B (不满,有误。
表达作者对古老的乡土风俗的赞美之情。
)2.B(“简朴”二字写出了这里的人们生活艰难,错。
简朴:淳朴)试题2: 《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 诗人作客农家,腊酒虽廉,但村人尽其所能,盛情款待,突显出农人质朴好客的性格。
B. 诗人游玩路上,一路山环水绕,疑若无路可寻,忽然柳绿花红的新村突现,豁然开朗。
C. 诗人社日里,追随衣着简朴的村民,吹箫敲鼓,依照古风,迎神祭社,祈求仕途顺遂。
D. 诗人紧扣诗题,剪取游村见闻,将明丽的风光与古朴的民风镌刻在一幅秀美的画卷中。
游山西村练习题1.头两句诗中的“莫笑”“足”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答:2.“丰年留客足鸡豚”的正常语序应为___ __ 3.诗中广为传诵的名句是_______4.颔联两句的精彩之处表现在哪儿?5.颈联着重表达的内容是什么?6.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7.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8. 请概括诗人游山西村时的所见所闻。
(2分)9.“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广为流传的佳句,你认为人们会在什么情况下引用它?为什么?(2分)13.古典诗词讲究炼字,首联中的“足”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14.颔联描写了怎样的情景?在现实生活中有何意义?( 2 分)游山西村练习题1.头两句诗中的“莫笑”“足”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答:1.“足”字写出农家的盛情,也表达出诗人的满足;“莫笑”突出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的赞赏。
2.“丰年留客足鸡豚”的正常语序应为_____2.丰年留客鸡豚足3.诗中广为传诵的名句是_______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4.颔联两句的精彩之处表现在哪儿?一方面它是写景的佳句,写出了山水重叠环绕,春光无限的自然风光;另一方面它又富于哲理意味,表现了人生变化发展的某种规律性,只要人们正视现实,面对重重艰难险阻,不退缩,不畏惧,勇于开拓,发奋前进,那么,前方将是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崭新境界。
令人回味。
5.颈联着重表达的内容是什么?5答:是通过对乡村祭祀的描写,赞美古老淳朴的风情风俗。
6.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答:对田园生活由衷的喜爱和不舍之情。
表达作者厌恶尔虞我诈的官场、心仪纯朴善良农民的思想感情。
7.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答.标题是《游山西村》,全诗没有写一个“游”字,但诗中的每一句又都和“游”字相联系,记游的过程表现得很有层次。
8. 请概括诗人游山西村时的所见所闻。
(2分)村民的热情好客优美的景色淳朴的风土人情9.“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广为流传的佳句,你认为人们会在什么情况下引用它?为什么?(2分)(1)描绘或赞美山水美景时。
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同步练习游山西村一、理解性默写1.陆游在《游山西村》一诗中流传最广,景物描写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诵的两句是:,。
2.陆游在《游山西村》一诗中,表现村中热闹景象.民风淳朴的语句:,。
3.陆游在《游山西村》一诗中,表现农家热情好客的淳朴性格的诗句是:,。
4.《游山西村》中写村民们在迎接神的箫鼓中来来往往祈求丰收的诗句是:,。
【答案】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3.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4.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二、选择题1.下面对《游山西村》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中“莫笑”表达了诗人对淳朴民风的赞赏,“足”字写出了农家殷勤待客的盛情。
B.颔联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的境界,蕴含着深刻的生活哲理。
C.颈联写农人欢天喜地庆贺“春社”。
古朴的风俗淳厚的农民,使诗人流连忘返。
D.尾联转为忧伤的笔调,直抒胸臆,写出了诗人走出热闹喧嚣后内心的失意与孤独。
【答案】D【详解】D.赏析有误,尾联并不是忧伤的笔调,也并非直抒胸臆。
诗人比较婉转地表达自己的愿望:但愿从今以后,能不时拄杖乘月,轻叩柴扉,与老农亲切絮语,此情此景,不亦乐乎。
由此可知,这两句表现的是对山村迷人景色、淳朴民风的赞美,没有表现“失意与孤独”。
2.对下面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一首记游抒情诗,诗人紧扣题目“游”,剪取乡村游历见闻人诗。
B.首联渲染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颈联则描摹农村独有的古老风俗风情。
C.颔联不仅写了山村山水曲折、花团锦簇的风景,也揭示了困境之后是希望的生活哲理。
D.尾联写诗人一日游完成,以后再也没时间在晚上拜访农家,表现了对农村生活的留恋。
【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与赏析。
D.尾联意思是:但愿从今以后,能不时拄杖乘月,轻叩柴扉,与老农把酒言欢,此情此景,不亦乐乎。
《望岳》一、古诗词默写1.岱宗夫如何,。
2. ,决眦入归鸟。
3.杜甫在《望岳》中表现泰山高峻,幽深的诗句:,。
4.杜甫在《望岳》中,虚实结合,描写泰山神奇秀丽,巍峨高大的诗句是:,。
5.杜甫在《望岳》中表达不畏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
6.杜甫在《望岳》中,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形象的语句是:,。
二、选择题7.下面对《望岳》这首诗的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这首诗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杜甫蓬蓬勃勃的朝气。
B.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
C.颔联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D.诗的前六句在“望”字上下功夫,后两句是诗人登上泰山后的感受。
8.对《望岳》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的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
B.这首诗描写了泰山的神奇景色,抒发作者仰慕赞叹之情以及企望攀登绝顶的心情。
C.“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D.“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上句写泰山是实写,下句是虚写。
三、简答题9.“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已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试分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蕴含了怎样深刻的哲理?10.《望岳》中“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其中“钟”和”割”用的很好,请简要赏析。
游山西村1.下列对《游山西村》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诗歌朗读的节奏可以按音节兼顾意义来划分,例:“衣冠/简朴/古风/存”。
B.“丰年留客足鸡豚”一句写出了农民热情好客、淳朴厚道的性格。
C.全诗生动地描绘了优美的农村风光,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D.全诗都是写实,按时间推移展开叙述,层次清晰.2.下列对《游山西村》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首诗紧扣“游”字,按时间推移展开叙述,记叙了当地的风俗以及得到山西村人的盛情款待。
B. 颔联流传最广,写了村庄周围的景色,山西村山环水绕,柳暗花明,一派花团簇拥的景象。
4 游山西村名句默写1.[2018·河北]____________________,拄杖无时夜叩门。
2.[2017·江西]_________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
3.[2017·北京]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_______。
4.[2017·绵阳]箫鼓追随春社近,____________________。
5.陆游的《游山西村》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既表达了诗人看到胜景迭出的喜悦,又给人以逆境中孕育希望的启示。
6.《游山西村》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写农人备酒待客来展现农村丰收的欢悦气象,赞美淳朴的民风与人情。
课内精读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游山西村[宋] 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首联写农家拿鸡和鱼招待客人,“足”字可见其热情好客。
B.颈联中的“春社”和鲁迅笔下的“社戏”一样,都是一种庆祝活动,表达了农民丰收后的喜悦。
C.“拄杖”说明诗人已年迈,加之去职回乡后的郁闷,所以诗人不愿乘月叩门叨扰人。
D.这首诗记叙村行沿途风光,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流露出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2.一个“______”字,表达了农家待客尽其所有的盛情。
一个“______”字,写出了曲折多变的景色,点明这变化的景色是诗人的主观感受所致。
3.请概括诗人游山西村时的所见所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说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两句蕴含的人生哲理。
《游山西村》一、填空:1、《游山西村》选自《》,作者是,字,自号,朝著名诗人,现存诗首。
2、《游山西村》的千古名句是“”;写农村一片富足景象的句子是“”。
3、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腊酒浑.()鸡豚.()叩.门()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丰年留客足鸡豚.。
()(2)从今若许闲.乘月。
()二、请概括诗人游山西材的所见所闻。
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一名句为什么千古年来被人们广泛引用?四、“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文为流传的名句,你认为人们会在什么情况下引用它?五、阅读《游山西村》完成下面的练习。
1、写农家朴实好客的句子:。
《桃花源记》热情好客的句子:。
孟浩然《过故人庄》热情好客的句子:。
2、不仅反映诗人对前途所抱希望,也说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性诗句:。
既写景又含议论哲理的诗句:。
描绘南宋农村风俗画的句子:。
3、陆游的《游山西村》:历经“山重水复”让人怀疑无路可走,却又意外地呈现出光明前景(或:表现感到困惑时,突然见到希望)可引用本诗中的诗句是:。
这两句是这首诗的诗眼,富有哲理。
4、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被黜官退居山乡所写,诗中赞美了山西村山好、水好、人也好的动人情景。
B.颔联写出山西村优美的环境,突出曲折幽深的特点,后成为充满生活哲理的千古名句。
C.颈联写乡俗民事,从村民的服饰、言行和习俗的描写中,展现村民勤劳俭朴的品质以及宣扬迷信、拜神求佛保佑的陋习。
作者于赞美中含蓄地表达批判之意。
D.全诗写景、叙事、抒情有机结合,充满生活气息,语言自然质朴,意境清新。
5、请以形象生动的语言介绍你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事例。
答:6、展开想象,描绘出陆游《游山西村》诗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山村风光。
要求:①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
②符合诗歌的意境。
③不少于60字。
答:7、“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历来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说说现在有什么含义?答:8、品读诗歌,展开想象,描绘诗人初来农家时见到的情景。
(不超过100字)答:9、你是怎样理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答:参考答案:一、 1、剑南诗稿校注陆游务观放翁南宋 900多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3、 hún tún kóu4、(1)小猪(2)闲游二、1.村民的热情好客;2.优美的景色;3.淳朴的风土人情。
三、因为这两句诗已超越了自然景色所描写的范围,它丰富的内涵——困境中仍蕴含着希望,不仅与人生的各种境遇有惊人的契合之处,而且时时鼓舞着人们,引起人们的共鸣,因崦被广泛引用,显示出极强的艺术生命力。
四、“1、面对困境时。
因为这两句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即不放弃希望,经过努力,一定会有新的出路,进入新的天地。
2、描绘或赞美山水美景时。
因为这两句诗描写了山环水绕、柳暗花明的美丽景色。
五、1、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春。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4、C5、略6、诗人在青翠的山峦间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的溪流中浅唱慢吟淙淙穿行,草木你追我赶愈渐浓茂,蜿蜒的山径也愈渐依稀难认。
正在迷茫之际突然看见前面花明柳暗,几家农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顿觉豁然开朗。
7、常喻败中获胜、绝处逢生的喜悦。
8、开放性试题,要求:写出出场的人物(诗人和村民)、景物和场面(摆的酒席)等。
9、“山重水复”写地形复杂,变化无穷,“疑”是作者的主观感受,“又一村”则写出作者的欣喜之情。
现在用来比喻人在遇到困境时会生出许多希望。
第(1)课时课题:书法---写字基本知识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书写的姿势,了解钢笔书写的特点。
2、了解我国书法发展的历史。
3、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特点。
重点:基本笔画的书写。
难点:运笔的技法。
教学过程:一、了解书法的发展史及字体的分类:1、介绍我国书法的发展的历史。
2、介绍基本书体:颜、柳、赵、欧体,分类出示范本,边欣赏边讲解。
二、讲解书写的基本知识和要求:1、书写姿势:做到“三个一”:一拳、一尺、一寸(师及时指正)2、了解钢笔的性能:笔头富有弹性;选择出水顺畅的钢笔;及时地清洗钢笔;选择易溶解的钢笔墨水,一般要固定使用,不能参合使用。
换用墨水时,要清洗干净;不能将钢笔摔到地上,以免笔头折断。
三、基本笔画书写1、基本笔画包括:横、撇、竖、捺、点等。
2、教师边书写边讲解。
3、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姿势正确)4、运笔的技法:起笔按,后稍提笔,在运笔的过程中要求做到平稳、流畅,末尾处回锋收笔或轻轻提笔,一个笔画的书写要求一气呵成。
在运笔中靠指力的轻重达到笔画粗细变化的效果,以求字的美观、大气。
5、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发现问题及时指正)四、作业:完成一张基本笔画的练习。
板书设计:写字基本知识、一拳、一尺、一寸我的思考:通过导入让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这是书写的起步,让学生了解书写工具及保养的基本常识。
基本笔画书写是整个字书写的基础,必须认真书写。
课后反思:学生书写的姿势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要加强训练,基本笔画也要加强训练。
总第(2)课时课题:书写练习1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教会学生正确书写“杏花春雨江南”6个字。
2、使学生理解“杏花春雨江南”的意思,并用钢笔写出符合要求的的字。
重点:正确书写6个字。
难点:注意字的结构和笔画的书写。
教学过程:一、小结课堂内容,评价上次作业。
二、讲解新课:1、检查学生书写姿势和执笔动作(要求做到“三个一”)。
2、书写方法是:写一个字看一眼黑板。
(老师读,学生读,加深理解。
)3、书写教学“杏花春雨江南”6个字。
杏:上大下小,上面要写得大,大在哪里?(大在撇捺)写的时候撇捺要舒展,象燕子张开的翅膀;下面的“口”要写得小,左右两竖要内斜,稍扁;“木”的竖写在竖中线上。
花:也是上下结构,草字头两竖要内斜;下面单人旁起笔对准上面的左竖,竖弯钩起笔对准上面的右竖;竖弯钩要舒展,(用红笔描竖弯钩,并在旁边书写一个大的竖弯钩)要求弯处圆转,不能僵硬(书写僵硬的竖弯钩,并在旁边打×)。
春:上部三横都是短横,收笔处不要顿;撇画最长,捺画从哪里起笔?从第三横下面起笔,不能碰到撇;下面“日”的两竖要竖直,不能斜。
雨:旁边两竖要内斜,上横短,中竖写在竖中线上;从下面看,哪一笔最低?钩最低,中竖最短;四个点都是斜点。
江: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边三点水第二点略向外展;右边“工”字上横是短横,下横是长横;中竖略斜。
南:上横短;下边两竖内斜;框架中两横都是短的,中间一竖悬针;三个竖画左、中差不多长,右竖钩最低;横折钩要写出弯势。
4、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三、讲评:收上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比,对写得好的进行表扬,并加盖☆符号章,然后贴在展示板上,向学生展示。
板书设计:书写练习1、杏花春雨江南我的思考:进一步加强写字姿势训练,这是根本。
在了解字结构的基础上更好的把握每个字的书写。
及时对书写情况进行反馈,同时通过奖励激发学生兴趣。
课后反思:通过字形的比较,学生基本上学会了笔画位置的比较,但是还需要不断的引导。
第(3)课时课题:书写练习2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掌握车字旁写法,并能把“轻”字写端正。
2、完成书写练习。
重点:正确地书写“轻”字难点:“车”字旁的书写。
教学过程:一、讲评上一课作业情况。
1、表扬书写优秀者,展示其作业。
2、指出存在的主要缺点并进行针对性的练习。
二、指导“车”字旁写法:1、出示范字,观察“车”字旁写法。
2、讨论明确其书写要领:“车”字旁分四笔完成,整个偏旁左重右轻,不超过竖中线。
第一笔横稍短。
第二笔撇折收笔于横中线。
第三笔垂露竖,应在第一笔横下的正中位置起笔。
最后一笔,比第一横长一些,离折笔稍近一些。
3、练写“车”字旁。
三、指导临写“轻”字。
1、观察范字。
2、明确写法。
“轻”字的写法:“轻”字左窄右宽,右边的第一笔起笔与左边的第一笔短横相齐平,底部大体相齐,右边上下两部分基本相等。
四、课后延伸书写:斩、转板书设计:书写练习2、轻、斩、转我的思考:以复习巩固导入,并有针对地进行纠正。
明确字的重心及每个笔画在田字格中分布的位置,使学生初步掌握字的结构特点。
在练习书写“车”字旁的基础上,更好的把握整个字的字形。
课后及时巩固,拓展。
课后反思:学生基本上能把握好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处理好左右的布局。
第(4)课时课题:结构特点(六)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 1、懂得以宝盖头、穴字头等作为字头的字宜上大而下小。
2、通过练习,写好课文中的例字。
重点:掌握以宝盖头、穴字头等作为字头的字宜上大而下小难点:把握好字的结构。
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二、教学新课1.讲解以宝盖头、穴字头等作为字头的字(1)教师讲解字头的书写。
(2)学生练习书写,教师指导书写。
(3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小结,提出要求。
2.指导书写例字(1)出示例字:“宝”:首先要控制好字头,摆正位置,下面的“玉”字占格子的一半以上,特别是最后一横宜稍长,使整个字立正。
“穷”:下面的力字宜正,不宜写得太小。
(其余字略)(2)学生练习,师巡回指导。
3、提出注意点三、讲评:收上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比,对写得好的进行表扬,并加盖☆符号章,然后贴在展示板上,向学生展示。
板书设计:结构特点(6)宝、穷、写、会、奔我的思考:使学生更好的把握好字的结构,同时在教师的指导下提高学生辨别能力。
激励学生更好的书写。
第(5)课时课题:怎样写好字课型:复习课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端正态度。
教学过程:一、正确的学书之路1.临帖临帖是学习书法的最根本的方法。
古往今来,没有一个书法家是不经临习而成功的,没有一个字写得好的人是不经过临帖的。
只有临帖,取法唐楷、晋行、汉隶、秦篆等传统的东西,才会有所获。
2.专一学书首先应师承一家,建立根据地,然后再发展。
这就有一个选帖的问题,选帖的标准:①好帖;②喜欢。
选定帖后专心致志,认真临习,坚持不懈,直至形同神似。
这个时期检验你学习得怎样,首先看临得像不像,再看笔法笔意。
3.博采众长当对一本帖或一家书体临习达到形同神似之后,就要广涉其他好帖,取其营养加以吸收消化,融会贯通。
4.字外功夫练字的同时经常要多读书,多掌握方方面面的知识,加强自身修养。
总之一句话,加强字外功夫的训练。
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便自成一家。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把正确的学书之路概括为:二、科学的学书方法明确了正确的学书之路之后,我们还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有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就可得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1.临帖和摹帖这既是正确学书之路的开端,又是正确学书方法中的根本点,必须坚信不疑,坚定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