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型技术经济论证
- 格式:docx
- 大小:51.17 KB
- 文档页数:10
国际航运管理思考题——13陆上中队学习部第七章 国际航运管理指标一、船舶各营运工作指标的定义及计算方法船舶营运情况可从四个方面来反映,即:船舶运输量、船舶生产能力、船舶使用效率以及船舶生产效率。
1.船舶运输量指标(1)货(客)运量:指将货物(或旅客)由甲地运送到乙地的数量。
单位:货运量:(吨); 客运量:(人)。
计算公式:单船:Q j j n=∑1;多船:Q ijj n i m i==∑∑11其中,Q 代表货运量或客运量。
(2)货(客)运周转量:将一定数量的货物(或旅客)位移一定距离运达目的地,其运量与运输距离的乘积即为货(客)运周转量。
单位:货运周转量:(吨海里);客运周转量:(人海里)。
计算公式:单船:∑=nj j Ql 1)( ;多船:∑∑==m i n j ijiQl 11)( 其中,Q 代表货(客)运量,l 表示所载货物或旅客的运输距离。
这里应注意:货(客)运量一律按到达量进行统计,其中的货运量按运输单据上记载的实际重量统计,客货运送距离亦按运输单据上所记载的到发港之间的距离计算。
因船舶在实际航程中有可能按多角航线运行或因故绕道航行,其距离同客货运送距离的概念是有区别的。
(3)换算周转量:在统计工作中,为便于计算及比较船舶运输效率,将货物与旅客的周转量换算成同一的单位。
根据我国交通部的规定,交通部直属航运企业1人(海)里=1吨(海)里,而地方航运企业,分铺位运客和座位运客的不同,换算比例也不同,前者1∶1,后者3∶1,这种换算的数量称换算周转量。
2.船舶生产能力指标决定船舶生产能力的要素是拥有船舶的数量和船舶的技术性能,对于具有相当数量船舶的船队,船队的各种类型和数量也是反映运输能力的指标。
反映船舶生产能力的主要指标有:(1)船舶实有数 以船舶的艘数m ,定额吨位D 定、定额客位M 及定额功率N 等计量单位来表示船舶的拥有量。
(2)船舶吨天 只有将船舶的实有数同它的运用时间结合起来才能准确全面地反映航运企业船舶的生产能力状况,在航运企业生产活动指标体系中采用了“吨天”这一计量单位。
1.简述船型论证的一般步骤:1.调查研究;2.设立船型方案(重量、航速、动力装置);3.船型方案的技术、运营、经济型的计算;4.选取最佳船型;5.敏感性分析;6.提出建议方案编制设计任务书。
2.简述载重型船舶确定主要要素的步骤:1.排水量的估算(方法:载重量系数法,诺曼系数法);2.主尺度初选(按母船型比例换算,利用有关统计式计算;3.性能校核及主尺度调整(重量校核,舱容最小干舷校核,稳性和横摇周期校核,航速校核)3.简述平行中体的作用于适用范围:1.对于前体可使进流段型线尖瘦一些,降低兴波阻力;2.对于后体可消瘦去流段的船体型线有利于改善形状阻力;3.简化工艺降低建造成本。
适用范围:Fr较低(Fr<)4.简述双层底的作用:1.保护内底,可提高船体纵向强度和抗沉性,保证船舶船底触礁和搁浅时不沉;2.可作为淡水、燃油、压载水舱之用;3.对油轮有防污作用5.简述纵倾调整方法和途径:1.改变油水舱,淡水舱的布局;2.中机型及尾机型船适当移动机舱位置;3.改变浮心位置6.简述采用网格法(变值发/参数分析法)优化设计方案的思路及特点:思路:系统的改变对设计船的主要性能有显著的影响的船舶要素,组合成若干尺寸方案,对每组方案都进行各项性能计算,然后再每组方案中比较优选。
特点:1.计算工作量比较大;2.参数变值范围不能过小;3.选用的方法与各种近似的公式应比较准确。
7.简述布置地位型船确定主要要素的步骤:1.按布置要求初选主尺度;2.排水量的估算;3.方形系数Cb 的确定;4.性能的校核; 5.综合确定合理的主尺寸。
8.简述船舶总布置的主要内容:1.主船体与上层建筑的总体规划;2.纵倾调整;3.梯口与通道的规划舱室的布置;4.舾装设备的选型与布置。
9.简述船型论证中进行敏感性的理由及常用的方法:为提高船型论证工作的可信度,降低投资者的决策风险通常要在确定性分析之后采用敏感性分析法进行不确定性分析,以期对最优方案作出更为确切的估计和评价。
航道的等级划分一、航道概念航道是指沿海、江河、湖泊、水库、渠道及运河内可供船舶排筏在不同的水位期通航的水域。
1.通航水域就术语的含义而言,船舶及排筏可以通达的水面范围都是通航水域,则沿海、江河、湖泊、水库、渠道和运河内可供船舶、排筏在不同水位期的通航水域即为航道。
要明确界定通航水域,首先要明确船舶和排筏的含义。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中指明船舶“是指各类排水或非排水船、筏、水上飞机、潜水器和移动式平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中则规定船舶“是指各类排水或非排水的船艇和移动式平台”。
前者将排筏列入船舶的范围,后者则未作这样的明文规定。
船舶种类很多,有大有小,其作为水上运载工具的属性是相同的,但不同类别和大小的船舶其功能相异。
具有能让营运船舶和大中型排筏通达条件的水域定为有真正意义的通航水域,当然,这类水域同样可供小艇和小排筏通行。
2.航道广义上必须把航道理解为水道或河道整体,它可以不包括堤防和整个河漫滩,但不能不包括常遇洪水位线以下的基本河槽或者是中高潮位以下的沿海水域。
航道的狭义理解等同于“航槽”。
因为航道应当有尺度标准和设标界限,航道位置可以随河床演变或水位变动而随时移动,航道尺度也可以随季节与水位变化以及治理工程的实施而有所调整。
除了运河、通航渠道和某些水网地区的航道以外,航道宽度总是小于河槽的宽度。
在天然河流、湖泊、水库内,航道的设定范围总是只占水面宽度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用航标标示出的可供船舶航行利用的这一部分水域,受到客观自然条件的制约。
在天然条件下,不同水位期能供船舶安全通航的那一部分水域,既有尺度要求,也有水流条件的要求。
在某些特定的航段内,还受到过河建筑物如桥梁、过江管道、缆线的限制。
因此,狭义的航道是一个在三维空间尺度上既有要求、又有限制的通道。
二、航道分类我国江河湖泊众多,海岸线漫长,航道流经的地质条件和水量补给等因素差异很大,同时,各地经济、技术发展不平衡,航道建设、航道管理的水平和投入程度不一,航道有条件分类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按航道的等级划分根据《内河通航标准》的规定,我国航道等级由高到低分I、Ⅱ、Ⅲ、Ⅳ、V、Ⅵ、Ⅶ级航道,这7级航道均可称为等级航道。
西江水运主通道通航枢纽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佚名【摘要】Based on the related material collected by"Key Technique Study on XijiangRiver Waterway Main Channel Construction Project",using theoretical analysis,mathemat-ics model calculation and physics model test combined,aiming at the Naji Waterway con-struction practice,the project focuses on studying the waterway channel key technique,navi-gation architectures,navigation during construction,channel maintenance,and YoujiangRiver developing ship type and transportation structure.It has received great economic andsocial performance,and has great promotion future.This chapter introduces the major researchcontent and results achieved,which provides reference to related projects.%"西江水运主通道通航枢纽建设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在收集国内外相关资料的基础上,采用理论分析、数学模型计算和物理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手段,针对那吉航运枢纽建设工程,重点开展了航运枢纽关键技术、通航建筑物型式、枢纽施工期船舶通航问题、枢纽下游长河段航道整治关键技术及右江发展船型和运输组织等项研究,取得了较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船舶船型分类-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船舶船型分类是指根据船体结构、设计特点和用途等因素对船舶进行系统性分类的工作。
在船舶设计和运营中,选择适合船舶用途和性能要求的船型对于船舶的安全性、经济性和环境友好性至关重要。
因此,深入了解船舶船型分类的原理和方法,对于船舶设计师、船东和船员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系统介绍船舶船型分类的基本概念、主要分类方法和选择考量因素,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船舶船型分类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引言部分:介绍文章的背景和目的,引出船舶船型分类的重要性。
2. 船舶船型的基本概念:阐述船舶船型的定义以及相关术语,为后续的分类和选择提供基础知识。
3. 主要船型分类:对不同类型的船舶船型进行分类和介绍,包括货船、客船、油船、拖船等,让读者理解各类船型的特点和用途。
4. 船型选择的考量因素:探讨选择船舶船型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如航线、载重、速度等,帮助读者在实际应用中做出合理的选择。
5. 结论部分:总结船舶船型分类的重要性,归纳船型选择的关键因素,并展望未来船舶船型发展趋势,为读者提供对于船型选择的更深入的思考和了解。
通过以上结构,读者可以全面了解船舶船型分类的概念、各种类型的船舶船型以及在实际选择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为他们在船舶领域的学习和工作提供指导和参考。
1.3 目的船舶船型分类作为船舶设计领域中的重要内容,其目的在于系统地对各种船型进行归纳、分类和整理,帮助船舶设计师和船东更好地了解各种船型特点和适用环境,从而在选择船型时更加科学、合理。
通过对船型分类的研究,可以为船舶设计、造船、运营等领域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促进船舶工业的发展和提升。
同时,深入研究船型分类还能揭示船舶发展规律和趋势,为未来船舶设计和建造提供参考和借鉴。
因此,本文旨在对船舶船型分类的重要性进行总结和归纳,探讨船型选择的关键因素,进一步展望未来船舶船型发展的趋势,为船舶行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我国内河航道发展规划技术等级评定方法作者:李立伟林桦王雅来源:《水运管理》2020年第07期【摘要】为重新评定我国内河航道等级以适应发展需要,确定内河航道发展规划技术等级评定方法的步骤包括航道现状评定、航道发展评定和航道发展技术等级评定,并以交通流理论为基础结合航道运量预测、航道服务水平、设计小时系数、加权平均船舶吨位、航道设计通过能力计算方法等理论,以及内河航道标准船型船舶吨位与船长的关系对内河航道等级评定方法进行研究。
以东江航道为实例进行应用,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东江航道等级应重新定级为Ⅲ级。
【关键词】航道定级;航道通过能力;交通流;航道服务水平0 引言1994―2000年,国家对内河航道等级进行了第一次评定。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我国内河货运量保持良好稳定的增长,一些航道的货运量已经超过了航道设计通过能力,给航道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为了适应航道发展的需要,亟需对我国内河航道等级进行重新评定。
目前,国内外学者关于航道定级的研究较为缺乏,我国《内河通航标准》中规定的航道等级是以船型吨位为基础的。
国内外相关研究主要着眼于沿海航道和内河航道通过能力的计算、航道服务水平与航道通过能力的关系、船型技术经济论证等。
本文通过改进船舶交通流理论,结合航道运量预测、航道服务水平、加权平均船舶吨位等,计算航道年设计通过能力,再确定待定级航道的船型吨位,按照《内河通航标准》最终确定航道等级。
以东江航道为实例,验证其方法的可行性。
1 航道发展规划技术等级评定步骤1.1 航道现状评定(1)航道条件及建设情况分析。
分析所评定航道的航道条件,包括:航道自然条件,即对所评定航道所处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水文气象等进行分析;航道通航条件,即对该航道的航道尺度、困难河段状况、跨河建筑物、航道设备等进行分析;航道建设情况,即对所评定航道的航道维护和管理情况、基础设施建设及开发现状、航道信息化情况等进行分析。
(2)航道现有通过能力测算。
《内河通航标准》(GB50139-2004)《内河通航标准》(GB50139-2004)2004—03—01发布2004—05—01实施1 总则1.0.1为统一我国内河通航技术要求,促进内河通航的标准化、现代化,发挥内河水运优势,适应交通运输发展需要,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天然河流、渠化河流、湖泊、水库、运河和渠道等通航内河船舶的航道、船闸和过河建筑物的规划、设计和通航论证。
升船机的规划和设计可参照执行。
国际河流的航道,除与邻国有航运协定并在协定中对通航标准有明确规定者外,可参照执行。
1.0.3 内河航道通航海轮河段的规划和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的有关规定外,桥梁的通航净空尺度尚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通航海轮桥梁通航标准》(JTJ311)的有关规定,航道尺度和其他过河建筑物的通航净空尺度应通过论证确定。
1.0.4 内河航道、船闸和过河建筑物工程应按批准的航道等级进行规划和设计,通航尺度应通过综合技术经济比较,合理确定。
不易扩建、改建的永久性工程和一次建成比较合理的工程,应按远期航道等级进行规划和设计。
1.0.5 内河航道、船闸和过河建筑物工程的规划、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 航道尺度channel dimensions设计最低通航水位时航道的最小水深、宽度和弯曲半径的总称。
2.0.2 船闸有效尺度useful dimensions of ship lock船闸闸室有效长度、有效宽度和门槛最小水深的总称。
2.0.3 通航净空尺度dimensions of navigation clearance水上过河建筑物通航净高和净宽尺度的总称。
2.0.4 限制性航道restricted channel因水面狭窄、断面系数小而对船舶航行有明显限制作用的航道。
在本标准中主要指运河、渠道和河网地区的部分航道。
2.0.5 断面系数cross-section coefficient设计最低通航水位时,过水断面面积与设计通航船舶或船队设计吃水时的舯横剖面浸水面积之比值。
一、引言京杭运河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大运河之一,横跨我国北部平原地区,连接了京津、济南、徐州、常州、扬州、镇江、南京、无锡、苏州和杭州等地,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水运干线。
为了更好地适应近年来运河整治提升的需要,对运河船舶进行标准化改造已成为一项重要工作。
本文将就京杭运河标准化船型船舶的主尺度进行深入探讨。
二、京杭运河标准化船型船舶的意义1. 保障运输效率:标准化船型船舶可以更好地适应京杭运河的水域条件和交通流量,从而提高运输效率。
2. 促进运输安全:标准化船舶的设计符合运河水域条件,可以减少因非标准船型而带来的安全隐患。
3. 降低运输成本:标准化船型的使用可以降低运输成本,提升运河的经济效益。
三、京杭运河标准化船型船舶的主尺度要素1. 船长:合理的船长可以使船舶更好地适应水域弯曲,提高通过能力。
2. 船宽:适当的船宽能够保障船舶的稳定性,减少翻船风险。
3. 船吃水:合适的吃水深度对于船舶在运河内的可行性非常重要。
4. 载重量:合理的载重量可以保证船舶满载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四、京杭运河标准化船型船舶的设计原则1. 顺应水域条件:根据京杭运河的水域条件,设计船型要符合水域特点,减少对水域环境的影响。
2. 保障航运安全:设计船型要注重船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避免因设计缺陷导致的安全事故。
3. 提高运输效率:船型设计应充分考虑运输效率,提高装卸效率,减少等待时间,提升运输效率。
五、京杭运河标准化船型船舶的实施路径1. 船舶改造:对现有船舶进行改造,使其符合标准化船型的要求。
2. 新船建造:新建标准化船型的船舶,逐步替代老旧船舶,提升航运质量。
六、结论京杭运河标准化船型船舶的主尺度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需要充分考虑运河的水域条件、运输需求和船舶设计标准等方面的因素。
只有在不断总结经验,科学规划,实施切实可行的改造措施,才能更好地适应运河运输的现代化需求,提升运输效率,促进运河的可持续发展。
七、京杭运河标准化船型船舶的主尺度细节分析京杭运河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水运干线,连接了许多重要的城市,扮演着重要的经济和交通作用。
《内河通航标准》(GB50139-2004)《内河通航标准》(GB50139-2004)2004—03—01发布2004—05—01实施1 总则1.0.1为统一我国内河通航技术要求,促进内河通航的标准化、现代化,发挥内河水运优势,适应交通运输发展需要,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天然河流、渠化河流、湖泊、水库、运河和渠道等通航内河船舶的航道、船闸和过河建筑物的规划、设计和通航论证。
升船机的规划和设计可参照执行。
国际河流的航道,除与邻国有航运协定并在协定中对通航标准有明确规定者外,可参照执行。
1.0.3 内河航道通航海轮河段的规划和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的有关规定外,桥梁的通航净空尺度尚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通航海轮桥梁通航标准》(JTJ311)的有关规定,航道尺度和其他过河建筑物的通航净空尺度应通过论证确定。
1.0.4 内河航道、船闸和过河建筑物工程应按批准的航道等级进行规划和设计,通航尺度应通过综合技术经济比较,合理确定。
不易扩建、改建的永久性工程和一次建成比较合理的工程,应按远期航道等级进行规划和设计。
1.0.5 内河航道、船闸和过河建筑物工程的规划、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 航道尺度 channel dimensions设计最低通航水位时航道的最小水深、宽度和弯曲半径的总称。
2.0.2 船闸有效尺度 useful dimensions of ship lock船闸闸室有效长度、有效宽度和门槛最小水深的总称。
2.0.3 通航净空尺度 dimensions of navigation clearance水上过河建筑物通航净高和净宽尺度的总称。
2.0.4 限制性航道 restricted channel因水面狭窄、断面系数小而对船舶航行有明显限制作用的航道。
在本标准中主要指运河、渠道和河网地区的部分航道。
2.0.5 断面系数 cross-section coefficient设计最低通航水位时,过水断面面积与设计通航船舶或船队设计吃水时的舯横剖面浸水面积之比值。
中国船检 CHINA SHIP SURVEY 2021.372绿色技术 Green Technology后疫情时代,区域供应链兴起。
未来全球将出现三个更多体现区域特征的供应链来代替全球产业链,即北美、欧盟和亚洲三大区域供应链。
由于东盟已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因此供应链重点将相对变短,各沿海港口的区位优势将得到提升,从而导致物流运输航线、需求船型发生了变化。
未来长江流域的运输增量必须中国船级社 肖曙明 张 伟 刘光明特定航线江河海直达船型研发持续发力通过运输组织方式优化实现,特定航线江海直达运输是沟通国内、国外物流的重要环节,是运输组织优化的有效方式。
推进特定航线江海直达运输,对于优化物流组织方式、提升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增强环境保护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为了促进江海直达发展,近年来,政府陆续出台了系列政策鼓励江海直达运输发展。
2020年印发的《内河航运发展纲要》提出,发展经济高效的江海联运和多式联运,完善江海直达运输发展相关政策和技术标准,形成江海直达、江海联运有机衔接的江海运输物流体系,提高江海运输服务水平。
特定航线江海直达船舶需求2020年,长江干线货物通过量突破了30亿吨,再创历史新高。
江海直达、江海联运快速发展,长江干线近六成物流已实现江海联运,有力保障了长江经济带经济社会发展。
长三角地区包括上海市和浙江、江苏、安徽三省在内共26座城市,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区域之一。
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带来了长三角地区发展新机会,推进了区域间交通互联,促进了各产业融合与协作,进一步提升了长三角区域物流业运输发展需求。
1、集装箱2019年,长三角港口群共完成集装箱吞吐量9335万TEU,其中沿海港口7987万TEU,内河港口1438万TEU,从集装箱吞吐量所占比例看,上海港为46.38%,宁波舟山港为29.49%。
长三角地区已形成以上海港为核心,江苏、浙江港口为两翼的“一体两翼”港口群。
数据显示,2019年,长三角内河集装箱运量基数较小,在大物流的集疏运体系中分担率较低,对公路依赖度较高,集疏运矛盾日益加剧。
《内河通航标准》(GB50139-2004)《内河通航标准》(GB50139-2004)2004—03—01发布2004—05—01实施1 总则1.0.1为统一我国内河通航技术要求,促进内河通航的标准化、现代化,发挥内河水运优势,适应交通运输发展需要,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天然河流、渠化河流、湖泊、水库、运河和渠道等通航内河船舶的航道、船闸和过河建筑物的规划、设计和通航论证。
升船机的规划和设计可参照执行。
国际河流的航道,除与邻国有航运协定并在协定中对通航标准有明确规定者外,可参照执行。
1.0.3 内河航道通航海轮河段的规划和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的有关规定外,桥梁的通航净空尺度尚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通航海轮桥梁通航标准》(JTJ311)的有关规定,航道尺度和其他过河建筑物的通航净空尺度应通过论证确定。
1.0.4 内河航道、船闸和过河建筑物工程应按批准的航道等级进行规划和设计,通航尺度应通过综合技术经济比较,合理确定。
不易扩建、改建的永久性工程和一次建成比较合理的工程,应按远期航道等级进行规划和设计。
1.0.5 内河航道、船闸和过河建筑物工程的规划、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 航道尺度 channel dimensions设计最低通航水位时航道的最小水深、宽度和弯曲半径的总称。
2.0.2 船闸有效尺度 useful dimensions of ship lock船闸闸室有效长度、有效宽度和门槛最小水深的总称。
2.0.3 通航净空尺度 dimensions of navigation clearance水上过河建筑物通航净高和净宽尺度的总称。
2.0.4 限制性航道 restricted channel因水面狭窄、断面系数小而对船舶航行有明显限制作用的航道。
在本标准中主要指运河、渠道和河网地区的部分航道。
2.0.5 断面系数 cross-section coefficient设计最低通航水位时,过水断面面积与设计通航船舶或船队设计吃水时的舯横剖面浸水面积之比值。
明轮船科学原理及心得
船舶设计原理这门课程主要介绍了船舶建造的一些基本知识,包括船舶建造经济性,总布置设计,型线设计。
总的来说这门课程就是一门讲述船舶实际设计建造的基础知识。
对我们了以后工作和学习都很有好处,作为一个船海专业的本科生来说,这些知识是必须全部掌握的。
首先,就经济性来说,船舶建造是一个矛盾体,利润最高的船舶的往往成本较高,但是回收期短。
成本低的船舶投资回收期长,利润也相对较低。
所以设计时就要根据船东要求,资金情况,还有港口航道限制,装卸能力等方面综合考虑,设讣出最适合要求的船舶。
船型论证是首先要调查研究各方面情况,其次要设立船型方案,这里要根据上面的调查情况来设计。
然后进行船型方案的技术,营运,经济型计算。
第四部就要选取最佳船型,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可以得到最佳船型。
第五就是要进行敏感性分析。
最后根据建议方案编制船舶设计任务书。
其次,船舶型线设计。
有母型改造法,白行设计法,系列型线,数学型线等等方法。
实际船舶制造一般用的是母型改造法。
这种方法简单实用。
性能可以得到保证。
减少了船舶实验的成本。
型线设计关系到船舶快速性与船舶使用成本。
我们再设计是必须这种考虑。
总布置设计也是关系到船舶使用性能的重要方面,对于不同的船舶有不同的要求。
总布置设计的提点是涉及面广,考虑因素多,实践性强。
在设计中应该最大限度提高船舶的使用性能,保证航行性能,
满足规范要求,便于维修,努力改善船员的生活,并兼顾美感。
总布置要严格按照规范来惊醒设计,所以多了解一点规范是我们必须具备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