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五市十校2017届高三12月联考物理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236.07 KB
- 文档页数:8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8题为单选题,9-12题为多选题)1.通过认真学习,同学们掌握了丰富的物理知识。
在下列说法中,请把正确的说法选出来。
A.汽车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时,驾驶员通过操作方向盘,可以使汽车转弯B.在某一过程中,只要物体的位移为0,任何力对该物体所做的功就为0C.物体的速度为0时,其加速度可能不为0D.静摩擦力对受力物体可以做正功,滑动摩擦力对受力物体一定做负功【答案】C考点:考查了摩擦力,摩擦力做功,加速度和速度【名师点睛】摩擦力既可以对物体是动力,也可以是阻力;即可做正功,也可不做功,还可以做负功.静摩擦力可以对物体做正功,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通电直导线放在某处,若通电直导线所受安培力为零,则该处的磁感应强度为零B.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与放在该点的极短的通电导线所受安培力的方向可以成任意夹角C.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与放在该点的小磁针北极受到的磁场力的方向相同D.给两平行直导线通以方向相反的电流时,两通电导线通过磁场相互吸引【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当通电直导线和磁场方向平行放置时,不受安培力作用,所以不能说若通电直导线所受安培力为零,则该处的磁感应强度为零,A错误;根据左手定则,磁场方向和安培力方向垂直,B错误;小磁针北极受到的磁场力的方向就是该点磁场方向,C正确;当通以相反方向的电流时,它们相互排斥,D错误;考点:考查了安培力,磁感应强度方向,【名师点睛】在磁场中磁感应强度有强弱,则由磁感应强度来描述强弱.将通电导线垂直放入匀强磁场中,即确保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相互垂直,则所受的磁场力与通电导线的电流与长度乘积之比.3.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初、次级线圈分别接有R 1、R 2,R 1=R 2=10Ω,初、次级线圈的匝数之比N 1: N 2=2:1,R 2两端电压为10V ,则R 1两端的电压为( )A .5VB .10VC .15VD .20V 【答案】A考点:考查了理想变压器【名师点睛】对于变压器需要掌握公式1122U n U n =、1222I n I n =,以及知道副线圈的电流以及功率决定了原线圈中的电流和功率,理想变压器是理想化模型,一是不计线圈内阻;二是没有出现漏磁现象4.放射性原子核a 23491P 经过n 次α衰变和m 次β衰变,最终变为稳定的原子核b 20682P ,( ) A. n=7,m=5 B. n=5,m=7 C. n=9,m=7 D. n=7,m=9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核反应方程为23440206912182a n +mb P P αβ-→+,根据电子数守恒可得91282n m =-+,根据质量数守恒可得2344206n =+,故解得n=7,m=5,A 正确; 考点:考查了核反应方程【名师点睛】α衰变的过程中电荷数少2,质量数少4,β衰变的过程中电荷数多1,质量数不变.根据衰变的实质确定衰变的次数.5.如图所示,1210R R ==Ω,R 为可变电阻,C 为电容器,V 为理想电压表,增大R 的阻值时,( )A .C 所带电荷量减小B .C 所带电荷量始终为0 C .V 的示数增大D .V 的示数不变 【答案】D考点:考查了含电容电路【名师点睛】本题关键是抓住理想电压表对电路没有影响的特点,电压表相当于开关断开.6.如图所示,质量为2kg 的物体与水平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0.2,水平地面足够大。
2017届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数学(理)试题 理科数学第Ⅰ卷(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集合{}2|540A x N x x =∈-+≤,{}2|40B x x =-=,下列结论成立的是( ) A .B A ⊆ B .A B A = C .A B A = D .{}2AB =【答案】D 【分值】5【解析】由x 2-5x+4≤0⇒(x-4)(x-1)≤0⇒1≤x ≤4x∈N⇒ A={1、2、3、4} X 2-4=0⇒B ={−2、2} 所以{}2AB =,故选D 。
【解题思路】先解出不等式x 2-5x+4≤0和方程X 2-4=0的解,再从集合的包含关系、交并集运算,找出答案。
【考查方向】不等式和方程的解,集合的包含关系、交并集运算。
【易错点】集合的交集。
2.若复数z 满足20171zi i=-,其中i 为虚数单位,则z =( ) A .1i - B .1i +C .1i --D .1i -+【答案】A 【分值】5【解析】设复数z =a+bi,则z ̅ =a-bi 因为20171z i i=-i 2017=i ⇒ z ̅=i(1-i)=i+1,所以z=1-i 故选A 。
【解题思路】因为z 与 z ̅是共轭复数,因为20171zi i=-,i 2017=i, z̅=1+i 则z=1-i 【考查方向】共轭复数、i 2017=i 【易错点】i 20173.已知p :1a =±,q :函数()ln(f x x =+为奇函数,则p 是q 成立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B 【分值】5【解析】由函数()ln(f x x =是定义域上的奇函数,所以f(-x)=ln(-x+√a +x 2)=-f(x)=-ln(x+√a +x 2) 对定义域上的每个x 恒成立,解得a =1,,所以p:“a =1”是q:“函数()ln(f x x =+在其定义域上为奇函数”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选B 。
数学(理)第I 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设集合{}1|2,|04x A x x B x x -⎧⎫=≥=>⎨⎬-⎩⎭,则A B =( ). A .∅ B .[)2,4 C .[)2,+∞ D .()4,+∞ 2.已知复数z 满足11zi z-=-+,则z =( ).A .1B .2 D .3.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0nn S Aq B q =+≠,则“A B =-“是“数列{}n a 是等比数列”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4.在矩形中ABCD 中,2AB AD =,在CD 上任取一点P ,ABP ∆的最大边是AB 的概率是( ).A .2 B 1 D 1 5.如图为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A .272π B .27π C. D6.若变量,x y 满足约束条件4400y x y x y ≤⎧⎪+-≥⎨⎪-≥⎩,则2z x y =+的最小值是( ).A .4B .6C .8D .127. 已知12F F 、是双曲线2222:1x y E a b-=的左、右焦点,过点1F 且与x 轴垂直的直线与双曲线左支交于点,M N ,已知2MF N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则双曲线的离心率是( ). A ..2 C.1.28. ABC ∆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向量,a b 满足2,2AB a AC a b ==+,则向量,a b 的夹角为( ).A .30°B .60°C .120°D .150°9.执行如图所示程序框图,若输出的S 值为-20,则条件框内应填写( )A .3?i >B .4?i <C .4?i >D .5?i < 10.函数22ln 1x y x x=+在[]2,2-的图象大致为( ) A .B .C .D .11.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且10a <,若存在自然数3m ≥,使得m m a S =,则当n m >时,n S 与n a 的大小关系是( )A .n n S a <B .n n S a ≤C .n n S a >D .大小不能确定12.已知函数()()sin 0,2f x x πωϕωϕ⎛⎫=+>< ⎪⎝⎭的部分图象如图,则201616n n f π=⎛⎫= ⎪⎝⎭∑( )A .-1B .0C .12D .1 第Ⅱ卷(非选择题 9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13.已知直线:0l mx y +=与圆()2212x y ++=相交,弦长为2,则m =____________.14.在()()5211x x +-的展开式中含3x 项的系数是___________(用数字作答).15.有共同底边的等边三角形ABC 和BCD 所在平面互相垂直,则异面直线AB 和C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_____________.16.有一支队伍长L 米,以一定的速度匀速前进,排尾的传令兵因传达命令赶赴排头,到达排头后立即返回,且往返速度不变,如果传令兵回到排尾后,整个队伍正好前进了L 米,则传令兵所走的路程为____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a b c 分别为ABC ∆三个内角,,A B C 的对边,且cos sin 0a C C b c --=.(1)求A ;(2)若AD 为BC 边上的中线,1cos ,7B AD ==,求ABC ∆的面积.18.(本小题满分12分)为响应国家“精准扶贫,产业扶贫“的战略,进一步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某市决定在一地处山区的A 县推进光伏发电项目,在该县山区居民中随机抽取50户,统计其年用电量得到以下统计表,以样本的频率作为概率.(1)在该县山区居民中随机抽取10户,记其中年用电量不超过600度的户数为X ,求X 的数学期望;(2)已知该县某山区自然村有居民300户,若计划在该村安装总装机容量为300千瓦的光伏发电机组,该机组所发电量除保证该村正常用电外,剩余电量国家电网以元/度进行收购.经测算以每千瓦装机容量平均发电1000度,试估计该机组每年所发电量除保证正常用电外还能为该村创造直接收益多少元? 19.(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在四棱锥中,P ABCD PA -⊥平面,AD//BC,AD CD ABCD ⊥,且AD CD ==2BC ==.(1)求证:AB PC ⊥;(2)在线段PD 上,是否存在一点M ,使得二面角M AC D --的大小为45°,如果存在,求BM 与平面MAC 所成角的正弦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0.(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设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直线,AP BP 相交于点P ,且它们的斜率之积为23-. (1)求点P 的轨迹方程;(2)设点P 的轨迹为C ,点M N 、是轨迹为C 上不同于,A B 的两点,且满足//,//AP OM BP ON ,求证:MON ∆的面积为定值.21.(本小题满分12分) 函数()()31,3f x x x a x R a R =+-∈∈. (1)若函数()f x 在R 上为增函数,求a 的取值范围; (2)若函数()f x 在R 上不单调时;①记()f x 在[]1,1-上的最大值、最小值分别为()()M a m a 、,求()()M a m a -; ②设b R ∈,若()23f x b +≤,对[]1,1x ∀∈-恒成立,求a b -的取值范围. 请考生在22、23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 22.(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设倾斜角为α的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3cos sin x t y t αα=+⎧⎨=⎩(t 为参数)与曲线1:cos tan x C y θθ⎧=⎪⎨⎪=⎩(θ为参数)相交于不同的两点,A B .(1)若3πα=,求线段AB 的中点的直角坐标;(2)若直线l 的斜率为2,且过已知点()3,0P ,求PA PB 的值. 23. (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5:不等式选讲) 已知函数()()33f x x a x a =-+-<. (1)若不等式()4f x ≥的解集为19|22x x x ⎧⎫≤≥⎨⎬⎩⎭或,求a 的值; (2)若对x R ∀∈,()31f x x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一、选择题二、填空题13.314. -10 15. 14 16. (1L +三、解答题17.解:(1)∵cos sin 0a C C b c --=,由正弦定理得:sin cos sin sin sin A C A C B C =+,即(2)在ABC ∆中,1cos 7B =,得sin 7B =...................7分则()11sin sin 272714C A B =+=+⨯=........................8分 由正弦定理得sin 7sin 5a A c C ==............................9分 设7,5a x c x ==,在ABD ∆中,由余弦定理得:2222cos AD AB BD AB BD B =+-,则2212911125492574427x x x x =+⨯-⨯⨯⨯⨯,解得1x =, 即7,5a c ==.........................11分故1sin 2ABC S ac B ∆==........................12分 18.解:(1)记在该县山区居民中随机抽取1户,其年用电量不超过600度为事件A . 由抽样可知,()35P A =..........................3分 由已知可得从该县山区居民中随机抽取10户,记其中年用电量不超过600度的户数X ,服从二项分布,即310,5XB ⎛⎫⎪⎝⎭,故()31065E X =⨯=....................6分 (2)设该县山区居民户年均用电量为()E Y ,由抽样可得()515101551003005007009005005050505050E Y ⨯+⨯+⨯+⨯+⨯=(度)............10分 则该自然村年均用电约150000度.又该村所装发电机组年预计发电量为300000度,故该机组每年所发电量除保证正常用电外还能剩余电量约150000度,能为该村创造直接收益120000元..............................12分19.解:(1)证明:如图,由已知得四边形ABCD 是直角梯形,由已知AD CD BC === 可得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即AB AC ⊥,又PA ⊥平面ABCD ,则PA AB ⊥,所以AB ⊥平面PAC ,所以AB PC ⊥..............4分(2)存在. 法一:(猜证法)观察图形特点,点M 可能是线段PD 的中点,下面证明当M 是线段PD 的中点时,二面角M AC D --的大小为45°...................5分过点M 作MN AD ⊥于N ,则//MN PA ,则MN ⊥平面ABCD . 过点M 作MG AC ⊥于G ,连接NG , 则MGN ∠是二面角M AC D --的平面角,因为M 是线段PD 的中点,则1,MN AN ==ABCD 求得1NG =,则045MGN ∠=.....................................8分在三棱锥M ABC -中,可得13M ABC ABC V S MN -∆=,设点B 到平面MAC 的距离是h ,13B MAC MAC V S h -∆=,则ABC MAC S MN S h ∆∆=,解得h =....................10分在Rt BMN ∆中,可得BM =,设BM 与平面MAC 所成的角为θ,则sin h BM θ==.................12分 法二:(作图法)过点M 作MN AD ⊥于N ,则//MN PA ,则MN ⊥平面ABCD ,过点M 作MG AC ⊥于G ,连接NG ,则MGN ∠是二面角M AC D --的平面角.若045MGN ∠=,则NG MN =,又AN ==,易求得1MN =,即M 是线段PD 的中点...............................8分 (以下同解法一) 法三:(向量计算法)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则()()()()()()0,0,0,,,0,0,2,,2A C D PB PD -=-.设()01PM tPD t =<<,则M的坐标为()0,,22t -.........................6分 设(),,n x y z =是平面AMC 的一个法向量,则00n AC n AM ⎧=⎨=⎩,得()0220t z ⎧+=⎪⎨+-=⎪⎩,则可取1,1,1n t ⎛⎫=- ⎪ ⎪-⎝⎭.................8分 又()0,0,1m =是平面ACD 的一个法向量,所以0cos ,cos 45t m n m n m n===,此时平面AMC 的一个法向量可取(()1,,n BM=-=-,BM 与平面AMC 所成的角为θ,则2sin cos ,9n BM θ==..............12分 20.解:(1)由已知设点P 的坐标为(),x y ,由题意知(2333AP BP kk x x x ==-≠+-,化简得P 的轨迹方程为(22132x y x +=≠...........................5分(2)证明:由题意M N 、是椭圆C 上非顶点的两点,且//,//ON AP OM BP , 则直线,AP BP 斜率必存在且不为0,又由已知23AP BP k k =-. 因为//,//AP OM BP ON ,所以23OM ON k k =-...............6分 设直线MN 的方程为x my t =+,代入椭圆方程2232x y +,得 ()222324260m ymty t +++-=....①,.......................7分设,M N 的坐标分别为()()1122,,,x y x y ,则2121222426,3232mt t y y y y m m -+=-=++............8分又()2121222221212122636OM ONy y y y t k k x x m y y mt y y t t m -===+++-,................9分 所以222262363t t m -=--,得22223t m =+........................... 10分又1212MONS t y y ∆=-=所以MONS ∆==,即MON ∆................12分 21.解:由已知得()3331,1313,3x x a x a f x x x a x x a x a ⎧+-≥⎪⎪=+-=⎨⎪-+<⎪⎩,.............1分令()313g x x x a =+-,则()210g x x '=+>,所以()g x 在[),a +∞上为增函数;.........2 分 令()313h x x x a =-+,则()21h x x '=-, 令()0h x '=,得1x =±,所以()h x 在(),1-∞-和()1,+∞上是增函数, 在()1,1-上为减函数...................... 3分(1)因为()f x 在R 上是增函数,所以()h x 在(),a -∞为增函数,所以1a ≤-............4分(2)因为函数()f x 在R 上不单调,所以1a >-,①当11a -<<时,()f x 在(),1-∞-上是增函数,在()1,a -上是减函数,在(),a +∞上是增函数,所以()()()()(){}324,max 1,1max ,333a m a h a M a h g a a ⎧⎫===-=+-⎨⎬⎩⎭............5分当4233a a -≥+,即113a -<≤时,()43M a a =-, ()()()31343M a m a a a -=-+-;........................6分当4233a a -<+,即113a <<时,()23M a a =+ , ()()()31323M a m a a a -=---;...........................7分当1a ≥时,()f x 在[]1,1-上是减函数, 所以()()()()221,133m a h a M a h a ==-=-=+,故()()43M a m a -=, 综上得()()()()331134,1331132,1334,13a a a M a m a a a a a ⎧-+--<≤⎪⎪⎪-=---<<⎨⎪⎪≥⎪⎩.......................8分②()2233b f x b --≤≤-对[]1,1x ∀∈-恒成立,即()f x 在[]1,1-上的值域是22,33b b ⎡⎤---⎢⎥⎣⎦的子集, 当113a -<≤时,32334233a b a b ⎧≥--⎪⎪⎨⎪-≤-⎪⎩,即323323a b a b ⎧-≤+⎪⎪⎨⎪-≥⎪⎩,所以322333a a b a ≤-≤++, 令()3233a a a ϕ=++,易得()a ϕ在11,3⎛⎤- ⎥⎝⎦上是增函数,则182381a b ϕ⎛⎫-≤=⎪⎝⎭,所以282,381a b ⎡⎤-∈⎢⎥⎣⎦..........................10分 当113a <<时,32332233a b a b ⎧≥--⎪⎪⎨⎪+≤-⎪⎩,即3233a b b a⎧-≤+⎪⎨⎪-≥⎩,所以3233223a a b a a b a ⎧-≤++⎪⎪⎨⎪-≥>⎪⎩,令()3233a a a ϕ=++,易得()a ϕ在1,13⎛⎫⎪⎝⎭上是增函数, 则()12a b ϕ-<=,所以2,23a b ⎛⎫-∈⎪⎝⎭....................11分 当1a ≥时,22332233a b a b⎧+≤--⎪⎪⎨⎪-≥-⎪⎩,即a b a b ≤-⎧⎨≥-⎩,即a b =-,所以22a b a -=≥,所以[)2,a b -∈+∞,综上得2,3a b ⎡⎫-∈+∞⎪⎢⎣⎭.............12分 选做题:22.解:(1)由曲线1:cos tan x C y θθ⎧=⎪⎨⎪=⎩(θ为参数),可得C 的普通方程是221x y -=..........2分当3πα=时,直线l的参数方程为1322x t y ⎧=+⎪⎪⎨⎪=⎪⎩(t 为参数),代入曲线C 的普通方程,得26160t t --=,..................3分 得126t t +=,则线段AB 的中点对应的1232t t t +==, 故线段AB的中点的直角坐标为9,22⎛⎫⎪ ⎪⎝⎭...................5分(2)将直线l 的参数方程代入曲线C 的普通方程,化简得()222cossin 6cos 80t t ααα-++=,......................7分则()21222281tan 8cos sin 1tan PA PB t t αααα+===--,.......................9分 故已知得tan 2α=,故403PA PB =.......................10分 23.解:(1)2a =,法一:由已知得()23,3,323,3x a x a f x a a x x a x -++<⎧⎪=-≤<⎨⎪-->⎩,.......................2分当x a ≤,即34a x x -+-≥,得12a x -≤;.....................3分 当3x >,即72ax +≥,.........................4分 由已知()4f x ≥的解集为19|22x x x ⎧⎫≤≥⎨⎬⎩⎭或或,则显然2a =.................5分 法二:由已知易得()3f x x a x =-+-的图象关于直线32a x +=对称,..............3分又()4f x ≥的解集为19|22x x x ⎧⎫≤≥⎨⎬⎩⎭或,则19322a +=+,即2a =........5分 (2)法一:不等式()31f x x +-≥恒成立,即231x a x -+-≥恒成立................6分当x a ≤时,即350x a -++≥恒成立,得350a a -++≥,解得52a ≤;................... 7分 当3a x <≤,即50x a --+≥恒成立,得350a --+≥,解得2a ≤;............8分 当3x ≥,即370x a --≥恒成立,得970a --≥,解得2a ≤............ 9分 综上得2a ≤.................10分法二:不等式()31f x x +-≥恒成立,即331x a x x -+-≥--+恒成立, 由图象可知()3f x x a x =-+-在3x =处取得最小值3a -,..............8分 而31x --+在3x =处取得最大值,故31a -≥,得2a ≤..............10分。
2019年12月2020届湖南省天壹名校联盟2017级高三12月大联考理科综合物理试卷★祝考试顺利★本试卷共6页,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7-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甲、乙两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3s 末两质点在途中相遇,则两质点出发点间的距离是A.甲在乙之前2mB.乙在甲之前2mC.乙在甲之前4mD.甲在乙之前4m2.对于光电效应及其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电效应现象说明了光是一种波B.光电效应实验中打出来的光具有粒子性C.当照射光的波长小于金属的极限波长时,会发生光电效应D.照射光的强度越强,发生光电效应需要的时间越短3.将一小球以一定的初速度水平抛出,设小球抛出后水平方向的位移为x ,竖直方向的位移为y ,结果小球在空中运动过程中y 与2x 的关系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210/g m s =,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被抛出的初速度大小为A. 1/m sB. 5/2m s C. 5/m s D. 5/m s 4.如图所示,甲、乙两球在同一光滑水平面上相向运动,速度大小分别为002v v 、,甲、乙的动能之比为5:4,碰撞后,甲球的速度为0,则碰撞后乙球的速度大小为A. 02vB. 03vC.04vD.05v5.如图所示的变压器电路中,三个定值电阻的阻值相同,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2:1,在a b 、端加上电压为U 的交流电压,电键S 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 ,则S 闭合后,电流表的示数为A. 25IB. 52IC. 35ID. 53I 6.如图所示,正方形ABCD 为水平放置的长木柱的截面,一根细线一端连接在A 点一端连一个小球,细线的长为L ,开始时细线水平拉直,由静止释放小球,要使小球刚好能垂直打在CD 侧面,不计小球的大小,重力加速度为g ,则正方形的边长d 的大小为。
湖南省湘中名校教研教改联合体 2017届高三12月联考物理命题单位:湘潭县一中命题人:旷星刘正波2016.12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1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第Ⅱ卷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㊁草稿纸上答题无效∙∙∙∙∙㊂3.命题范围:恒定电流之前内容(含恒定电流㊁3-5)占80%,后面内容占20%(含3-3,3-4).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㊁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㊂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第1-6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7-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㊂全部选对得5分,选对但不全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㊂)1.如图所示,很小的木块由静止开始从斜面下滑,经时间t后进入一水平面,两轨道之间用长度可忽略的圆弧连接,再经2t时间停下,关于木块在斜面上与在水平面上位移大小之比和加速度大小之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22︰1B.1︰21︰2C.2︰12︰1D.2︰11︰22.有一段通电直导线,长为0.01m,电流为5A,把它放入磁场中某一位置,受到的磁场力大小为0.1N,则该处的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为A.B=1TB.B=2TC.Bȡ2TD.Bɤ2T3.2016年8月16日01时40分,由我国研制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试验卫星 墨子号 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它的成功发射和在轨运行,不仅将有助于我国广域量子通信网络的构建,服务于国家信息安全,它将开展对量子力学基本问题的空间尺度试验检验,加深人类对量子力学自身的理解,关于量子和量子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玻尔在研究原子结构中引进了量子化的概念B.普朗克把能量子引入物理学,破除了 能量连续变化 的传统观念C.光子的概念是爱因斯坦提出的4.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于2016年9月15日成功发射;2016年10月发射神州十一号飞船,搭乘2名宇航员,与天宫二号对接后完成航天员中期驻留试验.对于神州十一号飞船㊁天宫二号及二者的对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神州十一号飞船发射过程中,航天员一直处于失重状态B.天宫二号如果受到较大的阻力作用,则轨道半径将增大C.神州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在同一轨道加速后可以实现对接D.神州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对接后正常运行时,二者动能和引力势能之和一定守恒5.如图甲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分别为m和M(m︰M=1︰2)的物块A㊁B用轻弹簧相连.当用水平力F作用于B上且两物块共同向右加速运动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1;当用同样大小的力F竖直加速提升两物块时(如图乙所示),弹簧的伸长量为x2.不计空气阻力.则x1︰x2等于A.1︰1B.1︰2C.2︰1D.2︰36.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物块从固定的半圆形槽内与圆心等高的位置P点无初速度释放,先后经过A㊁B㊁C三点,小物块到达左侧C点时速度为零.B点是最低点,半圆形槽的半径为R,A点与C点等高,A点与B点高度差为R2.重力加速度为g,则A.小物块从P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重力对小物块做的功大于小物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B.小物块第一次从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重力对小物块做的功大于小物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C.小物块只能到达C点一次,但能经过A点两次D.小物块第一次过B点时,对槽的压力一定大于2m g7.如图所示,在一绝缘斜面C上有一带正电的小物体A处于静止状态,现将一带正电的小球B 沿以A为圆心的圆弧缓慢地从P点转到A正上方的Q点处,已知P㊁A在同一水平线上,且在此过程中物体A和斜面C始终保持静止不动,A㊁B可视为质点.关于此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A受到摩擦力一直减小B.物体A受到斜面的支持力先增大后减小C.地面对斜面C的支持力先增大后减小D.地面对斜面C的摩擦力一直减小8.如图甲所示,质量为1k g的小物块以初速度v0=11m/s从θ=53ʎ的固定斜面底端先后两次滑上斜面,第一次对小物块施加一沿斜面向上的恒力F,第二次不施加力.图乙中的两条线段a㊁b分别表示施加力F和无F时小物块沿斜面向上运动的v-t 图象,不考虑空气阻力,g=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恒力F大小为1NB.物块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为0.6C.有恒力F时,小物块在上升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较少D.有恒力F时,小物块在上升过程中机械能的减少量较小9.某质点在几个恒力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现突然将与速度反方向的一个力水平旋转某一角度α(αʂ0,αʂπ),则以后质点运动的情况是A.质点的速度一定越来越大B.质点的速度一定越来越小C.质点的速度大小可能不变D.质点一定做匀变速曲线运动10.如图甲是液化汽燃气灶的电子点火装置原理图,一节1.5V的干电池通过晶体管电路的控制,产生脉动的电压加在变压器原线圈n1的两端,并在变压器的铁芯中激发磁感强度随时间变化的磁场,如图乙所示(磁场方向顺时针时为正方向).变压器铁芯横截面积为S=0.8 c m2.副线圈n2的一端连接燃气灶的金属外壳E,另一端通过二极管与钢针A相连,调整A 与E的间距,使A与E间的电压达到5000V以上时,A E间就会引发电火花而点燃燃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变压器副线圈匝数至少要1250匝才能点火B.变压器副线圈匝数至少要5000匝才能点火C.若将电极A改为金属板而其他不改动,则更不容易引发电火花D.若将电极A改为金属板而其他不改动,则更容易引发电火花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二㊁实验题:(每空3分,共15分)11.(9分)气垫导轨是研究与运动有关的实验装置,也可以用来研究功能关系.如图甲所示,在气垫导轨的左端固定一轻质弹簧,轨道上有一滑块A紧靠弹簧但不连接,滑块的质量为m.(1)用游标卡尺测出滑块A上的挡光片的宽度,读数如图乙所示,则宽度d= c m.(2)利用该装置研究弹簧对滑块做功的大小;某同学打开气源,调节装置,使滑块可以静止悬浮在导轨上,然后用力将滑块A压紧到P点,释放后,滑块A上的挡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әt,则弹簧对滑块所做的功为(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3)利用该装置测量滑块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关闭气源,仍将滑块A由P点释放,当光电门到P点的距离为x时,测出滑块A上的挡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t,移动光电门,每次将滑块A由P点释放,测出多组数据(滑块都能通过光电门),并绘出图象.如图丙所示,已知该图线斜率的绝对值为表示)12.(6分)在学习了伏安法测电阻之后,某课外活动小组想通过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测定一个阻值约为几十欧的电阻R x的阻值㊂图中定值电阻R0=10Ω,R是总阻值为50Ω的滑动变阻器,A1和A2是电流表,电源电动势E=4V,电源内阻忽略不计.(1)该课外活动小组现有四只可供选择的电流表:A.电流表(0~3m A,内阻为2.0Ω)B.电流表(0~0.3A,内阻为5.0Ω)C.电流表(0~3m A,内阻未知)D.电流表(0~0.6A,内阻未知)则电流表A1应选.(填器材前的字母)(2)该课外活动小组利用图甲所示的电路,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得到了若干组电流表A1㊁A2的示数I1㊁I2,然后在坐标纸上描点㊁连线,得到的图线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该待测电阻R x的阻值为 Ω(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三㊁计算题:(13题8分,14题9分,15题13分)13.(8分)建筑工地上常用升降机将建材从地面提升到需要的高度.某次提升建材时,研究人员在升降机底板安装了压力传感器,可以显示建材对升降机底板压力的大小.已知建材放上升降机后,升降机先静止了t0=1.0s,然后启动,7.0s末刚好停止运动,在这7.0s内压力传感器的示数如图所示.当地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1)整个过程中升降机的最大速度v的大小;(2)整个过程中建材上升的高度h.14.(9分)静止在太空中的飞行器上,有一种装置,它利用电场加速带电粒子,形成向外发射的高速粒子流,从而对飞行器产生反冲力,使其获得加速度.已知飞行器质量为M,发射的是2价氧离子,每秒射出的氧离子数为N,用来加速离子的电压为U,每个氧离子的质量为m,单位电荷的电荷量为e.不计发射氧离子后飞行器质量的变化,求:(1)射出的氧离子速度大小;(2)飞船受到的反冲力大小;(3)射出离子后飞行器开始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15.(13分)柴油打桩机的重锤由汽缸㊁活塞等若干部件组成,汽缸与活塞间有柴油与空气的混合物,在重锤与桩碰撞的过程中,通过压缩使混合物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从而使桩向下运动,锤向上运动,现把柴油打桩机和打桩过程简化如下:柴油打桩机重锤的质量为m,锤在桩帽以上高度为h处(如图a)从静止开始沿竖直轨道自由落下,打在质量为M(包括桩帽)的钢筋混凝土桩子上.同时,柴油燃烧,产生猛烈推力,锤和桩分离,这一过程的时间极短.随后,桩在泥土中向下移动一距离l.已知锤反跳后到达最高点时,锤与已停下的桩帽之间的距离也为h(如图b).已知m=1.0ˑ103k g,M=2.0ˑ103k g,h= 2.0m,l=0.20m,重力加速度g=10m/s2,柴油与空气混合物的质量不计.(已知:3.6ʈ1.9)(1)求锤与桩碰撞前的瞬间,锤速度的大小.(2)设桩向下移动的过程中泥土对桩的作用力F是恒力,求此力的大小.四㊁选做题(共15分㊂请考生从给出的2道物理题中任选一题做答㊂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16.ʌ3-3选做题ɔ(1)(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㊂(填正确答案标号㊂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㊂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A.一定质量理想气体膨胀对外做功100J,同时从外界吸收120J的热量,则它的内能增大20JB.满足能量守恒定律的宏观过程一定能自发的进行C.晶体融化时要吸热而温度保持不变,说明晶体在融化过程中分子势能增加D.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或者气体分子的热运动E.若已知汞的摩尔质量M,密度为ρ,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 A,则可估算出汞原子的直径(2)(10分)如图所示为一竖直放置㊁上粗下细且上端开口的薄壁玻璃管,上部和下部的横截面积之比为2︰1,上管足够长,下管长度l=34c m.在管内用长度h=4c m的水银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气柱长度l1=20c m.大气压强p0=76c m H g,气体初始温度为T1=300K.求:①若缓慢升高气体温度,使水银上端面到达粗管和细管交界处,求此时的温度T2.②继续缓慢升高温度至水银恰好全部进入粗管,求此时的温度T3.17.ʌ3-4选做题ɔ(1)(5分)一个波源在坐标原点处,它从t=0时刻开始振动,沿y轴做简谐运动时形成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频率为0.5H z.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振动恰好传播到6m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㊂(填正确答案标号㊂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㊂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A.这列波的波速为2m/sB.t=0时刻波源沿y轴负方向开始振动C.该图像为t=3s时的波形图D.振动传到6m处时,平衡位置坐标为x a=2.5m的质点a已经振动了1.25sE.若观察者在x轴正半轴上某点沿x轴负方向运动,则他测得该波的频率可能为0.6H z(2)(10分)如图为三棱镜A B C的横截面,øA=70ʎ,一单色光垂直于A C面入射,已知玻璃对该光全反射的临界角为45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求:①该单色光在三棱镜中传播的速度;②光线最后从三棱镜A B面射入空气时的折射角.。
湖南省岳阳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物理试题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结合能越大的原子核越稳定B.收音机里的“磁性天线”利用自感现象把广播电台的信号从一个线圈传送到另一个线圈C. 高压输电时在输电线上方还有两条导线,它们与大地相连,形成一个稀疏的金属,把离压线屏蔽起来,可以预防雷击D.紫外线照射到金属锌板表面时能够发生光电效应,若降低紫外线的照射强度,从锌板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级大初动能可能变为O15.如图所示,y轴右侧有一等腰梯形的匀强磁场区城,y轴左侧有一正三角形导体框,导体框从图示位置沿x轴向右匀速运动,则导体框穿过磁场过程中,框中感应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能是(取逆时针电流为正)16.用两段等长的轻质细线将a、b两个小球连接并悬挂于O点,如图甲所示,球a受到水平向右的力3F的作用,小球b受到水平向左的力F的作用,平衡时细线都被拉紧,则系统平衡时两球的位置情况如图乙所示,则a、b两球质量之比为A.1:lB.1:2C.2:1D.2:317.如图所示一根劲度系数足够大的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墙上O点,另一端与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A 点的物块相连,物块质量为M,第一颗子弹以大小为v0的速度水平向右射入物块但未穿出。
此后,每当物块向左经过A时,都会有一颗子弹以大小为v0的速度水平向右射入物块且均未穿出。
若每颗子弹的质量为m,子弹与物块相互作用时间极短,不计空气阻力,则A.随着子弹的不断射入,弹簧的最大压缩量将不断增加B.当第2017颗子弹刚要射入时,物块在A点时的速度大小为OC. 当第2017颗子弹刚要射入时,物块在A点时的速度大小为2 3D. 从第一颗子弹射入到弹簧被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子弹、物块和弹簧系统机械能守恒18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n1:n2=5:1,R1=5R,R2=R,在ab两端接22Ov的正弦交流电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压表示数为20VB.电压表示数为22VC. 电压表示数为36.7VD. R1与R2上消耗的功率相等19.引力波是广义相对论最重要的预言之一。
湖南省五市十校2014届高三第一次联合检测试卷答案物理科1、修建房屋时,常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提运建筑材料,当人向右运动的过程中,建筑材料A 被缓缓提起,此过程中,设人对地面的压力为F N ,人受到地面的摩擦力F f ,人拉绳的力为F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 F N 、F f 和F 都增大B. F N 、F f 增大,F 不变C. F N 、F f 和F 都减小D. F N 增大,F f 减小,F 不变2、水平抛出的小球,t 秒末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1,t+t 0秒末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2,忽略空气阻力,则小球初速度的大小为(D )A.gt 0(cos θ1-cos θ2)B.210cos cos θθ-gtC.gt 0(tan θ1-tan θ2) D. 021gt tan tan θθ-3、如图所示,A 、B 、C 、D 是真空中一正四面体的四个顶点。
现在在A 、B 两点分别固定电量为+q 、-q 的两个点电荷,则关于C 、D 两点的场强和电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C 、D 两点的场强、电势均相同B .C 、D 两点的场强、电势均不同C .C 、D 两点的场强相同,电势不同 D .C 、D 两点的场强不同,电势相同4、如图甲所示,一轻杆一端固定在O 点,另一端固定一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半径为R 的圆周运动。
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杆与小球间弹力大小为N ,小球在最高点的速度大小为v ,N -2vA 、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RbB 、小球的质量为a R bC 、2v c =时,杆对小球弹力方向向上D 、若2c b =,则杆对小球弹力大小为2a5、如图所示,一只半球形碗倒扣在水平桌面上处于静止状态,球的半径为R .质量为m 的蚂蚁只有在离桌面高度大于或等于R 54时,才能停在碗上。
那么蚂蚁和碗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 C )A .25mgB .45mgC . 35mgD .34mg6、如图所示,质量为M=5kg 的箱子B 置于光滑水平面上,箱子底板上放一质量为m 2=1kg 的物体C ,质量为m 1=2kg 的物体A 经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与箱子B 相连,在A 加速下落的过程中,C 与箱子B 始终保持相对静止。
湖南省五市十校2020年下学期高三年级第二次大联考试题物理本试卷共6页,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考生注意: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以下物理知识的叙述,错误..的是()A. 力的单位“N”是基本单位,加速度的单位“2m/s”是导出单位B. 电荷在静电场中某点的电势能,等于把它从这点移动到零势能位置时静电力做的功C. 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它是牛顿物理学的基石D. 均匀带电球体在球外产生的电场,与一个位于球心的、电荷量相等的点电荷产生的电场相同2. 一质量为1kg物块在合外力F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F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则()的t=时物块的速率为1m/sA. 1st=时物块的动量大小为4kg·m/sB. 2st=时物块的动量大小为6kg·m/sC. 4st=时物块的速度为零D. 4s3. 小球在水平面上移动,每隔0.02秒记录小球的位置如图所示。
每一段运动过程分别以甲、乙、丙、丁和戊表示。
试分析在哪段,小球所受的合力可能为零()A. 甲B. 乙C. 丙D. 丁4. 如图所示,在以大小为a g =,方向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小车里,有一质量为m 的小球与轻质弹簧的右端相连,弹簧左端与车壁连接,此时弹簧水平,细线与水平方向成60︒夹角,细线、小球、弹簧相对静止。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B.C.D. 剪断细绳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3g 5. 如图所示,轻质板...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物体A 、B 与轻质板的动摩擦因数0.1μ=(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已知2kg A m =,1kg B m =,g 取210m/s 。
2023-2024学年湖南省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高三上学期12月大联考地理试题“蓝碳”是指利用海洋活动及海洋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储存在海洋中的过程、活动和机制。
海底海草床、红树林、河口及滩涂的盐沼被认为是三个重要的海岸带“蓝碳”生态系统,为减缓气候变化做出了贡献。
下表示意我国沿海部分省份2020年三大系统的固碳总量(单位:万吨)。
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1A.红树林的固碳能力最低B.北方沿海盐沼固碳速率最快C.南方各省均以红树林固碳为主D.盐沼是沿海主要固碳系统2.在“蓝碳”研究中,关于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叙述正确的是()A.GPS可以定位并测算红树林的面积变化情况B.可用GIS搜集、传输海草床分布及面积信息C.RS可搜集沿海各省份盐沼面积的变化数据D.使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进行滨海湿地“蓝碳”制图及总量核算某中国同学应邀参加某国外地理研学活动(活动地点是某个海岛),野外研学活动结束后,某同学手绘了研学刚到达目的地的一个场景(图中树木为针叶林树种)。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以下描述与图中所示场景出现的季节相吻合的是()A.洞庭湖流域油菜花盛开B.天山牧民正在山麓牧场放牧C.开普敦炎热干燥D.澳大利亚农场主忙于剪羊毛4.图中旗帜飘向()A.东方B.西方C.南方D.北方5.该同学刚到达目的地时,当地的地方时可能是()A.6:10 B.11: 00 C.14:00 D.18:00潼关断面位于黄河三门峡水库大坝上游113.5千米处(如下左图),为渭河下游河道和黄河小北干流河道的侵蚀基准面。
潼关高程是指潼关断面流量为1000m3/s的水位,1973年以来三门峡水库进行了蓄清排浑工程,对潼关高程升降产生了一定影响,1973~2000年潼关河段高程升降不断变化(如下右图)。
渭河河道摆动不定,会造成河势多变、河床易冲易淤,对河道两岸的堤防及下游生产生活造成威胁。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1973年以来潼关高程的变化有()①非汛期潼关高程下降,汛期潼关高程升高②非汛期潼关高程升高,汛期潼关高程下降③潼关高程总体升高④潼关高程总体下降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7.下列关于渭河下游河道摆动幅度与潼关断面高程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潼关高程下降,渭河河道变浅变宽,河道摆动幅度增大B.潼关高程上升,渭河河道加深变宽,河道摆动幅度增大C.潼关高程下降,渭河河道加深变窄,河道摆动幅度减小D.潼关高程上升,渭河河道变浅变窄,河道摆动幅度减小阿牙克库木湖位于阿尔金山与昆仑山之间的库木库里盆地东部低洼处。
CFF2017年下学期高二年级联考物理试题总分:100分 时量:90分钟 考试时间:2017年12月11日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1-8为单选,9-12为多选,少选无错计2分,多选错选计0分) 1.一个点电荷从静电场中的a 点移到b 点,其电势能的变化为零,则( )A .a 、b 两点的电场强度一定相等B .该点电荷一定沿等势面运动C .作用于该点电荷的电场力与其运动方向总是垂直的D . a 、b 两点的电势一定相等 2.如图所示,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带电粒子,以不同的初速度两次从O 点垂直于磁感线和磁场边界向上射入匀强磁场,在洛伦兹力作用下分别从M 、N 两点射出磁场,测得OM ∶ON =3∶4,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两次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经历的时间之比为1∶1B .两次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中从M 点出和从N 出的路程长度之比为3∶4C .两次带电粒子在磁场中从M 点出和从N 出的所受的洛伦兹力大小之比为3∶4D .两次带电粒子在磁场中从M 点出和从N 出所受的洛伦兹力大小之比为4∶33如图所示,真空中Ox 坐标轴上的某点有一个点电荷Q ,坐标轴上A 、B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0.2 m 和0.7 m .在A 点放一个带正电的试探电荷,在B 点放一个带负电的试探电荷,A 、B 两点的试探电荷受到电场力的方向都跟x 轴正方向相同,电场力的大小F 跟试探电荷电荷量q 的关系分别如图中直线a 、b 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为0.25 N/C B .A 点的电场强度的方向沿x 轴负方向 C .点电荷Q 是正电荷D .点电荷Q 的位置坐标为0.3 m4..如图所示的四个图中,分别标明了通电导线在磁场中的电流方向、磁场方向以及通电导线所受磁场力的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5.用多用电表探测图甲所示黑箱发现:用直流电压挡测量,E 、G 两点间和F 、G两点间均有电压,E 、F 两点间无电压;用欧姆表测量,黑表笔接E 点,红表笔接F 点,阻值很小,但反接阻值很大.那么,该黑箱内元件的接法可能是图乙中的()6.如图,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0的匀强磁场中,两长直导线P 和Q 垂直于纸面固定放置,两者之间的距离为l 。
2016学年第二学期高三水平测试(一)物理学科试卷第I卷一、单项选择题(共40分,1-8题每小题3分,9-12题每小题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 电磁波由真空进入介质后,发生变化的物理量是()A. 波长和频率B. 波速和频率C. 波长和波速D. 频率和振幅2. 关于波的干涉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在振动削弱的区域,质点不发生振动B. 在振动削弱的区域,各质点都处于波谷C. 在振动加强的区域,各质点都处于波峰D. 在振动加强的区域,有时质点的位移也等于零3. 爱因斯坦由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猜测光具有粒子性,从而提出光子说,从科学研究的方法来说,这属于()A. 等效替代法B. 控制变量法C. 科学假说法D. 数学归纳法4. 23290Th经过一系列a衰变和b衰变后变成20882Pb,则20882Pb比23290Th少()A. 16个中子,8个质子B. 8个中子,16个质子C. 24个中子,8个质子D. 8个中子,24个质子5. 下面是历史上发现原子内部结构的几个著名实验的装置图,其中发现中子的装置是()A. B.C. D.6.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经过如图所示过程变到状态B,在此过程中气体的密度()A. 一直变大B. 一直变小C. 先变小后变大D. 先变大后变小7. “蹦极”是一项非常刺激的体育运动。
某人身系弹性绳自高空P点自由下落,如图中a点是弹性绳的原长位置,c是人所到达的最低点,b是人静止地悬吊着时的平衡位置。
人从P点落下到最低点c的过程中()A. 人在全程都做加速运动,一直处于失重状态B. 在ab段绳的拉力小于人的重力,人处于失重状态C. 在bc段绳的拉力小于人的重力,人处于失重状态D. 在c 点,人的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为零8. 一质量为m 的小物体在水平推力F 的作用下,静止在质量为M 的梯形木块的左上方,梯形木块在水平地面上保持静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物体可能仅受两个力的作用B. 梯形木块与小物体间的弹力可能为零C. 地面与梯形木块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D. 地面对梯形木块的支持力小于()m M g +9.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各电表为理想电表,电源内阻不能忽略,当滑动变阻器2R 的滑动头从某位置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的过程中,设1V 、2V 、A 的读数分别是1U 、2U 、I ;1V 、2V 、A 读数的变化量分别为1U D 、2U D 、I D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U 与I 的比值减小,2U 与I 的乘积也一定减小B. 1U 与I 的比值不变,1U 与I 的乘积也一定不变C. 2U D 与I D 的比值等于1U D 与I D 的比值D. 1U D 与I D 的比值等于任何时刻1U 与I 的比值10. 如图所示,细线的一端固定于O 点,另一端系一小球,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小球以恒定速率在竖直平面内由A 点运动到B 点,在此过程中拉力的瞬时功率变化情况是( )A. 先增大,后减小B. 先减小,后增大C. 逐渐增大D. 逐渐减小11. 如图虚线为某电场的等势面,有两个带电粒子(重力不计),以不同的速率沿不同的方向,从A 点飞入电场后,沿不同的径迹1和2运动,由轨迹可以判定( )A. 两粒子带电多少一定不同B. 两粒子的电性可能相同C. 两粒子的电势能都是先减少后增大D. 经过B 、C 两点,两粒子的速率可能相等12. 如图是电磁冲击钻的原理示意图,若发现钻头M 突然向右运动,则可能是( )A. 开关S 由闭合到断开的瞬间B. 开关S 由断开到闭合的瞬间C. 保持开关S 闭合,变阻器滑片P 加速向右滑动D. 保持开关S 闭合,变阻器滑片P 减速向右滑动二、填空题(共24分,每小题6分)13. 元电荷的电荷量为__________C ,一个电子在电场中从a 点运动到b 点,电场力做负功184.810-´J ,a 、b 两点电势差ab U =__________V ,若规定a 点的电势为零,则b 点的电势为__________V 。
绝密★启用前湖南省五市十校2020年下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联考试题物理本试卷共4页,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考生注意: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几组物理量中,全部为矢量的一组是A.位移、时间、速度B.速度、速率、加速度C.加速度、速度变化量、速度D.路程、时间、速率2.在如图所示的照片中,关于物体或人在运动过程中的一些描述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是一列“北京时间8:00”由盐城开往上海的高速列车,8:00是指列车运动的时间间隔B.乙图中的A点是电风扇扇叶边缘上的一点,它在运动一周的过程中,其平均速度为零C.丙图是在男子单杠比赛运动到最高点的体操运动员,此瞬间,运动员的速度和加速度均为零D.丁图是正在做精彩表演的芭蕾舞演员,台下的观众可以把她们看做质点3.下列关于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就越大B.物体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一定为零C.物体的加速度大小等于速度的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D.物体的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的方向总是一致4.如图所示为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一时间图像,关于这个质点的运动情况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物体在0~15s内位移的大小为10mB.0~5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C.10~15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方向与0~5s内的方向相反D.10~15s内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5.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B.牛顿第一定律表明,物体只有在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才具有惯性C.不受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故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毫无意义D.牛顿第一定律表明,物体只有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才具有惯性6.如图所示,小明正在擦一块竖直放置的黑板。
湖南省湘东五校2017年下期高三联考物理试题总分100分 时量:9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8题为单选题,9-12题为多选题,漏选得2分,错选得0分)1.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突出贡献.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对他导师第谷观测的行星数据进行多年研究,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B .英国物理学家焦耳在热学、电磁学等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成功地发现了焦耳定律C .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卡文迪许扭秤首先较准确的测定了静电力常量D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由它们的重量决定,牛顿利用逻辑推断使亚里士多德的理论陷入了困境2.在粗糙水平地面上与光滑竖直墙面平行放着一个截面为半圆的柱状物体A ,A 与竖直墙之间放另一截面也为半圆的柱状物体B ,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截面如图所示。
设墙对B 的作用力为F 1,B 对A 的作用力为F 2,地面对A 的作用力为F 3。
在B 上加一物体C ,整个装置仍保持静止,则 ( ) A .F 1保持不变,F 3增大 B .F 1增大,F 3保持不变 C .F 2增大,F 3增大 D .F 2增大,F 3保持不变3.如图所示,图线a 是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时所产生正弦交流电的图象,当调整线圈转速后,所产生正弦交流电的图象如图线b 所示,以下关于这两个正弦交流电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在图中t =0时刻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均为最大B .线圈先后两次转速之比为3∶2C .交流电b 电压的有效值为2023V D .交流电a 的瞬时值为u =210sin 5πt (V)4.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E 恒定,内阻r =1 Ω,两电表均为理想电表,定值电阻R 3=5 Ω.当开关K 断开与闭合时,ab 段电路消耗的电功率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开关断开时的电源的效率比闭合时高20-20CB.电阻R1、R2可能分别为3 Ω、6 ΩC.开关K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一定小于K闭合时的示数D.开关K断开与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化量大小与电流表的示数变化量大小之比一定等于1 Ω5.在空间中水平面MN的下方存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质量为m的带电小球由MN上方的A点以一定初速度水平抛出,从B点进入电场,到达C点时速度方向恰好水平,A、B、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且AB=2BC,如图所示.由此可知( )A.小球带正电B.电场力大小为2mgC.小球从A到B与从B到C的运动时间相等D.小球从A到B与从B到C的速度变化不相等6.每年的某段时间内太阳光会直射地球赤道.如图所示,一颗卫星在赤道正上方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运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每绕地球一周,黑夜与白天的时间比为1:5。
湖南省2017届高三·十二校联考 第一次考试理 科 数 学 试 卷总分:150分 时量:12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所选答案填在答题卡中对应位置.1.若复数a -i2+i (a ∈R ,i 为虚数单位)是纯虚数,则a 的值为A.-2B.12C.-12D.22.“a =-1”是“直线a 2x -y +6=0与直线4x -(a -3)y +9=0互相垂直”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车辆驾驶员血液酒精浓度在20—80mg/100ml(不含80)之间,属于酒后驾车;血液酒精浓度在80mg/100ml(含80)以上时,属醉酒驾车.据《法制晚报》报道,2010年8月15日至8月28日,全国查处酒后驾车和醉酒驾车共28800人,如下图是对这28800人酒后驾车血液中酒精含量进行检测所得结果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则属于醉酒驾车的人数约为A.2160B.2880C.4320D.86404.若下列程序框图中输入n =6,m =4,那么输出的p 等于A.720B.360C.240D.120 5.已知{a n }满足a 1=a 2=1,a n +2a n +1-a n +1a n=1,则a 6-a 5的值为 A.0 B.18 C.96 D.6006.设双曲线M :x 2a2-y 2=1,点C (0,1),若直线212x y ⎧=⎪⎪⎨⎪=+⎪⎩ (t 为参数)交双曲线的两渐近线于点A 、B ,且BC =2AC ,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A.52 B.103C. 5D.10 7.已知a =∫π0(si n t -cos t )d t ,则(x -1ax)6的展开式中的常数项为A.20B.-20C.52D.-528.设点P 是△ABC 内一点(不包括边界),且AP =m AB +n AC (m ,n ∈R),则(m +1)2+(n -1)2的取值范围是A.(0,2)B.(0,5)C.(1,2)D.(1,5).9.在电影拍摄爆炸场面的过程中,为达到逼真的效果,在火药的添加物中需对某种化学药品的加入量进行反复试验,根据经验,试验效果是该化学药品加入量的单峰函数.为确定一个最好的效果,拟用分数法从33个试验点中找出最佳点,则需要做的试验次数至多是.10.某地为上海“世博会”招募了20名志愿者,他们的编号分别是1号、2号、…、19号、20号,若要从中任意选取4人再按编号大小分成两组去做一些预备服务工作,其中两个编号较小的人在一组,两个编号较大的人在另一组,那么确保5号与14号入选并被分配到同一组的选取种数是.11.如下图,AC是⊙O的直径,B是圆上一点,∠ABC的平分线与⊙O相交于D,已知BC=1,AB=3,则AD =.12.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下图所示,其中正视图和侧视图是腰长为4的两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则用个这样的几何体可以拼成一个棱长为4的正方体.1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设D是由不等式组⎪⎩⎪⎨⎧≥≤-+≥+-11yyxyx表示的区域,E是到原点的距离不大于1的点构成的区域,向E中随机投一点,则所投点落在D中的概率是.14.已知f(x)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且f(x+2)+f(x)=0,当x∈[0,1]时,f(x)=2x-1,则f(log18125)=.15.已知函数f(x)=(x2-x-1a)e ax(a≠0).(1)曲线y=f(x)在点A(0,f(0))处的切线方程为;(2)当a>0时,若不等式f(x)+3a≥0对x∈[-3a,+∞)恒成立,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5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6.(本小题满分12分)设△ABC 的内角A ,B ,C 所对的边长分别为a ,b ,c ,m =(cos A ,cos C ), n =(3c -2b ,3a )且m ⊥n . (1)求角A 的大小;(2)若角B =π6,BC 边上的中线AM 的长为7,求△ABC 的面积.2011年1月,某校就如何落实“湖南省教育厅《关于停止普通高中学校组织三年级学生节假日补课的通知》”,举办了一次座谈会,共邀请50名代表参加,他们分别是家长20人,学生15人,教师15人.(1)从这50名代表中随机选出2名首先发言,问这2人是教师的概率是多少?(2)从这50名代表中随机选出3名谈假期安排,若选出3名代表是学生或家长,求恰有1人是家长的概率是多少?(3)若随机选出的2名代表是学生或家长,求其中是家长的人数为ξ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如图,已知三棱柱ABC—A1B1C1的侧棱与底面垂直,AA1=AB=AC=1,AB⊥AC,M、N分别是CC1、BC的中点,点P在A1B1上,且满足A1P=λA1B1(λ∈R).(1)证明:PN⊥AM;(2)当λ取何值时,直线PN与平面ABC所成的角θ最大?并求该最大角的正切值;(3)若平面PMN与平面ABC所成的二面角为45°,试确定点P的位置.19.(本小题满分13分)[来源:GksTk]随着国家政策对节能环保型小排量车的调整,两款1.1升排量的Q 型车、R 型车的销量引起市场的关注.已知2010年1月Q 型车的销量为a 辆,通过分析预测,若以2010年1月为第1月,其后两年内Q 型车每月的销量都将以1%的比率增长,而R 型车前n 个月的销售总量T n 大致满足关系式:T n =228a (1.012n-1)(n ≤24,n ∈N *).(1)求Q 型车前n 个月的销售总量S n 的表达式;(2)比较两款车前n 个月的销售总量S n 与T n 的大小关系;(3)试问从第几个月开始Q 型车的月销售量小于R 型车月销售量的20%,并说明理由.(参考数据:54.5828≈1.09,lg1.09lg1.01≈8.66)已知双曲线G 的中心在原点,它的渐近线与圆x 2+y 2-10x +20=0相切.过点P (-4,0)作斜率为14的直线l ,使得l 和G 交于A ,B 两点,和y 轴交于点C ,并且点P 在线段AB 上,又满足|PA |·|PB |=|PC |2.(1)求双曲线G 的渐近线的方程; (2)求双曲线G 的方程;(3)椭圆S 的中心在原点,它的短轴是G 的实轴.如果S 中垂直于l 的平行弦的中点的轨迹恰好是G 的渐近线截在S 内的部分,求椭圆S 的方程.已知常数a 为正实数,曲线C n :y =nx 在其上一点P n (x n ,y n )的切线l n 总经过定点(-a,0)(n ∈N *). (1)求证:点列:P 1,P 2,…,P n 在同一直线上; (2)求证:∑=<<+ni in y an 12)1ln( (n ∈N *).。
2017届高三第一学期五校联合教学调研物理试卷 2016.12本试卷的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重力加速度取10m/s2。
考试结束只交答题纸。
一、单项选择题(共 40 分,每小题 4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
)1.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研究物体变速运动规律时,做了著名的“斜面实验”,他测量了铜球在较小倾角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发现铜球做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且铜球加速度随斜面倾角的增大而增大,于是他对大倾角情况进行了合理的外推,由此得出的结论是()(A)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属性,即惯性(B)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变速直线运动(C)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D)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答案】B【分值】4分【考查方向】物理学史【易错点】1、正确的结论不一定是斜面实验的结论2、合理的外推需要正确理解【解题思路】1、从斜面实验的历史背景出发。
2、结合斜面上匀变速直线运动并合理外推。
【解析】伽利略为了验证自由落体运动是否为匀变速,面临自由落体时间过短,当时的计时工具无法测量的问题,于是从斜面出发,根据沿斜面匀加速下滑进而把倾角进一步增大,最后外推的倾角90度,即自由落体运动也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其他三项都对,但不是斜面实验合理外推的结论,也不符合斜面实验结果。
选项B对。
2.如图为某中国运动员在短道速滑比赛中勇夺金牌的精彩瞬间。
假定此时他正沿圆弧形弯道匀速率滑行,则他()(A)所受的合力变化,做变加速运动(B)所受的合力恒定,做变加速运动(C)所受的合力恒定,做匀加速运动(D)所受的合力为零,做匀速运动【答案】A【分值】4分【考查方向】匀速圆周运动【易错点】1、力是矢量2、加速度是矢量【解题思路】1、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和加速度方向。
2、注意矢量性。
【解析】匀速圆周运动,合外力是向心力,方向始终指向圆心,但是力是矢量,大小不变,但是方向在变化,所以合力不是恒力,选项BC错。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方向与合外力方向相同,所以加速度方向也在变化,不是匀变速,而是变加速度,选项A对。
“湖南省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2017届高三12月联考物 理分值:110分;时量:80分钟 命题单位:湖南省桃江县一中答题说明:①1-8题为单选题,9-12题为多选题;②计算中,取g=10m/s 2,sin37°=cos53°=0.6,cos37°=sin53°=0.8; ③请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8题为单选题,9-12题为多选题)1.通过认真学习,同学们掌握了丰富的物理知识。
在下列说法中,请把正确的说法选出来。
( )A.汽车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时,驾驶员通过操作方向盘,可以使汽车转弯B.在某一过程中,只要物体的位移为0,任何力对该物体所做的功就为0C.物体的速度为0时,其加速度可能不为0D.静摩擦力对受力物体可以做正功,滑动摩擦力对受力物体一定做负功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通电直导线放在某处,若通电直导线所受安培力为零,则该处的磁感应强度为零B.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与放在该点的极短的通电导线所受安培力的方向可以成任意夹角C.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与放在该点的小磁针北极受到的磁场力的方向相同D.给两平行直导线通以方向相反的电流时,两通电导线通过磁场相互吸引3.如图1所示,理想变压器初、次级线圈分别接有R 1、R 2,R 1=R 2=10Ω,初、次级线圈的匝数之比N 1: N 2=2:1,R 2两端电压为10V ,则R 1两端的电压为( ) A. 5V B. 10V C. 15V D. 20Vv 022图1 图2 图3 图4 4.放射性原子核a 23491P 经过n 次α衰变和m 次β衰变,最终变为稳定的原子核b 20682P ,( ) A. n=7,m=5 B. n=5,m=7 C. n=9,m=7 D. n=7,m=95.如图2所示,R 1=R 2=10Ω,R 为可变电阻,C 为电容器,V 为理想电压表,增大R 的阻值时,( )A.C 所带电荷量减小B. C 所带电荷量始终为0C.V 的示数增大D. V 的示数不变6.如图3所示,质量为2kg 的物体与水平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0.2,水平地面足够大。
t=0时,物体以2m/s 初速向右运动,同时对物体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大小恒为2N 的拉力F ,向右为正方向,在t=0之后( )A.物体所受摩擦力不会变化B.物体所受摩擦力会由-4N 变为+2NC.物体所受摩擦力会由-4N 变为-2ND.物体所受摩擦力会由+4N 变为+2N7.如图4所示,光滑的小圆弧轨道半径为r ,光滑的大圆弧轨道半径为4r ,小球质量为m (可视为质点),小圆弧与大圆弧的圆心O 1、O 2在同一竖线上,两圆弧的最低点重合,两圆弧轨道固定在同一竖直平面内。
小球从大圆弧轨道上与O 2等高处由静止释放,小球通过小圆弧轨道最高点时对轨道的压力的大小为( ) A.2mg B.3mg C.4mg D.5mg8.如图5所示,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板间有一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下板接地,两板间距离为10cm ,A 点距下板3cm ,B 点距上板3cm 。
质量m=0.01kg 、电荷量为+10-3C 的小球能够在A 点保持静止。
现将小球移到匀强电场之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板的电势比下板高10V B.A 点的电势为3V C.电荷量为-10-3C 的带负电的点电荷在A 点的电势能为3×10-3JD.将电荷量为-10-3C 的带负电的点电荷从A 点移到B 点,电场力对该点电荷做功4×10-3J图5 图6 图7 图89.如图6所示,传送带带面AB 与水平面间夹角为α=37°,物块与传送带之间动摩擦因数为0.5,传送带保持匀速运转。
现将物块由静止放到传送带中部,A 、B 间距离足够大(若物块可与带面等速,则物块与带面等速时,物块尚未到达A 或B )。
下列关于物块在带面AB 上的运动情况的分析正确的是A.若传送带沿顺时针方向匀速运转,物块沿传送带向上加速滑动B.若传送带沿顺时针方向匀速运转,物块沿传送带向下加速滑动C.若传送带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运转,物块加速度的大小先为10m/s 2,后为0D.若传送带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运转,物块加速度的大小先为10m/s 2,后为2m/s 210.如图7所示,AB 为固定的光滑圆弧轨道,O 为圆心,AO 水平,BO 竖直,轨道半径为R ,将质量为m 的小球(可视为质点)从A 点由静止释放,在小球从A 点运动到B 点的过程中,( )A. 小球所受合力的冲量水平向右B. 小球所受支持力的冲量水平向右C. 小球所受合力的冲量大小为m R g 2D. 小球所受重力的冲量大小为011.如图8所示,两平行的光滑导轨固定在同一水平面内,两导轨间距离为L ,金属棒ab 垂直于导轨,金属棒两端与导轨接触良好,在导轨左端接入阻值为R 的定值电阻,整个装置处于竖直向下的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中。
与R 相连的导线、导轨和金属棒的电阻均可忽略不计。
用平行于导轨向右的大小为F 的力拉金属棒,使金属棒以大小为v 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 )A.金属棒ab 相当于电源,其a 端相当于电源负极B.拉力F=RL B v 22BC.回路中的感应电流沿顺时针方向流动D.定值电阻消耗的电功率P=Fv 12.如图9所示,理想变压器的一个线圈接电流计G ,另一个线圈接导轨,金属棒ab 可沿导轨左右滑动,B 为匀强磁场,导轨的电阻不计,在下列情况下,有电流向上通过电流计G 的是( )A.ab 向右加速运动时B.ab 向左减速运动时C.ab 向左加速运动时D.ab 向右减速运动时图9 图10二、实验题(13题6分,14题8分,共14分;取g=10m/s 2)13.某组同学为了探究弹簧的弹性势能与弹簧缩短的长度之间的关系,做了如下实验。
将轻弹簧左端固定在墙上,在水平地面上放一滑块,在滑块上刻下一个箭头,在水平地面上沿弹簧轴线方向固定一刻度尺(如图10所示)。
弹簧无形变时与弹簧右端接触(不栓连)的滑块上的箭头指在刻度为x 0=20.00cm 处。
向左推滑块,使箭头指在刻度为x 1处,然后由静止释放滑块,滑块停止运动后箭头指在刻度为x 2处。
改变x 1记下对应的x 2,获得多组(x 1,x 2)如下表所示。
表格中x 、E p 分别为释放滑块时弹簧缩短的长度和弹簧的弹性势能(弹簧没有发生形变时,其弹性势能为0)。
已知滑块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处处为 =0.5,滑块的质量m=0.2kg ,实验中没有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
请将表格填写完整。
14.(1)关于多用电表,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用多用电表“×10”档测电阻R 1、R 2时,流过电表的电流分别为满偏电流的1/2、1/4,则R 2=2R 1B.用多用电表测量电流、电压、电阻时,电流都是从红表笔流入电表C.用多用电表测电阻时,选用不同档位,调试准确后,电表的内阻相同D.多用电表使用前应先进行欧姆调零,再进行机械调零(2)用右边的电路测电阻R X 的阻值,已知R X 约为1kΩ。
电流表的量程为0-1mA 、内阻r=100Ω(电流表的内阻是已知的);电压表的量程为0-1.5V 、内阻约为1kΩ;电源电动势为3V 、内阻不计;滑动变阻器的调节范围为0-100Ω。
①请把变阻器画入电路图,将实验电路图补充完整。
②若电流表示数为0.9mA 、电压表示数为0.9V ,则R X = Ω。
三、解答题(每小题12分,共48分;取g=10m/s 2,sin37°=cos53°=0.6)15.某天体的表面无大气层,其质量为地球质量的2倍,其半径为地球半径的2倍。
已知地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为g=10m/s 2,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v=8×103m/s 。
(1)该天体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g '为多大?(2)靠近该天体表面运行的人造卫星的运行速度v '为多大?(3)在该天体表面以15m/s 初速竖直上抛一个小球,小球在上升过程的最末1s 内的位移x 为多大?(4)在距该天体表面高h=20m 处,以v 0=5m/s 初速斜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小球落到该天体表面时速度v ''为多大?16.如图所示,质量为m=1kg 的物块与竖直墙面间动摩擦因数为μ=0.5,从t=0的时刻开始用恒力F 斜向上推物块,F 与墙面间夹角α=37°,在t=0的时刻物块速度为0。
(1)若F=12.5N ,墙面对物块的静摩擦力多大? (2)若F=30N ,物块沿墙面向上滑动的加速度多大?(3)若要物块保持静止,F 至少应为多大?(假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同样正压力时的滑动摩擦力,F 的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7.如图所示,BCD 为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半径为r=10m 的圆弧形光滑绝缘轨道,O 为圆心,OC 竖直,OD 水平,OB 与OC 间夹角为53°,整个空间分布着范围足够大的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
从A 点以初速v 0=9m/s 沿AO 方向水平抛出质量m=0.1kg 的小球(小球可视为质点),小球带正电荷q=+0.01C ,小球恰好从B 点沿垂直于OB 的方向进入圆弧轨道。
不计空气阻力。
求:(1)A 、B 间的水平距离L (2)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E(3)小球过C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的大小F N (4)小球从D 点离开轨道后上升的最大高度H18.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足够长的质量为M=4kg 的长木板,在长木板右端有一质量为m=1kg 的小物块,长木板与小物块间动摩擦因数为 =0.2,长木板与小物块均静止。
现用F=14N 的水平恒力向右拉长木板,经时间t=1s 撤去水平恒力F 。
(1)在F 的作用下,长木板的加速度为多大? (2)刚撤去F 时,小物块离长木板右端多远?(3)最终长木板与小物块一同以多大的速度匀速运动? (4)最终小物块离长木板右端多远?A DE12月联考物理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13.x 一栏,对了1个(不全对)计1分,全对计2分E P 一栏,对了1个(不全对)计1分,全对计2分(对有效数字不作要求) 实验结论一栏,描述正确,均计2分14.(1) B (4分);(22分)② 900 (2分)。
三、解答题15.(1)mg=G 2RMm (1分) ∴22R M R M g g ''='=2 (1分) g '=2g=5m/s 2 (1分) (2)G 2RMm=m R v 2(1分) ∴22v v '=R M R M ''=1 (1分) =='v v 8×103m/s (1分)(3)x=221t g '(2分) ∴x=2.5m (1分) (4)m g 'h=221v m ''-2021mv (2分) ∴v ''=15m/s (1分)16.(1)设f 向上,Fcos37°+f=mg (3分) 得f=0 (1分)(2)Fcos37°-μFsin37°-mg=ma (3分) 得a=5m/s 2 (1分) (3)当物块即将下滑时,静摩擦最大且向上,Fcos37°+μFsin37°=mg (3分) 得F=9.1N (1分) 17.(1)从A 到B ,v By =v 0tan53°(1分) v By =at (1分)y=rcos53°(1分) y=21at 2(1分) ∴t=1s a=12m/s 2 L=v 0t=9m (1分)(2)mg+qE=ma (1分) ∴E=20N/C (1分)(3)从A 到C ,mar=2v 21cm -2021mv (1分) 在C 点,F N -ma=rm c2v (1分) ∴F N =4.41N (1分)(4)对全过程运用动能定理,2v 21m =maH (1分) ∴H=3.375m (1分) 18.(1)a=MgF m μ- (2分) ∴a=3m/s 2 (1分) (2)a m =μg=2m/s 2 (1分)∆x 1=2a 21t -2m a 21t (1分) ∴∆x 1=0.5m (1分)(3)刚撤F 时,v=at=3m/s v m =a m t=2m/s (1分)撤F 后,a '=Mg m μ=0.5m/s 2 (1分)最终速度v '=v m +a m t '=v-a 't ' ∴v '=2.8m/s (1分)(4)在t '内,∆x 2=a 2v 22''-v -m22a 2v mv -' (1分)∴∆x 2=0.2m (1分)∆x 1+∆x 2=0.7m (1分)。