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Word版无答案.doc
- 格式:doc
- 大小:71.63 KB
- 文档页数:5
12015-2016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物理试题(文)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
在每小题中,有一项或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1. 抛体运动属于( )A.匀速直线运动B.匀变速曲线运动C.变加速曲线运动D.匀变速直线运动2. 物体做曲线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的方向不断发生变化,速度的大小不一定发生变化B.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合力一定是变力C.由于曲线运动的速度一定发生变化,所以加速度一定也不断变化着D.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大小不变,所以它不具有加速度3. 如图所示,物体在恒力F 作用下沿曲线从A 运动到B力的方向反向而大小不变,此后物体运动情况可能是() A.物体可能沿曲线Ba 运动 B.物体可能沿直线Bb 运动 C.物体可能沿曲线Bc 运动 D.物体可能沿原曲线由B 返回A4.抛体运动的加速度( )A.小于gB. 大于gC.等于gD.无法判断大小5. 水平抛出一初速度为0v 的小球,一段时间后速度的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为a ,则此时的速度大小为( ) A. a v sin 0 B. a v cos 0C.a v cos /0D. a v sin /06 把一小球放在光滑的玻璃漏斗中,晃动漏斗,可使小球沿漏斗壁在某一平面内做匀速圆 周运动,如图所示,小球的向心力( )A.由小球的重力提供B.由摩擦力提供C.由小球的重力与玻璃漏斗对小球的支持力的合力提供D.由玻璃漏斗对球的支持力在水平方向的分力提供7. 关于分别放在北京和广州的两个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的向心加速度方向都指向地心B.它们的轨道与赤道在同一平面上C.在北京的物体向心加速度比在广州的向心加速度大D.在北京的物体向心加速度比在广州的向心加速度小8. 如图所示,汽车过拱桥时的运动可以看做匀速圆周运动,质量为m 的汽车以速率v过桥,桥面的圆弧半径为R ,重力加速度为g ,则汽车通过桥面2最高点时对桥面的压力大小为( )A. mgB. R mv /2C. R mv mg /2- D .R mv mg /2+9.发现万有引力的科学家是( )A.伽利略B.开普勒C.牛顿D.卡文迪许10.一种通信卫星需要静止在赤道上空的某一点,因此它的运行周期必须与地球的自转周期相同。
2011-2012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物理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计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有错选得0分.1.根据交变电流瞬时表达式i=5sin500t(A)可知,从开始计时起,第一次出现电流峰值所需要的时间是( )A.2 ms B.1 ms C.6.28 ms D.3.14 ms2.发电机的路端电压为U,经电阻为r的输电线向远处的用户供电,发电机的输出功率为P,则()A.输电线上的电流为错误!B.输电线上的功率损失为错误! C.用户得到的功率为P-(错误!)2r D.用户得到的电压为错误!3.有一交变电流如图所示,则由此图象可知()A.它的周期是0。
8 s B.它的峰值是4 AC.它的有效值是2错误!A D.它的频率是0.8 Hz4.如图所示,某半导体热敏电阻I-U图线可能是()5.传感器担负着信息采集的任务,它常常是( )A.将力学量(如形变量)转变成电学量B.将热学量转变成电学量C.将光学量转变成电学量D.将电学量转变成力学量6.如图所示是一火警报警器的一部分电路示意图,其中R2为用半导体热敏材料制成的传感器,电流表为值班室的显示器,a、b之间接报警器,当传感器R2所在处出现火情时,显示器的电流I、报警器两端的电压U的变化情况是()A.I变大,U变大B.I变小,U变小C.I变小,U变大D.I变大,U变小7.A、B两个完全一样的弹簧振子,把A振子移到A的平衡位置右边10cm,把B振子移到B的平衡位置右边5cm,然后同时放手,那么:( )A.A、B运动的方向总是相同的。
B.A、B运动的方向总是相反的.C.A、B运动的方向有时相同、有时相反。
D.无法判断A、B运动的方向的关系。
8.关于小孩子荡秋千,有下列四种说法:①质量大一些的孩子荡秋千,它摆动的频率会更大些②孩子在秋千达到最低点处有失重的感觉③拉绳被磨损了的秋千,绳子最容易在最低点断开④自己荡秋千想荡高一些,必须在两侧最高点提高重心,增加势能.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A.①②B。
2015-2016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英语试题命题人:魏会佳第Ⅰ卷(共105分)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每小题1分,满分2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请听下面5段对话,选出最佳选项。
1.Where was the man born?A.In AmericanB. In CanadaC. In England2.What will the woman probably do next?A.Put her car in the garage.B.Go for a drive.C.Wash her car.3.What did the woman buy for her sister?A. A watchB. Two booksC. Some jewels4.How will the woman pay?A.In cashB. By checkC. By credit card5.What will the woman do tomorrow night?A.Work overtime in the office.B.Have dinner with the manC.Join the man for coffee.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请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选出最佳选项。
请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Why does the woman want to buy a dress?A.To wear it at workB.To go to a weddingC.To attend a job interview7.What does the woman want to buy to match the dress?A. A scarfB. A flowerC. A hat请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9题。
8.How much is the woman paid per hour?A.£4B. £4.50C. £59.Where does the woman usually eat her lunch?A At home B. In the shop C. In the park请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0至12题。
2015-2016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一物理试题(理) 一 填空题(每题4分,共48分,前8单选,后4多选) 1.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方向时刻改变,所以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 B.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方向在不断改变 C.只要物体做圆周运动,它所受的合外力一定指向圆心 D.物体只要受到垂直于初速度方向的恒力作用,就一定能做匀速圆周运动 2 某质点在恒力F作用下从A点沿图所示曲线运动到B点,到达B点后,质点受到的力突然撤去,则它从B点开始的运动轨迹是A.曲线 B.直线b C.曲线c ? ?D.以上三条曲线都不可能 5.有一种玩具的结构如图所示, 竖直放置的光滑圆铁环的半径为R=20cm,环上有一个穿孔的小球m,仅能沿环做无摩擦滑动.如果小球相对环静止时和环心O的连线与O1O2的夹角θ是60°则圆环绕着通过环心的竖直轴O1O2以多大角速度旋转(g取10 m/s2), 则可能 ( ) A.9.8rad/sB.100rad/s C.10rad/sD.980rad/s 6 质量为30kg的小孩坐在秋千板上,小孩重心离系绳子的横梁3.0m,如果秋 千板摆到最低点时,小孩运动速度大小是6m/s,他对秋千板的压力是多少N(g取10m/s)( )A 250B 500C 660D 0 7 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在同一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悬点相同,如图A运动的半径比B的大,则( ) A.A受到的向心力比B的大 B.B受到的向心力比A的大 C.A的角速度比B的大 D.B的角速度比A的大12. 8如图所示,卫星A、B、C在相隔不远的不同轨道上, 以地心为中心做匀速圆周运动,且运动方向相同,若某时 刻三颗卫星恰好在同一直线上,则当卫星B经 过一个周期时,下列关于三颗卫星的位置说法 中正确的是( ) A.三颗卫星的位置仍然在同一条直线上 B.卫星A位置超前于B,卫星C位置滞后 于B C.卫星A位置滞后于B,卫星C位置超前于B D.由于缺少条件,无法确定它们的位置关系 9如图所示,小球m在竖直放置的光滑圆形管道内做圆周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小球通过最高点的最小速度为v= B.小球通过最高点的最小速度为0 C.小球在水平线ab以下管道中运动时,外侧管壁对小球一定有作用力 D.小球在水平线ab以上管道中运动时,内侧管壁对小球一定有作用力 二 填空题(每空4分,共16分) 13 在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某同学用一张印有小方格 的纸记录轨迹,小方格的边长为L.小球在平抛运动途中的几个位置如图中的a、b、c、d所示,则小球平抛初速度的计算式为v0=______(用L g表示) 14 某只走时准确的时钟,分针与时针有转动轴到针尖的 长度比1.3:1. 分针与时针的线速度之比等于 15 A、B两艘快艇在湖面上作匀速圆周运动,在相同时间内,他们的路程之比是5:4,运动方向改变的角度之比是4:3,他们的向心加速度之比是 16 天文学家将相距较近、仅在彼此的引力作用下运行的两颗恒星称为双星。
河北省石家庄二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理科〕一、选择题本局部共12小题,每一小题4分,共48分.在如下各题中,第1、2、3、5、7、8、9、10、11为单项选择题,4、6、12为多项选择题,请将正确选项填涂在答题卡上.1.如下四个选项的图中,木块均在固定的斜面上运动,其中图A、B、C中的斜面是光滑的,图D中的斜面是粗糙的,图A、B中的F为木块所受的外力,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图A、B、D中的木块向下运动,图C中的木块向上运动,在这四个图所示的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的是( )A.B.C.D.2.关于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A.任何制造永动机的设想,无论它看上去多么巧妙,都是一种徒劳B.空调机既能致热,又能致冷,说明热传递不存在方向性C.由于自然界的能量是守恒的,所以说能源危机不过是杞人忧天D.一个单摆在来回摆动许屡次后总会停下来,说明这个过程的能量不守恒3.在一种叫“蹦极跳“的运动中,质量为m的游戏者,身系一根长为L,弹性优良的轻质柔软橡皮绳,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1.5L时到达最低点,假设在下落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如此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A.速度先增大后减小B.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C.动能增加了mgL D.重力势能减小了mgL4.如下列图,倾角θ=30°的粗糙斜面固定在地面上,长为l,质量为m,粗细均匀,质量分布均匀的软绳置于斜面上,其上端与斜面顶端齐平.用细线将物块与软绳连接,物块由静止释放后向下运动,直到软绳刚好全部离开斜面〔此时物块未到达地面〕,在此过程中( )A.物块的机械能逐渐增加B.软绳重力势能共减少了mglC.物块重力势能的减少等于软绳抑制摩擦力所做的功D.软绳重力势能的减少小于其动能的增加与抑制摩擦力所做功的和5.如下列图,ABCD是一个盆式容器,盆内侧壁与盆底BC的连接处都是一段与BC相切的圆弧,B、C为水平的,其距离d=0.50m盆边缘的高度为h=0.30m.在A处放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块并让其从静止出发下滑.盆内侧壁是光滑的,而盆底BC面与小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0.小物块在盆内来回滑动,最后停下来,如此停的地点到B的距离为( )A.0.50m B.0.25m C.0.10m D.06.如下列图,把一个不带电的枕型导体靠近带正电的小球,由于静电感应,在左、右端分别出现负、正电荷,如此以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A.闭合开关S1,如此导体左端不再带有电荷B.闭合开关S1,如此导体右端不再带有电荷C.闭合开关S2,如此导体左端不再带有电荷D.闭合开关S2,如此导体右端不再带有电荷7.两个固定不动的点电荷,它们之间的静电力大小为F,现使它们的电荷量都变为原来的一半,如此它们之间的静电力大小变为( )A.4F B.C.2F D.8.一带负电荷的质点,在电场力作用下沿曲线abc从a运动到c,质点的速率是递减的.关于b点电场强度E的方向,如下图示中可能正确的答案是〔虚线是曲线在b点的切线〕( )A.B.C.D.9.如图,在点电荷Q产生的电场中,将两个带正电的试探电荷q1、q2分别置于A、B两点,虚线为等势线.取无穷远处为零电势点,假设将q1、q2移动到无穷远的过程中外力抑制电场力做的功相等,如此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A.A点电势大于B点电势B.A、B两点的电场强度相等C.q1的电荷量小于q2的电荷量D.q1在A点的电势能小于q2在B点的电势能10.关于静电场,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A.电势等于零的物体一定不带电B.电场强度为零的点,电势一定为零C.同一电场线上的各点,电势一定相等D.负电荷沿电场线方向移动时,电势能一定增加11.在静电场中,将一正电荷从a移动到b点,电场力做了负功,如此( ) A.b点的电场强度一定比a点大B.电场线方向一定从b指向aC.b点的电势一定比a点高D.该电荷的动能一定减小12.图中虚线为一组间距相等的同心圆,圆心处固定一带正电的点电荷.一带电粒子以一定初速度射入电场,实线为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a、b、c三点是实线与虚线的交点.如此该粒子( )A.带负电B.在c点受力最大C.在b点的电势能大于在c点的电势能D.由a点到b点的动能变化大于由b点到c点的动能变化二.填空题〔共1小题〕13.用如图甲实验装置验证m1、m2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m2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m1上拖着的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迹进展测量,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如图乙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0是打下的第一个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m1=50g、m2=150g,如此〔g取10m/s2,结果保存两位有效数字〕〔1〕下面列举了该实验的几个操作步骤:A.按照图所示的装置安装器件;B.将打点计时器接到直流电源上;C.先释放m2,再接通电源打出一条纸带;D.测量纸带上某些点间的距离;E.根据测量的结果,分别计算系统减少的重力势能和增加的动能.其中操作不当的步骤是__________〔填选项对应的字母〕.〔2〕在打点0~5过程中系统动能的增量△E k=__________J,系统势能的减少量△Ep=0.60J,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3〕假设某同学作出v2﹣h图象,可以计算当地重力加速度g,请写出计算g的表达式.〔用字母表示〕三.解答题〔共3小题〕14.AB是竖直平面内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形轨道,圆轨道半径R=1.25m,如下列图.一质量m=1kg的小球自A点起由静止开始沿轨道下滑至 B点水平抛出,落在地上的C点,B 点距离地面高度 h=0.8m.重力加速度 g 取10m/s2.求〔1〕小球从B点抛出时的速度大小;〔2〕小球在圆弧轨道底端B点受到的支持力大小;〔3〕小球落地点C距离抛出点B的水平距离x.15.如下列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放置质量M=2kg的长木板,木板上外表与左侧固定的光滑圆弧相切.一质量m=1kg的小滑块自弧面上高h处由静止自由滑下,在木板上滑行t=1s后,滑块和木板以共同速度v=1m/s匀速运动,取g=10m/s2.求:〔1〕滑块与木板间的摩擦力F f;〔2〕滑块开始下滑时离木板上外表的高度h;〔3〕滑块在木板上相对滑动时产生的热量Q.16.如下列图,真空中有两个可视为点电荷的小球,其中A带正电电量为Q1,固定在绝缘的支架上,B质量为m,带电量为Q2,用长为L的绝缘细线悬挂,两者均处于静止,静止时悬线与竖直方向成θ角,且两者处在同一水平线上.相距为R,静电力常量为K,重力加速度为g.求:〔1〕B带正电荷还是负电荷?〔2〕B球受到的库仑力多大?〔3〕B球静止时细线的拉力多大?河北省石家庄二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理科〕一、选择题本局部共12小题,每一小题4分,共48分.在如下各题中,第1、2、3、5、7、8、9、10、11为单项选择题,4、6、12为多项选择题,请将正确选项填涂在答题卡上.1.如下四个选项的图中,木块均在固定的斜面上运动,其中图A、B、C中的斜面是光滑的,图D中的斜面是粗糙的,图A、B中的F为木块所受的外力,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图A、B、D中的木块向下运动,图C中的木块向上运动,在这四个图所示的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的是( )A.B.C.D.考点:机械能守恒定律.专题:机械能守恒定律应用专题.分析:正确理解机械能守恒条件,并能判断物体是否机械能守恒是解此题的关键,系统中只有重力做功或者其它力做功代数和为零是机械能守恒条件;从功能关系的角度看系统只有动能和重力势能的之间转化.解答:解:A、由A图可知,力F对物体做正功,机械能增加,不守恒,故A错误;B、由B图可知,力F做负功,机械能减小,故B错误;C、C图中物体斜面光滑,运动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只有重力势能和动能的相互转化,机械能守恒,故C正确;D、D图中斜面粗糙,物体下滑中,摩擦力做负功,机械能减小,不守恒,故D错误.应当选C.点评:此题简单,属于根底题目,判断机械能守恒主要看是否有重力势能〔或弹性势能〕之外能量参与转化.2.关于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A.任何制造永动机的设想,无论它看上去多么巧妙,都是一种徒劳B.空调机既能致热,又能致冷,说明热传递不存在方向性C.由于自然界的能量是守恒的,所以说能源危机不过是杞人忧天D.一个单摆在来回摆动许屡次后总会停下来,说明这个过程的能量不守恒考点:能量守恒定律.分析:能量的转化与守恒是普遍遵守的自然规律,虽然能量是守恒的,但不同的能量其可利用的品质不同,热力学第二定律告诉我们,能量的转化具有方向性解答:解:A、永动机违背能量守恒定律,不可能制成.故A正确B、热传递的方向性是指在没有外界影响的前提下,空调机工作过程掺进了电流做功,显然不满足这个前提,故B错误C、虽然自然界的能量是守恒的,但存在能量耗散,不同的能量其可利用的品质不同,能源危机不是杞人忧天,故C错误D、单摆在来回摆动许屡次后总会停下来,机械能减少,但由于摩擦等各种因素,变成了其他形式的能量,机械能是守恒的,故D错误应当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对能量守恒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理解,大都属于理解记忆知识,对于这类问题要平时加强记忆和强化练习3.在一种叫“蹦极跳“的运动中,质量为m的游戏者,身系一根长为L,弹性优良的轻质柔软橡皮绳,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1.5L时到达最低点,假设在下落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如此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A.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B.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C.动能增加了mgL D.重力势能减小了mgL考点:机械能守恒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动能定理的应用.专题:机械能守恒定律应用专题.分析:分析人的受力的变化可得出加速度的变化与速度的变化,由高度与速度的变化分析重力做功与动能的变化.解答:解:AB、人开始时只受重力,如此在绳张紧之前人做自由落体运动,速度增加,动能增加;绳张紧后,绳的弹力开始增大,但开始时仍小于重力,故人继续加速,直到弹力等于人的重力;此后,人受到的弹力大于重力,故人开始减速,速度减小;绳子继续伸长,弹力越来越大,合力向上越来越大,故加速度也越来越大;由以上分析可知,人的速度是先增大后减小;加速度先保持不变,然后减小,后又增大,故A正确,B错误;C、在人下落的最后,人的速度为零,故动能的变化为零,故C错误;D、人下落的高度大于L,故重力做功大于mgL,故重力势能减小量大于mgL,故D错误;应当选A.点评:此题解题的关键在于分析人的整个下落过程,要求学生能清楚力、加速度与速度的关系,并能联系实际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4.如下列图,倾角θ=30°的粗糙斜面固定在地面上,长为l,质量为m,粗细均匀,质量分布均匀的软绳置于斜面上,其上端与斜面顶端齐平.用细线将物块与软绳连接,物块由静止释放后向下运动,直到软绳刚好全部离开斜面〔此时物块未到达地面〕,在此过程中( )A.物块的机械能逐渐增加B.软绳重力势能共减少了mglC.物块重力势能的减少等于软绳抑制摩擦力所做的功D.软绳重力势能的减少小于其动能的增加与抑制摩擦力所做功的和考点:机械能守恒定律;功能关系.专题:压轴题;机械能守恒定律应用专题.分析:根据软绳对物块做功正负,判断物块机械能的变化,假设软绳对物块做正功,其机械能增大;假设软绳对物块做负功,机械能减小.分别研究物块静止时和软绳刚好全部离开斜面时,软绳的重心离斜面顶端的高度,确定软绳的重心下降的高度,研究软绳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以软绳和物块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根据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分析软绳重力势能的减少与其动能的增加与抑制摩擦力所做功的和的关系.解答:解:A、物块下落过程中,软绳对物块做负功,物块的机械能逐渐减小.故A错误. B、物块未释放时,软绳的重心离斜面顶端的高度为h1==,软绳刚好全部离开斜面时,软绳的重心离斜面顶端的高度h2=,如此软绳重力势能共减少mg〔〕=.故B正确.C、因为物块的机械能减小,如此物块的重力势能减小量大于物块的动能增加量,减小量等于拉力做功的大小,由于拉力做功大于抑制摩擦力做功,所以物块重力势能的减少大于软绳抑制摩擦力所做的功与物块动能增加之和.故C错误.D、细线的拉力对软绳做正功,对物块做负功,如此重物的机械能减小,软绳的总能量增加,而软绳的动能与抑制摩擦产生的内能增加,软绳的重力势能减小,能量中的减少量一定小于能量中的增加量,故软绳重力势能的减少小于其动能的增加与抑制摩擦力所做功的和.故D正确.应当选:BD点评:此题中软绳不能看作质点,必须研究其重心下降的高度来研究其重力势能的变化.应用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时,能量的形式分析不能遗漏.5.如下列图,ABCD是一个盆式容器,盆内侧壁与盆底BC的连接处都是一段与BC相切的圆弧,B、C为水平的,其距离d=0.50m盆边缘的高度为h=0.30m.在A处放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块并让其从静止出发下滑.盆内侧壁是光滑的,而盆底BC面与小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0.小物块在盆内来回滑动,最后停下来,如此停的地点到B的距离为( )A.0.50m B.0. 25m C.0.10m D.0考点:动能定理的应用.专题:动能定理的应用专题.分析:根据动能定理,对小物块开始运动到停止的全过程进展研究,求出小物块在BC面上运动的总路程,再由几何关系分析最后停止的地点到B的距离.解答:解:设小物块间在BC面上运动的总路程为S.物块在BC面上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始终为f=μmg,对小物块从开始运动到停止运动的整个过程进展研究,由动能定理得mgh﹣μmgS=0得到S===3m,d=0.50m,如此S=6d,所以小物块在BC面上来回运动共6次,最后停在B点.应当选D点评:此题对全过程运用动能定理进展研究,关键要抓住滑动摩擦力做功与总路程关系.6.如下列图,把一个不带电的枕型导体靠近带正电的小球,由于静电感应,在左、右端分别出现负、正电荷,如此以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A.闭合开关S1,如此导体左端不再带有电荷B.闭合开关S1,如此导体右端不再带有电荷C.闭合开关S2,如此导体左端不再带有电荷D.闭合开关S2,如此导体右端不再带有电荷考点:电荷守恒定律;静电现象的解释.专题:常规题型.分析:带电小球A靠近金属导体B时,由于静电感应,会使金属导体B带电,根据静电感应的现象来分析即可.解答:解:当开关S1、S2断开时,带电小球A靠近金属导体B时,由于静电感应,导体B 左端带有负电荷,右端带有正电荷,A、当闭合开关S1时,由于静电感应的作用,金属导体B右端带的正电荷会被从大地上来的负电荷中和,所以导体B右端不再带有电荷,故A错误,B正确;C、同A的分析一样,当闭合开关S2时,由于静电感应的作用,金属导体B右端带的正电荷会被从大地上来的负电荷中和,所以导体B右端不再带有电荷,故C错误,D正确;应当选:BD.点评:此题是对静电感应现象的考查,根本的原因就是电荷之间的根本性质,即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7.两个固定不动的点电荷,它们之间的静电力大小为F,现使它们的电荷量都变为原来的一半,如此它们之间的静电力大小变为( )A.4F B.C.2F D.考点:库仑定律.专题: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专题.分析:根据库仑定律的公式F=求解静电力的大小.解答:解:由库仑定律的公式F=知,现使它们的电荷量都变为原来的一半,如此它们之间的静电力大小F′==应当选B.点评:此题就是对库仑力公式的直接考查,掌握住公式就很容易分析了.8.一带负电荷的质点,在电场力作用下沿曲线abc从a运动到c,质点的速率是递减的.关于b点电场强度E的方向,如下图示中可能正确的答案是〔虚线是曲线在b点的切线〕( )A.B.C.D.考点:电场强度;曲线运动.专题:压轴题;电场力与电势的性质专题.分析:根据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和受力特点分析电荷受的电场力方向,再由负电荷所受的电场力方向与场强方向相反进展选择.解答:解:A、电荷做曲线运动,电场力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应指向轨迹弯曲的内侧,不可能沿轨迹的切线方向,如此场强也不可能沿轨迹的切线方向.故A错误.B、负电荷所受的电场力方向与场强方向相反,图中电场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为锐角,电场力做正功,电荷的速率增大,与题不符.故B错误.C、图中场强方向指向轨迹的内侧,如此电场力指向轨迹的外侧,电荷的轨迹应向上弯曲,不可能沿如图的轨迹运动.故C错误.D、图中场强方向指向轨迹的外侧,如此电场力指向轨迹的内侧,而且电场力方向与电荷的速度方向成钝角,电场力做负功,电荷的速率减小,符合题意.故D正确.应当选D点评:此题是电场中轨迹问题,抓住电荷所受的合力指向轨迹的内侧和速度沿轨迹的切线方向是解题的关键.9.如图,在点电荷Q产生的电场中,将两个带正电的试探电荷q1、q2分别置于A、B两点,虚线为等势线.取无穷远处为零电势点,假设将q1、q2移动到无穷远的过程中外力抑制电场力做的功相等,如此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A.A点电势大于B点电势B.A、B两点的电场强度相等C.q1的电荷量小于q2的电荷量D.q1在A点的电势能小于q2在B点的电势能考点:电势能;电势.专题:电场力与电势的性质专题.分析:将两个带正电的试探电荷q1、q2移动到无穷远的过程中外力抑制电场力做功,说明Q 带负电,即可判断A、B电势上下;由点电荷场强公式E=k分析场强的大小;由图分析可知:A与无穷远间的电势差大于B与无穷远间的电势差,根据电场力做功公式W=qU,分析电荷量的大小;根据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的关系,即可判断q1在A点的电势能与q2在B点的电势能的大小.解答:解:A、由题,将两个带正电的试探电荷q1、q2移动到无穷远的过程中外力抑制电场力做功,如此知Q与两个试探电荷之间存在引力,说明Q带负电,电场线方向从无穷远处指向Q,如此A点电势小于B点电势.故A错误.B、由点电荷场强公式E=k分析可知,A点的场强大于B点的场强.故B错误.C、由图分析可知:A与无穷远间的电势差大于B与无穷远间的电势差,将q1、q2移动到无穷远的过程中外力抑制电场力做的功相等,根据电场力做功公式W=qU,得知,q1的电荷量小于q2的电荷量.故C正确.D、将q1、q2移动到无穷远的过程中外力抑制电场力做的功相等,两个试探电荷电势能的变化量相等,无穷远处电势能为零,如此q1在A点的电势能等于q2在B点的电势能.故D错误.应当选C点评:此题根据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分析电势能的大小,根据公式E=k分析场强的大小等等,都是常用的思路.10.关于静电场,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A.电势等于零的物体一定不带电B.电场强度为零的点,电势一定为零C.同一电场线上的各点,电势一定相等D.负电荷沿电场线方向移动时,电势能一定增加考点:电势;电场.专题:图析法.分析:静电场中,电势具有相对性,电场强度为零的点电势不一定为零,沿电场线电势一定降低.解答:解:A、静电场中,电势具有相对性,电势为零的物体不一定不带电,故A错误;B、静电场中,电势具有相对性,电场强度为零的点电势不一定为零,故B错误;C、沿场强方向电势减小,电场线的切线方向表示电场强度的方向,故沿电场线电势一定降低,故C错误;D、电场线的切线方向表示电场强度的方向,负电荷沿电场线方向移动时,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故D正确;应当选D.点评:此题关键抓住电场力电场强度与电势的概念,同时要注意电势具有相对性,电场强度为零的点电势不一定为零.11.在静电场中,将一正电荷从a移动到b点,电场力做了负功,如此( ) A.b点的电场强度一定比a点大B.电场线方向一定从b指向aC.b点的电势一定比a点高D.该电荷的动能一定减小考点:电势;电场强度;电势能.分析:根据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的变化的关系确定电势能的变化情况,再根据电势的定义确定电势;电势的上下与电场强度无关;动能变化看合力做的功情况.解答:解:C、正电荷从a移动到b点,电场力做了负功,电势能增加,说明b点的电势一定比a点高,选项C正确.A、电场强度的大小与电势的上下无关,无法确定,A错误.B、b点的电势比a点高,即a、b在不同的等势面上,但电场线方向不一定从b指向a,B 错误.D、虽然电荷的电势能增加,如有重力做功,该电荷的动能不一定减小,D错误.应当选C.点评:此题关键根据电势的定义、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关系以与动能定理分析电势、场强和动能的情况.12.图中虚线为一组间距相等的同心圆,圆心处固定一带正电的点电荷.一带电粒子以一定初速度射入电场,实线为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a、b、c三点是实线与虚线的交点.如此该粒子( )A.带负电B.在c点受力最大C.在b点的电势能大于在c点的电势能D.由a点到b点的动能变化大于由b点到c点的动能变化考点:电势能;动能定理的应用.专题:压轴题.分析:电场线与等势面垂直.电场线密的地方电场的强度大,电场线疏的地方电场的强度小,沿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降低,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解答:解:A:根据轨迹弯曲方向判断出,粒子在a→b→c的过程中,一直受静电斥力作用,根据同性电荷相互排斥,故粒子带正电荷,A错误;B:点电荷的电场强度的特点是离开场源电荷距离越大,场强越小,粒子在C点受到的电场力最小,故B错误;C:根据动能定理,粒子由b到c,电场力做正功,动能增加,故粒子在b点电势能一定大于在c点的电势能,故C正确;D:a点到b点和b点到c点相比,由于点电荷的电场强度的特点是离开场源电荷距离越大,场强越小,故a到b电场力做功为多,动能变化也大,故D正确.应当选:CD.点评:此题中,点电荷的电场强度的特点是离开场源电荷距离越大,场强越小,掌握住电场线和等势面的特点,即可解决此题.属于根底题目.二.填空题〔共1小题〕13.用如图甲实验装置验证m1、m2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m2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m1上拖着的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迹进展测量,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如图乙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0是打下的第一个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m1=50g、m2=150g,如此〔g取10m/s2,结果保存两位有效数字〕〔1〕下面列举了该实验的几个操作步骤:A.按照图所示的装置安装器件;B.将打点计时器接到直流电源上;C.先释放m2,再接通电源打出一条纸带;D.测量纸带上某些点间的距离;E.根据测量的结果,分别计算系统减少的重力势能和增加的动能.其中操作不当的步骤是BC〔填选项对应的字母〕.〔2〕在打点0~5过程中系统动能的增量△Ek=0.58J,系统势能的减少量△Ep=0.60J,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系统机械能守恒;〔3〕假设某同学作出v2﹣h图象,可以计算当地重力加速度g,请写出计算g的表达式.〔用字母表示〕考点:验证动量守恒定律.专题:实验题.分析:〔1〕实验时打点计时器应接交流电源,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再释放纸带.〔2〕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出点5的速度,从而求出系统动能的增加量,通过系统动能增加量和重力势能减小量比拟,判断系统机械能是否守恒.〔3〕根据系统机械能守恒列出守恒的式子,从而得出重力加速度g的表达式.解答:解:〔1〕B、将打点计时器应接到交流电源上,不是直流电源,故B错误;C、开始记录时,应先给打点计时器通电打点,然后再释放重锤,让它带着纸带一同落下,如果先放开纸带让重物下落,再接通打点计时时器的电源,由于重物运动较快,不利于数据的采集和处理,会对实验产生较大的误差,故C错误.操作不当的步骤是:BC,应当选BC.〔2〕根据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大小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知打第5个点时的速度为:v5===2.4m/s,。
2015-2016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中学高一(下)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理科)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其中2、5、7、9、14为多选.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在对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作科学贡献的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是()A.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实验的方法测出万有引力常量GB.第谷接受了哥白尼日心说的观点,并根据开普勒对行星运动观察记录的数据,应用严密的数学运算和椭圆轨道假说,得出了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C.亚里士多德认为两个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的物体,重物体与轻物体下落一样快D.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2.小船在静水中速度为3m/s,它在一条流速为4m/s、河宽150m的河流中渡河,则()A.小船不可能到达正对岸B.小船渡河时间不少于50 sC.小船渡河时间最少需要30sD.小船若用50 s渡河,到对岸时,它将在正对岸下游250 m处3.(2011•上海)如图,人沿平直的河岸以速度v行走,且通过不可伸长的绳拖船,船沿绳的方向行进,此过程中绳始终与水面平行.当绳与河岸的夹角为α,船的速率为()A.vsinα B.C.vcosα D.4.(2009秋•重庆期末)从同一高度、同时水平抛出五个质量不同的小球,它们初速度分别为v,2v,3v,4v,5v.在小球落地前的某个时刻,小球在空中的位置关系是()A.五个小球的连线为一条直线,且连线与水平地面平行B.五个小球的连线为一条直线,且连线与水平地面垂直C.五个小球的连线为一条直线,且连线与水平地面既不平行,也不垂直D.五个小球的连线为一条曲线5.一物体做平抛运动,在两个不同时刻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时间间隔为△t,那么()A.v1和v2的方向一定不同B.若v2是后一时刻的速度,则v1>v2C.平抛是匀变速曲线运动D.由v1到v2的速度变化量△v的大小为g•△t6.(2013秋•洛龙区校级期末)如图所示,倒置的光滑圆锥面内侧,有质量相同的两个小玻璃球A、B,沿锥面在水平面内作匀速圆周运动,关于A、B 两球的角速度、线速度和向心加速度正确的说法是()A.它们的角速度ωA=ωB B.它们的线速度v A<v BC.它们的向心加速度a A=a B D.它们的向心加速度a A>a B7.如图所示,用长为L的细线拴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使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细线与竖直方向间的夹角为θ,关于小球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向心力等于线的拉力B.向心力等于线的拉力和小球所受重力的合力C.向心力等于细线对小球拉力的水平分量D.向心力的大小等于Mgtanθ8.(2016•铜仁市模拟)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α=30°的光滑斜面上,有一根长为L=0.8m的细绳,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0.2kg的小球,沿斜面做圆周运动,若要小球能通过最高点A,则小球在最高点A的最小速度是()A.2 m/s B.2m/s C.2m/s D.2m/s9.(2015春•南海区期末)关于环绕地球运转的人造地球卫星,有如下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轨道半径越大,速度越小,周期越长B.轨道半径越大,速度越大,周期越短C.轨道半径越小,速度越大,周期越长D.轨道半径越小,速度越小,周期越长10.(2010春•醴陵市校级期末)对于相隔一定距离的两个质点,要使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变为原来的2倍,可以采用的办法是()A.仅把两者的质量都增大2倍B.仅把两者的质量都增大到原来的倍C.仅把两者的距离减小到原来的D.仅把两者的距离增大到原来的倍11.(2011春•东城区期末)设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为27天,则月球中心到地球中心的距离R1与地球的同步卫星到地球中心的距离R2之比R1:R2为()A.3:1 B.9:1 C.27:1 D.18:112.(2012春•邯郸期末)关于第一宇宙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是人造地球同步卫星的运行速度B.它是使卫星进入近地圆轨道的最小发射速度C.它是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飞行的最小运行速度D.它是卫星在椭圆轨道上运行时在远地点的速度13.(2015春•张掖校级期末)一汽车通过拱形桥顶点时的速度为10m/s,车对桥顶的压力为车重的,如果要使汽车在桥顶对桥面没有压力,车速至少为()A.15m/s B.20m/s C.25m/s D.30m/s14.如图所示为小球沿光滑竖直圆轨道内部过最高点受到轨道的弹力的图象,取竖直向下为正g=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的质量为2kgB.竖直轨道半径为10mC.小球过最高点的速度最小为10m/sD.若轨道最大承受力为12N,则小球过最低点时的速度不能超过1015.(2015•铜川二模)双星系统由两颗恒星组成,两恒星在相互引力的作用下,分别围绕其连线上的某一点做周期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研究发现,双星系统演化过程中,两星的总质量、距离和周期均可能发生变化.若某双星系统中两星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经过一段时间演化后,两星总质量变为原来的k倍,两星之间的距离变为原来的n倍,则此时圆周运动的周期为()A.T B.T C.T D.T二、实验填空题(每空3分,共18分)16.(6分)(2016春•拉萨校级期中)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时,让小球多次沿同一轨道运动,通过描点法画出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1)为了能较准确地描绘运动轨迹,下面列出一些操作要求,将你认为正确选项的前面字母填在横线上:.(a)通过调节使斜槽的末端保持水平(b)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必须不同(c)每次必须由静止释放小球(d)记录小球位置用的木条(或凹槽)每次必须严格地等距离下降(e)小球运动时不应与木板上的白纸(或方格纸)相接触(f)将球的位置记录在纸上后,取下纸,用直尺将点连成折线(2)若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轨迹,小方格的边长为L,小球在平抛运动途中的几个位置如图中的a、b、c、d所示,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的计算式为v0=(用L、g表示).17.(12分)(2012春•城中区校级期中)两颗人造卫星A、B的质量之比m A:m B=1:2,轨道半径之比r A:r B=1:3,某一时刻它们的连线通过地心,则此时它们的线速度之比v A:v B=,周期之比T a:T b,向心加速度之比a A:a B=,向心力之比F A:F B=.三、计算题:(共32分,每小题都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18.(8分)如图所示,将一个小球从h=20m高处水平抛出,小球落到地面的位置与抛出点的水平距离x=30m.取g=10m/s2,不计空气阻力.求:(1)小球抛出时速度的大小;(2)小球落地的速度大小.19.(10分)(2015春•曲沃县校级期末)如图所示,水平转盘上放有质量为m的物块,当物块到转轴的距离为r时,连接物块和转轴的绳刚好被拉直(绳上张力为零).物块和转盘间最大静摩擦力是其正压力的μ倍.求:(1)当转盘的角速度ω1=时,细绳的拉力F1;(2)当转盘的角速度ω2=时,细绳的拉力F2.20.(14分)(2015春•东营校级期末)下图为中国月球探测工程的标志,测工程的想象标志,它以中国书法的笔触,勾勒出一轮明月和一双踏在其上的脚印,象征着月球探测的终极梦想.一位勤于思考的同学,为探月宇航员设计了如下实验:在距月球表面高h处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一个物体,然后测量该平抛物体的水平位移为x.通过查阅资料知道月球的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若物体只受月球引力的作用,请你求出:(1)月球的密度ρ;(2)环绕月球表面的宇宙飞船的速率v.2015-2016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中学高一(下)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理科)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其中2、5、7、9、14为多选.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在对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作科学贡献的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是()A.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实验的方法测出万有引力常量GB.第谷接受了哥白尼日心说的观点,并根据开普勒对行星运动观察记录的数据,应用严密的数学运算和椭圆轨道假说,得出了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C.亚里士多德认为两个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的物体,重物体与轻物体下落一样快D.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考点】物理学史【分析】本题属于对物理学史的考查,熟记物理学家的贡献即可解答.【解答】解:A、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及引力常量的概念,但没能测出G 的数值;G是由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方法得出的,故A错误;B、开普勒接受了哥白尼日心说的观点,并根据第谷对行星运动观察记录的数据,应用严密的数学运算和椭圆轨道假说,得出了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故B错误.C、亚里士多德认为两个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的物体,重物体比轻物体下落快.故C错误.D、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故D正确.故选D.2.小船在静水中速度为3m/s,它在一条流速为4m/s、河宽150m的河流中渡河,则()A.小船不可能到达正对岸B.小船渡河时间不少于50 sC.小船渡河时间最少需要30sD.小船若用50 s渡河,到对岸时,它将在正对岸下游250 m处【考点】运动的合成和分解【分析】船航行时速度为静水中的速度与河水流速二者合速度,最短的时间主要是希望合速度在垂直河岸方向上的分量最大,这个分量一般刚好是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即船当以静水中的速度垂直河岸过河的时候渡河时间最短;如果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小于河水的流速,则合速度不可能垂直河岸,那么小船不可能垂直河岸正达对岸.【解答】解:A、因为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小于河水的流速,由平行四边形法则求合速度不可能垂直河岸,小船不可能垂直河岸正达对岸,故A正确;BC、当船的静水中的速度垂直河岸时渡河时间最短:t mi n==s=50s,故B正确,C错误;D、船以最短时间50s渡河时沿河岸的位移:x=v2t mi n=4×50m=200m,即到对岸时被冲下200m,故D错误.故选:AB.3.(2011•上海)如图,人沿平直的河岸以速度v行走,且通过不可伸长的绳拖船,船沿绳的方向行进,此过程中绳始终与水面平行.当绳与河岸的夹角为α,船的速率为()A.vsinα B.C.vcosα D.【考点】运动的合成和分解【分析】人在行走的过程中,小船前进的同时逐渐靠岸,将人的运动沿着绳子方向和垂直绳子方向正交分解,由于绳子始终处于绷紧状态,故小船的速度等于人沿着绳子方向的分速度,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将人的速度v分解后,可得结论.【解答】解:将人的运动速度v沿着绳子方向和垂直绳子方向正交分解,如图,由于绳子始终处于绷紧状态,因而小船的速度等于人沿着绳子方向的分速度根据此图得v船=vcosα故选C.4.(2009秋•重庆期末)从同一高度、同时水平抛出五个质量不同的小球,它们初速度分别为v,2v,3v,4v,5v.在小球落地前的某个时刻,小球在空中的位置关系是()A.五个小球的连线为一条直线,且连线与水平地面平行B.五个小球的连线为一条直线,且连线与水平地面垂直C.五个小球的连线为一条直线,且连线与水平地面既不平行,也不垂直D.五个小球的连线为一条曲线【考点】平抛运动【分析】小球做平抛运动,可分解成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根据平抛运动的基本公式即可分析.【解答】解:ABCD、五个小球做平抛运动,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从同一高度抛出,则竖直方向运动情况完全相同,即每个时刻都处于同一高度,水平方向做匀速运动,间距△x=△vt,随着时间不断变大,所以两球的连线为水平线,连线与水平地面平行,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5.一物体做平抛运动,在两个不同时刻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时间间隔为△t,那么()A.v1和v2的方向一定不同B.若v2是后一时刻的速度,则v1>v2C.平抛是匀变速曲线运动D.由v1到v2的速度变化量△v的大小为g•△t【考点】平抛运动【分析】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g,根据△v=gt即可求解.【解答】解:A、平抛运动水平方向做匀速运动,竖直方向自由落体运动,末速度等于水平方向速度和竖直方向速度的合速度,根据矢量合成原则可知,不同时刻的速度方向不可能相同,故A正确;B、平抛运动是匀加速曲线运动,若v2是最后一时刻的速度大小,则v1<v2,故B错误;C、平抛运动的加速度为g,所以△v=g•△t,是匀变速曲线运动.故C正确;D、由v1到v2的速度变化量△v=g△t,方向竖直向下,故D正确.故选:ACD6.(2013秋•洛龙区校级期末)如图所示,倒置的光滑圆锥面内侧,有质量相同的两个小玻璃球A、B,沿锥面在水平面内作匀速圆周运动,关于A、B 两球的角速度、线速度和向心加速度正确的说法是()A.它们的角速度ωA=ωB B.它们的线速度v A<v BC.它们的向心加速度a A=a B D.它们的向心加速度a A>a B【考点】向心力;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转速【分析】对两小球分别受力分析,求出合力,根据向心力公式和牛顿第二定律列式求解,可得向心加速度、线速度和角速度.【解答】解:对A、B两球分别受力分析,如图由图可知:F合=F合′=mgtanθ根据向心力公式有:mgtanθ=ma=mω2R=m解得:a=gtanθv=ω=由于A球转动半径较大,故向心加速度一样大,A球的线速度较大,角速度较小;故选:C.7.如图所示,用长为L的细线拴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使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细线与竖直方向间的夹角为θ,关于小球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向心力等于线的拉力B.向心力等于线的拉力和小球所受重力的合力C.向心力等于细线对小球拉力的水平分量D.向心力的大小等于Mgtanθ【考点】向心力;物体的弹性和弹力【分析】先对小球进行运动分析,做匀速圆周运动,再找出合力的方向,进一步对小球受力分析!【解答】解: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小球受重力、和绳子的拉力,由于它们的合力总是指向圆心并使得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故在物理学上,将这个合力就叫做向心力,即向心力是按照力的效果命名的,这里是重力和拉力的合力!故A错误,BC正确;根据几何关系可知:F向=Mgtanθ,故D正确.本题选错误的,故选:A.8.(2016•铜仁市模拟)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α=30°的光滑斜面上,有一根长为L=0.8m的细绳,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0.2kg的小球,沿斜面做圆周运动,若要小球能通过最高点A,则小球在最高点A的最小速度是()A.2 m/s B.2m/s C.2m/s D.2m/s【考点】向心力;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小球恰好能在斜面上做完整的圆周运动,说明小球在A点时细线的拉力为零,只有重力的分力做向心力,根据向心力公式列式即可求解.【解答】解:小球恰好能在斜面上做完整的圆周运动,刚小球通过A点时细线的拉力为零,根据圆周运动和牛顿第二定律有:mgsinα=,解得:v A=故选:A9.(2015春•南海区期末)关于环绕地球运转的人造地球卫星,有如下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轨道半径越大,速度越小,周期越长B.轨道半径越大,速度越大,周期越短C.轨道半径越小,速度越大,周期越长D.轨道半径越小,速度越小,周期越长【考点】人造卫星的加速度、周期和轨道的关系;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分析】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出线速度、周期与轨道半径的关系,从而比较大小.【解答】解:根据得,v=,T=,轨道半径越大,线速度越小,周期越大,轨道半径越小,线速度越大,周期越小.故A 正确,B、C、D错误.故选:A.10.(2010春•醴陵市校级期末)对于相隔一定距离的两个质点,要使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变为原来的2倍,可以采用的办法是()A.仅把两者的质量都增大2倍B.仅把两者的质量都增大到原来的倍C.仅把两者的距离减小到原来的D.仅把两者的距离增大到原来的倍【考点】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分析】由万有引力表达式,可以知道哪些措施是可行的【解答】解:A、由,两者的质量都增大2倍,则万有引力变为4倍,故A错误B、把两者的质量都增大到原来的倍,由,则万有引力变为2倍,故B正确C、把两者的距离减小到原来的,由,则万有引力变为4倍,故C错误D、两者的距离增大到原来的倍,由,则万有引力变为原来的,故D错误故选B11.(2011春•东城区期末)设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为27天,则月球中心到地球中心的距离R1与地球的同步卫星到地球中心的距离R2之比R1:R2为()A.3:1 B.9:1 C.27:1 D.18:1【考点】人造卫星的加速度、周期和轨道的关系;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分析】根据地球对月球的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列式表示出轨道半径.根据地球对同步卫星的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列式表示出轨道半径求解.【解答】解:根据地球对月球的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列出等式:,得根据地球对同步卫星的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列式:,得所以故选:B.12.(2012春•邯郸期末)关于第一宇宙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是人造地球同步卫星的运行速度B.它是使卫星进入近地圆轨道的最小发射速度C.它是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飞行的最小运行速度D.它是卫星在椭圆轨道上运行时在远地点的速度【考点】第一宇宙速度、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分析】第一宇宙速度又称为环绕速度,是指在地球上发射的物体绕地球飞行作圆周运动所需的最小初发射速度.【解答】解:ACD、人造卫星在圆轨道上运行时,运行速度为:v=,轨道半径越大,速度越小,故第一宇宙速度是卫星在圆轨道上运行的最大速度,不是同步卫星速度,故ACD错误;B、物体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叫做第一宇宙速度,在地面附近发射飞行器,如果速度等于7.9km/s,飞行器恰好做匀速圆周运动,如果速度小于7.9km/s,就出现万有引力大于飞行器做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做近心运动而落地,所以发射速度不能小于7.9km/s;故B正确.故选:B.13.(2015春•张掖校级期末)一汽车通过拱形桥顶点时的速度为10m/s,车对桥顶的压力为车重的,如果要使汽车在桥顶对桥面没有压力,车速至少为()A.15m/s B.20m/s C.25m/s D.30m/s【考点】向心力;牛顿第二定律【分析】车做圆周运动,车对桥的压力为重力的时,由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可求出桥的半径,车对桥无压力时,重力恰好提供向心力,可由向心力公式列式求出车速.【解答】解:车对桥顶的压力为车重的时mg﹣mg=m解得R===40m车在桥顶对桥面没有压力时mg=m解得v1===20m/s故选B.14.如图所示为小球沿光滑竖直圆轨道内部过最高点受到轨道的弹力的图象,取竖直向下为正g=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的质量为2kgB.竖直轨道半径为10mC.小球过最高点的速度最小为10m/sD.若轨道最大承受力为12N,则小球过最低点时的速度不能超过10【考点】向心力【分析】在最高点小球靠重力和轨道的弹力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结合图线的斜率和截距进行求解.【解答】解: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解得:,可知图线的截距mg=2,解得小球的质量m=0.2kg.图线的斜率,解得:R=10m.故A错误,B正确.C、在最高点,当小球的速度最小时,有:,则最小速度:v=.故C正确.D、在最低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解得:v=m/s.故D正确.故选:BCD.15.(2015•铜川二模)双星系统由两颗恒星组成,两恒星在相互引力的作用下,分别围绕其连线上的某一点做周期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研究发现,双星系统演化过程中,两星的总质量、距离和周期均可能发生变化.若某双星系统中两星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经过一段时间演化后,两星总质量变为原来的k倍,两星之间的距离变为原来的n倍,则此时圆周运动的周期为()A.T B.T C.T D.T【考点】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分析】双星靠相互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具有相同的角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向心力公式,分别对两星进行列式,即可来求解.【解答】解:设m1的轨道半径为R1,m2的轨道半径为R2.两星之间的距离为L.由于它们之间的距离恒定,因此双星在空间的绕向一定相同,同时角速度和周期也都相同.由向心力公式可得:对m1:G=m1…①对m2:G=m2…②又因为R1+R2=L,m1+m2=M由①②式可得:T=2π所以当两星总质量变为KM,两星之间的距离变为原来的n倍,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2π=T,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二、实验填空题(每空3分,共18分)16.(6分)(2016春•拉萨校级期中)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时,让小球多次沿同一轨道运动,通过描点法画出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1)为了能较准确地描绘运动轨迹,下面列出一些操作要求,将你认为正确选项的前面字母填在横线上:ace.(a)通过调节使斜槽的末端保持水平(b)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必须不同(c)每次必须由静止释放小球(d)记录小球位置用的木条(或凹槽)每次必须严格地等距离下降(e)小球运动时不应与木板上的白纸(或方格纸)相接触(f)将球的位置记录在纸上后,取下纸,用直尺将点连成折线(2)若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轨迹,小方格的边长为L,小球在平抛运动途中的几个位置如图中的a、b、c、d所示,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的计算式为v0=2(用L、g表示).【考点】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分析】(1)保证小球做平抛运动必须通过调节使斜槽的末端保持水平,因为要画同一运动的轨迹,必须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相同,且由静止释放,以保证获得相同的初速度,实验要求小球滚下时不能碰到木板平面,避免因摩擦而使运动轨迹改变,最后轨迹应连成平滑的曲线;(2)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竖直方向上位移之差是一恒量求出相等的时间间隔,结合水平位移求出小球的初速度.【解答】解:(1)a、通过调节使斜槽末端保持水平,是为了保证小球做平抛运动.故a正确.b、因为要画同一运动的轨迹,必须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相同,且由静止释放,以保证获得相同的初速度.故b错误,c正确.d、因平抛运动的竖直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在相同时间里,位移越来越大,因此木条(或凹槽)下降的距离不应是等距的,故d错误;e、实验要求小球滚下时不能碰到木板平面,避免因摩擦而使运动轨迹改变,最后轨迹应连成平滑的曲线.故f错误,e正确.(2)竖直方向上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y=L,根据△y=gT2得,相等的时间间隔T=,小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0===2故答案为:(1)ace;(2)2.17.(12分)(2012春•城中区校级期中)两颗人造卫星A、B的质量之比m A:m B=1:2,轨道半径之比r A:r B=1:3,某一时刻它们的连线通过地心,则此时它们的线速度之比v A:v B=:1,周期之比T a:T b1:3,向心加速度之比a A:a B=9:1,向心力之比F A:F B=9:2.【考点】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转速【分析】人造地球卫星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由地球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求解即可.【解答】解:人造地球卫星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由地球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得v=,M是地球的质量,r是卫星的轨道半径,则得v A:v B==:1由T=得:T A:T B==1:3由F==ma,得a=则得a A:a B=9:1,F A:F B==9:2故答案为::1,1:3,9:1,9:2三、计算题:(共32分,每小题都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18.(8分)如图所示,将一个小球从h=20m高处水平抛出,小球落到地面的位置与抛出点的水平距离x=30m.取g=10m/s2,不计空气阻力.求:(1)小球抛出时速度的大小;(2)小球落地的速度大小.【考点】平抛运动【分析】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高度求出运动的时间,结合水平位移和时间求出抛出的初速度,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落地时竖直分速度,结合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小球落地的速度大小.【解答】解:(1)根据得,t=则小球抛出的初速度.。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实验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第一部分客观题本部分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在下列各题中,第1、2、3、4、5、7、8为单项选择题,6、9、10为多项选择题,请将正确选项填涂在答题卡上。
1.人类对行星运动规律的认识漫长而曲折.牛顿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了科学史上最伟大的定律之一﹣﹣万有引力定律.对万有引力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行星观测记录表明,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是圆,而不是椭圆B.太阳与行星之间引力的规律并不适用于行星与它的卫星C.地球使树上苹果下落的力,与太阳、地球之间的吸引力不是同一种力D.卡文迪许在实验室里较为准确地得出了引力常量G的数值2.(2011?湖北模拟)我国将要发射一颗绕月运行的探月卫星“嫦娥1号”.设该卫星的轨道是月球的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已知月球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圆形的,且贴近月球表面.,地球上的第一宇宙速度约为7.9km/s,则该探月卫星绕月运行的速率约为()6km/s D. 3 1.8km/s C. 11km/s A. 0.4km/s B.3.(2003?北京)在地球(看作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上空有许多同步卫星,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们的质量可能不同 B.它们速度的大小可能不同C.它们向心加速度的大小可能不同 D.它们离地心的距离可能不同4.(2012?天津)一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假如该卫星变轨后仍做匀速圆周运动,动能减小为原来的,不考虑卫星质量的变化,则变轨前后卫星的()A.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4:1 B.角速度大小之比为2:1C.周期之比为1:8 D.轨道半径之比为1:25.(2011?东莞一模)分别在光滑水平面、粗糙水平面和粗糙斜面上推同一物体,如图(a)、(b)、(c)所示.如果所用的图示推力大小相等,在物体发生大小相等位移的过程中,推力对物体所做的功()A.在光滑水平面上较大 B.在粗糙水平面上较大C.在粗糙斜面上较大 D.相等6.(2013?黑龙江模拟)一辆汽车在平直路面从静止开始启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从t时1刻起汽车的功率保持不变,则由图象可知()t时间内,汽车的牵引力不变,加速度不变,功率增大.在0~ A1时间内,汽车的牵引力增大,加速度增大,功率不变t 在0~ B.1时间内,汽车的牵引力减小,汽车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度运动t~t C.在21在t时间以后,汽车的牵引力不变,汽车的功率也不变 D.2最后滚CP的熟透了的苹果,该苹果从树上A先落到地面7.一棵树上有一个质量为0.3kg面、、、、为零势能面,,以地面和的高度差分别为、.已知入沟底DACCD2.2m3mCABCDE 1处的重力DA落下到D的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和在之间竖直距离如图所示.算出该苹果从)势能分别是(9 J 和A 15.6 J-9 J B 9 J和 -9J C 15.6J和 -15.6J D 15.6J和BC.(2004?广东)如图所示,ABCD是一个盆式容器,盆内侧壁与盆底8盆边缘C为水平的,其距离d=0.50m的连接处都是一段与BC 相切的圆弧,B、已处放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块并让其从静止出发下滑.的高度为h=0.30m.在A μ=0.10.小知盆内侧壁是光滑的,而盆底BC面与小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物块在盆内来回滑动,最后停下来,则停的地点到B的距离为(0. 0.10m D.A. 0.50m B. 0.25m C与作用,F.(2012?天津)如图甲所示,静止在水平地面的物块A,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F 9 )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则(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设物块与地面的静摩擦力最大值f m时刻物块 tA的加速度最大0~t时间内F的功率逐渐增大 B.A .21时刻物块A的动能最大D时刻后物块A做反向运动. t C. t322N1秒内受到t=010.(2011?海南)一质量为1kg的质点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从时起,第)的水平外力作用,第2秒内受到同方向的1N的外力作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W 0~2s内外力的平均功率是B. J第2秒内外力所做的功是第2秒末外力的瞬时功率最大C.. D 秒内质点动能增加量的比值是第1秒内与第2主观题第二部分该部分请填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共12分.在“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使小车在橡皮11测3根…同样的橡皮筋将小车弹出.2筋的作用下被弹出,第二次、第三次…操作时分别改用根、出小车被弹出后的速度,能够找到牵引力对小车做的功与小车速度的关系. 1(_________ )在本实验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实验中需要平衡阻力B.需要测量小车的质量2.需要测量每根橡皮筋对小车做功的数值C .每次都要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小车D表示小车被弹出后所获得的速度,则两者间的关(2)若用W表示牵引力对小车做的功,v _________ 系是2C.W∝ D.W∝ A.W∝v B.W∝v(3)在本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频率为50Hz,某同学打出的一段纸带如下图所示,则小车匀速运动时的速度大小为 _________ m/s.(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第三部分综合应用题该部分共48分,每题12分。
2015-2016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级高一生物试题命题人:杜守斌一.选择题(1—40每题1.5分,共60分)1、豌豆在自然状态下是纯种的原因是()A.豌豆品种间性状差异大B.豌豆先开花后授粉C.豌豆是闭花自花授粉的植物D.豌豆可以异花授粉2、下列各组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水稻的早熟和晚熟 B.豌豆的紫花和红花C.小麦的抗病与易感病 D.绵羊的长毛和细毛3、豌豆的矮茎和高茎为一对相对性状,下列杂交实验能判定性状显隐性关系的是()A.高茎×高茎→高茎B.高茎×高茎→301高茎+101矮茎C.矮茎×矮茎→矮茎D.高茎×矮茎→98高茎+107矮茎4、白绵羊与白绵羊交配后,后代出现了白绵羊和黑绵羊,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性状分离B.等位基因分离 C.同种基因分离D.姐妹染色单体分离5、一位饲养员让两只杂合黑豚鼠交配(黑对白为显性),一胎生下的小豚鼠将可能是()A.只有黑色B.只有白色C.有黑色也有白色D.上述3种情况都有可能6、要判断某一个体是不是纯合体,最好的方法是()A.让其与杂合体交配 B.让其与纯合体交配C.让其与隐性类型交配D.让其与显性类型交配7、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中,纯合隐性亲本与杂合体亲本交配,其子代个体中与双亲基因型都不同的是()A.0% B.25% C.50% D.75%8、水稻某些品种茎杆的高矮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对一个纯合显性亲本与一个纯合隐性亲本杂交产生的F1进行测交,其后代中杂合体的机率是()A.0 B.25% C.50% D.75%9、已知绵羊羊角的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如下表。
现有1头有角母羊生了1头无角小羊,则这头小羊的性别和基因型分别为()A.♀,Hh B.♂,hhAC.♂,Hh D.♀,hh10、豌豆黄子叶(Y)对绿子叶(y)为显性,现有YY与yy杂交得F l,F1自交得F2。
F2植株所结种子(F3)子叶颜色的分离比是()A.黄子叶∶绿子叶为3︰1 B.全部为黄子叶C.黄子叶∶绿子叶为3︰5 D.黄子叶∶绿子叶为5︰311、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第一胎生了一个白化病(由隐性基因控制)的儿子,那么第二胎还是白化病儿子的几率是()A.1/4 B.1/8 C.1/2D.1/312、下图为舞蹈症(显性基因B控制)某家庭遗传系谱,若图中Ⅲ7和Ⅲ10婚配,他们生一个孩子出现该病的概率为()A.5/6 B.3/4C.1/2D.100%13、一个配子的基因组成为AB,产生这种配子的生物体是()A.显性纯合子 B.隐性纯合子C.杂合子 D.不能判断14、某个体与基因型aabb的个体交配,共产生了四种表现型的后代,其比例为1∶1∶1∶1。
河北省正定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总分48分。
每小题所列四个选项中,1---8单选,9—-12多选,全部选对得4分,少选漏选得2分,错选、多选或不选均不得分)1.下列对运动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物体的自然状态是静止的,只有当它受到力的作用才会运动C.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物体的运动速度D.伽利略根据理想实验推论出,如果没有摩擦,在水平面上的物体,一旦具有某一个速度,将保持这个速度继续运动下去2.下列关于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的讨论,正确的有()A.运动员在跑道转弯时,主要靠地面的支持力提供向心力B.用细绳拴住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作圆周运动,一定是细绳的拉力提供向心力C.在绕地球沿圆周轨道自由飞行的飞船内,宇船员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万有引力全部提供向心力。
D.洗衣机脱水旋转时,可把衣物中的水分甩出,是水分受到的向外运动的力3.有关圆周运动的基本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如图a,汽车通过拱桥的最高点处于超重状态B.如图b所示是一圆锥摆,增大θ,但保持圆锥的高不变,则圆锥摆的角速度不变C.如图c,同一小球在光滑而固定的圆锥筒内的A、B位置先后分别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在A、B两位置小球的角速度及所受筒壁的支持力大小相等D.火车转弯超过规定速度行驶时,内轨对内轮缘会有挤压作用4.两物体A、B按如图所示连接且处于静止状态,已知两物体质量为m A、m B,且m A=2m B,链接A物体绳子与水平夹角θ=30°,A物体和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在B上加一个水平力F,使物体B缓慢移动,物体A始终静止,则此过程中()A .物体A 对地面的压力逐渐变大B .物体A 受到的摩擦力不变C .绳的拉力大小不变D .地面对A 的作用力变大5.如图所示,质量都是m 的物体A 、B 用轻质弹簧相连,静置于水平地面上,此时弹簧压缩了Δl .如果再给A 一个竖直向下的力,使弹簧再压缩Δl (形变始终在弹性限度内),稳定后,突然撤去竖直向下的力,在A 物体向上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物体受到的弹簧的弹力大小等于mg 时,A 物体的加速度最大B. B 物体受到的弹簧的弹力大小等于mg 时,A 物体的速度最大C. A 物体的最大加速度大小为1.2gD. B 物体对地面的最大压力为2mg6.一水平抛出的小球落到一倾角为θ的斜面上时,其速度方向与斜面垂直,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小球在竖直方向下落的距离与在水平方向通过的距离之比为( )A.tan θB.2tan θC.1tan θ D.12tan θ7. 7.2013年5月2日凌晨0时06分,我国“中星11号”通信卫星发射成功.“中星11号”是一颗地球同步卫星,它主要用于为亚太地区等区域用户提供商业通信服务.图2为发射过程的示意图,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然后经点火,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再一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圆轨道3.轨道1、2相切于Q 点,轨道2、3相切于P 点,则当卫星分别在1、2、3轨道上正常运行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卫星在轨道3上的速率大于在轨道1上的速率B.卫星在轨道3上的角速度大于在轨道1上的角速度C.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Q 点时的速度大于它在轨道2上经过Q 点时的速度D.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P 点时的速度小于它在轨道3上经过P 点时的速度8.天文学家如果观察到一个星球独自做圆周运动,那么就想到在这个星球附近存在着一个看不见的星体——黑洞.若星球与黑洞由万有引力的作用组成双星,以两者连线上某点为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那么( )A.它们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与其质量成反比B.它们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与其质量成反比C.它们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与其质量成反比D.它们所需的向心力与其质量成反比9.如图所示,一根细线下端拴一个金属小球P,细线的上端固定在金属块Q上,Q放在带小孔O(小孔是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小球在某一水平面内作匀速圆周运动(圆锥摆).现使小球改到一个更高一些的水平面上作匀速圆周运动(图中P′位置),两次金属块Q都静止在桌面上的同一点,则后一种情况与原来相比较,下面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Q受到桌面的支持力变大B.Q受到桌面的静摩擦力变大C.小球P运动的周期变大D.小球P运动的角速度变大10.如图所示,直杆AB与水平面成α角固定,在杆上套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杆底端B点处有一弹性挡板,杆与板面垂直,滑块与挡板碰撞后原速率返回.现将滑块拉到A点由静止释放,与挡板第一次碰撞后恰好能上升到AB的中点,设重力加速度为g,由此可以确定( )A.滑块下滑和上滑过程加速度的大小a1、a2B.滑块最终所处的位置C.滑块与杆之间动摩擦因数μD.滑块第k次与挡板碰撞后速度v k11.如图所示,绷紧的水平传送带始终以恒定速度v1运行,初速度大小为v2(v2> v1)的小物块从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地面上滑上传送带,从小物块滑上传送带开始计时,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v-t图象可能的是( )12.宇宙中存在一些质量相等且离其他恒星较远的四颗星组成的四星系统,通常可忽略其他星体对他们的引力作用。
石家庄市第一中学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第Ⅰ卷(60分)一、 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9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0~15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的得0分.1.人类发现电和磁的关系,经历了漫长的岁月。
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通电导线下小磁针的偏转现象从而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磁铁穿过闭合线圈时,线圈中有电流产生从而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给小磁针上方的导线通电,小磁针就会发生偏转 B.导线下方小磁针偏转的角度大小只与电流的强弱有关 C.线圈中感应电流的强弱与磁铁穿过线圈的速度大小有关 D.线圈横截面积越大磁铁穿过时产生的感应电流越强2.如图所示,下列四个图分别是直线电流和环形电流周围磁感线分布特征,其中A 、C 图中“●”和“×”表示磁感线方向,B 、D 图中“●”和“×”表示电流方向,则能正确反应磁感线分布的图是( )3.如图所示的电场中两点A 和B (实线为电场线,虚线为等势面)。
关于A 、B 两点的场强E 和电势φ,正确的是 ( )A . AB A B E E φφ==B .A B A B E E φφ>>C .A B A B E E φφ<<D .A B A BE E φφ><4.如图所示表示某静电场等势面的分布,电荷量为1.6×10C 的正电荷从A 经B 、C 到达D 点.从A 到D ,电场力对电荷做的功为( )A .4.8×10-8JB .-4.8×10-8JC .8.0×10-8JD .-8.0×10-8J5.一弹丸在飞行到距离地面5 m 高时仅有水平速度v =2 m/s ,爆炸成为甲、乙两块水平飞出,甲、乙的质量比为3∶1,不计质量损失,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则下列图中两块弹片飞行的轨迹可能正确的是 ( )A BC D6.如图所示的一矩形线圈,绕垂直于匀强磁场并位于线圈平面的固定轴OO′匀速转动,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e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
2014-2015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相对原子质量为: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S-32 Cl-35.5 Cu-64 Zn-65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0分)1、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交界处最容易找到的材料是( )A.制催化剂的材料B.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C.制农药的材料D.半导体材料2.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元素不可能既表现金属性,又表现非金属性B.第三周期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它所处的主族序数C.短周期元素形成离子后,最外层电子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D.同一主族的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3.据报道,某些建筑材料会产生放射性同位素22286Rn,从而对人体造成伤害,该同位素原子的中子数和质子数之差为 ( )A.136 B.50 C.86 D.2224、下列各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的是( )A.SiH4、PH3、H2S、HCl B.HF、HCl、HBr、HIC.PH3、H2S、HCl、HF D.NH3、PH3、AsH3、HF5、下列叙述中,能肯定A金属比B金属活泼性强的是( )A.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B.A原子的电子层数比B原子的电子层数多C.1 molA从酸中置换出的H2比1 molB从酸中置换出的氢气多D.常温时,A能从水中置换出氢气而B不能6、短周期元素X、Y、Z,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单质最稳定B.Y的氢化物为HYC.Z单质常温下是淡黄色固体D.能生成HXO7、如图为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
已知a原子的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目是次外层电子数目的一半,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元素 b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比c的弱B.元素 d 的原子半径比a的小C.元素 a 单质在空气中燃烧会导致“温室效应”D.元素 a 的单质是一种良好的半导体材料8、某元素原子最外层上只有两个电子,该元素( )A.一定是金属元素B.一定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气C.一定是ⅡA族元素D.可能是金属元素,也可能不是金属元素9、某一周期的第Ⅱ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为Z,那么同一周期的第Ⅲ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 )A.可能是Z+1或Z+11或Z+25 B.只有Z+1C.可能是Z+1或Z+11 D.可能是Z+2或Z+8或Z+1810、短周期元素A、B可形成A3B2型化合物,若B的原子序数为 b,则A的原子序数不可能为( )A.b+1 B.b+5 C.b+4 D.b一1111、已知钡的活动性处于钾和钠之间,则下述说法中可能实现的是( )A.钡可从氯化钾溶液中置换出钾B.钡可从冷水中置换出氢气C.钡可从氯化钠溶液中置换出钠D.在溶液中钡离子可氧化金属锌,使之成为锌离子12、下列用电子式表示的形成过程正确的是( )A. B.C.D.13、某元素的一种同位素X原子的质量数为A,含N个中子,它与1H原子组成H m X分子,在ag H m X分子中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 )A .a A+m (A+N+m)molB .aA (A-N)mol C . a A+m ( A-N)mol D . aA+m(A-N+m)mol14、下列物质中不含非极性共价键的是:①Na 2O 2 ②CCl 4 ③O 2 ④NH 4Cl ⑤H 2O 2 ⑥Ca(OH)2( )A .①②③④ B.④⑤⑥ C .②④⑥ D.②③⑤15.X 、Y 、Z 都是金属,把X 浸入Z 的硝酸盐溶液中,X 表面有Z 析出,X 与Y 组成原电池时,Y 为负极。
一、选择题(7、8、15为多选,其余为单选,共16小题,共48分。
下列各小题中,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选不全的得2分,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很小,一定能够看成质点B.研究乒乓球的旋转情况对发球效果的影响可以将乒乓球看成质点C.猜测一枚硬币上抛后,落地时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可以将硬币看成质点D.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可以将地球看成质点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行驶中的汽车,在研究车轮的运动时车轮可看成质点B.参考系就是绝对不动的物体C.位移是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D.时刻表示时间极短,时间表示时间较长。
3.在平直行驶的汽车内,一个乘客以他乘坐的汽车为参考系向外观察,他看到的下述现象哪个肯定错了?()A .与汽车同向行驶的自行车向后运动B .另一辆汽车总在自己的车的前面不动C .公路两旁的树不动D .路旁的房屋向后运动4.关于路程和位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通过的路程不同,但位移可能相同B.物体沿某一直线运动,那么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C.物体的位移为零,说明物体没有运动D.物体通过一段路程以后,位移必定发生变化5.如图所示,小球从距地面5 m高处落下,被地面反向弹回后,在距地面2 m高处被接住,则小球从高处落下到被接住这一过程中通过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分别是()。
A.7 m 7 m B.5 m 2 mC.5 m 3 m D.7 m 3 m6.在田径运动会的100m比赛中,测得某一运动员5s末瞬时速度为10.3m/s,10s末到达终点的瞬时速度为10.1m/s。
则他在在此比赛中的平均速度为( )A.10 m/s B.10.1 m/s C.10.2 m/s D.10.3 m/s7.下列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越大B. 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C. 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越大D. 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8.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度很大,说明速度的变化一定很大B.加速度很大,说明速度的变化率一定很大C.只要加速度不为零,速度一定变化D.只要加速度不为零,速度大小一定变化9.某物体的运动规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2015-2016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元氏一中高一(下)月考物理试卷(3月份)一、选择题(1-9题为单选,10-15题为多选,每题4分,对不全得2分共计60分)1.如图是自行车传动机构的示意图,其中I是半径为r1的大齿轮,Ⅱ是半径为r2的小齿轮,Ⅲ是半径为r3的后轮,假设脚踏板的转速为n转每秒,则自行车前进的速度为()A.B.C.D.2.在地球上,赤道附近的物体A和北京附近的物体B,随地球的自转而做匀速圆周运动.可以判断()A.物体A与物体B的向心力都指向地心B.物体A的线速度的大小小于物体B的线速度的大小C.物体A的角速度的大小小于物体B的角速度的大小D.物体A向心加速度的大小大于物体B的向心加速度的大小3.一质量为m的物体,沿半径为R的向下凹的圆形轨道滑行,如图所示,经过最低点的速度为v,物体与轨道之间的动摩檫因数为μ,则它在最低点时受到的摩檫力为()A.μmg B.C.μm(g+)D.μm(g﹣)4.关于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匀速圆周运动是匀速运动B.向心加速度只改变线速度的方向,不改变线速度的大小C.向心加速度越大,物体的速率变化越快D.匀速圆周运动是匀变速运动5.一辆卡车在丘陵地匀速行驶,地形如图所示,由于轮胎太旧,途中爆胎,爆胎可能性最大的地段应是()A.a处B.b处C.c处D.d处6.冰面对溜冰运动员的最大静摩擦力为运动员重力的k倍,在水平冰面上沿半径为R的圆周滑行的运动员,其安全速度为()A.v≤ B.v=k C.v≤D.v≤7.两颗人造卫星A、B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周期之比为T A:T B=1:8,则轨道半径之比和运动速率之比分别为()A.R A:R B=4:1,v A:v B=1:2 B.R A:R B=4:1,v A:v B=2:1C.R A:R B=1:4,v A:v B=1:2 D.R A:R B=1:4,v A:v B=2:18.关于万有引力公式F=,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公式只适用于星球之间的引力计算,不适用于质量较小的物体B.当两物体间的距离趋近于0时,万有引力趋近于无穷大C.两物体间的万有引力也符合牛顿第三定律D.公式中引力常量G的值是牛顿规定的9.火星的质量和半径分别约为地球的和,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约为()A.0.2g B.0.4g C.2.5g D.5g10.物体做圆周运动,关于向心加速度,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向心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B.向心加速度的方向保持不变C.物体做圆周运动时的加速度方向始终指向圆心D.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的加速度方向始终指向圆心11.如图所示,长为L的悬线固定在O点,在O点正下方处有一钉子C,把悬线另一端的小球m拉到跟悬点同一水平面上无初速度释放,小球到最低点悬线碰到钉子的瞬间,则小球的()A.线速度突然增大B.角速度突然增大C.向心加速度突然增大D.向心力突然增大12.如图所示,一个内壁光滑的圆锥形筒的轴线垂直于水平面,圆锥筒固定不动,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A和B紧贴着内壁分别在图中所示的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球A的线速度一定大于球B的线速度B.球A的角速度一定小于球B的角速度C.球A的运动周期一定小于球B的运动周期D.球A对筒壁的压力一定大于球B对筒壁的压力13.如图所示,细杆的一端与一小球相连,可绕过O点的水平轴自由转动.现给小球一初速度,使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图中a、b分别表示小球运动轨道的最低点和最高点,则杆对小球的作用力可能是()A.a处为支持力,b处为拉力B.a处为拉力,b处为支持力C.a处为拉力,b处为拉力D.a处为支持力,b处为支持力14.如图所示,圆盘上叠放着两个物块A和B.当圆盘和物块绕竖直轴匀速转动时,物块与圆盘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则()A.A物块不受摩擦力作用B.物块B受5个力作用C.当转速增大时,A受摩擦力增大,B所受摩擦力也增大D.A对B的摩擦力方向沿半径指向转轴15.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因为v=ωR,所以线速度v与轨道半径R成正比B.因为ω=,所以角速度ω与轨道半径R成反比C.因为ω=2πn,所以角速度ω与转速n成正比D.因为ω=,所以角速度ω与周期T成反比二、计算题(共40分,每题16、17两题15分,18题10分,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及公式,只写结果的不得分)16.如图,置于圆形水平转台边缘的小物块随转台加速转动,当转速达到某一数值时,物块恰好滑离转台开始做平抛运动.现测得转台半径R=0.5m,离水平地面的高度H=0.8m,物块平抛落地过程水平位移的大小s=0.4m.设物块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1)物块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大小v0;(2)物块与转台间的动摩擦因数μ.17.一内壁光滑的环形细圆管,位于竖直平面内,环的半径为R(比细管的半径大得多).在圆管中有两个直径与细管内径相同的小球(可视为质点).A球的质量为m1,B球的质量为m2.它们沿环形圆管顺时针转动,经过最低点时的速度为v0.设A球运动到最低点时,B 球恰运动到最高点,若要此时两球作用于圆管的合力为零,那么B球在最高点的速度多大?18.某星球的半径R′是地球半径R的0.5倍(即R′=0.5R),该星球的质量m′是地球质量m 的4倍(即m′=4m),已知在地球表面上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物体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为H,问在该星球表面上以同样大小的初速度竖直上抛物体能达到的最大高度H′多大?2015-2016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元氏一中高一(下)月考物理试卷(3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9题为单选,10-15题为多选,每题4分,对不全得2分共计60分)1.如图是自行车传动机构的示意图,其中I是半径为r1的大齿轮,Ⅱ是半径为r2的小齿轮,Ⅲ是半径为r3的后轮,假设脚踏板的转速为n转每秒,则自行车前进的速度为()A.B.C.D.【考点】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转速.【分析】大齿轮和小齿轮靠链条传动,线速度相等,根据半径关系可以求出小齿轮的角速度.后轮与小齿轮具有相同的角速度,若要求出自行车的速度,需要知道后轮的半径,抓住角速度相等,求出自行车的速度.【解答】解:转速为单位时间内转过的圈数,因为转动一圈,对圆心转的角度为2π,所以ω=2πn,因为要测量自行车前进的速度,即车轮III边缘上的线速度的大小,根据题意知:轮I和轮II边缘上的线速度的大小相等,据v=rω可知:r1ω1=r2ω2,已知ω1=2πn,则轮II的角速度为:ω2=ω1.因为轮II和轮III共轴,所以转动的ω相等即ω3=ω2,根据v=rω可知,v=r3ω3=,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2.在地球上,赤道附近的物体A和北京附近的物体B,随地球的自转而做匀速圆周运动.可以判断()A.物体A与物体B的向心力都指向地心B.物体A的线速度的大小小于物体B的线速度的大小C.物体A的角速度的大小小于物体B的角速度的大小D.物体A向心加速度的大小大于物体B的向心加速度的大小【考点】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转速;向心加速度.【分析】A与B均绕地轴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均为一天,A的转动半径较大,可根据角速度定义式和线速度与角速度关系公式判断!【解答】解:A.A与B均绕地轴做匀速圆周运动,B的圆心为过B点作地轴的垂线与地轴的交点O1,所以物体B所需的向心力方向指向O1而不是地心,故A错误;B.角速度与线速度关系公式v=ωr,A转动半径较大,所以A的线速度较大,故B错误;C.A与B相同时间转过的角度相等,由角速度的定义式ω=,A、B的角速度相等,故C错误;D.由a=ω2r可知B的转动半径较小,角速度相同,B的向心加速度较小,即A向心加速度的大小大于物体B的向心加速度的大小,故D正确.故选:D.3.一质量为m的物体,沿半径为R的向下凹的圆形轨道滑行,如图所示,经过最低点的速度为v,物体与轨道之间的动摩檫因数为μ,则它在最低点时受到的摩檫力为()A.μmg B.C.μm(g+)D.μm(g﹣)【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向心力.【分析】物块滑到轨道最低点时,由重力和轨道的支持力提供物块的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支持力,再由摩擦力公式求解摩擦力.【解答】解:物块滑到轨道最低点时,由重力和轨道的支持力提供物块的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N﹣mg=m得到F N=m(g+)则当小物块滑到最低点时受到的摩擦力为f=μF N=μm(g+).故选C4.关于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匀速圆周运动是匀速运动B.向心加速度只改变线速度的方向,不改变线速度的大小C.向心加速度越大,物体的速率变化越快D.匀速圆周运动是匀变速运动【考点】匀速圆周运动.【分析】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时刻改变,向心加速度的方向始终指向圆心.因为向心加速度方向与线速度方向垂直,所以向心加速度作用只改变线速度方向,不改变线速度大小.【解答】解:A、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时刻改变,故A错误;B、向心加速度方向与线速度方向垂直,所以向心加速度作用只改变线速度方向,不改变线速度大小.故B正确.C、向心加速度方向与线速度方向垂直,所以向心加速度作用只改变线速度方向,不改变线速度大小.故C错误.D、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的方向是不断变化的,所以匀速圆周运动不是匀变速运动.故D错误.故选:B.5.一辆卡车在丘陵地匀速行驶,地形如图所示,由于轮胎太旧,途中爆胎,爆胎可能性最大的地段应是()A.a处B.b处C.c处D.d处【考点】向心力.【分析】以车为研究对象,在这些点由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研究支持力与半径的关系,确定何处支持力最大,最容易爆胎.【解答】解:在坡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F N=m解得:F N=mg﹣m故F N<mg在坡谷,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 N﹣mg=m,F N=mg+m,F N>mg,r越小,F N越大.则在b、d两点比a、c两点容易爆胎.而d点半径比b点小,则d点最容易爆胎.故选:D.6.冰面对溜冰运动员的最大静摩擦力为运动员重力的k倍,在水平冰面上沿半径为R的圆周滑行的运动员,其安全速度为()A.v≤ B.v=k C.v≤D.v≤【考点】向心力;牛顿第二定律.【分析】运动员在水平面上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是由运动员受到的冰给运动员的最大静摩擦力提供的,根据向心力的公式可以计算出此时的最大速度.【解答】解:由题意可知,最大静摩擦力为重力的k倍,所以最大静摩擦力等于kmg,设运动员的最大的速度为v,则:kmg=m解得:v=,所以安全速度v≤,故A正确.故选:A7.两颗人造卫星A、B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周期之比为T A:T B=1:8,则轨道半径之比和运动速率之比分别为()A.R A:R B=4:1,v A:v B=1:2 B.R A:R B=4:1,v A:v B=2:1C.R A:R B=1:4,v A:v B=1:2 D.R A:R B=1:4,v A:v B=2:1【考点】人造卫星的加速度、周期和轨道的关系.【分析】根据人造卫星的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列式求出线速度、角速度、周期和向心力的表达式进行讨论即可.【解答】解: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设卫星的质量为m、轨道半径为r、地球质量为M,有F=F向F=G=m=mω2r=m()2rF向因而G=m=mω2r=m()2r=ma解得v=①T==2π②ω=③a=④由②式可得卫星的运动周期与轨道半径的立方的平方根成正比,由T A:T B=1:8可得轨道半径R A:R B=1:4,然后再由①式得线速度v A:v B=2:1.所以正确答案为C项.故选D.8.关于万有引力公式F=,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公式只适用于星球之间的引力计算,不适用于质量较小的物体B.当两物体间的距离趋近于0时,万有引力趋近于无穷大C.两物体间的万有引力也符合牛顿第三定律D.公式中引力常量G的值是牛顿规定的【考点】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分析】万有引力定律的适用条件是两个质点间或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间的引力.注意两个物体可以看成质点,则r为质点间的距离,对于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公式中的r为两球体间的距离.【解答】解:A、万有引力公式适用于两个质点间的万有引力,与物体的质量无关,故A错误;B、公式适用于两质点间,当两物体间的距离趋近于0时,公式已经不适用,故B错误;C、两物体间的万有引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两物体间的万有引力也符合牛顿第三定律,故C正确;D、公式中引力常量G的值是卡文迪许第一次在实验室测定的,故D错误;故选:C.9.火星的质量和半径分别约为地球的和,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约为()A.0.2g B.0.4g C.2.5g D.5g【考点】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分析】根据星球表面的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列出等式表示出重力加速度.通过火星的质量和半径与地球的关系找出重力加速度的关系.【解答】解:根据星球表面的万有引力等于重力知道=mg得出:g=火星的质量和半径分别约为地球的和所以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g=0.4g故选B.10.物体做圆周运动,关于向心加速度,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向心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B.向心加速度的方向保持不变C.物体做圆周运动时的加速度方向始终指向圆心D.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的加速度方向始终指向圆心【考点】向心力;牛顿第二定律.【分析】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合外力提供向心力,加速度大小不变,但是方向指向圆心,故称向心加速度;变速圆周运动的加速度的径向分量叫做向心加速度.【解答】解:A、向心加速度指向圆心,而速度是切线方向,故向心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故A正确;B、向心加速度的方向指向圆心,任意两个时刻不平行,故是时刻改变的,故B错误;C、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的加速度方向始终指向圆心,做变速圆周运动时加速度方向不是始终指向圆心,故C错误;D、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加速度方向始终指向圆心,故又称向心加速度,故D正确;故选:AD.11.如图所示,长为L的悬线固定在O点,在O点正下方处有一钉子C,把悬线另一端的小球m拉到跟悬点同一水平面上无初速度释放,小球到最低点悬线碰到钉子的瞬间,则小球的()A.线速度突然增大B.角速度突然增大C.向心加速度突然增大D.向心力突然增大【考点】向心力;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转速.【分析】碰到钉子的瞬间,根据惯性可知,小球的速度不能发生突变,小球碰到钉子后仍做圆周运动,由圆周运动的性质可知其线速度、角速度、向心力及向心加速度的大小关系.【解答】解:A、碰到钉子的瞬间,根据惯性可知,小球的速度不能发生突变,即线速度不变,故A错误.B、根据知,线速度大小不变,半径减小,则角速度增大,故B正确.C、根据a=知,线速度大小不变,半径减小,则向心加速度增大,故C正确.D、根据知,线速度大小不变,半径减小,则向心力增大,故D正确.故选:BCD.12.如图所示,一个内壁光滑的圆锥形筒的轴线垂直于水平面,圆锥筒固定不动,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A和B紧贴着内壁分别在图中所示的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球A的线速度一定大于球B的线速度B.球A的角速度一定小于球B的角速度C.球A的运动周期一定小于球B的运动周期D.球A对筒壁的压力一定大于球B对筒壁的压力【考点】向心力;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转速.【分析】小球受重力和支持力,靠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根据F合=ma=m=mω2r比较线速度、角速度、向心加速度的大小.【解答】解:A、D、两球所受的重力大小相等,支持力方向相同,合力的方向都沿水平方=m,得v=,合向.根据力的合成,知两支持力大小、合力大小相等.根据F合力、质量相等,r大线速度大,所以球A的线速度大于球B的线速度.故A正确,D错误.B、根据F=mrω2,得ω=,r大则角速度小.所以球A的角速度小于球B的角速度.故合B正确.C、根据T=,由前面分析球A的角速度小于球B的角速度角,则A的周期大于B的周期.故C错误.故选:AB13.如图所示,细杆的一端与一小球相连,可绕过O点的水平轴自由转动.现给小球一初速度,使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图中a、b分别表示小球运动轨道的最低点和最高点,则杆对小球的作用力可能是()A.a处为支持力,b处为拉力B.a处为拉力,b处为支持力C.a处为拉力,b处为拉力D.a处为支持力,b处为支持力【考点】向心力.【分析】小球做匀速匀速圆周运动,在最高点速度可以为零,在最高点和最低点重力和弹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指向圆心,可以判断杆的弹力的方向【解答】解:小球做圆周运动,合力提供向心力;在最高点受重力和杆的弹力,假设弹力向下,如图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到,F1+mg=m;当F1<0,为支持力,向上;当F1>0,为拉力,向下;当F1=0,无弹力;球经过最低点时,受重力和杆的弹力,如图由于合力提供向心力,即合力向上,故杆只能为向上的拉力;故选:BC14.如图所示,圆盘上叠放着两个物块A和B.当圆盘和物块绕竖直轴匀速转动时,物块与圆盘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则()A.A物块不受摩擦力作用B.物块B受5个力作用C.当转速增大时,A受摩擦力增大,B所受摩擦力也增大D.A对B的摩擦力方向沿半径指向转轴【考点】向心力;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分析】物块和圆盘始终保持相对静止,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A靠B对A的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B靠A对B的静摩擦力和圆盘对B的静摩擦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解答】解:A、A物块做圆周运动,受重力和支持力、静摩擦力,靠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故A错误.B、B对A的静摩擦力指向圆心,则A对B的摩擦力背离圆心,可知B受到圆盘的静摩擦力,指向圆心,还受到重力、A的压力和摩擦力、圆盘的支持力,总共5个力.故B正确.C、A、B的角速度相等,根据F n=mrω2知,A、B的向心力都增大.故C正确.D、因为B对A的摩擦力指向圆心,则A对B的摩擦力方向背离圆心.故D错误.故选:BC15.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因为v=ωR,所以线速度v与轨道半径R成正比B.因为ω=,所以角速度ω与轨道半径R成反比C.因为ω=2πn,所以角速度ω与转速n成正比D.因为ω=,所以角速度ω与周期T成反比【考点】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转速.【分析】对于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必须在一个量一定的才能确定其余两个量的关系;在用转速或周期表示角速度时,角速度与转速成正比,与周期成反比.【解答】解:A、v=ωR,ω一定时,线速度v才与轨道半径R成正比,所以A错误;B、ω=,v一定时,角速度ω才与轨道半径R成反比,所以B错误;C、ω=2πn,2π为常数,所以角速度ω与转速n成正比,故C正确;D、ω=,2π为常数,所以角速度ω与周期T成反比,故D正确;故选:CD.二、计算题(共40分,每题16、17两题15分,18题10分,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及公式,只写结果的不得分)16.如图,置于圆形水平转台边缘的小物块随转台加速转动,当转速达到某一数值时,物块恰好滑离转台开始做平抛运动.现测得转台半径R=0.5m,离水平地面的高度H=0.8m,物块平抛落地过程水平位移的大小s=0.4m.设物块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1)物块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大小v0;(2)物块与转台间的动摩擦因数μ.【考点】动能定理的应用;平抛运动.【分析】(1)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规律求出平抛运动的初速度.(2)当转速达到某一数值时,物块恰好滑离转台开始做平抛运动.根据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通过临界速度求出动摩擦因数.【解答】解:(1)物块做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有:…①在水平方向上有:s=v0t…②由①②得:(2)物块离开转台时,最大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有:…③f m=μN=μmg…④由③④式解得:μ===0.2答:(1)物块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大小为1m/s.(2)物块与转台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为0.2.17.一内壁光滑的环形细圆管,位于竖直平面内,环的半径为R(比细管的半径大得多).在圆管中有两个直径与细管内径相同的小球(可视为质点).A球的质量为m1,B球的质量为m2.它们沿环形圆管顺时针转动,经过最低点时的速度为v0.设A球运动到最低点时,B 球恰运动到最高点,若要此时两球作用于圆管的合力为零,那么B球在最高点的速度多大?【考点】向心力.【分析】在最低点和最高点,小球靠重力和管壁的弹力提供向心力,抓住两球作用于圆管的合力为零,即小球对管壁的弹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结合牛顿第二定律求出B球在最高点的速度.【解答】解:取两球研究,受力如图所示,设两球所受的弹力分别为N1、N2,由牛顿第二定律,对A球,,对B球,,两球作用于圆管的合力为零,则有:N1=N2,联立解得:v=.答:B球在最高点的速度为.18.某星球的半径R′是地球半径R的0.5倍(即R′=0.5R),该星球的质量m′是地球质量m 的4倍(即m′=4m),已知在地球表面上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物体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为H,问在该星球表面上以同样大小的初速度竖直上抛物体能达到的最大高度H′多大?【考点】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竖直上抛运动.【分析】根据万有引力等于重力,求出星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和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关系.竖直上抛的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根据运动学规律求出最大高度之比.【解答】解:由重力等于万有引力,得mg=G解得:g=则得星球表面与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之比为==16g在星球和地球表面附近竖直上抛的物体都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上升的最大高度分别为:h=则得星球与地球表面以同样大小的初速度竖直上抛物体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之比==解得,H′=答:星球表面上以同样大小的初速度竖直上抛物体能达到的最大高度H′是.2016年9月25日。
2015-2016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一化学试题 命题人:王俏辉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 :14 S :32 Cl :35.5 Li :7 Na :23 K :39 Rb :85.5 Cs :133 Mg :24 Al :27 Fe :56 Cu :64 第Ⅰ卷一、单选题(每空2分 共50分)1.某元素X ,它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则X 在周期表中位于( ) ①第二周期 ②第三周期 ③ⅣA 族 ④ⅤA 族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除零族元素外,短周期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在数值上都等于该元素所属的族序数B .除第一周期外,其他周期均有18个元素C .副族元素中没有非金属元素D .碱金属元素是指ⅠA 族的所有元素3.某主族元素R 的最高正化合价与最低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4,由此可以判断( ) A .R 一定是第四周期元素 B .R 一定是ⅣA 族元素C .R 的气态氢化物比同族其他元素气态氢化物稳定D .R 气态氢化物化学式为H 2R4.为纪念编制了第一个元素周期表的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人们把第101号元素(人工合成元素)命名为钔。
该元素最稳定的一种原子可以表示为Md 259101,该原子所含中子的数目为( )A .56B .157C .258D .1015.已知元素R 的某种同位素的氯化物RCl x 为离子化合物,其阳离子所含中子数为y ,核外电子数为z ,则该同位素的符号为( )A .R yZ B .R Zy Z + C .R Zy X Z ++ D .R XZ y X Z +++ 6.下列各组中属于同位素关系的是( )A .K 4019与Ca 4020B .T 2O 与H 2OC .K 4019与K 3919 D .金刚石与石墨7.下列粒子半径最小的是( )A.Na+B.Mg2+C.S2- D.Cl-8.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交界处最容易找到的材料是( ) A.制催化剂的材料B.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C.制农药的材料D.半导体材料9.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原因是()。
第一部分客观题本部分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在下列各题中,第1、2、3、4、5、7、8为单项选择题,6、9、10为多项选择题,请将正确选项填涂在答题卡上。
1.人类对行星运动规律的认识漫长而曲折.牛顿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了科学史上最伟大的定律之一﹣﹣万有引力定律.对万有引力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行星观测记录表明,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是圆,而不是椭圆B.太阳与行星之间引力的规律并不适用于行星与它的卫星C.地球使树上苹果下落的力,与太阳、地球之间的吸引力不是同一种力D.卡文迪许在实验室里较为准确地得出了引力常量G的数值2.(2011•湖北模拟)我国将要发射一颗绕月运行的探月卫星“嫦娥1号”.设该卫星的轨道是圆形的,且贴近月球表面.已知月球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月球的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地球上的第一宇宙速度约为7.9km/s,则该探月卫星绕月运行的速率约为()A.0.4km/s B.1.8km/s C.11km/s D.36km/s 3.(2003•北京)在地球(看作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上空有许多同步卫星,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们的质量可能不同B.它们速度的大小可能不同C.它们向心加速度的大小可能不同D.它们离地心的距离可能不同4.(2012•天津)一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假如该卫星变轨后仍做匀速圆周运动,动能减小为原来的,不考虑卫星质量的变化,则变轨前后卫星的()A.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4:1 B.角速度大小之比为2:1C.周期之比为1:8 D.轨道半径之比为1:25.(2011•东莞一模)分别在光滑水平面、粗糙水平面和粗糙斜面上推同一物体,如图(a)、(b)、(c)所示.如果所用的图示推力大小相等,在物体发生大小相等位移的过程中,推力对物体所做的功()A.在光滑水平面上较大B.在粗糙水平面上较大C.在粗糙斜面上较大D.相等6.(2013•黑龙江模拟)一辆汽车在平直路面从静止开始启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从t1时刻起汽车的功率保持不变,则由图象可知()A.在0~t1时间内,汽车的牵引力不变,加速度不变,功率增大B.在0~t1时间内,汽车的牵引力增大,加速度增大,功率不变C.在t1~t2时间内,汽车的牵引力减小,汽车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度运动D.在t2时间以后,汽车的牵引力不变,汽车的功率也不变7.一棵树上有一个质量为0.3kg的熟透了的苹果P,该苹果从树上A先落到地面C最后滚入沟底D.已知AC、CD的高度差分别为2.2m和3m,以地面C为零势能面,A、B、C、D、E面之间竖直距离如图所示.算出该苹果从A落下到D的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和在D处的重力势能分别是()A 15.6 J和9 JB 9 J和-9 JC 15.6J和-9JD 15.6J和-15.6J8.(2004•广东)如图所示,ABCD是一个盆式容器,盆内侧壁与盆底BC的连接处都是一段与BC相切的圆弧,B、C为水平的,其距离d=0.50m盆边缘的高度为h=0.30m.在A处放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块并让其从静止出发下滑.已知盆内侧壁是光滑的,而盆底BC面与小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0.小物块在盆内来回滑动,最后停下来,则停的地点到B的距离为()A.0.50m B.0.25m C.0.10m D.09.(2012•天津)如图甲所示,静止在水平地面的物块A,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F作用,F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设物块与地面的静摩擦力最大值f m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则()A.0~t1时间内F的功率逐渐增大B.t2时刻物块A的加速度最大C.t2时刻后物块A做反向运动D.t3时刻物块A的动能最大10.(2011•海南)一质量为1kg的质点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从t=0时起,第1秒内受到2N的水平外力作用,第2秒内受到同方向的1N的外力作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0~2s内外力的平均功率是WB.第2秒内外力所做的功是JC.第2秒末外力的瞬时功率最大D.第1秒内与第2秒内质点动能增加量的比值是第二部分主观题该部分请填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共12分11.在“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使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被弹出,第二次、第三次…操作时分别改用2根、3根…同样的橡皮筋将小车弹出.测出小车被弹出后的速度,能够找到牵引力对小车做的功与小车速度的关系.(1)在本实验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_A.实验中需要平衡阻力B.需要测量小车的质量C.需要测量每根橡皮筋对小车做功的数值D.每次都要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小车(2)若用W表示牵引力对小车做的功,v表示小车被弹出后所获得的速度,则两者间的关系是_________A.W∝v B.W∝v2 C.W∝D.W∝(3)在本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频率为50Hz,某同学打出的一段纸带如下图所示,则小车匀速运动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m/s.(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第三部分综合应用题该部分共48分,每题12分。
河北省石家庄市2015届高三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测(一)物理石家庄市2015届高三复习教学质量检测(一)理科综合物理部分参考答案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22.(1)BCD (3分)(2)A(3分)(3) 甲(2分)23.(1)AB (3分)(2)0.49 0.02 (3分)(3)C(2分)24.(14分)解:(1)(7分)m处于静止状态,其合力为零。
(1分)以m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得:水平方向F cos60°-F T cosθ=0 ①(2分)竖直方向F sin60°+F T sinθ-mg=0 ②(2分)由③④得θ=30°(2分)(2)(7分)M 、m 整体处于静止状态,可看做整体,系统所受合力为零。
(1分) 以M 、m 整体为研究对象。
由平衡条件得水平方向F cos60°-μF N =0 ③(2分)竖直方向F N +F sin60°-Mg -mg =0 ④(2分)由①②得μ=33(2分) 说明:其他方法正确可参照给分。
25.(16分)解:(1)(9分)物体A 上滑过程中,由牛顿第二定律得:sin mg ma θ=(2分)设物体A 滑到最高点所用时间为t ,由运动学公式:10v at =-(2分) 物体B 做平抛运动,如图所示,由几何关系可得:水平位移011cos372x v t =(2分);其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则2x v t =(2分)联立可得:16m/s v =(1分)(2)(7分)物体B 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则2B 12h gt =(2分) 物体A 在竖直方向:01A 37sin 21v h = (2分) 如图所示,由几何关系可得:B A h h h += (2分)联立得:m 8.6=h (1分)26. (16分)解:(1)(6分)A 、B 都进入圆轨道后,两环具有相同角速度,则两环速度大小一定相等(1分)整体机械能守恒:25122322mg R mg R mv +=(3分)解得:v =2分)(2)(5分)运动过程中A 环距轨道最低点的最大高度为h 1,如图所示,整体机械能守恒:2232mg R mg R mg h R mgh +=-+()(3分) 解得:1103h R =(2分)(3)(5分)若将杆长换成,A 环离开底部的最大高度为h 2。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水平固定半球形的碗的球心为O点,最低点为B点.在碗的边缘向着球心以速度v0水平抛出一个小球,抛出点及 O、B点在同一个竖直面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v0大小适当时小球可以垂直打在B点左侧内壁上B.v0大小适当时小球可以垂直打在B点C.v0大小适当时小球可以垂直打在B点右侧内壁上D.小球不能垂直打在碗内任何一个位置2.如图所示,小球a从倾角为θ=60°的固定粗糙斜面顶端以速度v1沿斜面恰好匀速下滑,同时将另一小球b在斜面底端正上方与a球等高处以速度v2水平抛出,两球恰在斜面中点P相遇(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v1∶v2=1∶2B.v1v∶2=1∶1C.若小球b以2v2水平抛出,则两小球仍能相遇D.若小球b以2v2水平抛出,则b球落在斜面上时,a球在b球的下方3.如图所示,一长为2L的木板倾斜放置,倾角为45º。
一弹性小球自与木板上端等高的某处静止释放,小球落到木板上反弹时,速度大小不变且沿水平方向。
若小球一次碰撞后恰好落到木板底端,则小球释放点距木板上端的水平距离为A.12l B.13l C.14l D.15l4.一个物体在7个恒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现撤去其中两个力,其它力大小和方向均不变.则关于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能做圆周运动B.一定做匀变速曲线运动C.可能处于静止状态D.一定做匀变速直线运动5.如图所示一架飞机水平地匀速飞行,飞机上每隔1s释放一个铁球,先后共释放4个,若不计空气阻力,则落地前四个铁球彼此在空中的排列情况是( )A.B.C.D.6.下列四个选项的图中实线为河岸,河水的流速u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虚线为小船从河岸M驶向对岸N的实际航线,已知船在静水中速度大于水速,则其中正确是()A.B.C.D.7.如图所示,从倾角为θ的足够长的斜面顶端A点,先后将相同的小球以大小不同的水平速度v1和v2向右抛出,落在斜面上。
2015 -2016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物理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一质点做简谐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位移为负值,则速度一定为正值,加速度也一定为正值B.质点通过平衡位置时,速度为零,加速度最大C.质点每次通过平衡位置时,加速度不一定相同,速度也不一定相同D.质点每次通过同一位置时,其速度不一定相同,但加速度一定相同2.有一摆长为L的单摆悬点正下方某处有一小钉,摆球经过平衡位置向左摆动时,摆线的上部被小钉挡住,使摆长发生变化。
现使摆球做小幅度摆动,摆球从右边最高点M至左边最高点N运动过程中的闪光照片如图所示(悬点与小钉未被摄入).P为摆动中的最低点,已知每相邻两次闪光的时间间隔相等,由此可知,小钉与P点的距离为()A.L/4B.L/2C.3L/4D.无法确定3.一个单摆做受迫振动,其共振曲线(振幅A与驱动力的频率f的关系)如图所示,则()A.此单摆的固有周期约为0.5sB.此单摆的摆长约为1mC.若摆长增大,单摆的固有频率增大D.若摆长增大,共振曲线的峰将向右移动4.一列沿x轴正向传播的横波在某时刻波的图象如图甲所示,A、B、C、D为介质中沿波的传播方向上四个等间距质点的平衡位置,若从该时刻开始计时,则图乙可以用来反映下列哪个质点的振动图象()A.质点AB.质点BC.质点CD.质点D5.图甲所示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15s时的波形图,图乙是这列波中P点的振动图线,那么该波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方向是()A.v=25cm/s,向左传播 B.v=50cm/s,向左传播C.v=25cm/s,向右传播 D.v=50cm/s,向右传播6.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波源在介质中形成的波相叠加而发生的干涉的示意图,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则()A. A点为振动加强点,经过半个周期,这一点振动减弱B. B点为振动减弱点,经过半个周期,这一点振动加强C. C点为振动加强点,经过半个周期,这一点振动仍加强D. D点为振动减弱点,经过半个周期,这一点振动加强7.在同一地点有两个静止的声源,发出声波1和声波2在同一空间的空气中沿同一方向传播,如图所示为某时刻这两列波的图像,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波1速度比波2速度大B.相对于同一障碍物,波2比波1更容易发生衍射现象C.这两列波传播的方向上,不会产生稳定的干涉现象D.这两列波传播的方向上运动的观察者,听到的这两列波的频率均与从声源发出时的频率相同8.一弹簧振子经过a、b两点时的速度相同,从a到b所经历的最短时间为0.3s,接着从b 到a经历的最短时间为0.4s,则振子的周期为()A. 0.8sB. 0.9sC. 1.0sD. 1.2s9.如图为某质点做简谐运动的图象,则由图线可知()A.t=1.5s时,质点的速度和加速度都与t=0.5s时等大反向B.t=2.5s时,质点的速度与加速度同向C.t=3.5s时,质点正处在动能向势能转化的过程之中D.t=0.1s和t=2.1s时质点受到相同的回复力10.如图所示,有一束平行于等边三棱镜截面ABC的单色光从空气射向E点,并偏折到F 点.已知入射方向与边AB的夹角为θ=30°,E、F分别为边AB、BC的中点,则()AB.光在F点发生全反射C.光从空气进入棱镜,波长变小D.从F点出射的光束与入射到E点的光束平行11.一列简谐横波从左向右以v=2.5m/s的速度传播,某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
2015-2016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一物理试题(文) 命题人:许振平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
在每小题中,有一项或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1.抛体运动属于( )
A.匀速直线运动
B.匀变速曲线运动
C.变加速曲线运动
D.匀变速直线运动
2. 物体做曲线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的方向不断发生变化,速度的大小不一定发生变化
B.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合力一定是变力
C.由于曲线运动的速度一定发生变化,所以加速度一定也不断变化着
D.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大小不变,所以它不具有加速度
3. 如图所示,物体在恒力F 作用下沿曲线从A 运动到B
力的方向反向而大小不变,此后物体运动情况可能是( )
A.物体可能沿曲线
Ba 运动 B.物体可能沿直线Bb 运动
C.物体可能沿曲线Bc 运动
D.物体可能沿原曲线由B 返回A
4.抛体运动的加速度( )
A.小于g
B. 大于g
C.等于g
D.无法判断大小
5. 水平抛出一初速度为0v 的小球,一段时间后速度的方向
与水平方向夹角为a ,则此时的速度大小为( )
A. a v sin 0
B. a v cos 0
C.a v cos /0
D. a
v sin /0
6 把一小球放在光滑的玻璃漏斗中,晃动漏斗,可使小球沿漏斗壁在某一平面内做匀速圆 周运动,如图所示,小球的向心力( )
A.由小球的重力提供
B.由摩擦力提供
C.由小球的重力与玻璃漏斗对小球的支持力的合力提供
D.由玻璃漏斗对球的支持力在水平方向的分力提供
7. 关于分别放在北京和广州的两个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它们的向心加速度方向都指向地心
B.它们的轨道与赤道在同一平面上
C.在北京的物体向心加速度比在广州的向心加速度大
D.在北京的物体向心加速度比在广州的向心加速度小
8. 如图所示,汽车过拱桥时的运动可以看做匀速圆周运动,质量为m 的汽车以速率v 过桥,桥面的圆弧半径为R ,重力加速度为g ,则汽车通过桥面
最高点时对桥面的压力大小为( )
A. mg
B. R mv /2
C. R mv mg /2- D .R mv mg /2
+
9.发现万有引力的科学家是( )
A.伽利略
B.开普勒
C.牛顿
D.卡文迪许
10.一种通信卫星需要静止在赤道上空的某一点,因此它的运行周期必须与地球的自转周期相同。
已知月球绕地球运转的周期为27天,那么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通信卫星离地心的距离大约是月心离地心距离的( )倍
A . 27 B. 1/27
C. 9
D. 1/9
11. 关于开普勒第三定律,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 K 与行星有关,与中心天体无关
B. R 表示行星的半径,T 表示行星的自转周期
C. R 表示行星的轨道半径,T 表示行星的公转周期
D. K 与中心天体有关
12.开普勒发现宇宙中行星绕太阳转动的轨道是个椭圆,且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那么,离太阳近的地方( )
A.向心加速度越大
B.角速度越大
C.周期越大
D.线速度越大
13.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时刻保持不变的有( )
A.线速度
B.角速度
C.相同时间内的位移
D.向心力
14.做圆周运动的物体,下列哪些情况会使其做离心运动( )
A .所提供的向心力突然消失 B.速度突然减小
C.合力增大
D. 合力不足以提供向心力
二、填空题:本题共8个空,每空3分,共24分。
1.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 和
2.平抛运动的竖直方向上的分运动是
运动。
3.如图所示,有一个质量为m 的物块在随圆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
轨道半径为R ,速度为V ,那么,物块的向心力由 提供,
大小为 。
4.无风时,物体在一定高度h 下落用时t ,若水平方向有一速度v
的风,那么此时下落所用的时间 t 。
(大于、小于、或等于)
5.开普勒第三定律为 。
6.万有引力定律的公式 。
三、计算题:本题共2个大题,每题10分, 共20分。
1.将小球以水平速度抛出,只受重力作用下做平抛运动,落地时速度为1v ,与水平方向夹角为a ,以抛出点为坐标原点,水平初速度方向为x 轴正方向,竖直向下方向为y 轴正方向,求:
(1)小球在空中飞行的时间t
(2)抛出点离地面的高度h
(3)这段时间内水平射程x
2如图所示,一条轻绳的上端固定,下端栓一质量为m 的小球,给小球
一个初速度使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
若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a
试分析小球所受向心力大小、轨道半径及其线速度。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